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3章物理层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3章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物理层)一.名词解释1. ______ 基带传输2. ______ 频带传输3. ______ 线路交换4. ______ 数据报5. ______ 虚电路6. ______ 单工通7. ______ 半双工通信8. ______ 全双工通信A. 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结的方法。

B. 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与现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C.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

D.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E.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F. 利用模拟通信信号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G. 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H.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_______ :。

A .双绞线B.光缆C. 同轴电缆D. 无线信道2.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作_______ 。

A. 绝对调相B. 振幅键控C. 相对调相D. 移频键控3.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是_______ 。

A. 调制解调器B. 网卡C. 中继器D. 集线器4.哪种数字数据编码方式属于自含时钟编码?_______A. 非归零码B. 脉冲编码C. 曼彻斯特编码D. 二进制编码5.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服用的方法有_______ 。

A. 频分多路复用B. 数据报C. 时分多路复用D. 码分多路复用6.当通信子网采用_______ 方式时,我们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A. 线路连接B. 虚电路C. 数据报D.无线连接7.在ATM技术中,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_______ 。

A. 43BB. 5BC. 48BD. 53B三.判断对错1.在数据传输中,多模光线的性能要优于单模光纤。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TCP/IP与OSI/RM的比较 除表现结构上的不同之外,还需要说明几点。 (1)层次性是否严格 OSI/RM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作为一种理论模型, 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并且用服务、接口和协议 三个基本概念作为每一层的核心。 TCP/IP是实践中形成的,是经验的总结,虽然T CP/IP模型也分层次,但是层次间的依赖关系不 像OSI/RM那样强。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1.物理层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的功能是解决 “物理连接”的标准问题,而不是物理线路的 敷设问题,具体可以有以下3点: 以下3 (1)它建立在传输介质之上,并不考虑传输 介质的具体敷设问题,而只关心介质两端的连 接,或者说它只关心链路两端点的物理特性。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3.3 TCP/IP体系结构
3.3.1 TCP/IP模型 TCP/IP协议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其中以TCP、 IP协议为主。 TCP/IP模型共划分了四个层次: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层、传输层是核心层次,向上支持各 种应用,向下要进行数据的传输,加入了网络 接口层。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6. 表示层 表示层处理两个应用实体间数据交换的语法问题, 解决数据交换中存在的数据格式不一致和数据表 示方法不同等问题。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7.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进行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直接 为用户服务,在信息网络用户之间形成一个交换 信息的界面━━用户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 件传输等。简单地说,就是接收用户数据。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2)可靠性第一还是效率第一 可靠性是指网络正确地传输数据的能力。 OSI/RM以可靠性第一作为其基本宗旨; TCP/IP模型则以效率第一作为其基本宗旨. (3)主机负担重还是通信子网负担重 OSI/RM系统中通信子网负担较重,主机负担较轻, 即OSI/RM对主机的要求不高。 在TCP/IP模型中主机的负担较重。

计算机网络_吴功宜3版_ch03_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_吴功宜3版_ch03_物理层

3.5 多路复用技术86
3.7 接入技术92
3.6 同步光纤网SONET与同步数字体系SDH90
11
信息、数据与信号
信息 (infomation):文字、语音、图形、图像和视频 数据 (data):信息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信号 (signal):表征0、1的不同电平或频率等物理量
本章目录
3.1 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的基本概念63
3.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66 3.3 频带传输技术78
3.4 基带传输技术81
3.5 多路复用技术86 3.6 同步光纤网SONET与同步数字体系
SDH90 3.7 接入技术92
2
本章知识点结构
物理层协议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3 频带传输技术78 3.4 基带传输技术81
3.5 多路复用技术86
3.6 同步光纤网SONET与同步数字体系SDH90 3.7 接入技术92
7
通信线路的类型
点-点通信线路
计算机 ADSL Modem PPP协议 PPP协议 路由器 PPP协议 路由器 Internet ADSL Modem PPP协议 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基础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第3章
物理层
蒋巍巍 浙江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1219室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掌握: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的基本概念 掌握:多路复用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掌握: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基本概念

第3章物理层测试

第3章物理层测试

第3章物理层测试浙大城院计算机网络用户已提交名称状态分数方超计算机1206已完成得10分,满分10分已用时间总时长为1小时0分钟,允许超出0小时、4分钟、27秒。

