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2021年数学一轮复习考点与题型总结:第七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2021年数学一轮复习考点与题型总结:第七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关闭
解析 答案
-53-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向三 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关闭
A.4 B.9 C.10 D.12 思考如何利用可行域求非线性目标函数最值?
关闭
解析 答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4-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解题心得1.利用可行域求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首先利用约 束条件作出可行域,然后根据目标函数找到最优解时的点,最后把 解得点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
关闭
答案
-30-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解析:(1)∵x>1,y>1,∴lg x>0,lg y>0,由题意得lg x+lg y=4,即
xy=104.
-31-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32-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33-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34-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例5要制作一个容积为4 m3,高为1 m的无盖长方体容器.已知该容 器的底面造价是每平方米20元,侧面造价是每平方米10元,则该容 关闭
(1)该单位每月处理量为多少吨时,才能使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最 低?
(2)该单位每月能否获利?如果获利,那么求出最大利润;如果不获 利,那么需要国家至少补贴多少元才能使该单位不亏损?
-37-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知识梳理
-38-
知识梳理 双基自测
12
2.线性规划的相关概念
线性约束条件
可行解 最大值
12345
5.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600吨,每次购买x吨,运费为6万元/次, 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4x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

2021年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总结

2021年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总结

2021年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总结2021年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总结1(一)导数第一定义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 在x0处有增量△x(x0+△x也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数取得增量△y=f(x0+△x)—f(x0);如果△y与△x之比当△x →0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为f'(x0),即导数第一定义(二)导数第二定义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 在x0处有变化△x(x—x0也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数变化△y=f(x)—f(x0);如果△y与△x之比当△x→0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为f'(x0),即导数第二定义(三)导函数与导数如果函数y=f(x)在开区间I内每一点都可导,就称函数f (x)在区间I内可导。

这时函数y=f(x)对于区间I内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这就构成一个新的函数,称这个函数为原来函数y=f(x)的导函数,记作y',f'(x),dy/dx,df(x)/dx。

导函数简称导数。

(四)单调性及其应用1.利用导数研究多项式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1)求f(x)(2)确定f(x)在(a,b)内符号(3)若f(x)>0在(a,b)上恒成立,则f(x)在(a,b)上是增函数;若f(x)<0在(a,b)上恒成立,则f(x)在(a,b)上是减函数2.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1)求f(x)(2)f(x)>0的解集与定义域的交集的对应区间为增区间;f(x)<0的解集与定义域的交集的对应区间为减区间学习了导数基础知识点,接下来可以学习高二数学中涉及到的导数应用的部分。

2021年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总结2★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一、早期导数概念————特殊的形式大约在1629年法国数学家费马研究了作曲线的切线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1637年左右他写一篇手稿《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

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2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含答案】

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2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含答案】

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2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核心素养分析】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2.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分析函数的性质.3.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能力。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函数的定义增函数减函数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图象描述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上升的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下降的(2)单调区间的定义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知识点二函数的最值前提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条件(1)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3)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2)存在x 0∈I ,使得f (x 0)=M(4)存在x 0∈I ,使得f (x 0)=M 结论M 为最大值M 为最小值【特别提醒】1.函数y =f (x )(f (x )>0)在公共定义域内与y =-f (x ),y =1f (x )的单调性相反. 2.“对勾函数”y =x +ax (a >0)的单调增区间为(-∞,-a ),(a ,+∞);单调减区间是[-a ,0),(0,a ].【典型题分析】高频考点一 确定不含参函数的单调性(区间)例1.(2020·新课标Ⅱ)设函数()ln |21|ln |21|f x x x =+--,则f (x )( ) A. 是偶函数,且在1(,)2+∞单调递增B. 是奇函数,且在11(,)22-单调递减C. 是偶函数,且在1(,)2-∞-单调递增D. 是奇函数,且在1(,)2-∞-单调递减【答案】D【解析】由()ln 21ln 21f x x x =+--得()f x 定义域为12x x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又()()ln 12ln 21ln 21ln 21f x x x x x f x -=----=--+=-,()f x ∴为定义域上的奇函数,可排除AC ;当11,22x ⎛⎫∈-⎪⎝⎭时,()()()ln 21ln 12f x x x =+--, ()ln 21y x =+在11,22⎛⎫- ⎪⎝⎭上单调递增,()ln 12y x =-在11,22⎛⎫- ⎪⎝⎭上单调递减,()f x ∴在11,22⎛⎫- ⎪⎝⎭上单调递增,排除B ; 当1,2x ⎛⎫∈-∞-⎪⎝⎭时,()()()212ln 21ln 12ln ln 12121x f x x x x x +⎛⎫=----==+ ⎪--⎝⎭,2121x μ=+-在1,2⎛⎫-∞- ⎪⎝⎭上单调递减,()ln f μμ=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可知:()f x 在1,2⎛⎫-∞-⎪⎝⎭上单调递减,D 正确. 【举一反三】(2020·山东青岛二中模拟)函数y =x 2+x -6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答案】[2,+∞) (-∞,-3] 【解析】令u =x 2+x -6,则y =x 2+x -6可以看作是由y =u 与u =x 2+x -6复合而成的函数. 令u =x 2+x -6≥0,得x ≤-3或x ≥2.易知u =x 2+x -6在(-∞,-3]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而y =u 在[0,+∞)上是增函数, 所以y =x 2+x -6的单调减区间为(-∞,-3],单调增区间为[2,+∞)。

等差、等比数列-2021届新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与题型归纳(原卷版)

等差、等比数列-2021届新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与题型归纳(原卷版)

第14讲 等差、等比数列考点1:等差数列一、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公式1.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2. 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x ,A ,y 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x 和y 的等差中项,即A =x+y 2.3.通项公式:a n =a 1+(n −1)d =a m +(n −m)d ,(n ∈N ∗,m ∈N ∗,m ≤n)⇒d =a n −a m n−m(n,m ∈N ∗,n ≠m)4. 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a n )2=na 1+n(n−1)2d ,(n ∈N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1. a m =a n +(m −n)d ,d =a m −a n m−n,(n ∈N ∗,m ∈N ∗);2. 若p +q =m +n ,则有a p +a q =a m +a n ;若2m =p +q ,则有2a m =a p +a q (p ,q ,m ,n ∈N ∗);3. {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前n 项和,则S 2n−1=(2n −1)a n ;{b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前n 项和,S 2n−1′=(2n −1)b n ;有a nb n=S 2n−1S 2n−1′.4. 若{a n },{b n }均为等差数列,且公差分别为d 1,d 2,则数列{pa n },{a n +q },{a n ±b n }也为等差数列,且公差分别为pd 1,d 1,d 1±d 2.5. 在等差数列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a n ,a n+m ,a n+2m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md .6.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S n ,S 2n −S n ,S 3n −S 2n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n 2d ,(n ∈N ∗);三、等差数列的单调性以及前n 项和的最值探讨1. 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公差d >0,则等差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若公差d <0,则等差数列{a n }为递减数列;若公差d =0,则等差数列{a n }为常数列; 补充:更一般性的情况,研究任一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利用逐项作差法,即构造f (n )=a n+1−a n ,然后研究自变量n 变化时函数值f (n )的符号.2. 有关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的最值问题: 若a 1>0,d <0,则前n 项和为S n 存在最大值 若a 1<0,d >0,则前n 项和为S n 存在最小值3. 如何求最值:方法一:(任何数列都通用)通过{a n ≥0a n+1≤0解出n 可求前n 项和为S n 的最大值;通过{a n ≤0a n+1≥0解出n 可求前n 项和为S n 的最小值; 方法二:利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n 的表达式为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若为一次函数,数列为常数列,则前n 项和S n 不存在最值),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进行求解;有以下三种可能:若对称轴n 正好取得正整数,则此时n 就取对称轴;若对称轴不是正整数,而是靠近对称轴的相邻的两个整数的中点值,则n 取这两个靠近对称轴的相邻的两个整数;若对称轴即不是正整数,又不是靠近对称轴的相邻的两个整数的中点值,则n 就取靠近对称轴的那个正整数;四、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1. 定义法:a n −a n−1=d (常数)(n ∈N +,n ≥2)⇔{a n }为等差数列;2. 等差中项法:2a n =a n−1+a n+1(n ∈N +,n ≥2)⇔{a n }为等差数列;3. 通项公式法:a n =kn +b (k ,b 是常数)⇔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4. 前n 项和法: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n 2+Bn ,(A ,B 是常数,A 2+B 2≠0) ⇔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n 2+Bn +C(A ,B 是常数,C ≠0),则数列{a n }从第二项起是等差数列.典例精讲【典例1】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2+a 5=a 6+a 3,则S 7=( ) A .2 B .7 C .14 D .28【典例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4,且a 2,a 3,a 6成等比数列,则a 10=( ) A .26 B .30 C .34 D .38【典例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首项a 1>0,公差d <0,a 10•S 21<0,则S n 最大时,n 的值为( )A .11B .10C .9D .8【典例4】.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225910a a +,则12345a a a a a ++++的最大值为( ) A.B .20 C .25 D .100【典例5】.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10a >,201920200a a +>,201920200a a <.其前n 项和为n S ,则使0n S >成立时n 最大值为( ) A .2020B .2019C .4040D .4038【典例6】.等差数列{}n a 中,36a =,816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122020111(S S S ++⋯+= ) A .20172018B .20182019C .20192020D .20202021【典例7】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22a b m ==,33a b n ==,若m ,n 为正数,且m n ≠,则( ) A .11a b < B .11a b > C .11a b = D .1a ,1b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典例8】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a 1=1,且a 2+a 6=a 8.若p ﹣q =10.则a p ﹣a q =【典例9】设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1+a 4+a 7=60,a 2+a 5+a 8=51,若对任意n ∈N *,都有S n ≤S k 成立,则正整数k 的值为 .考点2:等比数列一、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1.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q ≠0)表示.等比数列中的项不为0.2. 通项公式:a n =a 1q n−1=a m q n−m (n ∈N ∗,n ≥2) ;3. 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 (q =1)a 1(1−q n )1−q=a 1−a n q 1−q(q ≠1).二、等比数列的性质(其中公比为q ):1. a n =a m q n−m ,q =√na mn−m(n ∈N ∗,m ∈N ∗) ; 2. 若p +q =m +n ,则有a p ⋅a q =a m ⋅a n ;若2m =p +q ,则有a m2=a p ⋅a q ; 3. 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a n ,a n+m ,a n+2m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 m .4. 若a ,G ,b 成等比数列,则称G 为a 、b 的等比中项,G 2=ab ,当且仅当两个数a 和b 同号 才存在等比中项.5. 若数列{a n },{b n }都是等比数列且项数相同,则c n =a n s b n t (st ≠0)仍为等比数列.三、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a 1≠0,a nan−1=q (常数)(n ∈N ∗,n ≥2) ⇔{a n }为等比数列.2. 等比中项法:a n 2=a n−1a n+1,(n ∈N ∗,n ≥2) ⇔{a n }为等比数列.3. 前n 项和法: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 −Aq n (A 是常数,A ≠0,q ≠0,q ≠1)⇔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典例精讲【典例1】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其中a 5,a 9为方程x 2+2016x +9=0的二根,则a 7的值( )A .﹣3B .3C .±3D .9【典例2】“垛积术”(隙积术)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南宋数学家杨辉、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丰富和发展的一类数列求和方法,有茭草垛、方垛、刍童垛、三角垛等等.某仓库中部分货物堆放成如图所示的“茭草垛”:自上而下,第一层1件,以后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件,最后一层是n 件.已知第一层货物单价1万元,从第二层起,货物的单价是上一层单价的910.若这堆货物总价是100−200(910)n 万元,则n 的值为( )A .7B .8C .9D .10【典例3】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a 2与a 10的等比中项为√33,则log 3a 4+log 3a 8= .【典例4】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第2,3,6项依次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则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典例5】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向量3(a a =,8)-,7(b a =,2),若a b ⊥,则212229log log log (a a a ++⋯+= )A .12B .16C .18D .26log 5+【典例6】.在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374a a =,数列2{log }n a 的前9项之和为( ) A .11B .9C .15D .13【典例7】.已知n S 是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3S ,9S ,6S 成等差数列,256a a +=,则8a = .【典例8】.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n S 是它的前n 项和.若2312a a a =,且4a 与72a 的等差中项为34,则5S =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设正项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2019=6057,则1a2+4a2018的最小值为()A.1 B.23C.136D.322.设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a1=S3=3,则S4的值为()A.﹣3 B.0 C.3 D.63.在等差数列{a n}中,S n表示{a n}的前n项和,若a3+a6=3,则S8的值为()A.3 B.8 C.12 D.244.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 n}满足:a7=a6+2a5,若存在两项a m、a n,使得a m a n=16a12,则1m +9n的最小值为()A.32B.83C.114D.不存在5.已知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积为T n,若a1=﹣24,a4=−89,则当T n取最大值时,n的值为()A.2 B.3 C.4 D.6二.填空题(共1小题)6.已知数列1,a1,a2,9是等差数列,数列1,b1,b2,b3,9是等比数列,则b2a1+a2的值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7.已知{a n}为等差数列,且a1+a3=8,a2+a4=12.(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记的{a n}前n项和为S n,若a1,a k,S k+2成等比数列,求正整数k的值.8.已知单调递增的等比数列{a n}满足:a2+a3+a4=28,且a3+2是a2,a4的等差中项.(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若b n=a n log12a n,S n=b1+b2+b3+…+b n,对任意正整数n,S n+(n+m)a n+1<0恒成立,试求m的取值范围.。

