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上海长宁一模)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被称为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

在西方,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在中国,人们将它称之为A. 百家争鸣B. 帝制时期C. 理性时代D. 停滞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所给时间可知中国同时期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中国进入帝制时期是从秦始皇确立帝制以后,B选项不符合题意。

理性时代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C选项不符合题意。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的时代背景的准确把握。

2.“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 分封制、郡县制B. 宗法制、郡县制C. 分封制、行省制D. 郡县制、行省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王朝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而秦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吸取周朝灭亡的教训,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A选项符合题意。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B、C、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3.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得益于A. 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选项符合题意。

孔孟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A、B选项排除。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历史期末检测试题(一模)华东师大版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历史期末检测试题(一模)华东师大版

长宁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全部写在(或涂在)答题纸上。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等信息。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文学作品中在古代两河流域得以流传的是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2.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英国3.下列选项中属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形成背景的是A. 罗马统治下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突出B. 罗马垄断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贸易C. 罗马境内奴隶进行激烈的反抗斗争D. 罗马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日益尖锐4.英国的等级君主制度基本形成于A.11世纪 B.12世纪 C.13世纪 D.14世纪5.“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 B.商朝的发展C.西周的强盛 D.夏朝的建立6.周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器犁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7.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

它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 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C.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D.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8.汉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各项治国措施,其中动机与效果发生了明显矛盾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 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C.对匈奴的政策 D.分封同姓子弟为王9.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

上海市长宁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历史试卷

上海市长宁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历史试卷

上海市长宁区2012届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终质量抽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 150 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回答必须按规定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考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穆拉比法典》出自于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2.“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

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

”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①工商业比较发达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④3.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4.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与自治,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有①使欧洲出现一个新的等级——市民阶级②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③城市与王权结盟,促进了等级代表会议的形成④城市的复兴标志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孔子说过:“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而到了他生活的春秋后期,甚至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情况。

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①强大起来的诸侯纷纷改称“王”②地方势力在自己的封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③随着社会发展,血缘关系逐渐松弛④周朝都城频繁迁徙使诸侯大夫人心不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全球通史》这样描述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② ①③ ④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全部写在(或涂在)答题纸上。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等信息。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学者认为:世界文明曙光的破晓在古代东方大河流域。

下列古文明中不属于此范畴是A .古代埃及B .古代希腊C .古代印度D .古代中国2.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缔结有效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

这说明罗马法A .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B .将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C .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D .把诚信作为立法的重要原则之一3.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的诞生地,位于右图的A .①B .②C .③D .④4.历史学家将商代的历史视为“信史”的依据是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 .青铜工艺日臻完善C .互证的文献与文物D .国家特征已经形成5.“治国之大体有四: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四本者具,则帝之功立矣。

” 《袁子正书•礼政》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A .尊儒抑法B .尊法抑儒C .儒法并用D .儒法对立6.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董仲舒《深察名号》)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A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C .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7.观察右列《古代佛教传播示意图》。

其中,疏漏了最为重要的一个示意是A.从印度到西亚B.从中亚到北亚C.从中国到南洋D.从朝鲜到日本8.“其人存,则其政举。

其人亡,则其政息。

”这句引自儒家经典之一《中庸》的箴言可用于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9.宋太祖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2019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2019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被称为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

在西方,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在中国,人们将它称之为A. 百家争鸣B. 帝制时期C. 理性时代D. 停滞时期【答案】A2.“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 分封制、郡县制B. 宗法制、郡县制C. 分封制、行省制D. 郡县制、行省制【答案】A3.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得益于A. 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答案】C4.“士”从贵族阶层逐渐走向庶民阶层,“成为庶民之首”。

这一改变出现在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B5.赵匡胤曾问赵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在这里,宋太祖面临的主要困境是A. 政府军费开支太大B. 地方藩镇拥兵自重C. 辽和西夏屡屡进攻D. 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答案】B6.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万物本源角度来论证纲常伦理的合理性并发展了儒学,由此A. 使儒学出现危机B. 使儒学神学化C. 使儒学日益僵化D. 回应了佛道挑战【答案】D7.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都是晚清政府的自救B. 都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C. 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D.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C8.《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它A. 宣传爱国主义思想B. 以民主、科学为其主旨C. 歌颂了十月革命D.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答案】B9.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是A. 主张民主共和B. 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 挽救民族危亡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答案】D10.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历程中,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B. 遵义会议C. 重庆谈判D. 渡江战役【答案】B1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有答案)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有答案)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被称为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

