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十二五”发展前景展望

合集下载

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

经济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对于决策者和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前景。

一、经济发展趋势1. 创新科技的推动当前,创新科技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大量的创新科技企业涌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创新科技将持续推动经济发展。

2. 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倡可持续能源利用等措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3. 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各国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与优势的互补,加速经济发展。

二、前景展望1. 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互联网经济将进一步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并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2. 新兴产业的崛起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例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这些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3. 全球化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化让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国际贸易摩擦、金融风险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各国合作来解决。

然而,全球化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互联互通将加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展望取决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2年经济形势展望

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2年经济形势展望

2012中国经济总趋向: 中国经济总趋向: 中国经济总趋向
• 稳中求进是 稳中求进是2012中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 中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 是前进的基础,体现在“四个保持”上: “稳”是前进的基础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是发展的方向, “进”是发展的方向, 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 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稳定政策,关键在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 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其目的在于,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 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
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复杂 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复杂
2012年中国经济总基调: 2012年中国经济总基调: “稳中求进”,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 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 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6、部分国家内部的社会动荡、骚乱或是 群众抗议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它们对 经济产生影响的途径与强度如何,特别 是对政党政治和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 都很难确定。
7、面对自然灾害和地区安全危机,大国 之间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能否精诚合 作,特别是在伊朗和朝鲜半岛等热点地 区的军事对抗和政治动荡是否会升级和 蔓延,均会对全球经济局势产生不同程 度的影响。
4、受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的拖累,同时 也因为不得不通过紧缩政策来抑制通胀, 再加上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规模和速 度的愈发扑朔迷离,新兴经济体增速放 慢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大,其中,一些重 要的新兴经济体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亦 无法完全排除。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2年以来,由于我国加入WTO,受外向型经济拉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拉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内需、出口,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情况,这个高增长周期一直持续到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的下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回调、波动,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一、宏观经济调控任务完成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进口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进口和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宏观调控目的达到,我国经济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是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1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是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四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抑制。

部分开发商资金链趋紧,库存明显增加,房价水平有一定幅度回调。

此外,货币信贷已回归适度增长区间,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匀,经济过热和通胀预期下降,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综合看,今年以来,内需增长动力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出口恢复快速增长,显示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

增长速度高位回调有内在要求,也受到政策主动调整的影响。

鉴于房地产投资增幅呈现下降趋势,将带动整体投资增长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出口增速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减缓的影响,目前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呈现了两个特点:第一,是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后期阶段特征。

2024年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

2024年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
引导企业创新升级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为企业创新升级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企业需要抓 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在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企业需要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机制建设。
07
结论与建议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总结
经济增长
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保持 稳定增长,增速可能略有放 缓,但仍将保持在全球领先
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消费者对高品质、个 性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消费升级 和产业转型升级。
环保意识增强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 持力度将不断加大,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进行绿色 化改造和升级。
03
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主导产业增长前景展望
制造业
作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制造业在2024年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 的推进,制造业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保持一定财政支出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支 出结构,加大对创新、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投入。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
在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地方政 府债务风险的防控,加强监管和预警机制建 设。
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及未来趋势预测
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定力
预计2024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和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产业升级与转型研究
针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和产业 升级路径等问题。
消费市场变化研究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的加速推进,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消费结构的 演变以及新型消费模式的创新等问题。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 引言1.1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全面深入地分析,找准发展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估。

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形势背景分析、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分析、外部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以及金融领域风险防范措施分析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全面评估,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宏观经济形势背景分析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在整体上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

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

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3万亿元,增速为6.6%,稳定在6%-7%之间。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业比重持续增加,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也为宏观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背景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是金融领域风险仍然存在,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负债较高、资产质量下降等问题,需要加强风险防范。

三是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激发内需潜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还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提高市场监管能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

2.2 经济增长趋势分析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

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

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且不断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本文将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推动全球化和数字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动力。

