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征战诗的鉴赏方法技巧
诗歌鉴赏------边塞征战
诗歌鉴赏系列之划分类别——边塞征战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掌握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步骤。
2、熟练运用边塞征战诗的解题步骤。
重点:掌握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步骤。
难点:熟练运用边塞征战诗的解题步骤。
一、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边塞诗的内容大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一)首先要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二)在边塞征战诗的大题材下,每首诗都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
要注意体会跃起于边塞征战诗的种种矛盾:慷慨从军和久戍思乡的矛盾,痛恨庸将(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和献身精神的矛盾……都回旋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三)边塞征战诗体现出来的风格不同: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四)注意与战争有关的词语:如“烽火”、“烽烟”、“狼烟”、“干戈”、“天狼”。
又如一些曲子,如“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苦)”(如“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杨柳曲”等。
鉴赏技巧第一步:联系背景第二步:寻找带有感情的事物和表达情感的词第三步:体会感情: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例: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与练习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与练习定义: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
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行” “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
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
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边塞征战诗的内容:1、景:边塞风光,奇丽壮阔2、事:民族交往,边关战事2、人:(1)统治者:穷兵黩武(2)将士:军旅艰苦;久戍边关,思乡念亲;记现实战事,以身报国或反战情绪。
(3)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闺怨思念。
边塞征战诗的思想感情:1、雄奇壮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壮志豪情。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单调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5、反映连年征战对百姓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批评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
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6、讽刺痛恨骄横无能的将军。
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边塞征战诗常用的技巧: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象描写、细节描写、对比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小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经行岚州(唐)杜审言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京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注:杜审言于公元670年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这首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请结合诗句分析。
高三诗歌复习-边塞征战诗实用精品(附高考真题)
• .(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 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 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 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 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 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 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 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 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 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 3.虚实结合: •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陈陶《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四、边塞诗的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其一》)
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杜甫《后出塞》其二)
委婉清丽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09年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 严武
答案 (昨1)夜夜秋晚、风秋入风汉、关汉关,、朔寒云云、边冷月月满、西西山山,。诗的 前两句更描绘催的飞是将一幅追初骄秋虏边,关阴莫沉遣浓沙重的场夜匹景马,还营造。了紧
张的边境氛围。
(2)【诗西注的)】后人严两。武句曾(表任7现2成6了-都7作6尹5者)、作:剑为字南镇季节守鹰度边,使关华,的阴广将(德领今二,属年斗陕志 昂志扬;的第(豪四7迈句64情 写)怀 全秋。 歼率第敌兵三军西句的征写决,部心击署,败显奋吐示力蕃必出军胜击队的,七信显万心示多。昂人扬。的斗
边塞诗鉴赏-边塞征战诗
万里黄河绕黑山。
(二)戍边将士思乡怀人之愁:抒写戍边将士久戍边 关的乡愁(思念家乡和亲人)和家中妻子的离愁 别恨。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 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 人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 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 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 杀人。”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 征人思乡的愁苦。
边塞诗选读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边塞诗选读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选读 出塞(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战场遗址
2019/4/9 18
四、边塞诗常见意境特点
残破荒凉,沧桑悲怆, 肃杀凄凉、苍凉
塞上风光二
塞上风光一
雄浑寥廓,雄奇壮丽, 寂寥落寞、奇丽、奇寒、 辽阔、壮阔、广阔、辽阔、 壮阔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一)戍边将士生活作战的艰辛: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 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边塞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以此反衬将士们英勇 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9/4/9 16
•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 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 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 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 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4. 柳营。指军营。《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 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 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 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 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 “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边塞诗四首(边塞诗知识全面)
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的境界,注重主观情 感的抒发。它按照生活应有的样式或作家主观 情感逻辑去想像和创造理想境界,描写生活。 常用联想、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象征: 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
1、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
表现程度之深, 感慨之深
诗人骑马从塞外 千里迢迢赶到蓟 城,登上这座边 城的城墙。只见 边塞苦寒之地, 一片萧条,白日 当中,黯淡无光 的景象。
2、“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写诗人登城所见而引发诗人忧心 边事心情。有人认为这是批评“诸将”,而有人 认为是讽刺“朝廷” ,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 么? 这是讽刺朝廷。因为,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此萧条,民 不聊生,就为胡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没有安定边 境的奏疏上陈吗?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无能将领, 让他们无功受赏,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运用暗示手法, 语含讽刺,表面写诸将,实际写玄宗偏听偏信。
的画面。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 思亲之情?
