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重要名词一览表

合集下载

解剖学中的科学术语

解剖学中的科学术语

解剖学中的科学术语
1. 肌肉术语:
- 肌腱(Tendon):将肌肉连接到骨骼的纤维束
- 肌膜(Fascia):包裹和分隔肌肉组织的结缔组织层
- 肌腱鞘(Tendon Sheath):包裹肌腱的管状结构
2. 骨骼术语:
- 骨质(Osseous Tissue):构成骨骼的坚硬组织
- 骨膜(Periosteum):覆盖在骨骼表面的膜层
- 骨髓(Bone Marrow):位于骨骼内部的软组织
3. 神经系统术语:
- 神经元(Neuron):传递神经冲动的细胞
- 轴突(Axon):神经元的长突出部分
- 树突(Dendrite):神经元的分支状结构
4. 循环系统术语:
- 动脉(Artery):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血管
- 静脉(Vein):将血液从全身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 毛细血管(Capillary):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血管
5. 呼吸系统术语:
- 气管(Trachea):将空气从鼻腔和口腔输送到肺部的管道 - 支气管(Bronchus):气管在肺部分支的管道
- 肺泡(Alveolus):肺部用于气体交换的小囊
这些术语是解剖学中常用的科学术语,帮助准确描述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和理解这些术语对于医学生和相关专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人体解剖学期末总复习提纲——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期末总复习提纲——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期末总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板障(diploe):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内有板障静脉通过。

2.翼点(pterion area):颞窝底的前下部骨质较薄,最薄弱处在额,顶,颞,蝶四块骨的汇合处,常构成H型的缝,称为翼区,其内面紧邻脑膜中动脉前支。

3.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包裹腹直肌,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4.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与口咽的分界。

5.肝门(porta hepatis):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干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

6.肺根(root of lung):出入肺门的结构,包括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淋巴管,神经被结缔组织膜包裹。

7.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es):壁胸膜相互移行形成的胸膜腔,深呼吸时肺的下缘也不能充满的空间,也称胸膜窦。

8.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膀胱底内面一三角形区域,位于两侧输尿管和尿道口之间。

此区黏膜和肌层紧密相连,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时,黏膜都保持平滑状态,该区是膀胱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9.精索(spermatic cord):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脉和静脉,淋巴管神经及鞘韧带等组成。

始于腹股沟深环,止于睾丸后缘,其上部位于腹股沟管内,下部位于阴囊内。

在阴囊内侧壁近阴茎根部易于摸及输精管,光滑坚韧,临床上做输精管结扎手术,常在此处进行。

10.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er arch):由尺动脉终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该弓位于掌腱膜和掌短肌的深方,指屈肌腱和屈肌总腱鞘,蚓状肌和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各分支的浅面。

掌浅弓凸向远端,并发出数条分支至手指。

11.掌深弓(deep palmer arch):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

解剖学名词解释

解剖学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外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平对第二肋,为计算肋的重要标志。

2、翼点:在颞窝区内额、顶、蝶、颞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较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3、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又为小骨盆的上口,由骶骨的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上缘共同构成。

4、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临床上通常上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叫做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空肠到肛门的一段叫做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场和大肠。

5、十二指肠大乳头:在十二指肠降部肠腔的后壁上有一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其下端的乳头状突起,叫做十二指肠大乳头。

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十二指肠内。

6、鼻旁窦:又称鼻侧窦,指位于鼻腔周围含空气的骨性腔,期内衬有粘膜,共有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四对,都开口于鼻腔。

具有湿润和温暖空气,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7、肺门:指肺内侧面的中央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

8、纵膈:指两侧纵膈胸膜间全部结构的总称,呈矢状面,上窄下宽。

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膈胸膜,上达胸廓入口,下至隔9、肾门:是指肾的内侧缘中部的凹陷处,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称为肾门。

10、膀胱三角:是膀胱底的内面,左右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称为膀胱三角。

此区域无粘膜下组织,粘膜紧贴肌层,故膀胱膨胀或空虚时,该区保持平滑状态11、附睾:可分为三部分,上端膨大的附睾头,中间扁圆的附睾体,下端狭细的附睾尾。

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有储蓄和营养精子的作用。

12、射精管: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腺排泄管汇合而成射精管,从前列腺底部穿前列腺实质,开口于尿道的前列腺部。