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4-5 三角恒等变换【含答案】

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4-5 三角恒等变换【含答案】

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4.5 三角恒等变换【考情分析】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3.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C (α-β) cos(α-β)=cos α cos β+sin α sin β C (α+β) cos(α+β)=cos α cos β-sin α sin β S (α-β) sin(α-β)=sin α cos β-cos α sin β S (α+β)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 sin β T (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变形: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 T (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变形: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知识点二 二倍角公式S 2αsin 2α=2sin_αcos_α;变形:1+sin 2α=(sin α+cos α)2, 1-sin 2α=(sin α-cos α)2C 2α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变形:cos 2α=1+cos 2α2,sin 2α=1-cos 2α2T 2αtan 2α=2tan α1-tan 2α【典型题分析】高频考点一 公式的直接应用【例1】 (2019·全国卷Ⅱ)已知α∈(0,π2),2sin 2α=cos 2α+1,则sin α=( ) A.15 B.55C.33D.255【答案】B【解析】由二倍角公式可知4sin αcos α=2cos 2α. ∵α∈(0,π2),∴cos α≠0,∴2sin α=cos α,∴tan α=12,∴sin α=55,故选B 。

(2021年整理)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1年整理)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顶点.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其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1。

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

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系:①⎧⎪⎧−−−−−→⎨⎪−−−−−→⎨⎪⎪⎩⎩底面是正多形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底面为矩形底面为正方形1。

