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新闻语言5.5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
首先,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之一。
新闻报道应该准确
地反映事实,避免错误或误导性的信息。
新闻媒体应该通过事实核
实和多方求证,确保报道的准确性,以建立公众对新闻的信任。
其次,客观性是新闻语言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客
观公正,不带有个人偏见或立场。
记者应该尽量避免在报道中加入
个人情感色彩,而是以客观的角度呈现事实,让读者自行判断。
第三,简洁性是新闻语言的重要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言之有物,避免冗长废话,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观点和事实,让读者能够迅速理
解新闻要点。
第四,清晰性也是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之一。
新闻报道应该表
达清晰,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含糊的词语,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
解新闻内容。
最后,平衡性是新闻语言的重要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全面客观
地呈现事实,避免片面或偏颇的报道,尊重事实,尊重读者的判断
能力。
总的来说,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是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简洁性、清晰性和平衡性,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并获得读
者的信任。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文字简洁、准确传达信息的特点。
它是一种对事实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语言,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工具。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语言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新闻语言要求准确传达信息。
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地传达事实,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
新闻语言要力求简明扼要,清晰表达新闻事件的要点,避免文字冗长或繁琐。
准确传达信息对于新闻报道的可信度至关重要,只有准确传达信息,才能让受众对新闻报道产生信任。
新闻语言要求客观公正。
新闻报道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各个角度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避免主观色彩过重或偏颇。
新闻语言应该避免使用情绪化、主观性强的词语,要以客观的视角描述事实,让受众自行判断。
新闻语言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简练清晰。
在新闻报道中,语言要力求简明扼要,清晰表达新闻事件的要点,避免文字冗长或繁琐。
简练的语言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理解度,让受众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的要点。
新闻语言还要求用词规范、不造作。
新闻报道中应该使用规范、通俗易懂的词语,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造作的说辞。
新闻语言要符合受众的语言习惯和理解习惯,使受众能够顺利理解新闻报道。
新闻语言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要求语言简练清晰、用词规范、不造作。
只有遵循这些基本原则,新闻报道才能真实准确地传达信息,让受众对新闻报道产生信任。
希望广大媒体工作者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中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2000字】第二篇示例:新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具有直接传递信息、客观报道事实、简洁准确等特点。
在新闻报道中,准确地传递信息对保持新闻原始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新闻语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读者的理解。
新闻语言应当准确。
准确的新闻语言能够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新闻写作基础必学知识点
新闻写作基础必学知识点1. 新闻的要素:新闻由五个要素组成,即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以及为什么(Why)。
写新闻时,要尽量在第一段中回答这五个问题,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新闻的标题:新闻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并具有吸引读者的功能。
标题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避免使用复杂的陈述句。
3. 新闻的结构:新闻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文章开头的第一段,然后逐渐向下展开,呈现逐渐细化的信息。
这样的结构可以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新闻的要点。
4. 语言表达:新闻要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同时,要注意客观中立的原则,避免使用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
5. 新闻素材的收集和处理:新闻的素材来源多样,可以通过采访、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
在处理素材时,要进行客观公正的选择和加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6. 新闻报道的措辞:新闻报道要遵守真实、准确、公正、客观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夸张的词语或情绪化的表述。
报道时,要确保自身立场中立,坚持事实导向。
7. 新闻的校对和编辑:新闻报道在发布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对和编辑。
校对要检查新闻中的文字、标点符号、语法和语义错误,确保文章的流畅和准确。
编辑要进行内容的整合和协调,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信息的连贯性。
8. 新闻的道德规范:新闻行业有一系列道德规范,如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客观性、可读性等。
新闻报道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尊重事实,维护社会公众的权益。
以上是新闻写作基础必学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新闻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目录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