13、子宫峡:指子宫颈和子宫体相连接处的狭细部,称为子宫峡。

在妊娠期,子宫峡逐渐扩张伸长,形成子宫下段。

14、卵圆窝:位于房间隔的下部,左右心房一侧的卵圆形浅窝,此处较薄,是胎儿时期卵圆孔在出生后闭合留下的遗迹。

系统解剖学重要名词

系统解剖学重要名词

系统解剖学重要名词1.胸骨角Sternal angle:位于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体表可触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连结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有弹性;有连接、缓冲等作用。

3.黄韧带Ligamenta flava:连结相邻椎弓板间的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4.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舌弓、舌根、腭帆游离缘共同围成。

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5.咽淋巴环Pharyngeal lymph circle: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防御功能。

6.弹性圆锥Conus elasticus:是圆锥形弹性纤维膜。

位于甲状软骨、杓状软骨、环状软骨三者间。

其前缘增厚称声韧带;中部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

7.胸膜腔Pleural cavity:壁胸膜和脏胸膜两层间的腔隙称胸膜腔。

该腔密闭,左右各一,呈负压。

8.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返折而成。

是胸膜隐窝中位置最低、容量最大的隐窝。

胸膜腔积液常先积于此。

9.肾门Renal hilum:肾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内有肾A、肾V、肾盂、神经和淋巴出入10.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11.阴道穹Fornix of vagina: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

阴道穹分为前穹、侧穹和后穹。

后穹最深,可穿刺引流积液和积血,进行诊断和治疗12.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脏腹膜和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的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男性密闭,女性与外界相通。

13.直肠子宫陷凹Rectouterine pouch:为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返折而形成的陷凹。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1. 解剖学(Anatomy):研究动植物体内结构和各种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组织(Tissue):相同类型细胞结合而成的一系列细胞,例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3. 器官(Organ):具有特定功能的由不同类型组织组成的结构,例如心脏、肺、肝脏等。

4. 系统(System):由多个相互协调合作的器官组成的功能单位,例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5. 关节(Joint):骨骼相连结的部位,允许骨骼之间的相对运动,例如肩关节、膝关节等。

6. 骨骼(Skeletal system):由骨骼组成的支撑结构,保护内脏器官并提供肌肉附着点。

7. 肌肉(Muscle):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器官,能通过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8.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由神经组织组成的系统,传递和处理信息以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

9.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系统,在体内循环血液,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10.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相关器官组成的系统,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

11.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系统,负责气体交换和呼吸作用。

12.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系统,负责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13. 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组成的系统,负责繁殖和生殖。

14.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由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的系统,调节体内各种生理过程。

15. 皮肤(Skin):覆盖身体表面的最大器官,具有保护、感知和调节体温等功能。

16. 脊椎(Vertebral column):人类脊柱的正式名称,由多个椎骨构成,并保护脊髓。

17. 头颅(Skull):包括颅骨和面部骨骼,保护和支持脑部和感官器官。

系统解剖学重要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重要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的连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第2肋恰与胸骨角侧方相连接。

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2翼点:额骨,顶骨,颞骨,蝶骨4块骨的会合处,常构成“H”型的缝称翼点(翼区),内面紧邻脑膜中动脉前支,此处骨质薄弱易骨折。

3半月板:是垫在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之间的2块半月形的纤维软骨板,分别称为内、外侧半月板。

4咽峡:口腔与咽的分界,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组成。

5肝门:在肝的脏面,连结左、右纵沟中份的横沟,称肝门。

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左右肝管,门静脉左右支,以及神经、淋巴等进出的门户。

6肺门:在肺内侧面(纵膈面)的中部偏后有椭圆形的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肺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的门户。

7纵膈:两侧纵膈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8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

此区为结核和肿瘤好发的部位。

9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为肾门,肾门有肾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

10二叶(尖)瓣:亦称僧帽瓣,在左房室口周缘的纤维环上附有2个近似三角形的瓣膜。

每个瓣膜借腱索连于乳头肌上,当心室收缩时,血液推动瓣膜向上,关闭房室口,由于乳头肌的收缩,牵拉腱索使瓣膜恰好关闭,不致翻向心房,防止血液逆流回左心房。

二叶瓣环,二叶瓣,腱索,乳头肌,在结构功能上密切关联,常称四者为二叶瓣复合体,,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11三叶(尖)瓣:在右房室口周缘的纤维环上附有3个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称三叶瓣。