2021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题型归纳与训练 专题8.6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教师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题型归纳与训练 专题8.6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教师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全归纳与高效训练突破专题8.6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目录一、考点全归纳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设a,b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则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a与n的夹角为β,则sin θ=|cos β|=|a·n||a||n|.3.求二面角的大小(1)如图①,AB ,CD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 →,CD →〉.(2)如图①①,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 〈n 1,n 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 【常用结论】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设点A (x 1,y 1,z 1),点B (x 2,y 2,z 2),则|AB |=|AB →|=(x 1-x 2)2+(y 1-y 2)2+(z 1-z 2)2. (2)点到平面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AB 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段,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BO →|=|AB →·n ||n |.二 题型全归纳题型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题型要点】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 (1)选择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确定异面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从而确定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 (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向量夹角的余弦值.(4)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两向量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易错提醒】注意向量的夹角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区别: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时,就是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时,其补角才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①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菱形,AB =2,①BAD =60°.(1)求证:BD ①平面P AC ;(2)若P A =AB ,求PB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析】(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 是菱形, 所以AC ①BD .因为P A ①平面ABCD ,所以P A ①BD . 又因为AC ∩P A =A ,所以BD ①平面P AC . (2)设AC ∩BD =O .因为①BAD =60°,P A =AB =2,所以BO =1,AO =CO = 3.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P (0,-3,2),A (0,-3,0),B (1,0,0),C (0,3,0). 所以PB →=(1,3,-2),AC →=(0,23,0). 设PB 与AC 所成角为θ,则cos θ=⎪⎪⎪⎪⎪⎪PB →·AC →|PB →||AC →|=622×23=64.即PB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4. 【例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①底面ABC ,①BAC =90°.点D ,E ,N 分别为棱P A ,PC ,BC 的中点,M 是线段AD 的中点,P A =AC =4,AB =2.(1)求证:MN ①平面BDE ;(2)已知点H 在棱P A 上,且直线NH 与直线B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721,求线段AH 的长. 【解析】:如图,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C →,AP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A (0,0,0),B (2,0,0),C (0,4,0),P (0,0,4),D (0,0,2),E (0,2,2),M (0,0,1),N (1,2,0).(1)证明:DE →=(0,2,0),DB →=(2,0,-2). 设n =(x ,y ,z )为平面BDE 的法向量, 则⎩⎪⎨⎪⎧n ·DE →=0,n ·DB →=0,即⎩⎪⎨⎪⎧2y =0,2x -2z =0.不妨设z =1,可取n =(1,0,1).又MN →=(1,2,-1),可得MN →·n =0. 因为MN ①平面BDE , 所以MN ①平面BDE .(2)依题意,设AH =h (0≤h ≤4),则H (0,0,h ), 进而可得NH →=(-1,-2,h ),BE →=(-2,2,2).由已知,得|cos 〈NH →,BE →〉|=|NH →·BE →||NH →||BE →|=|2h -2|h 2+5×23=721,整理得10h 2-21h +8=0,解得h =85或h =12.所以,线段AH 的长为85或12.题型二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题型要点】(1)利用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有两个思路:①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①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2)若直线l 与平面α的夹角为θ,直线l 的方向向量l 与平面α的法向量n 的夹角为β,则θ=π2-β或θ=β-π2. 【易错提醒】求解直线和平面所成角,要注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夹角和所求角之间的关系,线面角的正弦值等于两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例1】(2020·深圳模拟)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PD =PB ,H 为PC 上的点,过AH 的平面分别交PB ,PD 于点M ,N ,且BD ①平面AMHN .(1)证明:MN ①PC ;(2)设H 为PC 的中点,P A =PC =3AB ,P 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60°,求AD 与平面AMHN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证明:如图①,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PO .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BD ①AC ,且O 为BD 的中点. 因为PD =PB ,所以PO ①BD ,因为AC ∩PO =O ,且AC ,PO ①平面P AC ,所以BD ①平面P AC . 因为PC ①平面P AC ,所以BD ①PC .因为BD ①平面AMHN ,且平面AMHN ∩平面PBD =MN ,所以BD ①MN , 所以MN ①PC .(2)由(1)知BD ①AC 且PO ①BD , 因为P A =PC ,且O 为AC 的中点, 所以PO ①AC ,所以PO ①平面ABCD ,因为P 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①P AO ,所以①P AO =60°,所以AO =12P A ,PO =32P A .因为P A =3AB ,所以BO =36P A .以O 为坐标原点,OA →,OD →,O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①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记P A =2,则O (0,0,0),A (1,0,0),B ⎝⎛⎭⎫0,-33,0,C (-1,0,0),D ⎝⎛⎭⎫0,33,0,P (0,0,3),H ⎝⎛⎭⎫-12,0,32, 所以BD →=⎝⎛⎭⎫0,233,0,AH →=⎝⎛⎭⎫-32,0,32,AD →=⎝⎛⎭⎫-1,33,0. 设平面AMHN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BD →=0,n ·AH →=0,即⎩⎨⎧233y =0,-32x +32z =0,令x =2,解得y =0,z =23,所以n =(2,0,23)是平面AMHN 的一个法向量. 记AD 与平面AMHN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 ,AD →〉|=⎪⎪⎪⎪⎪⎪n ·AD →|n ||AD →|=34.所以AD 与平面AMH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4. 【例2】如图,在几何体ACD -A 1B 1C 1D 1中,四边形ADD 1A 1与四边形CDD 1C 1均为矩形,平面ADD 1A 1①平面CDD 1C 1,B 1A 1①平面ADD 1A 1,AD =CD =1,AA 1=A 1B 1=2,E 为棱AA 1的中点.(1)证明:B 1C 1①平面CC 1E ;(2)求直线B 1C 1与平面B 1CE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证明:因为B 1A 1①平面ADD 1A 1,所以B 1A 1①DD 1, 又DD 1①D 1A 1,B 1A 1∩D 1A 1=A 1,所以DD 1①平面A 1B 1C 1D 1, 又DD 1①CC 1,所以CC 1①平面A 1B 1C 1D 1. 因为B 1C 1①平面A 1B 1C 1D 1,所以CC 1①B 1C 1.因为平面ADD 1A 1①平面CDD 1C 1,平面ADD 1A 1∩平面CDD 1C 1=DD 1,C 1D 1①DD 1, 所以C 1D 1①平面ADD 1A 1.经计算可得B 1E =5,B 1C 1=2,EC 1=3,从而B 1E 2=B 1C 21+EC 21,所以在①B 1EC 1中,B 1C 1①C 1E .又CC 1,C 1E ①平面CC 1E ,CC 1∩C 1E =C 1,所以B 1C 1①平面CC 1E . (2)如图,以点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A (0,0,0),C (1,0,1),B 1(0,2,2),C 1(1,2,1),E (0,1,0),则CE →=(-1,1,-1),B 1C →=(1,-2,-1).设平面B 1CE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B 1C →=0,m ·CE →=0,即⎩⎪⎨⎪⎧x -2y -z =0,-x +y -z =0,消去x 得y +2z =0, 不妨设z =1,可得m =(-3,-2,1)为平面B 1CE 的一个法向量, 易得B 1C 1→=(1,0,-1),设直线B 1C 1与平面B 1CE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m ,B 1C 1→〉|=⎪⎪⎪⎪⎪⎪m ·B 1C 1→|m |·|B 1C 1→|=⎪⎪⎪⎪⎪⎪-414×2=277, 故直线B 1C 1与平面B 1C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77.题型三 二面角【题型要点】利用向量计算二面角大小的常用方法(1)找法向量法: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钝)二面角.(2)找与棱垂直的方向向量法: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找到与棱垂直且以垂足为起点的两个向量,则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大小.【易错提醒】:判断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可结合图形进行.【例1】(2020·深圳模拟)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为菱形,PD=PB,H为PC上的点,过AH的平面分别交PB,PD于点M,N,且BD①平面AMHN.(1)证明:MN①PC;(2)当H为PC的中点,P A=PC=3AB,P 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60°,求AD与平面AMHN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证明:连接AC、BD且AC∩BD=O,连接PO.因为ABCD为菱形,所以BD①AC,因为PD=PB,所以PO①BD,因为AC∩PO=O且AC、PO①平面P AC,所以BD①平面P AC,因为PC①平面P AC,所以BD①PC,因为BD①平面AMHN,且平面AMHN∩平面PBD=MN,所以BD①MN,MN①平面P AC,所以MN ①P C.(2)由(1)知BD ①AC 且PO ①BD , 因为P A =PC ,且O 为AC 的中点, 所以PO ①AC ,所以PO ①平面ABCD , 所以P 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①P AO , 所以①P AO =60°,所以AO =12P A ,PO =32P A ,因为P A =3AB ,所以BO =36P A . 以OA →,OD →,OP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P A =2,所以O (0,0,0),A (1,0,0),B (0,-33,0),C (-1,0,0),D (0,33,0),P (0,0,3),H (-12,0,32),所以BD →=(0,233,0),AH →=(-32,0,32),AD →=(-1,33,0).设平面AMHN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所以⎩⎪⎨⎪⎧n ·BD →=0,n ·AH →=0,即⎩⎨⎧233y =0,-32x +32z =0,令x =2,则y =0,z =23,所以n =(2,0,23),设AD 与平面AMHN 所成角为θ,所以sin θ=|cos 〈n ,AD →〉|=|n ·AD →|n ||AD →||=34. 所以AD 与平面AMH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4. 【例2】图1是由矩形ADEB ,Rt①ABC 和菱形BFGC 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 =1,BE =BF =2,①FBC =60°.将其沿AB ,BC 折起使得BE 与BF 重合,连接DG ,如图2.(1)证明:图2中的A ,C ,G ,D 四点共面,且平面ABC ①平面BCGE ;(2)求图2中的二面角B -CG -A 的大小.【解析】:(1)证明:由已知得AD ①BE ,CG ①BE ,所以AD ①CG ,故AD ,CG 确定一个平面,从而A ,C ,G ,D 四点共面.由已知得AB ①BE ,AB ①BC ,故AB ①平面BCGE .又因为AB ①平面ABC ,所以平面ABC ①平面BCGE .(2)作EH ①BC ,垂足为H .因为EH ①平面BCGE ,平面BCGE ①平面ABC ,所以EH ①平面ABC .由已知,菱形BCGE 的边长为2,①EBC =60°,可求得BH =1,EH = 3. 以H 为坐标原点,HC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H ­xyz , 则A (-1,1,0),C (1,0,0),G (2,0,3),CG →=(1,0,3),AC →=(2,-1,0).设平面ACG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CG →·n =0AC →·n =0,即⎩⎨⎧x +3z =0,2x -y =0. 所以可取n =(3,6,-3).又平面BCGE 的法向量可取为m =(0,1,0),所以cos n ,m =n ·m |n ||m |=32. 因此二面角B ­CG ­A 的大小为30°.题型四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题型要点】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可直接转化为求向量在平面的法向量上的射影的长.如图,设点P 在平面α外,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在平面α内任取一点Q ,则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d =|PQ →·n ||n |.【易错提醒】该题中的第(2)问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时,利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等体积法与向量法,显然向量法直接简单,不必经过过多的逻辑推理,只需代入坐标准确求解即可.【例1】(2020·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3月月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①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A 1=26,D 是CC 1的中点,E 是A 1B 1的中点.(1)证明:DE ①平面A 1BC;(2)求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解析】 (1)证明:如图取A 1B 的中点F ,连接FC ,FE .因为E ,F 分别是A 1B 1,A 1B 的中点,所以EF ①BB 1,且EF =12BB 1. 又在平行四边形BB 1C 1C 中,D 是CC 1的中点,所以CD ①BB 1,且CD =12BB 1,所以CD ①EF ,且CD =EF . 所以四边形CFE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E ①CF .因为DE ①/平面A 1BC ,CF ①平面A 1BC ,所以DE ①平面A 1BC .(2)法一:(等体积法)因为BC =AC =AB =2,AA 1=26,三棱柱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所以V 三棱锥A 1-ABC =13S ①ABC ×AA 1=13×34×22×26=2 2. 又在①A 1BC 中,A 1B =A 1C =27,BC =2,BC 边上的高h = A 1B 2-⎝⎛⎭⎫12BC 2=33,所以S ①A 1BC =12BC ·h =3 3. 设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为d ,则V 三棱锥A -A 1BC =13S ①A 1BC ×d =13×33×d =3d . 因为V 三棱锥A 1-ABC =V 三棱锥A -A 1BC ,所以22=3d ,解得d =263, 所以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为263. 法二:(向量法)由题意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取AB 的中点O ,连接OC ,OE .因为AC =BC ,所以CO ①AB .又平面ABC ①平面ABB 1A 1,平面ABC ∩平面ABB 1A 1=AB ,所以CO ①平面ABB 1A 1.因为O 为AB 的中点,E 为A 1B 1的中点,所以OE ①AB ,所以OC ,OA ,OE 两两垂直.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以OA ,OE ,O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3),A (1,0,0),A 1(1,26,0),B (-1,0,0).则BA 1→=(2,26,0),BC →=(1,0,3).设平面A 1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由⎩⎪⎨⎪⎧n ①BA 1→,n ①BC →,可得⎩⎪⎨⎪⎧n ·BA 1→=2x +26y =0,n ·BC →=x +3z =0, 整理得⎩⎨⎧x +6y =0,x +3z =0,令x =6,则y =-1,z =- 2. 所以n =(6,-1,-2)为平面A 1BC 的一个法向量.而BA →=(2,0,0),所以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d =|BA →·n ||n |=6×26+1+2=263. 【例2】如图,①BCD 与①MCD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MCD ①平面BCD ,AB ①平面BCD ,AB =23,求点A 到平面MBC 的距离.【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取CD 的中点O ,连接OB ,OM ,因为①BCD 与①MCD 均为正三角形,所以OB ①CD ,OM ①CD ,又平面MCD ①平面BCD ,平面MCD ∩平面BCD =CD ,OM ①平面MCD ,所以MO ①平面BCD .