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新闻语言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独立形态。
在我国,19世纪以前,尽管已经有了书面形式的“新闻”,却没有出现新闻语言。
我国古代新闻活动实用的书面语言属于事务语体类。
战国时张仪以“露布”(不佳封的文书)檄楚,唐代安禄山起兵叛乱的消息是用书信送唐明皇的,唐“邸报”和后来的“京报”所传抄的谕旨、奏章,农民起义军用于宣传政令和战报的揭帖、旗报、牌报等等,所用的语言都是当时的事务语言,亦即官方文书用语。
新闻语言的产生和独立存在,是在近代新闻事业出现以后的事。
近代报刊在我国的出现是西方国家的入侵和我国的半殖民地化同时开始的。
外国侵略者把办报和传教、贩卖鸦片、发动侵略战争联系在一起,为此派人到中国学习汉语知识,用粗浅的文言体翻译《圣经》并在报纸上宣扬,自然谈不上独立的新闻语言体系。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申报》、《新闻报》等相继创办,外国老伴改聘中国文人主编,报纸上的消息、电讯、游记明显增多,新闻语言也逐渐在孕育中。
特别是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一批近代报纸,虽然用文言体的记叙文和政论文,但日益摆脱原来的事务语言的束缚,加强了新闻特有的语言风格,开创了“报章文体”(或称“时务文体”)。
如1884年法国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十年10月13日广州《述报》发表一条题为《敌忾同仇》的新闻:中法自开仗之后,华人心存敌忾。
无论商贾役夫,亦义且同仇。
近闻法人在港购煤甚急,遍觅港中存煤,多属华人之货。
法人虽出重价,而华人亦不肯售与敌人。
即彼别有所购,亦乏工役搬运,盖挑夫盘艇均已联行,誓不为法役……人心如此,法尚不知难而退,岂欲自寻败亡而后已耶。
这类新闻的语言,尽管半文半白,却也简洁流畅,已接近当时口语,并能寓情感于新闻事实之中,表达了报纸的观点和倾向。
19世纪末,在上海等地出现几家完全用口语编写的白话报刊,促使新闻语言进一步接近广大民众,这在当时具有同封建文化作斗争的积极作用。
新闻语言资料
新闻语言
今日,新闻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塑造公众舆论和社会观念的重要途径。
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表达形式,承载着新闻传播的内容和信息。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语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新闻语言的特点之一是简洁明了。
由于新闻报道的受众广泛,文化背景各异,
新闻语言需要尽可能简单明了,避免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式,以便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这种简洁明了的风格,使新闻语言成为快速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
此外,新闻语言还具有客观中立的特点。
新闻媒体应当客观报道事实,避免主
观情感色彩的夸大或歪曲,以维护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因此,新闻语言需要遵循客观中立的原则,确保报道内容不带有个人或团体立场。
新闻语言的时效性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当下热点事件和
社会问题,因此新闻语言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递最新信息,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事件进展和相关情况。
时效性要求新闻语言紧跟时事,及时更新、准确传递信息,使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表达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
简洁明了、客观中立、时效性强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是新闻报道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新闻语言的规范、准确和及时成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媒体不断提升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 hat)、何因(why )、何人(who )。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说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1913年,广学会翻译出版《实用新闻学》(美·休曼原著),把此说介绍到我国。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最初,在消息写作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每条消息的开头导语中,都必须回答五要素。
原因是,自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电报之后,一些通讯社就启用电报发稿。
这在新闻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使消息传递更为及时。
但由于当时的电讯技术还不完善,收发电讯经常发生故障,编辑部便不得不向记者提出要求:发新闻一定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尽可能写进第一段,以便一旦电讯发生故障,只要第一段收到了,仍可成为一条完整的消息。
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于1889年3月30日第一次发了一条在导语中包括五要素的消息,成为创新之作。
自此之后,导语中必须具备新闻五要素的写作模式,便一直被西方新闻界奉为“金科玉律”,流行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所变化。
因为这时人们感到老是这种写法太死板,束缚了导语的生动灵活性;同时,电讯技术也逐渐进步,不存在中断电文的问题了。
于是,有人主张在消息的导语里不一定包括五要素,应视情况或突出其中一两个要素,或突出其中两三个要素,其余的要素可放在正文中去交待,以把最重要的要素放在最前面,“立片言以居要”。
这便是后来盛行的现代消息写作模式,使消息较之过去,一开头就比较轻松、生动、新鲜、有吸引力了。
一、消息的写法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
新闻及一句话新闻课件
例子
例如“某地区洪涝灾害后的救援 与重建”、“某品牌手机召回事
件”。
评论类新闻
01
02
03
定义
评论类新闻是一种主观、 分析、评价性的新闻体裁 ,旨在表达作者对事件或 现象的观点和看法。
特点
分析评价,观点鲜明,论 证充分,有说服力。
例子
例如“某国领导人选举结 果评价”、“对某品牌手 机的用户体验评价”。
象等。
特点
短小精悍,结构清晰,内容简明扼 要,语言简洁明了。
例子
例如“某公司今日发布财报,营收 增长10%”、“某城市发生地震, 无人员伤亡”。
专题类新闻
定义
专题类新闻是一种深入、全面、 多角度的新闻报道形式,旨在全 面展示事件或现象的背景、影响
和意义。
特点
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深入剖析 ,多角度展示。
01
02
03
04
新闻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对于 了解世界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对 于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至关
重要。
新闻报道的语言简洁明了,通 俗易懂,能够让读者快速获取
信息。
