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账常见手法61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
会计假账知识点总结
会计假账知识点总结会计假账是公司财务造假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以达到欺骗投资者、银行或其他股东的目的。
会计假账有许多种形式,本文将从收入、费用、资产和负债四个方面总结一些常见的会计假账知识点。
一、收入假账1. 销售收入虚增:公司通过虚构销售交易来使销售收入看上去增加。
这可以通过将还未实际发生的销售记录为收入,或者通过将销售额增加来实现。
2. 延迟收入确认:公司将已经实际完成的销售交易的收入推迟到下一个会计期间。
这样一来,公司在当前会计期间的收入会有所减少,但在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则会大幅增加。
二、费用假账1. 费用虚减:公司通过缩小费用的数额来增加净利润。
这可以通过将一些费用项目记入资产,或者通过将费用数额减少来实现。
2. 成本资本化:公司将本应记为费用的支出转化为资产,通过逐步摊销减少成本对盈利的影响。
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当前期间的费用,从而增加净利润。
三、资产假账1. 资产膨胀:公司夸大资产的数量或价值,让公司的表面上看起来更加富有和健康。
这可以通过虚构资产,将不能转化为现金的项目纳入资产,或者通过高估资产的价值来实现。
2. 隐瞒资产损失:公司将资产的价值减少或损坏的情况隐瞒起来,不将其计入财务报表,从而使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好。
四、负债假账1. 负债虚增:公司通过虚增负债的数量或金额,使财务状况更加稳定。
这可以通过虚构负债来增加负债的数额,或者将一部分费用记为负债来实现。
2. 隐瞒负债:公司将一部分负债的情况隐瞒起来,不将其计入财务报表,从而使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好。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会计假账手段包括:虚构关联交易、违规计提坏账准备、操纵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手段都是为了使公司的财务报表更加美化,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或获得更好的贷款条件。
然而,会计假账是一种不道德和违法的行为,有可能导致公司的破产和投资者的损失。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和识别会计假账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者应该学习会计知识,仔细研究财务报表,并通过与其他信息的对比和验证来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存在会计假账的可能性。
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
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来源于中国经济责任审计网论坛一、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指行为人使用涂改等手法更改凭证的日期、摘要、数量、单价、金额等,或采用伪造印鉴、冒充签名、涂改内容等手法,来制造证明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如:某厂职工利用一张字迹模糊,只有小写金额没有大写金额的发票,在金额“50.12”元前添写“1”,改为“150.12”元,同时按150.12元添加大写金额,在财务科顺利报销。
又如伪造单据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
单位以购买某种物品为名,编造假发票,套取现金单独存放,用于不当支出。
某炼油厂按规定应列支年度业务招待费为28万元,但到当年6月底招待费实际支出额已达25万元,为了使年度招待费不超过28万元,厂领导和会计人员便商定,以报销劳保用品为名套取现金,用于招待费支出。
随后,从劳保商店搞来一张空白发票,自己编造了有关数据,填入空白发票,共计10万元,会计人员依照伪造的发票做了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贷:现金进行了相关的会计处理,套取现金10万元,以个人名义存储,专门用于“压缩”招待费超支。
二、白条顶库所谓白条,是指行为人开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规凭证要求的发货票和收付款项证据,以逃避监督或偷漏税款的一种舞弊手段。
主要手法有:1、打白条子,即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物的字样,作为发票来充当原始凭证。
2、以收据代替发票这种手法经常用来偷逃税款,一些个体私营业主,当面对消费者为个人时,只开具收据来证明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开发票,以避免税务机关的检查而偷逃税款。
3、不按发票规定用途使用发票,如以零售、批发商业发票来代替饮食服务行业发票。
4、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
如:不加盖财务专用章,有关人员不签字等。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使用“白条”报账的情况较多,有的单位购进商品,支付劳务费用没有取得正式发票,而以收据或手写白条入账;有的单位个人通过一些借口借用单位的现金或银行存款,由于种种原因,钱花掉了,又无正式发票,为了弥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出现的短缺,大都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白条”(如由业务经办人员写一纸说明,有的甚至经办人员都不签字而由会计人员作一说明等)顶库,对“白条”的真实性、合法性没有严格审核和把关。
财务造假的十大手法
财务造假的十大手法
1. 收入虚增:财务人员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追回已销售产品等手段虚增公司营收,从而提高公司业绩。
2. 费用减少:对于某些实际存在的费用,如员工工资、租金等,财务人员可能故意减少记账金额,以降低公司支出。
3. 投资损失隐匿:在股票和债券等投资中,财务人员可以隐瞒公司遭受的损失,或者转移投资损失到其他账户,以掩盖真实的投资风险和亏损。
4. 非经营性资产转移:财务人员将公司的非经营性资产转移至其他公司或个人的名下,并通过虚构的价格为公司提供收益,从而为自己牟利。
5. 银行对账单欺骗:财务人员伪造银行对账单,以隐藏公司的财务状况或为个人谋取利益。
