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村游玩记
【六年级作文】天下第一村张谷英
【六年级作文】天下第一村张谷英张谷英村花宇轩张谷英村,坐落于湖南省岳阳市以东的渭笔架山下,就是我国留存最完备,最小的古村落之一,被世人表示浓民间故宫。
在张谷英村,最有特色的是当地的建筑,这儿的房子都是户户相连,下雨了想去别人家也不会打湿鞋子,再有的是当地每户都有一个天井,别的地方的天井大多是取水的,而张谷英的天井是用来采光的,虽说是用来采光的,但它的地下排水系统做得相当好,就一个小洞,几百年来所有的雨水、家庭用水都往里边倒,几百年来从来没堵过,一次,一位日本学者前来考察,他觉得自己十分聪明,就倒把很多的颜料水灌进小洞里,然后在村子里找水的去处找了一个星期,结果怎么也找不到。
正所谓国有国规、家有家规,张家做为一个大家族,家规和家训就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张家人都必须戒汹酒、灌顶健讼、灌顶多事……得孝父母、友兄弟、端的闺化……当然像张谷英老先生那种精通风水的人,选的地方也是精挑万选,前面要有水,后面要有山,因此张谷英的后代人才辈出。
张谷英,这座“民间故宫”应该一游!岳阳张谷英杨振浩张谷英村是从清朝留下的古村,面积却能攀比故宫,处于湖南省岳阳市以东的渭洞笔架山和龙形山之下。
张谷英村一户连着一户。
最初只是个“益”字形,后来,随着人口的减少,房屋也只横着砌,像是极了大鹏飞翔。
这个“大鹏”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可是那儿的墙壁任你多么放肆的敲敲撞撞,都不会有任何损伤。
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天井,大雨冲刷过屋顶,雨水从倾斜的瓦上流下,落在屋内长方形的水坑中,坑也不深,只有一个不到碗口大的排水洞,老人说,那个洞里有几只千年老乌龟,吃人们排的生活用水和其中的杂质,所以才从来不会堵塞。
张谷英的祖先们遗留下的生活水道技巧等,都不如遗留下的家训。
俗话说,家中的寺院越多,表明这家越缺钱,这个寺院中摆墙上的都教导道,首先就得教导父母,友兄弟,所以这个家族才没绝种。
传财不录才,那就是那后代愈来愈衰落的节奏。
张谷英惹人注目的不仅仅是它独特的建筑风格,而是它的家训,文化,才会有“民间故宫”之称。
游张谷英村的作文
游张谷英村的作文时间:2019-11-15 09:53:54 | 作者:学霸【张谷英一日游】彭贝妮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李老师和徐老师带我们到岳阳的张谷英去游玩一天。
张谷英镇坐落于岳阳市东73公里处,那里青山环绕,风景秀丽。
其独特的连体建筑形式别具一格,故有“民间故宫”之美称。
张谷英家整体建筑面积约有五万一千平方米,房屋厅堂有一千七百三十二间,平面布局为丰字形,巧妙的利用横向地形,南北进深、东西走向。
走进大门,就来到了一个院子里,那院子左右两边都有池塘,导游说那是为了救火的。
院子的中间有一条凸起的路,直对大门,导游对我们说,那是官道,有贵宾来了,才走官道的,今天就让你们当小VIP走官道进大门,以前大门一般是不开的,都是走的小门,一般是东进西出,大门进去就是一个接官厅,接官厅是清、康熙五十四(1715年),由十二世祖子临公修建,建筑面积275。
5平方米,房屋9间,其天井,厅堂及梁架极富特色。
此处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客厅和接待室,古代客人尊称为客官、官人,所以为接官厅。
后来,我们又到了一个礼堂里,那儿装饰华丽,上面挂着张谷英家训,考父母、友兄弟、端闺化、择婚姻……还有一些簇戒,戒酗酒、戒健讼、戒多事……这些都是张谷英的家训。
参观张谷英这个“民间故宫”,让我的收获颇多,但我总学得这次了解的只是一部分,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张谷英村】黄琥在岳阳楼以东约七十公里处,有这样一个村落——张谷英村。
在大明朱云璋基本扫除了各路反王,把成吉思汗赶回漠北后,张谷英料到朱云璋会杀害同生共死的兄弟时。
张谷英就发现了这块十分适合隐居的地方。
于是,张谷英举家迁移到了现在的张谷英村。
从此张谷英一族开始长达600年的隐居生活。
张谷英村不但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整体布局也名扬中外。
张谷英村是“丰”字形,喻意着丰收。
每栋房子都是连在一起的,错落相连,井然有序。
在整体布局中,最有名的乃当大门和八骏图。
当大门位于龙形山龙头的龙口上,占地9200平方米,房屋422间,天井24个。
近看“天下第一村”
近看“天下第一村”中纪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今年5月以来持续推荐5个传统家族,这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延续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家风气,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中纪委为什么会推荐这些家族?让我们不妨走近他们去看一看。
张谷英村,又称“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位于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五万余平方米,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古民居建筑群。
传说,明洪武年间作为朱元璋指挥使的张谷英精通风水,明初的渭洞山区尚未开发,荒草萋萋,古木森森,张公行至此看中了这片世外桃园,从此,开启了张氏家族二十六世的故事。
今天的张谷英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张谷英村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组成,总面积为51000平方米,大小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巷道62条,古屋环山而建,长达1公里。
古屋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其布局依地形采取“干枝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由数个单位组成,各单元之间有屏风檐廊和巷道沟通分隔,分则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合则贯穿于一体之空间。
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
目前古村内聚居张谷英公2600多后裔。
张谷英古建筑群极具特色,其严谨神秘的排水系统、巧妙的建筑选址、清晰的家庭脉络,体现了明清古民居文化的丰富蕴涵,是中华民族民俗风情及建筑历史的珍贵实料和佐证,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文/钟纪伟然而,一个建筑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让世人更加赞不绝口的,是促使张氏家族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家训族戒。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对联,高悬在张谷英村的当大门前,这也是支撑“张氏家族”的精神支柱。