以O 为坐标原点,直线OC ,BO ,OM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因为①BCD 与①MCD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OB =OM =3,则O (0,0,0),C (1,0,0),M (0,0,3),B (0,-3,0),A (0,-3,23),所以BC →=(1,3,0).BM →=(0,3,3).设平面M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①BC →,n ①BM →得⎩⎪⎨⎪⎧n ·BC →=0,n ·BM →=0,即⎩⎨⎧x +3y =0,3y +3z =0, 取x =3,可得平面MB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3,-1,1).又BA →=(0,0,23),所以所求距离为d =|BA →·n ||n |=2155.三、高效训练突破一、选择题1.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120°,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 )A .120°B .60°C .30°D .60°或30°【答案】C【解析】设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β,直线l 与平面α的法向量的夹角为γ.则sin β=|cos γ|=|cos 120°|=12. 又0°≤β≤90°,①β=30°.2.在正方体A 1B 1C 1D 1­ABCD 中,AC 与B 1D 所成角大小为( )A.π6B.π4C.π3D.π2 【答案】D【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边长为1,则A (0,0,0), C (1,1,0),B 1(1,0,1),D (0,1,0). ①AC →=(1,1,0),B 1D →=(-1,1,-1),①AC →·B 1D →=1×(-1)+1×1+0×(-1)=0,①AC →①B 1D →,①AC 与B 1D 所成的角为π2. 3.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CA =CC 1=2CB ,则直线BC 1与直线AB 1夹角的余弦值为( )A.55B.53C.255D.35【答案】A 【解析】设CA =2,则C (0,0,0),A (2,0,0),B (0,0,1),C 1(0,2,0),B 1(0,2,1),可得向量AB 1→=(-2,2,1),BC 1→=(0,2,-1),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得cos 〈AB 1→,BC 1→〉=-2×0+2×2+1×(-1)0+4+1·4+4+1=15=55. 4.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A 1O 1O (及其内部)绕OO 1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如图,AC ︵长为2π3,A 1B 1︵长为π3,其中B 1与C 在平面AA 1O 1O 的同侧.则异面直线B 1C 与AA 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π6 B .π4C.π3D .π2【答案】B 【解析】:.以O 为坐标原点建系如图则A (0,1,0),A 1(0,1,1),B 1⎝⎛⎭⎫32,12,1,C ⎝⎛⎭⎫32,-12,0. 所以AA 1→=(0,0,1),B 1C →=(0,-1,-1),所以cos 〈AA 1→,B 1C →〉=AA 1→·B 1C →|AA 1→||B 1C →|=0×0+0×(-1)+1×(-1)1×02+(-1)2+(-1)2=-22, 所以〈AA 1→,B 1C →〉=3π4,所以异面直线B 1C 与AA 1所成的角为π4.故选B. 5.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 =AA 1=1,AB =3,E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AE =13AB ,则DC 1与平面D 1E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A.33535B .277 C.33 D .24 【答案】A.【解析】: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1(0,3,1),D 1(0,0,1),E (1,1,0),C (0,3,0),所以DC 1→=(0,3,1),D 1E →=(1,1,-1),D 1C →=(0,3,-1).设平面D 1E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D 1E →=0,n ·D 1C →=0,即⎩⎪⎨⎪⎧x +y -z =0,3y -z =0,即⎩⎪⎨⎪⎧x =2y ,z =3y ,取y =1,得n =(2,1,3). 因为cos 〈DC 1→,n 〉=DC 1→·n |DC 1→|·|n |=(0,3,1)·(2,1,3)10×14=33535,所以DC 1与平面D 1E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33535,故选A. 6.二面角的棱上有A ,B 两点,直线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于AB .已知AB =4,AC =6,BD =8,CD =217.则该二面角的大小为( )A .150°B .45°C .60°D .120°【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二面角的大小就是〈AC →,BD →〉.因为CD →=CA →+AB →+BD →,所以CD →2=CA →2+AB →2+BD →2+2(CA →·AB →+CA →·BD →+AB →·BD →)=CA →2+AB →2+BD →2+2CA →·BD →,所以CA →·BD →=12[(217)2-62-42-82]=-24.因此AC →·BD →=24,cos 〈AC →,BD →〉=AC →·BD →|AC →||BD →|=12, 又〈AC →,BD →〉①[0°,180°],所以〈AC →,BD →〉=60°,故二面角为60°.7.已知斜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各棱长均为2,①A 1AD =60°,①BAD =90°,平面A 1ADD 1①平面ABCD ,则直线BD 1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 A.34B.134C.3913D.393 【答案】C【解析】取AD 中点O ,连接OA 1,易证A 1O ①平面ABCD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得B (2,-1,0),D 1(0,2,3),BD 1→=(-2,3,3),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0,1),设BD 1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θ,①sin θ=|BD 1→·n ||BD 1→||n |=34,①tan θ=3913. 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且BC ①平面P AB ,P A ①AB ,M 为PB 的中点,P A =AD =2.若AB =1,则二面角B ­AC ­M 的余弦值为( )A.66B.36C.26D.16【答案】A【解析】因为BC ①平面P AB ,P A ①平面P AB ,所以P A ①BC ,又P A ①AB ,且BC ∩AB =B ,所以P A ①平面ABCD .以点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 ,AD ,A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C (1,2,0),P (0,0,2),B (1,0,0),M ⎝⎛⎭⎫12,0,1,所以AC →=(1,2,0),AM →=⎝⎛⎭⎫12,0,1,求得平面AM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1,1),又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AP →=(0,0,2),所以cos 〈n ,AP →〉=n ·AP →|n ||AP →|=24+1+1×2=16=66. 所以二面角B ­AC ­M 的余弦值为66. 9.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则点D 1到平面A 1BD 的距离是( )A.32B.22 C.223 D.233【答案】D【解析】如图建立坐标系则D 1(0,0,2),A 1(2,0,2),B (2,2,0),D 1A 1→=(2,0,0),DB →=(2,2,0),DA 1→=(2,0,2).设平面A 1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DA 1→=0,n ·DB →=0,①⎩⎪⎨⎪⎧2x +2z =0,2x +2y =0,令z =1,得n =(-1,1,1). ①D 1到平面A 1BD 的距离d =|D 1A 1→·n ||n |=23=233. 二、填空题1.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E ,F ,G 分别为AB ,AA 1,A 1C 1的中点,则B 1F 与平面G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答案】:35【解析】:设正三棱柱的棱长为2,取AC 的中点D ,连接DG ,DB ,分别以DA ,DB ,DG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B 1(0,3,2),F (1,0,1),E ⎝⎛⎭⎫12,32,0,G (0,0,2),B 1F →=(1,-3,-1),EF →=⎝⎛⎭⎫12,-32,1,GF →=(1,0,-1). 设平面G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EF →·n =0,GF →·n =0,即⎩⎪⎨⎪⎧12x -32y +z =0,x -z =0,取x =1,则z =1,y =3,故n =(1,3,1)为平面GEF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 〈n ,B 1F →〉|=|1-3-1|5×5=35, 所以B 1F 与平面G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5. 2.如图,平面ABCD ①平面ABEF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四边形ABEF 是矩形,且AF =12AD =a ,G 是EF 的中点,则GB 与平面AG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答案】63【解析】如图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0,2a ,0),C (0,2a ,2a ),G (a ,a ,0),AG →=(a ,a ,0),AC →=(0,2a ,2a ),BG →=(a ,-a ,0),设平面AGC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1),由⎩⎪⎨⎪⎧AG →·n 1=0AC →·n 1=0①⎩⎪⎨⎪⎧ax 1+ay 1=02ay 1+2a =0①⎩⎪⎨⎪⎧x 1=1y 1=-1①n 1=(1,-1,1).sin θ=|BG →·n 1||BG →||n 1|=2a 2a ×3=63. 3.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 是SB 的中点,则AE 与S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答案】33 【解析】以两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O 作为原点,以OA ,OB ,OS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边长为2,则有O (0,0,0),A (2,0,0),B (0,2,0),S (0,0,2),D (0,-2,0),E ⎝⎛⎭⎫0,22,22, AE →=⎝⎛⎭⎫-2,22,22,SD →=(0,-2,-2), |cos AE →,SD →|=|AE →·SD →||AE →||SD →|=22×3=33, 故AE 与S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 4.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CD 与平面BD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________.【答案】23【解析】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A 1=2AB =2,则D (0,0,0),C (0,1,0),B (1,1,0),C 1(0,1,2),则DC →=(0,1,0),DB →=(1,1,0),DC 1→=(0,1,2).设平面BDC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DB →=0,n ·DC 1→=0,所以有⎩⎪⎨⎪⎧x +y =0,y +2z =0, 令y =-2,得平面BDC 1的一个法向量n =(2,-2,1).设CD 与平面BDC 1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n ,DC →〉|=⎪⎪⎪⎪⎪⎪⎪⎪n ·DC →|n ||DC →|=23. 5.(2020·汕头模拟)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 ­ABCD 中,①ABC =90°,AD ①BC ,SA ①平面ABCD ,SA=AB =BC =1,AD =12,则平面SCD 与平面SAB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 【答案】63 【解析】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依题意可知,D ⎝⎛⎭⎫12,0,0,C (1,1,0),S (0,0,1),可知AD →=⎝⎛⎭⎫12,0,0是平面SAB 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SCD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因为SD →=⎝⎛⎭⎫12,0,-1,DC →=⎝⎛⎭⎫12,1,0,所以⎩⎪⎨⎪⎧n ·SD →=0,n ·DC →=0,即⎩⎨⎧x 2-z =0,x 2+y =0.令x =2,则有y =-1,z =1,所以n =(2,-1,1).设平面SCD 与平面SAB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θ,则cos θ=|AD →·n ||AD →||n |=12×2+0×(-1)+0×1⎝⎛⎭⎫122×22+(-1)2+12=63. 6.(2020·北京模拟)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PD ①底面ABCD ,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D =2,E 是棱PB 的中点,M 是棱PC 上的动点,当直线P A 与直线EM 所成的角为60°时,那么线段PM 的长度是________.【答案】542 【解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2,0,0),P (0,0,2),B (2,2,0),①AP →=()-2,0,2,①E 是棱PB 的中点,①E (1,1,1),设M (0,2-m ,m ),则EM →=()-1,1-m ,m -1,①||cos 〈AP →,EM →〉=⎪⎪⎪⎪⎪⎪⎪⎪AP →·EM →|AP →||EM →|=||2+2()m -1221+2(m -1)2=12, 解得m =34,①M ⎝⎛⎭⎫0,54,34, ①PM =2516+2516=54 2. 三 解答题1.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中,①ABC =60°,AC 与BD 相交于点O ,AE ①平面ABCD ,CF ①AE ,AB =AE =2.(1)求证:BD ①平面ACFE ;(2)当直线FO 与平面BED 所成的角为45°时,求异面直线OF 与BE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大小.【答案】见解析【解析】:(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 是菱形,所以BD ①AC .因为AE ①平面ABCD ,BD ①平面ABCD ,所以BD ①AE .又因为AC ∩AE =A ,AC ,AE ①平面ACFE .所以BD ①平面ACFE .(2)以O 为原点,OA ,OB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过点O 且平行于CF 的直线为z 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3,0),D (0,-3,0),E (1,0,2),F (-1,0,a )(a >0),OF →=(-1,0,a ).设平面E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有⎩⎪⎨⎪⎧n ·OB →=0,n ·OE →=0,即⎩⎨⎧3y =0,x +2z =0, 令z =1,则n =(-2,0,1),由题意得sin 45°=|cos 〈OF →,n 〉|=|OF →·n ||OF →||n |=|2+a |a 2+1·5=22, 解得a =3或a =-13(舍去). 所以OF →=(-1,0,3),BE →=(1,-3,2),cos 〈OF →,BE →〉=-1+610×8=54, 故异面直线OF 与B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4. 2.(2020·湖北十堰4月调研)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M 为AC 的中点,P A ①PC ,AB ①BC ,AB =BC ,PB =2,AC =2,①P AC =30°.(1)证明:BM ①平面P AC ;(2)求二面角B -P A -C 的余弦值.【答案】:见解析(1)证明:因为P A ①PC ,AB ①BC ,所以MP =MB =12AC =1, 又MP 2+MB 2=BP 2,所以MP ①MB .因为AB =BC ,M 为AC 的中点,所以BM ①AC ,又AC ∩MP =M ,所以BM ①平面P AC .(2)法一:取MC 的中点O ,连接PO ,取BC 的中点E ,连接EO ,则OE ①BM ,从而OE ①AC .因为P A ①PC ,①P AC =30°,所以MP =MC =PC =1.又O 为MC 的中点,所以PO ①AC .由(1)知BM ①平面P AC ,OP ①平面P AC ,所以BM ①PO .又BM ∩AC =M ,所以PO ①平面ABC .以O 为坐标原点,OA ,OE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意知A ⎝⎛⎭⎫32,0,0,B ⎝⎛⎭⎫12,1,0,P ⎝⎛⎭⎫0,0,32,BP →=⎝⎛⎭⎫-12,-1,32,BA →=(1,-1,0), 设平面AP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BP →=-12x -y +32z =0,n ·BA →=x -y =0,令x =1,得n =(1,1,3)为平面APB 的一个法向量,易得平面P AC 的一个法向量为π=(0,1,0),cos 〈n ,π〉=55, 由图知二面角B -P A -C 为锐角,所以二面角B -P A -C 的余弦值为55. 法二:取P A 的中点H ,连接HM ,HB ,因为M 为AC 的中点,所以HM ①PC ,又P A ①PC ,所以HM ①P A .由(1)知BM ①平面P AC ,则BH ①P A ,所以①BHM 为二面角B -P A -C 的平面角.因为AC =2,P A ①PC ,①P AC =30°,所以HM =12PC =12. 又BM =1,则BH =BM 2+HM 2=52, 所以cos①BHM =HM BH =55,即二面角B -P A -C 的余弦值为55. 3.(2020·合肥模拟)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F ①平面ABCD ,DE ①平面ABCD ,BF =DE ,M 为棱AE 的中点.(1)求证:平面BDM ①平面EFC ;(2)若DE =2AB ,求直线AE 与平面BDM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见解析(1)证明:连接AC ,交BD 于点N ,连接MN ,则N 为AC 的中点,又M 为AE 的中点,所以MN ①EC .因为MN ①平面EFC ,EC ①平面EFC ,所以MN ①平面EFC .因为BF ,DE 都垂直底面ABCD ,所以BF ①DE .因为BF =DE ,所以四边形BD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D ①EF .因为BD ①平面EFC ,EF ①平面EFC ,所以BD ①平面EFC .又MN ∩BD =N ,所以平面BDM ①平面EFC .(2)因为DE ①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DA ,DC ,DE 两两垂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设AB =2,则DE =4,从而D (0,0,0),B (2,2,0),M (1,0,2),A (2,0,0),E (0,0,4),所以DB →=(2,2,0),DM →=(1,0,2),设平面BD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DB →=0,n ·DM →=0,得⎩⎪⎨⎪⎧2x +2y =0,x +2z =0. 令x =2,则y =-2,z =-1,从而n =(2,-2,-1)为平面BDM 的一个法向量.因为AE →=(-2,0,4),设直线AE 与平面BDM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n ·AE →〉|=⎪⎪⎪⎪⎪⎪n ·AE →|n |·|AE →|=4515, 所以直线AE 与平面BDM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515.。