说明得1分,满分1分问题以下关于奈奎斯特准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所选答案:用于计算有随机噪声状态下的“带宽”与“速率”的关系如果以下是一个8bit数据的曼彻斯特编码波形,这个数据是______。

所选答案:01001011以下关于时分多路复用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所选答案: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将时间片预先分配给各个信道问题4下选项中不属于自含时钟编码的是______。

得1分,满分1分浙大城院计算机网络所选答案:非归零码1以下关于物理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物理层屏蔽了Ethernet与IP的差异性以下关于ADSL与HFC技术特点比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所选答案:ADSL主干线路使用光纤,HFC主干线路使用宽带同轴电缆以下关于T1载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T1载波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048Mbp以下关于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统计时分多路复用的英文缩写是“ATDM”浙大城院计算机网络以下关于传输速率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所选答案:比特率S与调制速率B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B·lgk(k为多相调制的相数)以下关于数据传输速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所选答案: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1Mbp=1024某10^6bp。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第三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第三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习题第三章物理层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是物理层的协议?( )A.EIA RS-232C B.HDLC C.BSC D.TCP2 .以下哪个不是物理层的协议A . EIA RS-232CB .. X. 213 .采用RS-232C 接口标准连接PC 机和RTS )的连接方向为()。

A .DCE→DTEB .DCE→DCEC .DTE→DTE4.在RS-232C RIA.DTE→.DCE→DCE D.DTE→DTE(DTR)信号的连接方向为( ). DCE→DTE. DTE→DTE6.RS—232CA. DB—15连接器C. DB—20连接器( ). -5V至-15V. 0V至-5V8.EIA RS-232C)。

A.+12伏B.-12伏C.+15伏9.X.21)。

A.DB-25连接器 B.DB-9连接器C.DB-15连接器D.RJ11连接器。

.过滤与转发帧 C.路由选择D.协议转换( )。

.数字信号的编码D.数字信号的放大( )B.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使用不同频率的载波将信号变换到不同频率范围,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间转换功能的是( )。

A.D/A B.A/D D.MODEM14为数字信号的设施为().编码解码器(CODEC)中的解码器.调制解调器(MODEM)中的解调器15( )。

A.编码.解码D.解调16( )。

A.解调 B.解码 C.调制17A.调频 B.调幅 C.正交相移18.)B.调频C.相位调制D.幅度相位调制方式进行。

A.单工.半双工D.全双工20种通信方式为( )A.并行.单工D.全双工(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D.以上均不对22( )A.单工方式 B.半双工方式.多路复用方式B.报文交换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 )B.信道所能提供的同时通话的路数.信道所允许的最大误码率( )C.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都采用并行方式D.与并行方式相比,串行方式的传输速率更大27.在下面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3.1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和管理,构成透明的、相对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向网络层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帧传送的服务。

其主要功能包括: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识别,透明传输,寻址。

3.2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电路,数据链路,主站,从站,复合站。

答:数据电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由传输信道及其两端的DCE构成的物理电路段,中间没有交换节点。

数据电路又称为物理链路,或简称为链路。

数据链路是在数据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传输控制的功能构成的。

一般来说,通信的收发双方只有建立了一条数据链路,通信才能够有效地进行。

在链路中,所连接的节点称为“站”。

发送命令或信息的站称为“主站”,在通信过程中一般起控制作用;接收数据或命令并做出响应的站称为“从站”,在通信过程中处于受控地位。

同时具有主站和从站功能的,能够发出命令和响应信息的站称为复合站。

3.3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作用和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流量控制简称“流控”,是协调链路两端的发送站、接收站之间的数据流量,以保证双方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达到平衡的一种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接收方往往需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需要较多的时间,通常发送方的发送速率要大于接收方的接收能力。

当接收方的接收处理能力小于发送方的发送能力时,必须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否则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流量控制就是一种反馈机制,接收方随时向发送方报告自己的接收情况,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保证接收方能够正常、有序地接收数据。

3.4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确认帧是否需要序号?为什么?答: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由于每次只确认一个已经发送的帧,确认帧可以不需要序号。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问题。

