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方案1:生产计划编制管理方案V20150906

合集下载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制度名称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编号受控状态执行部门监督部门编修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工作,确保按时、按质、保量向客户交付产品,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编制与管理。

第3条管理职责1.生产总监负责生产计划的审批,和生产工作的监督、指导。

2.生产部经理负责组织生产计划指标和生产计划草案的编制工作。

3.生产计划员负责资料的收集、生产能力的核定、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和生产计划草案的编制。

第2章生产计划草案的编制第4条明确年度生产任务1.生产总监根据年度经营目标确定年度生产目标。

2.生产部经理负责组织生产计划人员明确的年度生产任务,并编制生产计划草案。

第5条收集生产资料和信息生产计划人员负责收集生产资料和相关信息,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1.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

2.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

3.国内外的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资料。

4.计划期内产品的预测销量、长期合同的执行情况。

5.技术部提交的计划期内新产品试产计划。

6.仓储部提交的成品库存及原料库存状况。

7.生产现场的统计资料。

8.产品的试制、物资供应、设备检查、劳动力调配等资料。

第6条核定生产能力生产部收集生产设备的产能情况和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等信息,以便核定公司生产能力第7条初步拟定生产计划指标生产计划员初步拟定生产计划指标,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提交生产总监审核,总经理审批。

第8条综合平衡生产计划指标生产计划人员在确定最佳生产计划指标时,需对指标进行综合平衡。

具体平衡的内容如下所示。

1.生产指标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主要通过生产能力与品种产量指标的比较来平衡。

2.生产指标与生产技术准备能力、劳动力、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具体要求如下。

(1)生产任务大于生产技术准备能力,需要采取措施来压缩生产技术准备周期。

(2)出现物资缺口时,应采取措施力保证物资的供应,确保产量指标的达成。

(2)在劳动力方面,测算现有劳动力数量、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各个季度、各个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任务是否相适应,劳动力不足时,可改进劳动组织、压缩工时定额以及车间之间内部调剂等措施来解决。

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生产计划编制方法介绍生产计划编制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出一份合理的生产计划,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简单和有效的生产计划编制方法,帮助企业高效地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

步骤以下是生产计划编制的基本步骤:1. 了解生产需求: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生产需求进行全面了解。

了解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生产周期、关键路径等信息是编制生产计划的基础。

了解生产需求: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生产需求进行全面了解。

了解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生产周期、关键路径等信息是编制生产计划的基础。

2. 评估资源情况:评估企业的生产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设备和原材料等。

确保资源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并且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

评估资源情况:评估企业的生产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设备和原材料等。

确保资源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并且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

3.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出生产计划。

建议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例如每周或每月,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安排生产活动。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出生产计划。

建议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例如每周或每月,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安排生产活动。

4. 考虑风险和变动: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变动因素。

例如,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或某个生产环节出现故障等情况。

制定应对措施,并留出一定的缓冲时间以应对可能的变动。

考虑风险和变动: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变动因素。

例如,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或某个生产环节出现故障等情况。

制定应对措施,并留出一定的缓冲时间以应对可能的变动。

5. 跟踪和调整:制定生产计划后,需要跟踪实施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及时了解生产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跟踪和调整:制定生产计划后,需要跟踪实施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及时了解生产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生产计划编制

生产计划编制

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编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生产活动进行有序安排和组织的过程。

有效的生产计划编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从需求预测、产能评估、生产计划制定和调整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 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生产计划编制的第一步。

企业需要通过对市场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客户反馈等信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品需求量进行合理预测。

这可以通过数学统计模型、市场调研、专家意见等方法实现。

需求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产能评估和生产计划制定。

2. 产能评估产能评估是根据需求预测结果,对企业现有资源和设备的产能进行评估,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

在进行产能评估时,企业需要考虑到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现有工作人员数量以及供应链的运转能力等因素。

通过对产能的评估,企业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设备更新、人员招募和供应链调整等措施以满足预测的需求。

3. 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制定是根据需求预测和产能评估结果,将产品需求量转化为具体的生产计划。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周期、库存管理、生产任务分配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等因素。