每个瓣膜借腱索连于乳头肌上,当心室收缩时,血液推动瓣膜向上,关闭房室口,由于乳头肌的收缩,牵拉腱索使瓣膜恰好关闭,不致翻向心房,防止血液逆流回右心房。

三叶瓣环,三叶瓣,腱索,乳头肌,在结构功能上密切关联,常称四者为三叶瓣复合体,,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12颈动脉窦: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动脉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调节血压。

13颈动脉小球: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方,与主动脉小球一样是化学感受器。

人体解剖学常见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常见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常见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运动系统1.骨髓: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内含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及脂肪组织。

2.板障: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为内板和外板,二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

3.椎孔: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一孔,称椎孔。

全部椎骨的椎孔连接成椎管。

椎管内容纳脊髓等。

4.椎间孔:椎弓根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5.骶岬:骶骨底的前缘向前突出称为岬(骶岬),参与界线的组成。

6.骶角: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角(是第5 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位置。

7.肋弓:第8-10对肋骨的前端借肋软骨连于上位的肋软骨形成肋弓,常作为腹部触诊确定肝、脾位置的标志。

8.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9.桡神经沟:肱骨体的后面中份有由上内向下外斜行的浅沟称为桡神经沟,有桡神经和肱深动、静脉经过。

10.翼点:颞窝前下部较簿,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11.关节囊: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包囊,分为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两部分。

12. 椎间盘: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构成。

13. 黄韧带:连接相邻两个椎弓板之间的韧带,由弹性纤维构成,可协助围成椎管和限制脊柱过屈。

14. 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髋骨及其间的连结构成的骨环。

15. 腹直肌鞘:由腹前外侧壁三层阔肌的腱膜构成的包裹腹直肌的纤维性鞘。

16. 白线:位于腹前壁的正中,由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形成的结构。

17.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为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二.内脏学(消化系统)1.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

解剖学重要名词解释

解剖学重要名词解释

一、绪论【重要名词】1.解剖学姿势2.垂直轴3.矢状轴4.冠状轴5.矢状面6.冠状面7.水平面8.畸形二、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重要名词】1.椎间孔2.骶管裂孔3.骶角4.胸骨角5.翼点6.鼻旁窦7.颞下窝8.翼腭窝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前二者统称中轴骨。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血管神经等构成。

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分别参与脊柱、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1.锁骨胸骨端(粗大)和肩峰端(扁平)。

2.肩胛骨两面三缘三角。

上角、下角(平第7肋)、外侧角(有关节盂);上缘(向外有喙突)、内侧缘(脊柱缘)、外侧缘(腋缘));前面称肋面(肩胛下窝),后面借肩胛冈(肩峰)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3.肱骨上端:有肱骨头、解剖颈、外科颈、大结节、小结节、大结节嵴、小结节嵴、结节间沟。

体:有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下端:有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内上髁、外上髁、冠突窝、桡骨窝、鹰嘴窝、尺神经沟等结构。

4.尺骨上端:有冠突、鹰嘴、桡切迹、滑车切迹、尺骨粗隆等结构。

下端:有尺骨头、尺骨茎突。

5.桡骨上端:有桡骨头、桡骨颈、桡骨环状关节面、关节凹。

下端:有桡骨茎突、尺切迹等结构。

6.手骨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和指骨(14块)。

近侧列腕骨4块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4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7.骨性标志锁骨、肩峰、喙突、肩胛下角、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

(二)下肢骨下肢骨由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组成,前者有髋骨,后者有股骨、胫骨、腓骨和足骨。

1.髋骨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构成。

髂骨:包括髂骨体和髂骨翼二部分。

有髂窝、髂嵴、髂结节、髂前上、下棘、髂后上、下棘、弓状线、耳状面、坐骨大切迹等结构。

坐骨:可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

有坐骨棘、坐骨结节、坐骨小切迹等结构。

耻骨:可分为耻骨体、耻骨上支和耻骨下支。

有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梳、髂耻隆起、耻骨联合面等。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和形态的科学,其中包含大量的专业名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解剖学名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解剖学知识。

1. 细胞(Cell)。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载体。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通过细胞间质相互联系形成组织。

