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代码版权定义, 别侵犯版权哦!

合集下载

源代码侵权怎么界定,源代码侵权属于知识产权诉讼哪一种

源代码侵权怎么界定,源代码侵权属于知识产权诉讼哪一种

源代码侵权怎么界定,源代码侵权属于知识产权诉讼哪一种一、源代码侵权怎么界定,源代码侵权属于知识产权诉讼哪一种1、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而发表或者登记其软件作品。

2、将他人开发的软件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或者登记。

3、未经合作者酌同意将与他人合作开发的软件当作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发表或者登记。

4、在他人开发的软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开发的软件上的署名。

5、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许可,修改、翻译其软件作品。

6、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其合法受让者的许可,复制或部分复制其软件作品。

7、未经软件著作权人及其合法受让者同意,向公众发行、出租其软件的复制品。

8、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其合法受让者同意,向任何第三方办理软件权利许可或转让事宜。

9、未经软件著作权人及其合法受让者同意,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软件。

案例分析:基本案情是:原告开发完成一种单片控制器系统软件,并经国家版权局登记。

原告诉称被告未经其许可在同类产品上使用该软件,侵犯其著作权。

被告辩称被控侵权软件系其独立开发完成,与原告软件并不相同。

审理中,被告拒绝提供被控侵权软件的源程序。

同时,由于被控侵权软件固化在被控侵权产品经过加密的芯片中,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读取被控侵权软件的源程序以直接对比。

法院经审理认定原、被告软件存在以下共同之处:1、存在共同的系统软件缺陷。

2、在加电运行时存在相同特征性情况。

3、使用说明书基本相同。

4、原、被告控制器的整体外观和布局基本相同。

法院认为:在被告持有被控侵权软件源程序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的情形下,根据现有证据应当认定被控侵权的软件与原告软件构成实质相同,被告侵犯了原告软件著作权。

最终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点评:本案属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

司法实践中软件著作权的侵权认定一般采用“实质性相似加接触原则”,即只要有证据能证明原告软件和被告软件是相同的或构成实质性相似,并且被告接触了或有可能接触了原告的软件,就可以初步认定侵权行为的存在。

谈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专利风险

谈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专利风险

谈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专利风险开放源代码软件是指可以自由获取、使用和修改的软件程序。

它的开放性使得人们能够自由地访问其源代码,了解其内部运行机制,并对其进行修改和演进。

然而,尽管开放源代码软件在技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法律层面上仍然面临一些专利风险。

首先,开放源代码软件中的一些算法和技术可能涉及他人拥有的专利。

尽管软件开发人员通常会尽力避免使用受专利保护的技术,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遗漏或者不知情的情况。

如果开发人员无意中使用了他人的专利技术,他们可能会面临专利侵权的风险,并最终被迫停止使用该技术或支付高额的专利使用费。

其次,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使用和分发被许可证限制。

虽然大部分开放源代码软件使用的是自由和开放的许可证,如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但某些许可证可能对软件的使用和分发做出一些限制。

例如,某些许可证要求用户在分发软件时必须开放源代码或支付许可费用。

如果开发人员未满足这些要求,他们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和版权侵权的指控。

此外,开放源代码软件还可能面临诉讼风险。

某些公司可能会故意侵犯开放源代码软件的专利,然后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试图打压竞争对手或获取经济利益。

这些诉讼可能会对开放源代码社区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并使开发人员、用户和社区面临巨大的法律费用和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专利风险,开放源代码软件社区通常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例如,开发人员经常进行专利调查,以确保软件不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此外,开放源代码社区通常形成专利联盟,旨在共享专利和提供法律支持。

同时,一些开放源代码软件项目也会与专利持有人合作,达成交叉许可协议,以减少潜在的专利侵权风险。

总之,尽管开放源代码软件在技术层面上具有很多优势,但在专利风险方面仍然需要谨慎。

开发人员和用户应该密切关注专利法律的发展,尽可能避免使用受专利保护的技术,并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潜在的专利侵权风险。

开放源代码软件是一种允许用户自由获取、使用和修改的软件程序。

它的开放性使得人们能够自由地访问其源代码,了解其内部运行机制,并对其进行修改和演进。

开源软件著作权不容侵犯

开源软件著作权不容侵犯

开源软件著作权不容侵犯作者:来源:《软件和信息服务》2012年第10期开源软件发展迅速,正逐步走向成熟,开始与传统私有软件齐头并进,甚至成为某些领域的主流。

但有关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给相关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典型案例:近几年来,随着开源软件市场的不断发展,有关侵权、违法问题时有发生,虽然并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对相关企业的发展确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这其中就包括华硕易PC 和麒麟操作系统两起事件。

2007年,华硕易PC刚推出市场就遭遇了开源软件版权问题。

由于华硕易PC采用了开源软件Linux作为其操作系统,但却违反了GPL开源协议,未公开其对于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的部分程序文件修改结果的全部源代码,此事曝光后,华硕迫于舆论压力和市场不利影响,不久后即公布了全部源代码。

关于麒麟操作系统,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公司和民族恒星公司五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并自称“拥有完全自主版权的内核与Linux在应用上二进制兼容,是中国独立研发成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但后来有人通过反汇编程序发现该系统与美国开放源代码的FreeBSD操作系统非常相似,其自称的言论明显违背客观事实,面对公众涉嫌抄袭的质疑,麒麟官方最终发表公开声明,明确承认麒麟操作系统采用了FreeBSD的代码。

