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最新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新挑战及未来走向PPT课件
四、北非、中东危机
伊斯坦布尔对话
2011年国际形势的动向
四、北非、中东乱局
北非中东乱局的三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先在中东北非小国突尼斯发生了一个社 会事件
第二阶段就是利比亚内战 第三阶段就是西方开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
伊斯坦布尔对话
漠视它。
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八、国际热点不进反退
伊朗核问题 朝鲜半岛紧张
巴以问题僵局
2011年国际形势的动向
一、经济方面
中国经济继续强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势头也不错 “金砖国家”扩容。(南非) 欧盟国家经济面临考验,美、日、俄情况有所好转,
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不断
2011年国际形势的动向
二、热点突出: 朝核、伊核问题可能比去年突出
2011年中国外交的动向
控制中美关系: 控制热点:朝鲜半岛 经济外交:金砖国家中国峰会、G20
法国峰会 稳定周边: 在多边议题上积极主动:
中国外交未来的挑战
内部问题和政治背景进一步复杂化 国际责任论与国际舆论压力 对中国迅速发展的不适应和战略疑虑 中国国家利益超出国家边界,而保护海外利益
2011年国际形势动向
北非中东乱局的原因
经济原因 政治原因 社会原因 技术原因
2011年国际形势动向
启示
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大众。 高举反腐和社会公正的大旗。 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动向
2010年中国外交存在的问题
中美关系恶化 中国的海上出事(黄海、东海、南海 ) 国际舆论进一步恶化 贸易争端 俄罗斯动向不明
第一部分 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七、全球问题处于停滞状态
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1. 引言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各国之间的互动日益紧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也在不断适应和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本文将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并探讨中国外交在应对国际形势挑战的过程中的策略和作为。
2. 当前国际形势概述近年来,国际形势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化。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频发;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恐怖主义蔓延,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此外,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重大变革,各国的角力和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3.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3.1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中国外交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全球产能合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努力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等方式,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发展繁荣。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也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的外贸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需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更新,以维护国家利益。
此外,中国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需要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3.2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当前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对中国外交造成了重要影响。
各种矛盾和冲突纠纷不断升级,地区和国际局势面临巨大挑战。
例如,南海争议、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都对中国外交提出了严峻考验。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推动对话和谈判,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机制,努力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合作的地区安全架构。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相关议题的解决,为地区的和平发展提供积极贡献。
3.3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着重大变革,传统大国的力量相对下降,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较量,国际组织的机制改革等都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分析当前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和不确定,全球各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化。
对于中国来说,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确保国际地位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并探讨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变化。
首先,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美中关系的紧张。
美国一直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和外交竞争对手,双方在贸易、人权、南海等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中国的措施,包括加征关税、限制中国的高科技产品进口等,这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程度。
中国需要采取积极的外交努力,寻求与美国建立更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以减少双方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其次,中国还面临着与邻国的边界争议和地区紧张局势。
中国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存在争议,这导致了地区安全形势的不稳定。
中国需要以和平、外交和合作为基础,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此外,中国还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合作,通过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来推动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再次,中国还面临着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调整。
随着全球力量的重新平衡,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受到挑战。
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和引导全球治理体系的,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包容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中国还应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和利益,推动南南合作的发展。
最后,中国还面临着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疫情等。
这些问题超越了国界限制,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来解决。
中国应继续承担起责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
同时,中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机制,如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形势对于中国外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
中国需要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寻求与美国和其他国家建立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中国还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推动国际体系的完善和公正性的提升。
试论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试论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自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变化复杂深刻。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扩大。