全球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和跨国企业的快速扩张。

通过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市场的开放性也得到了提升。

而数字化则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动了创新和创业的快速发展。

二、新兴市场的崛起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新兴市场的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同时,新兴市场的崛起还促进了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可持续发展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这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需要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呼吁,加大对环保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转型为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

四、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优秀的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为了培养和吸引人才,国家和企业需要加大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创新环境,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创新创业。

同时,注重人员培训和知识更新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五、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展望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风险增加等,但我们对经济发展的前景依然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我们相信未来经济将呈现更加多元化、创新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我国_十二五_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我国_十二五_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43中国投资2010.10在“十二五”时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都将出现较大的变化。

我们必须根据各种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并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文/张汉亚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年我国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目前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制定“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规划是指导规划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充分了解规划期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发展形势,深化对国内一些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研究,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明确发展的思路,提出相应的措施,才可能制定出符合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规划。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将在2010年基本结束,世界各国经济都面临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和发展。

在“十二五”时期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国际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经过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使其始发地美国的金融在世界上的威信和地位大大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

当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都因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而自顾不暇时,惟有我国的经济还能连续两年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而且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帮助其他国家渡过难关。

使世界各国都对我国刮目相看,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无论是多次召开的20国会议,还是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都突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性,给我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机会。

国际地位提高的同时使我国成为必须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

虽然我们一直以发展中国家自居,但我国在世界金融危机中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能力和充裕的金融实力,并在2010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举办了豪华的奥运会、世博会之后,可能不会再有国家承认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是把我国当作超级大国对待。

这必然会增加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和邻近国家对我国发展的戒心,并可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制定和采取一些对我国不利的举措。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首先,经济增长逐渐放缓。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为7.8%,相较于之前的“十一五”期间的年均10.6%,增速明显放缓。

这是由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阶段,经济基数庞大,增长速度难以继续保持高速。

同时,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出口市场需求下降也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压力。

其次,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服务业占GDP比重显著提高。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1.6%,超过工业占比。

这一转变表明中国经济正逐渐由传统的制造业驱动向以消费和服务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变。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就业增长,也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加。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出口转向内需。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以鼓励居民消费。

相应的,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至2024年期间,消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占比从48.5%增至66.4%,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第四,城市化进程加快。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6.1%。

城市化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商品消费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相对平稳,呈现出经济增速放缓、服务业成为新引擎、消费需求加大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几个明显特点。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中国经济将继续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展望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展望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展望首先声明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主要讲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精神和内容。

第二,“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形势的展望和判断。

第三,“十二五”时期国内经济形势的展望和判断。

“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精神和内容第一,“十二五”规划对当前我国所处的新阶段的判断。

第一个判断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个判断是“十二五”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新提法,从1995年就开始强调,但“十二五”规划把它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强调仍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认为这两句话是指导思想里最核心的东西,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十二五”时期有三个关键词。

一是“转型”,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根本结构的一个转型,这是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就是改革开放,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第三次转型就是经济发展模式或者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转型。

二是“民富”或者“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越来越富了,但老百姓的富裕程度跟国家富裕程度相比薄弱一点,所以今后我们的重点要转向民富,也就是民生。

三是“改革”。

改革是个老话题,但最近七、八年来我国的改革是比较弱的,甚至在部分领域有所倒退,所以在“十二五”规划里把改革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要想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第三,“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

有这么两个方面值得强调。

一是提出了“四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是提出了“五个坚持”。

坚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或者转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向,坚持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坚持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2022十二五2022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

2022十二五2022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

2022十二五2022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2022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一、引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指国家针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路径进行规划和制定的重要文件。

本文就2022年至2026年的十二五期间,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宏观经济发展1. 经济增长目标建议设定2022年至2026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为6.5%至7.0%。

这个目标既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又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建议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加大对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扩大内需建议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强消费引导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拉动投资增长。

三、创新驱动发展1. 科技创新建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建设,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

2. 人工智能发展建议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企业。

3. 数字经济建议加强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

加大对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四、绿色发展1. 节能减排建议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对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应用。