案例分析:上述事件涉及到的GPL、BSD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开源许可协议,开源软件许可协议是开源软件使用的核心。

不同许可协议规定了许可人和被许可人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软件用户应该根据自身使用目的选择适用的协议条款。

例如软件企业如果想将开发的软件用于商业性发行又不愿公开自己的源代码,就可以选择BSD许可证的项下的相关软件,它能使修改的软件享有专有权;如果某些企业根据GPL规则将自由获得的开源软件,在进行修改、衍生后,在再发行自己的版本时,将之变成违反GPL规则的闭源软件,这不但违背商业道德,而且将面临侵犯知识产权遭受法律追诉的风险。

开源版权声明解读

开源版权声明解读

开源版权声明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开源版权声明解读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开源软件的使用越来越普及。

许多开发者和组织选择发布他们的软件代码,使其可公开查看、复制、修改和分发。

开放源代码并不意味着软件没有版权保护。

为了保护开源软件的作者权益和确保开源社区的健康发展,开源社区普遍采用一种称为开源版权声明的方法。

开源版权声明是一种明确规定了软件代码如何被使用和分发的许可证。

开源许可证为使用者和开发者提供了法律保护,定义了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复制、修改和重新分发软件代码。

任何违反开源许可证规定的行为都可能导致法律追究。

目前,开源社区中最流行的一些开源许可证包括GPL(通用公共许可证)、MIT许可证和Apache许可证等。

这些许可证在细节上有所区别,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点:1. 许可证类型:开源许可证可以分为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两种类型。

强制性许可证规定任何基于受许可软件进行修改或分发的衍生作品必须在相同的开源许可证下发布。

非强制性许可证则允许使用者选择将其修改后的代码保留私有或公开。

2. 版权声明:开源许可证要求使用者在所有的派生作品中保留原始版权声明,并注明作者姓名和其他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确保原始作者的权益得到尊重。

3. 限制条款:许可证通常包括一系列限制条款,如禁止将软件用于商业目的、禁止将软件用于军事用途等。

这些限制条款旨在对开发者的行为进行规范,保证软件的正当使用。

4. 免责条款:开源许可证通常包括免责条款,声明软件是按"原样"提供,作者对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不承担责任。

使用者在使用开源软件时需要自行承担风险。

在选择使用开源软件时,开发者和组织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开源许可证的具体内容,确保遵守其中的规定。

如果违反了许可证规定,可能会导致法律诉讼和责任承担。

建议开发者在使用开源软件之前先进行法律咨询,确保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

开源版权声明是开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护软件作者权益和保障使用者权益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论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关于论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论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开源软件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流行。

开源软件的最大特点是用户可以自由地使用、更改和复制源代码。

然而,这种自由也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通过案例来说明其对软件行业的影响。

第一个案例是 GNU/Linux 操作系统。

GNU/Linux 是一个基于开源软件的操作系统,它采用了 GPL 许可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GPL 许可证规定,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复制、修改和分发源代码,但是必须将修改过的源代码以相同的 GPL 许可证发布出去。

这种知识产权保护使得 GNU/Linux 操作系统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之一。

第二个案例是 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

Mozilla Firefox 是一个基于开源软件的浏览器,它的核心源代码被发布在公共领域中。

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复制和修改源代码。

Mozilla 组织通过商标保护来维护自己的品牌,即只有 Mozilla 才能使用 Firefox 商标。

这种知识产权保护使得 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迅速扩展,并成为全球流行的浏览器之一。

第三个案例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开源软件。

Apache 软件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推广开源软件。

它维护了许多广受欢迎的开源软件,例如 Apache Web 服务器。

Apache 软件基金会采用了 Apache 许可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这种许可证允许任何人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发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软件,而且没有义务公开任何修改过的源代码。

这种知识产权保护使得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开源软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得到各种企业和组织的支持。

结论: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虽然开源软件的自由特性能够促进软件的发展,但是它也需要一种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式来保护软件的创造者和品牌的权益。

著作权法中的软件源代码保护与开源

著作权法中的软件源代码保护与开源

著作权法中的软件源代码保护与开源在著作权法中,软件源代码的保护与开源是一个关键议题。

软件源代码是软件程序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保护软件源代码既能保障软件开发者的权益,又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开源软件则强调以共享和协作的方式,使得更多人能够自由地访问、使用、修改和分发软件源代码。

本文将对软件源代码的保护与开源进行探讨。

一、软件源代码的保护在著作权法上,软件源代码被视为著作权对象的一种。

软件开发者在完成源代码的创作后,即获得了对其的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包括对源代码的独占使用权、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等。

这些权利使得软件开发者能够对软件源代码进行商业化运营、授权许可、技术保护等操作,从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了确保软件源代码的保护,软件开发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对源代码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者的修改或盗用。

其次,可以约定保密协议,限制对源代码的非授权披露。

此外,合理使用开源软件中已有的版权保护机制,如GPL(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等,也有助于保护软件源代码的安全。

二、开源软件与著作权法开源软件是指其源代码可被公众自由访问、使用、修改和分发的软件。

开源软件的核心是通过开放源代码的方式,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软件的改进和共享。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私有软件的封闭性,提倡合作和共同创作,有利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的孕育。