2. 组织(Tissue)。

组织是由一定类型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常见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 器官(Organ)。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是生物体内部的重要结构。

常见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肾脏等。

4. 系统(System)。

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相互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人体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

5. 骨骼系统(Skeletal System)。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结构,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6. 肌肉系统(Muscular System)。

肌肉系统是由肌肉组成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促使身体运动。

肌肉系统还可以维持姿势、保护内脏器官和参与体温调节。

7.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器官,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消化成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8.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肺,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为身体组织提供氧气。

9.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主要功能是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回心脏和肺。

10.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和调节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解剖学考试重点整理之名词解释

解剖学考试重点整理之名词解释

解剖复习—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翼点(位置、组成、意义) :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椎间盘(23个)(位置、组成、作用):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

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腹股沟管(位置、结构、内容物、意义):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腹股沟管是腹壁的薄弱区,为疝的好发部位。

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肝门(位置、出入结构):为肝脏面的横沟,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上呼吸道:鼻咽喉肺门(位置、出入结构):纵膈面中央为椭圆形的凹陷,称肺门。

肺门为主支气管、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的门户。

胸膜腔(组成、特点):指脏、壁胸膜相互移行,二者之间围成的封闭的胸膜间隙,左右各一,呈负压,间隙内仅有少许浆液,可减少摩擦。

肋膈窦(肋膈隐窝):左右各一,由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是诸胸膜隐窝中位置最低、容量最大的部位。

深度课达两个肋间隙,胸膜腔积液常先积存于肋膈隐窝。

纵隔:是两侧纵膈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膈稍偏左,上宽下窄,前短后长。

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膈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诶是膈,在胸骨角水平面将其分为上下纵膈,下纵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肾门:内侧缘中部呈四边形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的门户。

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的黏膜有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此处膀胱粘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粘膜下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50个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50个

10.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11.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34.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孔称为瞳孔,光线由此进入眼球,可因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的活动改变其大小。
35.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
36.壶腹嵴:各膜半规管的膜壶腹壁上隆起的结构,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刺激的位置觉感受器。
37. 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网眼内含有分散的神经元或较小的核团,这些区域称为网状结构。
32. Virchow淋巴结:左侧斜角肌淋巴结又称Virchow淋巴结,位于左侧前斜角肌的前方。患胸、腹、盆部的肿瘤,尤其是患食管腹段癌和胃癌时,癌细胞栓子可经胸导管转移至该淋巴结。
33.结膜: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的一层薄而光滑、富有血管的粘膜。按所在部位可分为三部分:球结膜、睑结膜和结膜穹窿。
45.乳糜池:是胸导管的起始端,在第一腰椎水平的膨大处,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收集人体3/4的淋巴.
46.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结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成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24.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小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较短,只通过肺,主要使静脉血转变成氧饱合的动脉血。

解剖名词解释重点

解剖名词解释重点

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第一章绪论1 组织:是指人体内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2 器官:是指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特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结构3 系统:在人体内,若干功能和结构相近的器官,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而组成系统4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这样的姿势称解剖学姿势第二章基本组织1 血液:是红色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

占体重7%~8%2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称为突触第三章运动系统1 骨骼骨与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称骨骼2 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称骨连接3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的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4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接处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平对第2 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5 翼点:位于颅外侧颞窝区,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呈“H”形,为薄弱区,内有脑膜中A前支通过。

骨折已引起颅内血肿。

6 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它的周围部称纤维环,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构成:中央部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称髓核7 颅囟:新生儿的颅盖骨骨化尚未全部完成,骨与骨之间还保留有一定面积的结缔组织膜,其中面积较大称为颅囟8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

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9 弓状线(半环线):在脐下4~5cm以下,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弓形。

10骨髓:是含有各期发育不等的血细胞的网状结缔组织,位于骨松质的间隙内和长骨的骨髓腔内,可分为红、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红、黄骨髓可相互转化,松质骨内终生保持红骨髓。

11关节腔:由关节软骨与关节囊滑膜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可润滑关节、减少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关节的稳定12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横弓第四章消化系统+1 咽峡: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往咽的门户2 肝门:肝脏面的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神经、淋巴管出入3 齿状线(肛皮线):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它是粘膜和皮肤的分界线,其上、下的组织来源、血供、静脉回流、淋巴引流以及神经管理均不同,其上的静脉曲张称内痔,其下的静脉曲张称外痔4 麦氏点:约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此点称麦氏点5 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单位,呈多面棱柱状,主要由肝细胞组成。

