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变的相关因素分析_朱晨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及高危因素研究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及高危因素研究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及高危因素。
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
结果:性行为、生殖状况、吸烟、分娩和避孕方式的都是宫颈上皮内是否瘤变的高危因素。
结论:随着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流行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CIN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HPV感染是最主要因素,而吸烟、口服避孕药、性行为以及生殖、社会经济、卫生状况等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HPV感染机会,协同促进CIN及宫颈癌的发生。
标签:宫颈上皮瘤变宫颈癌高危因素迄今为止,子宫颈癌仍是危及女性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
全世界范围内由其导致的病死率居女性各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随着筛查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显著下降,成为肿瘤防治的典范。
子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降低,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对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识别和合理有效的早期干预。
近40年来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但仍为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12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于我院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诊断的CIN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100例患者,年龄22岁~58岁,平均36.6岁。
孕次0~11次,平均2.7次,产次0~7次,平均1.6次。
其中CIN Ⅰ54例,CINⅡ28例,CINⅢ18例。
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检查、年龄与研究组匹配的育龄妇女共30例,均有性生活史但无宫颈疾病史。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及高危因素研究
全性商并增加取器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 , 取器前应做好完善 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并帮助取 器妇女调整 自身心里 、 生理状态 以达到最佳水平进行手术 ,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另外 , 需对进行 上环女性 做好 健康筛查及教育宣传工作 , 告知其绝经后最佳取器时间及注意 事项等 , 避免取器 困难 事 件发生 。对提高绝经后妇女生活质量 , 解除上环妇女的后顾之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 ] 苏志华.人性化服务在 绝经期妇女取 环 中的应 用[ J ] .中国社 区 医师( 医学专业
粗糙 。其次 , 选择适合的宫颈软化药物有 助于手术顺利 进行。米索前列 醇作为 P G E类
[ 5 ] 黄志锋. 9 0例绝经期 妇女取环分析 [ J ] .生殖医学杂志, 1 9 9 3 , 1 2 ( o 4 ) : 2 4 3 — 2 4 4 .
宫颈 上 皮 内瘤 变 与 宫 颈癌 的关 系及 高危 因素研 究
似合成药物与体内 P G均可对宫颈纤维细胞发挥刺激作用 , 使胶原酶及弹性蛋 白没加速 对宫颈胶原的加速裂解以实现软化、 扩张宫颈的效果 5。另外 , 尼尔雌醇能够有效 增加 绝经期妇女外 阴阴道及宫颈的弹性 , 利于扩张 ,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 免手术过程 中受到
损伤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针对性药物能够有效 软化 宫颈 , 直接降低手 术难度 , 提高 治疗安全性并减轻患者手术痛苦。在取 器过程 中, 应首 选钩取法 。可先将探 针探人 宫 腔, 确定子宫大小 。 倾屈度以及节育器位置后使用取环 钩探 针探明宫 腔走向后进人 宫腔 进行勾取 。若取环钩在 向外牵拉时遭受阻力 , 切不可强行牵拉 ; 应将 取环钩旋转一定角
_宫颈糜烂_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1B ):104~107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CN 53-1049/R[作者简介]曹青平(1978~),女,河南郑州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通讯作者]周红林.E-mail:zhouxy36@“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曹青平综述周红林审校(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云南昆明650101)[摘要]“宫颈糜烂”是女性宫颈的常见状态,在妇科临床上是应用最多的诊断术语之一.Alan H.DeCherney and Lauren Nathan 的世界权威教科书《当代妇产科学诊断与治疗》第9版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无关.但国内目前没有足够有说服力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宫颈糜烂”与宫颈病变到底有无因果关系.就“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作一综述.[关键词]宫颈糜烂;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06(2012)1B -0104-04The Relat ionship bet ween Cer vical Er osion ,Cer vical Cancer and Cer vical Int r aepit helial NeoplasiaCAO Qing -ping ,ZHOU Hong -lin(Dept.of Gynecology ,The 2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101,China )[Abstract ]Cervical erosion is common state of female cervix ,In gynecology clinical ,cervical erosion is one of the most used diagnosis of terms .Alan H.DeCherney and Lauren Nathan's the world authoritative textbooks Current Obstetric &Gynecologic Diagnosis &Treatment (ninth edition think )that cervical eros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ervical cancer .But there is not enough sufficient evidence of the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at can prove cervical erosion has or has not relationship with cervical lesions on earth .In this paper ,the correlation of cervical erosion ,cervical cancer and CIN were reviewed.[Key words ]Cervical erosion ;Cervical cancer ;CIN “宫颈糜烂”是女性宫颈的常见状态,阴道镜学家认为大多数宫颈都呈糜烂状态[1].Alan H.DeCherney and Lauren Nathan 的世界权威教科书,《当代妇产科学诊断与治疗》第9版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无关.无症状、无病原体感染的“宫颈糜烂”不必治疗,有症状或有病原体感染的“宫颈糜烂”才应该治疗,而且并未将防癌作为治疗糜烂的目的[2].但国内目前没有足够有说服力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宫颈糜烂”与宫颈病变到底有无因果关系[3].笔者就“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作一综述.1历史沿革上“宫颈糜烂”名称的提出、定义及分型“宫颈糜烂”的名词源于1850年,又被称为宫颈外翻、黏膜红斑、红斑[4].“宫颈糜烂”这一术语最初由Bennett 开始使用,随后1878年由Ruge 以及Veit 采用.Ruge 认为有关“宫颈糜烂”的发病机制是阴道的酸性环境破坏了宫颈复层鳞状上皮,在阴道致病菌的作用下使其脱落,糜烂面由基底的柱状或立方形细胞覆盖.Meyer 于20世纪初期(1910年)提出“宫颈糜烂”的形成是在颈管内膜炎时,柱状上皮向外伸展到阴道部,使鳞状上皮脱落,形成糜烂.此时糜烂面很快由柱状上皮覆盖,称为Ⅰ期糜烂愈合.当炎症缩退时,复层鳞状上皮再度恢复,将柱状上皮推回至宫颈外口,称为Ⅱ期愈合.然而在临床上很少见到上皮脱落的真性溃疡阶段.后来Hamperl 等[5]将宫颈上皮刮除,但结果为覆盖创面的是鳞状上皮而不是柱状上皮.美国著名的妇产科及病理学家Novak在1956年编著的第3版妇产科病理学中,介绍了Ruge以及M eyer的观点,并同意Meyer的观点[6].这些观点也逐渐被我国妇产科工作者熟悉和接受.从解放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妇产科专著及教材在描述“宫颈糜烂”的发生机制时采纳了以上两种观点[7-9].20世纪90年代对“宫颈糜烂”更强调被覆的柱状上皮抵抗力弱,容易发生感染,仍将其归为慢性宫颈炎的最常见病理类型[10],专业术语“宫颈糜烂”自1850年至上世纪80年代,100多a 来一直被用于诊断慢性宫颈炎[11],此种情况一直沿用至近代.