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不稳定和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环境污染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机遇与危机并存。
1949-1978年,中国一直处于一个独立反霸时期,外部环境恶劣,面临着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孤立的困境,毛主席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力图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在建国后的十年间,中国重视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发展,支持反侵略战争,始终谨守捍卫国家独立主权的职责,并注重发展与亚非拉许多国家的友谊,赢得了国际的尊重,形成总体稳定的周边环境。
1979-2002年是中国韬光养晦的二十多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
对于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独立自主,坚持反对一些国家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国内政。
冷战结束后,中国根据形势变化提出要争取持久和平,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培育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安全观,寻求维护和平的新方式,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
并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
在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上,中国始终呼吁以和平手段解决,反对诉诸武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在对外政策中执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切和我们平等交往的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扩大友好交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需 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和引领国 际事务,推动建立更加公正、 合理、平衡的国际秩序。我 们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 时,也要尊重其他国家的利
益,推动实现共赢
PART
2
中国周边环境与周边外交
1
中国周边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一些国家面临着政治、பைடு நூலகம்济、社会等内部问题的困扰,
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则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
重道远
中国坚守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 会主义道路,全力推进基于本国 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成就卓著, 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大大 超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承
受能力
当前,亚太地区的安全态势与发 展环境加速演变,环中国周边的 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西亚 地区的地缘政治气候和地缘安全 环境,远比冷战结束之初更复杂
变乱交织的国际 形势与中国外交
-
1 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 2 中国周边环境与周边外交 3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大国关系正朝着东西方冷战的 2.0版、似无似有的阵营对抗的
方向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翘首以待的健康稳定、 协调发展、竞争合作相得益彰的 新型大国关系框架,至今没有形
成
第二,国际大环境与周边小环境 复杂严峻,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任
PART
1
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
COMMENDATION CONGRESS
大国关系是影响国际形势 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国 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交织在 一起,但竞争的一面更加 突出。这种竞争不仅表现 在经济、科技、军事等传 统领域,还表现在意识形 态、网络安全、地缘政治
等新兴领域
同时,国际秩序也面临着严 峻的挑战。一些大国试图通 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 凌行径,挑战现有的国际规 则和秩序。这种行为不仅损 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也破 坏了国际社会的团结和合作
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外交工作的影响
试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一、国际形势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使得我们要正确认清楚当今国际形势。
1、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
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2、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二、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同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增进友好往来,促进共同发展。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2、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a、全球化中的中国领事地位提高;b、民意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外交;c、中国外交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加;d、中国外交比以前更加法制化了。
三、当今国际形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复杂的不确定和非传统因素分化演绎,为中国的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提出了新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思路变得尤为重要。
尽管世界局势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在加剧,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我国的目标是全力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时事政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分析
时事政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分析1. 引言1.1 概述时事政治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对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这篇长文旨在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并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地区冲突与紧张局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时所采取的外交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并明确目标和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国际形势分析,深入研究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各国之间关系与矛盾以及地区冲突与紧张局势。
然后,我们将探讨中国外交政策,并研究其总体战略与原则、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和目标以及具体外交政策和行动方针。
第四部分将重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包括经济实力对国际地位的影响、中国在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中的角色以及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
最后,我们将得出结论,探讨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为读者提供对当前重要问题的更深刻理解。
通过了解全球局势与各国关系、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理念与行动方针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与地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形势中复杂而纷繁多变的因素,并为未来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2. 国际形势分析2.1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一方面,全球主要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导致了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
另一方面,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面临挑战,一些国家采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治理体系造成冲击。
