9.1回顾与整理习数与代数计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_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_6

第1课时数的认识(1)【教学内容】数的认识(教材第72~73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通过整理和复习,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初步学会知识的整理。

【重点难点】1.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各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情境图。

学生提取信息:总计10500名运动员花费4.96约占总人数的3.77%金牌数约占总数302枚的八分之一比第29届奥运会出现了25.5%的负增长提问:这些都是什么数?每个数有什么含义?【新课讲授】1.整数的意义。

(1)什么是整数?根据整数的意义,整数可以分成哪几类?生1: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

生2:根据整数的意义,整数可以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三类,或者说整数可以分为“自然数和负整数”两类。

(2)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负数?生1: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生2:像-3,-5,-0.5,…这样的数叫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说一说整数的特点。

生1: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整数,也没有最小的整数。

生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2.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1)提问:怎样读多位数?①明确读法。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②举例说明。

例如:18亿级5008万级0070个级读作:十八亿五千零八万零七十(2)提问:怎样写多位数?①明确写法。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总 复 习数与代数教案

总 复 习数与代数教案

数与代数教案本单元以小学阶段所学知识为复习内容,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与代数,第二部分是空间与图形,第三部分是统计与概率,第四部分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复习目标: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

2.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计量单位,掌握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改写。

3.使学生掌握所学过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过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统计的初步知识,能计算求平均数的问题。

掌握可能性的基础知识。

5.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的解答方法,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答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6.通过回顾与交流,让学生自主整理要点,进一步掌握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7.通过巩固与练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8.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复习重点:1.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复合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几何形体的知识。

3.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1.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

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类应用题进行分析。

课题整数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的意义,能正确地使用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含义,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

3.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更大的数,能有条理地解释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

复习重点理解整数的意义,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含义,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

复习难点感知更大的数,能有条理地解释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

复习准备直尺等。

复习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学生可能回答: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等。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数:整数、分数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2.复习数位顺序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_7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_7

《数的运算---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因为教学主题是整理与复习,学生在对已有知识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整理和复习。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设计教学时主要以学生在学术助理的组织下开展小组讨论、小组展讲、同学间交流、补充、质疑、归纳提升等形式进行,全过程教师是极少参与其中,只是同学们遇到无法解决或对某个知识点阐述不清或者错误的情况下,老师才出手帮忙或者启发思考,解决疑问。

二、教材分析复习课的特点主要是知识的再现、知识的整理、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应用。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这一小节是对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以及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是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的根据,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1.学生通过自主整理和复习,系统梳理运算定律与性质的知识,查漏补缺,温故而知新。

2.学生能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在观察、对比中,感受能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数据特点,在小组交流、讨论、辨析中认识运算定律的运算环境特征,能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激发学生对学习简算技能、形成简算意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并最终养成简算习惯。

四、教学重点:归类整理运算定律及性质的特征.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五、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整理讨论、交流等方法为主线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是为了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二)明确学习目标。

学术助理带领同学们读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自主整理和复习,系统梳理运算定律与性质的知识,查漏补缺,温故而知新。

2.我能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在观察、对比中,感受能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数据特点,在小组交流、讨论、辨析中认识运算定律的运算环境特征,能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数与代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docx.doc

《数与代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docx.doc

《数与代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数与代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乐东县保国学校严玉容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沟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数的概念的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沟通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数的概念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学期新知的学习已经全部结束了。

大家回顾一下,你还记得哪些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二、数的分类整理。

1、读一读下面各数:① 珠穆朗玛峰高达米②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只有一25 °c③今年我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天数占全年的3/5o④这本词典有 1722 页。

⑤成分:羊毛 40% 化纤 60%。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数?现在清楚我们要复习的内容吗?3、上面哪个是整数?它还可以是什么数?正数相对于谁来说的?如果我用一个集合圈表示所有数,这样圈行吗?0 是什么数?那它是什么数?什么叫自然数?0 表示什么?所以0 是最。

