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分析引言:《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一篇教材,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干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这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掌握物体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干系。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的观点:介绍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浮力的观点:介绍浮力的产生原理和作用。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引导学生探究橡皮泥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干系。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演示法: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展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进修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让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3. 讨论总结: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橡皮泥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干系,得出结论。
4.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拓展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密度和浮力的理解。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材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密度和浮力的观点,掌握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他们今后的进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第3课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沉和浮第3课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产生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橡皮泥的特性和用途。
2. 引入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橡皮泥,让学生观察其质地和颜色。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橡皮泥在水中会是什么样子呢?它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3. 让学生预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说明理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橡皮泥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评估学生的预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章: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活动:1. 准备实验材料:橡皮泥、水、容器。
2. 将橡皮泥放入容器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3. 让学生多次实验,记录不同条件下橡皮泥的沉浮情况。
4.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找出橡皮泥沉浮的关键因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沉浮原理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探讨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 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沉浮的原理,如密度、浮力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解释。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 评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章: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橡皮泥船只、浮力计等。
最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教材简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实心的橡皮泥沉入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本课引入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二、教学背景:
在这课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三、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橡皮泥的沉浮现象2. 浮力的概念3. 影响浮力的因素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橡皮泥2. 容器3. 清水4. 实验记录表5. 科学知识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橡皮泥能在水中浮起来。
2.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橡皮泥的沉浮现象,探讨影响浮力的因素。
4. 知识拓展:介绍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实验现象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验和所学知识,完成课后思考题。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记录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评估其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3. 检查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安全与环保:1. 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容器时造成伤害。
2. 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实验后要将水资源充分利用。
3. 提醒学生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
八、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来课堂分享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浮力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设施,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原理在现实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后科学小研究,鼓励学生探索浮力在其他液体中的表现。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若一个,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若干个,记录表、课外研究方案各12张。
课前谈话:创设乌鸦喝水的情景。
一、问题导入1、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教师演示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
导出课题。
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1、学生猜测: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2、请四个学生上讲台把相同轻重的橡皮泥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
3、观察思考:橡皮泥形状变了,但是它什么没有改变?4、学生验证橡皮泥改变了形状的四块橡皮泥是沉是浮?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时发生的现象。
5、学生反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6、得出结论:橡皮泥沉;水面升高。
5、学生质疑三、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浮1、分组讨论:怎样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2、分组反馈:做成什么样的能浮的形状。
3、教师选去一沉一浮的两种形状做对比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实验时发生的现象,并知道其中的原因。
4、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四、探究橡皮泥沉浮与排开的水量的关系1、出示问题: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2、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反馈。
从与形状、实心或空心有关引出可能与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有关。
3、准备对比实验①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这节课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对比实验。
②实验分工;解释观察刻度的方法;③出示实验要求:把模型放在水里后准确的记下排开的水量。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含教学反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主要教法
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
橡皮泥的 形状
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放入后 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毫升)
沉浮状况
实心团
200
沉的形状
200
浮形 1
200
浮形 2
200
浮形 3
200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
课后 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思考:
1.对于新概念“排开的水量”的理解? 学生对于为什么要了解排开的水量心存疑惑,引发学生了解排开的水量与物体在水中 沉浮之间的联系后,学生对于排开水量有更深的认识。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
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
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课题
时间:___月____日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
过程与方法: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掌握通过橡皮泥模拟实验来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
2.教学重难点•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掌握通过橡皮泥模拟实验来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3.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体,提问“这些物体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并在此基础上,引出问题“哪些物体能够浮在水中?哪些物体会沉在水中?”•第二步: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引导学生认识到重力和浮力是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实验和图表的展示,使学生真正掌握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第三步:开展实验环节,要求学生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让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表中,并以此验证之前所学的沉浮规律。
•第四步: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不同材质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实际生活中与物体在水中沉浮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掌握通过橡皮泥模拟实验来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1.技巧引导在引入新知识的环节,我采用了一些技巧来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通过关键问题和图表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不同材质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2.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特点,我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验环节做了一些因材施教的调整。
对于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允许他们自主制作橡皮泥物体并记录实验结果,而对于实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3.课后拓展在教学结束后,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课后拓展内容,比如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实际应用案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沉浮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导学内容:
1. 实验材料:橡皮泥、水杯、水、计时器。
2. 实验步骤:
(1)准备好实验材料。
(2)将一小块橡皮泥揉成球状。
(3)将橡皮泥球放入水杯中,观察橡皮泥的沉浮情况。
(4)记录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时间。
(5)重复实验屡次,观察并记录结果。
3. 实验问题:
(1)橡皮泥在水中是浮着还是沉着?
