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换所传递出的交际信息的论文

合集下载

称呼语调查论文

称呼语调查论文

大学生称呼语调查一前言称呼语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用语,比如爸爸,妈妈,老师等。

称呼语指在言语交际中,处在一个言语事件两端的讲话者和受话者,通过一定的渠道(口头、书面或电讯)交际时直接称呼对方所使用的名称。

①汉语中,根据普通成年人的交往关系可以将称呼语分为六类,分别是:亲属称呼语,特殊亲属称呼语,姓名,通用称呼语,职衔,零称呼语。

②称呼语是人与人交际不可或缺的语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们周围一些称呼语趋于消失或者已经不存在了,甚至有些身份的人我们没有称呼,当然对于古代那些谦称,尊称,爱称,贬称在现代社会已不多见,如××大人,寡人,贱内,贤弟,犬子等!这些都用的很少或者基本上不用了。

但是在一些现代化的称谓中,很多称呼语缺失了。

这次我们调查称呼语的使用和缺失,主要针对是某些范围内的人的称呼,而我们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在一般的调查中通常只需要让人填一份问卷就可以,但针对称呼语的调查,由于不同的方言地区由于方言的影响,称呼语使用的很不一样,例如安庆某些县对于祖父祖母的母亲称呼为婆婆,而这个在普通话里是对丈夫的妈妈的称呼,还有就是芜湖人称姑姑是姥姥,这些都是方言的称呼语,还有不同阶层的人他使用的称呼语也不同,例如年轻一代喜欢用帅哥,美女这些称呼,可中老年人却不会使用,她们会说小丫头,小姑娘,小伙子。

所以这次调查为了更准确,我们主要是针对固定人群,同一阶层人群的某些固定范围内的称呼语的调查!以前我几乎没有见过关于称呼语的调查,但关于语言方面的调查还是见过,例如某些礼貌语的调查,或者是对某一行为使用的语言的调查,例如问路问事情,这些都是范围比较窄,锁定范围调查起来会比较容易,而一些关于大范围的调查,有的往往会很空泛,整个调查出来五花八门,找不到中心点,找不到立足的点,而研究也就无从下手,这次我们的调查会极力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二调查方法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更具有针对性,也更简便,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这样范围的限制能保证结果的更具清晰性,为了避免被调查者的敷衍了事以及保证是每一个人一份以及填写的真实性,我们找了不同年级的人,比较熟悉的人,而且是在征询到他们的同意,将一些注意事项讲好后在进行填写的,可能问卷调查有它的缺陷,但在我们的各项措施下,我们的调查还是比较真实可信的!首先我们的调查问卷的题目是我们几个组员一起商讨的,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可行性,我们将调查的题目限制在某些范围,某些领域,如商店服务员,银行邮局工作人员,老师的配偶,清洁工,以及处于祖辈父辈之间的人等!这些主要是选择题!还有为了弥补我们思维的局限,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填空题,让广大被调查者写出他们认为最难称呼的人,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称呼语研究综述 (1)

称呼语研究综述 (1)

称呼语研究综述-大学语文论文称呼语研究综述○阮凯歌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什么是称呼语及称呼语的分类。

接着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角度梳理了称呼语领域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基本的研究路向,以及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最后指出,对由于社会变化带来的称呼语混乱现象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关键词:称呼语研究特点称呼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反映社会的发展与价值观的变化。

例如“客官”、“大官人”反映“官本位”思想。

“老板”和“老板娘”折射出现代经济社会对商人身份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新事物新行业的出现,出现很多称呼语的缺位及混乱现象,这非常不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称呼语进行研究的成果有不少,但是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称呼语或者称谓语的系统理论总结以及对某个具体的称呼语的研究上,对称呼语进行社会性的调查研究还不是很多。

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对生活中常用的称呼语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是以提高人们之间交往的有效性为目的的研究。

一、关于称呼语关于称呼语,各家都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异中有同,笔者摘取三个有代表性的说法,并进行归纳总结。

刘永厚(2010)认为,称呼语作为一种交际单位,是人们用于指代称呼对象、识别身份以及在交际中定位人际关系的符号系统。

称呼语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其一,作为一种价值符号,称呼语可以标记说话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种族等社会属性,同时也能定位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

其二,人们能够发挥主体能动性,借助称呼语变异来重组人际关系、表达立场态度、建构新的身份和实施言语行为。

王卫强(1994)指出,称呼语在许多情况下,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

说话者总是既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辈分,又要考虑跟自己的关系亲疏、情感深浅及说话场合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

不同的称呼一方面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不同;另一方面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思想感情。

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

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

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作者:魏晓茹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01期【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称呼语的转换所具有的以言行事的功能,情感趋向指示功能、礼貌策略以及社会距离标识功能等,旨在指出称呼语转换所具有的丰富的语用含义。

【关键词】称呼语转换;语用功能;言语交际【中图分类号】 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08)02-0113-03称呼语是指发话人在直接语言交际语境中用于称呼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

它是言语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称呼语不仅是一个语法单位,更是一个使用得很广泛、频繁的言语交际单位和语用单位。

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称呼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给受话人的第一信息。

称呼语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

恰当的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阻止交际的正常进行。

称呼语的转换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在双方身份地位、角色关系都不变的情况下,说话人对同一个交际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称呼形式。

正如欧文·特里普(Ervin Tripp)所言:“对于具有特定地位的对象,如果有一个公认的称呼,则任何偏差都是一种信息。

”这儿的“偏差”指的就是称呼语的变异形式,也就是本文所说的称呼语的转换。

称呼语转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指某个说话人与某个听话人在某次交谈时使用了与往常惯用的表达手法不同的语码;另一种是指在某次交谈中使用不同的称呼语码。

最常见的就是母亲在要求孩子做功课时,刚开始一般是比较亲切的称呼,但是如果孩子不听,母亲对孩子的称呼会变得越来越正式,表明母亲对孩子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变化。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称呼语转换方式,转换称呼语码都具有特定的语用内涵。

一、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功能语用语言学探讨的问题之一是各种语言形式的功能,即对语言进行语用分析,解决语言形式的语用含义和语用差异。

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不同的交际目的,反映不同的会话含义,传递不同的语用信息。

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汉语社会称谓语是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用来称呼对方的词语。

作为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元的形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理解汉语文化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探究。