同时,还需合理安排生产订单、订单交付时间和产品质量控制等关键细节,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生产计划调整生产计划调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这需要根据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原材料供应情况、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生产中的突发情况,保持生产的正常进行。

总结:生产计划编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需求预测、产能评估、生产计划制定和调整等步骤的有机结合,企业可以达到生产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和市场需求满足的目标。

企业应注重专业化的生产计划编制团队建设,提高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加强内外部信息的协调与共享,以不断完善生产计划编制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监控和调整,确保生产活动有序进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计划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成品库存计划等。

三、职责分工1、生产计划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需求、销售订单、库存水平等信息,制定生产计划。

协调各生产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等相关部门,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监控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生产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2、销售部门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和销售订单信息,协助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生产计划。

及时反馈客户需求变化和订单变更情况,以便生产计划部门调整生产计划。

3、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确保原材料按时、足额供应。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处理原材料供应中的问题。

4、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配合生产计划部门进行调整。

5、仓储部门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管理,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

配合生产计划部门和采购部门,做好原材料的入库和成品的出库工作。

四、生产计划的制定1、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计划部门定期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包括销售订单、市场预测、客户反馈等。

对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产品的需求趋势和季节性变化。

2、生产能力评估生产计划部门对公司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设备产能、人员配置、生产效率等。

考虑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和潜在风险,确定合理的生产能力范围。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生产批次等。

生产计划应充分考虑原材料供应、设备维护、人员安排等因素,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4、计划审核与批准生产计划编制完成后,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包括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

审核通过后,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正式发布实施。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一、概述生产计划管理方案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效率、优化生产资源利用、提高产品质量而制定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计划管理方案的相关内容。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生产计划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生产过程得以合理组织、高效运作,实现生产计划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协调性。

2. 原则:- 信息共享原则:各部门之间要共享相关生产计划信息,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灵活性原则:生产计划管理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时调整计划,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生产环境变动。

- 效益最大化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和合理分配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

- 可行性原则:制定的生产计划要符合企业实际条件和资源限制,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三、管理流程1. 计划制定:- 定期收集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市场预测与分析,制定年度生产计划目标。

- 制定生产计划指标,包括生产量、生产线安排、库存控制等。

- 设定生产计划的执行时间表,确保各阶段任务按时完成。

2. 计划执行:- 配置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设备、原材料等,满足生产计划需求。

- 跟踪生产进度,及时掌握生产情况,确保计划按时执行。

- 协调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保证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

3. 计划调整:- 定期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进行调整优化。

- 根据市场变化、客户需求的更新,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动。

- 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反馈信息,共同制定和优化生产计划。

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 根据生产计划需求,对各部门的人员进行合理编制与培训,确保人员合理配置与使用。

- 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整体的生产能力。

2. 设备资源:- 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制定定期保养和维修计划,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 采购新型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原材料资源:- 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产品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产品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产品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企业中,为了合理高效地组织产品的生产工作,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制定和实施产品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编制依据、编制过程、责任分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产品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编制依据1.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2. 结合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和资金、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条件进行合理安排。

三、编制过程1. 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为编制生产计划提供依据;2. 产能评估: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确定可用资源和产能;3. 前期准备: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工序,采购原材料和设备,进行设备设置和调试等准备工作;4. 编制计划:根据市场需求、产能评估和前期准备工作,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数量、时间和工序等关键信息;5. 评审和修改:对编制好的计划进行评审,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6. 通知发布:将最终确定的计划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四、责任分工1. 生产部门:负责收集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数据,执行生产计划;2. 销售部门:提供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数据,并与生产部门密切合作,确保计划的准确性;3.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并按时交付给生产部门;4.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质量验收,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5. 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五、监督管理1. 定期检查: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 风险控制:对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等关键因素的变化进行风险控制,确保生产计划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3. 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计划执行效率;4. 数据分析: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未来的生产计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5.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问题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办法,生产计划的实施、监控、调整规定 - 生产管理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办法,生产计划的实施、监控、调整规定 - 生产管理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办法1.0、目的通过有关计划工作的编制和执行过程的管控,使产品的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客户订单的按期交货。