孝父母、友兄弟、端闺化、择婚姻;睦族姓、正蒙养、存心地、修行检……它融合了儒家“孝、和、勤、廉”等理念,并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
走进岳阳--张谷英村游
走进岳阳--张谷英村游张谷英村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位于岳阳市东南70公里处的青山怀抱之中,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体现聚族而居的明清时期建设的古建筑群。
目前村里有1732间大小房屋,所居2600多人都系明代张谷英的子孙。
渭溪河穿村而过,独具特色的62条巷道四通八达,总长1459米,把整个屋场连成一片,使之倍增江南水乡的秀色。
走遍张谷英村,可晴不暴日、雨不湿鞋。
屋场中间,有一座"龙形山",大屋背依"龙身",屋自"龙头"处起,门前两座八字形石桥墩,被称为"龙须"。
而更叫绝的是居然在村口有一块天然的直径大概3米不到的球型花岗石,据村里人讲这块石头只好面对龙型山的龙口,所以这块在村口的石头也叫“龙珠”。
张谷英村口天然的“龙珠”,增添神话色彩。
张谷英村比较完整的门庭有“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连,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
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可以说,张谷英村整个建筑由无数个“井”字组成。
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
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
张谷英村的借光天井张谷英村的绣楼,听导游说宋祖英在这里拍了MTV。
比如建得最早的大屋是“当大门”,它始建于明代的万历年间,规模也挺大,有422间9200平方米,能够住上百户。
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住不下了,又在附近的一些地方修建新的房子。
比如到了清代的嘉靖年间,王家塅和上新屋又建起了另外两幢比较大的房屋,王家塅也是400多间9000多平方米,上新屋300多间7000多平方米,这三幢大屋尽管它的建筑风格有明清风格之分,但它都是“丰”字型结构,中间是正堂屋,两边是分堂屋,这是它一个共同特点。
张谷英村_作文400字_小学四年级作文_
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
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做车到张谷英村去游玩,过了一儿,车来了,我们全家人做在车上。
我迫不及待的问司机到张谷英村要多久,司机说﹕“要两个小时”我回到位置上,这时车子徐徐开动了,一路上,我看见美丽的绿地,看见好吃的葡萄,还看见肥肥的牛,……啊!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不知不觉中到了张谷英村。
堂屋的正门上方写着当大门,我摸了摸门口的石头,我发现他很光滑、很湿润,我们走进屋子,看见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天井,第一个天井是走三步,第二个天井是走五步,第三个天井是走七步,我们看完天井之后,走到了另一个房间,那里有张谷英先生的铜像,是为了保佑张家的子孙后代。
之后我们来到了一个长长的走廊两边都是墙,那是用来闭火灾的通道,然后我们来到了一座清朝石头做的桥。
桥上摆满了各种各样食品和玩具,我们走过了一座石桥,来到了古人做食物的地方,有炼茶油的、有黏米的、有打糍粑的、还有磨粉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张谷英纪念馆,纪念馆里有张谷英以前用过的东西,有床、衣柜、梳妆台……
你想到张谷英村去玩吗?。
【六年级作文】张谷英村一日游
【六年级作文】张谷英村一日游
张谷英村是岳阳的一个旅游景点,有2600位姓张的族人居住在那儿。
那里风景奇丽,这里被称为“名间故宫”。
几个小时过后,张谷英被我们的歌声迎来了。
我们吃完午饭,就开始参观张谷英了。
我反问导游姐姐为什么必须叫做“张谷英村”,导游姐姐说道:之所以叫做“张谷英”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的名字就叫做张谷英。
我恍然大悟。
张谷英的房子里冬暖夏凉,而且走来走去就像来到了原地。
导游姐姐带着我们在“迷宫”里穿梭。
我们跑至一户张家的房子面前,我见到存有门槛,正准备工作踩上去,却被导游姐姐
阻止了。
她反问大家:“同学们是不是人晓得这门槛的意义?”导游姐姐见到没法起身,
便说道:“进屋的门槛必须跨进去,无法踩。
踩上去,就相等于倒下了主人家的肩膀上,
门槛低代表地位低。
”
每栋房屋前都有天井,天井用来采光、排水,导游姐姐仔细地为我们讲解:“曾有日
本人来我们这做实验,他将一桶有颜色的水倒入天井,在这外面等了一个星期,都没等到
这水流出来,便疑惑不解地离开了。
为什么不见了,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
一边听到着导游的解说员,不知不觉,我们走进了村后一座小山的面前,导游姐姐使
我们掉下去,至了山顶,往地中,我们看见了一个“益”字形的张谷英村,导游姐姐认直
地说道:“这就是龙形山,它的形状绵延似龙,又称‘龙脊’”。
下岗同时,我们发现了山壁上有一座门,有同学问:“这是啥子?”导游姐姐又说:“这是地窖,相当于现代的冰箱。
”
岳阳这个旅游景点真是名不虚传,你想要不敢去玩玩呢?。
湖南的张谷英村作文
湖南的张谷英村作文
湖南的张谷英村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南的张谷英村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湖南的张谷英,以它的历史悠久而闻名中外。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县的张谷英镇。
整个村子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着600多年的.历史,而经明清两个年代的多次新建,至今依然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居的传统建筑。
张谷英村不仅历史十分悠久,外形也十分美观,这最大的特点是“家家相连,户户相通。
”连体的建筑如群,中轴线设计理念,被誉为“民间故宫”。
村庄建筑由“当大门”,“王家瑖”,“上新屋”三大部分组成,整座大屋依山而建,平面布局呈“丰”字形,建筑内廊相接,穿行其间“晴天曝日,雨不湿鞋”,走进张谷英村,处处高墙深巷,家家民居相连,室内都靠天井通风,室内建筑雕刻精美,笔画简练,线条清晰,形象逼真,历经数百看风雨侵蚀依然保存完好,故被建筑专家称为“湘楚明清民之活化石。
”
