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水稻,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水中的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主粮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七大农作物”之一,对于世界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稻的种植繁育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研究,培育出了各种不同品种的水稻。

本文将对水稻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水稻的生长环境、植株生长特点、主要品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一、水稻的生长环境1. 气候条件水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一般而言,水稻的生长适宜温度在20-35摄氏度之间,生长最佳温度为25-30摄氏度。

水稻对日照充足的要求较高,光照充足利于水稻的生长和穗粒的形成。

另外,水稻对降水的需求也较大,一般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左右较为适宜。

2. 土壤条件水稻最适合的土壤是肥沃的水田土壤,同时对于排水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耐水性强,但不耐涝。

因此,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应该是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3. 光照条件水稻对光照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穗期,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穗粒的形成和充实。

而且光照对水稻的生长孕育周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充足的光照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二、水稻的植株生长特点1. 水稻的生长节律水稻的生长节律主要分为五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在每个生长阶段中,水稻植株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种植管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进行调整。

2. 水稻的生长习性水稻是一种重茬作物,对水排水性能有一定的要求。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对水的需求比较大,需要保持水田内的水分稳定。

3. 水稻的生长特点水稻的生长特点主要体现在叶片形态、分蘖和根系生长等方面。

水稻植株的叶片常呈长椭圆形,叶脉平行,叶子有成草状和柄状的区别。

水稻的分蘖能力较强,一株水稻可以分蘖多株,这也是水稻的高产生长特点之一。

水稻知识百问百答

水稻知识百问百答

水稻除草剂知识百问百答大纲:1、栽培基础知识2、杂草知识3、除草剂知识4、应用知识5产品知识第一部分:栽培基础知识篇问1、水稻的耕种方式及分布情况。

答:水稻根据耕种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直播田、插秧田、抛秧田几种。

在细分上,直播田根据水源难易程度又可以分为水直播(主要在南方环湖平原)和旱直播(主要分布在苏北、皖北、豫南等麦稻轮作区域);插秧田可分为移栽田和机插秧田,机插秧田主要集中在土地广阔、区域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如东北、江苏等地,南方各省山区则多采用人工移栽的方式。

抛秧田则介于两者之间,水源条件较好,气温适宜,地块面积较大的地方采用,如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等地。

问2、移栽水稻田耕种上有什么特点?答:移栽田,多半是雨水和气温受限制较大的地方采用,一般一年一熟,水稻生育期较长,一般为150天以上(海南除外)。

采用“育苗等水”的方式,如在西南地区,每年5月初开始育苗,等“端午水”后方移栽,移栽时苗龄已经有30天以上,至10月份开始收割,而在东北地区,则为“育苗等温”,每年4月中旬开始大棚育苗,5月份移栽至大田,9月份开始采收。

该耕种模式优点是苗壮、整齐、抗倒伏强、虫害及杂草少、产量高;缺点是非常费人工,大面积栽培一般不使用。

产量一般在600kg以上!问3、抛秧水稻在耕种上有什么特点?答:抛秧田采用塑料秧盘育苗,通常每盘365-561个孔,每孔播种3-4粒。

亩用秧盘数40-60片。

秧盘育苗每盘需1.5kg营养土,苗床育秧15天左右再大田抛秧,此时秧苗在3叶左右,抛秧后2-3天田间不宜灌水,以利秧苗扎根立苗,立苗后灌薄水管理。

抛秧田的特点是,水稻抛秧后分蘖生长很快,但抗倒伏能力较差,收割不畅;产量一般在500-600kg。

机插秧田插秧时苗龄介于移栽田和抛秧田之间,一般在20天左右,特点是稻田畦面不平整,对除草剂的要求较高;亩产量类于抛秧田。

问4、直播水稻的耕种特点。

答:所谓直播,是指不经过育苗,直接将种子撒施到本田的水稻栽培方式。

水稻的科学知识

水稻的科学知识

水稻的科学知识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已经超过5000年,至今仍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本文将从种植到产量方面介绍水稻的科学知识。

一、水稻的生长环境水稻是一个喜温潮湿的作物,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温度、水分和适量的营养成分。

水稻的种植范围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都比较适宜水稻生长。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为20℃至30℃之间,最适宜的湿度为60%至70%,最适宜的光照为每天10个小时以上。

二、水稻的种植方式常见的水稻种植方式有直插法、深松法、薄播法、梯田种植法等多种。

其中直播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效率最高的种植方式之一。

直播法就是在开垦好的土地上,把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在泥土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将其转移到水田中进行管理。

深松法就是在种植前先将土地松动,然后再进行种植。

薄播法可以使每块土地都能够为水稻提供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有效地提高产量。

三、水稻的产量水稻的产量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如水稻的品种、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

目前,水稻的品种越来越多,新的高产水稻品种不断被育种出来。

同时,对土壤的调整和改良也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水稻的产量,例如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条件都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