在西方,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在中国,人们将它称之为A.百家争鸣B.帝制时期C.理性时代D.停滞时期2.“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分封制、郡县制B.宗法制、郡县制C.分封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3.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得益于A. 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4.“士”从贵族阶层逐渐走向庶民阶层,“成为庶民之首”。

这一改变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5.赵匡胤曾问赵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何如?”在这里,宋太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政府军费开支太大B.地方藩镇拥兵自重C.辽和西夏屡屡进攻D.农民起义连年不断6.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万物本源角度来论证纲常伦理的合理性并发展了儒学,由此A.使儒学出现危机B.使儒学神学化C.使儒学日益僵化D.回应了佛道挑战7.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晚清政府的自救B.都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8.《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它A.宣传爱国主义思想B.以民主、科学为其主旨C.歌颂了十月革命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9.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是A.主张民主共和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10.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历程中,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遵义会议C.重庆谈判D.渡江战役1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

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

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

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一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伦敦新闻画报》中的中国报道(25分)《伦敦新闻画报》自1842年创刊以来,不乏刊登有关中国的报道。

以下为该画报在1873年的两幅关于中国的配图及报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分发〈京报〉》(1873 年,北京)图二《北京街景》(1873 年,北京)图一报道原文:《京报》只是在宫廷内外供人传阅的小报,其内容只包括政府的告示和法令。

……每天都在宫内刊印和出版。

本报画家在靠近皇宫的一条街上正好遇见分发《京报》的官差。

他把盛着《京报》的褡裢放在左肩上……。

由于缺乏一家有效率的报社,使得中国人甚至对于在自己国家发生的事也一无所知。

中国南方的叛乱已经持续好多年了,但在北京没有人知道有关叛乱的任何消息。

图二注释:招幌文字“伦敦钮乎斯”即《伦敦新闻画报》的音译名。

1.《伦敦新闻画报》创刊的同一年,中英之间签订了()(2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图一报道中提到的“南方的叛乱”最有可能是()(2分)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C.孙中山革命党D.北伐军3.从两幅图片及文字报道看,《京报》和《伦敦新闻画报》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填空)(6分)4.仅凭上面的两幅图片和新闻报道,能否说明《伦敦新闻画报》在当时的北京比《京报》更受民众欢迎?为什么?(5分)5.若补充该画报的以下两幅图片,能否足以证明上一题的观点?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5分)图三中国妇女阅读《伦敦新闻画报》(1858 年,广州)图四上海的舢板(1873 年,上海)注:舢板船上的洋人在看船内招贴的《伦敦新闻画报》剪报6.综合上述材料,判断以下推论的正误。

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含详解

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含详解
(一)法庭内部的大理石饰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美国最高法院是美国的最高______机构( )
A.立法 B.行政 C.司法 D.教化
(2)两幅饰带上的人物均按时序雕塑,据此推断这些历史人物排列的先后顺序为( )
A.南墙由左至右,北墙由右至左 B.两墙均由左至右
C.南墙由右至左,北墙由左至右 D.两墙均由右至左
1899年和 1907年,两次海牙会议签订的“海牙公约”和 1909年发表的《伦
敦宣言》,系统确立了有关中立的原则、规则以及中立国的权利义务,将过去以惯例形式存在中立法则条约化,成为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1)一战前中立外交的发展与不同时代背景关系密切。请将上表左列编号的相关史事与下列时代背景选项相配伍。
D.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E.制定的法律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
F.主张德治、人性善等观念,与法家观点截然相反
【答案】(1)C
(2)A
(3)CABD
(4)DCEAB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2022年10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提到美国最高法院建筑上的孔子雕像……”,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最高法院是美国的最高司法机构,所以C项正确。
第四步:研究史料价值;
为更好了解“三毛”,历史学社对“三毛之父”张乐平进行了研究,并发掘了部分史料:
(7)有人认为:《三毛从军记》是抗战胜利后的作品,非原始史料;漫画属绘画作品,含有创作者的主观情感,难以客观表现史实,故史料价值不高。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图2漫画的史料价值。
4.《七步诗》真伪辨
5.局外中立
外交概念的“中立”,指一国对交战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立场,包括战时中立与永久中立。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含答案)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2018.1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被称为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