张谷英本身就是春兰空调,冬暖夏凉。
从前,有个英国人参观张谷英,晚上,他慕名住进了张谷英的一间房子,第二天,直到太阳升得很高了,他才起床,一出门,他就对导游竖起大拇指,直呼:“OK!OK!OK!”他告诉我们,他昨天住了一间世界上最舒服的房子,大家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现在,张谷英已被外国游客称为“华夏之最,东方明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十分自豪,骄傲。
岳阳——君山游记
10 月 23 日早,单位组织我们这些兼职分工会主席一行 30 人到岳阳君山去旅游。
8 点整我们坐上旅游公司的中巴准时从集团大门出发,沿着 107 国道向前奔驰,有位同事带着她 8 岁的儿子坐在我们前面,一路上小家伙向我们展示着他多才多艺的表演天赋,先用英语介绍他自己,然后给大家讲笑话、讲故事,还用他那带沙哑的嗓子给大家唱歌,赢得我们大家的阵阵掌声,等闲下来的时候,小家伙就不停地吃,吃的东西可真够丰富的:有高粮怡糖、柚子、香蕉、**的煎饼、八宝粥……三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很快就到达了岳阳的第一站—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是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形成清朝嘉庆年间,经明清两代续建而成的古建筑,村里有 600 多户, 2600 多人。
给我们作讲解的是张谷英村的第 23 代人,她给我们介绍了张谷英村形成的历史:在明朝有个叫张谷英的大臣,其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员,由于他对当朝皇帝执政不满,就辞官隐居起来,其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成今天的规模。
这里的房屋有 1732 间,都是房连房屋连屋,天井 206 个,巷道有 62 条,穿行其中可晴不晒日,雨不湿鞋。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在小巷里穿梭就象走迷宫一样,摸不着南北。
张谷英村游玩记
基本信息村建筑规模之大,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
目前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筑。
张谷英景区已成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江西人张谷英沿西行至渭洞,见这里层山环绕,形成一块盆地,自然环境优美,顿生在此定居的念头。
张谷英是位风水先生,他经过细致勘测后,选择了这块宅地,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谷英村由此而得名。
张谷英村几经沧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状。
比较完整的门庭有“上新层”、“石大门”、“潘家冲”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因,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万平方米。
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
顺着屋脊望去,张谷英村整个建筑就变成了无数个“井”字。
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
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
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
从高处眺望,四面青山围绕着一片屋宇,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
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
傍溪而铺的是一条长廊,廊里铺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连接每一条巷口,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共有60条,最长的巷道有153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
檐内,浑圆的梁柱上刻有,屋下镂雕的是精巧的小鹿。
、间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图案有喜鹊、梅花、猛曾之类,栩栩如生。
张谷英村现住有658户,2169人,全部是张谷英的第26、27代子孙。
族居在这座迷宫似的古屋里,谨守着先祖“识时务、顺天然、重教育、兴礼义”的遗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繁衍生息几百年,世传不衰。
据记载,张谷英村发展至今已经过了600多年的历史,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说:张谷英村可以作为聚族而居的代表,它集中国、平民意识、建筑艺术、审美情趣之精华于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大价值。
张谷英村游记作文600字_小学六年级游记_
张谷英村游记作文600字
星期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村——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距今已有3620xx年的历史,村子占地5100m2,有1732间房子。
吃过午饭,我们跟随着导游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当大门。
导游向我们介绍,当大门是张谷英的正门,所有的人都必须从正门进入张谷英。
这时,一个同学向导游问到:“导游姐姐,为什么大门前会有一条小河啊?”导游微笑着回答:“古代时的人建房都很讲究风水。
建房要讲究屋前有水,屋后有山,大门必须对着山的缺口,否则会挡住钱财。
所以我们的祖先要在这里控一条河。
”“噢!原来如此。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跟着导游,走进村子,来到一个天井前。
此时,导游微笑着问:“你们有谁知道天井的作用吗?”有个同学用不敢确定的声音说:“是用业采光的吗?”“回答正确!但也并不只是用来采光,居民们的日常用水都是往里面倒。
有趣的是多年来,下水道从未被堵塞,也没有发过洪水。
到了现在,这都是个未解之谜呢!”我们一边听导游讲,一边认真地做笔记。
导游带着我们在整个村子里不断穿梭、走动。
我在黑漆漆的巷子里走着。
突然,眼前一亮,是一座山。
这时,导游出来给解说:“现在,你们左手旁的屋子,是张家的学堂——青云门。
而你们前面的这座山叫龙形山,因为形状像龙,所以得到此名称。
”
我们翻越这座山后,再走一段路,就到了商业街。
商业街上有张家礼堂、饭店和卖特产的店子,让人流连忘返。