2. 生态保护建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的投入,推动可持续发展。

3. 循环经济建议加强循环经济发展,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

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全面开放1. 对外贸易建议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加强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2. 外商投资建议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提供更加优惠的投资环境。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导向【精品ppt】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导向【精品ppt】
第三,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都明显上升,最高时分别达到10.2%、10.1%和5.7%,目前虽有所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危机前平均水平。
第四,政府债务风险继续积聚 很多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超常规财政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风险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美国联邦赤字连续3个财年超过1万亿美元,今年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65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欧元区一些国家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上升,欧债危机阴霾挥之不去。受美欧等国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主权债务问题在短期内很难缓解,这将明显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2、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战争” 过去的2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为什么? 绿纸换财富的游戏,是经济自由化的结果?还是少数美国人精心构织的金融战略的产物? 维护霸权地位——延续作为超级大国的国家生存方式(用金融手段从全球向美国转移财富)——金融殖民体系。 越南战争使美国损失8000亿美元。 强制力量使美元与石油挂钩。美元流到了产油国手里,也流到了需要购买石油的国家手里。防止其贬值——购买美国国债。 如何让全球对美国的投资环境保持信心呢?阿富汗战争——用战争把美国以外的地方打得更坏。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 形势及政策导向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政策导向 三、运用经济学方法把握好形势与政策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一)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性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在增加。
2011年10月19日、20日,希腊议会 两度通过了新一轮的财政紧缩法案,为获得第一轮救援中第六笔总额为8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铺平了道路。 2011年7月21日,欧元区达成对希腊第二批救援资金,共1090亿欧元(1500亿美元)。 在7月达成的私营部门承担21%的损失也显然不足够,欧元区领导人正急于说服银行业者同意“自愿”将所持主权债务减计最多50%。 IMF近期的一份报告确认,减计主权债务会导致欧洲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出现200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 拟通过EFSF(由欧元区各国按照GDP比例出资组成,目前提供的总额为4400亿欧元)在次级市场上买债、进行预防性贷款并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 法国主要是倾向于由欧洲央行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德国倾向于首先由国际投资者来认购的方式。

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经济发展前景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并展望未来几年的经济前景。

一、全球经济发展态势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

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贸易摩擦、金融危机等,但总体而言,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

1. 亚洲经济崛起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一直领先于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

这些国家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2. 发展中国家的潜力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和丰富的资源,他们正不断加大对教育、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这将极大促进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3. 新技术的崛起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正快速发展,它们将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

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各种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做出以下展望。

1. 服务业的崛起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尤其是金融、教育、医疗和旅游等领域的服务业有望迎来长期的增长。

2. 绿色经济的兴起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循环经济和加强环境保护将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3.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将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各行各业将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4. 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5. 持续的创新和创业潮创新和创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政府应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便利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研判及政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研判及政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研判及政策建议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伟一、“十二五”期间国际经济形势的大体判断从国际形势看,美国作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受到严重冲击,美国失业率仍处于10%左右的高位,消费增长乏力,美国经济仍然在谷底徘徊。

为提振美国经济,美国实行极低的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的弱势美元政策带来全球性货币汇率纠纷,引起金融市场动荡,新兴市场国家的严重通胀等。

欧元区存在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债务危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起全球震荡,近期爱尔兰危机再次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

随后西班牙、葡萄牙是否会爆发危机还有待观察。

为了平衡国家的资产负债表,这些欧洲国家会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带来短期经济放缓,但欧元区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较低,欧元区经济可能会呈现复杂的W型震荡态势。

综合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会以低水平的增长走出危机,进入缓慢复苏的过程。

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

亚洲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大幅反弹(甚至超过2008年增长水平),但美国通货膨胀问题比较严重。

印度年初的时候通货膨胀已经达到超过16%的水平,现在仍达到9%左右。

越南是8%以上的通货膨胀。

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复苏呈现出不同步的情况,二者的相对力量也在发生变化。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按购买力评价计算,到2014年,发展中经济体占世界产出的比重将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