然而,在开源软件的模式下,著作权的保护与开源的理念之间往往存在一些矛盾。

由于源代码的公开,开发者可能面临无法对软件源代码的商业利用或技术保护困境。

此时,开源软件中的开放许可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GPL、BSD等。

这些许可证在保障开源原则的同时,也规定了使用者应满足的条件,如必须保留原始版权声明、必须将修改后的代码同样开源等。

三、软件源代码的保护与开源的平衡在软件源代码的保护与开源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过度的保护还是过度的开源,都将对软件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开源代码的著作权保护

开源代码的著作权保护

“开源代码”亦享著作权保护案情事实本案上诉人(亦为原告)RobertJacobsen是“Java模范铁路操作接口(Java Model Railroad Interface, JMRI)”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开发小组的管理者。

这个小组研发出了一套名为“解碼博(DecoderPro)”的软件程序,专门让嗜好赏玩模型火车的人士能够直接运用计算机来操纵其模型火车之中的内建译码器芯片(decoder chip),从而可以让整个模型火车可以从事不同的运转。

这个程序是以“开源代码(open source)”之中所谓的技术许可(Artistic License)方式放置在一个名为SourceForge的网站来供其他的使用者无偿下载。

在这个提供给大众自由下载的程序版本中包含了一段关于著作权的说明文字,并且在供用户下载的字段中明确标示了使用者同意是以技术许可的方式来下载或散布等。

被上诉人(亦即被告)Katzer/Kamind则是开发了一套与原告从事竞争、名为“解碼指挥官(Decoder Commander)”的软件程序。

被告在开发此一软件的过程中,其一名软件工程师或雇员被指控下载了原告方面的软件套件,并将其中的定义档(definition file)和其他部分程序纳入到了“译码指挥官”的软件之中。

原告主张被告在使用原告的定义档时没有符合关于许可的要求,从而构成对其著作权的侵权行为。

具体而言,“解碼指挥官”并未列示(1)原始作者的姓名、(2)JMRI的著作权说明、(3)其许可内涵为技术许可以及出处、(4) JMRI或SourceForge为其定义档的原始来源、以及(5)其程序代码是如何从原始码予以改变等。

此外,“译码指挥官”也将“解碼博”之中许多的档名径行予以变更而未注明其原始的JMRI档案出处或是如何从何处可以取得相关信息的标准版本。

原告向联邦地方法院加州北区分院(U.S. DistrictCourt for the 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起诉,主张著作侵权,并声请法院制颁暂时禁制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主张被告对于许可协议的违反已构成侵权,而且依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Ninth Circuit)的诉讼规则,凡著作侵权事件均可推定将对原告构成无可弥补的经济损害(irreparableharm)。

如何保护源代码方案

如何保护源代码方案

如何保护源代码方案保护源代码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源代码是软件产品的核心资产,保护源代码可以防止不法分子进行代码盗窃、篡改、分发或滥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保护源代码的方案,以确保代码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 代码审查代码审查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源代码的方法。

通过审查代码,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或错误,及时修复并提高代码的质量。

代码审查也可以帮助发现可能被滥用的代码片段,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

代码审查可以由开发团队内部进行,也可以请第三方专业人士进行。

在进行代码审查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漏洞:寻找存在的漏洞,并修复。

- 命名规范:确认代码中的命名是否规范,以确保代码易于理解和维护。

- 注释和文档:检查代码中的注释和文档,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 代码重复:查找重复出现的代码片段,并进行优化。

- 敏感信息:检查代码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如密码、API密钥等,及时进行处理。

- 合规性:确保代码符合公司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 代码加密代码加密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源代码的方法。

通过对源代码进行加密,可以使其难以被理解和解码,提高代码的保密性。

代码加密可以采用对称加密算法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源代码进行加密处理。

在运行时,代码解密并还原成可执行代码。

代码加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 字符串加密:对源代码中的字符串进行加密处理,使其难以被分割和解读。

- 控制流混淆:通过改变代码的控制流程,增加代码的复杂度和难度,使其难以被理解。

- 反调试技术:防止被调试工具附加调试,增加代码的运行安全性。

- 动态加载:将源代码分为多个模块,在运行时动态加载,增加攻击者对代码的理解难度。

3. 版权保护版权保护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源代码的方法。

通过在源代码中添加版权声明和许可证信息,可以明确代码的所有权归属和使用限制,防止非法侵权行为的发生。

版权保护可以使用开源许可证或商业许可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开源软件的版权保护与许可制度研究

开源软件的版权保护与许可制度研究
代码审查:在使用开源软件前,应对其代码进行审查,确保不存在任何版 权问题。
防范侵权行为:不得将开源软件用于商业目的或将其发布到第三方平台上, 防止侵犯版权。
自我保护:企业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在 使用开源软件过程中不会出现版权问题。
开源软件的商业
05
模式与产业生态
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创新和特点
常见的开源许可协议比较和分析
定义和分类:介 绍开源许可协议 的概念、种类和 特点
典型协议比较: 对常见的几种开 源许可协议进行 比较和分析,包 括BSD、GPL、 LGPL、MIT等
适用场景分析: 分析不同开源许 可协议的适用场 景和优缺点
法律风险防范: 介绍在使用开源 软件时可能遇到 的法律风险和防 范措施
.
开源软件的版权保护 与许可制度研究
汇报人:XXX
CONTENTS
目 录
01 开源软件概述
02 版权保护制度
03 许可制度研究
04
开源软件的法律风险与 防范
05
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与 产业生态
06 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01
开源软件概述
开源软件的定义和特点
● 定义:开放源代码,允许用户自由获取、阅读、修改和分发的软件 ● 特点:免费使用、无限制获取、可自由修改、可自由发布、可自由流通 ● 以下是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标题: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PPT,现在准备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应用前景:开源软件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 兴技术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
未来趋势:开源软件将逐渐成为软件产业的主流,引领软件产业的发展,促进数字经济的 繁荣。