这次张谷英之旅,让我真正了解到了民间故宫的风土人情。
游张谷英村
游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位于岳阳县,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地方,张谷英村到现在还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房子,里面大部分房子还住这张谷英的后代。
张谷英是明朝的一个大将军,张谷英老了之后隐居在这里。
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和爸爸来到了张谷英村,我们刚下车就看见了一片古代的房子,房子的正门上面挂了一块牌匾,上面写这“当大门”。
在村子的周围有一条小河,导游说这是当时的护村河,进了当大门之后,两旁是两个消防水池,如果哪里着火了,可以用这里面的水救火。
进去之后,每个院子都有一个天井,用来通风和采光。
导游告诉我们门家每户都有一个门当,女儿出嫁的时候,都会去对方家里看一下,是不是门当户对。
还有古代的人家里,门坎越高代表了地位越高,过门槛的时候应该女孩先迈右脚,男孩先迈左脚。
之后,导游还带我们看了古代的闺房,古代女孩6岁开始缠足,开始在闺房里学习绣花等知识,直到出嫁之前不能出家门。
我们沿着护村河慢慢的游览着,感叹古人真是充满着智慧,护村河的溪流慢慢的流着,像是岁月在流淌,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天慢慢的暗下来了,我们在六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里吃饭,感受一下历史,心想:六百年前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住在这里呢?我们吃完晚饭,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地方。
汤欣仪。
张谷英村一日游作文
张谷英村一日游作文导语:张谷英村,属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谷英村一日游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张谷英村一日游作文张谷英民俗村位于岳阳县张谷英镇。
自明朝初年张氏始祖张谷英在此定居以来,子孙繁衍,聚族而居已历600多年。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妹妹还有青青姐姐一家一起参观了张谷英村。
“当大门”就像是这群建筑物的大门,虽然不如天安门那样壮观,但是也很气派。
灰色的砖块砌成了一个大门的古代建筑,大门上方正中间挂着一块匾,上面有三个繁体字:当大门。
当大门外为这一条河,就相当于护城河,但现在水差不多干了。
穿过护城河,就是一条黑漆漆的通道,阳光透过房顶那一点点的空隙洒落在地面上,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子,在地面上跳跃着。
做过了这长长的通道,就到了接官厅。
接官厅和其它的房间一样都是灰色的墙,黑色的.瓦片顶,中间开了一个洞,据说,这个洞是为了给房子采光用的,所以尽管它们房子连着房子,室内光线却很好,与洞相对应的水池中间有一块方形的地,比平地要矮一点,人们称它为天井。
然后,我们来到了张谷英殿。
张谷英殿有一座张谷英的铜像,张谷英的头发不长,胡须却很长,一只手摸着胡子,一只手放在腿上,显得庄严而慈祥。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皮影戏,一个个各种各样的人物在这些艺人的手上变得活灵活现,让人马上进入状态,认真看戏。
张谷英村有许多豆腐的作坊,这儿的豆腐做法更古老一些。
张谷英村到处有卖豆腐脑的摊子,许多游客都停下脚步,买一碗细细品尝。
我们每人也尝了一碗,那味道简直是好极了,嫩嫩滑滑的豆腐脑渗出沁人心脾的醇香,我们平时在城里吃的豆腐脑简直没法跟它比。
张谷英村里还有一个民俗文化展览厅,里面有许多模型,像婚俗篇、岁俗篇等等,让人觉得中国古代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呀!最后,我们来到百步三桥,它是一座长长的木桥,虽然已建了很久,可还是像新的一样,十分坚固,站在远处一看,配上一座座乡村的小屋,真是一幅令人神往的乡村画,实在太美了,我不由得赞叹。
张谷英村游记
闻着三月的气息,烟雨朦胧中走进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张谷英村。
远远望着那古朴的村落,心中却是少许的期待,那灰暗的外表下又将是一副怎样的场景,可是白发垂髫,其乐融融乎?雨稀稀洒洒,同行之友却始终兴趣盎然,三三两两,撑开那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伞,步入这方静谧的古朴世界。
门前两边的门鼓,配上这‘当大门’三个字,给我的多是震撼,这该是怎样一个家族,世世代代,繁衍于此。
听导游谢小姐所说,所谓当大门,取意于大门两侧的石鼓,也就是门当。
门当越大也就表示家族越旺、家势越大。
门上方的横梁叫"户",表示一户人家,而当大门的门户上刻有太极图形与门当彼此呼应,二者合起来就叫做"门当户对"。
而此刻张谷英村的房梁建筑,那一砖一瓦,古朴的外表,仿佛在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几十代人的背影。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砖瓦都是明清时砌成,当然这里没有石灰这个舶来品,这里是古镇的先人们用自己的方法,一砖一石,拌着糯米石膏契合而成,这又该是一个怎样细致的工作。
每每看到,无处不在的楼歪歪,亦或是几十年功夫不到就即将行归朽木的房子,你是否在想这数百年的建筑为何依旧沧桑如斯?难道说是石灰钢筋比不上糯米石膏,还是今天的人们失去的是那份本该应有崇敬?进入当大门后是一个古朴的庭院,两边各有甬道,甬道两边各有一个水池,导游告诉我们,这叫做“烟火塘”,池中水波荡漾,堪称一景。
甬道尽头又是一扇门,进门才是当大门堂屋。
当大门堂屋的布局是"五井五进","井"指的是天井,"进"是指堂屋的间数。
五井五进大门堂屋是由五个天井,五间堂屋构成的。
堂屋的尽头供奉着张谷英老先生的塑像,而“世业崇儒”几个大字却是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世界,百年家族,读书隆礼俨然已成为他们灵魂的追求,这或许只是我所看所想,毕竟真正的张姓后人又是怎样的生活,我实是未曾知道。
导游谢小姐还告诉我们,每到年节,张谷英村的村民会在这里举行祭祖活动,参加祭祀的人长袍礼帽,古老的仪式展示着这个家族悠久的文化传承。
张谷英村一日游作文
张谷英村一日游作文《张谷英村一日游之惊喜发现早就听闻张谷英村是个充满古韵和故事的地方,这次终于有机会去一探究竟,我满心都是期待。
刚到村口,就看到那古旧的牌楼,青灰色的石头带着岁月的痕迹,就像一个沧桑的老人在守望着村子。
走进村子,高低错落的古建筑群在眼前铺展开来。
那些房子全是木质结构,榫卯相连,不用一颗钉子,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了不起。
回廊在各个房屋之间蜿蜒,像迷宫又充满探索的乐趣。