2.0、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短期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3.0、组织与权责3.1、物控部是生产计划编制和推行的主责部门,职责如下:3.1.1、根据现有订单编排生产计划,提供交期答复。

3.1.2、参加特殊订单评审及产前会议,提供评审意见。

3.1.3、编制与传递2日《生产计划》,跟踪生产部计划达成率。

3.1.4、组织召开产销生产计划会议。

3.1.5、提供计划完成总结,对订单交期达成情况做统计分析。

3.2、市场部主要职责如下:3.2.1、编制月度销售计划(预测),下发给相关业务部门。

3.2.2、组织各部门做订单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3.2.3、按出货计划安排发货。

3.2.4、参加产销生产计划会议。

3.3、生产部主要职责如下:3.3.1、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并每日提供生产日报表,统计生产完成情况。

3.3.2、提供因物料不良、损耗等原因造成的补料申请。

3.3.3、根据业务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产能和技能。

3.3.4、参加特殊订单评审及产前会议,提供评审意见。

3.4、工程部主要职责如下:3.4.1、负责测算、制定标准产品产能及工时,拟定工艺文件。

3.4.2、负责制定产品BOM,确定合理的损耗系数。

3.4.3、召开新品产前会议,确定产前注意事项。

3.4.4、参与订单评审,提供评审意见。

3.5、品管部主要职责如下:3.5.1、根据检验规范,对来料、制程、入库、发货等环节实行质量控制。

3.5.2、参与订单评审,从检验要求,检验时间上提出评审意见。

4.0、生产计划作业编排4.1、市场部接受客户订单,通知物控部去客户点料,根据物控部的物料下单情况,在确定齐料、工艺、工装等生产条件齐备时,下《生产通知单》给计划员。

4.2、计划根据汇总的《生产通知单》交期结合车间在产情况编制生产计划,采用滚动式的方法编制N+2天的生产计划,即今天排明天和后天的生产计划,明天的生产计划为锁定计划,确保计划的可执行性不被调整;后天的生产为可变计划即近似准确计划,基本上可以照计划安排生产,但由于物料、设备及插单等原因可以灵活安排。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加强产供销协同、提高产能利用效率,降低生产综合成本,确保生产目标的达成,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短期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三、组织与职责(一)销售部是生产计划编制的主责部门,职责如下:1、根据现有订单、库存明细确认需生产量,提供交期答复。

2、参与生产通知单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3、编制物料需求计划与采购计划,提供物料需要到位时间。

4、根据销售预测合理设置成品库存,适时安排备货。

5、编制月度销售计划(预测),向其他部门传递。

6、按计划期安排发货,并对订单交期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生产部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日排产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2、参与生产通知单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3、提供因补料等原因引起的材料需求申请计划。

4、生产通知单由销售经理、生产经理、执行董事签字后交生产调度安排生产。

(三)影响生产计划编制的主要因素:1、客户订单2、安全库存量3、技术工艺路线、标准产能定额、物料供应能力4、现有设备产能5、操作人员6、生产部当前排产情况,即已分配生产负荷(四)生产计划编制1、编制每一批产品型号的生产计划,确保第一天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性、第二天生产计划的近似准确性2、生产部计划排产主管根据每批生产计划编制具体计划,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提高日计划执行率。

(五)生产计划调整生产计划调整分为大生产计划调整与日排产计划调整两种情况。

1、当发生重要设备突发故障、特殊物料在制程中发现大范围不良、订单变更等情况时,物控部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2、当存在以下情况时,生产部需灵活调整日排产计划:生产部提前完成当天排产任务、人机料因素导致排产异常等情况时,生产部应灵活调整排产计划。

四、附则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生产技术部2014年1月。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1.0 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生产计划编制与管理,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0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部门和员工,包含生产、采购、仓储、销售等相关人员。

3.0 定义•生产计划:指依据市场需求、产品规格、生产本领等因素订立的生产工作布置和时间表。

•编制:指负责订立和布置生产计划的相关部门或人员。

•管理:指对生产计划的执行和布置进行监督和掌控的活动。

4.0 生产计划编制4.1 编制原则1.依照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订立合理的生产计划。

考虑产品生命周期、销售猜测、生产本领等因素,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布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订立认真的生产计划,并提前预留充分的时间用于准备和调整。