6. 应收账款管理不当: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虚构或延迟应收账款信息等手段,掩盖公司的实际财务情况。
7. 虚拟公司与关联公司欺诈:财务人员将公司与虚拟公司或关联公司捆绑在一起,虚构交易以掩盖公司财务决策的真实情况。
8. 财务报表造假:财务人员通过虚报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收入、利润、净资产等,欺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9. 高薪潜规则:财务人员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财务信息,通过在招标过程中制造干扰和操纵,使公司在招标中获得利益。
10. 商业贿赂:财务人员通过贿赂、行贿等行为,让与公司相
关的人员为公司提供利益,包括与竞争对手的交易,政府批文等。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伪造、篡改、遗漏财务信息,或利用各种手段虚构交易、夸大收入、缩小成本等方式来误导他人,达到非法获取利益的目的。
以下是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一、收入虚增1. 虚构销售:企业虚构销售收入,通过编造假的销售合同、发票等虚假文件来夸大销售额。
2. 过度确认收入:企业将未实际收到的款项确认为收入,以增加财务报表的收入金额。
3. 销售退货退款虚增:企业通过虚构销售退货、虚增退款金额等手段来增加收入。
二、成本缩减1. 虚增费用:企业通过虚构费用、虚增成本等方式来减少利润,以逃避税务监管。
2. 资产减值抵销:企业将未实际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抵消利润,以减少纳税金额。
3. 虚构成本:企业通过虚构原材料采购、虚构生产成本等方式来减少盈利,达到逃税目的。
三、资产贬值1. 虚构资产:企业虚构资产价值,通过编造虚假的资产凭证、报告等手段来夸大资产规模,提高企业信用。
2. 资产转移:企业将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转移到他处,以减少负债、增加净资产,提高企业价值。
3. 资产估值调整:企业对资产价值进行虚高或虚低估计,以调整净资产,达到欺骗投资者或逃税的目的。
四、偷逃税款1. 虚假报税:企业通过编造虚假的税务报表、凭证等方式来隐瞒真实的营业收入或利润,以逃避缴纳税款。
2. 偷漏税款:企业通过隐瞒收入、虚构费用等手段来偷逃应缴纳的税款。
3. 利用税收漏洞:企业通过利用税法规定的漏洞,以合法方式来减少应缴纳的税款。
五、财务报表造假1. 虚构资产负债表:企业通过编造虚假的资产负债表来夸大资产规模,提高企业信用。
2. 虚增利润表:企业通过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等方式来误导投资者,提高企业价值。
3. 隐瞒重要信息:企业通过隐瞒重要信息、虚构交易等手段来误导投资者,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六、内部控制缺失1. 职务侵占: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资金、财产据为己有。
2. 资金挪用:企业内部人员将企业的资金挪用到个人账户或他处,以谋取私利。
实务中常见做假账手法总汇
实务中常见做假账手法总汇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假账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假账通常指企业在经济业务中虚构或歪曲事实,隐藏真实的经济状况,以达到某种目的,例如逃避税收、哄抬股票价格或者获得银行贷款等。
下面将总结一些实务中常见的做假账手法。
1. 虚构交易虚构交易是最常见的做假账手法之一。
企业通过虚构销售、采购或服务收入来增加收入额,或者虚构采购、支付或费用来减少成本或费用。
虚构交易通常通过编造虚假的销售合同、采购发票、费用凭证等来实施。
2. 伪造凭证伪造凭证是指以虚假的方式制作和使用付款凭证、收款凭证、银行对账单等文件,以掩盖或伪装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
企业可以通过伪造银行对账单来减少或延迟支付款项,或者伪造收款凭证来增加收入。
3. 虚增存货虚增存货是企业为了掩盖真实盈利能力而采取的手法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夸大对存货的估值、虚构存货数量或增加虚假进货记录来虚增存货金额,以提高盈利水平。
4. 资金循环资金循环是指企业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凭证和内外部人员勾结等手法来形成虚假的资金流动。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虚构的购销合同、伪造的凭证和利用内外部人员的勾结,将虚假的资金转出再转入,制造公司资金流动的假象。
5. 隐瞒负债企业可以通过隐瞒负债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例如,企业可以将应付账款转移至其他关联公司,以降低负债水平;或者将应付账款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负债,以减少负债的金额。
6. 利用关联公司企业可以借助关联公司进行做假账的操作。
例如,通过虚构关联公司的交易来增加企业收入;或者将应付款项转移至关联公司,以减少负债金额。
此外,关联公司也可以作为资金循环的一环,用于进行虚构交易的资金流动。
7. 偷逃税收偷逃税收是企业为了减少纳税金额而采取的手法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费用、减少收入或操纵利润等手段来逃避缴纳税款。
此外,企业还可以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地区或境外避税。
8. 虚假登记资本虚假登记资本是企业为了满足法律和监管要求而采取的手法之一。
(完整版)会计做假账的21种常见方法
1、成本费用互化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
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另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
2、费用资本(产)互化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账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
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为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
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被人工虚拟,进行操纵。
3、费用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