黄昏独 上之情, 极缠绵 悱恻
缕缕笛声,无 限的思愁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 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
万里相思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曲笔:以 闺中之思 已衬出已 愁,更为
情深
写得虽是“边愁”, 但意境雄浑开阔,情 调激越悲凉,绝不只
可怜无定河②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乙诗:闺怨 Biblioteka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边塞诗鉴赏方法及边塞诗代表作分析
边塞诗鉴赏方法及边塞诗代表作分析边塞诗鉴赏方法及边塞诗代表作分析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第一、这种类诗主要有以下几类:1、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6、讽刺统治者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
7、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第二、这类诗歌的主要风格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第三、分析鉴赏这类诗歌方法1、知人论世由于这类诗歌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就边塞诗来说,它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分析鉴赏这类诗歌时,首先必须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推敲诗歌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1)了解诗人及其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2)了解诗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李贺的诗歌为例,说说对诗人诗歌内容的了解。
就李贺来说,诗歌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
他写这类作品,主要表现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
个人发愤抒情。
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其诗歌究反映了在官时的生活感受。
写神仙鬼魅的题材。
李贺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咏物等其他题材。
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借助咏物等来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
(以上来源《中国文学史百题解读》)(3)诗歌分析下面分析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诗歌如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歌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边塞征战诗
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4、掌握边塞诗的一般鉴赏方法投笔从戎:扔掉笔去参军。
指文人从军。
班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
尝缀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后汉书·班超传》)请缨: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西汉武帝时,南越王请求与汉和亲,武帝打算乘机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
谏议大夫终军主动请求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来终军不辱使命,最终说服南越王向汉朝称臣。
(《汉书·终军传》)斩楼兰:杀敌建功。
西汉时,西域小国楼兰国王受匈奴使者指使,多次杀死汉朝前往大宛的使臣。
汉傅介子自请出使大宛,使楼兰王谢罪,并趁夜幕率领士兵杀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达大宛。
汉昭帝以后,楼兰仍反复无常。
大将军霍光又派傅介子带着大批珍贵礼品和精干的勇士,前往西域,宣称此行专程赏赐属国。
楼兰王十分贪财,一点防范也没有。
傅介子在驿馆布下埋伏,再请楼兰王赴宴,杀死楼兰王,平定了楼兰,建立了战功。
(《汉书·傅介子传》,又见于《汉书·西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征战诗域传》)燕然勒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功,刻石记功。
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后汉书·窦融传》附《窦宪传》)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王翰等。
他们继承汉魏乐府及六朝、初唐诗人鲍照、陈子昂等的传统,多以诗歌描写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他们的诗或描写塞外风光,或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或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
大漠秋风慷慨情
题材特征: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标题往往有“行”
“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常见意象有自然景物类(黄沙、秋
月、大漠、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
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
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
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思想感情: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6、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常用技法: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鉴赏方法: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注意区分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3、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4、掌握一些常用评析词语:雄奇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豪迈报国之志杀敌豪情英雄气概昂扬精神厌战情绪深切同情。
古诗题材鉴赏:边塞征战诗
1、歌颂祖国边塞雄奇壮丽、奇异独 特的景观。
大漠雪,燕山月似钩。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主战思想:描写艰苦激烈的戍 边生活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 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如,《从军行》《使至塞上》《 燕歌行》《兵车行》等
(一)标志·典型意象:
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少妇)、胡儿 景物:秋月、落日、雪山、冰雪、大漠、孤城、 边关、黄河、长云、黄云、雨雪、风沙、碎石;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轮台、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 楼兰等。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号角、战鼓等 音乐:《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抓住了马 身上那凝而不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 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 氛。
“幕中草檄砚水凝”,表现出将士们斗风雪的战斗 豪情。
二、知类型、明共性
(一)标志·标题
“行”“军”“戍” “征人”“塞上”“塞下” “从军”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词会出现在标题中。
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期间,封常清曾几 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 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首 诗是岑参为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
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 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 斗气志。
2020高考诗歌鉴赏之边塞征战诗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 下 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从 军 行 》王昌龄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边塞环境恶劣、 生活艰苦。以此 反衬将士们英勇 无畏的爱国主义 精神。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思想主旨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征战诗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审美特点 ;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 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 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 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 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艺术风格
1、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4、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思想
迥异的艺术风格?