本次课件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 新闻和一句话新闻,帮助学生 了解新闻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对未来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特点
01
02
03
04
及时性
新闻必须及时发布,以便在第 一时间传递给读者或观众。
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可靠,不能有虚 假信息或误导性内容。
简明扼要
新闻必须简洁明了,用最少的 文字或语言传达信息。
客观公正
新闻语言课件
规范统一
新闻语言应遵循语法规范 ,保持语言的一致性和规 范性。
新闻语言的词汇选择
准确贴切
新闻语言应选择准确贴切 的词汇,以准确传达信息 ,避免歧义和误解。
具体生动
新闻语言应使用具体生动 的词汇,以增强报道的现 场感和生动性。
客观中立
新闻语言应保持客观中立 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 偏见。
新闻语言的标点符号使用
的原则,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新闻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主
观性和夸张的表达方式。
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的定义
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通 常是对新闻事件的简明扼要的介绍, 引导读者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闻导语的作用
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在撰写新闻导语时,应遵循简明扼要 、准确客观、突出重点的原则,用简 练的语言介绍新闻事件,引导读者继 续阅读新闻内容。
新闻语言课件
• 新闻语言概述 • 新闻语言的构成要素 • 新闻语言的风格和修辞 • 新闻语言的规范和标准 • 新闻语言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新闻语言的应用和实践
01
新闻语言概述
新闻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总结词
新闻语言是一种专业性的语言,具有准确、简洁、客 观、生动等特点。
详细描述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和新闻媒体所使用的语言,具有专 业性和规范性。它要求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避免使用 可能引起歧义或误解的词汇和表述方式。同时,新闻语 言力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不必要的 修饰词。此外,新闻语言必须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报 道事实,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和偏见。为了使新闻报道更 加生动有趣,新闻语言还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 方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02
新闻语言的构成要素
新闻知识点汇总(2024)
引言概述: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传递信息、展示事实、让我们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本文旨在继续汇总新闻知识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的本质、了解新闻行业的发展及相关的重要概念。
通过对新闻报道原则、新闻价值判断、新闻现场报道、新闻采访技巧和新闻批评的详细阐述,希望读者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行业,并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
正文内容:1.新闻报道原则1.1公正客观原则: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色彩的介入。
1.2真实准确原则:新闻报道应当准确反映事实,并避免虚假、误导性的内容。
1.3及时性原则:新闻报道应当及时发布,以满足读者对新鲜信息的需求。
1.4全面平衡原则:新闻报道应当全面、平衡地报道事件的各个方面,避免片面性。
1.5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新闻报道应当紧密联系人民利益,关注社会问题,传播正能量。
2.新闻价值判断2.1时效性: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及时报道突发事件或热点问题对吸引读者具有重要作用。
2.2公共性:新闻的公共性意味着它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关注,具备广泛的受众基础。
2.3稀有性:新闻的稀有性指的是其被报道的事件或情况具有非常特殊或独特的性质。
2.4影响力:新闻的影响力体现在它能够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公众关注和讨论。
2.5新意性:新闻的新意性是指它能够带给读者新的见解、观点或思考方式。
3.新闻现场报道3.1现场采访:现场采访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亲自前往事件现场,采访相关人员,获取第一手信息。
3.2角度选择:新闻现场报道对于角度选择非常重要,需要选取一个有代表性、具有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报道,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3.3语言表达:现场报道需要使用准确、简洁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和相关的情况。
3.4图片和视频:现场报道更加直观地呈现事件的现场情况,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3.5安全防护:现场报道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记者和相关人员的安全。
《新闻写作》课件——5新闻语言
• 会议没有不隆重的 • 闭幕没有不胜利的 • 讲话没有不重要的 • 鼓掌没有不热烈的 • 决议没有不通过的 • 人心没有不振奋的
看望没有不亲切的 班子没有不团结的 群众没有不满意的 效率没有不显著的 成就没有不巨大的 抗洪没有不英勇的 抢救没有不及时的
“走、转、改”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三贴近”
旅客乘坐火车离汉。
3 航空客运
准确
1. 早上7时22分 2. 首个离汉航班
在
3. 进出港航班约 200班,
4. 预计进出港旅 客近12000人。
02 准确—注意词义的差别
“走” 与 “跳”
案例
《解放日报》 陈燕飞 怀孕5个月 走下苏州河救人
跳进苏州河救人
我们不论描写什麽事物,要把 它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 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 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一 的形容词;我们应该苦心探索, 非找出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 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出这些名 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干 万不要以为满足,更不可因为 搜索困难随便用一个词来搪塞 了事。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感 谢 聆 听!