“子宫颈糜烂”是指子宫颈阴道部的原鳞状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的病变[12].根据“宫颈糜烂”的表现可以分为三型:单纯性糜烂:多见于炎症初期,糜烂面被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皮比较平坦光滑;颗粒型糜烂:炎症继续存在,使子宫颈上皮过度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外观呈颗粒状,为颗粒型糜烂;乳头型糜烂:如果腺上皮及间质增生显著,凹凸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头状,即为乳头型糜烂.“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分为3度: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2/3以上[13].此外,在幼女或未婚者有时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呈红色、细颗粒型,因无炎症,不属于病理性糜烂.2“宫颈糜烂”的形成、转归及名称的摒除“宫颈糜烂”一词是由英文cervical erosion的译名而来,但在当时翻译有些不妥,把erosion翻译成了糜烂之意,其实并非真性糜烂[14].“宫颈糜烂”的形成是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鳞柱交界外移至宫颈阴道部所致[15],宫颈被覆上皮在胚胎发生期有两种:原始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胎儿期,来源于泌尿生殖窦的鳞状上皮向上生长,至宫颈外口与宫颈管柱状上皮相邻,形成原始鳞-柱状交接部(original squamo-columnar junction,OSCJ),即原始鳞状上皮细胞与柱状上皮细胞的结合部.宫颈部的鳞柱交界是一特殊的组织学结构,它的位置可随雌激素的变化而移动.当雌激素水平较高时,鳞柱交界会外移至宫颈的阴道部;而雌激素水平低下时,鳞柱交界又移回宫颈管内.青春期后,在雌激素作用下宫颈发育增大,宫颈管黏膜组织外移,即宫颈管柱状上皮及其下的间质成分到达宫颈阴道部,使原始鳞-柱状交接部外移.原始鳞-柱状交接部的内侧覆盖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柱状上皮移位(Columnar ectopy).由于肉眼观似糜烂,过去称为“宫颈糜烂”.此后,在阴道酸性环境或致病菌作用下,外移的柱状上皮由原始鳞-柱状交接部的内侧向宫颈口方向逐渐被鳞状上皮替代,形成新的鳞-柱状交接部,即生理鳞-柱状交接部.原始鳞-柱状交接部和生理鳞-柱状交接部之间的区域称为转化区.在转化区形成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深入腺管将腺管口堵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形成瘢痕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或堵塞,腺体分泌物潴留于腺管内形成囊肿,称为宫颈腺囊肿(Naboth cyst).宫颈腺囊肿可作为辨认转化区的一个标志.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萎缩,原始鳞-柱状交接部退回至宫颈管内.转化区在女性一生中呈动态变化,根据转化区与宫颈管外口的位置关系,可以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转化区:转化区全部位于宫颈管外口处,阴道镜检查可以看到转化区和病变区域的全部边界.Ⅱ型转化区:转化区部分位于宫颈管外侧,部分位于宫颈管内,阴道镜检查仅能看到部分转化区,但经过阴道镜操作可以暴露新鳞柱状上皮交界.Ⅲ转化区:转化区全部或大部位于宫颈管内,阴道镜检查或辅助操作均不能看到转化区新鳞柱交界.研究显示,转化区内的化生上皮、生理鳞柱状交接对致癌型HPV特别易感(原因不明),因此绝大多数宫颈癌或癌前期病变位于转化区内.随着阴道镜及病理学的发展,逐渐认识到:(1)临床所称的“宫颈糜烂”其表面由柱状上皮及不成熟化生的鳞状上皮覆盖,而非病理学中上皮脱落的真性糜烂;(2)“宫颈糜烂”在阴道镜下为正常的阴道镜图像之一,即鳞柱交界外移形成的宽大转化区及内侧的柱状上皮;(3)组织学上发现宫颈间质中仅存在散在的淋巴细胞,可作为免疫细胞存在,并不能作为慢性宫颈炎症的诊断[16].而属于病理现象的宫颈糜烂是指由于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上皮脱落,即通常所说的真性糜烂[17].“宫颈糜烂”的转归:(1)完全愈合成光滑宫颈.“宫颈糜烂”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 metaplasia)即暴露于宫颈阴道部的柱状上皮受阴道酸性环境105第1B期曹青平,等.“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影响,柱状上皮下未分化储备细胞开始增殖,并逐渐转化为鳞状上皮,继之柱状上皮脱落,被复层鳞状细胞所代替,这种由宫颈柱状上皮向鳞状上皮方向转化的生理过程称为鳞状上皮化生.因为化生初期的鳞状上皮细胞是不成熟的,形成的上皮菲薄;未化生的柱状上皮只有单层,二者均可显露下方间质内的血管,这时肉眼观为红色似糜烂,由此可见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和相关的鳞状上皮化生属于生理现象[18].另一种形式为鳞状上皮化(Squamous epithelization),即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与其基膜之间,直至柱状上皮完全脱落而被鳞状上皮替代.鳞状上皮化女性一生中,约60%的宫颈柱状上皮经鳞状上皮化生(简称鳞化),转变为成熟分化的鳞状上皮.鳞化多位于子宫颈管外口或宫颈管下段,这也是浸润癌及其癌前期病变的好发部位[19].(2)反复出现“宫颈糜烂”而持续不愈合.在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往往呈片状散在分布,或呈条索状走行于糜烂面中.由于这种新生的鳞状上皮生于有炎症改变的组织之上,所以极易脱落.一旦遭受刺激,又重新出现糜烂,这种修复与脱落的反复出现,是糜烂不易痊愈的原因.(3)在抵抗力降低时容易合并病原体感染或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甚至宫颈癌.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是一个生理性过程,外移的柱状上皮以及转化区在形成过程中,柱状上皮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合并感染,尤其容易被侵犯到宫颈柱状上皮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感染[20].若在抵抗力降低时合并HPV病毒感染,多可自然缓解,有效的自身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反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1,22].若合并HPV病毒持续感染,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则更容易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甚至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糜烂”并非真正的上皮缺失,而是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阴道部的正常生理现象.这一生理现象用“糜烂”冠名颇有不妥,因此国外学者已建议将“糜烂”一词废除,代之以“外翻”或“异位”[23].Chang早在1991年就指出,“宫颈糜烂”一词是一个时代的错误,建议摒弃这一术语,将柱状上皮外移的糜烂样外观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或异位(Cervical ectopy,Cer-vical columnar ectopy)[16].早在1954年,Hinselmann 在首次提出的阴道镜术语中提到正常阴道镜图像包括原始黏膜(相当于现代术语中的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以及正常转化区[24].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妇产科学专著与教科书将术语“宫颈糜烂”删除,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外翻”或“移位”.国外多数教科书已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取代糜烂一词[25].我国也在近年修订出版的妇产科学教科书中将“宫颈糜烂”摈弃.基于以上认识,妇科、阴道镜及病理学专家意见趋于统一,认为“宫颈糜烂”不再是一个恰当术语,也不代表慢性宫颈炎症,国外妇产科专著、教科书以及杂志发表的文章陆续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一术语,而将“柱状上皮外移所致,肉眼呈现糜烂样改变”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有人翻译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目前,阴道镜及病理学中“宫颈糜烂”这一术语仍然存在,但此时的糜烂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上皮脱落的真性糜烂,如单纯疱疹病毒、梅毒、阿米巴原虫等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溃疡,化学或物理因素所致的上皮剥脱以及癌症所致溃疡等.3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妇科检查时发现的“宫颈糜烂”的表现仅仅是一临床体征,可以是生理性的柱状上皮外移,也可以是病理性改变,如感染或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表现.因此,对这一常见的临床体征首先进行初步鉴别,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处理及诊疗方案.首先,应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有条件者可进行TCT及HPV检测,根据筛查结果,决定是否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排除CIN及宫颈癌[26].