2.2 主要国家间关系与矛盾:当前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和矛盾。
美中关系是最重要且备受关注的双边关系之一。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2011年杨洁篪外长指出当前国际格局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渐趋均衡的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保持和平稳定,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更加活跃,各国加强对华合作的愿望进一步上升。
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思想等领域的新变化,为我们抓住和用好下一个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严峻风险和挑战。
一、中国与国际安全形势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
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
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安全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促使其朝着削减国与国对抗,促进国际合作和世界总体安全的方向调整军事和国家安全战略。
“9•11”和反恐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安全观。
现在全世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连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国都无法确保其本土不受灾难性打击,那么出路何在?怎样才能确保国家安全?答案并不复杂。
一个国家要维护本国安全,除了维持必要的军力外,还需要尊重别国的安全,少树敌,不树敌。
一个没有仇恨和敌人的国家最安全。
这就要求一个国家必须奉行明智、正确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和分量越来越重。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平等、友好地对待别国,尊重别国的安全和主权,不搞干涉、欺侮、侵略别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才是对本国安全的最好保障。
然而,近年来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未被消除,反而有上升的势头,若真上升到争战的层次,这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来说也是不利的,稳定的局势,和平的局面将受到破坏。
中国南海的纷争也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变化与新挑战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变化与新挑战一、新变化1.外交力量的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这种情况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了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态度。
2.多边合作的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过去更多地侧重于双边合作,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开始加强了对多边合作的重视。
中国积极参与了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的合作,与其他国家展开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这种多边合作的加强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3.主权意识的增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在外交领域中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主权意识。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主张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和公正。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这种情况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出了更加坚定和自信的态度。
二、新挑战1.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力的增长,国际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
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国际冲突和战争的频发,都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中国需要面对更加复杂和严峻的国际形势,寻找更加合适的外交政策。
2.贸易战和经济制裁随着国际贸易战的升级和经济制裁的增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中国需要应对来自外部的贸易战和经济制裁,尽可能减少其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还需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投资,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3.国际舆论的影响随着国际舆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舆论引导和国际声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需要更加灵活和机动地应对来自国际舆论的挑战,提高自身的对外传播力和话语权。
三、影响与对策1.影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对中国外交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力的增长,对外交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更好地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复杂而深远的变化。
在这个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首先,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面临着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加剧。
这使得中国外交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坚持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合作,并积极应对贸易争端和挑战。
此外,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依然存在,国际安全形势依然脆弱。
中国外交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安全合作,深化国际多边合作机制,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其次,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些新的问题也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治理的变革,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倡议和合作框架,为世界各国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为中国外交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还体现在各个地区的局势变化上。
东亚地区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由于南海争端和朝鲜核问题等复杂因素,该地区的局势不稳定。
中国外交需要与周边国家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同时,中国还需要在亚洲经济一体化和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
对于中国外交,当前国际形势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首先,中国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与其他大国和地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中国还需要加强外交智库建设,提高外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全球视野,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形势与政策(论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当前,国际形势非常微妙。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息息相关,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支持。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各国对中国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有些国家支持中国的发展,而有些则担心中国的崛起。
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虽然总体上呈现出和平、缓和和稳定的态势,但局部战争、紧张和动荡的问题仍然存在。
___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世界仍然不安宁,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热点问题等挑战。
国际形势的发展是绝对的,永远在不断变化之中。
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了全面优势,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国际格局逐渐向多极化转变。