保护你的软件代码重要的版权法知识

保护你的软件代码重要的版权法知识

保护你的软件代码重要的版权法知识在当今数字时代,软件开发和创新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石。

然而,随着软件的普及和使用,产生了对软件代码版权的保护需求。

保护软件代码的版权法知识对于软件开发者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保护你的软件代码,并提供相关的版权法知识。

一、软件代码的版权保护1. 创作软件代码软件代码是通过编程语言来实现计算机程序的基础。

在创作软件代码时,你需要理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规则和语法,将你的想法和创意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确保你的代码是原创的,并遵守软件开发相关的法律法规。

2. 确定版权归属根据版权法的规定,软件代码属于计算机程序的著作权。

在创作软件代码时,你需要确定版权归属的问题。

如果你是作为个人开发者工作,那么软件代码的版权归属权通常属于你个人。

但如果你是作为公司的员工或受雇于公司进行软件开发,那么根据合同和雇佣关系,软件代码的版权归属权可能属于公司。

3. 注册软件代码版权尽管软件代码在创作完成时就已经受到版权法的保护,但将软件代码进行版权注册仍然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

软件开发者可以选择将软件代码进行版权注册,以确保其权利得到更好的维护和保护。

版权注册可以为软件代码提供法律证明,使其他人难以侵犯你的版权。

4. 保护软件代码的安全除了版权保护外,软件开发者还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软件代码的安全。

这包括加密代码、限制访问权限、定期备份代码、使用防病毒软件等。

通过这些安全措施,可以减少发生代码泄露、盗用和篡改的风险。

二、软件代码版权法知识1. 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保护软件代码的主要法律依据。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软件代码以及计算机程序都属于著作权保护范畴。

软件开发者可以通过著作权注册来获得对软件代码的版权保护。

2. 合同法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合同起着重要的法律作用。

软件开发者和雇主可以通过合同明确规定软件代码的版权归属权、使用范围、保密义务等内容。

合同法可以帮助双方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科技软件源代码版权协议

科技软件源代码版权协议

科技软件源代码版权协议1. 协议介绍本协议旨在明确科技软件源代码的版权归属及使用规定,保护软件开发者的权益,稳定科技软件市场秩序。

2. 定义2.1 科技软件源代码科技软件源代码指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写的、可被计算机直接阅读和理解的代码。

2.2 软件开发者软件开发者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源代码编写并享有相应著作权的个人或组织。

3. 版权归属3.1 软件开发者享有科技软件源代码的完整著作权,并保留其他相关权益。

3.2 除非在协议项下另有规定,软件开发者不得擅自将源代码转让、许可给其他个人或组织。

4. 使用规定4.1 授权范围软件开发者向用户授予非独占性使用权,用户可以获取、修改、编译、使用、发布源代码。

4.2 限制4.2.1 用户在使用源代码时,必须保留相关版权声明,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开发者的姓名、软件名称、版权声明等。

4.2.2 用户不得以源代码形式进行出售、授权、转让给其他个人或组织。

4.2.3 用户不得擅自修改源代码的版权声明,或在未经软件开发者许可的情况下将其作为自己的作品进行发布或销售。

4.2.4 在使用源代码进行衍生创作时,用户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5. 违约处理5.1 如果用户违反本协议的规定,软件开发者有权要求用户停止使用源代码,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5.2 如果软件开发者违反本协议的规定,用户有权要求软件开发者赔偿相应损失,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6. 其他规定6.1 本协议一经签署,即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6.2 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7. 协议变更7.1 本协议的变更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进行。

7.2 双方在协商变更过程中,应诚信、友好地履行各自的义务。

8. 协议终止8.1 当软件开发者认为程序存在重大安全风险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终止本协议。

8.2 用户违反本协议规定时,软件开发者有权终止用户对源代码的使用,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软件源代码使用协议

软件源代码使用协议

软件源代码使用协议本协议适用于使用软件源代码的个人或组织。

对于使用这些软件源代码的任何行为,用户必须遵守以下协议。

一、版权声明1. 用户在使用软件源代码时,必须尊重原作者的版权。

软件源代码的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2. 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软件源代码,并在使用中保持对原作者的尊重和支持。

二、源代码使用规范1. 用户可以在个人或组织的计算机设备上使用软件源代码,用于学习、研究、开发、测试或部署等非商业用途。

2. 用户不得将软件源代码用于商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出售、分发、进行产品开发或为第三方提供服务等。

3. 用户在使用软件源代码时,不得删除、修改或隐藏原作者的版权声明、许可证、声明和其他相关信息。

4. 用户在使用软件源代码进行二次开发或修改时,应保留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并在修改的代码中注明修改内容和时间。

三、责任和免责声明1. 软件源代码是按照"原样"提供的,原作者不对软件源代码的任何使用后果承担责任。

2. 用户在使用软件源代码时,须自行承担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出现错误、漏洞、安全性问题或数据损失等。

3. 原作者不对软件源代码的功能、适用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或支持。

4. 用户在使用软件源代码时,应自行负责获取和安装必要的软件依赖项,并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合法性。