(完整版)解剖名词解释

(完整版)解剖名词解释

(完整版)解剖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 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2. 骨膜( periosteum )紧贴于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致密而坚韧;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具有营养骨的作;用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灵敏; 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3. 骨髓 ( bone marrow ) 红骨髓(red bonemarrow ) :存在于骨髓腔( 6 岁以前)与骨松质间隙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具有造血功能,是人体内主要的造血器官;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仅存在于成人的骨髓腔内4. 椎间孔( intervertebral foramina )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与椎下切迹彼此围成,内有脊神经和小血管通过。

5. 椎孔(vertebral foramen)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彼此连成椎管,容纳和保护脊髓6. 胸骨角(sternal angle) 由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 肋,是计数肋间隙的标志。

7. 翼点( pterion )位于颅骨外侧面颞窝的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呈“ H” ,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质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

导致严重后果。

8. 椎间盘(interverbral disc) 连结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具有弹性,能缓冲震荡,保护脑和脊髓。

9. 骨盆界线(terminal line of pelvis) 骶骨岬、耻骨联合上缘及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相连而成的环形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10. 咽峡(Fauces isthmusof) 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与咽的分界部位,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

11. 十二指肠悬肌 ( Treitz 韧带) 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构成,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膈脚之间,是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于腹后壁的结构,是临床确定空肠起始端的重要标志。

中医学人体解剖重点名词解释100个

中医学人体解剖重点名词解释100个
左心房口
左心室
左心房口
主动脉口
60:动脉圆锥:流出道由流入道转向通肺动脉干的肺动脉口,此部内面光滑,其前壁自相向上逐渐变薄,称动脉圆锥,是右心室壁最薄弱的部分
61:三尖瓣复合体:右心室入口防止返流结构,称三尖瓣复合体,包括右心室口纤维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
62:二尖瓣复合体:左心室入口防止返流装置,称二尖瓣复合体,包括左心室口纤维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
37:喉腔可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喉室
38:气管杈:气管位于食管前方,成人长约10.15cm,上端在第六颈椎体下缘高度,借韧带连于喉,向下至胸骨角平面(相当于第四五胸椎体交界处)分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成气管杈
气管隆脊:气管杈内面形成以失状位向上凸出,并略偏向左侧的半月状脊,称气管隆脊,为气管镜检查的定位标志。
甲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颈横动脉,颈升动脉,颈浅动脉。
71:腋动脉分支:
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后动脉,旋肱前动脉,胸最上动脉
72:腹腔干:
胃左动脉:食管支,胃支,愤门支
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右动脉,左支右支-胆囊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十二指肠上动脉
脾动脉:脾支,胰支,胃短动脉,胃网膜左动脉
63:膈缘肉柱:乳头肌的底部与室间隙之间有一圆肌束相连,,称膈缘肉柱,内含心传到系纤维。
64:卵圆房是房膈最薄弱处
室剑隔膜部前下部是室间隔最薄弱处
65:心包横窦:在大动脉移行部后方的心包腔称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在左心房后壁,左右肺静脉,下腔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心包腔称心包斜窦
66:心传到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
右淋巴道观: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及右支气管纵隔汇合而成

解剖学名词解释(详细版)

解剖学名词解释(详细版)

1.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 内侧和外侧----是描写人体各局部或器官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大小而言的术语,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3. 骺线----成年后,长骨体与骺之间的骺软骨骨化后的遗迹。

4. 板障----颅骨顶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丰富的板障静脉。

5. 椎管----各锥孔贯通,构成容纳骨髓及其被膜等的管道。

6.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7. 隆椎----第7颈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体表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8. 胸骨角Sternal angle ----胸骨体与胸骨柄交界处向前微突的横嵴,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常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9. 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而形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10. 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与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的内侧,内有神经,血管经过。

11. 颅囟----新生儿颅顶骨的骨缝间较大的未骨化的膜性部位,主要有前(额)囟和后(枕)囟。

12. 翼点Pterion ----为颅侧面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H形交界处,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13. 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al recess ---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体间的间隙,内有蝶窦的开口。