在西方,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在中国,人们将它称之为A.百家争鸣B.帝制时期C.理性时代D.停滞时期2.“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分封制、郡县制B.宗法制、郡县制C.分封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3.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得益于A. 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4.“士”从贵族阶层逐渐走向庶民阶层,“成为庶民之首”。

这一改变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5.赵匡胤曾问赵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何如?”在这里,宋太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政府军费开支太大B.地方藩镇拥兵自重C.辽和西夏屡屡进攻D.农民起义连年不断6.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万物本源角度来论证纲常伦理的合理性并发展了儒学,由此A.使儒学出现危机B.使儒学神学化C.使儒学日益僵化D.回应了佛道挑战7.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晚清政府的自救B.都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8.《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它A.宣传爱国主义思想B.以民主、科学为其主旨C.歌颂了十月革命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9.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是A.主张民主共和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10.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历程中,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遵义会议C.重庆谈判D.渡江战役1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

最新 上海市长宁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测试

最新 上海市长宁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测试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终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试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注意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试卷分为“分叉部分”和“共同部分”。

“分叉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

考生可以任选一组应答,但不可以交叉答题,若考生交叉答题,一律以A组计分。

“共同部分”为所有考生应答的试题。

分叉部分A组(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马桥文化遗址对了解距今4000年前后的古文化聚落形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马桥文化石镰马桥文化石犁马桥文化耜A.牛耕技术也在此时相应出现B.手工业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C.江南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中原地区D.生产工具完备农业形成江南特色2.下列最能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的国家所取代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3.右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4.《周易·革》中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后人常用“汤武革命”来形容改朝换代,夏商两朝的覆亡给后世君主的警示是A.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B.任用贤臣,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D.加强集权,完善制度5.历史典故“楚王问鼎”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诸侯对分封制提出了公开挑战 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难以动摇 D.楚国的冶铁水平高6.商鞅变法中提到:“户有二丁以上不分者,倍其赋”,该措施的目的是A.践行“小国寡民”思想 B.扶植新兴地主成长C.鼓励按军功受爵位D.鼓励发展小农经济7.史学家通常以“汉承秦制”来说明秦汉两个王朝在很多方面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然而汉初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仍有一些差别,最大的差别是A.中央机构不同 B.地方行政制度不同 C.皇帝权力不同 D.用人制度不同8.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是“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

上海市16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世

上海市16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中世

上海市16区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世纪西欧)本资料收集整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宝山区、长宁区、奉贤区、虹口区、黄浦区、嘉定区、金山区、静安区、闵行区、普陀区、青浦区、松江区、徐汇区、杨浦区、闸北区等16个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而成。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6·嘉定期末·4)欧洲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一种个人的联合、上下级之间靠个人之间的效忠与保护维系着的关系”,这种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A.专制B.民主C. 土地D.等级2.(2016·嘉定期末·5)“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

”这里的“城市运动”主要指A.市民阶层的产生和自治斗争 B.王权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C.海外殖民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3.(2016·宝山期末·12)①查理·马特出生于688年,他的父亲是法兰克王国宫相赫里斯塔尔·丕平。

②732年,查理在都尔的原野上击败了阿拉伯人。

③由于这一战功,名声大振,获得了“马特尔”(意为锤子)的称号。

④查理·马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采邑改革。

以上文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①④B. ①②③C.③④D. ②③④4.(2016·奉贤期末·3)“宁静却死气沉沉的田园生活延续了很长时间,大约在四五百年之后,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然又像蘑菇般地冒了出来”。

这一沉寂时期大约是A.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 B.公元1世纪—公元5世纪C.公元6世纪—公元11世纪 D.公元11世纪—公元16世纪5.(2016·奉贤期末·4)(某城市)与伦敦人口差不多,都在五万人上下,全世界最上等的羊毛在此地加工,织成布料后,营销各地。

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如果要给下面漫画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A.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B.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美式民主在其他国家不能推广,与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无关,故A 项错误;材料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无关,故B 项错误;材料与多极化趋势无关,故C 项错误;由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试图将他的这种美式民主嫁接到世界的众多国家,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显示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干预其他国家的政治,故D 项正确。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 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