4.2 编制流程1.收集市场需求和销售猜测数据,分析产品需求趋势。

2.确定生产本领,评估生产资源情况。

3.依据产品规格和生产工艺,订立产品生产工序和时间表。

4.调查、分析和评估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本领和资源。

5.考虑原材料子供应情况,订立采购计划。

6.编制初步生产计划,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和调整。

7.完善生产计划,订立最终的生产计划。

8.将生产计划通知到相关部门和员工,确保计划的准确转达。

4.3 编制要求1.生产计划编制应考虑产品的质量、本钱、交付时间等因素。

2.生产计划应与销售和采购计划相衔接,确保供求平衡。

3.生产计划应尽量减少生产线停机和换线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4.生产计划应具备可调整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生产变动。

5.编制的生产计划应提前预留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和调整。

5.0 生产计划管理5.1 发布和通知1.生产计划发布前,应经过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批准。

2.生产计划应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和员工,确保计划的准确执行。

5.2 执行监督1.监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推动。

2.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耽搁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办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对公司的生产任务进行统筹安排,使人、财、物等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部本公司编制生产计划的控制。

2 职责
2.1生产部是生产计划编制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月度、年度生产计划。

3 管理程序
3.1生产部在制订年度计划与实施时,要考虑生产状态,以上一年度的实绩作为标准,制订年度计划预定表,并把此表送交客户服务部。

3.2生产部在一个月前就要制订出月度计划预定表,并送各车间执行。

3.3各车间要根据生产部下达的生产进度表,计算自己当月的生产预定量,编制生产任务单。

3.3各车间将每天的生产数量报生产部汇总,然后入库;根据入库数量算出与进度计划相对应的超过或不足的数量,再将此数据送客户服务部。

3.4各车间要对每天的制品进行试验性检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并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

3.5在月中,要对当月的在制品进行盘存。

在进行系统地调查当月生产状况的同时,要算出工厂的生产效率、实绩与计划的差异,而后制订出作业方针。

3.6如果由于发生事故而减少生产,会造成预定产量的不足,此不足须填入客户服务部的有关图表中。

3.7生产部在对要求试验的产品和车间进行调度时,要考虑客户服务部提出的有关数量、日期等方面的要求。

4 记录
ASMP/QMSR7.1-01《生产计划》ASMP/QMSR7.1-02《生产任务单》。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企业生产运营中,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确保生产计划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旨在探讨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以期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的目标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生产计划的科学编制、合理安排和有效管理,以达到优化生产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

三、制度流程与步骤1. 生产计划编制流程生产计划编制流程一般包括市场需求分析、销售预测、产能评估、产能规划、生产计划编制、计划审核和下发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

2. 生产计划编制步骤(1)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市场调研和销售数据分析,确定产品需求量和变动趋势。

(2)销售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分析结果,合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销售情况。

(3)产能评估:评估生产线的产能和能力,确定可生产的产品数量和周期。

(4)产能规划:根据销售预测和产能评估结果,规划生产能力的调整和生产线的优化。

(5)生产计划编制:按照产能规划和销售预测,编制具体的生产计划表。

(6)计划审核和下发:由相关部门对生产计划进行审核,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下发给生产部门执行。

四、关键要素和职责1. 市场部门:负责进行市场调研、销售预测和需求分析,提供准确的销售数据。

2. 生产部门:负责根据生产能力和计划要求,组织生产、安排生产任务和资源配置。

3. 运营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监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并反馈反馈给相关部门。

五、数据分析与优化为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和优化方法对生产计划进行持续改进。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市场数据和生产数据,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六、绩效评估与改进实施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后,需要对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生产计划编制办法

生产计划编制办法

生产计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保证公司生产计划编制规范、准确、及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技术部为生产计划的编制部门。

第三条生产技术部应定期组织制作一/二部、物质部、设备工程一/二部、质量部等相干部门核定生产能力。

核定的根据是:(一) 总公司生产计划的历史数据;(二) 设备的基本情形、人力资源情形及生产能力;(三) 原料、零部件供应情形,动力、运输能力。

第四条生产技术部应及时与总公司保持联系,尽早获悉总公司拟下达的生产计划。

第五条生产技术部根据总公司的计划,组织召开生产计划和谐会,与制作一/ 二部、物质部、设备工程一/二部、质量部共同协商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及季度工作计划。