2021-2022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

2021-2022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1)第一课时不等关系与比较大小 (1)第二课时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8)2.2基本不等式 (14)第一课时基本不等式 (14)第二课时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习题课) (22)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28)第一课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28)第二课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应用(习题课) (35)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新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梳理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性质第一课时不等关系与比较大小(1)如图,某城市的高楼有高、有矮,有的高度相同.(2)任意两个实数之间有三种关系:a>b,a=b,a<b.(3)同号两数的积为正值.[问题]通过以上三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知识点一不等关系与不等式1.不等式的概念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不等式中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文字语言大于,高于,超过小于,低于,少于大于或等于,至少,不低于小于或等于,至多,不多于,不超过符号语言><≥≤不等式a≥b读作“a大于或等于b”,其含义是指“a>b或a=b”,等价于“a不小于b”,即a>b或a=b中有一个正确,则a≥b正确.1.某路段竖立的的警示牌,是指示司机通过该路段时,车速v km/h应满足的关系式为()A.v<60B.v>60C.v≤60 D.v≥36答案:C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且这个两位数大于70,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答案:10y+x>70知识点二实数大小比较的基本事实1.文字叙述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如果a-b等于0,那么a=b;如果a-b是负数,那么a<b,反过来也对.2.符号表示a-b>0⇔a>b;a-b=0⇔a=b;a-b<0⇔a<b.1.在比较两实数a,b大小的依据中,a,b两数是任意实数吗?提示:是.2.p⇔q的含义是什么?提示:p⇔q的含义是:p可以推出q,q也可以推出p,即p与q可以互推.1.设m =2a 2+2a +1,n =(a +1)2,则m ,n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答案:m ≥n2.若实数a >b ,则a 2-ab ________ba -b 2.(填“>”或“<”) 答案:>[例408个,最初三天中,每天加工24个,则以后平均每天至少需加工多少个,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超额完成任务?列出解决此问题需要构建的不等关系式;(2)用一段长为30 m 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18 m ,要求菜园的面积不小于110 m 2,靠墙的一边长为x m .试用不等式表示其中的不等关系.[解] (1)设该车工3天后平均每天需加工x 个零件,加工(15-3)天共加工12x 个零件,15天里共加工(3×24+12x )个零件,则3×24+12x >408.故不等关系表示为72+12x >408.(2)由于矩形菜园靠墙的一边长为x m ,而墙长为18 m , 所以0<x ≤18,这时菜园的另一条边长为30-x 2=⎝ ⎛⎭⎪⎫15-x 2(m). 因此菜园面积S =x ⎝ ⎛⎭⎪⎫15-x 2,依题意有S ≥110,即x ⎝ ⎛⎭⎪⎫15-x 2≥110,故该题中的不等关系可用不等式表示为⎩⎪⎨⎪⎧0<x ≤18,x ⎝ ⎛⎭⎪⎫15-x 2≥110.1.将不等关系表示成不等式的思路 (1)读懂题意,找准不等式所联系的量; (2)用适当的不等号连接; (3)多个不等关系用不等式组表示.2.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在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时,应注意必须是具有相同性质,可以进行比较时,才可用,没有可比性的两个(或几个)量之间不能用不等式(组)来表示.[跟踪训练]1.雷电的温度大约是28 000 ℃,比太阳表面温度的4.5倍还要高.设太阳表面温度为t ℃,那么t 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太阳表面温度的4.5倍小于雷电的温度,即4.5t <28 000. 答案:4.5t <28 0002.某汽车公司因发展需要,需购进一批汽车,计划使用不超过1 000万元的资金购买单价分别为40万元、90万元的A 型汽车和B 型汽车,根据需要,A 型汽车至少买5辆,B 型汽车至少买6辆,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组).解:设购买A 型汽车和B 型汽车分别为x 辆、y 辆,则⎩⎪⎨⎪⎧40x +90y ≤1 000,x ≥5,y ≥6,x ,y ∈N *.[例2] (2-2x 的大小; (2)已知a >0,试比较a 与1a 的大小. [解] (1)(x 3-1)-(2x 2-2x ) =(x -1)(x 2+x +1)-2x (x -1) =(x -1)(x 2-x +1) =(x -1)⎣⎢⎡⎦⎥⎤⎝ ⎛⎭⎪⎫x -122+34.∵x <1,∴x -1<0.又⎝ ⎛⎭⎪⎫x -122+34>0,∴(x -1)⎣⎢⎡⎦⎥⎤⎝ ⎛⎭⎪⎫x -122+34<0.即x 3-1<2x 2-2x .(2)∵a -1a =a 2-1a =(a -1)(a +1)a ,又∵a >0,∴当a >1时,(a -1)(a +1)a >0,有a >1a ;当a=1时,(a-1)(a+1)a=0,有a=1a;当0<a<1时,(a-1)(a+1)a<0,有a<1a.综上,当a>1时,a>1a;当a=1时,a=1a;当0<a<1时,a<1a.作差法比较大小的步骤[注意]上述步骤可概括为“三步一结论”,这里的“判断符号”是目的,“变形”是关键.其中变形的技巧较多,常见的有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有理化法等.[跟踪训练]1.设a=3x2-x+1,b=2x2+x,则()A.a>b B.a<bC.a≥b D.a≤b解析:选C a-b=(3x2-x+1)-(2x2+x)=x2-2x+1=(x-1)2≥0,所以a≥b.2.已知x>y>0,试比较x3-2y3与xy2-2x2y的大小.解:由题意,知(x3-2y3)-(xy2-2x2y)=x3-xy2+2x2y-2y3=x(x2-y2)+2y(x2-y2)=(x2-y2)·(x+2y)=(x-y)(x+y)(x+2y),∵x>y>0,∴x-y>0,x+y>0,x+2y>0,∴(x3-2y3)-(xy2-2x2y)>0,即x3-2y3>xy2-2x2y.题型三不等关系的实际应用[例3]“如果领队买全票一张,其余人可享受7.5折优惠”,乙车队说:“你们属团体票,按原价的8折优惠.”这两车队的原价、车型都是一样的,试根据单位的人数,比较两车队的收费哪家更优惠.[解] 设该单位职工有n 人(n ∈N *),全票价为x 元,坐甲车队的车需花y 1元,坐乙车队的车需花y 2元.由题意,得y 1=x +34x ·(n -1)=14x +34nx ,y 2=45nx . 因为y 1-y 2=14x +34nx -45nx =14x -120nx =14x ⎝ ⎛⎭⎪⎫1-n 5, 当n =5时,y 1=y 2; 当n >5时,y 1<y 2; 当n <5时,y 1>y 2.所以,当单位去的人数为5人时,两车队收费相同;多于5人时,选甲车队更优惠;少于5人时,选乙车队更优惠.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能够用不等式解决,其解题思路是将解决的问题转化成不等关系,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跟踪训练]某公司有20名技术人员,计划开发A ,B 两类共50件电子器件,每类每件所需人员和预计产值如下:今制订计划欲使总产值最高,则A 类电子器件应开发________件,最高产值为________万元.解析:设应开发A 类电子器件x 件,则开发B 类电子器件(50-x )件.根据题意,得x 2+50-x3≤20,解得x ≤20.由题意,得总产值y =7.5x +6(50-x )=300+1.5x ≤330,当且仅当x =20时,y 取最大值330.所以欲使总产量最高,A 类电子器件应开发20件,最高产值为330万元.答案:20 330随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为非正数可表示为“x ≥0”B .小华的实际年龄n 不足18岁,表示为“n ≤18”C .两数x ,y 的平方和不小于2,表示为“x 2+y 2≥2”D .甲数a 比乙数b 大,表示为“a ≥b ” 答案:C2.某校对高一美术生划定录取分数线,专业成绩x 不低于95分,文化课总分y 高于380分,体育成绩z 超过45分,用不等式表示就是( )A.⎩⎨⎧x ≥95,y ≥380,z >45B.⎩⎨⎧x ≥95,y >380,z ≥45C.⎩⎨⎧x >95,y >380,z >45D.⎩⎨⎧x ≥95,y >380,z >45解析:选D “不低于”即“≥”,“高于”即“>”,“超过”即“>”,∴x ≥95,y >380,z >45.3.不等式a 2+4≥4a 中,等号成立的条件为________. 解析:令a 2+4=4a ,则a 2-4a +4=0, 即(a -2)2=0,∴a =2. 答案:a =24.已知a ,b ∈R ,x =a 3-b ,y =a 2b -a ,试比较x 与y 的大小.解:因为x -y =a 3-b -a 2b +a =a 2(a -b )+a -b =(a -b )(a 2+1),所以当a >b 时,x -y >0,所以x >y ;当a =b 时,x -y =0,所以x =y ; 当a <b 时,x -y <0,所以x <y .第二课时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糖水中加些糖后就会变的更甜,也可以用不等式来表示这一现象.[问题] 你能利用这一事实表示出糖水浓度不等式吗?知识点一 等式的性质性质1 如果a =b ,那么b =a ; 性质2 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性质3 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性质4 如果a =b ,那么ac =bc ; 性质5 如果a =b ,c ≠0那么a c =b c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3时,等式两边要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代数式),才能保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知识点二 不等式的性质性质 别名 性质内容 注意 (1) 对称性 a >b ⇔b <a 可逆 (2)传递性a >b ,b >c ⇒a >c不可逆。