大屏幕上还有谁是自然数?17 22 和 0 都是整数,也都是自然数,那是不是所有的整数都是自然数呢?你能用集合圈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4、整数又是相对谁来说的?小数和分数什么关系呢?那百分数和谁关系最密切?它是分数吗?怎么用集合圈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整数和分数合起来就组成了我们学过的数。

5、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把数分成了不同的类,其实这些类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米既是正数,也是小数。

正数可以是分数吗?同样负数也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

三、数的意义及性质复习整理。

、你能在数轴上表示这 3个数吗?你是怎么表示的? 2/5表1示什么?单位 “1 可”以是什么?2、出示: 20,如果要在数轴上表示 20 怎么办?如果 1格代表 5, 2/5 怎么表示? 1 格代表 10 呢?3、观察: 2、20、 -2、2 /5 有什么相同点?这些数中 的“ 2表”示什么? 2/5 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再增加几个这 样的分数单位就变成 2? 2 还能表示其它意思吗?小结:数所处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数与代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数与代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代数表达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与代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在理解和运用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难点:理解和运用数与代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知识,通过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资源。

2.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练习题和实物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技能?谁能来说一说。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教具,呈现一些数与代数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数的图形表示,如1、2、3等,并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一些数与代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_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_3

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和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用假设法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1、设计导学提纲:解决以下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课件制作。

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

(课前板书:鸡兔同笼)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是什么吗?生:幻灯片:《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师:这些名著你们读过吗?师: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

师:这是我们的古人在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其实我们的古人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为我们留下许多有名的著作。

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你们见过这些书吗?在哪里见过?生:我在数学书上见过。

生:我在网络上见到过。

师:昨天要求同学们自学的“鸡兔同笼”就在这其中的一部书里,大家一起说是哪部?生:《孙子算经》。

师:对了,这是一部成书于1500多年前的数学著作,书中记载着很多有趣的数学名题。

“鸡兔同笼”就是其中的一道。

师:通过昨天的自学,你们知道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吗?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生:鸡兔同笼就是把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告诉我们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脚数,求出鸡兔各几只。

师:是的,鸡兔同笼不仅仅是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而是一种数学问题。

(板书:问题)二、借助导学提纲,交流自学情况。

全班汇报、展示。

1、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师:通过自学,你们也一定找到不少“鸡兔同笼”的解决办法吧!谁先来汇报?生汇报:第一种:列表法。

生:我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

先假设有1只鸡,7只兔子,脚就有30条。

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6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1)》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1)》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的大小,会使用>、<、=进行比较。

2.能够灵活使用数轴表示数的位置。

3.能够掌握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4.能够理解代数式的含义,简单解决代数式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的大小比较和表示。

2.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3.代数式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1. 数的大小比较和表示•复习使用>、<、=进行数的比较。

•复习使用数轴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 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复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

•复习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3. 代数式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含义。

•练习利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数的大小比较和表示1.复习使用>、<、=比较数的大小。

2.练习使用数轴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第二步: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1.复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

2.复习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第三步:代数式的理解和应用1.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含义。

2.练习应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问题解决法。

3.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工具1.数轴。

2.教学实物。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学生的课后练习进行评价。

至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概括完成,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多多联系,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_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_5
学生汇报时的笔算过程
同时出示例2和例3两个竖式
优化算法,摆小棒理解练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达标检测
教学目标
测试题目内容
进一步理解“满十进1”的算理,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过关斩将
1、我要热热身。
5 6 4 6
+ 3 7+ 2 4
重点问题梳理:
1、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
2、十位3加3得6,为什么得数十位写7?
3、个位5加7等于12,12应该怎样写?(练习说:个位5加7等于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
4、先算十位可以吗?
在练习本上练习竖式书写
例2是不进位加法的笔算,例3是进位加法的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我认为还是小课题的推进,学生对“新五环”的教学模式已有所了解,特别是“解疑合探”和“质疑再探”两个环节,虽然只是二年级的学生,但是在小组交流时,全班汇报时,做得有模有样,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能及时提问,做到“不耻下问”“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难能可贵的。
不足之处是对课堂中一些生成性的问题,处理不是很到位,今后在这方面加以注意,多反思,多学习,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课题名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设计者
单位授课年级六年级
所用教材
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100以内加减法(二)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计算两位数的加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利用情境图和摆小棒,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_1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_16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1)。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使用法则熟练计算的水平和对学过知识实行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水平。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事物本质。