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
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
另有选择性地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原因:同第3点。
5、成本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
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8、收入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会计做假账的21种常见方法
1、成本费用互化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
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另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
2、费用资本(产)互化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账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
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为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
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被人工虚拟,进行操纵。
3、费用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
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
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
另有选择性地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原因:同第3点。
5、成本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
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8、收入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假账常见手法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
假账常见手法·收进中常见的作假手法收进是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实现的营业收进。
收进按收进的性质能够有不同的分类,能够分为商品销售收进、劳务收进和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等而取得的收进等。
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可分为主营业务收进和其他业务收进。
不同行业的主营业务收进包括的内容不同。
工业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进要紧包括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代制、代修品、提供工业性作业等所取得的收进;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进要紧包括销售商品取得的收进;旅游企业的主营业务收进包括客房收进、餐饮收进等。
主营业务收进在会计核算中经营发生,一般占企业营业收进的比重较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碍事。
其他业务收进要紧包括固定资产出租取得的收进、技术转让取得的收进、销售材料取得的收进、包装物出租取得的收进等。
营业收进中的其他业务收进在会计核算中一般不经常发生兼营业务交易,占企业营业收进的比重较小。
收进业务核算复杂,企业为了到达某种目的,常在财务会计处理上采纳各种作假的手段。
〔隐瞒收进转移利润,虚增收进以粉饰财务状况〕。
企业业务收进轻易产生虚假的地点回纳起来,要紧表现在:已实现销售收进的业务不作账务处理;白条出库作实现销售进账;预收货款提早转进销售收进;销售材料收进直截了当冲减材料本钞票;隐躲固定资产出租收进;销售退回的产品只冲减本钞票不冲减收进;销售边角料收进私存"小金库";工业性劳务收进直截了当冲减劳务本钞票;产品以旧换新将差价列作销售收进,只计算要紧产品的销售收进,不计算副产品、联产品、自制半成品的销售收进等。
为了加强对营业收进的监督,国家审计机关、局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以及财政税务等局部应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
一、主营业务收进主营业务收进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营业收进,其作假的要紧方式有:1.发票治理不严格发票是企业销售产品的要紧原始凭证,也是计税的要紧依据。
财务会计造假手段及典型案例
财务会计造假手段及典型案例一、财务会计造假手段。
1. 虚构收入。
这就像是无中生有地变魔术。
企业会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销售交易。
比如说,和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是关联方伪装成的客户签订假的销售合同。
然后再伪造相关的发货单据,就好像真的把货物发出去了一样,其实仓库里的东西压根就没动。
最后再开个假发票,这样在账面上就凭空多了一笔销售收入。
这就好比一个人说自己卖了一堆空气,还假装收了钱。
2. 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就像是心急吃热豆腐,东西还没完全弄好或者服务还没完全提供,就把收入算到账上了。
比如一个软件公司,软件还在测试阶段,有很多漏洞,但是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就说软件已经可以交付使用了,然后把相关的收入确认了。
而推迟确认收入则是把已经到手的收入藏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就像一个人得到了一笔奖金,但是不想这个月让别人知道自己有钱,就先把这笔钱偷偷藏起来,等下个月再拿出来炫耀。
3. 费用资本化。
这就像是把本来应该是日常花销的东西,当作是一种投资。
比如说,企业日常的维修费用,本来是应该直接算作当期费用的,但是为了减少当期的成本,就把它当作是对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
这样就可以把费用分摊到未来的几个期间,当期的利润就会显得好看一些。
这就好比本来是今天吃的饭钱,却硬要说这是为了以后身体好的一种投资,不把它算在今天的开销里。