如果发送方在超时重发一个帧后又收到了迟到的确认,就不能确定该应答是对哪一个帧的确认,并可能导致随后的传送过程重新差错。

3.5 解释为什么要从停止-等待协议发展到连续ARQ协议。

计算机网络原理——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原理——物理层

105 106 双绞线 调幅 海事 无线电 无线电
107 同轴电缆
108
109
1010 卫星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光纤
1016
地面微波
调频 移动 无线电 无线电 电视 HF VHF UHF SHF EHF THF
波段
LF
MF
地表 对流层 电离层 空间及视线
空间
26
物理层
微波通信
允许发送 振铃指示
物理层
TD DTR SG DSR RTS
CTS RI
16
RS-232-C的规程特性
• 过程特性指RS-232-C的各条控制线在下列不同情况下接通
(ON,逻辑0)和断开(OFF,逻辑1)的顺序:
• 建立物理连接 • 传输数据比特流 • 释放物理连接
PSTN
物理层
17
建立物理连接
• 当DTE-A要与DTE-B通信时,将DTR(20)臵为ON ,同时通过TD(2)向 DCE-A发送电话号码信号,请求与对方建立物理连接; • DCE-B将RI(22)臵为ON,通知DTE-B有呼叫到达。DTE-B将DTR(20)臵 为ON,DCE-B接着产生载波信号,并将DSR(6)臵为ON ,表示已准备好;
30
[例1]
•采用四相调制方式,即N=4,且T=833x10-6秒,则 S=1/T*log2N=1/(833x10-6)*log24=2400 (bps) B=1/T=1/(833x10-6)=1200 (Baud)
物理层
31
信道容量
1)信道容量表示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位/秒(bps) 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区别是,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 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而后者是实际的数据传输 速率。 2)离散的信道容量 奈奎斯特(Nyquist)无噪声下的码元速率极限值B与信道带宽H 的关系: B=2*H (Baud) ......⑸ 奈奎斯特公式--无噪信道传输能力公式: C=2*H*log2N (bps) ......⑹ 式中 H为信道的带宽,即信道传输上、下限频率的差值,单 位为Hz;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网络适配器功能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串/并传输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过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收,对帧进行封装等。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在首部和尾部里面有许多必要的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帧。

接收端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在什么地方;透明传输使得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必须能够正确通过数据链路层,具体说就是解决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相同的位流问题;差错检测可以检测出有差错的帧,并将其丢弃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比特差错率。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变成了可靠的传输?答:(1)因为P(x)=x4+x+1,所以p=10011。

n比p少一位,所以n=4采用CRC校验时,被除数是:11010110110000,除数是:10011,得余数1110。

即添加数据后面的余数(帧检验序列)是1110。

(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即11010110101110除以10011,得余数为001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3)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即11010110001110除以10011,得余数为010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4)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由于接收端均发现错误,丢弃相应的帧,而CRC校验方法没有对应的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并不能保证接收方接到的和发送方发送的完全一致,所以,在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不可靠的。

第3章:物理层

第3章:物理层
25

地球表面
电离 层


地球表面
《计算机网络》第3章 物理层
(2)蜂窝无线通信 小区制: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覆盖半径1~20km)。基站 之间通过电缆、光缆或微波与移动交换中心连接。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1G)系统属于模拟移动通信。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2G,80年代中期)系统为数字移动通信。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3G,90年代中期)系统将地面、卫星移动通信 网和固定通信网互连。
10
《计算机网络》第3章 物理层

模拟信号波型
V(t)
0
t

数字信号波型
V(t)
0
t
11
《计算机网络》第3章 物理层
3.2.2 数据传输类型与通信方式
网络中两台计算机通信的过程
通信子网
路由器E 路由器A 主机A 路由器C
路由器F 路由器B 主机B 路由器D
12
《计算机网络》第3章 物理层
网络通信系统设计中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
28
《计算机网络》第3章 物理层
3.3.2 模拟数据编码方法





传统的电话通信信道是为传输语音信号设计的,只适 用于传输音频范围(300Hz~3400Hz)的模拟信号, 无法直接传输计算机的数字信号; 为了利用模拟语音通信的电话交换网实现计算机的数 字数据信号的传输,必须首先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 信号; 将发送端数字数据信号变换成模拟数据信号的过程称 为调制,将调制设备称为调制器(modulator); 将接收端模拟数据信号还原成数字数据信号的过程称 为解调,将解调设备称为解调器(demodulator); 同时具备调制与解调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modem)。