▪ 1.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 边塞诗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 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 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 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而 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 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这样在知识分子的笔下,多用来表现 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 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精品资源]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
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落霞阁主人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阅读古诗,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激趣导入——知识回顾——研究归纳——探讨深入——习题演练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相机引导;通过比较鉴别,归纳相关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认识,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报效祖国。
重点:复习边塞诗歌,整理相关规律难点:通过比较去把握边塞诗歌主题与风格上的不同一、导入(关于所谓边塞诗)我们中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多,疆域大,人气旺是好事,但是,民族之间的相处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
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就基本没有停过,汉族人口最多,又尽占地利,少数民族多居边地,环境也多恶劣;汉族人的大汉族主义和征服意识,少数民族的利益驱使和自恃勇武,导致边境地区常常血流成河。
唐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和突厥、回纥、吐蕃之间,在我国北方连年有战争。
对于唐的战争,当时的诗人,一般是不反对的,因为是卫国战争。
对于参加这些战争的将士,又常常歌颂他们为民族英雄,认为他们是为国死节,不是为了贪功受赏。
盛唐文人们(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理念,而且他们也很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
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在诗歌创作上,他们融入了这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这就是边塞诗派。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世称高岑。
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
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一、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二、边塞诗常见意象有哪些?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旌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夸张比喻借代对比等修辞,烘托、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手法四、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①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②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③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④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⑤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⑥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⑦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⑧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五、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祖咏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
②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始一“望”一“惊”,是全诗结构的关节所在,望到的是眼中景,惊异的是心中情,写景抒情都由这一望一惊所生发,铸词之妙颇见功夫。
B.首联用视听结合的笔法,“燕台一去”是“一去燕台”的倒装,这既是律诗音韵的要求,同时以“燕台”起笔,增加了诗歌的气势。
“笳鼓喧喧”则从听觉侧写汉营军纪严整军威凛凛。
边塞征战诗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 什么寓意?
答案:前两句用夜晚、秋风、汉关、寒云、 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了初秋边关阴沉 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军城早秋 严武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
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
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
情却难以控制。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 作 答用:?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 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 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 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 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许浑《塞下》) 6.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战争的残酷, 厌战,反对穷 兵黩武
思想感情之四
7.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8.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描绘边塞雄奇壮 丽的独特景观
思想感情之五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公开课:鉴赏边塞征战诗 方法与技巧
(四)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 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 痛楚、无限的乡愁。
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也表达了因长期戍边又毫无结果而产生的 思乡之情。“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些都 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典型诗句。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 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 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 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 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 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 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 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 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二、鉴赏方法
•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 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 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 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 第二 、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 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 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 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赏析指导一、概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二、边塞征战诗的诗风: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
1、初唐诗风杀敌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抱负,格调高亢。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骆宾王)2、盛唐诗风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3、中晚唐诗风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4、宋代诗风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争斗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三、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狼烟、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碛西轮台;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5、边塞诗中常见的音乐意象: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边塞征战诗讲解
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边塞征战诗一、边塞征战诗的内涵及标志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征战诗到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并形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另外王维、李白、杜甫等也都写过边塞诗。
这类诗的主要标志:1.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诗中意象多反映边地风貌与军旅生活。
(1)自然景观类: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黄河、沙碛、阴山、楼兰、蓟北、西山。
(3)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胡笳、琵琶、战马、戈矛剑戟、斧钺弓箭。
(4)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
(5)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
二、边塞征战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1.保家卫国、建立功勋的壮志豪情:或表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热情;或抒写将军出塞、驰骋疆场的丰功伟绩;或讴歌功业理想、不惜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这类思想情感主要表现在初唐时期。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或描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勇敢顽强的英雄气魄;或描写豪迈从征,表现将士视死如归的勇气与大无畏的精神;或描写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将士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如大漠戈壁、玉塞萧关、冰川雪峰、火山热海等,这些边塞风景,常常充满一种昂扬雄壮的情感基调。
4.征人思乡的情愁:征人思乡,或表现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揭示爱国与思乡的矛盾;或极写边地环境的恶劣与从军生活的艰苦,表现将士无法排遣的思乡深情;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表达渴望归家的寂寥心情,等等。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或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呼吁朝廷停止穷兵黩武的政策;或极写战事之惨烈,控诉边将的无能,朝廷的用人不当;或揭示军中的不公与腐败,谴责边将的骄奢、朝廷的昏聩;或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引发对战争的思考,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征战诗的鉴赏方法技巧
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二、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
;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在鉴赏要注意区别。
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
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
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劈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
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
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
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
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