14. 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和蝶骨以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15. Luschka关节----即钩椎关节,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为椎体钩,椎体沟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的唇缘相连接而成。

如果过度增生肥大,可致椎间孔狭窄而压迫脊神经。

16. 腕骨沟----8块腕骨弧形排列而形成的掌面凹陷的浅沟,参与腕管的构成。

17. 桡神经沟----肱骨中部后面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经过。

解剖名词解释重点

解剖名词解释重点

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第一章绪论1 组织:是指人体内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2 器官:是指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特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结构3 系统:在人体内,若干功能和结构相近的器官,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而组成系统4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这样的姿势称解剖学姿势第二章基本组织1 血液:是红色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

占体重7%~8%2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称为突触第三章运动系统1 骨骼骨与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称骨骼2 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称骨连接3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的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4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接处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平对第2 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5 翼点:位于颅外侧颞窝区,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呈“H”形,为薄弱区,内有脑膜中A前支通过。

骨折已引起颅内血肿。

6 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它的周围部称纤维环,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构成:中央部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称髓核7 颅囟:新生儿的颅盖骨骨化尚未全部完成,骨与骨之间还保留有一定面积的结缔组织膜,其中面积较大称为颅囟8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

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9 弓状线(半环线):在脐下4~5cm以下,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弓形。

10骨髓:是含有各期发育不等的血细胞的网状结缔组织,位于骨松质的间隙内和长骨的骨髓腔内,可分为红、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红、黄骨髓可相互转化,松质骨内终生保持红骨髓。

11关节腔:由关节软骨与关节囊滑膜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可润滑关节、减少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关节的稳定12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横弓第四章消化系统+1 咽峡: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往咽的门户2 肝门:肝脏面的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神经、淋巴管出入3 齿状线(肛皮线):齿状线:位于肛管内面,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它是粘膜和皮肤的分界线,其上、下的组织来源、血供、静脉回流、淋巴引流以及神经管理均不同,其上的静脉曲张称内痔,其下的静脉曲张称外痔4 麦氏点:约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此点称麦氏点5 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单位,呈多面棱柱状,主要由肝细胞组成。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要名词解释20个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要名词解释20个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要名词解释20个第一章运动系统1. 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所形成的切面。

若沿人体前后正中线方向将人体切为左、右完全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则称为正中矢状面。

2. 骺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所留有的一线状痕迹,成为骺线。

3. 红骨髓:位于骨松质间隙内,有造血功能,呈红色,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

4.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的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5.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接处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6. 翼点:位于颅外侧颞窝区,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呈“H”形,为薄弱区,内有脑膜中A前支通过。

骨折已引起颅内血肿。

8. 椎间盘:相邻两椎体之间的连接。

最上一个在C2、C3之间,最下一个在L5与骶骨之间。

由纤维环和髓核之间。

有连接椎体、承受压力、吸收震惊、减缓冲击和有利于脊柱运动的作用。

9. 腱鞘:套在长腱四周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手指掌侧、和足趾跖侧。

有约束肌腱、减少摩擦作用。

腱鞘损伤后,局部疼痛,临床上成为腱鞘炎。

10. 弓状线(半环线):在脐下4~5cm以下,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弓形。

第二章消化系统1. 咽峡: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往咽的门户。

2. 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 齿状线(肛皮线):肛柱下端、肛瓣共同连成的锯齿状环形线。

第三章呼吸系统1. 嗅区:指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有嗅觉功能。

2. 肺门:指肺内侧面中心凹陷处,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3. 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呈半环形的间隙,是胸膜腔的最低点,即使深呼吸时,肺的下缘也不能深入其间。

胸膜炎渗出液常积于此。

4. 纵隔: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结构的总称。

5. 喉室: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第四章泌尿系统1. 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成束2. 肾区(脊肋角):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肾病变有叩击痛。

解剖学重点名词解释

解剖学重点名词解释

颈静脉弓: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借一‎横支相吻合‎。

静脉角:同侧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汇合处形成‎向两外上开‎放的角。

左侧胸导管‎注入右侧有‎淋巴导管注‎入。

锁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

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神经‎、头静脉和淋‎巴管穿过。

胸肋三角:在膈的起始‎部位于胸骨‎部和肋部之‎间缺乏肌纤‎维仅覆以筋‎膜形成膈的‎薄弱区,膈疝好发部‎位。

腰肋三角:同上胸膜顶:为肋胸膜和‎纵膈胸膜向‎上的延续,突出胸廓上‎口,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上面覆以胸‎膜上膜,起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反‎折处即使深‎吸气肺也不‎能深入其间‎,这些部位的‎胸膜腔称之‎为~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形‎成,是胸膜腔最‎低的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肺门:位于肺的纵‎膈面中部,为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和神经‎出入的地方‎。