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着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
大国之间的互动频繁,相互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
虽然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仍然存在,而且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全球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化尤其引人关注。
历任美国总统对华政策都是先较量,后合作,但是___后却改变了这一传统,不断向中国释放善意,强调中美合作的必要性,中美关系在___时代呈现出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___的首次中国之旅展现出和平与谨慎。
除了在经贸和人权等问题上不愿多做让步之外,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展现出别样柔情,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更为密切的发展态势。
我国的综合国力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显著增强。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各方面对我国借重与合作的一面持续上升。
但是,国际上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水平,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的声音也在升高,有的还有意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
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的外交战略
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的外交战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格局的不断演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积极推行一系列外交战略,以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本文将就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采取的外交战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包容的国际秩序。
中国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增强国际间互联互通,促进全球经济繁荣。
二、推动多边外交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重视多边外交。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各类多边合作机制的建设,例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SCO)等。
中国通过多边外交,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加强相互了解、互信与合作,为解决地区和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中国坚持以邻为伴、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方针,努力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
中国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繁荣稳定。
中国通过处理海洋争端、加强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共同发展。
四、增强文化自信中国外交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通过传播中华文化来加强国家形象的建设和国家利益的推进。
中国借助国际体育赛事、文化展览、海外留学等形式,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提高文化综合实力,为中国外交赢得更多支持和认可。
五、妥善处理国际争端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的外交战略中,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的原则。
中国积极参与涉及国际和地区安全的热点问题,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通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深进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门题目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点。
”总之,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明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导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国际协调合作继续发展,但围绕国际秩序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面对这一系列的难题,中国的外交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主要有三大困难:一是台湾题目。
中国事大国中惟一没有实现同一的国家。
二是中国选择的政治道路是独特的,一些西方国家不愿信任这种选择。
三是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可能是国际关系最复杂的地区,大国小国、各种宗教气力等集中于此。
地区形势的复杂性也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挑战。
此外,经济因素也使中国外交受到挑战。
在一些国家看来,中国迅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对世界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在对外关系上也存在许多问题,中日关系麻烦不断,美国出现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另外还存在朝鲜半岛核题目、联合国改革等。
面对国际上如此之多的压力,我们非但没有被打倒,反而在国际上日益强大,关键在于整体实力的增强,军事上实力增强;政治上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经济上市场规模庞大。
这些因素直接支撑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美国一个学者写的文章指出,新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两个现象:一个是美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不减,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崛起让世界瞩目。
他列举了中国走向崛起的若干表现,第一条就是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地增长。
我形势与政策——当今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外交政策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
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至关重要。
一、当前国际形势及其主要特点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2、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突出,全球复苏进程缓慢。
3、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势头加强,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4、中国经济继续强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势头也不错。
“金砖国家”扩容。
5、欧盟国家经济面临考验,美、日、俄情况有所好转,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不断6、朝核、伊核问题可能比今年突出7、反恐形势,本拉登被击毙,后拉登时代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8、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且前途不明。
二、中东北非局势对全球的影响及启示1、他给仍在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挑战。
2、他给世界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威胁。
3、他给以埃关系带来新的变数。
4、他给美国重返亚洲带来新的借口。
5、他给阿拉伯世界带来长期的动荡。
6、他对我国与两地区的贸易、投资、石油供给等方面将产生影响。
启示:1、必须把经济搞好,这是确保国家稳定的根本。
2、必须高度关注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3、必须高举旗帜不动摇,齐心协力奔小康。
4、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坚决遏制腐败。
5、必须加强网络管理,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
6、必须做好反渗透的工作,进行正确舆论的引导。