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向宫颈阴道部移位的单层柱状上皮菲薄,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若合并HPV病毒感染,则可能引发CIN及宫颈癌.长期以来“宫颈糜烂”被认为是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或辅助因子[27],受到高度关注和积极甚至是过度的处理.不少专家认为,因为HPV感染与“宫颈糜烂”有关,贺爱萍、徐又先、濮德敏等人认为宫颈糜烂患者HPV感染率较宫颈光滑者感染率明显增高,且随着糜烂的严重程度而上升[28,29].但相反的观点认为,“宫颈糜烂”是卵巢激素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变化时,反映于宫颈的生理形态学表现,并非从前所描述的属病理状态而需要治疗[15].国内余巧梅等研究表明“宫颈糜烂”程度与CIN分级无关[30].“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无关[31,32].目前笔者的看法和阴道镜专家是一致的:大多数宫颈都是处于“糜烂”状态的,糜烂状的宫第33卷昆明医学院学报106颈发生CIN的风险与光滑的宫颈比较并无差异,宫颈癌前病变好发部位是移行带内的化生上皮,而不是"糜烂"处的柱状上皮,“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不存在必然联系[32].癌前病变常见于鳞柱交界转化区内,这里进行着鳞状上皮化生的细胞更易感致癌因子如HPV等,因此CIN和宫颈上皮异位有关[18,33,34].那么“宫颈糜烂”即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是否增加HPV感染、CIN以及宫颈癌的发生,以及物理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是否减少HPV感染、CIN以及宫颈癌的发生,尚缺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直接证据,有待于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定论.[参考文献][1]张志胜.阴道镜图谱[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13,16-45.[2]ALAN H D,LAUREN N.Current obstetric and gyneco lo-g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9th edition[M].M c Graw-Hill,2003:685.[3]刘英,孙进,王宇.王雨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初探[J].西部医学,2010,22(11):2024-2025.[4]DE PALO G.Colposcop iae patologia do trato genital infe-rior[M].R io de Jane iro;M edsi,1996.[5]HAM PERL H,KAUFM ANN C.The cervix uteri at differ-ent ages[J].Obstet Gynaecol,1959,14:621-631.[6]EM IL NOVAK,EDS.Gynecologic and Obstetric Pathology [M].3thed.Philadelphia&London:W.B.Saunders Co,1956:73-77.[7]中国医科大学妇婴学院妇产科.妇产科学[M].沈阳: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教育处出版科,1950:47-48.[8]王淑贞.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311-312.[9]上海第一医学院,天津医学院.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17-318.[10]郑怀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51-152.[11]宋学红.宫颈糜烂一个错误的诊断术语[M].健康报医学论坛,2010-8-17(008).[12]郑怀美主编.现代妇产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02.[13]李娟清.石一复子宫颈炎性疾病[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7):387.[14]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263.[15]CHANG A R.“Erosion”of the uterine.cervix:an anachr-onism[J].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1991,31(4):358-362.[16]回允中.女性生殖道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32-233.[17]LUSK M J,KONECONY P.Cervicitis:a review[M].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us Dideases,2008:49-55.[18]BEREK J S,ADASHI E Y,HILL A RD P A.Novak's Gy-necology[M].12th ed.Canada:Williams&Wilkins,1996:359-361.[19]李亚里.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1):643-644.[20]KOB AYASHI A,GREENBLATT RM,ANASTOS K,et al.Functional attributes of mucosal immunity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effects of HIV infection[J].Cancer Res,2004,64(18):6766-6774.[21]LEE B N,FOLLEN M,SHEN D Y,et al.Depressed type1 cytokine synthesis by superantigen activated CD4+T cells ofwomen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related high grade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J].Clin Diagn Lab Im-munol,2004,11(2):239-244.[22]FRAN COEL,SCHLECHT N F,SASLOW D.The epide-miology of cervical cancer[J].Cancer J,2003,9(5):348-359.[23]HINSELM ANN H.Nomenclature of Hinselmann[M].In:Erich Burghardt,eds.Colposcopy cervical pathology.2th ed.New York:Thieme M edical Publishers,1991:134.[24]郎景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教材妇科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13.[25]宋学红,徐晓红,毕蕙,等.宫颈筛查结果异常的临床处理流程与诊治原则[J].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2009,18(2):76-84.[26]CASTLE P E.Beyond human papillomavirus,the cervix,exogenous secondary factors,and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precancer and cancer[J].J Lower Genital Tract D is,2004,8(3):224-230.[27]贺爱萍.宫颈糜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3):220-221.[28]徐又先.濮德敏宫颈糜烂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16-2418.[29]余巧梅.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00-101.[30]陆春雪,杜丽敏,张淑兰,等.王伟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初探[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0-23.[31]M ACHADO JUNIOR L C,DALN ASO A S,CARVA LHO HB.Evidence for benefits from treating cervical ectopy,literature review[J].Sao Paulo M ed J,2008,126(2):132-139.[33]CASTLE P E,JERON IN O J,SCHIFF N AN M,et al.Age related changes of the cervix influence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distribution[J].Cancer Res,2006,66(2):1218-1224.[34]M OSCICK I A B,BURT V G,KANOW ITZ S,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squamous metaplasia in the development oflow grade squamous intra epithelial lesions in young women[J].Cancer,1999,85:1139-1144.(2012-02-07收稿)107第1B期曹青平,等.“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变的关系研究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346·临床研究·0 引言宫颈癌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在全世界女性常见癌症中位居第二[1]。