新闻语言
• 语言作为工具,对
于我们,正如骏马 对于骑士之重要。
新闻语言
一、 准 确
01 准确—叙述信息尽量量化
1 公路客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准确
张家湾检查站 武汉75个重要的 公路卡点之一
2 铁路客运
准确
1. 0点起,武汉17个 客运火车站
2. 0时20分,首趟经 停武汉的过路车 K81次
3. 276列旅客列车 4. 武汉地区始发54列 5. 预计有5.5万余名
三、 经典 与 新闻腔
第七讲_新闻的语言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 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 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 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 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 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 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 令。 1949年4月22日
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异同
• 一、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相同点: • 1.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都具有形象性、生 动性特点。 • 2.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都要求新鲜、准确。
• 二、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点 • 1.新闻语言具体、实在,文学语言含蓄、模糊。 在某种程度上说,新闻语言越具体其可信程度也 就越高。相反,模糊性的语言人们则难以理解、 把握。例如,我们在一些新闻中常常听到或看到 这样的新闻语言:“最近”、“前不久”等等, 这些用语均缺乏具体、实在性。“最近”、“前 不久”属模糊性用语,一天前、十天前发生的事 情均可说成是“最近”或“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这种模糊性的语言减弱了新闻的时效性。文学语 言则不同,它为了突出主题、人物个性的需要, 在运用时可有意地夸大、渲染,也可给人一种模 糊的含蓄的感觉。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等。
• 3.多用大白话(群众语言.大众口语.口语化≠ 方言)大雪初降重灾区.doc
• • • • • • • • • • • •
新闻的语言运用
“不要咬文嚼字,不要使讨巧变成你的写作目的。
你的工作是传播信息。”(同上,174页)
“勒内· 卡蓬是美联社最著名的撰稿人,他的专著 《词汇》一直是有关用词的最好的指导手册之一。 但如果谈到报道与撰稿哪个更重要,他会毫不犹 豫地阐明自己的想法:‘报道是好作品的精髓。 一个报道得精彩的故事,即使是用很平常的手法 写出来,也要比只讲究文法与用词的东西有趣得 多。遣词造句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真正使作品 生辉的是报道的容。’” ――(美)杰里· 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 记者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48页。
(三)具体、清晰、鲜明、生动――新 闻可读性所要求
如前所述,新闻可读性的要求涵盖甚 广,例如在对事实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在 报道的章节构思和笔法上、在句子的结构和 长短上、在加强趣味性和人情味上等等。当 然,也必然要在语言载体上有所反映。因此, 具体、清晰、鲜明、生动等,就不仅是前面 所说新闻报道的一般性要求,也是新闻语言 的使用要求。
其次,它还必须“具有生命力”。这是从 新闻传播效果的角度着眼,指语言的鲜活生动, 喜闻乐见,让读者愿看、爱看。因此它提醒我 们,还应当从新闻报道可读性的角度去理解和 掌握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职业用语”是基础,“具有生命力”是 要求,二者相辅相成,既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受 限制特点,也决定了新闻语言应当具有的一般 特征。
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举过这样 一个事例:“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方 法来实现‘展现’,甚至在一句话中,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让我们再看一位科 学记者,她想通过自己的报道描述一只 小虫子的大小。她写道:‘虽然在条款 的末尾,他们极力告诫,不要过多地从 一只不过逗号大小的虫子推断人类的生 命周期,但是他们说,进化……’这就 是展现。如果说,如果说,作者最重要 的目标之一就是让读者亲眼目睹,那么 这个科学记者做到了。”(同上,176页)
新闻理论十讲原文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不等于宣传一般说来,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宣传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宣传,一类是商业宣传,政治宣传中,观点赞同者会积极接受这种宣传,观点相左者会回避这种宣传。
政治宣传和商业宣传只有人们感兴趣时才能产生效果。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宣传有很多种,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目的是其中一种,新闻和宣传不是一回事.新闻和宣传的差别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的内容一定要有实在的内容,能够消除人们对某个事情的疑惑或者给人新鲜的信息内容,宣传则不一定,宣传注重的是形式。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新闻的内容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新鲜的和异常的信息,宣传的内容,多数已有,通过反复说,加深印象。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传播的内容除了新异之外,本身应该是具体的事实,而不是套话空话。
4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