一、概述中国是礼仪之邦,尊卑有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统。

因此,在汉语交际活动中,人们用词称呼对方一直是非常重要的。

从古代到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古代的称谓更多地表现尊卑之别,如“臣子”、“君王”,到了近代,社会不断地变革,新的称呼方式不断涌现。

二、汉语社会称谓语的主要变迁1.古代称谓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尊卑有序,尊称上相当于下称,大体上有“尊亲、尊长、尊贵”三个标准。

例如,对于亲爱友好的长辈,除用“父、母”以外,还可以加上“大人”、“阁下”、“老爷子”等称呼。

至于对师长、官方、尊贵的人物,如帝王、宰相、太监等,则称之为“殿下”、“权威”、“公子”、“主公”等。

2.民间称谓民间称谓主要源于人际关系,如对同辈的称呼有“哥、姐”之类的,对晚辈则有“弟弟、小妹”等等。

除此之外,在各行各业中,也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如对于给你作画的人,就应该用“大师兄”等尊称。

3.现代称谓在现代社会中,尊卑关系不再像古代那样严格,称谓也有了更加多元的形式。

例如,在公共场所,对于普通的陌生人,可以使用“请问”、“劳驾”、“对不起”等语气委婉的称呼,对于相互认识的人,则可以称为“小姐”、“先生”等比较通行的称呼方式。

一些通用的称呼也逐渐取代了古代的尊称,如“老板”、“领导”等。

三、汉语社会称谓语的文化内涵1.人际关系汉语称谓语的变迁与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变化,称谓也逐渐从尊卑关系转向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例如,对于同辈或称职者,都可使用“同志”、“同学”、“同事”等称呼。

2.文化观念汉语称呼方式中,不仅有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还有深厚的文化观念贯穿其中。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换所传递出的交际信息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换所传递出的交际信息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换所传递出的交际信息关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换所传递出的交际信息》,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称呼语指用来称呼别人或自己的词语,主要指面称,在言语交际中具有指称功能及角色定位作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换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称呼语在言语交际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身份地位等,恰当的称呼是顺利交谈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称呼语的变换则可以传达出更为丰富的交际信息。

而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反映现当代生活的一面镜子,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称呼语变换问题,注意从语言和文学双重角度对此表象进行捕捉与分析,以促进现代社会的沟通交流。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作品称呼语变换交际信息称呼语指用来称呼别人或自己的词语,主要指面称,在言语交际中具有指称功能及角色定位作用,为会话者进一步界定人物关系及保证谈话的愉快打好基础。

言语交际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交际双方能否理解对方的意思。

人们常根据谈话对象的年龄、身份、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等来选择恰当的称呼语,称呼的选择往往也起到表明人物态度、传递社会信息的作用,正确地接收与传递信息才能实现顺利的交际。

我国历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之说,赵元任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与称呼密切联系的现代汉语称谓系统进行了研究,陈原先生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也对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某些新的称呼形式进行了关注。

称呼语使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有些情况下称呼语会根据语言环境、人物心理等因素发生变化,表达会话者特定的感情或心态,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传递特殊的交际信息。

称呼的变换,指同一人针对同一谈话对象,前后使用不同类型的称呼形式。

美国语言学家罗杰·布朗指出:“两人之间的称呼变动一定意味着他们相互之间态度的变化。

”欧文·特里普则认为:“对于具有特定地位的对象,如果有一个公认的正规称呼,则任何偏离都是一种信息。

言语交际学论文

言语交际学论文

言语交际之转折【摘要】交际时,我们要常常要进行言语的对抗。

这时,如何进行漂亮的转折,对于交际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通过交际时漂亮的转折举例并归纳,来了解怎样进行漂亮的转折。

【关键词】言语交际交锋策略心理笑【引言】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响。

人们都说:“说话是一门艺术。

”但是如何掌握这门艺术,这是每个人都渴望了解的。

将一句话说的漂亮,说让言者开心,听者满意。

最后使自己的形象通过自己的说话方式得到提升,使自己的办事效率通过自己的完美表达技巧得到质的飞跃。

在言语交际时,我们免不了要进行语言的交锋。

那怎样进行交锋,能赢而不失礼节呢?这就要用到言语交际的策略了。

现实举例掌控话语权既能在交际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又能达到彰显自身崇高修养的好处。

商店里来了一位顾客,他要给年迈的母亲买一个血压计作为生日礼物,但又觉得价格有点高,便和老板讨价还价起来。

老板抓住他买寿礼这点,说:“送老人的东西哪能专挑价格便宜的,关键是要体现孝心。

”顾客毫不含糊地回答道:“的确,重要的孝心,但假如我以这个高价买回去,她老人家的血压可能也降不下来了!”老板听后莞尔一笑,生意终以八折成交。

顾客充分利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和联系实际的策略,使老板“自陷泥潭,明显将两人的市场交易地位趋于平等,实现双赢。

一次宴会上,一位肥胖出奇的夫人坐在身材瘦小的萧伯纳的旁边,带着娇媚的笑容问大作家:“亲爱的大作家,你有什么防止肥胖的方法吗?萧伯纳郑重地对她说:“有一种办法我是知道的,可是我怎么想也无法把这个词翻译给你听,因为‘干活’这个词对你而言就是外国话呀!”萧伯纳这种绵里藏针,柔里带干的批评方式达到了交际的极致境界。

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交官故做惊讶地说:"林肯先生,您怎么擦自己的皮鞋?" 林肯反问道:"哦?难道您擦别人的皮鞋吗?"林肯抓住了‘擦自己的皮鞋’来幽默的反问,而外交官的意思是林肯自己擦皮鞋。

汉语当代社会称呼语的变异研究

汉语当代社会称呼语的变异研究

汉语当代社会称呼语的变异研究
Abstract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称呼语也在发生改变和发展,以应对当今社会中的多样性需求。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当代汉语社会称呼语的变异,试图探究其变异模式,并且提出在变
异语料中留存变异类型的建议。

一、当今汉语的社会称呼语变异
当代汉语的社会称呼语发生了一些变异,比如“哥们儿兄弟”、“老友朋友”、“尊
称同学”,经过实证研究发现,这些变异都是建立在历史社会背景以及种族和宗教等语境
下的,这些变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上的文化交流,如在充分尊重了宗教信仰后,中华民族继
续保存其优良传统和文化。