4. 关联交易造假。
关联交易本来是正常的商业往来,但是造假的时候就变味了。
企业会通过关联方之间不合理的定价来操纵利润。
比如说,一个集团里有A和B两家公司,A公司生产的产品成本是100元,正常市场售价应该是150元,但是为了让A公司利润好看,就以200元的价格卖给B公司,这样A公司就多赚了一笔,实际上就是在集团内部玩数字游戏,把钱从左口袋挪到右口袋,还让外人看起来A公司很赚钱。
5. 隐瞒负债。
这就像是一个人欠了很多债,但是却不想让别人知道。
企业会把一些应该记录的负债不记录在账上。
假账常见手法曝光
假账常见手法曝光在商业世界中,假账问题屡见不鲜,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假账不仅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的决策和发展,还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引发信任危机。
那么,假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常见的手法呢?一、虚构收入这是假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法。
企业可能通过伪造销售合同、开具虚假发票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
例如,某公司与不存在的客户签订虚假销售合同,声称向其销售了大量产品,并据此入账确认收入。
但实际上,这些交易根本没有发生,只是为了让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加出色。
还有一种情况是提前确认收入。
即使交易尚未完成,货物尚未交付或者服务尚未提供,企业就迫不及待地将未来的收入计入当前期间。
这种做法违反了会计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原则,使得财务报表中的收入数据虚高。
二、隐瞒费用与虚构收入相反,隐瞒费用是另一种常见的假账手段。
企业可能会将一些正常的经营费用不入账,或者将其计入其他会计期间,以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提高利润。
比如,企业故意不记录员工的工资、福利费用,或者将本该在本期计提的折旧、摊销费用推迟到以后期间。
这样一来,当期的费用被低估,利润则被人为地抬高。
三、资产造假资产的价值评估也是造假的一个重要领域。
企业可能高估资产的价值,以增强其资产规模和财务实力的表象。
常见的有虚增存货价值。
通过虚报存货的数量或者提高存货的单价,使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
还有虚增固定资产价值,将已经报废或者过时的固定资产仍然按照原值或者高估的价值列示在账面上。
另外,企业还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来操纵资产价值。
例如,将资产以不合理的高价卖给关联方,或者从关联方低价购入资产,从而达到美化财务报表的目的。
四、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但有些企业却利用这一点来做文章。
比如,随意变更折旧方法和年限。
原本采用直线折旧法,突然改为加速折旧法,或者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从而减少当期的折旧费用,增加利润。
会计账簿中常见的做假手法
会计账簿中常见的做假手法1. 异地设立假账在进行跨地区经营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会在不同地区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在这些分公司或子公司中进行虚增收入、虚减成本或将一些费用记入其他费用等手法来掩盖真实财务情况。
这种做假手法通常涉及以下步骤:•在被控制的分公司或子公司中,虚增销售金额。
这可以通过虚构销售凭证、虚报销售数量或价格来实现。
•在总部或其他分公司中虚增分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
这可以通过虚构交易、滥发发票或通过虚构客户来实现。
•在其他分公司或子公司中虚减对被控制分公司或子公司的贷项销项税额。
这可以通过虚构进项发票或调整销项发票来实现。
2. 虚构营业收入有些企业为了在财务报表中虚增营业收入,可能会采取以下手法:•虚构销售订单和发票,以增加销售额。
•合并两个或多个不同期间的销售数据,以达到财务业绩目标。
•通过滞后确认销售订单或提前确认销售订单的方式改变营业收入的确认时间。
•虚构收入确认期限,将过去或将来的销售额计入当前期间。
虚构营业收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企业的营业额、利润和财务指标,以正面影响投资者、分析师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评价。
3. 垃圾账户垃圾账户是一种常见的做假手法,通常在多层次的供应商链条中使用。
具体做法包括:•制造一些虚假的、以不存在的供应商名义开立的账户。
•将企业的资金通过这些虚假的供应商账户转走。
•这些虚假供应商账户往往没有实体,甚至没有实体场地,而只是为了将资金转移和隐藏。
通过垃圾账户,企业可以达到虚增支出和虚降利润的目的,从而在财务报表中展示出更好的财务状况。
4. 资产、负债、所有权的转移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以下手法:•将不良的贷款转移给其他实体或特定合作伙伴,以减少负债。
•虚构资产的金额,以增加企业的总资产。
•将企业的重要资产转移到其他实体名下,以消除或减少企业的负债。
•在企业财务报表上,通过将一些负债记入其他费用或其他账目中,隐藏负债。
这些手法都是为了扭曲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假账常见手法存货中常见的虚假形式
假账常见手法存货中常见的虚假形式第一篇:假账常见手法存货中常见的虚假形式纳税服务网·下载频道整理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在途和委托加工中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外购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在企业活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所以,不法分子常把存货作为偷窃变卖的对象,企业也往往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
在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违规分摊,成本不实一些企业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如在“材料采购”帐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帐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