(2)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是什么?
4.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橡皮泥在水中是浮着的。
这是因为橡皮泥比水密度小,所以会浮在水面上。
当我们揉成球状时,橡皮泥的形状会影响其在水中的沉浮速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是与其密度有关的,密度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密度大的物体会沉到水底。
5. 实验延伸:
(1)可以尝试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橡皮泥进行实验,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有何不同。
(2)可以尝试在橡皮泥中加入一些盐或砂子,观察其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影响。
导学案评判:
本导学案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总结和延伸,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希望学生在实验中能够认真观察、仔细记录,从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一、教学内容: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 掌握沉浮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四、教学准备:
1. 橡皮泥、水
五、教学过程:
1. 打开课堂活动:向学生展示橡皮泥,询问学生知道橡皮泥能做什么
2. 情景导入:让学生想象,将橡皮泥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组确定一个组长,让学生组内讨论,得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4. 练习:在课堂上练习,让学生将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泥的沉浮情况,并作出准确的判断。
5. 巩固:讨论已知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出来,并由老师解释,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六、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掌握沉浮的
原因,并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一、教学内容
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规律;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探究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运用英语进行普通话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沉浮规律;
2. 运用英语与同学交流、沟通,完成实验。
四、教学准备
1. 橡皮泥;
2. 盆;
3. 水;
4. 杯子;
5. 英语单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板书出示小组内容。
2. 提问:今天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并让学生回答。
3. 引入实验: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是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让学生先看图片,让他们推测橡皮泥在水中会沉浮吗?
4. 让学生分成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
引导学生开展实验。
5. 进行英语交流: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用英语向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比如用“put”表示放,用“float”表示漂浮等。
6. 小组评议:学生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询问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看看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还是不一致的,然后做汇总,形成报告。
7. 总结:让学生总结做实验过程中发现的规律,比如明确在水中松软的物质会漂浮,而密实的物质会沉下去,并引导学生将这些结论总结出来。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明白了不同物质沉浮的规律,也提高了用英语进行沟通的技能。
在教学上,有几点需要进一步改进:1)实验前准备的材料要更加充足,以方便学生进行实验;2)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有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单词或句型,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1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 实验材料:橡皮泥、容器、水、尺子等,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直观地观察浮沉现象。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新课讲解: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即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3.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并用尺子记录橡皮泥沉浮的位置。
4.结果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黑板上的浮沉条件图示进行解释。
5.生活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浮沉条件的例子,如船舶、救生圈等。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现象。
四、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橡皮泥、容器、水、尺子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利用PPT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在水面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物体浮沉条件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认识和理解。
②用颜色区分物体沉浮的不同状态,如下沉用蓝色表示,悬浮用绿色表示,上浮用红色表示。
小学科学橡皮泥在水里的沉浮教案
小学科学橡皮泥在水里的沉浮教案标题:小学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引言:教学科目:小学科学年级:小学三年级教案主题: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性质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性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操作能力。
一、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橡皮泥、水、集水器、容器、计时器。
2. 实验工具:实验笔记本、铅笔、直尺。
3. 教学资源:幻灯片、视频。
二、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老师可通过幻灯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发问题意识。
例如,展示橡皮泥和水的图片,问学生:“你们觉得橡皮泥在水中会浮起来呢,还是沉到底呢?”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
2. 实验操作(20分钟):步骤1:将水倒入容器中,约半满。
步骤2:取适量的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如球、长条等。
步骤3: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步骤4:使用计时器记录每块橡皮泥在水中停留的时间,比较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沉浮性。
3. 观察和记录(15分钟):学生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使用实验笔记本,绘制实验表格,并填写观察结果和实验时间。
4.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提问学生:“有哪些橡皮泥浮在水上?有哪些橡皮泥沉到底?”引导学生发现,较大面积的扁平橡皮泥浮在水上,较小面积的橡皮泥沉到底部。
5. 知识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强调扁平橡皮泥浮在水上,较小面积的橡皮泥沉到底部。