新闻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摆一个实时传播出去,过了这个点,再大的事实也没有了价值。
宣传者可能及时把握事实,选择一个能够够产生宣传最大效果,对宣传者最有利时机说出来。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新闻传播没有控制对方的意思,宣传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进而控制人们的行为。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宣传会有意突出某一点,遮蔽另一点,宣传不愿意说不利于自己的,只愿意说对自己有利的,与新闻不同。
宣传是有目的的,就会存在目地和手段之间的矛盾,因而存在道德悖论。
马克思说,要求的手段即是不正当,目的也就不是正当的。
目的的正当也要和手段对应,手段应该也是正当的,如果手段不正当,目的正当本身值得怀疑。
目的不正当,方法再精致,也是罪恶。
新闻含有的宣传成分有可能来自提供者。
第五章 新闻语言
第一节 新闻语言的特征
一、新闻用词
1、动词的使用
正面动词(最不易波动、最稳定的动词) :中立、平衡 负面动词(最易波动、不稳定的动词): 充满了情绪、愤怒。
案例1:《纽约时报》报道中美撞机后两 国的反应:
《海军机组人员平安 –在战斗机坠毁海中后 北京反应愤怒》 《中国在事件中找美国的茬》 《中国坚持美国必须做出更多的(努力)以结 束僵局》 《中国声称取得了一个道义胜利》
2002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计划,是针对 中国北极研究的现状(不具体、无细节)并依 据未来极地科学的发展趋势(空洞)制订的。 考察活动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 2002年1月下旬开始实施,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 完成由俄罗斯共青团岛(北纬81°,东经95°) 至北极点全程约1000公里的徒步科学考察(这 才是这条新闻的卖点,和做导语的材料!)。 如果进展顺利,可进一步完成徒步穿越北冰洋 的科学考察(北极点至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北 端哥伦比亚角的距离约800公里)。第二阶段, 重点是在北冰洋沿岸的一些典型地区(没有解 释)开展综合性科学考察(空),需要两个月 的时间。
中国北极科学研究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 生存环境(太空了吧?)的重大(是不是扯得太远 了?)课题,具有重要(它具体将解决科学上什么样 的难题?)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在哪里?)和政 治意义(在哪里?)。1957年,中国著名(这个词用 得太烂啦。李政道曾对媒体称他为著名科学家批评说, 只有家喻户晓的人才可称为“著名的“,但是,如果 一个人真的家喻户晓了,媒体就不称他为著名的。今 天,媒体从来不称呼”著名的江泽民主席“。真正著 名的人物,媒体从来不称其为“、?)气象学家、地 理学家竺可桢院士就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 要研究极地。地球是一个整体,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 和演化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极地的存在和演化与中 国有密切关系。” (这个段落形容词、概念、排比句 用得太多,读者不会留下任何印象)
新闻理论十讲(详细版)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宣传1.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所以宣传行为的中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
3. 宣传分为两类:A.政治宣传: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会积极接受这种宣传,而观点相左者,则会回避或地址这种宣传。
B.商业宣传:需要某些商品的人会积极响应,但这样的人不太多,多数人因为与某个商品的宣传没有关系,很少会主动接受这种宣传。
4.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5.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B.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C.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D.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E.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F.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二.新闻≠舆论1. 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A.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
B.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四年级地震新闻作文400字(5篇)
四年级地震新闻作文400字(5篇)今天下午,我们学校开展了“地震演习”。
锻炼前,老师告诉我们;等一下,我们会听到第一声警报,告诉我们地震来了,抱着书挡头,蹲在桌边;第二个警报是我们可以逃跑。
下楼的时候要有秩序的跑出去。
别着急,别慌,向右走,给救援人员留个通道。
记住,如果有东西掉了,比如鞋带开了,不要弯腰去系,因为系了就浪费了逃生时间。
我们都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最后,我们等着这个练习。
这时,警笛响起,只听到广播里老师紧张的话语;同学们,请注意。
郑州发生5.5级地震。
请同学们。
'话还没说完,就没了音儿。
听完广播,我们都趴在桌子上,双手抱着头。
大约过了一分钟,警笛再次响起,我们迅速走出教室。
两个人一个接一个地走下楼梯,他们都走在右边,为救援人员让路。
我走得很有秩序,让四年级的弟弟妹妹先走。
下了楼,我们跑到操场蹲了下来。
演习非常成功,我们只用了一分四十七秒。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各方都会支持。
为了表达我们对灾区人民无私的爱,菏泽今晚为汶川举办了一场募捐活动——大型抗震救灾慈善演出。
节目开始前,全体工作人员起立默哀,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当时整个广场很安静,爱玩的孩子不再笑,爱打牌的老人无限伤心。
因为无数受害者都是我们自己的骨肉,他们的灾难就是全中国人民的灾难。
捐赠爱心的场景更是感人。
有县政府的领导、平民、成年人和坐轮椅的残疾人。
另一位105岁的老人也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走向捐款箱,献出了自己的爱。
