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复习重点[修改2]2010[1][1].5.23
“概论”复习提纲
“概论”课复习提纲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基本要求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3、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5、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8、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9、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0、中国的政体、政党制度各是什么。
11、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最终决定因素12、台湾问题的实质1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14、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15、中共三大优良作风1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实行的利润分配政策1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18、中共的性质1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20、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2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2、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23、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落脚点24、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26、三大法宝27、何谓新型工业化道路28、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及其选择29、人权的理解3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3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32、如何理解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34、“三个有利于”的内容35、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的特点36、党建的重要性37、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39、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必然性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包括的内容4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42、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44、新时期,我国人民军队的使命45.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46.“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47.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8.我国文化建设的作用、现状各是什么?49.我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5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5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5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新的社会阶层是指那些人。
53.如何维护世界的和平?54.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概论下复习提纲
概论专科复习大纲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依据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体现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及作出经济体制改革决议的会议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九章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的国体及政体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活动原则
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及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科学内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第十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广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一纲四目的科学内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第十三章
正确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基本目标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力量
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正确理解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自考《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
料
本文档旨在帮助考生复自考课程《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复资料和建议:
1. 课程概述
《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关于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入门课程。
研究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基本原理。
2. 重点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建议考生重点复和理解:
-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 需求和供给
- 市场机制和价格调节
- 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
- 市场结构和市场失灵
-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 国际贸易和全球化
3. 复方法
以下是一些复方法和技巧,考生可以参考:
- 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理解核心概念和理论模型
- 做题和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参与讨论和小组研究,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思考
- 制作复笔记和图表,帮助记忆和整理思路
- 寻找相关的案例和实际应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4. 考试准备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考生做好考前准备:
- 确保对所有重点知识点有充分的理解和记忆
- 做好时间安排,合理分配复和练的时间
-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复效果
- 注意考试要求,了解考试形式和内容分布
- 准备好必要的考试用具,如计算器等
希望以上资料和建议能帮助考生顺利备考和复习《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祝你考试顺利!。
大二概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二概论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概论的基本概念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提供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它包括了人类历史、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二、概论的学科范围1. 人类历史与文化:概论研究人类历史的演进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包括宗教、哲学、艺术等。
2. 社会科学:概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3. 自然科学:概论研究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发展史,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三、概论的重要性及作用1. 综合性知识:概论提供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
2. 思维方法:概论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
3. 实践能力:概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能够在职业生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概论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深入阅读:通过阅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了解并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 讨论与交流:参与讨论和与他人交流,可以拓宽思路,深化对概论知识的理解。
3. 实践与应用:将所学的概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概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1. 教学目标:明确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传授、思维方法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
2. 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概论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作业、小组讨论和实际项目等形式。
评价应注意综合能力的考察。
六、概论对职业生涯的影响1. 就业竞争力:概论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的知识基础,使其在跨领域的工作岗位上具备竞争力。
2. 职业发展:概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职业发展和晋升。
3. 跨学科工作:概论使学生具备了综合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适应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工作。
概论课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P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是什么P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P1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P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P3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第二章P4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P5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56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P5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第三章P68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P73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什么?P7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什么?P78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什么?P85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第四章P89请列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P100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是什么?P10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是什么?第五章P1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什么?P11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P1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P125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什么是资产阶级自由化?P128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第六章P13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P13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139“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是什么?P141“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P142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P14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P143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第七章P148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P15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P163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八章第一节P1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什么?P168简述建国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P16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哪些?P173如何科学的对待非公有制经济?P17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有哪些?第二节P178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180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P180中国(美国、德国)的国体、政体和政党制度是什么?P159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P188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第三节P19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9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94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哪些?P195什么叫文化强国?第四节P197什么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199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保障和改善的民生问题有哪些?第五节P203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什么?第九章P209如何理解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P21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十章P229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是什么?P230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P233从国际、国内角度谈谈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P24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242简述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必备 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什么是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3、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4、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发展为条件。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竞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5、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说明和谐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6、矛盾特殊性的三个表现及其启示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概论复习提纲
《概论》课重难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3.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和主要矛盾;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内容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特点和意义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意义2.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4.“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的演进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3、怎么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5、科学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3.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概论》课学习要点
《概论》课学习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7.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8.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9.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实质及经验、教训10.过渡时期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12.1956年中共八大1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6.科学发展17.社会主义本质及根本任务1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改革的实质及全面深化改革20.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21.“三个有利于”标准22.改革、发展和稳定23.经济体制改革24.市场在资源配中作用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改革及社会公平2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8.民主发展程度受经济文化发展条件的制约29.依法治国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1.文化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2.文化强国战略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34.创新我国社会治理体制35.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理念36.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37.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38.新形势下,贯彻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方针39.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1.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42.毛泽东对中国外交理论和国际战略的贡献43.建设和谐世界4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45.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46.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47.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力量50.尊重知识,尊重人才51.党的十八大提出来党的建设的战略目标52.当前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5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说明:1.考试题型: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材料分析题。