我在村里晃悠,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位老爷爷在自家门口做竹编。
他那粗糙的双手,灵巧地把一根根竹条摆弄来摆弄去。
只见竹条在他手上就像听话的孩子,没一会儿一个精致的小竹篓的雏形就出来了。
我好奇地凑上前去,老爷爷看我感兴趣也不恼,还慢悠悠地和我说起这竹编的诀窍。
他说这竹条啊,得选好,太嫩的不经折腾,太老的又容易脆断。
就像这村子里的后生,成长也得把握好火候呢。
我在旁边眼睛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什么精彩之处。
看着老爷爷手指不停地穿梭,像是在编织一幅生活的画卷。
他脸上的皱纹仿佛都是岁月刻下的竹编纹路,每一道都藏着故事。
沿着青石板路继续走,看到几个孩子在一口古井边玩耍。
古井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里面的水草摇曳。
一个小孩用木桶打水,水桶咚的一声落入水中,溅起小小的水花。
孩子们的笑声和着桶打水的声音,像是奏响了一支特别的乡村乐曲。
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子的屋檐上,整个村子仿佛都披上了金色的纱衣。
我带着满满的美妙记忆离开了张谷英村。
这一天的游历就像翻开了一本古老的日记,每一页都充满惊喜。
《张谷英村一日游之美食印象》一直想去张谷英村溜达溜达,这次可算是成行了。
刚一进村,我的目光就被各种风味小吃给牢牢吸引住了。
那一家家小店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华丽的招牌,但散发出来的香味那真叫一个诱人。
我先盯上了一种叫油豆腐的东西。
这油豆腐啊,看着不起眼,就像一个个小方块泡在汤汁里。
我立马买了一碗,咬上一口,哇,外面那层皮有点脆脆的,里面却是滑嫩得像豆腐脑一样。
那汤汁也特别有味道,咸淡刚刚好,还有一丝丝的辣味在舌尖上跳舞呢。
我的村庄石谷英
我的村庄石谷英在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有一个村庄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已存在了500多年。
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5年8月,这个村因“修身齐家”被中纪委推荐为“天下第一村”,他叫张谷英村。
无独有偶,在湖北省大冶市殷祖镇有个叫石谷英的村庄,近两年来,也以悠久的历史,崭新的村容,良好的生态,呈现在人们眼前。
——题记沿刘金县道进入西凉亭,放眼南望,只见公路两旁绿树成荫,樱花、红枫、紫薇、桂花等多种花卉苗木满畈遍野,一排排灰白色建筑延绵数里,隐约可见。
她就是曾经生我养我的村庄石谷英。
很久没回家乡的我,春节期间,回家乡小住一周。
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儿时的人和事已渐行渐远,村子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乡音仍在耳边回响,乡情还在心头徘徊,一切都变得新鲜,充满活力和希望。
石谷英村是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山村。
据《石氏宗谱》记载,始迁祖谷英公系石碏公六十六世孙,元末明初从江西德化携妻董氏落基大冶殷祖镇燕儿山下桐梏园里,以诗书开基,忠厚律己,辟榛莽,筑草房,耕读传家,至今已近六百年。
村子位于大冶市南部,距市区14公里,离殷祖镇2.5公里。
村后,大广高速从燕儿山脚下穿过;村前垅畈四展,良田万顷,一条小港南北直奔、石姓六个庄门点缀小港两旁,人杰地灵、稻香鱼肥,刘仁八、南峰、殷祖等全天候班车通行,交通十分便捷。
全村沿公路延伸而建,呈条块形布局,村东有太和、龙角二峰,西有天台、笔架两山,重峦叠峰,环绕如城,仙山秀水,茂林修竹。
徜徉其间,会感觉不一样的精彩。
春天的田野,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村后的小山,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映山红、老虎花(黄花杜鹃)等各种花卉竞相开放。
紧傍公路旁的一棵棵大树青翠挺拔,地面铺上了绿化带,家家户户也种上花草树木,庭院内外干净整洁,漂亮的洋房矗立在山边的绿林里,时尚的小车停歇在村前的广场上。
张谷英村,我有惊人发现
张谷英村,我有惊人发现我漫步在张谷英大屋迷宫般的深巷长廊里,我感到每一块青砖黛瓦里都藏着一个个幽灵,诉说着一个个神秘的历史故事。
我发现,来旅游的中外游客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张谷英到底是何许人也?张谷英是张士诚吗张谷英是谁?他从哪里来?为什么隐身在这偏僻的深山老林里?对于这些问题,就是张谷英的后人也无法回答。
我查阅过张谷英的后人在清乾隆三十三年修订的张氏族谱,关于张谷英的来历,据载:“谷英公乃由吴入楚”,关于他的身世,则是:“军家出身,一抄一运两番失业” 。
“抄”是抄家?“运”是迁徙?虽只寥寥数语,却暗示着一个神秘的故事。
更耐人寻味的是张谷英的后人沿用至今的族谱:“文单志友仲,功伏宗兴,其承继祖,世绪昌同,书声永振,福泽敦崇,名芳百代,禄位光隆”!“功伏宗兴”,这不明明暗示着张谷英是一个隐逸者吗?据《蓝氏族谱》载,明朝初年,元败,都城北迁,天下未靖,四川、云南等地当时还未纳入到明朝的版图,那些不服暴政、逃避苛捐重赋的人,要么聚众山林,要么投奔他乡。
为了加强统治,重建经济秩序,朱元璋诏令凡出外人员一律实行“路引制”,即相当于今天的身份证制,在籍人员,则令修谱上册,相当于今天的填写履历表。
这一招,使得出于某种原因想隐瞒身份和来历的人,姓刘的都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姓李的都攀挂在李氏的谱系上。
既然张谷英是“由吴入楚”的迁徙者,我们不妨这么想,在吴地最著名的张氏就是张士诚,在当时,也只有他才需要如此避讳明王朝!当初,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峰鼎峙,朱元璋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梦想,先与占据东吴富足天下的张士诚签订友好盟约,南征陈友谅成功后,陈友谅之子陈理归降朱元璋,朱元璋令其仍辖楚地。
然后朱元璋调兵东进,围困张士诚所在的平江近一年,据《二十四史》载,张士诚兵败平江后,被俘不屈,绝食而亡,其夫人刘氏也在城破之际,率家人自焚于齐云楼。
可《续白话资治通鉴》的记载又不同了,张士诚在城破之后,曾率兵两万与明军交战于东巷,不敌败走,有数骑心腹跟随,后跟随者散去,张士诚呆在他的官府里坐以待毙,自缢未遂被俘。
张谷英村游记_六年级作文
张谷英村游记【张谷英村之旅】李政毅在周末,我和同学们去了“天下第一村”——张谷英。
一路上,同学们欢呼雀跃,一直在叽叽喳喳的议论着,我的心也一直的平静不下来。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岳阳乐边的群山之中。
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有“民间故宫”之称。
经过几小时后的漫长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张谷英村。
一下车,就感到一股新鲜的空气涌来,凉爽极了。