三、中国外交面临五大挑战1、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戒心增大,防范和遏制的意识加强2、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战略依托,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中国也一直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但国际形势的变化确也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分化,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却已具有发达国家的某些属性,双方国际境遇不尽相同,利益与看法的差异,必然也影响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形势政策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对外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对外政策新中国外交工作成就卓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 年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正确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已逐渐形成日益清晰的国际战略思想并付诸于实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显著成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成为我国国内工作、同时也是国际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1、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世界的基本态势将是一个超级大国与多种力量并存。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4 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0.11 亿美元。
其中,美国达11.75 万亿美元,占了近30%,第二是日本,约 4.62 万亿美元;接下去是德国2.67 万亿美元,英国 2.13 万亿美元,法国1.99 万亿美元,中国和意大利都是1.65 万亿美元,加拿大0.97 万亿美元,西班牙0.96 万亿美元,韩国0.66 万亿美元。
美国军费开支最多,2005 财政年度达到4162 亿美元,比其他主要大国的总和还要多。
美国科技实力也很强,每年研发经费近3000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3。
2003 年度“全球1000 强企业”中,美国有487 家,占了几乎一半。
“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安全和外交战略,把反恐、防扩散和确保本土安全列为首要政策目标。
但是,多数国家不赞成美国搞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美国的盟国也有不同意见。
仅在伊拉克,美国就付出了很大代价。
据美国官方统计,伊拉克战争从2003 年3 月20 日以美军发起“斩首行动”为标志爆发,到2003 年5 月1 日主要作战行动结束,美军共死亡139 人。
但之后死亡人数成倍增加。
据美国媒体统计,截至2006 年10 月7 日,美军已有2739 名士兵死亡,1 万多人受伤。
美国在伊拉克的军费开销也很大,预计今年总额将超过2000 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为伊拉克战争支付2000 多美元。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外交政策一、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外交政策调整的内部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制定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外交政策调整的外部原因:进入80年代,国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在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要求,战争的威胁在日趋减小,和平的力量在不断扩大。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发展离不开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本身又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
中国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
二、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提出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80年代后,与超越意识形态的全方位外交战略调整相适应,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也不屈服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压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正是由于实行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新战略,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二)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因此,要发展经济就要实行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地进行经济合作,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既向发达国家开放,也向发展中国家开放。
中国80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充实和发展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使中国外交处于一个更加主动的地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
三、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使中国外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交往范围不断扩大80年代以前,意识形态曾在国际政治演变中起过重要作用。
由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外交存在比较分明的敌友观,往往将交往对象划分为敌友两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的敌友观念逐渐淡化,交往对象不断拓展,中国外交不再有固定的对手或敌人,而是广交朋友,由以前侧重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转变为与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普遍发展友好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摘要: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
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各种矛盾交错发展, 挑战纷呈,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变化剧烈。
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
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
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
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
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
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
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
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
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
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
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
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容。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这样一种趋势,即随着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膨胀,整个世界正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跨国公司进行跨越国界和地区界限的生产和经营,实施全球范围内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越来越多的产品很难说是哪一个国家生产的,而只能说是“某某公司生产”。
“国际性产品”日益增多。
另外资本金融市场急剧膨胀,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
全球外汇市场的资金以极快的速度运动着,这一方面有助于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本配置,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国际金融风险增大。
在全球化大潮中,适者生存。
所谓“政治多极化”就是指世界格局已经从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即美苏对抗的格局转变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其中的“极”一般指世界政治经济中心。
美、俄、西欧、中国各成为一极,多极化世界利于制止霸权主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更有利于实现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政治多极化趋势必将引发西方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对我国理念的冲击,对我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预示着世界向着更为开放和融合的方向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各项交流将更为普遍政治多极化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
它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在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的大力推动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蓬勃兴起,信息的集成化、网络化趋势日趋明显,网络的内涵不断延伸,外延迅速发展。