四、知识产权保护1. 用户在使用软件源代码时,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2. 若用户在使用软件源代码时发现存在侵权行为或有争议的内容,请及时联系原作者,协商解决。

五、协议修订1. 原作者保留随时修改本协议的权利。

用户在使用软件源代码之前,应查阅最新版本的协议条款。

2. 若用户不同意本协议的任何内容或修订后的协议内容,应立即停止使用软件源代码。

六、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1. 本协议的解释、效力和争议解决适用相关法律法规。

2. 若用户和原作者之间发生争议或纠纷,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提交有管辖权的法院解决。

关于软件源代码侵权的认定

关于软件源代码侵权的认定

关于软件源代码侵权的认定作者:徐家力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一、案情简介:最近,我所代理了一起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件,案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软件源代码的认定上。

在本案中,原告以被告开发的软件侵犯其软件著作权为由将被告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案件审理中,原被告双方均向法庭提交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法院应原告的申请,调取了被告在版权中心备案的源代码等文件,并委托鉴定机构对原被告的源代码及操作程序进行对比。

本案中,原告方成立于1995年,并于2003年在美国NASDAQ 上市。

原告方的主营业务集中在贸易信息及数据互动服务领域,原告自主开发的网络软件产品及相关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国家质检系统、海关系统、全国200个多个外贸监管机构,及12万6千余家进出口企业之中,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近90%,是中国进出口行业软件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

其核心产品为AB电子申报系统,其V5.0版本于2003年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其后产品不断更新,市场上现行销售的版本为V7.6版本。

被告方成立于2008年,成立后自行开发了同原告产品竞争的同类产品SR V1.3版本,并于2009年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因为原被告双方的软件均需接入国家相关部门的端口,被告方在将其产品推向市场之前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测试合格证书,如果被告方软件顺利完成测试并推入市场,则必定会影响原告方的市场份额。

在被告方的软件尚在测试阶段时,原告将被告起诉至人民法院,并以被告的软件涉嫌侵权为由要求政府部门暂缓被告方软件的测试工作。

本案中的被告认为,原告的诉讼完全是恶意推迟被告的产品进入市场。

但是,因为政府部门已经做出了推迟测试工作的决定,被告只好组织证据应诉。

二、案例简析:软件是一种知识密集的产品。

目前大部分的软件系统都含有大量的源代码,其内部结构通常也比较复杂。

软件的可读性也远远不能和文学作品相比。

因此,判断两个软件是否相同或者相似,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软件开源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软件开源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软件开源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软件开源成为了一种趋势,它给予了开发者更多的自由和灵感,同时也引发了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思考。

软件开源是指将软件的源代码公开,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使用和修改。

这种开放的方式为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软件开源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可以被广泛共享和访问,这为开发者提供了学习和改进的机会。

通过开源,开发者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快速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

这种开放的环境促进了技术的迭代和进步,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

其次,软件开源也带来了知识共享的理念。

通过开源,开发者可以分享自己的代码和经验,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这种开放的态度不仅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也加强了开发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开源社区的形成,使得开发者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整体水平。

然而,软件开源也引发了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思考。

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对创造性的思想和创意的保护,以鼓励创新和保护创作者的权益。

在软件开源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开发者的知识产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方面,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公开,使得其他人可以自由使用和修改,这可能侵犯了开发者的知识产权。

另一方面,软件开源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知识共享的方式,开发者可以通过开源软件获得更多的用户和影响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国家和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保护开发者的知识产权,同时也鼓励技术创新和共享。

例如,一些国家对软件的源代码进行了版权保护,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使用。

同时,一些组织也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开发者维护自己的权益。

然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软件开源的本质就是共享和开放的,过于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可能会限制开发者的创新和合作。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制度不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行存在一定的困难。

开源软件运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与解决

开源软件运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与解决

开源软件运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与解决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开源软件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和个人的首选。

开源软件的优势在于其免费、开放、灵活的特点,使得许多公司和个人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发和使用软件。

然而,随之而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探讨开源软件运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问题开源软件的核心思想是共享和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源软件没有知识产权问题。

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版权问题:开源软件通常使用一种开源许可证,如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或MIT许可证。

这些许可证规定了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分发规则。

然而,一些开源软件可能存在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代码或其他知识产权的问题,从而引发版权纠纷。

2. 商标问题:开源软件通常没有商标保护,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软件的名称和标识。

这可能导致商标混淆和侵权问题,对软件开发者造成不利影响。

3. 专利问题:开源软件的开放性可能导致专利侵权的问题。

一些软件开发者可能在开发过程中无意侵犯了他人的专利,这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以上只是开源软件运用中的一些常见知识产权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还可能出现其他新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解决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的方法1. 严格遵守许可证规定:在使用开源软件时,必须仔细阅读并理解软件所使用的许可证。

遵守许可证规定,包括对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分发进行合法操作,以避免版权纠纷。

2. 定期进行知识产权审查:对于企业而言,定期进行知识产权审查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知识产权问题,确保软件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3. 建立专利保护机制: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建立专利保护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申请专利,可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避免他人侵权。

4. 建立商标保护机制:对于开源软件的商标保护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商标保护机制来解决。

软件源代码保护与许可协议

软件源代码保护与许可协议

软件源代码保护与许可协议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然而,软件盗版问题也随之而来,给软件开发者和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软件源代码的知识产权和维护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软件源代码保护与许可协议应运而生。