03 物理层概述、数据通信、传输介质

03 物理层概述、数据通信、传输介质
抗干扰能力较弱;传输距离比较短。 UTP分为:3类线、4类线、5类线和超5类线 UTP非常适合于楼宇内部的结构化布线
22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屏蔽双绞线
优点
传输质量较高;电缆尺寸和重量与UTP相当。
缺点
安装不合适有可能引入外界干扰;成本较高。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两个导体组成,是一个空心圆柱 形网状导体围裹着一个实心导体的结构。
光纤的特点
传输特性:数据传输率可达几千Mb/s,传输 距离达几千米。 连 通 性:普遍用于点到点的链路。 地理范围:6km~8km的距离内不用中继器传 输。 抗干扰性:不受电磁波干扰或噪声影响。 价 格:目前价格较高,但随着技术的改 进会大幅下降。
32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无线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DTE
DCE
DTE 2 3 4 5 8 7 6 20 (b)近程连接
DTE 2 3 4 5 8 7 6 20
1 2 3 4 5 8 7 6 20
(a)远程连接
1 2 3 4 5 8 7 6 20
EIA RS-232-C接口的物理特性
两个DTE通过DCE进行通信的例子
人民邮电出版社
信道容量
2、香农公式 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 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只要信 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 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由于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制约,所以 要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设法使每一个码 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这就需要采用多 元制(又称多进制)的调制方法。
DTE-A 信号线与控制线 DCE-A 调制解调器 EIA-232/V.24 接口 用户环境 用户设施

计算机网络 CH3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CH3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 3 章 物理层பைடு நூலகம்
第 3 章 物理层
3.1 物理层基本功能 3.2 常用传输介质的接口特性
3.2.1 RJ-45的接口特性 3.2.2 BNC接口特性 3.2.3 常用光纤接口的特性
3.3 宽带接入技术
3.3.1 xDSL技术 3.3.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网) 3.3.3 FTTx 技术
(2) HFC 网采用结点体系结构
放大器 光纤结点 模拟光纤
头端
服务区
同轴电缆
分路器
服务区
引入线 服务区
(3) HFC 网具有比 CATV 网更宽 的频谱,且具有双向传输功能
下行信道 上行 信道 5 40 50 原有模拟电视 550 数字信号 750 保留 频率(MHz) 1000
(4) 每个家庭要安装一个用户接口盒
3.2.3 常用光纤接口的特性



光纤接口是用来连接光纤线缆的物理接口。通常有SC、 ST、FC等几种类型,它们由日本NTT公司开发。FC 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 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ST接口通常用于 10Base-F,SC接口通常用于100Base-FX。 根据光纤从内部可传导光波的不同,分为单模 (传导长波长的激光)和多模(传导短波长的激光) 两种。单模光缆的连接距离可达10公里,多模光缆的 连接距离要短的多,是300米或500米(主要看激光的 不同,产生短波长激光的光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 62.5的,一种是50的) 另外,光缆的接头部分也有两种,一种SC接口为 1GB接口还有一种为LC接口为2GB接口。
3.2.2 BNC的接口特性

BNC 端口输入:通常用于工作站和同轴电缆连 接的连接器,标准专业视频设备输入、输出端口。 BNC电缆有5个连接头用于接收红、绿、蓝、水 平同步和垂直同步信号。BNC接头有别于普通 15针D-SUB标准接头的特殊显示器接口。由R、 G、B三原色信号及行同步、场同步五个独立信 号接头组成。主要用于连接工作站等对扫描频率 要求很高的系统。BNC接头可以隔绝视频输入 信号,使信号相互间干扰减少,且信号频宽较普 通D-SUB大,可达到最佳信号响应效果。

计算机网络第3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第3章 物理层

2015/7/7
page 4
2015/7/7
page 5
3.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依照一定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 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
数据(Data):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 模拟(Analog)数据:用连续变化形式表示的数据。 数字(Digital)数据:用不连续变化形式表示的数据。 信号(Signal):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是数据 的电气或电磁表现,数据以信号的形式传播。 模拟信号:是指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时间上连续,包 含无穷多个值。 数字信号:是指其值用离散状态(即所谓的“二进制信号 ”) 表示的信号。时间上离散,仅包含有限数目的 预定值。 2015/7/7 page 6
基带信号:将数字信号1或0直接用不同的电压来表示,然后送
到线路上去传输。 宽带信号:将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后形成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 经过调制的基带信号在不同频段,可以在一条电缆 中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而不会发生相互干扰,提高
线路利用率。
2015/7/7
page 7
信号种类图示: t
用电平的高低分 别表示0或1
page 15
2015/7/7
由于计算机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一般是双向的,所以把 这两个设备合在一起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调制解调器(Modem)。 调制解调器提供全双工的数字信道。
数据
调制器
解调器
数据
2015/7/7
page 16
电话 线 RS232电缆线 COM1或COM2 串行口
2015/7/7
构成:本地回路、交换局、干线
双绞线
光纤、微波、同轴
双绞线
端局
长途局