主持人问老人,老人说:“我在家看电视,看到四川地震。
看到那么多人被埋在废墟里,心里也没提。
难道不是出于老人对受害者的真爱吗?然后,一位农民代表宣读的“捐款建议书”更是感人至深——“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
他们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
虽然我们的农民朋友帮不了他们,但我们可以捐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哪怕一分钱都是我们的爱!……那是让无数人难忘的一天。
有一个故事,听过的人泪流满面;有一条短信,看过的人都被它感动了;有一颗心,所有人都为之感动!那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新闻语言
4 将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
1 979年 ,我国红十字会救济柬埔寨难民的一批物资运抵曼谷,当时国内 外几家通讯社都发了消息。 一家通讯社的消息是: 中国红十字会捐赠的一批日常必需品于近日抵达 泰国,协助接触柬埔寨难民之困苦。中国远洋轮“华阴”号与当日下午在曼谷 港口卸下药品、罐头食品和布匹。这批物资将由泰国红十字会分配给越过边境 进入泰国的柬埔寨难民。 另一家通讯社的消息是: 中国第一批由货轮“华阴”号运给泰国红十字会的援助物资于星期五抵达 曼谷。船上运载了值7万美元的罐头饰品和药品,前往泰柬边境的难民营。 “华阴”号停泊在曼谷空堤港。 这两条消息的语言都比较简洁明快,相比之下,后一条消息的语言更为简 练,而信息两个大,交代了救济物资的价值、运抵地点和准备运送的目的地。
1 (方言)“俺”、“啥”、“咋”一类的方言、土 话,以为这样可以表现农村的特点和反映农民的泥土 气息。
2 (专业术语) 《今年HR什么最IN》
3 (网络语言)
1 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即接近口语的书面语。 2 避免运用生僻字以及群众费解的字,并节制使用专业术语、行业习惯语、方言、 古词、外来词等 。 3 新闻当中涉及专业术语的话,用通俗的北京电台于近日凌晨③当地时间5时宣布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 但是,①大部分中国还不知道他们的总理已经逝世。当新华社的电传 打字机与当地时间4时过一点儿发出这条消息时,中国①几乎所有街道 都没有行人。 在法新社所在的那所大楼里,当记者把消息告诉开电梯的姑娘时, 她顿时放声痛哭。在对一位中国口译人员表示慰问时,②他眼中含着 眼泪,嘴唇颤抖地说:“我们没有料到。我们非常爱戴他。他是一位 杰出的革命家。” 中国人民对周恩来及其爱戴,这样说并不夸张, 他们感到与周恩来非常接近。 预料全中国都将表现出巨大的悲痛,就像今天清晨听到这个悲伤消 息的那位中国少女所表现出的那样。
新闻语言学
简析电视新闻语言特点和趋势摘要:电视媒介在现代社会传播新闻的渠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电视新闻语言的运用非常的关键,关系着众多的受众群体能否更好的理解新闻的事实。
新闻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字:电视新闻语言特点趋势语言不能离开人和社会而独立存在。
语言随着社会的存在而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
社会之外没有语言。
这是由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决定的。
因此要了解语言极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起来研究。
人和社会同样不能离开语言,离开了语言,社会不可能存在,离开了语言,人不可能向前发展。
所以,语言与社会、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社会是语言存在的前提,文化则是语言存在的人文生态语境。
因此要结合现代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来分析新闻语言,而现在,传播媒介中,电视媒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传播媒介,电视语言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首先,“电视,是利用电子设备传送活动图像的技术,也是重要的广播和通信方式之一。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人们的生活紧密的与电视传媒交织在一起。
进入21世纪,电视传媒的力量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截至2009年10月,中国电视机社会拥有量已经超过四亿台,中国共有公共电视频道1283个,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目最多的国家,年制作电视节目257万小时,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6.58%。
” 电视已经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电视新闻也成为中国老百姓看世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1.通俗质朴。
新闻用语的所谓“通俗”,就是在传播语言的艺术创造上更加注重受众期待,讲究传播效果,淡“雅”播音支持语言,使受众乐于接受。
播音主持语体的通俗性,最根本的是体现在生活化色彩上,运用平视的眼光,诚恳的心态,采用群众化的语言极其表达方式。
电视新闻的受众十分广泛,传播受众由不同阶层、社会地位、职业、文化水平的社会成员构成,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2.真实准确。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长句;宁用简单句,绝不用复合句。
比如说“穷人”而不是生存在下层社会的人。 如:在古代汉语中,基本上使用单音节词,现代汉
语则绝大多数使用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像“但”、 “曾”、“虽”、“时”、“因”、“后”、 “应”、“较”等,这在书面语里可用,在广播语 言中都应改为“但是”、“曾经”、“虽然”、 “时候”、“以后”、“应该”、“比较”。
二、具体
新闻语言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具体。新闻
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 因素构成。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 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甚 至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
那么,如何做到新闻语言的具体形象呢?