吃完午饭,我们随着导游从村的唯一入口——“当大门”里进去。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突然,一间青砖砌成的房子出现在我眼前,听导游说,这些房子已经有六百多年了呢!大家听了以后,都不禁张大了嘴巴。
咦?房子里怎么这样亮?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我边走边想,只见一个大大的天窗呈现在我眼前。
怪不得这么亮。
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天窗叫做天井,张谷英村有206个呢!我不禁感叹道。
“这个小洞是东西是什么”身边的同学问道,导游笑了笑说“这是古代的排水系统,它六百年来都没有堵过,你们看这个洞就是排污水的地方。
”她用手指了指这个小洞。
这洞好小呀!我不禁感叹古代人民的智慧。
后来,我们去了龙形山。
这山不高,山形状蜿蜒似龙,因为张谷英村人酷爱龙,所以取了“龙形山”这个名字。
我们一边登山一边看风景,到了山顶后。
我们看到了整个张谷英村,呈一个“丰”字状。
我们参观完龙形山,就自由活动了。
在张谷英村内,荡漾着同学们的笑声。
【张谷英之旅】王舒琳星期天,李老师组团带我们来到了青山环绕、风景优美的张谷英的故居。
进了当大门,同学们就把笔记本拿出来,开始了张谷英故居之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很高的门槛,从大门可以一直看到最里面的楼房呢!果真是庭院深深,有几个好奇的同学就问导游,为什么要修这么多的门槛,而且要修这么高呢?导游笑着回答道:“其实啊,修这么多门槛,又修这么高,是步步高升呢,而且门槛越高,代表地位越高哦!以前古人都特别讲究风水,你们看,这个大门是对着山的空隙呢!”同学们都似乎明白了,点了点头。
走了一会,我们来到了张谷英族人的家中。
张谷英村旅游攻略
张谷英村旅游攻略简介张谷英村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
这个村庄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乡村生活。
本篇攻略将为您介绍张谷英村的交通、景点和美食,帮助您更好地规划旅行。
交通乘坐公共交通从惠州市区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达张谷英村。
搭乘惠州市4路公交车,在六和路或东风南路下车,然后转乘1路公交车到张谷英村。
全程约需1个小时。
请注意公交车班次有限,建议提前查询并合理安排行程。
自驾前往如果您习惯自驾出行,可以选择在惠州市区租车前往张谷英村。
从惠州市区出发,沿S46惠蓉高速公路行驶,然后转入S266省道,在龙丰路左转,沿路标牌指引即可到达张谷英村。
全程约需1小时。
景点张谷英古建筑群张谷英古建筑群是张谷英村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
这里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庙宇、宅院和围屋等。
这些建筑保留了原始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是了解古代农村建筑艺术的绝佳场所。
张谷英博物馆张谷英博物馆位于村庄的中心地带,是了解张谷英村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民俗艺术品,通过展品的解说和多媒体展示,让游客对张谷英村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民俗游览区除了古建筑和博物馆,张谷英村还有一个民俗游览区,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传统的乡村生活。
在这里,您可以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还可以观看当地民间艺术表演。
这个区域还有农田、菜地和渔塘,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农村的农业生产和渔业文化。
美食张谷英豆腐脑张谷英村的豆腐脑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
它选用当地优质的豆腐制作而成,口感细腻,香味浓郁。
在张谷英村的街头巷尾,您可以找到许多小摊贩在制作和售卖豆腐脑,推荐您品尝一番。
周记农家菜馆周记农家菜馆是张谷英村较为有名的农家饭店之一。
这里以农家菜为主打,采用新鲜的农产品作为主要原料,做出了一系列美味的家常菜。
推荐尝试他们的土鸡焖饭和蒜蓉蒸虾。
原味村酸汤鱼如果您喜欢辣味食物,不妨尝试一下张谷英村的酸汤鱼。
石牛寨+张谷英村11号自驾二日游
石牛寨+张谷英村二日游★行程特色①:挑战【华中第一】★行程特色②:体验【高空玻璃桥】★行程特色③:走【音乐玻璃栈道】★行程特色④:逛【十里绝壁栈道】★行程特色⑤:观【世界唯一丹霞高空湖泊】石牛寨位于湘、鄂、赣边界的平江县石牛寨镇(原大坪乡)境内,有一座方圆10余平方公里的古军事要地石牛寨,海拔523米。
它是由怪石、奇峰、石洞组成的丹霞石的世界,鬼斧神工,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石牛寨玻璃桥全长300米、垂直高度达到180米,悬于海拔540多米高的大矛寨与美人峰之间,两峰崖壁陡直,中间裂谷横穿,走在桥面彷如云中漫步。
游客体验凌空而行的同时,还能游览碧水丹霞景区、兵寨文化体验区、丹霞石佛观光区,领略大自然百里丹霞的壮美。
石牛寨:体验者可利用铁索、脚蹬的辅助进行峭壁攀爬,就算没有专业攀岩技巧也能在陡峭的岩壁上“绝壁行走”。
在国外,是一项是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引入国内后迅速受到追捧。
平江石牛寨景区项目共分A、B两条线路,目前已建成A线,离地200米,共长400米,难度为中等,十分受游客青睐。
按照规划,B线还将降低难度,将更适合带孩子出游的家庭体验。
行程安排:11月11号荆州-岳阳-石牛寨(餐:不含)住:石牛寨或平江早7:00点沙市区江津路大润发旁边的加油站集合驾车前往岳阳,中午抵达【石牛寨】(游览时间约240分钟):步行或自费缆车上山,体验(自费约2小时),体验高183米、长300米的高空玻璃桥;全国首条绝壁音乐玻璃栈道;看万山红遍,赏百里白玉丹霞;跋涉三宝洞,粽竹林、紫竹林;游云岩湖,登皇城楼,走亲水栈道;过天生桥,探一线天,望石佛寺。
步行或自费缆车下山,晚上入住平江县城或者景区附近酒店。
11月12号石牛寨-荆州(餐:不含)早餐后前往至今已保存500多年的神秘古村【张谷英村】,张谷英村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江西人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渭洞,见这里层山环绕,形成一块盆地,自然环境优美,顿生在此定居的念头。
张谷英是位风水先生,他经过细致勘测后,选择了这块宅地张谷英村几经沧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信息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
目前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筑。