第3章 物理层

第3章 物理层

EIA-RS-C机械特性
RS-232-C 9针连接器 RS-232-C 25针连接器
RS-232-C可以有多种类 型的连接器(接口),如25针 连接器(DB-25)、15针连接 器(DB-15)和9针连接器( DB-9)。其中以DB-25、DB-9 最为常见,如图所示。不论哪 种类型的接口,一般规定插孔 连接DTE设备、针端连接DCE 设备。
功能描述 载波检测 接收数据 发送数据 数据终端准备就绪 信号地 数据设备(DCE 设备)就绪 请求发送 允许发送 振铃指示
9针RS-232-C连接器信号线和引脚功能分配
EIA-RS-C功能特性
25针RS-232-C连接器信号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DTE和 DCE交换数据的信号;另一类是为了正确无误地传输数据而设 计的联络控制信号。分别为数据传送信号和联络控制信号。
D SR=OF F
6
6
主机 A
调制解调器
载波 载波
数据 数据
载波关 载波关
DCE 1 7
激活保护地 激活信号地
DTE 1 7
第 1步
DTR=ON 20
20
第2 步
DSR=ON
6
6
84
RTS=ON 4
CTS=ON
5
5
8
TxD=发送数据
2
2
3 24
XCK 时钟信号 24
RxD=接收数据
23
3
17 RCK 时钟信号 17
DTE- DCE 1
RxD 2 TxD 3
4 5
6 7 8
9 主机 C
DCD 载波
DTR 信号地 DSR
RTS CTS
RI
DCE-DTE 1 2 RxD 3 TxD 4 5

第3章物 理 层

第3章物 理 层

计 算 机 网 络 教 程
OSI数据类型: OSI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1)数据单元(DU):OSI环境中交换的数据。 (1)数据单元(DU) OSI环境中交换的数据 环境中交换的数据。 数据单元 (2)服务数据单元(SDU): 相邻层间交换的数据 (2)服务数据单元 SDU) 服务数据单元( 单元,SDU为服务原语的表现形式 为服务原语的表现形式。 单元,SDU为服务原语的表现形式。 (3)接口数据单元(IDU): 相邻层界面上体现的 (3)接口数据单元 IDU) 接口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 IDU=SDU+ 接口控制信息。 IDU=SDU+ 接口控制信息。 (4)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间交换的数据 (4)协议数据单元 PDU) 协议数据单元( 单元, PDU的内容和格式由协议精确地定义 的内容和格式由协议精确地定义。 单元, PDU的内容和格式由协议精确地定义。 N)PDU作为 作为( SDU的一部分 的一部分, (N)PDU作为(N-1)SDU的一部分,传递给下 层,直至对等层实体。 直至对等层实体。

OSI层间通信: 层间通信: 手段。 相邻层之间的通信是手段。
通过相邻层之间的通信,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通过相邻层之间的通信,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物 理 层
计 算

3
机 网 络 教 程
OSI环境下的层间通信示意图 环境下的层间通信示意图
章 物 理 层
OSI通信的特点 OSI通信的特点 :
(1)规定接口,有利于各个子模块的独立设计, 第 规定接口,有利于各个子模块的独立设计, 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3 严格定义交换的信息,有利于互操作; (2)严格定义交换的信息,有利于互操作; 层次过多,数据处理过多, (3)层次过多,数据处理过多,耗费了大量的资 章 源; 控制信息层层增加, (4)控制信息层层增加,通信效率随着层次的增 物 加而降低。 加而降低。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第三章物理层公式一: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位/秒(bits per second),记作bps或b/sR=1/T*Log2N(bps)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情况)或重复周期(归零码情况)单位为秒.N一个码元所取有效离散值个数,也称调制电平数,取2的整数次方值公式二: 信号传输速率(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定义和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就是信号经调制后的传输速率,单位为波特(Baud)。