此外,社会称呼语还受到年龄、职业、性别等不同语境影响,
发生变异。

在社会称呼语的变异中,一般有三种主要模式,即“客套话化”模式、“尊敬语化”
模式和“地痞语化”模式。

客套话化模式可以让人们更容易交流,尊敬语语化模式表达对
对方的尊重,而地痞语化模式表达对戏剧式等强烈情绪,有助于调节信息交流,协助沟通,增进友好关系。

三、关于变异类型的建议
在当前社会称呼语的变异当中,应该重视强化礼貌性,减少社会的种族和宗教的“隔阂”,以求团结合作,寻求社会上更多的共同点,尊重彼此的文化,积极拥抱多样性。

另外,变异类型应保留,在口语沟通中,应避免限制其使用,防止社会称呼语变异被遗忘,
从而增进社会的友好交流和容忍。

Conclusion
社会称呼语的变异在当代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团结合作。

未来研究可以更宏观地把握社会称呼语的变异模式,从而为社会的友好沟通做出贡献。

浅议现代汉语社交称呼语的变化

浅议现代汉语社交称呼语的变化
因 此 常采 用 书 面 形 式 , 多见 于行 政 文 书 中 。 另 外 , 谓 语 较 称 呼 称
虽然 , 现在在某些场合小姐也被采用 , 但都会有特定 的修饰
语更稳定。因为称谓语指称 的是人与人 的关 系, 而这种关系又是 语 , : 如 世界小姐 、 港小姐 、 香 旅游小姐等 , 小姐 ” 为泛尊称 而“ 作 比较稳定 的, 以发展变化就相对较慢 。可称呼语不 同, 所 它具有 的功能 已经消失 , 其使用 的范围已缩小 , 日常的交往 中很少会 在 灵活性的特征 , 以总是处 于动态变化之中 。( 所 肖苏 ,00 比如 有人用其称呼陌生的女性 。 21 ) 父 子 关 系 , 称 谓 上 表 现 为 : 亲 和儿 子 ; 在 父 而在 称 呼 上 可 表 现 为 : 2“ . 同志 ” 的缩 小 爸爸 、 老爸 、 爹地………宝贝 、 乖 、 乖 小淘气 ……。社会 和时代 的 同志 , 顾名思 义——有 相同的志向 、 志趣 。而作 为一个称呼 变迁几乎不会 影响父子关 系在称谓形式上 的表现 ,却会影 响称 语 , 就 代 称那 些 具 有 相 同志 向 、 同理 想 的 人 。 它 共
人们的生活逐渐开始多元化 , 在服务性行业 以及 娱乐 场所 中 丰 .98 。从 定 义 上 就 可 以发 现 , 呼语 侧 重 于 实 际 言 语 交 际 中 展 , 19) 称 使用 的词 汇;而称谓语侧重 于从其所用 的词汇中凸显人 的身份 出现 情 色 交 易 . 交 易 的 女 方 就 被 称 作 是 “ 姐 ” 而 小 。一 直 到 现 在 , 及人 与人之 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除此之外 , 在形式上 , 二者也有 社会 上的某些死 角仍然隐藏着 一些情色活 动 , 以“ 所 小姐 ” 所指 差异 。由于称呼语是一种直接 的言语交 际为 . 用于人们 的 日常交 称的对象在人们的心 目中几乎 已经形 成定势 ,即向他人提供情 际 。 以多采用 口头形 式。而称谓 语一般用于 比较正式 的场合 . 色 服 务 的 女性 。 所

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化

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化

着意变换生动风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化的作用葛德均林纾《春觉斋论画》中说:“名大家画,多在人不经意处格外留意。

”文学亦然,像称呼语,往往不为人经意,但文坛高手们却精心着意,使之成为一种具有修辞意义的写作技巧。

人际关系的观照《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称呼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贾母、王夫人亲切地称贾宝玉为“好宝贝”“心肝肉”,或嗔怪“小冤家”“不争气的儿”等,反映出贾母、王夫人和贾宝玉之间的长幼关系,从中可以听出女性长辈的疼爱。

同属长辈的贾政则不同,他常常训斥贾宝玉为“无知的畜生”“该死的奴才”等,对外则谦称“犬子”,这反映了贾政作为父亲的身份,表现了他对儿子的严厉。

林黛玉称贾宝玉为“哥哥”“宝玉”,或嗔骂为“我命中的魔星”等,这反映出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表兄妹关系,以及两人纯洁无瑕的感情。

曹雪芹可谓“红楼舞台”的总导演,他并未开列人物表,也不让人物“亮相”做自我介绍,但看到这些称谓,我们就可以了解大观园的人物关系网。

故事情节的展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称呼语的变化,正是故事情节的展示。

起初,于勒被称为“坏蛋”“流氓”“无赖”,因为他把自己得到的家产花光后,又占用了哥哥的部分,这是情节的开端。

后来,于勒被称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因为他来信说在美洲发了大财,并愿赔偿哥哥的损失,哥哥一家也就计划怎样使用这笔钱,这是情节的发展。

再后来,于勒又被称为“贼”“讨饭的”“流氓”,因为他彼时已沦为穷水手,这是情节的高潮和结局。

可见,对于勒的三次不同的称呼,显示出情节的一波三折,形成了情节发展的完整轨迹。

心理状态的透视鲁迅笔下的阿Q,地位低下,贫困不堪,未庄豪绅赵太爷骂阿Q“浑小子”,还不许他姓赵;赵秀才骂阿Q“忘八蛋”;赵白眼从不认阿Q是本家。

可一旦阿Q“革命”了,赵太爷竟称呼起“老Q”来了,赵秀才呼之不应时“只得直呼其名”,赵白眼还亲切地称“阿Q哥”。

鲁迅通过变异了的称呼语,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阴暗心理:害怕革命,惶恐不安,见到“革命”的阿Q,便加“老”称“哥”,企图蒙混过关。

称呼语论文:文学作品中的称呼语与翻译比较

称呼语论文:文学作品中的称呼语与翻译比较

称呼语论文:文学作品中的称呼语与翻译比较【中文摘要】文学作品反映文化。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沟通目标语读者和源语言文化的桥梁。

称呼语作为文化载体反映着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

本文尝试以《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为例比较研究英汉称呼语。

汉语版本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英语版本选了两个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是由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合译的,另一个的前80回是由霍克斯翻译的。

本文力求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对译文的影响,同时探讨中西称呼语文化内涵的差别,并为其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寻找有效的补偿办法。

《红楼梦》这部小说涉及数百人物,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各种称谓形象而微妙地表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种种传统称谓。