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
二、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
如M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扬时,改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成本,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法,使该商品在周一会计年度内先进称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交替使用,人为地调节利润。
10种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
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二、白条顶库 所谓白条,是指行为人开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规凭证要求的发货票和收付款项证 据,以逃避监督或偷漏税款的一种舞弊手段。主要手法有: 1、打白条子,即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 物的字样,作为发票来充当原始凭证。 2、以收据代替发票 这种手法经常用来偷逃税款,一些个体私营业主,当面对消费者为个人时,只 开具收据来证明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开发票,以避免税务机关的检查而偷 逃税款。 3、不按发票规定用途使用发票,如以零售、批发商业发票来代替饮食服务行 业发票。 4、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 如:不加盖财务专用章,有关人员不签字等。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使用“白条”报账的情况较多,有的单位购进商品,支付 劳务费用没有取得正式发票,而以收据或手写白条入账;有的单位个人通过一些 借口借用单位的现金或银行存款,由于种种原因,钱花掉了,又无正式发票,为 了弥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出现的短缺,大都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白条” (如由业务经办人员写一纸说明,有的甚至经办人员都不签字而由会计人员作一
某企业在为职工购买皮衣时,因属违规行为,不敢直接列报,就采取弄虚作假的 错误做法,在购买服装付款时,要求对方不按皮装开具,而将服装换成为一般生 产用材料和运杂费来填写发票,财会部门收到对方填写的虚假发票和有关结算凭 证时,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企业为了掩盖真相,又办理了假入库和假出库手续。会计部门均以假出库凭单 作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 贷:材料采购 贷:原材料 一些单位用假发票开支吃喝招待费用,形成公款吃喝风。如某公司一次就以运 费名义开具假发票报销餐费 2 万余元。一些单位用假票滥发财物。如某单位办公 室采购人员,购进 30万元商品,但由供货单位开具的发票金额为 38万元,该单 位付给供货单位 38万元银行支票,该采购人员即从供货单位提取现金 8 万元据 为已有,使公有财产,化为私有,这种假发票的危害性不能不让人予以重视。 四、自制假单据、虚开发票
假账的表现形式及在会计报表中的体现都有哪些?[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假账的表现形式及在会计报表中的体现都有哪些?[会计实务优质文档]假账即虚假财务会计记录。
假,即不真实,不能反映实际状况;从会计学原理来看,“账”指一种符合特定会计技术要求的经济主体真实经济活动的书面记录。
假账就是没有真实反映企业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及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处理业务的账。
会计假账指那些不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处理,包括会计账务处理和会计信息披露。
一、假账的形式1.固定资产增加(1)固定资产增加的业务本身不真实或有其他不正当的行为。
根据现行制度规定,除了融资租人固定资产外,新增固定资产必须取得产权证明方可人账。
(2)新增固定资产计价不合理。
企业对不同来源的固定资产应分别作价,价值的构成应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
(3)新增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不正确。
例如有些企业将盘盈的固定资产在借记“固定资产”账户的时候,却贷记“资本公积”。
有些企业将固定资产的法定重估增值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4)将购人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对一般纳税人来说,购入固定资产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将增值税也计入固定资产的原价,而不能作为抵扣的进项税额。
否则不仅少计了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而且少缴纳了增值税。
2.固定资产减少(1)固定资产减少的业务本身不真实。
有些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少是虚假的,例如某企业虚报固定资产盘亏、毁损等,实质将固定资产私自出售,并将出售收入私分或记入“小金库”。
(2)固定资产的清理的账务处理不正确。
例如某企业将出售固定资产残值收入记入有关往来结算账户中,然后再作非法开支使用等;再如某企业将固定资产的清理费用记入制造费用等生产经营费用。
3.固定资产折旧(1)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不正确。
例如,某企业由于非季节性原因停用设备9个月,该设备的原始价值为200万元,年折旧率为10%,该企业对该设备仍计提了全年的折旧费,则该企业多提了折旧15万元,虚减了利润,也少缴了所得税。
记账凭证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记账凭证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有哪些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误的原始凭证加以归类整理后编制的,是作为登记会计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常⼯作中还通俗地称其为会计分录凭证。