二、软件源代码保护的重要性软件源代码是软件的核心和基石,也是软件开发者所投入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因此,保护软件源代码的知识产权至关重要。

首先,源代码的泄露将导致不法分子通过盗版、仿制等手段非法获利,严重损害了软件开发者的经济利益。

其次,源代码泄露还会影响软件的安全性,给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带来风险。

因此,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软件源代码保护机制,对于软件开发者、产业和用户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软件源代码保护的手段1. 版权保护软件源代码享有著作权保护,软件开发者应在软件发布之前申请著作权,并在软件产品中标明版权信息,以便在发生侵权行为时维权。

此外,软件开发者还可以通过对源代码进行混淆、加密等技术手段,提高源代码的保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2. 许可协议软件开发者可以与用户签订许可协议,明确规定软件的使用范围、使用条款、保密义务等。

协议可以将部分源代码开放给用户,但同时限制用户对源代码的使用和传播。

通过许可协议,软件开发者可以在法律框架下保护软件源代码的知识产权。

四、软件源代码许可协议模板软件源代码保护与许可协议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下是一个常用的模板:-----协议编号:【协议编号】甲方:【软件开发者全称】地址:【软件开发者地址】联系方式:【软件开发者联系方式】乙方:【软件用户全称】地址:【软件用户地址】联系方式:【软件用户联系方式】甲乙双方在公平、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软件名称】的使用和保护达成以下协议:第一条软件的许可1. 甲方特此授予乙方有限的、不可转让的、非排他性的许可,允许乙方在特定设备上安装、使用【软件名称】。

2. 乙方不得将【软件名称】用于非授权的目的,不得对【软件名称】进行反向工程、反编译等行为。

代码所属权 自主开发

代码所属权 自主开发

代码所属权自主开发摘要:1.代码所属权的概念2.自主开发代码的归属3.代码所属权的重要性4.保护自主开发代码的方法正文:代码所属权,是指编写代码的人或团队对代码所拥有的权利。

在软件开发领域,代码所属权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开发者的知识产权和利益。

自主开发的代码属于开发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保护自主开发的代码,防止他人侵犯代码所属权,成为许多开发者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代码所属权的概念。

代码所属权包括著作权和专利权。

著作权是指开发者对所开发的软件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发行、修改、翻译等。

而专利权则是指开发者对软件中的创新技术所拥有的权利。

这两者共同保护了开发者的利益。

其次,自主开发的代码属于开发者。

在我国,根据《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开发者对自主开发的软件享有著作权。

这意味着开发者有权决定软件的使用、复制、发行、修改等。

同时,如果自主开发的代码中包含创新技术,开发者还可以申请专利保护。

代码所属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既是对开发者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开发者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保护自主开发代码的所属权,有助于维护开发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保护自主开发代码的所属权呢?首先,开发者应该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例如代码的版本控制、开发日志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证明自己是代码的原创者。

其次,开发者可以考虑对代码进行著作权登记,以便在法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此外,及时申请专利保护也是一个好办法。

总之,代码所属权对开发者至关重要。

开源脚本的知识产权

开源脚本的知识产权

开源脚本的知识产权近年来,开源软件在国内外发展很快,正在走向成熟,已经开始与传统私有软件形成并存的态势,甚至在某些领域内渐成主流。

在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的同时,开源软件也引起产业界和知识产权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外关于开源软件相关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早已展开,但涉及这方面的研究依然不够深入,多数人对开源软件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依然认识不足。

特别是2007年5月微软声称开源软件侵犯其235项专利权,导致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进一步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虽然销售开放源代码软件本身很难成为商业模式,但是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与服务组合而成的多种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包括:基于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客户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托管外包服务等。

而开放源代码软件商业化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其涉及的各种知识产权问题并规避其潜在的知识产权产权侵权问题。

目前,关于开源软件涉及到的几类知识产权问题,产业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但对开源软件产业中不同主体可能涉及到的具体知识产权问题及开源许可协议的法律性质和地位的认知,包括在同时执行多项许可证时对各种许可证间冲突的处理等问题,产业界和学术界还未达成一致的认识和结论。

因此,廓清开源软件不同主体可能涉及到的具体知识产权问题,对于开源产业生态链上的各主体规避各种潜在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将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开放源代码,开源软件使得全球无数程序员和用户可以不断复制、修改、再开源社区的源代码,这使得本来只是一场技术运动的开放源代码运动与知识产权法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开源软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开发与维护,特别是后续开发,往往涉及到众多不同的主体,这无疑将涉及到不同知识产权的归属、许可、授权等法律问题。

因为开放源代码软件并不是完全处在公有领域的软件,它在理念上有反抗传统知识产权法之处,但是行动上却寻求包括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在内的综合保护,这些保护与许可协议(合同法)相结合,已经为开源软件建立了一个类似商业软件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体系。

代码版权协议

代码版权协议

代码版权协议代码版权协议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文件,旨在明确并保护代码作者的权益。

本文将就代码版权协议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编写流程进行探讨,并总结几个常用的代码版权协议范本。

一、代码版权协议的定义代码版权协议,也称为软件许可协议,是开发者和用户之间达成的一种法律协议。

其目的是确保开发者的代码在被使用、修改或传播时受到法律保护,以维护开发者的知识产权。

二、代码版权协议的重要性1. 确保程序的合法使用:代码版权协议明确了代码的使用规则,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修改、发布等非法行为。