肺根:出入肺门的‎所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包括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肺‎丛等。

支气管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之~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的三角‎。

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改三角是临‎床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心包橫窦: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和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心包斜窦:位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下腔静脉左‎心房后壁和‎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心包前下窦‎:位于前壁和‎下壁反折处‎的间隙是心‎包腔最低的‎部位。

腹股沟管浅‎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三角形的‎裂隙即为~腹股沟镰:(联合腱)在腹直肌下‎部的外侧缘‎附近腹横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互‎相融合形成‎腹股沟深环‎: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成‎漏斗状突出‎形成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的纤维组织‎由腹外内斜‎肌和腹横肌‎三块扁肌腱‎膜形成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腹直肌鞘后‎层缺如,从而此处形‎成弧形的游‎离下缘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三者所‎组成,胆囊动脉于‎此起自肝右‎动脉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由腹直肌外‎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腹股沟直疝‎由此突出肝门:肝的脏面较‎凹,由左右纵沟‎和介于两者‎间的横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学重要名词一览表1. 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和椎下切迹围成。

内有脊N和血管通过。

2.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位于骶骨下端骶角之间的裂孔,是骶管麻醉的进针部位。

3. 肋弓Costal arch:由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接而成。

4.胸骨角Sternal angle:位于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体表可触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5.钩椎关节Luschka joint:由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的突起(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两侧唇缘相接而成。

如过度增生肥大,可压迫脊神经导致颈椎病。

6.翼点Pterion:位于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此处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分支通过,易损伤。

7.颅囟Cranial fontanelles:新生儿颅顶骨因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骨缝间膜较大称颅囟。

如前囟、后囟等。

8.颧弓Zygomatic arch: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构成。

为体表标志。

9.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含气空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

包括: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

10.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位于上颌骨、蝶骨和腭骨之间,有神经和血管在此通过。

11.桡神经沟Sulcus for radial nerve:位于肱骨体后面中部,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内有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经过,肱骨中部骨折易伤及桡神经。

12.髋臼Acetabulum: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骨的体合成。

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13.韧带Ligament:是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有加强关节的稳固或限制其过度运动的作用。

14.关节腔Articular cavity: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围成的密闭腔隙。

腔内呈负压,有少量滑液。

15.关节盘Articular disc:位于关节腔内的纤维软骨,可调整关节面,分隔、增大关节腔。

16.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连结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有弹性;有连接、缓冲等作用。

17.黄韧带Ligamenta flava:连结相邻椎弓板间的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18.半月板Menisci:位于膝关节腔内的纤维软骨板,包括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具有适应关节面、缓冲震荡等作用。

19.界线Boundary line: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连接而成。

20.脊柱Vertebral column:用躯干骨的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骨连结形成脊柱,构成人体的中轴,上端承载颅,下端连结肢带骨。

21.胸廓Thorax:由胸椎、肋和胸骨及其连结而成。

呈圆台形,有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

22腱鞘Tendinous sheath:是包在肌腱外面的鞘管。

分纤维层和滑膜层,滑膜层分脏壁两层,两层间有少量滑液。

23.斜角肌间隙Scalenus space:位于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空隙。

内有锁骨下A和臂丛通过。

24.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由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形成。

25.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构成。

包绕在腹直肌表面。

26.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Inguinal triangle(Hesselbach triangle):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

此区薄弱,腹腔内容物可经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27.腕管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

内有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28.鱼际Thenar:为手掌拇指侧的肌隆起。

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组成。

29.肘窝Cubital fossa:由肱桡肌、旋前圆肌、肱骨内外上髁间连线组成的三角形凹陷。

内有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及其分支、正中神经。

30.腘窝Popliteal fossa:在膝关节后方,呈菱形。

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腓长肌内外侧头围成。

内有腘血管、胫神经、腓总神经。

31.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和缝匠肌内侧缘围成的三角区。

内有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神经等结构。

32.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舌弓、舌根、腭帆游离缘共同围成。

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33.咽淋巴环Pharyngeal lymph circle: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防御功能。