B=1/T (Baud)公式三:调制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式R=B*Log2N(bps)公式四:奈奎斯特公式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奈奎斯特首先给出了无噪声情况下码元速率的极限值B与信息带宽H的关系B=2*H H是信道的带宽,单位为Hz信道传输能力的奈奎斯特公式:C=2*H*Log2N公式五:香农公式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情况,给出了计算信道的香农公式: C=H*Log2(1+S/N)(bps)其中,S表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S/N则为信噪比。

由于实际使用的信道的信噪比都要足够大,故常表示成10*log10 (S/N),以分贝(dB)为单位来计算,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公式六:误码率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它定义为二进制数据传输出错的概率。

设传输的二进制数据总数为N位,其中出错的位数为Ne,则误码率表示为;Pe= Ne/N公式七:采样定律采样定理❖Fs(= 1/Ts )≥ 2Fmax 或Fs≥2Bs❖Fs是采样频率,Fmax 是原始信号最大频率,Ts 为采样周期,Bs(= Fmax- Fmin)为原始信号的带宽。

❖量化级是2的整数倍,用来生成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的个数,❖2二进制码个数=量化级,比如量化级为128,则每次采样二进制码为7个❖信号传输速率=采样频率*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个数❖R(数据传输率)=1/T*log2N公式八: T1载波和E1载波的编码效率和开销率。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课后答案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课后答案

1.物理层协议包括哪些内容?包括:EIA RS232C 接口标准、EIA RS 449 及RS -422 与RS -423 接口标准、100 系列和200 系列接口标准、X.21 和X.21bis 建议四种。

RS232C 标准接口只控制DTE 与DCE 之间的通信。

RS-449 有二个标准的电子标准:RS -422(采用差动接收器的平衡方式)与RS -423(非平衡方式)这些标准重新定义了信号电平,并改进了电路方式,以达到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大的传输距离。

100 系列接口标准的机械特性采用两种规定,当传输速率为:200bps~9600bps 时,采有V.28 建议;当传输速率为48Kbps 时,采用34 芯标准连接器。

200 系列接口标准则采用25 芯标准连接器。

X.21 是一个用户计算机的DTE 如何与数字化的DCE 交换信号的数字接口标准,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形式提供了点-点的信息传输,通过它能够实现完全自动的过程操作,并有助于消除传输差错。

2.比较RS-232 与RS-449 的电气特性。

RS-232 规定逻辑“1”的电平为:-15 ~ -5 ,逻辑“0”的电平为+5 ~+15。

两设备的最大距离也仅为15 米,而且由于电平较高,通信速率反而影响。

接口通信速率小于等于20Kbps。

RS-422 由于采用完全独立的双线平衡传输,抗串扰能力大大增强。

又由于信号电平定义为正负6伏,当传输距离为10m 时,速率可达10Mbps;当传输距离为1000m 时,速率可达100Kbps。

RS-423,电气标准是非平衡标准。

它采用单端发送器和差动接收器。

当传输距离为10m 时,速率可达100Kbps;当传输距离为1000m 时,速率可达10Kbps。

3.请说明和比较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3 种常用传输价质的特点。

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双绞线芯一般是铜质的,能提供良好的传导率。

既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物理层的接口特性_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_[共3页]

物理层的接口特性_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_[共3页]

第3章 物 理 层31式中,n 是在一定时间内系统传输的码元总数;n e 是在相同时间内传输中产生差错的码 元数。

(2)误比特率。

在系统传输中发生差错的比特数占传输总比特数的比例称为误比特率。

记为n p n b b lim Ğ→= 式中,n 是在一定时间内系统传输的比特总数;n b 是在同一时间内传输中产生差错的比 特数。

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误码率和误比特率相等。

而对于多进制数字信号,其误码率总是大于等于误比特率。

3.2 物理层概述3.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通常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而是指在连接开放系统的传输介质上为上一层(指数据链路层)提供传送比特流的一个物理连接。

用OSI 的术语来说,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它的服务用户即数据链路层的实体在具体的传输介质上提供发送或接收比特流的能力。

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物理层要建立(或激活)一个连接,然后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保持这种连接,当通信结束时,释放连接。

目前,可供计算机网络使用的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种类很多,特性各异,物理层的作用就在于要屏蔽这些差异,使得数据链路层不必去考虑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的具体特性,而只要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物理层的协议(面向通信的协议通常也称为通信规程)与具体的物理设备、传输介质及通信手段有关。