网络已经扩展到生产、流通、管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引起了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全面推进信息网络化,加速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进一步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最终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信息网络化的重点是使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存储、开发、应用,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信息网络化是促进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信息网络化体现了全新的思路,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明确提出要将信息网络技术全面运用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
推进信息网络化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21世纪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必须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发展。
我国现在的网络是一个比较先进的网络,尽管有几大电信公司同时运营,但网络的互联互通做得是比较好的,像我国这样的网络水平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所以,如何发挥我国现有网络的优势,是推进信息网络化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中国早期的外交早期中国的外交方针和策略,是第一代领导人在斗争中逐步制定和完善的,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一边倒”,即新中国完全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这是出于中共与苏共之间的历史渊源以及苏联与新中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相同而制定的,并且“一边倒”可以最大程度赢得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帮助,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围堵与扼杀局面。
但是,一边倒并非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是即使在社会主义阵营里仍继续开展独立外交,不受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控制。
“一边倒”的开展,为新中国的外交打开一扇门,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苏联曾帮助新中国制定“五年计划”,并研究经济政策,并协助我国的科研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它帮助中国完成了一次捍卫祖国主权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中国领土主权受到极大威胁,在社会主义阵营支持下,尤其是苏联支持下,中国积极参战,并最终捍卫了国家主权。
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也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与世界接触的机会,以至于在中苏关系破裂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并可能遭致美、苏两国的打击。
在同一历史时期,毛泽东曾指出美、苏阵营间有广泛的中间地带,并在与“中间地带”国家的交往上做了很多事,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并不失时机地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为树立中国和平大国的形象做出极大贡献,并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在当时的完整体现,保证了新中国周边环境的稳定,为国内一规模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不仅促进了国家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国家主权独立,也圆满解决了一系列困扰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关系,和排华风潮等问题,使国家主权得到维护。
三.新中国的外交谈到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新形势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这五个特点都不会因为重大事件而发生根本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外交总方针不会也不必做出重大调整。
第一个特点是美国独霸及其单边主义倾向。
美国独霸应是当前不争的事实,问题是能够维持多久。
从各类“硬指标”看,美国离走向衰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即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对其他国家经济也是弊大于利,不会根本改变战略力量对比失衡的态势。
如果其他大国不能形成一个长期的抗美联盟,美国独霸就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美国只要国力未衰,不遇到重大外部挫折,权力欲望就不会下降,单边主义就是长期趋势。
在美国独霸的环境下,中美关系却还能继续改善,而且中国的权益得到了保障,证明中国外交的成功,也说明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广泛的。
对美国发展合作,不搞对抗,在国际舞台上“守拙”、“不当头”,将会继续成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
第二个特点是大国合作。
大国之间自然而然存在着永久的竞争关系;美国独霸和单边主义的局面必然会造成其他国家对它的某种联合抵制,同时美国也必然力图拆解任何形式的抗美联合。
但大国之间以合作而非斗争为主的格局,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趋势。
当然,因为关注点和策略上的差别,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至于中国,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宗教矛盾,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关注点。
于是中国不仅要加入国际经济领域的大国合作。
也要加入国际安全领域的大国合作。
但是当前我们主要还是担心美国独霸的威胁,特别是它同“台独”威胁的结合。
过去几年,中美矛盾成为大国关系中最严重、最突出的一对矛盾,中日矛盾时起时伏,这并非是对中国有利的情况。
全方位地改进同其他大国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中日关系,促进大国合作,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
第三个特点是北强南弱,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仍然严重失衡。
发达国家有个美国当“头”,发展中国家现在没有“头”,。
北强南弱的长远趋势,决定了中国的主要对外经济伙伴还是发达国家和韩国、新加坡等“准发达国家”,同时需要在南方国家大力开拓市场,量力投资。
这样,在发达国家主导的现存国际经济秩序中,对中国有利的因素还是很多的,特别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是如此。
我们也想在几十年后当上发达国家,不想永远处在发展中国家之列。
第四个特点是中国崛起。
对这一点无须做太多描述。
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已经有了深刻印象,而且还会加深印象。
这当然是值得中国人高兴的大好事。
中国崛起引起的外界反响中,负面可能多于正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中国要维持发展势头,首先需要在市场经济、民主法治方面进一步推动改革,但也涉及外交方面。
许多国家都会要求中国在日益强大的时候多承担一些国际责任,都有求于中国,但它们的要求往往是截然相反的。
第五个特点是“热点集中”,指的是世界政治、军事、文化冲突热点最为集中的地区在欧亚大陆的腹地,即东起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至巴尔干半岛,北到里海地区,南及苏丹、埃及的地带。
这个地区是全球地缘政治的中心地带。
同其他地区相比,欧亚腹地的民族宗教问题最错综复杂,宗教极端势力最活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大国竞争最激烈,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最不确定。
因此,欧亚大陆腹地是决定未来一二十年世界能否维持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地区。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影响着新世界格局的形成,短期内一超多强的局面不会改善,美国借口人权、民主打压他国的日子还将持续,但全球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反霸权的力量在扩大,新的国际格局终将建立,至此,新中国的外交必将再次遭遇重大调整。
我国的国力并不算太弱,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的空间很大,更应积极进取,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
纵观中国六十年外交风云,惊心动魄,其阶段性区分明显,在世界外交史上亦属少见,但总的来说,中国历届领导集体在制定对外策略时,都参照了不断变化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把主权维护的位置一直摆在第一高度,使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一洗而净,并且早日收复台湾,做到了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历史!参考文献:廖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