2021高三数学高考压轴题第一轮复习培优汇编【1】——函数的值域

2021高三数学高考压轴题第一轮复习培优汇编【1】——函数的值域

高三第一轮复习——函数的值域一、归纳总结:1、求解函数值域最值常用方法:直接法、配方法、换元法、单调性、数形结合、判别式法反解法、不等式法、分离常数、分类讨论;2、求解函数值域常见函数类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式函数、耐克函数、双增函数、绝对值函数、根式函数、幂指对函数、复合函数;二、例题讲解:1、直接法:可直接观察出值域问题例1:用直接法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112+=x y ;(2)21+=xy ;(3)12+=x y ;(4)11+=x y ;解析:(1)因为:(]1,0111122∈+→≥+x x ,所以值域为:(]1,0∈y ;(2)因为:01≠x,所以:2≠y ;(3)因为:112≥+x ,所以:1≥y ;(4)因为:011>+x ,所以:0>y ;2、配方法:用于求解跟二次函数有关的相关问题题型有:⎪⎪⎪⎩⎪⎪⎪⎨⎧++=++=++=++=++=c bx ax y c bt at y c bx ax y c bx ax y c bx ax y x x 2222421;3、换元法:我们常常引进一个(几个)新的量来代替原来的量,通过换元,我们常常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但一定要注意换元后新元的取值范围。

例1:求函数3y x =+解析:设520522t x t x t -=⇒≥-=,则6097655352322+⎪⎭⎫ ⎝⎛--=⇒+-⋅=t y t t y ;故:⎥⎦⎤ ⎝⎛∞-∈6097,y ;例2:已知()[]3,2,1122∈+++=x x xx x x f 的值域。

解析:()2112-++⎪⎭⎫ ⎝⎛+=x x x x x f ,再设⎥⎦⎤⎢⎣⎡∈=+310,251t x x ;则:()⎥⎦⎤⎢⎣⎡∈⇒⎦⎤⎢⎣⎡∈-+=9112,427310,25,22y t t t t f ;例3:已知函数)(x f 的值域为⎥⎦⎤⎢⎣⎡95,83,求函数)(21)(x f x f y -+=的值域。

2021年数学向量知识点10篇

2021年数学向量知识点10篇

2021年数学向量知识点10篇数学向量知识点1数乘向量实数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且∣a∣=∣∣∣a∣。

当0时,a与a同方向;当0时,a与a反方向;当=0时,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都有a=0。

注:按定义知,如果a=0,那么=0或a=0。

实数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0)或反方向(0)上伸长为原来的∣∣倍;当∣∣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0)或反方向(0)上缩短为原来的∣∣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结合律:(a)b=(ab)=(a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a=a+a.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a+b)=a+b.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如果实数0且a=b,那么a=b。

②如果a0且a=a,那么=。

数学向量知识点21、平面向量基本概念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以A为起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或AB;向量的模:有向线段AB的长度叫做向量的模,记作|AB|;零向量:长度等于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或0。

(注意粗体格式,实数“0”和向量“0”是有区别的,书写时要在实数“0”上加箭头,以免混淆);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两个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或共线向量,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即0//a;单位向量:模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通常用e表示,平行于坐标轴的单位向量习惯上分别用i、j表示。

相反向量:与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a)=a,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然是零向量。

2、平面向量运算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1)若a=(x1,y1),b=(x2,y2)则ab=(x1+x2,y1+y2)。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交换律);+(+c)=(+)+c (结合律);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

(2021年整理)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整理超经典

(2021年整理)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整理超经典

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整理超经典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整理超经典)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整理超经典的全部内容。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3、集合的表示:(1){…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5。

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 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6、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Φ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B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2.“相等”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即:A=B 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专题05 不等式之恒成立问题(填空题)(解析版))2021年新高考数学考前压轴冲刺(新高考地区专用)

专题05 不等式之恒成立问题(填空题)(解析版))2021年新高考数学考前压轴冲刺(新高考地区专用)