【重点难点】
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理解和理解。

【谈话导入】
【你说我听】各位小老师讲解内容
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2)复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3)复习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我为小组争光彩】同一水平学生回答
【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回顾与整理(一)数与代数》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回顾与整理(一)数与代数》

《回顾与整理(一)数与代数之数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内容标准,数与代数领域的回顾与整理,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探索规律等五部分进行教材编排了四个内容。

教材通过兔博士的话和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复习数的认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方法的讨论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自主回顾和整理“数的认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学过的数进行较系统的整理,进一步掌握数的知识,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进行沟通联系,构成知识网络。

一、 导入对于数,我们已很熟悉,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整理一下我们认识的数。

二、新课(一)整理回顾我们认识的数1、回顾数的意义。

你学过那些数?引导学生回顾复习。

2、数的分类。

把上面的数填到合适的位置,引导学生完成问题。

3、数的互化。

呈现表格,完成数的互化,引导学生完成,并交流方法。

4、数的大小比较。

学生自主完成,并交流。

(二)、整理回顾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1、引导学生回顾2、3、5的倍数的特征。

2、复习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

①奇数、偶数②质数、合数③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习题。

在图里填上合适的数。

4、拓展。

爸爸年龄数的十位上是比最小的合数大1的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你能猜出爸爸的年龄吗?(三)复习正数和负数。

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出示亮亮家4月份收支情况记录及问题。

学生自主完成问题。

交流汇报。

(四)人民币上的号码。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

2、仔细观察人民币,找出上面的号码,说出自己的想法。

3、引导学生回答兔博士的问题。

(五)问题讨论:不够份量的糖是怎么找出来的?交流汇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的主要内容有:了解有理数的分类,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以及掌握实数的性质。

这一课时是整个五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为接下来的代数学习打下基础的关键课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四年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的概念等较抽象的知识点,仍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引导让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分类,能够正确区分整数、分数、正数、负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正数、非负数等概念。

2.掌握数轴的概念,能够画出简单的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各种有理数。

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掌握实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实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分数、正数、负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正数、非负数等概念的区分。

2.数轴的画法和表示:如何画出一条数轴,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各种有理数。

3.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如何找出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实数的性质:如何运用实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的概念、相反数和绝对值等知识点。

2.引导发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方便进行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出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的概念、相反数和绝对值等知识点。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数与代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1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借助一定的形式来梳理“大数的认识”的内容,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2.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大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数的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训练。

3.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4.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综合训练。

教学难点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准备数位顺序表、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回顾梳理,沟通联系师: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数的知识吗?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展示并汇报所画出的知识网络图。

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完善知识网络图。

在学习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1)在这些知识中,你认为哪几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可以连一连,圈一圈。

(2)你认为掌握这些知识的关键是什么?(二)重点复习,强化提升1.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计数单位。

师:我们首先来看1,1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数,它还是一个计数单位,也写作“个”。

教师提问: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比最大的一位数多1的数是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计数单位:十。

师:我们还学习过哪些计数单位?结合下面的问题,想一想。

出示【学习任务一】。

教师指定学生回答,依次引出计数单位:百、千、万。

师: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还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说明:个、十、百、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师: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预设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预设2:计数单位越往左越大,越往右越小。

预设3:……学生回答后,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并启发学生思考:能否用一句话概括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领学生概括提升: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估计、数的分类等。

这部分内容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回顾与总结,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数与代数知识,但在运算速度、估算能力、数的分类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与代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回顾和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估计、数的分类等基本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估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与代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估计、数的分类等基本知识的回顾与掌握。