每年发病例数约60万左右,死亡约26万,大约82%的患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并且呈年轻化趋势。
此次分析研究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变的关系,可为临床中提供防治依据。
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260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通过阴道镜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患者中筛选而出。
患者年龄分布17-70岁,平均年龄(49.7±9.8)岁;病程10个月-8年,平均病程(4.6±1.5)年。
经阴道镜检查出,其中轻度宫颈糜烂90例,年龄19-56岁;中度糜烂86例,年龄17-63岁;重度糜烂84例,年龄21-70岁。
并选择同期收治的宫颈光滑者85例设为对照组,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7.2±10.5)岁。
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所有患者接受TCT(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使用TBS报告系统进行宫颈病变诊断。
(2)对于TCT检查出阳性者,经专人进行阴道镜检查。
对于可疑病灶进行定点活检,如果镜下并未发现出异常病灶或者图像不太满意,将常规在宫颈12点、9点、6点、3点活检,或者进行宫颈勺刮术。
经组织送病检结果作为最后诊断,分析患者是否有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
其结果为宫颈癌、CINIII、CINII、CINI及无病变。
1.3 指标判定其宫颈上皮内瘤变可分为CINIII、CINII、CINI。
比较两组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几率及宫颈癌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将此次研究后得出的相关数据整理到SPSS13.0软件内进行处理分析。
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
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目的:分析宫颈糜烂和宫颈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糜烂患者,将其设置为糜烂组;同时收集同期收治的宫颈病变未糜烂患者,设置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占比。
结果:糜烂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宫颈癌发生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糜烂的宫颈还是光滑的宫颈发生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几率无显著差异,因此不可将宫颈糜烂作为发生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
标签:宫颈糜烂;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关系虽然国际权威教科书以及诸多的研究显示,宫颈糜烂和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并无关系,但我国诸多的患者以及妇科医师仍然认为宫颈糜烂就是早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原因,并且在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时,也针对了宫颈糜烂进行治疗[1]。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会延误治疗,也会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但权威教科书的结论也是依照权威经验提出的,并没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基于这种特点,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实例的手段分析了宫颈糜烂和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研究对象上,收集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数量为50例。
患者年龄在29~46岁之间,平均(35.23±5.23)岁,所有患者均使用阴道镜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患者,将其设置为糜烂组。
同时收集同期收治的50例宫颈疾病但未出现宫颈糜烂的患者,数量仍为50例,年龄在28~45岁之间,平均(34.26±4.87)岁,将其设置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一般资料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需要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定点活检和宫颈管刮术,对宫颈标本实施病理组织学的检查,检查的最终结果为金标准,并分析患者是否出现了宫颈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初探
p rd eut Th o si e trt s f ols n ,C N I, I C NⅢ a dc ria cn e e e9 . 7 ,3 3 , ae .R s l s ec n t u n ai i s I C N l I t o o n eo I, n evc l a crw r 2 5 % .8 2 O % , . 5 a d 0 6 i n n e o i r u ;9 . 0 ,3 2 ,1 9 % ,2 6 % a d 0 6 i l eo in .2 2 1 n . 7 n o — r s n g o p 2 1 o .9 .7 .3 n . 6 n mi r s d o
病 构 成 比 比较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结 论 宫 颈糜 烂 程 度 与 宫 颈病 变之 间无 直 接 相 关 性 , 应 该将 宫 颈糜 烂 作 为宫 颈 病 差 不
变的 高危 因素 。对 光 滑 的 宫 颈 更应 警 惕 宫 颈 病 变 的发 生 。
[ 键 词] 官 颈 糜 烂 ; 关 宫颈 上 皮 内瘤 变 ( I ; 颈 癌 CN) 宫
g o p;9 . 5 ,3 9 ,1 9 % ,2 6 a d 0 6 i d rt r so r u ru 08 % .2 .6 .1 n . 5 n mo eaeeo in g o p;9 . 4 ,3 4 , . 4 1 8 . 0 2 O
[ 国 分 类 号] R 7 1 3 ; 1. 4 中 l. 2 R 7 17
[ 文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7 —5 12 1 ) 12 2 —2 6 23 1 ( 00 1—040
Th e a i ns p b t e e v c le o i n a d c r i a e i ns e r l to hi e we n c r i a r s o n e v c lls o
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十皮内瘤变的关系
及宫颈糜烂不同分度与宫颈上皮 内瘤变之间无 明显相关性 。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程度不会因为宫颈糜烂分度加重而升
级, 两者 间 并无 明确 相关 性 。
f 关键词】宫颈光滑 ; 宫颈光滑伴息肉; 宫颈糜烂 ; 宫颈上皮内瘤变
【 中图分类号】R 13 7 2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2 1 )5 3 — 2 6 3 90 (0 0 —4 0 1
s rm A r 0 6 o Ap l 0 0 i o r h s i l o tai n n c l g 1 9 4 c s s f c r ia yoo , o ih 0 8 ae a d i fo s p l 2 0 t r 2 1 n u o p t u p t t g e oo y 2 0 a e o evc l c tlg i i a e y y f whc 5 7 c s s n f r e c e tn e f c lo c p u t r a c pa c o op s o y, c l o c pc b o s 1 7 c s s h op s o i ip y 5 1 a e .Re u t C mp r o o i e e t c r ia mo t n c ri a r — s l s o a s n f df r n e c l s o a d e vc l o i v h e s n ga i g a d evc c r iai t e i eil n o lsa wa o in f a t c reain ewe n i , r d n n c r ia e vc l r p t l e p a i s n s i c n o rlt b t e .Co c us o C ria ita p t ei o l n a h a g i o n l i n e cl nre i l l v h a n o l s e ia e e o l n l i ee s h e r e f c r ia rso on s t p a e t e e s n la o r lt n ew e e e p a i c r c lv l ud o n ra e t e d ge o e c l e oi n p i t o u g d , h r i o ce r c reai b t e n t a v l w v r o h
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慢性宫颈炎的诊断及治疗
合并宫颈息肉者 , 常规 切 除 。 术 毕创 面 涂 碘 甘 油 , 结痂 期加 用 止 血 药 , 视 临床 情 况 适 量 使 用 抗 生 素 , 术后 2 个月 禁止 性生 活 、 阴道 冲洗 、 盆浴 。
1 . 2 . 3 术 后 随 访 若 术 后 复 查 HC I I 呈 阴性 , 则 可 减
院 收治 的 宫颈 癌 、 宫 颈上 皮 内瘤 变 ( CI N) 、 慢性 宫颈 炎8 7 0 例 患者 的临 床 资 料 , 其 宗 旨为 进 一 步 总 结 宫
深2 c m, 宫颈癌 者深 2 ~ 2 . 5 c m, 切 缘 电凝 止 血 , 至 组 织变 白为 止 , 切 除标 记 定位 并送 病 理 学 检 查 ; 对 有
1 资料 与方 法