专题05 不等式之恒成立问题2021年新高考填空题考点预测新高考近几年不等式常以压轴题的题型出现,常见的考试题型有恒成立,有解问题,此类题型丰富多变,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就能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知识点如下:1.若)(x f 在区间D 上存在最小值,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A x f >min )(.2.若)(x f 在区间D 上存在最大值,B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B x f <max )(.3.若)(x f 在区间D 上存在最大值,A x f >)(在区间D 上有解,则A x f >max )(.4.若)(x f 在区间D 上存在最小值,B x f <)(在区间D 上有解,则B x f <min )(.5.],,[,21b a x x ∈∀)()(21x g x f ≤,则min max )()(x g x f ≤.6.],,[1b a x ∈∀],[2n m x ∈∃,)()(21x g x f ≤,则max max )()(x g x f ≤.7.],,[1b a x ∈∃],[2n m x ∈∃,)()(21x g x f ≤,则max min )()(x g x f ≤.8.],,[b a x ∈∀)()(x g x f ≤,则0)()(≤-x g x f .典型例题1.若不等式|x ﹣2|﹣|x +2|≤21﹣3a 对任意实数x 都成立,则实数a 的最大值为 .【分析】依据题设借助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x ﹣2|﹣|x +2|≤4,然后由不等式恒成立可得a 的范围.【解答】解: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x ﹣2|﹣|x +2|≤|(x ﹣2)﹣(x +2)|=4,当且仅当(x ﹣2)(x +2)≤0,即﹣2≤x ≤2时取等号,∵|x ﹣2|﹣|x +2|≤21﹣3a 对任意实数x 都成立,∴21﹣3a≥(|x﹣2|﹣|x+2|)max=4=22,∴1﹣3a≥2,∴a≤﹣,∴实数a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2.已知a是实数,若对于任意的x>0,不等式恒成立,则a的值为.【分析】设y=(4a﹣2)x+,y=x2+ax﹣,分别作出y=(4a﹣2)x+,y=x2+ax﹣的图象,讨论4a ﹣2≥0,不符题意;4a﹣2<0,且y=(4a﹣2)x+经过二次函数y=x2+ax﹣图象的B(x2,0),将B的坐标分别代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解析式,解方程可得a,检验可得所求值.【解答】解:设y=(4a﹣2)x+,y=x2+ax﹣,由△=a2+>0,可得y=x2+ax﹣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分别作出y=(4a﹣2)x+,y=x2+ax﹣的图象,可得4a﹣2≥0,不满足题意;则4a﹣2<0,即a<,且y=(4a﹣2)x+经过二次函数y=x2+ax﹣图象的B(x2,0),即有(4a﹣2)x2+=0,即x2=,代入x2+ax﹣=0,化为48a2﹣40a+7=0,解得a=或a=>(舍去),故答案为:.【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3.若对于任意x∈[1,4],不等式0≤ax2+bx+4a≤4x恒成立,|a|+|a+b+25|的范围为.【答案】[25,57]【分析】由题意不等式恒成立化为﹣b≤a(x+)≤4﹣b恒成立,设f(x)=x+,x∈[1,4],求出f(x)的值域,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转化为,即;设,求出a、b的表达式,把目标函数z=|a|+|a+b+25|化为关于y、x的解析式,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求出z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对于任意x∈[1,4],不等式0≤ax2+bx+4a≤4x恒成立,可得当x∈[1,4]时,不等式﹣b≤a(x+)≤4﹣b恒成立,设f(x)=x+,x∈[1,4];可得x∈[1,2]时f(x)递减,x∈[2,4]时f(x)递增,可得f(2)时取得最小值4,f(1)=f(4)时取得最大值5,所以f(x)的值域为[4,5];所以原不等式恒成立,等价于,(y=af(x)为f(x)的一次函数,最大值与最小值都在端点处)即,设,则,所以,所以目标函数z=|a|+|a+b+25|=|y﹣x|+|4x+3y+25|=|y﹣x|+4x+3y+25,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当y≥x时,目标函数z=3x+4y+25,所以x=0,y=0时z min=25,x=4,y=5时z max=57;当y<x时,目标函数z=5x+2y+25,所以x=0,y=0时为临界值z min=25,x=4,y=4时z max=53;综上可得,|a|+|a+b+25|的范围是[25,57].故答案为:[25,57].【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专项突破一、填空题(共14小题)1.设a∈R,若x>0时均有[(a﹣1)x﹣1](x2﹣ax﹣1)≥0,则a=.【分析】分类讨论,(1)a=1;(2)a≠1,在x>0的整个区间上,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区间,在各自的区间内恒正或恒负,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a=1时,代入题中不等式明显不成立.(2)a≠1,构造函数y1=(a﹣1)x﹣1,y2=x 2﹣ax﹣1,它们都过定点P(0,﹣1).考查函数y1=(a﹣1)x﹣1:令y=0,得M(,0),∴a>1;考查函数y2=x2﹣ax﹣1,∵x>0时均有[(a﹣1)x﹣1](x2﹣ax﹣1)≥0,∴y2=x2﹣ax﹣1过点M(,0),代入得:,解之得:a=,或a=0(舍去).故答案为:.【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2.若存在实数b使得关于x的不等式|a sin2x+(4a+b)sin x+13a+2b|﹣2sin x≤4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1]【分析】运用正弦函数的值域可得2+sin x∈[1,3],可得|a(2+sin x)++b|≤2恒成立,讨论a=0,a >0,a<0,结合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和不等式恒成立思想,可得所求范围.【解答】解:|a sin2x+(4a+b)sin x+13a+2b|﹣2sin x≤4,即为|a(sin2x+4sin x+4)+b(2+sin x)+9a|≤2(2+sin x),即有|a(2+sin x)2+b(2+sin x)+9a|≤2(2+sin x),由2+sin x∈[1,3],可得|a(2+sin x)++b|≤2恒成立,当a=0时,显然成立;当a>0,可得a(2+sin x)+∈[6a,10a],﹣2﹣b≤a(2+sin x)+≤2﹣b,可得﹣2﹣b≤6a且2﹣b≥10a,可得﹣2﹣6a≤b≤2﹣10a,即﹣2﹣6a≤2﹣10a,可得0<a≤1;当a<0,可得a(2+sin x)+∈[10a,6a],可得﹣2﹣b≤10a且2﹣b≥6a,可得﹣2﹣10a≤b≤2﹣6a,即﹣2﹣10a≤2﹣6a,可得﹣1≤a<0;综上可得a的范围是[﹣1,1].故答案为:[﹣1,1].【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3.若不等式≥a对x<2恒成立,则a的最大值是﹣【分析】设t=2﹣x,得出x=2﹣t,其中t>0,把化为f(t),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f(t)的最小值,由此求出a的最大值.【解答】解:不等式≥a对x<2恒成立,设t=2﹣x,则x=2﹣t,其中t>0,所以化为f(t)==+t﹣3≥2﹣3=2﹣3,当且仅当=t,即t=时取“=”,∴f(t)的最小值为2﹣3;∴不等式≥a对x<2恒成立时,a的最大值是2﹣3.故答案为:2﹣3.【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4.若不等式|x﹣2|﹣|x+2|≤21﹣3a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则实数a的最大值为.【分析】依据题设借助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x﹣2|﹣|x+2|≤4,然后由不等式恒成立可得a的范围.【解答】解: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x﹣2|﹣|x+2|≤|(x﹣2)﹣(x+2)|=4,当且仅当(x﹣2)(x+2)≤0,即﹣2≤x≤2时取等号,∵|x﹣2|﹣|x+2|≤21﹣3a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21﹣3a≥(|x﹣2|﹣|x+2|)max=4=22,∴1﹣3a≥2,∴a≤﹣,∴实数a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5.已知a,b∈R,若关于x的不等式lnx≤a(x﹣2)+b对一切正实数x恒成立,则当a+b取最小值时,b的值为﹣.【分析】由题意可得只要考虑直线y=a(x﹣2)+b与y=lnx相切,设出切点(m,lnm),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得a,b,m的方程,再由x=3时,a+b取得最小值,结合构造函数法,运用导数求得最小值,即可得到所求b的值.【解答】解:设y=lnx的图象与直线y=a(x﹣2)+b相切的切点为(m,lnm),由y=lnx的导数为y′=,可得a=,lnm=a(m﹣2)+b,可得b=2a﹣lna﹣1,由x=3时,可得a+b≥ln3,可得a+b的最小值为ln3,即有2a﹣lna﹣1=ln3﹣a,即3a﹣lna=1+ln3,由y=3x﹣lnx的导数为y′=3﹣,可得0<x<时,函数y=3x﹣lnx递减,在x>时,函数y=3x﹣lnx递增,可得x=处函数y取得最小值1+ln3,则3a﹣lna=1+ln3的解为a=,即有b=ln3﹣.故答案为:ln3﹣.【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6.已知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S n=,若对任意的n∈N*,(2S n+3)λ≥27(n﹣5)恒成立,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得a n,即可求得t的值,代入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得实数λ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可知:2S n=3n+1+t,当n≥2时,2a n=2S n﹣2S n﹣1=3n+1+t﹣3n﹣t=2×3n,∴a n=3n,由数列{a n}为等比数列,则a1=3,当n=1,则a1=S1==3,则t=﹣3,∴S n=(3n﹣1),对任意的n∈N*,(2S n+3)λ≥27(n﹣5),即3n+1λ≥27(n﹣5),∴λ≥=,n∈N*,由对任意的n∈N*,(2S n+3)λ≥27(n﹣5)恒成立,则λ≥()max,由函数f(x)=在[1,+∞),f′(x)==,令f′(x)=0,则x=+5,则f(x)在[1,+5)单调递增,在(+5,+∞)单调递减,由n∈N*,f(5)=0,f(6)=,∴当n=6时,取最大值,最大值为,∴实数λ的取值范围[,+∞),故答案为:[,+∞).【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7.已知函数f(x)=,设a∈R,若关于x的不等式在R上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分析】根据题意,分段讨论x≤1和x>1时,关于x的不等式f(x)≥|+a|在R上恒成立,去掉绝对值,利用函数的最大、最小值求得a的取值范围,再求它们的公共部分.【解答】解:函数f(x)=,当x≤1时,关于x的不等式f(x)≥|+a|在R上恒成立,即为﹣x2+x﹣3≤+a≤x2﹣x+3,即有﹣x2+x﹣3≤a≤x2﹣x+3,由y=﹣x2+x﹣3的对称轴为x=<1,可得x=处取得最大值为﹣;由y=x2﹣x+3的对称轴为x=<1,可得x=处取得最小值为,则﹣≤a≤;…①当x>1时,关于x的不等式f(x)≥|+a|在R上恒成立,即为﹣(x+)≤+a≤x+,即有﹣(x+)≤a≤+,由y=﹣(x+)≤﹣2=﹣2(当且仅当x=>1)取得最大值﹣2;由y=x+≥2=2(当且仅当x=2>1)取得最小值2.则﹣2≤a≤2;…②由①②可得,﹣≤a≤2;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a≤2.故答案为:﹣≤a≤2.【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8.若不等式(x+1)1n(x+1)<ax2+2ax在(0,+∞)上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分析】当x>0时a>在x>0恒成立,设g(x)=,g(x)﹣=,求得y=2(x+1)ln(x+1)﹣x(x+2),x>0的导数和符号,即可得到所求a的范围.【解答】解:不等式(x+1)1n(x+1)<ax2+2ax在(0,+∞)上恒成立,即有a>在x>0恒成立,设g(x)=,由y=lnx﹣x+1的导数为y′=﹣1=,x>1时,函数y递减;0<x<1时,函数y递增,可得y=lnx﹣x+1的最大值为0,即lnx≤x﹣1,则g(x)﹣=,由y=2(x+1)ln(x+1)﹣x(x+2),x>0的导数为y′=2(1+ln(x+1))﹣2(x+1)=2[ln(x+1)﹣x],由ln(x+1)<x,即ln(x+1)﹣x<0,(x>0),可得g(x)﹣<0,即g(x)<,可得a≥,则a的范围是[,+∞).故答案为:[,+∞).【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9.对于任意的正数a,b,不等式(2ab+a2)k≤4b2+4ab+3a2恒成立,则k的最大值为.【分析】通过变形,换元可得,接下来只需求出在(1,+∞)上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依题意,,令,则,令μ=2t+1>1,则,而函数在(1,+∞)上的最小值为,故,即k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10.设a>0,若关于x的不等式x≥9在x∈(3,+∞)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答案】3【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x的最小值,即可求得a的最小值.【解答】解:∵a>0,x>1,∴x=(x﹣3)+3≥2+1∵a>0,若关于x的不等式x≥9在x∈(3,+∞)恒成立,∴2+3≥9.∴a≥3∴a的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3.【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11.不等式(a﹣2)x2+(a﹣2)x+1>0对一切x∈R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答案】[2,6)【分析】由于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故需分a﹣2=0与a﹣2≠0两类讨论,特别是后者:对于(a﹣2)x2+(a﹣2)x+1>0对一切x∈R恒成立,有求出a的范围,再把结果并在一起.【解答】解:当a=2时,原不等式即为1>0,原不等式恒成立,即a=2满足条件;当a≠2时,要使不等式(a﹣2)x2+(a﹣2)x+1>0对一切x∈R恒成立,必须解得,2<a<6.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2≤a<6,故答案为:[2,6).【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12.若对任意a∈[1,2],不等式ax2+(a﹣1)x﹣1>0恒成立,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1,+∞)【分析】通过变换主元,利用函数恒成立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对任意a∈[1,2],不等式ax2+(a﹣1)x﹣1>0恒成立,即为a(x2+x)﹣x﹣1>0对任意a∈[1,2]恒成立,所以,解得x<﹣1或x>1.故答案为:(﹣∞,﹣1)∪(1,+∞).【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13.若不等式2kx2+kx+<0对于一切实数x都成立,则k的取值范围是﹣∞﹣.【答案】(-∞,-2)【分析】根据不等式2kx2+kx+<0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讨论k=0和k≠0时,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不等式2kx2+kx+<0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k=0时,不等式化为<0不成立,k≠0时,应满足,解得k<﹣2.综上,不等式2kx2+kx+<0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的k的取值范围是(﹣∞,﹣2).故答案为:(﹣∞,﹣2).【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14.若关于x的不等式(x2﹣a)(2x+b)≥0在(a,b)上恒成立,则2a+b的最小值为.【答案】0【分析】设f(x)=(x2﹣a)(2x+b),x∈(a,b),讨论a>0和a≤0时,利用f(x)≥0在x∈(a,b)恒成立,即可求出2a+b的最小值.【解答】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2x+b)≥0在(a,b)上恒成立,当a>0时,b>a>0,f(x)=(x2﹣a)(2x+b)的三个零点分别为±,﹣;显然有>﹣,>﹣;则f(x)在(a,b)上是单调增函数,f(x)≥0在(a,b)上恒成立,则f(a)=(a2﹣a)(2a+b)=a(a﹣1)(2a+b)≥0,即或;则2a+b≥0或无最小值;当a≤0时,x2﹣a≥0恒成立,f(x)≥0时只需2x+b≥0恒成立,又x∈(a,b),∴2a+b≥0;综上所述,2a+b的最小值为0.故答案为:0.【知识点】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2021年高考数学最容易丢分的知识点总结