那么你知道记账凭证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有哪些吗?下⾯由店铺⼩编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账凭证中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主要有:①“假账真做”,即指⽆原始凭证⽽以⾏为⼈的意志凭空填制记账凭证,或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让其⾦额与原始凭证不符,并将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符的凭证混杂于众多凭证之中。
例如某企业为了骗取上市资格,将堆压在仓库中的产品虚列为销售,并授意财务部门凭空填制了收款凭证,煞有其事地将⼏百万元的“主营业务收⼊”登记⼊账,借以虚增利润。
②“真账假做”,即造假者故意错⽤会计科⽬或忽略某些业务中涉及到的中间科⽬,来混淆记账凭证对应关系,打乱查阅⼈的视线。
例如某企业财务部会计李某,利⽤外币汇率频繁变动,将企业需要兑出的5000美元(当时汇率为1∶8)先折为⽇元,汇率为1∶100,然后再将500000(5000×100)⽇元折为⼈民币50000元(汇率为1∶10),李某做账时“真账假做”,将美元兑换成⽇元,⽇元兑换成⼈民币的两次折换,记作美元兑换成⼈民币的⼀次性兑换,两者的差额成为李某的私⼈收⼊。
③“障眼法”,就是对记账凭证的摘要栏进⾏略写或错写,使⼈看不清经济业务的本来⾯⽬。
造假者采⽤这种⼿法使记账凭证的摘要往往与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真实经济业务不符,或让摘要空出不写,或者粗粗写上让⼈不得要领的⼏个字,以达到掩饰和弄虚作假的⽬的。
例如某企业因私设⼩⾦库⽽被查处,该⼚领导吸取“经验教训”,认为以货币形式设置“⼩⾦库”容易引起审查⼈员的注意,⽽实物形式存在的“⼩⾦库”则不那么引⼈注⽬,于是⾃2005年始以购买材料的名义,以乱计成本费⽤等⽅式,购买⾦卡、⾦币、邮票等有保值和增值潜⼒的商品70余万元,并将之置于账外。
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原始凭证不开品名,在填制记账凭证时统称为购料,购买办公⽤品后计⼊制造费⽤、管理费⽤或销售费⽤等科⽬。
会计账簿中常见的假账方法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严令禁止账外设账,但一些单位置国家规定于不顾,采用虚列费用等多种方式,套取资金,另行设账。以历史纪录不法经济活动。关于账外账,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账外现金账和银行存款账,即小金库账;
2.账外资产账,即小仓账;
3.账外成本、权益,利润账等。
如某公司设置设置两套帐务账册,私设小金库,用于年末职工奖金和福利费支出,有的企业耍账外经营,最常见的就是以各种名目将资金套取出来,另行开设账户进行经营,整个经营经销活动另设账簿核算,未反映在法定账册内。如某企业以私人名义一开了10个储蓄存款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将大量资金转至企业财务大账之外的私人账户,用来开展一些非法行为。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经审查,上述上述五张凭证大都未附任何原始凭证,虚列收入200万元,五笔业务在“库存商品”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均未作注册登记,准备于下让年初将上述分录作销货退回处理。该企业承包人为了在承包期内拿到承包奖金,虚增当期利润,并采用换用挂往来账的手段掩盖其不法的目的。
例如,某企业下属的几个业务部门在经营上都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即年底完成公司所定的任务,即可以作为提拔、晋升、斯图杰奖金的前提条件。该企业一业务部年末经理在年底将近时,眼看无法完成公司合同所定的任务,即私下找主管该部门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许以重金,要求其在登账过程中作一些改动。会计人员允诺,年终,该部门经理如愿以偿地被提拨为公司副总经理。
例如,按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很强准备等必须按企业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如3‰)计提,审计人员在检查某企业坏账准备账簿时,其余额为20万元(大半为当月计提数),经查企业应收账款当月末余额为4000万元,按3‰计算应计提坏账作好为12万元,很常量明显坏账准备账簿余额与应收账款账簿余额对应关系不正确,多计提8万元,加大了成本,虚减了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账常见手法·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常见的作假手法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中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能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其价值通过使用的磨损逐渐转移到产成品价值中去,并通过销售收入收回。
固定资产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必不可少的,是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实力的反映,企业常通过固定资产信息的操纵或粉饰来达到其目的。
固定资产信息反映的作假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人对企业预测和决策的判断。
一、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一)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不符合规定标准根据财务制度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构成是: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构成固定资产,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列作低值易耗品。
在工作中存在着未按上述原则和标准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问题。
有的企业将属于低值易耗品的物品列作固定资产,有的企业将属于固定资产的物品列作低值易耗品。
造成核算上的混淆不清。
也造成了二者的价值在向生产经营成本、费用转移形成和水平上的不合规、不合理。