1 . 3 统 计 学 方 法 计 量 资 料 以 均 值 加 减 标 准 差 ( ± ) 表 示, 两 组 间均 值 比较 采 用 独 立 样 本 t / t ’ 检
验, 治疗 前 后 自身对 照采 用 配对 t 检验; 计数 资料 以
1 . 1一般 资料 选 择 2 0 1 2年 2月~ 2 0 1 3 年2 月 在 我 院 妇 科 检查 中, 经T B S分类 细胞 异 常者 8 7 0 例, 均 符合 《 妇产 科学》 口 中 的相 关 诊 断 标 准 , 其  ̄ 2 - 3 岁, 孕产 次 0 ~ 5 次, 平均 1 . 8 - 4 - 0 . 5 次; 排 除阴道 镜 检 查及 L E E P 刀 宫颈 锥 切 治疗 禁 忌 症 患
少 宫 颈细 胞 学 和 阴 道 镜检 查 次 数 , 若 HC I I 仍 持 续
呈 阳性 , 且 细 胞 学异 常 者 , 应 及 时行 阴道镜 检 查 , 明 确 是 否复 发 , 必要 时再 次手 术 治疗 。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发表时间:2015-11-06T10:33:59.3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8期供稿作者:周利平汪冬雪[导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提高宫颈人乳头癌病毒感染的认识、强化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做好性传播疾病预防是避免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措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43003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宫颈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患者年龄在24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42岁,对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进行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危险因素的总结分析。
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生育流产次数较多以及多个性伴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初次性生活过早、口服避孕药等是导致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提高宫颈人乳头癌病毒感染的认识、强化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做好性传播疾病预防是避免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危险因素;临床影响;分析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21-02宫颈癌作为妇科病室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对于妇女的生命健康有着非常严重威胁和不利影响,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和宫颈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其病症变化能够对于宫颈癌的病理变化过程进行反应,是宫颈癌临床研究与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行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能够提高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认识,避免和控制病症的发生,减少对患者的健康威胁和不利影响,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意义。
下文通过选取120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参考和应用。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某医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患者年龄在24岁至64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约为42岁,在对于患者病症进行临床检查与诊断中显示,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标准,其中宫颈癌患者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6例。
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相关性的探讨
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相关性的探讨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糜烂、宫颈CIN与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额分析,并按照患者宫颈糜烂的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比较四组患者在宫颈CIN及宫颈癌上的构成。
结果宫颈糜烂的三组患者在宫颈CIN、宫颈癌疾病构成上无显著差异,无糜烂组与其他三组在疾病构成上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宫颈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所以宫颈糜烂不是宫颈病变例如宫颈CIN、宫颈癌等疾病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宫颈糜烂;宫颈CIN;宫颈癌;相关性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ervical erosion,cervical CIN and cervical cancer. Method the study object is selected in October 2012 ~ 2013 October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esions in 80 cases,the clinical datawere retrospectively value analysis,an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erosion will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the four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CIN and cervical cancer.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erosion in the cervical CIN,cervical cancer disease,no erosion group and the other three groups ha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sease,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ervical erosion and cervical CIN and cervical cancer,cervical erosion is not a high risk factor for cervical cancer,such as cervical CIN,cervical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Key words:cervical erosion;cervical CIN;cervical cancer;correlation 宫颈糜烂是女性宫颈常见的慢性宫颈炎之一,它与宫颈CIN、宫颈癌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对比分析
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价值。
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在阴道镜下经5%醋酸处理后观察可疑的低度上皮内瘤变235例,高度上皮内瘤变54例,宫颈癌28例与它们三种病变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低度上皮内瘤变符合率达8.94%,高度上皮内瘤变符合率达50%,宫颈癌符合率达82.14%。
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简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提出了TBS诊断系统,TBS的主要特点是:宫颈鳞状上皮瘤变(SIL)分为两级,包括低度(LSIL)和高度(HSIL)。
TBS系统将扁平湿疣样(HPV)变化和CINⅠ归入LSIL,而HSIL包含了较高级别的CIN,如CINⅡ和CINⅢ。
尽管TBS系统是细胞学报告系统,但是也用于组织病理学所见。
在此我们讨论在各种级别的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时应用CIN命名系统。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2009年4月317例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排除各种生殖道炎症,阴道镜直视下,经5%醋酸处理后诊断为低度上皮内瘤变、高度上皮瘤病变及宫颈癌的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送病理切片检查。
317例均有性生活史。
1.2仪器国产1.3方法与诊断标准检查前先排除各种生殖道炎症,询问患者术前24小时:①无妇科双合诊;②无性生活;③无阴道冲洗及阴道用药者而行阴道镜检查,经涂5%醋酸处理后观察,在宫颈移行区的可疑病变处及阴道镜直视下行宫颈组织活检。
宫颈组织活检是确诊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最可靠的方法[1]。
本文诊断标准均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