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黄帝B.秦始皇C.孔子D.老子参考答案:考点:32: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老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对“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的分析,结合老子的思想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可知,反映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道家老子的思想,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D.3. “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

”这一认识客观上(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C.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D.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参考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成为“黄金漏斗”的辩证认识,故A项错误;西欧殖民扩张是题干所述现象的原因,而非结果,故B项错误;催生自由主义思潮的是工业革命,而非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的奢侈消费,故C项错误;西班牙疏于生产,成为“黄金漏斗”,导致其衰落,这为英国提供了教训,由此推动了英国制造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2019年上海长青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年上海长青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年上海长青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新中国建立后一度销声匿迹的集市贸易,1962年到1965年在城镇中重现。

新中国对集市贸易的两种不同政策的共同点是A.国家经济管理方式的调整B.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克服了经济建设中的困难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参考答案:A【详解】无论是新中国建立后禁止集市贸易,还是1962年到1965年恢复集市贸易,都是国家经济管理方式的调整,故A正确;新中国建立后禁止集市贸易,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排斥市场的行为,不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排除B;新中国建立后禁止集市贸易,和1962年到1965年恢复集市贸易,没有克服经济建设中的困难,排除C;1962年到1965年恢复集市贸易,体现国家对经济减少了控制,排除D。

2. 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等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西德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

据此推知,二战后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美苏冷战对峙加剧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次会议规定对德国进行民主改革,恢复德国经济,将德国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体现了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加剧,协同对抗苏联。

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欧洲战后走向一体化是在50年代;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C选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7月。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 1986年,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中国不能从先进工业国为保持就业水平而采取的凯恩斯主义的管理手法上学到什么东西,更不能学习某些不发达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名义上的增长而实际上却是通货膨胀,而中国倒是可以从某些保守主义信条中获益。

该文旨在A.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果B.批评凯恩斯主义理论已经失效C.说明中国经济模式比其他国家先进D.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参考答案:D“1986年,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而中国倒是可以从某些保守主义信条中获益”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学者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D正确;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应该学习的经验,不能反映中国经济模式比其他国家先进,排除C。

2019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被称为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

在西方,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在中国,人们将它称之为A. 百家争鸣B. 帝制时期C. 理性时代D. 停滞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所给时间可知中国同时期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中国进入帝制时期是从秦始皇确立帝制以后,B选项不符合题意。

理性时代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C选项不符合题意。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的时代背景的准确把握。

2.“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 分封制、郡县制B. 宗法制、郡县制C. 分封制、行省制D. 郡县制、行省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王朝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而秦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吸取周朝灭亡的教训,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A选项符合题意。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B、C、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3.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得益于A. 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选项符合题意。

孔孟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A、B选项排除。

上海市长宁区201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

上海市长宁区201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

长宁区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测试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 150 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所有回答必须按规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编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借助楔形文字而得以传承下来的文学作品是A.《摩诃婆罗多》 B.《吉尔伽美什》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2.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

”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A.体现了自由、正义和平等理念B.实现了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C.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本质特征 D.是古代世界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3.“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保留习惯旧俗B.强调法官至上C.重视法律程序 D.体现人人平等4.西欧封建制度基本确立的时期,中国正处于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5.至今仍有史学研究者质疑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A.在时间和地域上不吻合 B.传世文献记载不可靠C.出土文物有限不足为证 D.未找到直接文字证据6.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 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7.对比下列两幅图,可以观察到的政局变化是A.“尊王攘夷” B.楚王问鼎C.三家分晋 D.秦修万里长城8.“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宁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全部写在(或涂在)答题纸上。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等信息。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文学作品中在古代两河流域得以流传的是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2.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英国3.下列选项中属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形成背景的是A. 罗马统治下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突出B. 罗马垄断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贸易C. 罗马境内奴隶进行激烈的反抗斗争D. 罗马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日益尖锐4.英国的等级君主制度基本形成于A.11世纪 B.12世纪 C.13世纪 D.14世纪5.“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 B.商朝的发展C.西周的强盛 D.夏朝的建立6.周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器犁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7.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

它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 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C.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D.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8.汉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各项治国措施,其中动机与效果发生了明显矛盾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 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C.对匈奴的政策 D.分封同姓子弟为王9.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