四、水稻的种植技术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有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例如,选用适宜的品种,正确施肥,及时采取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在种植初期,适当地浇水可以刺激水稻根系的生长,促进植株的繁荣成长。

在收割后,要及时地对水田进行再生,这样可以为下一年的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总之,水稻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了解水稻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种植和管理水稻,提高粮食产量,造福人民。

水稻详细知识

水稻详细知识

水稻概述一.起源、演化与传播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禾本科稻属Oryza L.,一年生草本植物。

人类食用部分为颖果,俗称大米。

中国稻作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1/4,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3,而产量则约为世界上稻谷总产量的37%,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

在谷类作物中稻米所含有的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均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粮食。

起源、演化与传播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

世界上栽培稻有两个种,即亚洲栽培稻,又称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 Steud.。

前者普遍分布于全球各稻区,后者现仅在西非有少量栽培。

亚洲栽培稻的祖先是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多年生宿根性的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W.Grlffith.,二者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同属AA染色体组,可以杂交结实。

国内外文献关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有种种说法。

主张起源于印度的,有H.И.瓦维洛夫、K.雷米(Ramiah)及R.L.M.戈斯(Ghose)、松尾孝岭等。

主张起源于中国的有德堪多(de Condo11e)、R.J.罗舍维兹(Rosche vjez)、T.K.沃尔夫(Wblf)等。

主张起源于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萨姆邦,尼泊尔,缅甸北部,老挝和中国西南部的学者日益增多,有I.H.伯基尔(Burkill)、张德慈、渡部忠世等人。

中川原捷洋还采用酯酶同功酶电泳分析法,研究各地区水稻品种同功酶的基因型,支持了上述观点。

丁颖认为中国的普通栽培稻,是由中国的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

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栽培稻发源地向南传播,经马来半岛、加里曼丹、菲律宾等岛屿,演化为籼稻;北路进入中国黄河流域,演化为梗稻,约在公元前300年传到日本。

中国是普通栽培稻种的起源地之一的依据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中国南方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在东起台湾省,西至云南省南部;南起海南省南端,北至北回归线以北的湖南、江西等省,均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

农化服务基础知识2-水稻

农化服务基础知识2-水稻

一、水稻简介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粒)去壳后称大米、香米、稻米。

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也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二、种植地区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

三、需肥量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适量的C、H、O、N、P、K、Fe、Mn、Cu、Zn、B、Mo、Cl、Si、Ca、Mg、S、Se等多种元素,吸收量多而土壤供给量常常不足的主要是N、P、K三要素。

水稻养分吸收量,据产量水平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每亩产500kg稻谷和500kg稻草,从土壤吸收纯N:8.5~12.5kg,P2O5:4~6.5,K2O:10.5~16.5kg。

水稻形成100kg 籽粒对N、P、K养分的吸收量,N在2kg左右,P2O5在0.9kg左右,K2O在2.1kg左右。

杂交水稻形成100kg籽粒,N、P2O5、K2O的吸收量分别是2.0kg、0.9kg、3.0kg,上述吸肥比例因品种、区域环境等不同而异,故仅能作为计算施肥量的参考。

此外,水稻吸收Si的数量很大,生产500kg稻谷,吸收87.5~100kg硅。

所以高产栽培时,应采取稻草还田,施用秸秆堆肥或硅酸肥,以满足水稻对硅的需要。

四、养分需求特性N:水稻是喜铵态氮作物,但大量施用氮肥常导致叶片过于繁茂,下层叶光照不足,利于病虫滋生,引起后期倒伏;P:能加速灌浆结实,利于提高千粒重和籽粒结实率,在水稻幼苗期和分蘖期的供应非常重要,此时缺磷会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1. 水稻形态特征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水稻的茎直立,高度在30-200厘米之间,叶子狭长而尖,叶鞘紧贴于茎上。

水稻的根系发达,具有多根性。

水稻的花结为穗状花序,穗状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小花呈两性花。

水稻的果实为谷粒,谷粒表面光滑,色泽丰富。

2. 水稻的种质资源水稻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共有60000多种水稻的品种,可以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三大类。

籼稻主要产于亚洲东南部地区,适应长日照和高温多湿的生长条件;粳稻主要产于亚洲国家和地区,适应于丰水充沛的气候和环境;糯稻主要产自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

3. 水稻的主要培育原则水稻培育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优良种质,进行杂交育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等。

这些原则都是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 水稻的育种方法水稻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自交育种、杂交育种、同源系选择和分子育种等。

自交育种是指在自花授粉的情况下进行选种和繁殖,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两个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同源系选择是指通过多代自交育种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同源系,分子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育种选择和识别。

这些育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5. 水稻的优质育种水稻的优质是指水稻的风味好、口感佳、糙米产率高、淀粉含量低等特性。