物理层的许多协议是在OSI 模型公布之前制定的,并为众多的厂商接受和采纳,当然这些物理层协议与OSI 的严格要求相比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为它们既没有按照OSI 那样严格的分层来制定,也没有像OSI 那样将服务语言和协议规范区分开来。

因此,对物理层协议就不便利用OSI 的术语加以阐述,而只能将物理层实现的主要功能描述为与传输介质接口有关的4个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物理层就是通过这4个特性的作用,在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DCE)之间,实现物理通路的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物理层
§3.1 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的基本概念
§3.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3 数据编码技术
§3.4 基带传输技术
§3.5 频带传输的基本概念
§3.6 多路复用技术
§3.7 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
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的基本概念
§3.1 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 的基本概念
§3.1.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与曼彻斯特编码不同点 1)每比特的中间跳变仅做同步之用; 2)每比特的值根据其开始边界是否发生跳变来决定; 3)一个比特开始处出现电平跳变表示传输二进制0, 不发生跳变表示传输二进制1。
数据 (b)曼彻斯特编码 0 1 0 0 1 0 1 1
(c)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同步时钟
数据编码技术
§3.3.4 脉冲编码调制方法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光纤芯 包层 外部保护层
发送端 光纤 输入 光电转换 LED 光信号 PIN
接收端 光电转换 输出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输入脉冲
输出脉冲
(a)多模光纤
输入脉冲
输出脉冲
(b)单模光纤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芯粗 价格较低
式 单

芯细 价格昂贵

适合近距离低速率传输
适合长距离高速率传输
0 数据 ω 2 (b)FSK 1 ω ω 1 0 ω 2 0 ω 1
,数字1
,数字0
1 ω ω 2 0 ω 1
数据编码技术
3、移相键控(PSK)
1)绝对调相
初相不同
u m sin(t 0) u (t ) u m sin(t )
0 数据 π (c)PSK(绝对) 0 1 ω π π 0 0
X ( n )
s

X ( ) 是输入信号 x(t ) 的频谱
数据编码技术 2)实际抽样 (1)自然抽样 自然采样信号频谱:
X s ( )
n
C

n
X ( n s )
X ( ) 是输入信号 x(t ) 的频谱
数据编码技术 (2)平顶抽样 平顶采样信号频谱:
A X sf ( ) Ts
(1)位同步的目的是为了将发送端发送的每一个 比特都正确地接收下来。
接收到的比特流 t 判决时刻 接收端时钟调整到和发送端时钟完全一样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位同步方法:
① 外同步法——发送端发送一路数据信号的同时,另 外发送一路同步时钟信号。如:NRZ编码。
② 内同步法——从自含时钟编码的发送数据中提取同 步时钟。如:曼彻斯特编码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Ú ¼ å Ä µ Ì
ø µ ã ¾ Ô ²
â Á Î ã Í Æ ±²
â ¿ £ ¤² Í ² ±» ã
根据同轴电缆带宽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光缆的主要特性
包层 纤 芯
折射角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纤芯 (高折射率的媒体)
入射角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数据编码技术
§3.3 数据编码技术
§3.3.1 数据编码类型
数据编码技术
基本的数据编码方式
振幅键控ASK 模拟数据编码 移频键控FSK 移相键控PSK 数据编码方法 非归零码NRZ 数字数据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数据编码技术
§3.3.2 模拟数据编码方法
◆ 电话通信信道只适用于传输音频范围的模拟
n
X ( n )Sa( 2 )
s


X ( ) 是输入信号 x(t ) 的频谱
数据编码技术
2、量化
从数学的角度看,量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把一个连续幅 度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幅度的有限数集合。 量化过程:
x
模拟输入
Q(x) 量化器
y
量化值
n 若有M个量化电平,则需要二进制码的位数n为: M 2
接收器 输 出 数 据
终点 输 出 信 息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源系统
1)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或信源。
2)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 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传输。
2、目的系统
1)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把它转换 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信号,无法直接传输计算机的数字信号
◆ 将发送端数字数据信号变换成模拟数据信号
的过程称为调制,将调制设备称为调制器; 将接收端模拟数据信号还原成数字数据信号 的过程称为解调,将解调设备称为解调器; 同时具备调制与解调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 调器
数据编码技术
◆ 载波是指用来载送数据的信号。一般都用 最基本的正弦波作为载波。 ◆ 3个可以改变的电参量:

t
帧同步确定每一个时分复用帧的位置
接收到的数据帧(异步通信) 数据帧 数据帧 数据帧 t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② 异步式——以单个字符或帧为单位进行传送
每个字符开始发送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 以字符为单位发送 t
0 0 1 1 0 1 1 0
起始位 结束位
每个帧开始发送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 以帧为单位发送 帧开始 帧结束 t
§3.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2.1 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 1、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铜线 绝缘层 外屏蔽层 外部保护层
(a)屏蔽 双绞线 铜线 绝缘层 外部保护层
(b)非屏 蔽双绞 线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常见双绞线的类别、带宽和典型应用
双绞线类型
3 4 5
带宽
16MHz 20MHz
典型应用
低速网络、模拟电话 短距离的10BASE-T以太网
若用 进制脉冲进行编码,那么n个码元所代表的量化电平 数目为:M n
数据编码技术
3、编码
在PCM中,把量化后的信号电平转换成二进制码 的过程称为编码。其逆过程称为解码或译码
样本 A 1 . 52 ≈ 1 . 5 1.5 1 . 28 ≈ 1 . 3 1.0 0 . 73 ≈ 0 . 7 0 . 62 ≈ 0 . 6 0.5 0 . 27 ≈ 0 . 3 0 D8 D7 D6 D5 D4 (a) D3 D2 D1 t D8 3 0011 (b) 0 . 41 ≈ 0 . 4 D6 0 . 12 ≈ 0 . 1 D7 13 6 1101 0110 1 . 26 ≈ 1 . 3 D1 D2 D3 1 4 7 0001 0100 0111 量化级 二进制编码 编码信号
脉冲编码调制工作包括三个步骤:
采样、量化与编码。
数据编码技术
1、采样
1)理想低通抽样定理: 一个频带限制在(0,fH)赫兹内的时间连续信号 x(t),如果抽样频率fs大于或等于2fH,则可以 由抽样序列{x(nTs)}无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x(t) 理想采样信号频谱:
1 X s ( ) Ts
n
2)终点(destination):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 来的数字比特流(即数据),然后把信息进行输出。终点也 称为目的站或信宿。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2.3 数据传输类型与通信方式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数据传输类型
1)基带传输(数字通信) 2)频带传输(模拟通信)
2、数据通信方式
1)串行通信、并行通信 2)单工通信、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
D4
D5
13
15
1101
1111
数据编码技术 1)自然二进制码 若n位自然二进制码组成的码字为:
an1 , an2 ,...,a1 , a0
则码字对应的量化电平为:
数据编码技术
2、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 前T/2传送该比特的反码,后T/2传送该比特的原码;
曼彻斯特编码的优点: 利用电平跳变可以产生收发双方的同步信号; 曼彻斯特编码信号不含直流分量
数据 0 1 0 0 1 0 1 1
(b)曼彻斯特编码 同步时钟
数据编码技术
3、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100MHz 10BASE-T以太网、某些100BASE-T快速 以太网
5E(超5类)
6 7
100MH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某些1000BASET吉比特以太网
250MHz 600MHz 1000BASE-T吉比特以太网、ATM网络 可能用于今后的10吉比特以太网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
§3.1.3 物理层向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 建立物理连接:建立、维护与释放; ◆ 物理连接:点-点连接与多点连接; ◆ 数据传输: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方式; ◆ 数据传输方式:串行传输方式与并行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方式的物理数据服务单元是位;
并行传输方式的物理数据服务单元是N位;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字1 ,数字0
1 ω 0 π 0
数据编码技术
2)相对调相
用载波在两位数字信号的交接处产生的相位偏移 来表示载波所代表的数字信号。
1变0不变
0 数据 +0 (d)PSK(相对) +π +0 +0 +π +0 1 0 0 1 0
数据编码技术
3)多相调制 四相调相的相位变化值
比特位 (码元组) 00 01 10 11 相对相位偏移(度) 0 90 180 270
振幅 角频率
u(t ) um sin(t 0 )
相位
数据编码技术
1、振幅键控(ASK)
u m sin(1t 0 ) u (t ) 0
振幅不同
0 0 数据 1 ω 0
,数字1
,数字0
1 ω
0
(a)AS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