2 结果低度上皮内瘤变、高度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三种病变的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在317例患者中,经阴道镜检查和5%醋酸试验诊断的低度上皮内瘤变、高度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病例数分别是235例、54例、28例,而经病理确诊的3种病变的例数分别是21例、27例、23例,其三种病变的符合率分别是8.9%、50%、82.1%。
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李莉;于红;王蓓【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人组的148例富颈疾病患者(包括CIN组105例和宫颈炎组43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集相关资料分析CI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首次性生活年龄、妊娠次数、性生活频率和性生活前清洗习惯这4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次数>3次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性生活前双方清洗阴部是CIN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加强女性的健康保健意识、性行为时积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可能会降低CIN的发生率.【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010)025【总页数】3页(P123-124,127)【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癌变;宫颈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作者】李莉;于红;王蓓【作者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包括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近来研究表明,其发病率不断增加,且发病年龄与宫颈癌一样有年轻化趋势[1-2]。
现已公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及CIN的发生密切相关[3],但它并不是必然的致病因素。
CIN及宫颈癌的发生可能存在共刺激因素[4-5],包括:行为危险因素、生物学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等。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为CIN和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与CIN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
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一、生理性宫颈“糜烂”莫担心宫颈糜烂困扰着很多女性,妇科门诊几乎有三分之一的病人都是来看宫颈糜烂的,其中,有些病人是哭着来的,认为自己马上就要得宫颈癌了……事实上,宫颈癌和宫颈糜烂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宫颈由两种不同类型的上皮组成,宫颈阴道部是复层鳞状上皮,子宫颈管内是单层柱状上皮,这两种上皮从外观上看是不一样的,因为单层柱状上皮比较薄,其下的间质透出红色,看着类似糜烂。
处于青春期、妊娠期等时期的女性,或者口服避孕药的女性,雌性激素分泌较旺盛,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复层鳞状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交界处向外移,妇科检查时,医生看到宫颈的中央部分,像是糜烂了,其实这是单层柱状上皮覆盖后的外观,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后的外观。
我们看到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单层柱状上皮外移。
受雌性激素的影响,宫颈复层鳞状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的交界处,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
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性激素水平较低,单层柱状上皮就靠近宫颈管内一些。
来月经以后,单层柱状上皮在雌性激素的影响下,向外生长,因1/ 5此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单层柱状上皮在宫颈外口周围。
绝经之后,女性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单层柱状上皮又退回到宫颈管内,因此,做妇科检查时“糜烂”也就看不见了。
这种宫颈“糜烂”其实不是糜烂,而是受雌性激素影响后,单层柱状上皮外移的结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属于生理性宫颈“糜烂”,医学上称之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移” 。
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宫颈癌宫颈表面也会呈糜烂样,这属于病理性宫颈糜烂,也就是真正的糜烂,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治疗。
二、宫颈上皮内瘤變和宫颈癌的症状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
宫颈上皮内瘤变一般无特殊症状,偶尔会有阴道排液增多的现象,伴或不伴有臭味。
也可能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会出现接触性出血现象。
妇科检查时,看到宫颈光滑,或局部有红斑、白色上皮、糜烂表现。
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
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
高红静;刘凤兰
【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7(004)017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患者的治疗的回顾分析,按照患者的宫颈糜烂程度分为4个等级(各25例),分析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回顾分析得到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宫颈糜烂是CIN及宫颈癌的前期表现,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CIN及宫颈癌之间无显著联系,且宫颈糜烂面积和糜烂程度与宫颈CIN及宫颈癌之间无正比关系.
【总页数】2页(P26,28)
【作者】高红静;刘凤兰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妇产科,山东泰安271219;山东省新泰市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妇产科,山东泰安 27121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J], 保存娣
2.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J], 何晓丽
3.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相关性和与预测癌前病变价值 [J], 李文莉;邓继红;张雯
4.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J], 鲁春;裴红
5.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 [J], 李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初探
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初探刘英;孙进;王宇;王雨【期刊名称】《西部医学》【年(卷),期】2010(22)11【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就诊于我院妇产科门诊的6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设宫颈光滑组、轻度糜烂组、中度糜烂组和重度糜烂组4组,比较各组CIN和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结果各组无病变、CIN I、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分别为:宫颈光滑组92.57%,3.38%、2.02%、2.15%和0.67%;轻度糜烂组92.10%、3.29%、1.97%、2.63%和0.66%;中度糜烂组90.85%、3.92%、1.96%、2.61%、0.65%;重度糜烂组91.84%、3.40%、2.04%、2.72%和0.68%.各组之间的疾病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病变之间无直接相关性,不应该将宫颈糜烂作为官颈病变的高危因素.对光滑的宫颈更应警惕宫颈病变的发生.【总页数】2页(P2024-2025)【作者】刘英;孙进;王宇;王雨【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32%R711.74【相关文献】1.富顺地区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J], 张元;钱小华;杨紫汐;柴莉;阮思蓓;罗霞;唐明希2.人乳头瘤病毒DNA甲基化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J], 吴盈盈;王微;孙峥嵘3.P63与ki-67蛋白的表达及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J], 任健;王泽4.HPV16-E6-DNA载量与宫颈病变程度及病理特征关系 [J], 张桂华;张立红5.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及与HPV-DNA的关系 [J], 林蓉蓉;刘佳;邱德稳;曾俊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初探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初探陈春光【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8【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和宫颈内瘤( CIN)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宫颈病变患者128例,根据宫颈糜烂发生情况分为无糜烂组、轻度组、中度、重度组,每组32例,分别对比四组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无病变、CINⅠ、CINⅡ、CINⅢ以及宫颈癌变的构成比分别为:无病变组29.7%、40.5%、10.8%、16.2%、2.7%;轻度糜烂组25.0%、50.0%、12.5%、9.4%、3.1%;中度糜烂组22.9%、40.0%、25.7%、5.7%、5.7%。