第六条生产技术部制定的年度生产计划与季度生产计划须报公司经理办公会审批。

第七条生产技术部将审批后的年度生产计划和季度生产计划报总公司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以公司文件下发实行。

第八条根据总公司审批通过的年度生产计划和季度生产计划,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干部门制定月度生产计划。

第九条月度生产计划应包括产量、进度、产品种类、质量、物质种类与数量等。

第十条在月度生产计划中,应明确各制作部门生产计划管理控制要求。

如生产计划完成的责任人、生产进程和谐人、生产现场管理控制人等。

第十一条月度生产计划制定须推敲:(一)年度生产任务;(二)本季度生产任务;(三)年度累计完成量;(四)生产能力。

第十二条制作一部、制作二部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制定排产排班计划,将计划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第十三条制作一部、制作二部是月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实行部门,部门内部应建立相干的计划管理体系,每天记录与分析生产数据。

如显现非常情形,应立刻通知生产技术部。

第十四条物质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物质需求与采购计划,以保证生产需要。

第十五条设备工程一部、设备工程二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设备使用与修理计划,保证生产需要。

第十六条计划财务部根据生产计划,安排有关的资金使用,保证生产需要。

第十七条人力资源部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员工招聘与培训,保证生产需要。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完整版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完整版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完整版目录1. 简介2. 生产计划编制- 2.1 基本原则- 2.2 编制步骤- 2.3 编制要求3. 生产计划调整- 3.1 调整原则- 3.2 调整步骤- 3.3 调整要求4. 生产计划执行- 4.1 执行原则- 4.2 执行步骤- 4.3 执行要求5. 总结简介本文档旨在规范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调整和执行流程,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生产计划编制2.1 基本原则生产计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 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编制生产计划。

3. 考虑供应链环节,协调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

2.2 编制步骤1. 收集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数据。

2. 统计生产所需物料和人力资源。

3. 制定初始生产计划。

4. 审核并公布生产计划。

2.3 编制要求1. 生产计划应与销售计划一致。

2. 生产计划应考虑季节性和市场周期变化。

3. 生产计划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资源。

生产计划调整3.1 调整原则生产计划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生产计划。

2. 考虑供应链环节,协调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

3. 做好沟通与协作工作,确保生产计划的质量和实效性。

3.2 调整步骤1. 监控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数据。

2. 调整生产所需物料和人力资源。

3. 修订生产计划。

4. 审核并公布更新后的生产计划。

3.3 调整要求1. 生产计划调整应及时,确保生产计划的及时性。

2. 调整后的生产计划应与销售计划一致。

3. 调整生产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生产成本和供应链环节。

生产计划执行4.1 执行原则生产计划执行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执行生产计划,确保计划完成率。

2. 按时采购物料和配备人力资源。

3.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2 执行步骤1. 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进行生产。

2. 按时采购物料和配备人力资源。

3. 控制生产现场,并不断进行生产进度和质量的检查。

4. 完成生产任务并统计数据。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

生产计划管理方案1. 背景生产计划管理是一个关键的业务流程,对于企业的运营和业绩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规范和优化生产计划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实现以下目标:- 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提高生产计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库存风险;- 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生产计划与其他相关业务流程的协同。

3. 方案内容3.1 生产计划编制- 建立生产计划编制流程,明确编制的时间节点和相关责任人;- 收集市场需求、销售预测等信息,制定生产计划;- 根据产品工艺、设备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和计划周期;- 优化生产计划,平衡产能和订单需求,确保生产线平稳运行。

3.2 生产计划执行- 建立生产计划执行流程,明确执行的时间节点和相关责任人;- 把生产计划转化为具体的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生产部门和岗位;- 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生产异常,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建立生产进度报告机制,及时反馈生产情况,支持决策调整。