(完整word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邢继伟总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开创制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上启下)以及科学发展观(创新成果)等重大战略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办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一章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前提和基础,最重要的内容、最基本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重要表现)。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3.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4.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其本质要求,(实事求是)是中特体系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理论主义的本质,(求真务实)是其核心内容。
5.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是制定和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强大动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二章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概论知识点怎么总结
概论知识点怎么总结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和总结某一领域基础知识的学科。
它包括了该领域的核心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是其他专业学科的基础和桥梁。
概论知识点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总结概论知识点的内容,主要包括概论的含义、基本特点、作用和结构。
一、概论的含义概论是一门学科的导论,旨在介绍和总结该学科的基础知识。
它以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主线,涵盖了该领域的核心内容。
概论通过对该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从而形成了该领域的基本框架和脉络。
二、概论的基本特点1. 概论的系统性。
概论通过对某一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
2. 概论的科学性。
概论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则,能够被实践证明和应用。
它的内容应当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验证性。
3. 概论的普及性。
概论旨在向广大学生和读者介绍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因此它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4. 概论的前瞻性。
概论不仅介绍了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还会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5. 概论的灵活性。
概论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该学科的发展而更新和完善。
三、概论的作用1. 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概论能够为初学者提供该领域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为科研提供理论支持。
许多科研工作需要依赖概论中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概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推动作用。
3. 为学科交叉提供桥梁。
不同学科之间常常存在交叉和联动关系,概论可以为学科之间的交叉提供桥梁作用。
4. 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概论中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四、概论的结构1. 概念。
概论首先要介绍相关概念,包括该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范围和定义等。
2. 理论。
概论还需要介绍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等。
3. 方法。
除了理论知识外,概论还需要介绍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其研究手段、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概论(本)概论复习提纲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09级本科《概论》复习提纲一、考试形式:闭卷二、考试时间:90分钟三、考试题型:判断题(10分)、单选题(20分)、多选题(10分)、简答题(24分)、材料分析题(10分)、论述题(26分)。
四、复习思考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的特征是什么?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4、如何理解先富与共富的关系?5、我国政党制度有何特征?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有何不同?6、为什么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7、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意义何在?8、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和原则。
10、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4、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6、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是什么?17、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8、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9、如何理解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20、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10:√××√××√√××11-20:××√×××√×√×21-30:×√√√××√√×√二、单选题1-10:ADDDA CADAD 11-20:CACCA AABAD21-35:DBDAB DADBD DACCB二、多选题1-10:ABCD ABC ABCD BCD ACD ABC BCD BCD BD ABC 11-20:ACD ABCD ACD ABC ABD BC ABCD ABC ABD AC 21-30: ACD ABC ABCD AC ABD ABCD BD BCD ABD ABCD 31-35: ABCD ACD ABD ABC BCD。
概论复习提纲整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什么?P183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P18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依据: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P189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如何理解先富与共富的关系?P1971.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人会产生先富,有其客观必然性。
《概论》已整理
《概论》课期末复习知识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历史地位: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科学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根置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特: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中特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
(3)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核心与精髓),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中特建设总依据: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中特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7)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七大确立)如何理解:1、科学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范围
关于《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范围第一章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指导作用及内在联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二章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三章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三大改造的基本经验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第四章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五章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必然性、长期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六章1、苏联模式和突破苏联模式的探索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概括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5、中国特色社会的发展战略第七章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2、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3、缘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八章1、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2、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民主?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和途径?5、“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的内容和意义第九章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2. 当前解决香港、台湾问题遇到的问题和对策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十章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第十一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第十二章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另: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主题及相关提法。
“概论”本科复习重点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4.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5.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
7.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8.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9.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0.如何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11.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12.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依据何在?14.怎样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15.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6.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7.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9.试述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20.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重要意义。
22.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23.试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24. 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25. 如何理解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26.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27.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8.试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9.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0.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温馨提示:(还请各位任课老师强调并说明理由)1.请同学不要将答题纸粘在一起,可表明共几页。
概论考试重点比较全面
概论考试重点1、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P1>2、为什么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2>①、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②、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P7>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P13>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5、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P15>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战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建设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
6、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19>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如何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背景):<P22>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8、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P24>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9、怎么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29>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P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
<P30>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P3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时间、人物、会议?1938年毛泽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的说具有以下三方面 1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和经验总结 3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党的第几次代表大会上其成为我党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哪些重要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评价: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其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晚年确实犯有严重的错误,但就他一生来说功绩是远远大于过失的,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其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党的第几次代表大会上其成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五大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
概论课知识点总结
概论课知识点总结概论课是大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概论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自然科学1. 数学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于各种学科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
概论课程中,通常会涉及基本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数学概念和方法,为后续学科学习打下基础。
2. 物理学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概论课程中,通常会介绍一些基本的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物理概念,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物理知识,了解物质运动、能量转化、电磁波等基本规律。
3. 化学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概论课程中,通常会介绍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化学知识,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4. 生物学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演化等现象和规律。
概论课程中,通常会介绍一些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如细胞结构、生物进化、生物分类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生物学知识,了解生命的基本组成和规律。
二、社会科学1. 经济学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经济增长和分配等问题。
概论课程中,通常会介绍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如供求关系、市场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经济学知识,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2. 政治学政治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政治组织、行为和理论等问题。
概论课程中,通常会介绍一些基本的政治学知识,如政府组织、权力分立、民主制度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政治学知识,了解政治运行的基本规律。
3. 社会学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变迁等问题。
概论知识点总结
概论知识点总结前言在学习任何学科时,都必不可少地要了解该学科的概论知识点。
概论知识点是指一个学科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点,它们为我们理解和学习整个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学科的概论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些学科。
数学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在学习数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例如: -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的定义和性质; -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 代数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 -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 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
在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例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
物理物理是研究物质的本质、属性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了解物理的概论知识点对于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概论知识点: -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及其相变规律; - 力、能量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牛顿三大定律; - 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如电荷、电场、电流等; - 光学的基本原理,如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等。