2021年高考数学最容易丢分的知识点总结

2021年高考数学最容易丢分的知识点总结1、遗忘空集致误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B=?时也满足B?A。

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专门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形。

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阻碍最大,专门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3、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 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定,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颠倒致误关于两个条件A,B,假如A?B成立,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假如B?A成立,则A是B的必要条件,B是A的充分条件;假如A?B,则A,B互为充分必要条件。

解题时最容易出错的确实是颠倒了充分性与必要性,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依照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作出准确的判定。

5、“或”“且”“非”明白得不准致误命题p∨q真?p真或q真,命题p∨q假?p假且q假(概括为一真即真);命题p∧q真?p真且q真,命题p∧q假?p假或q假(概括为一假即假);绨p真?p假,绨p假?p真(概括为一真一假)。

求参数取值范畴的题目,也能够把“或”“且”“非”与集合的“并”“交”“补”对应起来进行明白得,通过集合的运算求解。

6、函数的单调区间明白得不准致误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7、判定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判定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那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假如不具备那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8、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假如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同时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

高考高三年级数学必修一考点知识点2021

高考高三年级数学必修一考点知识点2021
高考高三年级数学必修一考点知识点
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
(2)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或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
3.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其内涵的本质属性是确定这一列数的规律,这个规律通常是用式子f(n)来表示的,
这两个通项公式形式上虽然不同,但表示同一个数列,正像每个函数关系不都能用解析式表达出来一样,也不是每个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有的数列虽然有通项公式,但在形式上,又不一定是的,仅仅知道一个数列前面的有限项,无其他说明,数列是不能确定的,通项公式更非.如:数列1,2,3,4,…,
高三年级数学必修一知识点2
1.不等式的定义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
有a-b0⇔;a-b=0⇔;a-b0⇔.
另外,若b0,则有1⇔;=1⇔;1⇔.
6.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x和y的取值构成的有序数对(x,y),称为这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解。所有整数解对应的点称为整点(也叫格点),它们都在这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
7.画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应把边界画成实线,画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应把边界画成虚线。

2021年数学知识点总结

2021年数学知识点总结

2021年数学知识点总结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2021年,数学领域又有了许多新的进展和发现,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纯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等方面。

本文将对2021年数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分别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纯数学1.1、数论在数论领域,2021年发展了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进展是解决了费马大定理的一个变种问题——费马最后定理。

该定理是由法国数学家费尔马在17世纪提出的,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和研究,终于在2021年被严格证明。

这一成就在数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为数论研究者们打开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此外,在数论领域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猜想和假设,例如勒让德猜想、黎曼假设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对整个数学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着数学家们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1.2、代数学在代数学领域,2021年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代数几何方面的进展。

代数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代数学和几何学相结合,研究各种代数结构的几何性质,如代数曲线、代数曲面等。

在2021年,代数几何的一些困难问题有了新的进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代数学领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群论和域论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数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也为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3、几何学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经典分支,它研究空间中的各种几何结构和性质。

在2021年,几何学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成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拓扑学方面的进展。

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各种空间的连通性、紧致性、同伦性等性质。

在2021年,拓扑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重要成果,为解决一些困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在几何学领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微分几何和流形理论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数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也为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21数学知识点总结

2021数学知识点总结

2021数学知识点总结2021年已经过去了,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这一年中数学领域取得的一些新的进展和知识点。

1. 因数分解和最大公因数在2021年,因数分解和最大公因数仍然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因数分解是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素数的乘积的过程,而最大公因数是指两个数中共有的最大因数。

学生需要掌握因数分解和最大公因数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立体几何在2021年,学生也需要掌握立体几何的知识,包括各种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判断图形是否相似等,这些内容对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和考试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3. 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在2021年,学生需要学习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复数复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在2021年持续受到关注。

学生需要了解复数的定义、性质、运算法则和应用,以扩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5. 导数和微分在2021年,学生需要学习导数和微分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和应用,这对他们在高等数学学习和未来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发展都很重要。

6. 积分积分是微积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2021年数学教学的重点。

学生需要掌握积分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和应用,以提高他们在数学分析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

7.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在2021年持续受到关注。

学生需要学习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以加强他们的数学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的来说,2021年数学知识点的总结表明,数学在教学和研究中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和研究中能够继续促进数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注意下列性质:(3)德摩根定律:4.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的取值范围。

6.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9.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10.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义域是_____________。

11.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12.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13.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14.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取值、作差、判正负)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15.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值是( )A.0B.1C.2D.3a的最大值为3)16.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注意如下结论:(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17.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函数,T是一个周期。

)如:18.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注意如下翻折变换:19.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的双曲线。

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②求闭区间[m,n]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由图象记性质! (注意底数的限定!)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20.你在基本运算上常出现错误吗?21.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赋值法、结构变换法)22.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二次函数法(配方法),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法,导数法等。

)如求下列函数的最值:23.你记得弧度的定义吗?能写出圆心角为,半径为R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24.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的定义25.你能迅速画出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吗?并由图象写出单调区间、对称点、对称轴吗?(x,y)作图象。

27.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28.在解含有正、余弦函数的问题时,你注意(到)运用函数的有界性了吗?29.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了吗?(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平移公式:图象?30.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诱导公式了吗?奇、偶指k取奇、偶数。

A.正值或负值B.负值C.非负值D.正值31.熟练掌握两角和、差、倍、降幂公式及其逆向应用了吗?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应用以上公式对三角函数式化简。

(化简要求: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尽可能求值。

) 具体方法:(2)名的变换:化弦或化切(3)次数的变换:升、降幂公式(4)形的变换:统一函数形式,注意运用代数运算。

32.正、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记得吗?如何实现边、角转化,而解斜三角形?(应用:已知两边一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三边求角。

)33.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时要注意角的范围。

34.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答案:C35.利用均值不等式:值?(一正、二定、三相等)注意如下结论:36.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并注意简单放缩法的应用。

(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的系数变为1,穿轴法解得结果。

)38.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39.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40.对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找零点,分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 证明:(按不等号方向放缩)4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或△问题)43.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0的二次函数)项,即:44.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46.你熟悉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吗?例如:(1)求差(商)法解:[练习](2)叠乘法解:(3)等差型递推公式[练习](4)等比型递推公式[练习](5)倒数法47.你熟悉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吗?例如:(1)裂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

解:[练习](2)错位相减法:(3)倒序相加法: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

[练习]48.你知道储蓄、贷款问题吗?△零存整取储蓄(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若每期存入本金p元,每期利率为r,n期后,本利和为:△若按复利,如贷款问题按揭贷款的每期还款计算模型(按揭贷款分期等额归还本息的借款种类)若贷款(向银行借款)p元,采用分期等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第n次还清。

如果每期利率为r(按复利),那么每期应还x元,满足p贷款数,r利率,n还款期数49.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2)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3)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50.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规律是:相邻问题捆绑法;相间隔问题插空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多元问题分类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相同元素分组可采用隔板法,数量不大时可以逐一排出结果。

如:学号为1,2,3,4的四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则这四位同学考试成绩的所有可能情况是( )A.24B.15C.12D.10解析:可分成两类:(2)中间两个分数相等相同两数分别取90,91,92,对应的排列可以数出来,分别有3,4,3种,有10种。

共有5+10=15(种)情况51.二项式定理性质:(3)最值:n为偶数时,n+1为奇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且为第表示)52.你对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熟悉吗?的和(并)。

(5)互斥事件(互不相容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叫做A、B互斥。

(6)对立事件(互逆事件):(7)独立事件:A发生与否对B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53.对某一事件概率的求法:分清所求的是:(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即(5)如果在一次试验中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A恰好发生如:设1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6件正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从中任取2件都是次品;(2)从中任取5件恰有2件次品;(3)从中有放回地任取3件至少有2件次品;解析: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1件),n=103而至少有2件次品为恰有2次品和三件都是次品(4)从中依次取5件恰有2件次品。

解析:∵一件一件抽取(有顺序)分清(1)、(2)是组合问题,(3)是可重复排列问题,(4)是无重复排列问题。

54.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一个;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平等性。

55.对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

要熟悉样本频率直方图的作法:(2)决定组距和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频率分布表;(5)画频率直方图。

如:从10名女生与5名男生中选6名学生参加比赛,如果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则组成此参赛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56.你对向量的有关概念清楚吗?(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6)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7)向量的加、减法如图:(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的一组基底。

(9)向量的坐标表示表示。

57.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数量积的几何意义:(2)数量积的运算法则58.线段的定比分点※.你能分清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内心及其性质吗?59.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思路清楚吗?平行垂直的证明主要利用线面关系的转化:高中数学最易混淆知识点归纳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

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