34.齿状线Dentate line: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连接而成的环行线称齿状线。

为肛管内的重要分界线35.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由十二指肠悬肌及其表面腹膜共同构成。

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36.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内有胆囊A 通过。

37.肝胰壶腹(Vater壶腹)hepatopancreatic ampulla: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肝胰壶腹38.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sphicter of hepatopancreatic ampulla:肝胰壶腹周围的平滑肌称肝胰壶腹括约肌。

胆总管及胰管末段的平滑肌与肝胰壶腹括约肌合称Oddi括约肌。

39.上消化道Superior alimentary meatus:从口腔至十二指肠的消化管称上消化道40.舌乳头Papillae of tougue:舌背粘膜上的小突起,统称舌乳头。

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

41.唾液腺Salivary gland:位于口腔周围,能分泌并向口腔内排泄唾液。

唾液腺分大小两类。

小唾液腺位于口腔各部黏膜或黏膜下层中,属粘液腺,大唾液腺有3对,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42. 肺根Root of lung:出入肺门的支气管、肺A、肺V、神经和淋巴被结缔组织包裹称为肺根。

43.弹性圆锥Conus elasticus:是圆锥形弹性纤维膜。

位于甲状软骨、杓状软骨、环状软骨三者间。

其前缘增厚称声韧带;中部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

44.胸膜腔Pleural cavity:壁胸膜和脏胸膜两层间的腔隙称胸膜腔。

该腔密闭,左右各一,呈负压。

45.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返折而成。

是胸膜隐窝中位置最低、容量最大的隐窝。

胸膜腔积液常先积于此。

46.纵隔Mediastinum:是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47.肾门Renal hilum:肾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内有肾A、肾V、肾盂、神经和淋巴出入48.肾窦Renal sinus: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

内有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

49.肾区Renal region:肾门的体表投影称肾区。

位于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50.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51.阴道穹Fornix of vagina: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

阴道穹分为前穹、侧穹和后穹。

后穹最深,可穿刺引流积液和积血,进行诊断和治疗52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是位于小阴唇之间的裂隙。

其前部有尿道外口,后部有阴道口。

53.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breast ( Cooper ligament ):连于乳房皮肤与胸筋膜之间的纤维束,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乳腺癌早期可侵及此韧带使其缩短,导致乳房皮肤表面出现橘皮样变。

54.会阴Perineum: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

广义会阴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的所有软组织。

55.盆膈Pelvic diaphragm:由盆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肛提肌和尾骨肌组成。

中央有直肠穿过56.尿生殖膈Urogenital diaphragm: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组成。

男性有尿道穿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穿过。

57.精索Spermatic cord: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的圆索状结构,内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血管、神经、淋巴等结构。

58.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排泄管汇合而成,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

59.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脏腹膜和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的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男性密闭,女性与外界相通。

60.小网膜Lesser omentum:位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间的双层腹膜结构。

包括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两部分。

61.直肠子宫陷凹(Douglas腔)Rectouterine pouch(Douglas cavity):为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返折而形成的陷凹。

该陷凹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腹膜腔积液多聚存于此。

62.卵圆窝Fossa ovalis:位于房间隔右侧面的卵圆形凹陷,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63.主动脉窦Aortic sinus:每个瓣膜相对主动脉壁向外膨出,半月瓣与主动脉壁之间的袋状间隙。

64.隔缘肉柱Septomarginal trabecula:位于前乳头肌根部与室间隔下部的肌束,有防止心室过度扩张的功能。

65. 房间隔Interatrial septum: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心内膜和心房肌构成,右侧面有卵圆窝,是房间隔最薄弱处。

66.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位于左、右心室之间,分为肌部和膜部。

膜部薄弱易缺损。

67. 窦房结Sinuatrial node: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下方,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68.心包腔Pericardial cavity:位于浆膜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69.心包横窦Transverse pericardial sinus:是心包腔在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间的间隙。

经此处可阻断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血流70.冠状窦coronary sinus:位于心膈面,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内,以左房斜静脉与心大静脉汇合处为起点,最终注入右心房的冠状窦口。

71.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位于主动脉弓与肺动脉干分叉处,是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