企业为了增加成本、费用,将符合固定资产的物品划入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或分次摊销,为了减少当期成本、费用将符合低值易耗品标准的物品划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延缓其摊销速度。
这种混淆划分标准,还会导致资产结构的变化,使固定资产与存货之间发生此长彼消的关系,使会计信息产生错报,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二)固定资产分类不正确固定资产可以分成七大类。
①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②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③租出固定资产;④不需用固定资产;⑤未使用固定资产;⑥土地;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企业对固定资产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一般企业多采用按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分类。
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正确与否主要涉及到企业对哪些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以及折旧费用的列支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企业费用与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确定与计算所得税的依据。
(1)将未使用固定资产划入生产经营使用的固定资产之中,会增加当期的折旧费用,使生产费用上升,还会导致固定资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虚增固定资产使用率,给信息使用者以假象,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2)企业将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与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混为一谈,以达到降低或提高折旧费用,从而人为调整财务成果的目的。
对企业采用经营租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租入企业是不计提折旧的,由租出企业计提折旧;而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租入企业是要按规定计提折旧的。
如果对有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其结果只能是人为提高折旧费用,增加当期的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
如果对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折旧,其结果就是虚假地降低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
这两种结果都是对企业财务成果与纳税的人为干扰。
(3)对土地的分类出现错误。
与房屋、建筑物价值有关的因征地支付的补偿费,应计而不计入房屋、建筑物的价值。
而将其单独作为"土地"入帐,便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造成了固定资产的分类混乱。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不准。
资产根据其来源,有七种计价方式:①购入固定资产的计价;②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计价;③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的计价;④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价;⑤改建、扩建固定资产的计价;⑥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计价;⑦盘盈固定资产的计价。
企业在计价方法和价值构成以及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方面出现问题。
(1)计价方法。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有原始价值的就应按原始价值入帐;无法确定原始价值的,按重置完全价值入帐;而帐面价值则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
有些企业却不按上述规定采用正确的计价方法。
从而影响了当期其他的成本费用,使固定资产的有效期内的折旧产生差错,使会计信息反映失实,最终误导人们的决策行为。
(2)价值构成企业在固定资产价值构成方面发生的问题主要是任意变动固定资产价值所包括的范围。
有些企业不按规定,在购入固定资产时,将与购入该固定资产无关的费用支出或虽有某些联系但不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支出,统统作为固定资产的价值组成部分。
造成固定资产价值虚增虚减。
(3)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
有些企业不顾国家规定,任意调整、变动已入帐的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
如:经营租赁的固定资产,实物虽已转移;但出租单位仍应对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会计部门应对其进行核算。
但企业因固定资产已不在本企业使用而随意将固定资产从帐户中削减。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管理当局及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
二、固定资产增减业务作假方式主要有:1、购入固定资产质次价高,采购人员捞取回扣企业采购人员为了捞取回扣,与卖方合谋,购买质次价高的物品,造成企业不当损失。
如:某企业采购为单位采购电脑10台,该配置电脑市场价为6000元,销货方以盈利为目的,同意给购货方回扣6%,而故意抬高价格,每台6500元购货方同意成交。
单位付款65000元,采购人员得3900元回扣,装入自己腰包。
2、固定资产运杂费,掺入了旅游参观费固定资产的原值包括买价、包装费、保险费、运输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
有的企业将不属于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支出也记入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增了固定资产价值。
如:企业购买吉达汽车一部23万元,计价时将请客送礼、游山、玩水的费用全部计入固定资产运杂费,加大了费用开支。