《红楼梦》称呼语的复杂性和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使称呼语的翻译过程障碍重重。

本文以两种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和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为理论基础,讨论了三种类型的称呼语: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和名字。

本文还从文化背景、主体意识形态和家庭结构等方面解释了导致称呼语系统差异的原因。

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在称呼语方面有一些重合部分,这使翻译具备了可能性。

然而称呼语方面的差异仍存在的。

翻译在展现奇异性的同时也导致了文化流失,部分地是由汉字偏旁、双关和暗指以及姓名禁忌等的不可译性引起。

尽管存在不可译性,译者仍有责任尽力补偿翻译中的文化流失。

本文以《红楼梦》为例为称呼语翻译中的文化流失现象提供了几种处理方法:给亲属称谓和拟亲属称谓加注,对于名字则采取音译加解释的方法。

本文的结论是,杨译本在称呼语翻译中主要采取直译和异化,更忠实于源语言文本;霍译本主要采取意译和归化,使目标语读者更容易理解目标语文本。

另外,尽管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可译性,但为了更好地传播源语言文化,译者应该下大工夫、采取积极措施来弥补文化流失。

【英文摘要】Literary works represent cultur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serves as a bridge linking target readers and the source-language culture. Address forms, as cultural carriers, mirr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cultur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ddress fo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ith examples selected from the first eighty chapters of Hong Lou Meng and its two most influential English versions:one i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and the other The Story of the Stone by David Hawke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this thesis also tries to discov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n translation, explore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address cultures, and discover effective means to compensate for cultural gaps in translation.Hong Lou Meng, being vivid and subtle representation of traditional address forms in feudal Chinese society, involves hundreds of characters, intricaterelationships among whom lead to a variety of address forms. The complexity of address forms in Hong Lou Meng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set up a considerable barrier to translation. With two translation methods—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and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the thesis discusses address forms in three categories:kinship terms, fictive kinship terms and names. Several factors are discussed accounting for differences in address cul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backgrounds, dominant ideology and family structure.Despite the fact that people speaking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share some overlapping constituents in address forms, which promises translatability,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also exist. Translation presents some strangeness and may result in some cultural gaps, partly owing to untranslatability in radicals (偏旁)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puns and allusions, and in “Zi” (字), “Hao” (号), and name taboo. Facing cultural default, translators undertake the duty to try every means to find ways of compensation. Approaches are offered to deal with the address forms in Hong Lou Meng and compensate for culturaldefault caused by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ddress systems:annotations for kinship terms, annotations for fictive kinship terms, and transliteration with explanation for names.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Yangs’ version mainly take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address forms, appearing to be more faithful to the source text; Hawkes’version mainly takes free translation and domestication, which produces a target text more intelligible to the target reader. Besides, for the purpose of better spreading the source-language culture, the translator has to take pains an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compensate for cultural default despite degrees of untranslatability.【关键词】称呼语文化不可译性补偿【英文关键词】address forms 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 compensation【目录】文学作品中的称呼语与翻译比较Abstract9-10摘要11-12Introduction12-16Chapter One Address Forms and Hong Lou Meng16-21 1.1 Motives forstudy16-17 1.2 Study of address forms and those in Hong Lou Meng17-19 1.3 Related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19 1.4 Methods of study19-21ChapterTwo Two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wo TranslationStrategies21-33 2.1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22-26 2.1.1 Literaltranslation23-24 2.1.2 Free translation24-26 2.2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26-30 2.2.1 Domestication28-29 2.2.2Foreignization29-30 2.3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four concepts30-32 2.4 Summary32-33Chapter Three Comparative Study of Address Forms in Hong LouMeng33-77 3.1 Kinship terms33-52 3.1.1 Peer kinship terms35-41 3.1.2 Juniors’ addressingseniors41-49 3.1.3 Seniors’ addressingjuniors49-52 3.2 Fictive kinshipterms52-62 3.2.1 Generalized usage of kinshipterms54-57 3.2.2 Indication of emotion, identity or status57-62 3.3 Names62-72 3.3.1 Similarity of naming cultures in two languages62-63 3.3.2 The Yangs’approach to translation of names63-66 3.3.3 Hawkes’approach to translation of names66-71 3.3.4 Comparison between two approaches71-72 3.4 Factors accounting for differences in two address cultures72-76 3.5 Summary76-77Chapter Four 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and Treatment of Address Forms77-95 4.1 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77-87 4.1.1 Untranslatability in radicals (偏旁) of Chinese characters77-80 4.1.2 Untranslatability in puns and allusions80-83 4.1.3 Untranslatability in “Zi” (字), “Hao” (号), and name taboo83-87 4.2 Compensation for cultural default in translation of address forms87-94 4.2.1 Annotations for kinship terms88-90 4.2.2 Annotations for fictive kinship terms90-91 4.2.3 Transliteration with explanation for names91-94 4.3Summary94-95Conclusion95-97Bibliography97-1 00Acknowledgements100-101PublishedPapers101-102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02。

浅谈近年来校园称谓语的演变与发展

浅谈近年来校园称谓语的演变与发展

浅谈近年来校园称谓语的演变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校园称谓语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从最初的老师、同学到如今的师生关系、同窗情谊,校园称谓语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人际关系的认知和态度。

本文将就近年来校园称谓语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一番探讨和分析。

近年来校园称谓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上。

以往,学生会比较倾向于称呼老师为“老师”、“老师好”,一味地将老师视为权威的代名词。

而如今,学生更愿意使用“老师”+姓氏的方式称呼老师,如“老师好”变成了“赵老师好”。

这种称谓方式减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加亲切和融洽。

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亲近。

校园称谓语的变化也反映在同学之间的称呼上。

以前,同学之间一般会称呼对方的名字,如“张三”、“李四”,或者直接称呼为“同学”、“小王”。

而现如今,同学之间更倾向于使用“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等称呼方式,这不仅是对同学之间关系更加亲近的体现,也体现了学生之间对学习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校园称谓语也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在网络平台上,校园称谓语也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称呼,而是更多地使用虚拟形象和昵称作为称呼方式。

这种变化既体现了年轻一代对网络社交的依赖,也呈现了校园称谓语在数字时代的更新和发展。

校园称谓语的变化还表现在学生对老师、对同学、对学校的情感表达上。

以往,同学之间比较少用称谓语表达对彼此的情感,而如今,在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对同学的友情、对学校的依恋等方面,学生更愿意通过称谓语来表达,如“亲爱的老师”、“最好的师兄”、“我最亲爱的母校”等称谓语的运用,更加贴切地表达了学生内心的情感。