重度糜烂组8.8%、29.2%、33.3%、12.5%、12.5%。
结论与未出现糜烂患者的宫颈相比,糜烂宫颈发生癌变和内瘤变的概率并没有升高,可以得出宫颈糜烂不是检测宫颈癌变和内瘤危险因素,反而要着重观察没有宫颈糜烂患者出现宫颈癌变或瘤变的情况。
【总页数】2页(P1035-1036)【作者】陈春光【作者单位】511365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J], 曹青平;周红林;2.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初探 [J], 陆春雪;杜丽敏;张淑兰;姜涛;王伟3.宫颈阴道微生物群与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关系:系统评价和网络荟萃分析 [J], 秦丽;朱莉;王瑞雅;任志帅;郭玉琪4.不同类型HP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关系探讨 [J], 蔡方萍5.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 [J], 李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相关性分析
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相关性分析
陈赤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5(27)9
【摘要】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宫颈癌演变过程中癌前病变阶段。
本文就我院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间行阴道镜检查的2216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总页数】2页(P1458-1459)
【作者】陈赤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南宁,53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
【相关文献】
1.子宫颈糜烂样改变与宫颈癌发病相关性分析 [J], 颜碧明
2.宫颈糜烂及外阴尖锐湿疣与HR-HPV亚临床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J], 周亚丽;游聚敏;陈启运
3.宫颈糜烂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J], 梁唤唤;边保华
4.某地区健康妇女体检宫颈糜烂样改变与宫颈TCT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J], 刘志梅
5.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00例 [J], 王中洁;曹智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王利霞【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8(033)006【摘要】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共96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诊治的宫颈炎96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沙眼衣原体(CT)、滴虫以及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情况,并分析HPV 感染类型.结果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最高,为93.75% (1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 (6/96)(P<0.05).HPV感染类型包括低危型、可能高危型以及高危型,CIN Ⅰ患者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62.50%(5/8),CINⅡ患者为83.33%(15/18),CINⅢ患者为89.66% (26/29),高危型HPV的感染率随患者CIN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宫颈癌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为93.33% (14/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 (0/6) (P <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临床上需给予高度重视.【总页数】3页(P1021-1023)【作者】王利霞【作者单位】473065 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高危型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及癌前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J], 谢春;朱海东2.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J], 杜振华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J], 李曼红;曾庆纯4.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J], 黄桂凤;周霓;莫秀英5.下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J], 邵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变 的相关因素分析
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变的相关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3-09-02T11:34:31.733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龙小荣[导读] 宫颈糜烂是女性宫颈的常见状态。
并非真正的上皮缺失,而是宫颈管柱装上皮外移至宫颈阴道部的生理现象。
龙小荣岳阳县人民医院湖南省岳阳【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变的关系。
方法将本院2010 年5 月-2011 年5 月收治的300 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糜烂、中度糜烂和重度糜烂三组。
同时选取同期宫颈光滑妇女100 例作为对照组。
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表达,比较各组CIN 和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
结果各组无病变,CINⅠ、CINⅡ、 CINⅢ及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分别为对照组(宫颈光滑组): 86.0%、6.00%、5.00%、2.00%、1.00;轻度糜烂组:81.63%、7.15%、6.12%、4.08%、1.02%;中度糜烂组:83.33%、5.88%、4.90%、3.92%、1.96;重度糜烂组: 84.00%、7.00%、4.00%、4.00%、1.00%。
轻重中各组之间的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无糜烂组CIN 和宫颈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糜烂组。
结论与宫颈糜烂相比,CIN 的发生并未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糜烂程度与癌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诊断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和标准。
【关键词】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妇女最常见癌症中居第二位,每年新发病例约50 万,死亡25 万,约80%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1],且有年轻化趋势。
本研究探讨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变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防治依据,现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自2010 年5 月-2011 年5 月收治的经阴道镜检确诊为宫颈糜烂的患者300 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和宫颈癌变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防治依据,现讨论如下。 内病变2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1例,宫颈鳞癌4例。
1 资 料 与 方 法
2.2 组织病理学 检 查 结 果:95 例 细 胞 学 诊 断 阳 性 者 均 行 阴 道 镜 下