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13亿人口和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有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得升,如中国在IMF的投票权上升至第三位。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形势的大体判断1、“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中国现行发展方式的体制性缺陷和结构性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

关注国家十二五规划浅析宏观经济形势

关注国家十二五规划浅析宏观经济形势

尤 其是欧洲再 次陷入债务危 机 以后 ,
引 起 了全 球 经 济 的 二 次 探 底 。美 联 储
现在 又开始 了第 二轮的量化 宽松货 币
政 策 , 这 个 政 策 的 执 行 显然 是 损 人 利 己 。 美 国是 一个 很 强 大 的经 济 体 ,其
长的主要不确 定因素源 于发达 国家 居
黑… …
■■_
■■■ 叠_
关注国家十=五规划 浅析宏观 势
■ 周 杰
今年是 “ 十二五 ”规划实施 的第

换 汇 率 的 大 幅 波 动 , 预 测 2 1年 经 济 01 增 长 更 加 缓 慢 , 世 界 生 产 总 值 增 长 从 2 1年 的 3 6 下 滑 到 2 1年 的 3 1 。 00 .% 01 .%

中国社会科 学 院在 2 1年 1 月发布 的 00 2
《 界 经 济 黄 皮 书 》 中认 为 ,全 球 总 世
需求低迷 、金融部 门仍然 脆弱 、公共
债 务 问 题 、美 欧 宏 观 政 策 空 间 缩 小 等 因 素 将 导致 2 1年 全 球 经 济 增 长并 不 01 乐 观 ,全 年 增 长 率 约 3 , L 2 l年 下 % LOO
百 花 潭 公 园 慧 园 内 专 设 了 “ 纪 巴 世 金 ”展 览 ; 宽 窄 巷 子 展 示 了清 末 民初 的 四合 院 建 筑 院 落 文 化 、老 成 都 的 民
《 育才 ・ 岛记 》和楹联,小区一业主 竹 还填写 了 《 高阳台・ 育才竹岛》词;以
及 寄 寓 教 育 形 象 的 人 物 雕 塑 文 化 一 一
俗风情 ;浣花溪 公园打造 了长 百余米
的诗 歌 大 道 ,铭 刻 上 百 首 古 代 和 现 代

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作者:刘树成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1年第3期对国内外各种环境条件进行动态考察和趋势分析,从而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是我们正确制定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与基础。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面分析我国“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基础上强调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对于我们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统一认识、凝聚力量,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奋发有为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战略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环境分析国际环境总的特点是两个大趋势和一个总潮流没有改变,即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一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目前,世界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整体实力在上升。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目前,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新的跨国并购、跨境投资、技术合作和产业转移势头正在上升。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优化配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拓展发展空间,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三是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顺应时代潮流,维护世界和平,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寻求和扩大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现实选择。

在国际上两个大趋势和一个总潮流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

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度负债、过度消费模式被打破,试图通过扩大投资和出口、重振制造业来恢复经济增长。

2024年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2024年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金融业发展展望
数字化趋势:金融科技将推动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监管政策:加强金融监管,防 范金融风险
绿色金融:关注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跨境金融:加强国际合作,推 动跨境金融发展
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继续 快速发展,广泛 应用于各个领域
云计算:成为企 业数字化转型的 关键技术
技术变革: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
地缘政治风险:加强国际沟通,维护地 区和平稳定
债务危机:加强财政管理,控制债务风 险
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碳排放
疫情风险: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 高应对能力
中国经济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行业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金融行业: 关注全球 经济形势, 加强风险 管理
房地产行 业:关注 政策调控, 优化产品 结构
大数据:数据量持 续增长,数据分析 和挖掘技术越来越 重要
物联网:连接设备 数量不断增加,应 用场景不断拓展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
绿色经济定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经济模式
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 重要方向
绿色经济政策: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如税收优惠、补贴等
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及解决方案
收入分配不均现象: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平感增强
原因分析: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
解决方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教育医疗资源分配的公平 性
政策建议: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就业增长
就业形势与政策建议
风险管理:投资者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寻求多元化投资策略以降低风险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