2.难点: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估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和掌握数与代数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估算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4.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估计、数的分类等内容的课件。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计数器、骰子等,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引导学生回顾数的认识。

如:身份证号、手机号、车牌号等。

2.呈现(10分钟)呈现数的运算、数的估计、数的分类等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和掌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_2

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层次:通过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加强知识的联系与整合,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突出数的应用,重视培养数感。

第二层次:通过数位顺序表启发学生回想,学了那些关于数的知识。

主要关注5个深入问题:分别是十进制计数法,分数与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数的整除等,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再现已学的有关数的主要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复习使学生所学的各部分数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为今后整理与复习课的学习提供一个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简单沟通、整合数之间的联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独立梳理,课上小组交流、汇报、补充,能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运用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数的相关材料 2.电脑课件教学方法:启发法、交流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帮助梳理师:回忆一下,小学阶段你学过哪些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举几个例子,谁来说一说?生:电梯上有正负数生:超市的商品里有数……师: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我们学过的数。

师:请看大屏幕说出下面各数表示的意义。

师总结:看来不同的数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对所学旧知进行一个整体回顾,从而能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

由于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让学生在一组生活信息中寻找熟悉的数,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含义。

)二.课中研学(课前画好思维导图)1.数的整理,组内交流补充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前置性学习任务,对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数进行了整理,下面请组内把你们的想法进行交流整合,准备同大家进行交流。

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数与代数教学设计数与代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

3.会计算万以内有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

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会比较数的大小;结合生活实际,会估一估。

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的基本计算。

教学过程:一、我的成长足迹。

1.师:同学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同伴和老师说一说吧,谁愿意说一说三年来你在数学上有了哪些收获?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作品欣赏。

将上学期在数学活动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数学小报》进行展示。

学生的优秀作业本进行展示。

4.学生自评、互评。

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三年来在课堂上、作业方面、数学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同桌互评:同桌之间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二、计算。

1.简单地复习有关加减乘除的有关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练习。

2.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和类型进行讲解。

3.完成书本上课后习题:要求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检查的。

从而提高学生检查的意识和能力。

三、基本练习。

1.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画钩。

(1)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一些,比20某某少得多,可能是(); 3270 4819 2151(2)38与23的积可能是:863 874 594这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老师进行概括。

如第二题,可以先判断积是个位是几,因为两个乘数的个数是8和3,所以积的个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进行估算选出合适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 回顾与整理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相关课程标准的要求
1.理解小数的意义。

(课标21页)
2.能比较小数的大小。

3.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和混合运算。

4.能解决小数简单实际问题。

5.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

6.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能进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问题(课标第21页)
二、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回顾与整理”,是对本册知识的整理与回归,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的相关知识分别进行整合,形成几个知识板块,采取回顾、整理、分类等方式,引导学生参入其中,并展示了整理知识的方法。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是配合“回顾整理”的思路,精心设计的覆盖各个单元的知识内容的综合练习题,目的是使前面理性的复习与整理在这里得到具体落实,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查漏补缺,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容的巩固与提升。

它有三大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数与代数”用计算、填空、解决问题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回顾整理第一板块“数与代数”的内容,学生在先行回顾,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学生回顾整理的基础上,能将知识系统化,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善,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查漏补缺,在练习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巩固、梳理学过的零散知识,构成知识网络,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通过练习,加强综合应用,提高基本技能。

3.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系统巩固知识,综合运用知识。

难点:把握知识联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评价任务】
目标1设计的评价任务:
结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构成知识网络,回顾了知识。

评价样题:
自主学习: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小数知识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然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
一下。

合作探究:汇报数与代数的知识。

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
通过综合练习题,学生能应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解决问题。

评价样题:
1.必做题。

综合练习第2、4、5、9题。

2.选做题。

综合练习第10、14题。

目标3设计的评价任务:
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提升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能力。

附:板书设计
7.6 小数混合运算综合练习
计算方法 .
混合运算顺序
定律简算【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