让学生简单阐述他们的实验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
6. 拓展思考(10分钟):老师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扁平橡皮泥浮在水上,较小面积的橡皮泥沉到底?”鼓励学生思考原因,可以给予提示,如形状、密度等因素。
7. 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课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思考。
三、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自主设计更多形状的橡皮泥,并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实验记录和分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控制变量,进行实验观察。
三、教学准备:1. 每人一份实验材料:橡皮泥、容器、水、测量工具。
2. 实验场地:教室内的实验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橡皮泥制成的各种物品,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的特性。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橡皮泥能在水中沉浮?3.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的密度、水的密度等因素对沉浮的影响。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橡皮泥沉浮的规律。
6. 知识拓展:教师介绍橡皮泥在其他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如盐水、酒精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探讨如何更好地控制变量,提高实验效果。
3.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强调橡皮泥沉浮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橡皮泥沉浮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结论总结能力。
3. 考查学生对橡皮泥沉浮原理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过程中用水适量,避免水溅出造成滑倒。
2. 使用测量工具时,小心操作,避免划伤。
3. 橡皮泥要捏成适当大小,以免放入水中造成堵塞容器的情况。
4.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遵守实验纪律。
八、课程拓展:1. 邀请物理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浮力原理。
2. 组织学生参观船舶博物馆,了解船舶浮沉的原理。
3. 开展橡皮泥创意制作比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分析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的原因。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量杯若干个,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通过阿基米德的故事激趣导入。
二、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三、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面持平。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
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沉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原因”。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部分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形状,浮在水面上。
不过,通常学生全部不会去考虑其中原因,本课将率领学生用试验数据揭开其中秘密。
(三)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水量,物体在水中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水量很大。
(四)过程和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水量。
2、把橡皮泥制作成不一样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依据橡皮泥排开水量,做出沉浮判定。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关键。
2、在探求原因过程中,知道证据关键性。
(七)教学重难点关键:改变物体排开水量,物体在水中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分析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原因。
(六)教学准备每组一个水槽、若干橡皮泥、一只刻度杯、统计表。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欲望)试验导入:有物体在水中是沉,有物体在水中是浮。
我们能想措施改变它们沉浮吗?学生观察水槽中物品沉浮。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观察实心橡皮泥沉浮1、提问:同学们全部玩过橡皮泥,你们猜想它在水中是什么状态呢?是沉还是浮?今天我们将用比较熟悉橡皮泥来研究相关物体沉浮问题。
(揭示课题。
)2、帮助各小组完成试验二要求: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多种不一样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沉浮。
学生分组试验。
3、提问:一块橡皮泥形状改变了,重量改变了吗?沉浮情况改变了吗?交流:改变橡皮泥形状,重量没有改变,沉浮情况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经过前面试验,我们发觉橡皮泥在水中全部是沉,那么有没有措施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学生动手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
浮》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三)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四)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七)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分析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水槽、若干橡皮泥、一只刻度杯、记录表。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实验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学生观察水槽中物品的沉浮。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1、提问:同学们都玩过橡皮泥,你们猜想它在水中是什么状态呢是沉还是浮今天我们将用比较熟悉的橡皮泥来研究有关物体沉浮的问题。
(揭示课题。
)
2、帮助各小组完成实验二
要求: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学生分组实验。
3、提问:一块橡皮泥形状改变了,重量改变了吗沉浮状况改变了吗
交流: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重量没有改变,沉浮状况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橡皮泥在水中都是沉的,那么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学生动手实验。
提示:观察各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
同一块橡皮泥,在改变其形状后,有的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的重量没有改变,让橡皮泥浮起来,可能就是因为侵入水中的体积改变了。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怎样测出橡皮泥侵入水中的体积呢?
2、引入概念:
(1)物体的浸入水的体积=排开的水量
(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三、延伸探究
1、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
2、小组交流讨论。
四、作业布置
课后做一艘小船,能让小船在水里航行。
五、课后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学会了哪些探索知识的方法呢
六、板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沉排开的水量小
浮排开的水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