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形势与政策——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经济关乎国计民生,是实现社会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认清经济变化之态,把握经济发展之势,谋划推动经济建设之策,业已成为当代世界共同聚焦的话题.一、2015年我国经济建设回顾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底公布的经济数据,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比上年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亿元,比上年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达228974亿元,比上年增长%.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粮食产量达62144万吨,增产%,实现“十二连增”.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978元/人,比上年提高%.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实际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实际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实际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实际增长%,其中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速最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年未,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去年全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45741亿元,比上年下降%.其中,出口141255亿元,下降%;进口104485亿元,下降%.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304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63亿美元,增长%,其中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商直接投资85亿美元,增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1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8亿美元,增长%.去年的主要经济数据公布后,引来国内外不少人士的关注和聚焦,担心、焦虑、猜疑、唱衰乃至“硬着陆”之声不绝于耳.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我国2015年的经济形势呢一实现%的经济增长,来之不易而又十分珍贵.2015年,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但来之不易,不仅有较高的含金量,而且对稳定就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也十分抢眼.%的增速“含金量”较高.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的增速所对应的经济增量超过5000亿美元,不仅相当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了目前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范围看,%的经济增速仍然是比较快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的增速稳住了就业、稳住了物价.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计划312万人;农民工总量达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粮食产量增产%,实现“十二连增”.这些情况表明,尽管与过去两位数左右的高速增长相比,%的增速有所回落,但稳定增长态势没有改变,继续处在合理区间.%的增速也来之不易.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国际贸易延续低迷态势,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地缘冲突加剧;国内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去产能去库存与稳增长、融资难融资贵与财政金融风险上升、“走出去”与国际市场萎缩等两难多难问题更趋突出,趋势性、阶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的增速难能可贵、来之不易.%的增速还稳住了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力拉动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名列前茅,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增长之源.二去年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在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协调发展成效明显基础上取得的.去年,党中央、国务院一方面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要素的流向和配置;另一方面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地调结构、转方式,既坚定淘汰和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又加大对符合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使经济结构加速优化、更趋协调.去年全年,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和%,分别比上年提高和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比上年末提高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比上年降低.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东部地区和个百分点.三在去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创业方兴未艾,经济动力正在积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趋势明显.去年全年,创新创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出资金总规模达577亿元,投资创业企业1223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效果显现,全年授予境内专利权万件,比上年增长%,签订技术合同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835亿元,比上年增长%.在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和成果的支撑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去年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和%;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快递业务量增长4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103%;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工业机器人增长%,智能电视增长%,智能手机增长%.科技创新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四社会生产的能源消费结构深入优化调整,节能降耗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针对资源环境对我国社会生产的约束日趋强化,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去年全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提高个百分点;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铜、钢、烧碱、水泥等产品的单位生产综合能耗持续下降,使能源消费结构加速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五虽然外部经济环境艰难,但对外贸易和投资仍取得可喜成绩,“一带一路”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自贸区建设,加大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更好结合,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去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尽管出口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世界出口降幅.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特别是服务出口、保险、金融、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势头强劲.“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5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其中,投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倍,投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2015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万亿元,超过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4,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和我国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六民生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民生优先,按照人人参与、尽力、享有的要求,大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奋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确保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去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个百分点.按照2300元/人·年的农村扶贫标准,去年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236万人、365万人和6823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人数分别为1708万人、4903万人和518万人.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政府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仍在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总体而言,去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可喜可贺的,它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正确的、有效的,不仅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而且有利于激发发展潜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些建设成就,为我们充分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风险与挑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准备.二、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形有波动,势仍看好”,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波动下行态势,同时也存在实现增长的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处于两位数的高速发展,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也达到%的水平.