尽管校园称谓语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传统的称谓语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的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现出对师长的尊重和崇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使用校园称谓语时,还是应该注重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既体现出对传统的尊重,又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论文范文:浅谈语言变迁和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doc

论文范文:浅谈语言变迁和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doc

论文范文:浅谈语言变迁和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论文范文:浅谈语言变迁和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要】文学语言在一次一次的变迁过程中,每次转变都能折射出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本质。

文学形式从五四时代就在思想与文学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文学体系构建了以语言革命为武器或载体的文化体系。

尤其是白话文系统影响了中国文学未来发展走向,这种影响不但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时,更多的是追求对普通语言的疏离。

本文说明了语言变迁在现代文学转型中的重要性,阐述了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势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语言变迁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浅析一、语言变迁在现代文学转型中的重要性1.有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历史发展中文学语言的变化与文化发展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从我国整个文学发展历程分析来看都有着其各自的显著特点。

“五四运动”和白话文运动大大体现出文学语言的丰富和多样性。

现代白话文语言体现的是语言的鲜明性、直接性和讽刺性,这个时期对文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推动了艺术思想的深刻变化。

地方性语言受各地不同的地形、习俗、文化、习惯等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作家写出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

虽然一些地区所具备的地域性文化依赖于地方语言进行生动的描写,只有应用这些语言才能深化作品的文学思想。

中国各文学流派的主要领军人物对民主和人文主义追求更为强烈和高涨,他们利用白话文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促使语言变革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开端。

启蒙思潮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学题材形式的创新发展和设计。

2.推动了文学内容的多样性从我国整个文学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内容中所反映社会的现实情况也各不相同。

文学语言大大体现出文学语言的丰富和多样性。

现代白话文语言对文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直接推动了不同地区作家写出的文学作品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特点。

这种语言是文学作品各个人物、细节以及情节全面展示的重要基础。

中国现代文学与语言演变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与语言演变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与语言演变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它不仅在文学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也对中国语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许多作家通过创造新词、引入外来词汇等方式,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

例如,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一些新词来描述社会现象和人物特征,如“伪君子”、“小资产阶级”等。

这些新词的创造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对汉语语法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些作家试图打破传统的语法结构,创造出更加自由和灵活的表达方式。

例如,茅盾先生在他的小说《子夜》中采用了一种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叙述方式,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这种新的语法结构的尝试不仅在文学上产生了影响,也对汉语的日常表达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对汉字的使用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些作家尝试使用古代汉字,或者创造新的字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郭沫若先生在他的诗歌中创造了一些新的字形,如“魑魅魍魉”、“烟云迷蒙”等,这些字形不仅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力,也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式。

最后,中国现代文学对口语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些作家试图用更加贴近口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具有亲和力和可读性。

例如,余华先生在他的小说《活着》中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化表达,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经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文学对语言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推动了汉语的语法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新的字形,同时也使作品更加贴近口语化。

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渗透到了日常的语言表达中。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为汉语的演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汉语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称谓:复杂心绪的外化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称谓:复杂心绪的外化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称谓:复杂心绪的外化优秀获奖科研论文《诗经·卫风·氓》是《诗经》重要的一篇,开创了“弃妇诗”的先河。

文本中对男女主人公的称谓变化了多次,梳理文本中的这些变化,我们不仅能看到女主人公的外在经历,发掘出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感情流变,亦能反观“氓”的行径,发现文本三重同构的特质,这对启迪我们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文本,提高鉴赏能力,不无裨益。

日常交际中,我们用不同的称谓指代不同的对象,指称自己和他人;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也用称谓来表达感情,比如谦敬辞“鄙人”“您”等的使用。

文学作品也常用称谓指代不同的对象,表达情感。

在240字的《诗经·卫风·氓》文本中,关于称谓的词语共出现了28次(字),直接作为第一、二人称代词出现的称谓如“我”“子”“尔”“自”等共有14处,类似于称谓的词语如“氓”“复关”“士”“女”“妇”“兄弟”“总角”等也有14处。

这些词语除了文本的第三章的“士”“女”统称男人女人,第五章“兄弟”明确指称第三人称,第六章“总角”指主人公两人小时候外,其他22处均为对男主人公和对女主人公指称的不同表达。

这些称谓的组合与变化,和文本内容相互照应,形成了三重同构的特质。

一、对男主公称谓的变化文本中对男主人公的称谓共有14处。

文本的第一章,对男主人公的称谓出现了4次,其中“氓”1次,“子”3次。

“氓”,通常指民、平民、百姓等。

段玉裁在注解《说文解字》时,提出“按此则氓与民小别也”“盖自他归往之民则谓之氓”,而“氓”大约是外来户,“故字从民亡”的看法。

晚近学者在论及“氓”的内涵时,看法大相径庭。

有人认为周代文献中的“氓”不含逃亡、流徙之义,也有人认为氓没有资格住在聚居区的郊内,财产少,地位低。

若取其共性,“氓”肯定不是对男性的敬称。

从文本语境来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是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较早的会面,还没有约定婚姻;结合后文“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两人大约是幼时玩伴,知根知底;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文本没有证据表明二人感情是两小无猜,一见钟情;从“将子无怒”“尔卜尔筮”等语看来,二人婚姻的达成有男主公刻意运作的可能,故而将“氓”认定为男子的鄙称,算是持平之论。

文学作品称谓语的超常规使用对人物关系的调整功能

文学作品称谓语的超常规使用对人物关系的调整功能

文学作品称谓语的超常规使用对人物关系的调整功能称谓语的功能多种多样,有多少种研究角度就有多少种称谓语的功能。

社会语言学研究注重它的称呼和表情功能,语用学研究重视它在动态的言语交际中的交际功能。

文学作品称谓语的两大功能-交际功能和描述功能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最终的目的,称谓语的调整功能,即称谓语的超常规使用是为了调整作品中人物关系的。

文学作品人物关系的调整无外乎三种情况:使原来的关系更加亲密,使原来的关系变得疏远,保持原有关系不变。

以上三种情况实现的原则,即亲近原则、疏远原则和保持原则。

本文主要从这三个原则的角度展开分析文学作品称谓语的超常规使用在调整人物关系中的作用。

标签:称谓语;人物关系;调整功能;亲近原则;疏远原则;保持原则。

一般来说,称谓语的超常规使用在调整人物关系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人际关系:指的是称谓者与被称谓者原本是陌生人的关系,通过称谓语的选择使用,使说话人和受话人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有四个动机:表达动机(或者叫谈话动机)、情感动机、求助动机和礼貌动机。