通过学习这些概论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各种现象和原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学习化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例如: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 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 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通过掌握这些概论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化学实验和现象,为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掌握生物学的概论知识点对于理解生命科学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概论知识点: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遗传和进化的基本原理; - 生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 - 基因和基因表达的调控; - 生物的能量转化和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2010.2—2010.7学期期末考试的几点说明一、题型:1、单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多项选择题(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3、分析论述题(含材料题,4题,共50分);二、拟命题的基本范围1、客观题(即单项、多项选择题);以第一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共八章内容为重点,基本是按教材中上述八章的内容的知识点拟订题目。
2、分析论述题(含材料题)在上述八章内容的知识点和指定的每章的思考题范围内拟订题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1.3.7.8.10.11.13.15章)部分基本知识点列举(依据2009年修订版教材)第一章1.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P12.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并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是在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代表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P23.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指导思想)是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P24.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P3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P36.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P7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98.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是道路问题P1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P1110.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性的科学把握P1111.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P1112.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根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P111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P131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P1415.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P1516.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指导思想是1945年,党的七大P151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P2318.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P2319.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P2320.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P2321.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的命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2422.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2423.“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是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P2424.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是党的十五大P2425.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写入宪法是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P242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2427.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P24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P2829.我们党在2l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P28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P2831.新世纪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P29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P293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P303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P303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P3036.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是党的十六大(2002年) P3037.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写进了宪法是(2004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P3038.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P3339.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性P3440.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是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P3541.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P3642.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是党的十七大(2007年) P364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P364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P3645.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P374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P374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P37第三章1.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认清国情P642.近代中国的最基本国情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P64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P64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P655.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P656.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P657.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P668.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是五四运动P669.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在党的二大P6710.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是在党的三大P671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是在党的四大P6712.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党的八七会议P682/12 .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在1926年前后P683/12.毛泽东提出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P6813.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是在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P6914.毛泽东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是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P6915.新民主主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P69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P 6917.在近代中国社会,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P7018.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P701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和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P702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P7021.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P7122.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中国无产阶级P7123.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P7124.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P7225.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P7226.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政策是又联合又斗争P722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P7228.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谁手中P722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P7330.社会主义革命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P753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P763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P77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P772/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P773/33.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的内容是没收官僚资本P774/33.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保护民族工商业P773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P7835.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P7836.毛泽东认为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是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P8137.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P8238.统一战线包含的两个联盟是指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P85第七章1.我国改革开放的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P 162)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P 164)3.改革的内在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P 164)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P 166)5.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P 167)6.我国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P 166)7.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 166)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改革(P 167)9.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发展(P168)10.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稳定(P 168)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策是对外开放(P170)12.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P 172)13.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是2001年12月(P 173)第八章1.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P1782.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观条件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P1793.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1804.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P1805.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P180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邓小平P1827.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表现在四个坚持P1848.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P1889.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P18810.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P18911.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P19212.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P19313.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P19314.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P19415.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P195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P19517.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P1962/1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其原因是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P1983/17.现阶段,坚持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出发点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P1984/17.现阶段,坚持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19818.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P20319.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P20420.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加强自主创新P20521.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集成创新能力P2052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P2062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科技人才P2062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P20725.始终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农业、农民、农村问题P2102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农业、农民、农村问题P2112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P21128.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P2112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P2143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P2143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P214第十章1.先进文化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P 248)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P 25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P2514.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P253)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P253)6.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255)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P25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树立共同理想(P25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259)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P259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P260)12.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P2601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P26014.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是以爱国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精神P260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P261)16.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P263)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263)18.当今时代,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是科技竞争(P265)19.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P266)第十一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四位一体”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P 271)2.我国历史上提出“兼相爱”、“爱无差”思想的是墨子(P 271)3.发表于1803年的《全世界和谐》一文的作者是傅立叶(P 272)4.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见之于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P 272)5.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P2736.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P273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P28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P28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P281)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P281)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P281)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281)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P282)14.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