不可否认,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们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同时也聚集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不可能总是维持高增长态势,一个国家的经济在长期处于高位运行之后逐步回落到正常增长的状态,着力解决高速运行聚集起来的各种内在矛盾和问题,这是经济运行周期性的正常反映,也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较大,是周期性、结构性和外部性三重因素作用叠加的结果.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格局分化,负面因素增多,全球贸易低迷,外部需求疲软持续,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去年以来,我国把经济政策的重心集中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上,主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妥善应对来自于国内国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着力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的问题,尽管使一些经济行业的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增长下降,但是优化了整个经济结构,转变了发展方式,为下一步的强劲增长做好了准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之后作出的重大判断,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坚持辩证法.二是我国经济运行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经济结构不断改善、需求结构正在改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新经济增长点快速增长.当前,尽管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但经济结构不断得以改善和优化,人们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一批体现现代经济发展方向和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以去年为例, 在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仅约万亿元,而第二产业投资则为万亿元,第三产业更高达万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比重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整,引导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有效抑制了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扩张,使社会生产朝着符合人们需求的方向发展.同时,国家对创新创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支持设立创业投资企业206家,投资创业企业1223家;全年授予境内专利权比上年增长%,签订技术合同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比上年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使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此外,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破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全社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形成.三是我国经济运行分化日益明显,经济增长中不同产业增长的速度分化,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运行分化,区域格局、宏观层面和微观感受也在分化.经过经济结构的大力调整,使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日益明显分化的特点.一是构成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此消彼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激剧变革之中.以过去五年来的情况为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呈现出明显的逐年缩减模式,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则不断逐年提升,领跑国民经济的运行,到去年底,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是在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的运行也在不断分化,呈现出不同的运行态势.比如,同样在工业领域,传统行业越来越受到资源约束加剧、上游价格抬升、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下降的局面,而新兴的产业则呈现出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良好、适应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较快的格局.以去年为例,我国的原煤、火电、粗钢、烧碱、水泥等生产行业,均进入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状态;而智能电视、核电、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生产行业,则出现快速成长和大幅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去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和个百分点.又如,在电力生产行业中,去年火电的增幅比上年下降%,但水电则又比上年增长了5%,核电比上年增长高达%.这些分化,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走向转型发展.三是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有取代传统行业、引领经济变革之势.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兴起,发展出一系列经济新兴业态.根据去年的统计,我国网上商品零售、快递业务、移动互联网接入等行业成长壮大较快,并给人们以切身感受,形成了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态势.此外,区域增长格局也在明显分化,中西部地区走向跨越式发展,新兴经济开发区正展现后发优势,老少边贫地区也正借助精准扶贫共同迈向全面小康.四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较大、增长缓慢、运行分化、内部环境趋紧、外部挑战严峻等诸多困难,但我们也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高速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仅去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量部分,就大致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已经走过了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阶段,转而进入“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13亿人口构成的大市场和3亿中等收入人群形成的新兴消费实力,市场产品供给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发展,刚刚超过50%的城镇化率,当前正加紧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速推动的三维打印、移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变革,正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亚投行”、“丝路基金”的营运等等,都正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助力.因此,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是牢固的,经济韧性、发展潜力、回旋余地是巨大的,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其良好的,动力是强劲的,保持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是有充分保障的.五是供给侧改革,将成为引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建设长期面临的工作重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我国经济的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深刻的背景: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各国为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普遍认识到推动结构转型、改革原有经济运行模式势在必行.我国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主要针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宏观调控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但时间一长,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边际效应加速减弱,以致社会经济震荡不停,直到目前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进行“探寻病根”“对症下药”.二是在我国现实经济结构中,、煤炭、水泥、、、石化、、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生产指数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亏损面达到80%,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大幅下降,而这些行业又占据着大量的人力、资金、土地资源,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势必要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三是在时下,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又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面对我国经济当前存在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叠加的结构性困境,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求经济运行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保持中高速增长,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使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强调,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三是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四是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五是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与此相一致,会议认为,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1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2帮助企业降低成本;3化解房地产库存;4扩大有效供给;5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和经济发展趋势3月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全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和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提出了“十三五” 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并对今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做出了安排: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十三五”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完成六大方面的主要目标:1、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保持在%以上,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