在选择称谓语的时候一般要满足一个或多个动机。

从利奇的会话原则”礼貌原则”来看,这四种动机中最重要的是礼貌动机。

二是改变人际关系:指的是称谓者和被称谓者原本就有某种关系,通过称谓语的选择使用,调整原来的人际关系。

目的是利用称谓语的变异形式语义,创建新的人际关系。

称谓语的超常规使用在调整人物关系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三个原则得以实现的,即亲近原则、疏远原则和保持原则。

1、亲近原则的实现1.1姓名称谓,表现亲近平等的人际关系苏小姐面有得色道:”她跟方先生吃饭回来害肚子,这时候什么都吃不进.我只担心她别生了痢疾呢!”那些全无心肝的男学生哈哈大笑,七嘴八舌道:“谁教她背了我们跟小方两口儿吃饭?”“小方真丢人哪!请女朋友吃饭为什么不挑干净馆子?”“馆子不会错,也许鲍小姐太高兴,贪嘴吃得消化不了。

小方,对不对?”“小方,你倒没生病?哦,我明白了!鲍小姐秀色可餐,你看饱了不用吃饭了。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现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现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现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对文学语言的变迁和现代文学形式的两者之间的发展联系进行研究,在文学史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可以有效的揭示出白话文的运动过程,以及为何能够影响到文学语言的一个变迁,进而能够把握住中国现代化文学的一个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文学语言;变迁;文学形式文学作为人们精神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还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的一个创造力,对发展人类社会的进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学也是当时社会文化艺术的有效集中,而文学语言的变化会直接的影响到文学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变化。

因此,研究文学语言变迁对文学形式的发展影响,对于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文学语言变迁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通过对我国文学发展进程的历史来看,总的概括就是“白话文向普通话以及大众化语言的一个延伸发展。

”即从鬼话语言到白话语言,从白话的语言再到民众性的口语化语言,这也是从侧面的角度表现出了文学的内容形式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一)现代文学承担文学语言的变迁。

对于现代文学承担了文学语言的变迁的意思,主要是指中国的现代文学承担了在文学语言变迁过程中,不论是消极性的语言还是积极性的语言都进行了承担。

比如诗歌,诗歌就是在不断的语言变迁中衍生出来的产物。

而语言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主要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的压力而改变的。

(二)现代文学体现文学语言的变革。

现代文学体现文学语言的变革,五四运动中的白话文形式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

该运动的文学语言的变迁,顺应了历史以及社会的发展。

而在这场兴起的运动中,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已经很早地就关注到,文学语言与文学之间的联系性。

康有为在《日本书目志识语》一文中也有过说明“启童蒙之知识,引之以正道,鄙其欢欣乐读,莫小说若也。

文学作品中“称呼语”的艺术作用

文学作品中“称呼语”的艺术作用

文学作品中“称呼语”的艺术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可以起到多重艺术作用:
1,建立人物形象:称呼语可以帮助读者对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等进行快速评估,从而建立人物的形象。

2,传达人物关系:称呼语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师生、朋友、父子等,从而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3,体现情感:称呼语可以表现人物的情感,如敬爱、崇敬、尊敬等,从而加深读者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4,强调重要性:在文学作品中,特定的称呼语可以强调某个人物的重要性,使读者更加关注他。

5,构造氛围: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构造氛围,如使用冷漠的称呼语,可以表现出冷淡的气氛;使用亲切的称呼语,可以表现出温馨的气氛。

总的来说,称呼语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对于塑造人物形象、传达情感、构造氛围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艺术作用。

【口才与演讲类范文精选】称呼语在交际中的作用

【口才与演讲类范文精选】称呼语在交际中的作用

称呼语在交际中的作用称呼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之间采用的称谓。

在人际交往中,称呼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是人与人交往的开始。

称呼语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了交际双方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且还体现着双方关系的亲疏程度,因此不能随便乱用。

一个恰当、得体的称呼,往往会让对方如沐春风,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不恰当或错误的称呼往往会令对方心生不悦,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乃至交际的成功。

小赵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刚进入工作单位时,由于对周围的环境不是很熟悉,所以想打听一下职工食堂怎么走。

这时他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保洁阿姨在不远处打扫卫生,于是走上前去问道:“老奶奶,请问去职工食堂怎么走啊?”谁知道,这位保洁阿姨竟然把头一扭,好像没听到他的问话一样。

小赵感到很纳闷,不明就里地挠了挠脑袋。

这时,旁边一位同事走过来对小赵说:“她不喜欢别人叫她老奶奶,你叫她阿姨,她就会对你热情了。

”原来,这位保洁阿姨虽然年纪大了,但心态还是年轻的,所以她不喜欢别人叫她“老奶奶”,而喜欢别人叫她“阿姨”。

于是,小赵再一次走过去,亲热地朝她叫了一声“阿姨”,她果然很热情地转过身来,并为小赵指明了方向。

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中,称呼得当与否非常重要。

称呼得当,往往能迅速赢得对方的好感;倘若称呼不当,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导致交际的失败。

因此可以说,得体的称呼是交际的“敲门砖”。

既然称呼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应当如何恰当地称呼他人呢?称呼姓名通常情况下,一般的同事、同学关系,平辈的朋友、熟人等,互相之间都可直接以姓名相称。

长辈对晚辈也可以直呼其名,但晚辈对长辈不可以。

此外,为了表示亲切,还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氏前加上“老”“大”“小”等字,例如,对比自己年长的人,可称呼其为老王、大刘等;对比自己年幼的人,可称呼其为小王、小李等。

但这种称呼多用于职业人士之间,不适合在校学生。

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论文

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论文

1、语言文化概述语言文化是人类思想文明经过长期发展浓缩的社会意识精华;文学世界是语言世界的载体,语言随着人类社会意识、环境、思维的变换而变迁,随之文学形式在创作主题和形式上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因此,语言的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创新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丰富了现代文学体系。

2、语言变革的重要历史过程中国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在语言艺术上,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文字最早追溯到秦朝,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19世界末20世纪初,进化论的观点在中国得到系统的介绍并迅速传播,震撼中国思想界。