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

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A.考据、求真 B.求真、鉴戒C.鉴戒、陶冶 D.陶冶、考据10.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① ②③④ 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

”他所描述的制度是A .世卿世禄制B .三公九卿制C .科举制D .内阁制11.程朱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吸取其A .仁政思想B .伦理道德C .性恶理论D .唯物思想12.右图为《元朝疆域图》,图中①②③④在管理方式上有明显差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3.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 .皇宫建筑布局趋向合理B .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C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14.“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站在民族灾难的风口浪尖,奋起搏击力挽狂澜的人;他是受过严格儒家思想教育的传统士大夫,但历史却又把他造就成了一个目光敏锐见识超群敢于超越自我向外学习的思想家、实干家。

”诗歌所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 .林则徐B .关天培C .邓廷桢D .魏源1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A .建立殖民地B .设立租界C .抢占租借地D .划分势力范围16. 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经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

”这表明李鸿章主办民用工业的意图带有A .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倾向B .限制民族资本的倾向C .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的倾向D .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倾向17.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 ‘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A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 .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 .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 .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8.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一个广东人北上天津,希望拜见清政府的重臣李鸿章,表达自己“倡行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

失望的他远赴海外,开始用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国之路。

这个人就是A .容闳B .陈启源C .康有为D .孙中山19.下列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最后一个被开放的是A .上海B .天津C .重庆D .广州20.“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21. 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中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电话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广泛应用②当时新式学堂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③当时中国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④电话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22.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 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3.主张通过契约产生统治者,否定“君权神授”;又反对推翻契约方式产生的暴君,支持君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D.孟德斯鸠24.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了,促进其紧密联系的重要因素是A.价廉物美的商品 B.先进的政治制度C.先进的生产技术 D.先进的生产方式2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26.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某国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该国指的是A.法国 B.俄国 C.德国 D.日本27.“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由此而发动的战争指的是A.中日甲午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28.1870年代中期,一位德国医生向他的一个外国朋友问起他们国家历史的问题,他的朋友这样回答:“我们没有历史。

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

”据此判断这个朋友最有可能是A.法国人 B.俄国人 C.美国人 D.日本人29.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完成后,英、法、美、德各国先后建立了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30.右侧漫画的“?”处如要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A.凡尔赛B.凡尔登C.列克星敦D.萨拉热窝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在周代,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秦国墓葬情况与地方县制的设立相关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均遵守分封制下的等级制度32.资产阶级和贵族政权的确立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A.国王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议会权力大为增强C.议会至上有了法律保障 D.议会制度正式形成3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34.《大公报》1907年2月3日报道:“本月十四日(指1907年1月27日)下午5时,有陆军部某大臣自天津乘火车晋京,在东站下车后,有铁路巡警某,见该大臣莅止,而一种媚气自生,身不觉其俯,腿不觉其弯,乃上前一步曰:‘请大人安。

’某大臣以其为巡警兵也,似不甚介意,但颔之而已。

旁观者无不窃笑该巡警之旧习难改。

”此段材料描述的现象说明了A.新政在礼仪方面的某些变革开始影响了社会风气B.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一时半会难以革除C.陆军大臣和巡警遵守上下等级要求,符合礼仪规范D.新政促进社会革新,但观念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35.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从中解读最正确的是A.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B. 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番风顺,法国是各种政治体制的实验场C.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不可阻挡D.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臣从仪式1127年,封臣们宣誓效忠弗朗德勒新伯爵威廉。

4月7日,星期四,另外一些人向伯爵宣誓。

一开始,都是按这种形式行臣服礼。

伯爵问(他面前的人)是否愿意完全成为他的人,这个人便回答说:我愿意。

然后把合拢的两手放到伯爵的两手中,两人互吻以表示巩固联盟。

接下来,表示了敬意的臣从向伯爵进行宣誓效忠,誓词是:“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威廉伯爵。

”最后,这个人还要在圣徒的圣物上宣誓。

这时伯爵用手持的权杖,向所有根据这种盟约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选自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p.212.问题:(12分)(1)举行这种臣从仪式的目的是什么?(3分)(2)仪式中双方的关系是否平等?请说明理由。

(3分)(3)类似仪式的出现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37.观“商鞅变法”材料一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