2. 确保代码的可维护性:代码版权协议明确了使用者对代码的责任和义务,以防止滥用代码、损坏代码质量等行为。

3. 避免法律纠纷:代码版权协议可以减少使用者对代码的误解,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降低法律纠纷的发生概率。

三、编写代码版权协议的流程编写代码版权协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确定协议类型:根据代码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选择适合的协议类型。

目前比较常用的协议类型有MIT协议、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等。

2. 明确代码权益:明确代码的版权归属、授权方式以及使用范围等关键要素。

例如,代码的所有权是否归开发者所有,是否允许他人自由地修改和分发代码等。

3. 约束使用者行为:协议应明确规定使用者对代码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禁止商业使用、禁止对源码进行修改、禁止去除版权声明等行为。

4. 免责声明:在协议中加入免责声明是重要的一步,明确开发者不承担由于代码使用所产生的任何责任和风险。

5. 协议生效:确定协议生效的相关条件和日期。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使用者明确接受协议条款后,协议才生效。

四、代码版权协议范本以下是几个常用的代码版权协议范本:1. MIT协议:MIT协议是一种宽松的许可协议,允许使用者自由使用、复制、修改、发布、销售和分发源代码和二进制文件。

该协议要求在使用者分发代码时保留版权声明。

2.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GPL协议要求任何修改或基于原代码的衍生作品也必须以GPL协议发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放源码软件和通用公共许可(GPL )的进一步讨论 1 关于开放源码软件和通用公共许可(GPL )的进一步讨论特别鸣谢如下公司/组织的积极参与(排名不分先后):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北京共创开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红旗2000中文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托普集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自由软件基金会中国研究院中国软件登记中心中国GNU 研发中心中国Linux 论坛炎黄角马LinuxAidAKA共创软件联盟 贰零零贰年陆月(本报告已经提交国家科技部)1、什么是开放源码(open source )? (3)2、什么是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 )?它与开放源码是什么关系? (3)3、除了开放源码/自由软件,软件业界还有哪些软件模式? (4)4、开放源码运动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5)5、引起开放源码社区强烈抗议的微软万圣节文档是怎么回事? (5)6、共享源码与开放源码是什么关系? (6)7、开放源码开发模式是怎样的?人们加入开源开发工作的动机何在?国内外情况如何? (6)8、现有哪些成熟的开放源码软件? (7)9、开放源码软件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8)10、开放源码与专有软件模式的争议焦点是什么? (9)11、开放源码是否更具有安全性? (10)12、开放源码的软件拥有总费用(TCO)是怎样的? (10)13、开放源码软件的技术支持是怎样的? (10)14、何时选择使用开放源码软件? (11)15、以Linux为代表的开放源码软件市场状况和趋势如何? (11)16、为什么IBM要在Linux上投资十亿美元?这项投资是否会继续? (12)17、其他著名IT厂商对于Linux的态度如何? (13)18、Linux厂商下一步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13)19、商业IT公司的不断介入对开放源码社区有什么潜在影响? (13)20、开放源码许可类型有哪些? (14)21、GPL和LGPL具有什么特点? (14)22、针对GPL存在哪些疑问? (14)23、如何理解各种开放源码许可背后的含义并加以选择运用? (16)24、开放源码涉及哪些潜在的法律问题或风险? (18)25、针对新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民间存在哪些争议? (23)26、开放源码与专有软件有机结合的许可证分层模式是怎样的? (23)27、开放源码软件的“分叉”(forking)问题是怎样的? (24)28、利用Linux发展中国自主产权的操作系统是否存在法律问题? (24)29、利用开放源码启动中小专有软件企业有什么注意事项? (25)1、什么是开放源码(open source)?“开放源码”(open source)被非赢利软件组织(美国的Open Source Initiative协会)注册为认证标记,并对其进行了正式的定义,用于描述那些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且此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发行也不受许可证的限制。

开放源码软件通常是有版权(copyright)的,它的许可证可能包含这样一些限制:着意地保护它的开放源码状态,著者身份的公告,或者开发的控制。

实际上,开源软件同时涉及源码本身和开发过程,涵盖了三个方面的意义:免费分发的源代码、模块化的体系和集市式的开发——在这种开发方式中,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最终产品的制造,三个方面互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集市式的开发过程给开源软件以强大的改错能力,因为它将程序中的错误公开给了数量巨大的观众,他们都是潜在的改错者。

另一方面,任何人都可以复用和发行开源软件的代码这一事实又支持了公众利益,因为创新的观念被整个集市所共享。

另外,“open source”这一术语还被延伸到其他智力团体中,指那些可通过公开手段获得的智力资源,比如报纸、教学课件等。

美国一些进步的评论家指出,在象网络这样的虚拟环境中,驱动系统的底层代码,尤其是广为人知的那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协议,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很象现实社会中的法规。

换句话说,这些代码对网上的行为给出了一些规范,它鼓励某些行为,而限制其他行为,就像现实社会的法律一样。

因此,开放源码带来了一个更民主的开发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好的主意将被集体分享,而不是作为智力资本被个人秘藏着。

在这种意义上,开放源码实质上成为一种政治哲学。

2、什么是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它与开放源码是什么关系?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是指允许任何人使用、拷贝、修改、发行(免费/少许收费)的软件,尤其是这种软件的源代码必须是可得到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源代码,就称不上是自由软件。