不同时代对语言的应用有不同的要求,由于时代变化快,新事物多,新知识复杂,新思想广博,文言文无法满足一个骤变时代的需要。

从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来看,文言文严重脱离口语,它的滞后性阻碍了汉语的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文言与百花文的大辩论,创办一批有宣传力的白话报刊,大力提倡白话文,取缔传统意义上的文言文。

这既是一场语言方面的变革,又是一场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全面现代化转型。

事实上,语言上的变迁不仅仅是共聚层面的转换,同样也是文化和思想上的转变。

现代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对事物进行认知之后的辩证统一,形成统一符号,对事物进行分类、标识。

人类的思想、文化世界就是语言创造的世界。

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汉语的现代化转变是统一的。

3、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3.1小说形式五四运动之后,经过激烈的文学讨论,取缔了之前复杂的文言文,选取白话文作为主要文学文字在全国推广,白话文开始普及。

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称呼语

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称呼语

论文导读::称呼语(addressterms)都是无处不在的。

语言的人际功能。

称呼语体现情感态度。

称呼语揭示交际双方身份角色关系。

体现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

论文关键词:称呼语,人际功能,情感态度,身份角色关系,亲疏关系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不可避免地要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而当和别人交流时,我们总要用某种语言形式或非语言形式来称呼对方。

比如,见到自己的父母,我们很自然地称呼他们为“爸爸”、“妈妈”。

在哑语中,自然有相对应的手势语来表示父母、兄弟姐妹等等。

可见,无论是用言语,还是用手势语,称呼语(address terms)都是无处不在的。

从这些毫不起眼的称呼语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交际双方关系的远近,我们也可以看出双方的社会地位孰高孰低,有时,还可以看出一方对另一方的情感和态度。

由此可见,“小小”的称呼语可以折射出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结合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对语言人际功能的分析,尝试着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来分析称呼语:即从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称呼语在实际生活中所折射的人际关系,试图为人们顺利进行人际交往提供一些策略和技巧。

本文的研究只局限于言语交际(verbalcommunication)中的称呼语,对于非言语交际(non- verb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身份角色关系,如有机会,会另辟文章进行探讨。

二.语言的人际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秉承了人类学的传统,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s),要放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释。

因此,该流派历来十分重视对语境的研究。

语言是一种资源(resources),作为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s),依据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语言意欲完成的功能,从深层结构中被选择出来,最终在表层结构中得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换所传递出的交际信息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换所传递出的交际信息称呼语指用来称呼别人或自己的词语,主要指面称,在言语交际中具有指称功能及角色定位作用,为会话者进一步界定人物关系及保证谈话的愉快打好基础。

言语交际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交际双方能否理解对方的意思。

人们常根据谈话对象的年龄、身份、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等来选择恰当的称呼语,称呼的选择往往也起到表明人物态度、传递社会信息的作用,正确地接收与传递信息才能实现顺利的交际。

我国历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之说,赵元任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与称呼密切联系的现代汉语称谓系统进行了研究,陈原先生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也对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某些新的称呼形式进行了关注。

称呼语使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有些情况下称呼语会根据语言环境、人物心理等因素发生变化,表达会话者特定的感情或心态,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传递特殊的交际信息。

称呼的变换,指同一人针对同一谈话对象,前后使用不同类型的称呼形式。

美国语言学家罗杰·布朗指出:“两人之间的称呼变动一定意味着他们相互之间态度的变化。

”欧文·特里普则认为:“对于具有特定地位的对象,如果有一个公认的正规称呼,则任何偏离都是一种信息。

”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灵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称呼语的运用,正是在现实生活实践与语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起虽虚拟却更为成熟凝练的交际环境。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称呼语变换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含而未露的信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更进一步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语交际。

一、称呼变换反映出的客观环境信息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社会大环境的改本文由收集整理变,即时代的变化,也包括谈话场合的变化,如在家、在办公室、在公共场所等,又如有第三人在场等,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交际双方之间的称呼用语,通过对称呼变化的考察,也可以进一步把握客观环境,使交际得体适当。

例如:(1)李准的小说《李双双小传》主要描写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时期,农村妇女李双双参加革命劳动的经历,表现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村里很少有人知道她叫“双双”……村里街坊邻居,老一辈人提起她,都管她叫“喜旺家”,或者“喜旺媳妇”;年轻人只管她叫“喜旺嫂子”。

至于喜旺本人,前些年在人前提起她,就只说“俺那个屋里的人”,近几年双双有了小孩子,他改叫做“俺小菊她妈”。

另外,他还有个不大好听的叫法,那就是“俺做饭的”。

……他红着脸说:“要是这样,那我刚才说的不算,‘俺做饭的’说那个算就是了!”他这句话刚出口,大家又轰的一声笑了,连老支书也笑了。

喜旺这时脸涨得鲜红,他骚着头皮想着,忽然感到这个称呼是多么背时啊!在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时期以前,很少有人知道李双双的名字,对于她的称呼多采用依附模式,即依附在丈夫喜旺身上,如“喜旺媳妇”,或者依附在孩子身上,如“俺小菊她妈”,此外还有具有忽视和奴役色彩的“俺那个屋里的人”和“俺做饭的”。

而后,革命运动兴起,喜旺被推举为乡里公共食堂的“做饭的”人,他再顺口称呼李双双为“俺做饭的”,自然就引来众人的笑声,喜旺自己也觉出了这个称呼的不适宜,最终乡邻也改用“双双”或“双双嫂子”等强调独立和具有个性色彩的称呼语来称呼李双双,这些都体现出了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2)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写道了范柳原对白流苏称呼的变换:柳原道:“有些傻话……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

”苏别过头去,轻轻啐了一声道:“偏有这些废话!”……柳原扶着她回到座上,对众人笑道:“白小姐有些头痛,我先送她回去罢。

”……柳原看着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从文中可以看出范柳原与白流苏之间的关系已经处于比较亲密的阶段了,徘徊在暧昧与爱情之间,但当对着众人时范柳原还是称呼白流苏为“白小姐”,两人单独相处时范柳原才使用更为亲密的称呼“流苏”,称呼根据具体言语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反过来称呼的改变也传达出客观环境信息。

二、称呼变换反映出的主观心理信息发言主体所采用的称呼的变换,反映了其对于被称呼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心理认同度的转变,在对待双方关系上即表现为希望进一步密切关系还是疏远关系的不同倾向,同时从称呼的使用中也能体现出发言主体的高兴、愤怒、巴结、鄙视、恳求等各种不同心态。