张谷英景区已成为湘北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江西人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渭洞,见这里层山环绕,形成一块盆地,自然环境优美,顿生在此定居的念头。
张谷英是位风水先生,他经过细致勘测后,选择了这块宅地,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谷英村由此而得名。
张谷英村几经沧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状。
比较完整的门庭有“上新层”、“石大门”、“潘家冲”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因,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
顺着屋脊望去,张谷英村整个建筑就变成了无数个“井”字。
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
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
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
从高处眺望,四面青山围绕着一片屋宇,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
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
傍溪而铺的是一条长廊,廊里铺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连接每一条巷口,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共有60条,最长的巷道有153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
檐内,浑圆的梁柱上刻有太极图,屋下镂雕的是精巧的小鹿。
窗棂、间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图案有喜鹊、梅花、猛曾之类,栩栩如生。
张谷英村现住有658户,2169人,全部是张谷英的第26、27代子孙。
族居在这座迷宫似的古屋里,谨守着先祖“识时务、顺天然、重教育、兴礼义”的遗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繁衍生息几百年,世传不衰。
据记载,张谷英村发展至今已经过了600多年的历史,上海同济大学王绍周教授说:张谷英村可以作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代表,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平民意识、建筑艺术、审美情趣之精华于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大价值。
考古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
张谷英村为汉族聚居群落。
整个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体组合而成。
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41年,清代两次续建。
现有巷道62条,天井206个,总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732间。
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技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各个单元自成庭院,各个庭院贯为一体。
其最大特点是排水设施完整,采光、通风、防火设施完备。
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
村人以读书为荣,以不识字为耻,喜好读书的风气代代相传。
科举时代曾有进士1人、举人7人、贡生6人、贡员1人、佾生1人、庠生45人、太学生33人、当代大学生240多人、还有博士生和留学生。
张谷英村人不但爱读书,也精武术。
不少人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目前,张谷英景区已成为湘南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简介张谷英村,属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位于岳阳县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
目前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筑。
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江西人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渭洞,见这里层山环绕,形成一块盆地,自然环境优美,顿生在此定居的念头。
张谷英是位风水先生,他经过细致勘测后,选择了这块宅地张谷英村远景,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谷英村由此而得名。
张谷英村几经沧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状。
比较完整的门庭有“上新层”、“石大门”、“潘家冲”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因,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
顺着屋脊望去,张谷英村整个建筑就变成了无数个“井”字。
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
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
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
村落容貌从高处眺望,四面青山围绕着一片屋宇,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
屋村貌(13张)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
傍溪而铺的是一条长廊,廊里铺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连接每一条巷口,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共有60条,最长的巷道有153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
檐内,浑圆的梁柱上刻有太极图,屋下镂雕的是精巧的小鹿。