3.3 生产计划优化- 建立生产计划优化机制,定期评估和优化生产计划;- 利用先进的生产计划管理软件或系统,提供更精确和灵活的计划制定;- 分析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寻求改进措施;- 将其他相关流程和数据(如采购、库存、销售等)纳入生产计划优化的考虑范围,实现全面优化。

4. 实施与监控- 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时间节点;- 定期进行方案实施情况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建立生产计划管理指标体系,监控和评价生产计划管理的效果;- 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计划管理,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求。

以上是本方案的核心内容,根据具体企业情况,还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通过有效的生产计划管理,企业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和意义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为了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实施效果,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

二、生产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生产计划编制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考虑到生产能力、市场需求、资源情况等因素,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综合性原则生产计划编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供应链管理、销售预测等信息,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3.灵活性原则生产计划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及时调整计划,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4.可控性原则生产计划应具备可控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实现计划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生产计划编制的流程1.需求分析企业应该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客户的需求,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计划。

2.资源评估企业应评估现有的生产资源情况,包括设备、人力、原材料等,以确定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3.时间安排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的时间表,确保生产计划能够按时完成。

4.任务分配根据生产计划的任务量和时间要求,对各部门和员工进行任务分配,明确责任和工作内容。

5.生产监控通过建立生产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生产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6.计划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四、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1.制度建立企业应建立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的相关文件和制度,明确责任和操作步骤。

2.培训和意识提升企业应定期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意识,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3.流程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对生产计划编制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管理效能。

4.监督和评估企业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生产计划的编制和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引言生产计划管理是一个企业高效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制定和实施生产计划,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套生产计划管理办法,旨在帮助企业提高生产计划管理水平。

二、生产计划编制1.确定生产需求: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和现有库存情况,确定生产需求量。

2.分解生产任务: 将总生产需求量分解成更细的生产任务,按照产品类型、批次、工序等进行划分。

3.制定实施计划: 根据生产任务的优先级和工艺流程,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各生产任务的开始时间、截止时间和所需资源。

三、生产资源安排1.人力资源: 按照生产计划,确定所需的各类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的数量和岗位需求,确保生产线上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2.设备资源: 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并进行有效的调度和维护,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满足生产需求。

3.原材料和物流资源: 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充足,并建立物流体系,确保原材料的及时配送到生产现场。

四、生产进度控制1.制定生产进度表: 将生产计划转化为生产进度表,明确各生产任务的执行时间和完成时间。

2.跟踪生产进度: 实施实时监控,及时反馈生产进度信息,并对延误进行原因分析和问题处理,以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3.灵活调整计划: 针对突发情况或市场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生产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五、质量控制1.设立质量标准: 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要求。

2.执行质量检查: 在生产过程中,设立质量检查点,对关键环节进行检测,并记录质量数据。

3.持续改进: 针对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改进,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步提升。

六、风险管理1.制定风险评估: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人力、设备、原材料等方面。

2.建立预警机制: 设立风险预警指标,并定期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风险信号,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背景简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计划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高效地组织和调配生产资源,并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本文将介绍一种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二、生产计划制定1.需求预测生产计划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需求预测。

通过分析市场趋势、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历史数据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产品需求情况,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2.制定生产目标根据需求预测结果,制定生产目标。

生产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包括产量指标、质量要求以及交货时间等。

同时,要考虑生产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生产成本,确保目标的可行性。

3.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包括每个阶段的生产任务、生产量分配、工期安排、人力资源需求等内容。

同时,要合理调配生产资源,确保最优化的生产效益。

三、生产计划执行1.资源调配根据生产计划,进行资源调配。

包括物料采购、设备调度、人员安排等。

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监控生产进度定期监控生产进度,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避免对整个生产计划的影响。

3.协调沟通生产计划的执行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

及时沟通并解决部门之间的问题和冲突,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四、生产计划评估与调整1.生产计划评估定期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包括计划完成情况、资源利用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为调整提供依据。

2.生产计划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

可能需要调整生产量、调整生产时间、调整资源配置等。

调整后的计划应尽量符合市场需求和资源利用情况。

五、总结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高效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正确执行和及时调整,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也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需求。

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公司生产计划编制办法

企业公司生产计划编制办法

企业公司生产计划编制办法一、概述生产计划是企业公司顺利实现生产目标的重要工作之一、科学编制生产计划有助于调整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文以企业公司生产计划编制为主题,探讨了相关的办法和流程。