由于称呼变换反映出的主体的主观心理信息多种多样,这里只简单列举几种类型。

一是表现亲密。

例如:(3)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写道苏文纨运用小技巧希图激起两个男人为她争斗:鸿渐忽然明白,这姓赵的对自己无礼,是在吃醋,当自己是他的情敌。

苏小姐忽然改口,不叫“方先生”而叫“鸿渐”,也像有意要让姓赵的知道她跟自己的亲密。

想来这是一切女人最可夸傲的时候,看两个男人为她争斗。

文中“苏小姐”苏文纨通过刻意改变对于方鸿渐的称呼,即从“方先生”改为“鸿渐”,来激起另一个爱慕她的男士吃醋,希望在“看两个男人为她争斗”中获得愉快和满足。

而“方先生”到“鸿渐”的简单的称呼改变,确实清晰地表现了发言者对被称呼对象的亲密的态度。

二是表示疏远。

例如:(4)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写道,方鸿渐爱上了唐晓芙,给她写了一封信表达爱意,但是唐晓芙因为听了表姐对方鸿渐的故意诋毁而决定拒绝他:一见到唐小姐,便知道她今天非常矜持,毫无平时的笑容,出来时手里拿个大纸包。

他勇气全漏泄了,说:“我来过两次,你都不在家,礼拜一的信收到没有?”“收到了。

方先生,”鸿渐听她恢复最初的称呼,气都不敢透——“方先生听说礼拜二也来过,为什么不进来,我那天倒在家。

”“唐小姐,”也还她原来的称呼,“怎么知道我礼拜二来过?”文中唐晓芙因为准备拒绝方鸿渐,所以故意用了最初的生疏的称呼“方先生”,她拒绝的意思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因此方鸿渐也顿时改用同样礼貌性的“唐小姐”来称呼她,两者之间力求疏远的意图在称呼语的运用上体现出来。

三是表露巴结。

例如:(5)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写道辛亥革命时未庄人心惶惶,赵太爷误以为阿q也参加了革命,于是对他恭敬起来:“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

”锵锵,”阿q料不到他的名字会和“老”字联结起来,以为是一句别的话,与己无干,只是唱。

“得,锵,锵令锵,锵!”“老q。

”“悔不该……”“阿q!”秀才只得直呼其名了。

阿q这才站住,歪着头问道,“什么?”“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发财?自然。

要什么就是什么……”“阿……q哥,像我们这样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惴惴的说……这里赵太爷和赵秀才对于阿q的称呼从普通的“阿q”变为“老q”、“阿q哥”,用表尊敬的“老”字表现刻意的敬意,用拟亲属关系的“哥”字妄图拉近关系,其实都反映了对于阿q的巴结心理。

四是表示鄙视。

例如:(6)老舍先生的小说《老张的哲学》中写道一位仁义的车夫赵四,之前有钱的时候热心帮助了许多人,但当他家财散尽做了车夫时,周围的人对待他的态度却并不好:他从前认识的和尚道士们称他为施主,为善人,现在却老着面皮向他说:“拉洋车的,庙前不是停车处,滚!”其实“拉养车的”或是“洋车夫”这样的头衔正和人们管教书的叫“教员”,住在南海的那位先生叫“总统”有同样的意义,赵四决不介意在这一点上。

不过有时候巡警叫他“怯八义”“傻铛铛”……赵四未免发怒,因为他对于这些名词,完全寻不出意义;而且似乎穷人便可以被人呼牛呼马而毫无抵抗力的。

赵四并不为成为车夫而悲伤,但是他受不了那些突如其来的贬低性的称呼,声色俱厉的“拉洋车的”、“傻铛铛”等称呼都使他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在被践踏。

最终赵四因只有救世军称他为“先生”而入了教会、信了上帝,从“先生”这个现代普遍的称呼中他才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平等。

三、称呼变换反映出的主体身份信息谈话者对称呼语的选择可以反映出其本人对于自身身份和他人身份的认定,如青少年会借自我称呼的转换强调自己长大了,一些人通过对某个称呼的强调表明自己当官了等,有些自抬身份,有些则自贬身价。

同时称呼语的选择也可以从侧面反映谈话者的文化程度等其他身份信息。

例如:(7)老舍先生的小说《赵子曰》中写道赵子曰与武端都想着做官,为自己准备好了华服之外,还想到应该改动一下称呼:赵子曰在厕所里静坐,忽然想起一个新意思,赶快跑到武端屋里去:“老武!又是一个新意思!从今天起,不准你再叫我‘老赵’,我也不叫你‘老武’!我叫你‘端翁’,你叫我‘子老’!你看这带官味儿不呢?”“我早想到了!”其实武端是真佩服赵子曰的意思新颖:“好,就这么办!老赵,啵,子老!……”文中的赵子曰还没有做官,就按照“官味儿”自己给自己起了尊称,也帮朋友武端起了尊称,并号召改掉原来“老赵”、“老武”的称呼,体现了他对做官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肯定能做官的自信,从称呼的变换中可以了解到谈话双方的性格和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定。

(8)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写到文中的”我”回到故乡,再见到怀念中儿时的要好玩伴闰土: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

”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文中闰土对“我”的称呼从小时候的“迅哥儿”到现在的“老爷”,而闰土本人也终于从小时候那个手握钢叉保卫西瓜的小英雄成为如今地道的下人,这固然是社会环境逼迫而成的,但闰土的一句“老爷”也表明他自身的精神麻木与自我定位。

(9)曹禺的剧作《雷雨》中写道周萍不能忍受继续和继母蘩漪保持乱伦关系,决定出走:周萍:我忽然想起今天夜晚两点半有一趟车,我预备现在就走。

蘩漪:(忽然)现在?周萍:嗯。

蘩漪:就这么急么?周萍:是,母亲。

蘩漪虽然为周萍名义上的母亲,但实际上两人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母子,在全剧中周萍都未曾称呼过蘩漪为母亲。

此时周朴园在场,蘩漪已因心急些许露出了真实情绪,因此周萍谨慎地用“母亲”来称呼蘩漪,无疑是要明确两人的母子关系,提醒蘩漪她自己的身份。

(10)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中农村妇女马缨花与劳改知识分子章永璘互表爱意之后:我情不自禁地说:“亲爱的,我爱你!”……“你刚才叫我啥?”“叫你……叫你‘亲爱的’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