1.1 研究对象:自2010年5月 -2011 年 5 月 收 治 的 经 阴 道 镜 检 确 多点活 检 病 理 组 织 学 检 查,诊 断 为 无 病 变 40 例,CINⅠ20 例 (21.1%),
2013年6月第7卷第6期 下旬刊
大家健康 For all Health
妇幼保健
孕妇学校等系统教育学习,使孕妇正确掌握分娩期的 相 关 知 识,教 会 孕 妇 意义。
进行呼吸法训练。指导孕 妇 认 识 到 以 下 三 个 前 提:子 宫 收 缩 不 一 定 会 疼 4 讨论
痛的;疼 痛 的 感 觉 是 可 以 控 制 的;可 以 通 过 条 件 反 射 来 取 代 疼 痛 的 感 觉 。
呼气。每分钟7-8分钟。宫颈扩张4-6cm:较浅的胸式呼吸,每分钟 30 息率等。
次。要点,胸部扩张,横隔 不 动。 宫 颈 扩 张 6-9cm,呼 吸 运 动 在 胸 骨,呼
4.2 循证护理运用使护理人员开阔了视野,增强 了 护 理 人 员 的 创 新
吸每分钟50-70次。宫颈扩张 9-10cm 用 喘 息、吐 气 的 方 式 呼 吸,当 子 思想和意识。通过循证护 理 在 分 娩 疼 痛 护 理 中 的 应 用,使 护 理 人 员 不 断
始前后均用廊请式呼吸,即: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巴 慢 慢 的 呼 出,像 吹 火 神经、肌肉放松,疼痛 注 意 力 转 移,舒 缓 了 紧 张 情 绪,减 少 了 致 痛 物 质 产
一样。宫颈扩张3cm 前,用缓慢的胸 式 呼 吸:即 缓 慢 的 用 鼻 子 吸 气,用 口 生,分娩疼痛得以减轻。由此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科 并 发 症 及 新 生 儿 窒
X2 为5.43,P<0.05 新 生 儿 窒 息 循 证 组 5(3.11%),对 照 组 17 例
2009,22:24-26
(11.33)。循证组产程时间平均12.15,对照组14.48,P<0.05,有 统 计 学 [4]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50
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变的
吐 …;吸二,吐二;吸 二、三,吐 二、三;吸 二、三、四,吐 二、三、四→廓清式 运用使护理人员在获得并参考他人科研研究成果的基 层 上 总 结 出 更 适 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呼吸→收缩结束。呼 吸 运 动 随 着 子 宫 收 缩 强 度 及 快 慢 的 变 化 而 变 快 或 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的护 理 方 法,从 此 更 激 发 了 护 理 人 才 参 与 护 理 研 究
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变的高危提示。
— 149 —
妇幼保健
大家健康 For all Health
2013年6月第7卷第6期 下旬刊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贾秋云 (贵 州 省 三 穗 县 人 民 医 院 儿 科 贵 州 三 穗 556500)
摘 要 :目 的 :研 究 小 儿 重 症 肺 炎 的 诊 断 和 治 疗 ,促 进 小 儿 重 症 肺 炎 的 临 床 诊 治 。 方 法 :调 取 我 院 2012 年 1 月 到 2013 年 2 月 的 病 例 ,对 小 儿 重 症 肺 炎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小儿重症肺炎总体治疗效果良好,但也出现了2例死亡病例。结论:小 儿 重 症 炎 症 主 要 因 为 患 儿 年 龄 小、免 疫 力 差 、先 天 性 疾 病 引 起 的 ,应 加 强 预 防 、创 新 治 疗 方 式 ,改 变 小 儿 重 症 肺 炎 现 状 。
中居第二位,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死 亡 25 万,约 80% 病 例 发 生 于 发 展
2.1 宫 颈 薄 层 液 基 细 胞 学 检 查 结 果:300 例 患 者 研 究 结 果 显 示,未
中国家[1],且有年轻化趋势。本 研 究 探 讨 宫 颈 糜 烂 程 度 与 宫 颈 上 皮 内 瘤 见 上皮病变205例,细胞学诊断阳性95例。ASCUS 50例,低度鳞状上皮
相关因素分析
朱 晨 (湖 南 株 洲 市 人 民 医 院 妇 产 科 湖 南 株 洲 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变的关系。方法:将 本 院 2010 年 5 月 -2011 年 5 月 收 治 的 300 例 不 同 程 度 的 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糜烂、中度糜烂和重度糜烂三组。同时选取同期宫 颈 光 滑 妇 女 100 例 作 为 对 照 组。 聚 合 酶 链 反 应法检测子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表达,比较各组 CIN 和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结果:各组无病变,CINⅠ、CINⅡ、CINⅢ 及 宫 颈 癌 的 疾 病 构成比分别为 对 照 组 (宫 颈 光 滑 组 ):86.0%、6.00%、5.00%、2.00%、1.00;轻 度 糜 烂 组:81.63%、7.15%、6.12%、4.08%、1.02%;中 度 糜 烂 组: 83.33%、5.88%、4.90%、3.92%、1.96;重度糜烂组:84.00%、7.00%、4.00%、4.00%、1.00%。 轻 重 中 各 组 之 间 的 疾 病 构 成 比 较,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P<0.05)。无糜烂组 CIN 和宫颈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糜烂组。结论:与宫颈糜烂相比,CIN 的发生并未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糜烂程度 与 癌 变 之 间 无 明 显 相 关 性 ,不 能 作 为 诊 断 宫 颈 癌 的 高 危 因 素 和 标 准 。
坐位或站位,通过胎头的 对 宫 颈 的 重 力 作 用 使 宫 颈 扩 张 。 保 证 摄 入 足 够 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4]。由此 可 见,疼 痛 是 造 成 产 妇 紧 张、恐 惧、焦 虑 以
的营养物质;注意休息。教会待产妇熟练运用呼吸法:每 次 运 用 呼 吸 法 开 及干扰产妇配合产程的 主 要 因 素 之 一。 通 过 循 症 护 理 分 娩,使 孕 妇 全 身
宫收缩开始时,让孕妇按指挥者的口令进行呼吸,即首 先 用 廊 清 式 呼 吸 → 的学习新知识的,宽广 了 知 识 面。 通 过 不 断 的 学 习、思 考 问 题,提 高 了 创
吸二、三、四,吐二、三、四;吸二、三,吐二、三;吸 二,吐 二;吸、吐;吸、吐、吸 新能力,改变了其习惯按 经 验 护 理 的 思 维 方 法 和 工 作 常 规 。 循 证 护 理 的
轻度宫颈糜烂组98例(年 龄 18-54 岁,经 产 妇 29 例 ),中 度 糜 烂 102 例
2.3 各组宫颈病变的 疾 病 构 成 比:由 表 1 可 见,宫 颈 光 滑 组 与 糜 烂
(年龄20-62岁,经产 妇 32 例),重 度 糜 烂 100 例 (年 龄 19-68 岁,经 产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糜烂组与轻 度 糜 烂 组 比
关 键 词 :宫 颈 糜 烂 ;宫 颈 上 皮 内 瘤 变 ;宫 颈 癌
【中 图 分 类 号 】R713.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9-6019(2013)06-0149-02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 统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在 全 世 界 妇 女 最 常 见 癌 症 2 结果
用 TBS报告系统对宫颈病变进行诊断。
多 产 、经 济 状 况 低 下 、种 族 和 地 理 环 境 等 因 素 有 关 [5]。
1.2.2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3]: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阳 性 者 由
CIN 是预防宫颈癌的有 效 手 段。 筛 查 方 法 仍 遵 循 三 阶 梯 诊 断 程 序 :
慢,自主控制。通过控制 呼 吸,减 低 疼 痛 程 度。 第 二 产 程:宫 缩 时 用 廊 清 的热情。总之,循证护理的 应 用 使 护 理 人 员 的 能 力 和 护 理 质 量 均 得 到 了
式呼吸→憋气用力加腹压→廊清呼吸。直至胎头娩出。
有效提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护理中推广使用。
结果。通过呼吸控制减 痛 分 娩 护 理,使 孕 妇 神 经、肌 肉 得 到 放 松、疼 参考文献
痛注 意 力 转 移、缓 解 了 紧 张 情 绪,减 少 了 致 痛 物 质 产 生,减 轻 了 产 时 分 娩 [1] 王立新,张梅.实用产科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6
疼痛。使产妇全身机 能 放 松 以 最 佳 的 状 态 参 加 分 娩,由 此 缩 短 了 产 程。 [2] 张 玉 花,宋 少 俊,郭 鸿 慧 拉 玛 泽 分 娩 减 痛 法 对 初 产 妇 分 娩 过 程 情 绪
做最后诊断,结果为无病变、CINⅠ CINⅡ CINⅢ及宫颈癌。
常 较 反 应 性 改 变 明 显 但 未 达 到 鳞 状 上 皮 的 程 度 ,可 以 是 增 生 活 跃 的 良 性
1.3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行 SPSS15.0统计学软件检验,各组间 改变或潜在的恶性改变,不 能 进 行 明 确 的 分 类,为 一 排 除 性 诊 断,是 对 病
妇38例)。同时 选 取 同 期 宫 颈 光 滑 妇 女 100 例 (年 龄 18~67 岁,平 均 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43.5±11.7岁)作为对 照 组,所 有 病 例 均 进 行 详 细 的 病 史 询 问 及 妇 科 检 3 讨论
查。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宫颈癌是继乳腺癌之后 第 2 位 致 妇 女 死 亡 的 癌 症,年 龄 分 布 呈 双 峰
1.2 方 法
状 ,35~39 岁 和60~64 岁 ,发 病 平 均 年 龄52 岁 ,其 病 因 至 今 尚 未 明 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