二、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生产计划要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合理性原则:生产计划要合理配备资源,兼顾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的准时性。

3.灵活性原则:生产计划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响应,保证企业的生产计划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4.可操作性原则:生产计划要具备可操作性,指导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在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生产计划编制的流程1.收集信息:通过市场调查、销售数据等渠道,收集产品需求和市场信息。

2.制定需求计划:根据市场信息和企业能力,制定产品需求计划,确定产品种类、数量和交货期等。

3.分解计划:将需求计划分解为各个生产环节的计划,如原材料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库存计划等,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运作。

4.资源调配:根据计划和资源的情况,调配生产资源,包括人力、机器设备和物料等。

5.编制详细计划:根据分解的计划和资源调配,编制详细的生产计划,并做好时间周期和流程的安排。

6.沟通协调:将编制好的计划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同,减少生产中的问题和矛盾。

7.监督执行:对生产计划进行监督和执行,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8.评估改进:通过对生产计划的评估和改进,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生产计划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四、生产计划编制的注意事项1.数据分析:生产计划编制要基于充分的数据分析,把握市场需求、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

2.风险评估:在编制计划时,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资源优化:通过合理调配和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计划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办法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将从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和监控等方面介绍一套较为完善的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一、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计划的编制是整个生产计划管理的第一步,需要仔细考虑各个环节,制定出科学、详细的计划。

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确定生产需求首先要明确生产的需求,包括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等。

只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能力,才能确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分解生产计划将总体生产计划分解为具体的生产任务,包括生产数量、生产周期、生产工艺流程等。

每个生产任务都应该有明确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3.编制生产进度表根据生产任务的分解,编制生产进度表,明确每个生产环节的具体时间节点,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4.考虑资源情况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考虑企业的资源情况,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二、生产计划的执行生产计划的执行是生产计划管理的核心环节,只有有效执行才能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在执行生产计划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执行,确保每个生产环节按时完成,避免出现延误或漏项。

2.加强沟通协调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及时解决,避免因为信息不畅通而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

3.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如果在执行生产计划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责任人应及时调整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生产进度不受影响。

三、生产计划的监控生产计划的监控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生产计划监控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建立监控机制建立科学的监控机制,明确监控的指标和方法,确保监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定期汇报各部门应定期汇报生产进度和问题情况,领导及时介入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影响整个生产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银川威力减速器有限公司生产计划编制管理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目的
为规范企业生产计划编制工作,确保按时、按质、保量向客户交付产品,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编制与管理。

第二章生产计划编制依据
第3条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在产品品种、数量、交货期上线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益,保持一定的收入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

第4条降低生产成本
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和库存成本之和最小,及费用和损失最小。

生产计划编制应考虑制造费用与生产成本:
1、生产成本包括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原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工资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可以分为三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
第5条均衡生产
均衡生产原则是指使单位时间(月、日)的产品产量相对稳定,以利于生产过程的组织、人力安排、质量控制等,减少改变生产计划造成的损失,如加班费用、闲置生产能力损失等。

第三章权责分配
第6条总经理的权责范围
总经理负责生产计划的审批、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第7条的权责范围
生产总监负责年度生产任务的确定、生产计划指标和生产计划审核。

第8条生产计划主管的权责范围
生产计划主管负责组织生产计划指标和生产计划草案的编制工作。

第9条生产计划员的权责范围
生产计划员负责资料的收集、生产能力的核定、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和生产计划的编制。

第10条涉及生产计划编制因素的其他部门权责
1、销售部的权责范围
发布销售任务单,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高指令,针对交付计划与生产计划人员沟通制定生产计划。

2、产品工程部的权责范围
确保生产目录、图纸下发的及时、准确、到位,确保工程更改信息与生产统计人员信息的准确对接。

3、制造工程部的权责范围
确保标准作业文件的及时下发,确保工序标准台时的及时下发,制定项目产品生产的刀具计划、机床维修与保养计划。

4、采购部的权责范围
依据生产计划草案提出采购计划,参与生产计划会核定最终采购计划,确保到生产投入与库存“量”的指标。

5、质量部的权责范围
在产品生产前,依据工艺与图纸发布检验指导书,依据生产计划编制检验计划与质量指标,确保生产投入与产出“质”指标;
6、仓储部的权责范围
确保生产过程中毛坯、半成品、成品出入库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确保生产工具、工装、刀具、劳保用品等生产辅助品的库存量。