1、少用空洞语言。比如像重要决策、 重大
英国作家乔治.奥维尔写作6要素:
不要使用那些你常在报纸上看到的隐喻、明喻或其
此外,在句子的结构上,要强调简洁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 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 事实。不少新闻的语言繁琐,空话、废话连篇。 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的鼓舞(推动)下”、 “在……的基础上”,一连串令人厌烦的老套句式,不清理这 些陈词滥调,语言就无法简练。 又如一篇通讯写道:“不但在播种的时候,他天天在地边转, 祝福年轻人播匀播齐;而且在麦苗出土后,他照样天天在地边 转,见有缺行断垅的,就用随身带的种子,一一补齐。” 一位同志把它改成:“播种时,他天天在地边转,嘱咐年轻人 播匀播齐;出苗了,他又带着种子来到低头,把缺苗的地方补 齐。”这样一改,字数减少了1/3,原稿的意思也未见损伤, 其原因主要是修改稿没有用“不但……而且……”的句式。
更常见的是在一篇新闻作品之中,既有平易
近人的生活化语言,又有准确严谨的科学语 言, 还有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有人把新闻 语言叫做“复合语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综合功能语言”
三、间、形态、色彩等方面,语言
的能指与客观事物之间的高度吻合。 三点左右就是三点左右,不能写成四点; 天蓝色不能写成草绿色。
科学语言偏重于对客观事物性质关系的认知
和理解,语言是概念符号,主要发挥的是语 言的表意功能。它不允许随意的想象和夸张, 也不需要带有感情色彩,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和概括 性特点。
文学语言侧重于表现事物的表面形态和作者
的主观情感,发挥的主要是语言的表象和表 情功 能。它拒绝简化,常运用“扭曲”、 “变形”的方法对语言“施加暴力”,造成 语言的“反 常化”和“陌生化”。 这样的语 言自主性很强,使读者不得不专心致志、聚 精会神、流连忘 返地去感受它。
5、慎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词句。
几个学校的领导来视察工作
他的发理得好
6、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一个字词除了本
身的基本词义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
比如,同样写死,汉语中就有多种表达方法。
像邓小平这样的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等我们 就叫去世、逝世或病逝,这是尊敬的称法; 罪犯被处死我们叫执行死刑;一般人正常死 亡叫病死,非自然死亡我们叫身亡。由此可 见,这些词语都不能随便乱用。
有一位记者在描写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的时候,既没
有堆砌巨大或极大之类虚泛的形容词,也没有滥用 只有专家才能理解的数据,而是采用实写的方法, 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来进行表述:他说,原子弹爆炸 时,“用于放臵原子弹的钢塔完全被熔化了”, “强光把整个试验地区照得比最明亮的白天还要 亮”,“爆炸气浪把10公里外的两个人猛地推到在 地上”。。。。结果,新华社一位老记者说:“这 样写,比用一千个、一万个形容词更有力、更能说 明问题。”
3、起承转合要尽量减少,避免词语的频繁重
复。
4月2号下午,我校同学都在学校的老食堂排队交网
费。由于我校交网费的制度是每月1——5号,所以 交网费的人特别多。当时我也在其中排队,当时每 个人的心理我最清楚了。由于队伍排得特别长,个 别同学的插队现象就发生了打架。——罗嗦,重复、 语病
4、能用一字,绝不用两字;能用短句,绝不
(2)新闻有时也用很科学化的语言
受控核聚变的研究是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最大的主
攻课题之一。它的任务是根据太 阳和其他恒星 释放能量的原理,设法将氢弹爆炸这一瞬间完成 的核聚变现象变成可以控制的 过程,从而使它 的能量充分被人类所利用。核聚变能同世界上已 有核电站所生产的核裂变能 相比,不仅能量大 得多,而且更加安全。地球上丰富的氘、锂等, 都是极有前途的聚变燃料 。如果把海水中所含 氘全部用来生产聚变能,最少可以供给人类使用 上百亿年。“中国环流器一号”就是从事这项研 究的实验装臵……
第七章 新闻语言
一、什么是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
(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 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
搞文学的人都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
新闻是不是语言的艺术?