窗棂、间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图案有喜鹊、梅花、猛曾之类,栩栩如生。
张谷英村现住有658户,2169人,全部是张谷英的第26、27代子孙。
族居在这座迷宫似的古屋里,谨守着先祖“识时务、顺天然、重教育、兴礼义”的遗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繁衍生息几百年,世传不衰。
社会评价据记载,张谷英村发展至今已经过了600多年的历史,上海同济大学王绍周教授说:张谷英村可以作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代表,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平民意识、建筑艺术、审美情趣之精华于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大价值。
考古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
村落价值张谷英村为汉族聚居群落。
整个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体组合而成。
古天下第一村张谷英村-古朴的房顶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41年,清代两次续建。
现有巷道62条,天井206个,总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732间。
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技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各个单元自成庭院,各个庭院贯为一体。
其最大特点是排水设施完整,采光、通风、防火设施完备。
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
村人以读书为荣,以不识字为耻,喜好读书的风气代代相传。
科举时代曾有进士1人、举人7人、贡生6人、贡员1人、佾生1人、庠生45人、太学生33人、当代大学生240多人、还有博士生和留学生。
张谷英村人不但爱读书,也精武术。
不少人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目前,张谷英景区已成为湘北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村落历史据传在600多年前,张谷英乃明洪武年间江西大官,其父辈多有传云。
后到清乾隆年间,相传乾隆为寻其亲父(多有云尔,乾隆并非雍正亲生。
据说乾隆母亲分娩那晚,正好与皇宫中某位贵妃同时产儿,但贵妃生了一位格格,而在朝为官的乾隆父亲却得一贵子,雍正却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来了个狸猫换太子。
而乾隆双亲却在此后辞官隐居,一路南下,游历多方。
后乾隆知真相后悲愤而然,乃道为人之子,却不尽其孝。
出宫微服南巡,随同有纪晓岚,刘墉等人)乾隆先来岳州,登岳阳楼,望洞庭。
随后往东南而去,一路打听其父踪迹,来到幕阜山西,慢慢的就到了张谷英村。
在张氏族长陪同下游览,知道了张谷英在洪武年间为朝廷命官,驻守江西。
时有贪官污吏,用百万白银贿赂张谷英,他不愿同流合污,携家眷祖业,与刘万辅,李千金三人,迁移到岳州一带,当看到张谷英村古木森森,四面环山,犹如一个天然屏障,往外面的路只有几个山坳。
便在这里安居生息其时乾隆与当代族长和一众人说天谈地,乃道:当年张谷英身世多有迷雾,元末有张士诚在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改元天。
其子多有可能是张谷英也不无可能,后朱氏称帝,张谷英为江西官宦多半有此尔. 村落布局张谷英村呈半月形分布在山脚下,以主屋为大门,背靠青山,门前的渭溪河成了天然的护庄河。
大门门楣上有一幅太极图,为全族人保平安、佑富贵之意。
大门里的坪上有两口大塘,分列左右。
它们寓意龙的两只眼睛,既用来防火,又壮观瞻。
屋场内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
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
傍溪建有一条长廊,廊里用青石板铺路,沿途可以通达各家门户,连接着各个巷道,巷道两旁由青砖垒墙,高达10余米。
墙高且厚,宜于防火,称为风火墙。
大屋场里像这样的巷道一共有60条,它们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最长的巷道有153米,所有的巷道加在一起,总长度达1459米。
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
檐内,浑圆的梁柱上刻有太极图,屋下镂雕的是精巧的小鹿。
窗棂、间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图案有喜鹊、梅花、猛兽之类,栩栩如生。
主要建筑上新屋,石大门,潘家冲张谷英村比较完整的门庭有"上新屋"、"石大门"、"潘家冲"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因,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可以说,张谷英村整个建筑由无数个"井"字组成。
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
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
景区看点天井大屋场中最大的一个天井,大约有22平方米,既可以采光,又可以通风。
天井内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花坛。
天井一角的地下有下水道,雨水可以从下水道一直流到渭溪河里去。
一般天井的左右两侧房屋对称。
正面的会客堂屋比较高,常达10米左右,屋里冬暖夏凉。
正屋后面是偏房,用来作牛栏、猪圈、柴房、谷仓和堆放农具,老人和孩子在屋前的天井里乘凉和嬉戏。
当大门张谷英村的枢纽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当大门。
尽管当大门不是张谷英村最古老的建筑,但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身份的非同一般。
当大门所谓当大门,取意于大门两侧的石鼓,也就是门当。
门当越大也就表示家族越旺、家势越大。
门上方的横梁叫"户",表示一户人家,当大门的门户上刻有太极图形与门当彼此呼应,二者合起来就叫做"门当户对"。
进入当大门是一个不小的庭院,甬道两侧各有一个水池,被称为"烟火塘"。
塘中水波荡漾,堪称一道景观。
甬道尽头又是一扇门,进门才是当大门堂屋。
当大门堂屋的布局是"五井五进","井"指的是天井,"进"是指堂屋的间数。
五井五进是祖先堂说当大门堂屋是由五个天井,五间堂屋构成的。
堂屋的尽头供奉着张谷英老先生的塑像,每到年节,张谷英村的村民会在这里举行祭祖活动,参加祭祀的人长袍礼帽,古老的仪式展示着这个家族悠久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