”在此,“free”一词意指“自由”,而非“免费”。

与自由软件密切相关的是所谓Copyleft(与Copyright 相对而言)规则和通用公共许可(GPL,将在后面详细讨论),它的分发条款不允许分销商在分发或修改软件时增加任何额外的限制,无论是否修改过,该软件的每个拷贝都是自由软件,从而保护所有用户的自由。

在著名的自由软件GNU计划中都实行Copyleft和GPL,由自由软件基金会(FSF)负责统一管理和维护。

同时,还有所谓非Copyleft自由软件,是指作者允许对其进行分发、修改、及增加一些附加限制的软件。

如果程序是自由的但非Copyleft的,那么它的拷贝或修改版本可能就不再是自由的了。

软件公司可能对该程序进行了修改,也可能没有,但都可以将它进行编译,然后作为私有软件产品进行分发。

当谈论自由软件时,最好避免使用诸如“赠送(give away)”或“免费(for free)”之类的词,这是因为这些词隐含了有关价格的问题,而不是自由。

以Copyleft和GPL为代表的自由软件从根本上是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对立的,GPL实质上放弃了传统意义上对复制权、发行权和修改权的控制,不允许利用GPL产生具有所谓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软件,因此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商业领域采取了歧视性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强制要求一些试图利用GPL代码的专有软件公司放弃其知识产权而遵循GPL,对这些公司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对而言,开放源码则是自由软件的市场化计划(营销手段),它是对自由软件的支持,更倾向于注重实际效果而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大肆宣扬。

开放源码的定义非常全面,以至于它的内容可以覆盖自由软件,但自由软件的主要目标是使得开发的软件是自由的,而开放源码的主要目标则是开发高质量的软件,它们之间最简单的区别是各自的优先权不同。

有关开放源码和自由软件孰优孰劣的争论在开源社区内一直存在,自由软件的激进人士认为开放源码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来博取资本家的好感,实质上是一种倒退,并认为自由软件要好于开放源码,这些争论涉及到深层次的哲学和意识形态问题,在此不展开讨论。

3、除了开放源码/自由软件,软件业界还有哪些软件模式?专有软件(Proprietary software)——是目前软件业的主要商业模式,受到传统版权(Copyright)保护,对它的使用、传播、或修改是禁止的,要么需要你申请许可,要么它限制你不能充分自由地使用它。

与专有软件相关的软件模式包括:Demos——免费或低费用试用的软件,是商业软件的一部分,它没有自由可用的源码,没有支持,通常缺乏关键特征;捆绑软件(Bundled Software)——它由商业软件携带并且不用增加额外的费用,但是它一般具有很有限的使用许可,没有自由可用的源码,如微软的IE;联盟软件(Consortium-Ware)——源码由联盟内部共享,但是对公众没有自由可用的源码,如Motif;仅供非商业使用(Non-commercial use only)——可以免费从Internet下载的典型软件,甚至连同源码,但是同时它有严格的许可证限制它的使用,如1998年以前的Netscape 的浏览器。

准自由软件(Semi-free software)——准自由软件不是自由的,但允许个人出于非赢利目的使用、拷贝、分发、及修改(包括分发修改版本)。

PGP是一个准自由程序的例子。

共享源码(Shared Source)——是2001年5月微软发布的一项新战略,详细讨论见问题6。

公共域软件(Public domain software)——就是无版权(not copyrighted)的软件,它是非copyleft 自由软件的一种特殊情况,意味着某些拷贝或修改版不再是自由的;免费软件(Freeware)——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是它通常指那些允许分发不允许修改的软件包(不提供源代码),作者没有放弃传统版权。

不要用“freeware”来指自由软件。

共享软件(Shareware)——允许用户分发该软件,但是任何人想继续使用它需要支付一笔许可费,通常不提供源代码,且不允许在不支付许可费的情况下进行拷贝和分发,即使出于个人的非赢利性的目的。

它不是开放源码软件。

商业软件(Commercial Software)——由商业公司开发,通过收取使用费而获利。

大多数商业软件是“专有的”,但也有商业自由软件,也有非商业、非自由的软件。

下表概要叙述了各种软件模4、开放源码运动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尽管“开放源码”一词最初产生于1998年2月3号在加州的Palo Alto召开的一个战略研讨会,但开放源码运动与整个Unix、自由软件和“黑客”(Hacker)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历以下重大历史事件:1968年,ARPANET(Internet的前身)的建立成为对开放源码可行性的一个展示;1969年,贝尔实验室推出Unix的第一个版本,在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免费方式被广泛传播;1979年,A T&T宣布使Unix商业化的计划,导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立自己的Unix版本(即BSD Unix);1983年Stallman建立GNU计划来推进自由软件运动,以反对软件所有权专有化的趋势,并创建了通用公共许可(GPL),即Copyleft规则;1989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名学生Linus Torvalds发布了一个新的Unix变种——Linux,三年后Linux正式接受GPL;1994年,Red Hat Linux成立,迅速成为领先的Linux发行商;1995年,著名的开放源码Web服务器Apache开发成功;1997年,著名“黑客”Eric Raymond发表名为“大教堂和集市”的文章,对比了商业开发模型以及开放源码开发模型,该文成为Netscape创建的灵感。

1998年,Netscape宣布不仅其Communicator 5.0是免费的,而且还将发布其源代码。

随后,几个主要的软件厂商,包括CA、Corel、IBM、HP、Informix、Interbase、Oracle以及Sybase,宣布了支持Linux的产品计划,Intel、Netscape则向Linux主要套件发行商RedHat软件公司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