日常语言的主要作用是交际,要求语言符号
与被指称的对象相吻合,以明确的概念来指 称事物,从而为人们之间的交际提供认知功 能。它的主要标准是清楚明白,所以比较随 意、简洁。
4、慎用高级形容词、副词,像“很”、
“最”、“普遍”、“一致”、 “纷纷”、 “非常”、“最……之一” 等
总之,不需要的词只是给你的文章增加长度,
什么作用也起不到。 如果非要使用形容词, 这种形容词必须是使你要表达的意思更精确。
但是,很多记者写新闻时喜欢用形容词,比
如写领导人喜欢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写气势喜欢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写 精神面貌喜欢用“意气风发、斗志昂 扬”……这一类词句其实并不能使人对客观 事实有一个切实具体的感受。
2、对事物属性、特征——也就是“质”的判
断尽可能没有偏差。 明明是害怕而颤抖着绝不能写成高兴而 激动着
3、对事物的数量、程度——也就是“量”的
把握精确无误。
两名校领导不能写成主要校领导
三点二十不能写成三点二十一
十三点四米不能写成十三点三米
4、排除主观臆断和以偏概全。
一次10分钟的飞行中间,他嚼了21根口香糖,他洗 了一副牌,数了数,又洗了一遍。他看了看头上和 脚下的云彩,系紧安全带,又把它松开了”
3、少用模糊语言。例如时间模糊语——最近、
日前;数量模糊语——大约、许多、大概; 程度模糊语——比较、基本、明显
在新闻语言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求消除语
另一段选自1983年6月17日《南方日报》刊登的消息
《今天凌晨广州市降特大暴雨》:
昨晚午夜前后,广州市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倾盆大雨,下个不停。据广州市气象观测站报告, 仅今天凌晨一个钟头之内,就已降雨145.5毫米 。这场特大暴雨,是广州市今年以来下的最大的一 场雨。由于这场暴雨来势猛,雨量大,暴雨时间长 ,使得广州市地势低洼的一些路段渍水淹进了部分 厂房、仓库和民房等,郊区一些地势低洼的菜地渍 水成涝,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有读者来电,东风东 路水均大街和水均南街有近200户住在大楼底层 的具居民受水浸,室内积水深30多厘米,至2时 发稿止,暴雨还在继续不停地下着。
模糊语句偏重“定量分析”是一个总的特点,但文
学语句中模糊词定量比新闻语言笼统,形容性强, 如前一段中即有“大一阵子,小一阵子”,“千家 百院”、“大小街道”等。而后段用模糊的形容词 、副词、量词的定量要求相对精确,“昨晚午夜前 后”,午夜前为昨,午夜后为今,这样地模糊使用 比笼统地称“昨夜”要相对精确;“近200户” 、“30多厘米”,要比“几百户”、“几十厘米 ”精确;“一些路段”、“部分厂房”,要比“千 家百院”、“大小街道”精确。
1959年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病死了,杜勒斯在
侵朝战争中起了相当恶劣的作用,中国人很 恨他。《人民日报》在发表这条消息时说: “杜勒斯病死”;但另一家大报的标题是 “杜勒斯病逝”,结果引起了读者的分度, 谴责该报社用词不当。
为了做到准确无误,西方新闻作者用词十 分谨慎。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名银行职员琼 斯从他五楼的宿舍跳下来自杀身死,但记者 赶到现场时,警察和法医都不敢做出肯定性 的判断。 这时如果记者写成“琼斯从五楼跳下去摔 死”,一个“跳”字就意味着琼斯是自杀的。 但是万 一最后警方确认是他杀,报道岂不是 失实了吗?如果说成“被推下来摔死”,就 又肯定了他 杀,排除了自杀的可能性。这时 用中性词“掉下来”最为准确。——琼斯从
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有着独具的特点 和规律,也有自身的语言技巧。
(1)新闻语言有时很生活化
春运已进入高峰时期,此时有不少欲出行的
旅客为买票而煞费脑筋。近日,就有好多读 者向本报询问火车站绿色通道是怎么使用的。 郑州火车站客运车间负责人作了如下解释: 所谓火车站绿色通道,指火车站为应旅客之 急而预备的便利通道。在火车站一般售票窗 口发车前40分钟是停止售票的,而绿色通道 恰恰相反,它是出售发车前40分钟的车票 ……
(3)新闻语言也可以很有文学性
浓雾降临了,整个城市立即成了又黑又厚的浑然
一体,就像午夜提前来到了。这种散发着硫磺气 味的黑雾似乎是某种可以触及的有形的物体,它 像泛滥的潮水毫不留情地冲 垮堤防,在大街上 横流,冲进房舍,并冲进每个人的肺部,在那里 停留下来。烟囱喷吐的浓 烟,立即就被这铅色 的雾抓住,摁倒在地上,于是,本来就笼罩在黑 暗之中的城市显得更黑 暗了。这浓雾,象是来 自鬼哭神嚎的冥河。它成团成朵地游荡,颇象被 拘禁在泰晤士河边的 这座城市的居民。(《黑 雾》,载黎信、曹文秀选编《西方新闻作品选读 》)
改革、重大举措、深远意义、认真学习、深 刻体会、大力推进、全面完成等等。
2、少用抽象、概括的形容词。
比如天气很热 —气温高达39摄氏度;
受到了热烈欢迎
—掌声持续达十分钟之久; 欣喜若狂 —他跳离了座位,冲向了场地中央; 天气极度寒冷
—人们的鼻涕稀啦,汽车不能发动;神情紧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