第四章生产计划指标的编制
第16条生产计划指标
生产计划指标主要包括产品品种的指标、产品质量的指标、产品产量指标和产品产值指标。

第17条产品质量指标(2016年平均每月36台套)
产品质量指标是指制造部在计划期内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应达到的指标,由质量部门对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考核。

第18条产品产量指标
产品产量指标是指工厂在计划期内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数量,一般以实物单位计量。

例如,减速器以“台/套”表示,机床以“台”表示,电动机用“台/千瓦”表示等。

第五章生产计划草案的编制
第19条明确年度生产任务
一、生产总监根据年度经营目标确定年度生产目标。

二、制造部部长负责组织人员编制生产计划草案
第20条收集生产资料和信息
生产计划主管负责收集生产资料和相关信息,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的内容。

一、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

二、计划期内产品的预测销量、长期合同的执行情况。

三、技术部提交的计划期内新产品试制计划
四、仓储部提交的成品库存及原料库存情况。

五、生产现场的统计资料。

六、产品的试制、物资供应、设备检查、劳动力调配、技术文档等资
料。

第21条核定生产力
制造部进行生产能力核定时,应按照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一、制造部负责收集生产设备的产能情况和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

二、制造部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和以往生产数据核定工厂的生产能力。

第22条初步拟定生产计划
制造部初步拟定生产计划指标,经审核后,提交总经理审批。

第23条综合平衡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人员在确定生产能力最佳生产计划指标时,需对指标进行综合平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生产指标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主要通过设备生产能力与品种产量指标的比较来平衡。

二、生产指标与生产技术准备能力、劳动力、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其具体要求如下:
1、生产任务大于生产技术准备能力,需要采取措施来压缩生产技术准备周期。

2、出现物资缺口时,应采取措施,力求同品种产量指标平衡;或测算现有劳动力数量、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各个季度、各个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任务是否相适应。

3、劳动力不足时,可通过改进劳动组织、压缩工时定额以及车间之间内部调剂等措施来解决。

三、生产指标和利润、生产成本指标之间的平衡:目标成本不能保证目标利润时,要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增加销量,保证实现工厂的利润目标。

第24条编制生产计划草案
制造部根据确定的生产计划指标初步编制生产计划草案,并组织销售、仓储部、采购部、相关技术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生产计划草案的试算和综合平衡。

第六章修订和评估生产计划草案
第25条评估人员
主要由制造部协同相关部门的人员对生产计划草案进行平衡评估工作。

第26条平衡度
工厂在编制生产计划时主要应平衡一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

二、生产计划与劳动力。

三、生产计划与物料供应。

四、生产计划与生产技术准备。

第27条修订生产计划注意事项
制造部相关人员修订生产计划时,至少应注意以下四大事项。

一、现有库存量能满足生产的部门不列入计划。

二、确定适当的批量区和间隔区,保证生产计划的经济性。

三、检查生产设备的负荷量是否会剧烈波动、是否已超过其极限或低于生产能力。

四、生产计划草案涉及的内容、概念必须具体化。

第七章生产计划的确认与实施
第28条生产计划的上报
制造部将初步修订的生产计划草案报给生产总监、总经理审核。

第29条生产计划的审批
生产计划上报后,由生产总监进行初审。

审批未通过则交回生产计划人员修改、调整。

初审通过后,由总经理主持召开生产计划会议,制造部将通过公司生产计划会议审核批准通过的生产计划形成会议纪要及时下发给相关部门。

第30条生产计划额实施
生产计划会议召开后,由会议通过生产计划立即颁布实施,制造部定期召开生产进度会议,对生产进度按照公司生产计划会议要求进行监督与考核。

第八章附则
第31条本制度由制造部制定,其解释权、修订全归制造部所有。

第32条本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后,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