3、运杂费用张冠李戴,人为调节安装成本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将固定资产的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都先计入在建工程,当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将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运杂费列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安装成本中,从而人为调节了固定资产的价值。
如:某机械厂购了一部货车价值150000元,运杂费3000元。
同时该厂又外购机床壹台,价值100,000元,运杂费2000元。
该机床需要安装。
但某机械厂实行运输队另行结算。
企业为了照顾运输队的利益,将汽车运杂费计入生产设备安装成本,使外购原来102,000元变成105,000元,人为调整了外购机床与货车的原价。
4、接受贿赂,虚计固定资产重估价值其他单位投入的固定资产,应按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或经评估确认的价值计价,由于企业或投资单位有关人员接受贿赂,私下商定有意抬高或降低固定资产的价值。
如:A、B公司合作成立C公司,B公司接受贿赂同意虚开发票进行并未存在的实物投资,同时接受A公司投入已使用帐面原值2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元,净值135,000元的固定资产,以150,000元重估价值作为投资的资本金。
5、固定资产出租收入,虚挂往来帐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属于租赁性质的劳务收入,应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发生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在"其他业务支出"科目中核算,有的企业为了挪用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将收入直接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而分期挂帐。
如:企业出租房屋收入200,000元,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但企业却挂了"其他应付款"科目。
将全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80,000元和发生的其他费用18,000元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而不通过"其他业务支出"核算。
使企业应交纳的房产税、营业税及附加税全部逃交,进而也影响了当年利润和应纳所得税。
6、固定资产高价收入,存入小金库财务制度规定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应冲减清理支出,企业为将报废的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挪作他用,收回的款项存入了企业的"小金库"。
如:某工厂经有关部门批准,报废了壹台设备,出售收回价款50000元,应冲减清理支出。
企业为了为职工谋取福利,将收入作为"小金库"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
7、清理固定资产净收益,不按营业外收入记帐财务制度规定,处理固定资产收回的价款,应冲减固定资产清理支出,将净收益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企业经营效益好,为了控制利润,便将固定资产净收入仍挂在固定资产清理帐中,并结转下年再处理。
如:某工厂售出一个已用机床,原值50000元,已提折旧20000元,销售收入60000元,净收入30000元。
本应记入营业外收入,但企业为了调整利润将30000元挂在"固定资产清理"帐户,并结转下年。
这种作假形式直接影响着所得税补交和盈余公积的提取。
8、转移工程借款利息、调节当年损益企业工程借款利息,在办理竣工结算前应计入工程成本"在建工程",结算后计入"财务费用"。
但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将应计入在建固定资产造价的费用,在未办理竣工结算之计入当年"财务费用"。
如:企业于92年4月贷款300000元用于购买工程设备,年利率5%,期限3年,每年计息一次,该设备安装工程预计两年内投产完成。
1994年4月安装完毕并办理交付使用手续发现该企业故意将在两年内每年发生的利息300,000×5%=15000元都记入"财务费用",虚增费用,虚减利润,导致单位少交税金,进而也少提了盈余公积。
9、在建工程试运转收入,不冲减在建工程成本企业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扣除税金后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但企业为了调整利润,便转移收入,在"其他应付款"中加以挂帐。
如:企业在试运转过程中发生各种费用为20000元,在运转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为30000元,企业故意将收入在"其他应付款"科目直接挂帐,并在年终结转到下年度挂帐。
10、融资租入的财务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包括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固定资产价款和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
不包含融资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帐户的各项支出。
有的企业面对金融机构,为了增加利润,便将应计入"财务费用"帐户的各项支出,计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中。
如:企业经营效益不好,融资租入了整套设备,采用分期付款方式。
在支付的融资租赁费中包含按租赁合同或协议的确定的固定资产价值再加上运输途中运输费,保险费和安装调试费等。
但租赁手续费和设备交付使用后的利息支出共计9万元记入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原价中,导致费用减少,利润增加。
使企业保持盈利,只有盈利才能保证企业在金融机构的信誉。
11、无偿转让旧设备,清理损失列损益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将淘汰的旧设备无偿转入自办企业并将发生的清理损失金额列入当年损益。
如:企业将旧设备转入自办企业,原价500,000元,已提折旧200,000元,企业为了减少利润故意将原值直接记入"固定资产清理"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