水稻的优质主要与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有关。

水稻的优质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的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选育,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6. 水稻的抗逆育种水稻的抗逆育种是指培育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

抗旱水稻是指可以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涝水稻是指可以在涝灾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病虫害水稻是指可以在病虫害侵害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逆性水稻是指具有抗灾性和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水稻耕种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稻耕种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稻耕种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水稻的种植1.选地种植: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水稻的种植地,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2.耕地准备:在种植前需对水稻的种植地进行深翻耕地,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3.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稻的生长周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来说,水稻的春季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份,夏季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份。

4.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5.良种繁育:选用健康的种子进行播种,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病性。

6.密度控制:根据水稻品种和土地的肥力状况,控制水稻的种植密度,一般来说,每亩种植量在240-270kg之间。

二、施肥1.基肥:在耕地准备的过程中,施入适量的基肥,以提供水稻生长初期所需的养分,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肥进行施肥。

2.追肥:根据水稻的生长期进行追加肥料施肥,一般来说,水稻的追肥期在抽穗前后和结实期。

3.土壤养分检测:在施肥前进行土壤养分检测,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确定施肥方案,有利于提高施肥效果和减少浪费。

4.肥料选择: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要选择适宜的肥料进行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效果更佳。

5.肥料比例:合理控制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施用比例,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三、病虫害防治1.预防为主: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减少损失。

2.生物防治:采用天敌或天敌类物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保持生态平衡。

3.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时,可适当采用农药进行防治,但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合理轮作:合理的轮作种植方案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减少对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5.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一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在病虫害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四、水管理1.排水系统: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保证水稻的根系充分通气,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完整word版)水稻基础知识手册

(完整word版)水稻基础知识手册

(完整word版)水稻基础知识手册水稻基础知识手册水稻基础知识手册2012-08-28第一章概述1 水稻生产的重要性水稻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

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

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是高产作物,可通过水分管理、调节土壤肥力,提高其对肥料和光、热、CO2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

据研究,在地力相仿、施同等肥料的情况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常较旱地作物多,经济系数也比其他粮食作物高。

水稻的适应性强。

不论酸性土壤、轻盐碱土壤、沙土、黏土、排水不良的低洼沼泽地,还是其他作物不能适应的土壤,只要有水,一般均可栽培水稻或以水稻为先锋作物。

种植水稻是利用、改造低洼易涝地、盐碱地、砂薄地并增产粮食的重要途径。

2、水稻生产概况和分布2000年,世界水稻种植面积为1.53Ⅹ108hm2,占谷物面积的22.7%,稻谷单产3683kg/hm2,总产占谷物总产的28.8%。

世界各大洲都有水稻栽培。

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面积和总产分别占世界总面积和总产的19.6%和33.3%。

印度也是世界上水稻种植大国,单产较低,总产不及中国,居世界第2位。

日本、韩国、朝鲜的单产水平均居世界前列,达6.0 t/hm2以上。

我国根据各地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耕作制度和品种类型等综合分析结果,将全国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如下表)。

各稻作区主要自然生态条件稻作区代号≥10℃年降雨量(mm)年太阳辐射总量(kJ/cm2)年日照时数(h)稻田种植制度年积温(℃)天数A5800~9300260~3651200~2500377~5021500~2600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4500~6500210~260800~2000209~4821200~2300双季稻三熟制和单季稻两熟制并存,双单比例约4:6 C 2900~8000180~260800~1400293~4611200~2600单季稻为主D4000~5000170~21058~1000461~5652000~3000一季稻的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一熟E2000~3700 110~200 350~1100 419~611 2200~3100 一年一熟F2000~4250 110~25050~600544~6282500~3400一年一熟为主A: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地区);B: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位于淮河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地区);C: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位于我国西南部);D: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淮河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E: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位于辽东半岛西北与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地区);F: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地区)3 栽培稻的起源和类型栽培稻只有两个种,即普通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

水稻基础知识ppt

水稻基础知识ppt
-
短日照天数不够,迟迟不能抽穗。
3.水稻和陆稻(旱稻)
水稻 (包括深水稻和浮水稻)与陆稻 (也称 旱稻)在植物学形态上差异不明显,水稻通气组织 发达,旱稻通气组织不发达,但根系发达,主要 差别是耐旱性不同。(水稻长期生长在水田环境, 本身吸收铁元素的能力弱,旱地条件下容易缺 铁。)
水稻的生活习性与沼泽植物的野生稻相似, 从而可以认定水稻是基本型,陆稻是变异型。
晚稻:感光性强,故秧龄弹性较大。但亦不可 过早或过迟播种。早播并不能明显提早抽穗,这样 营养生长期过长,徒耗地力,增加管理成本。如播 种过迟,则不能安全齐穗。
-
2.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1)纬度海拔相近,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 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2)北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 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通常减产。
迟熟粳、云贵的迟熟籼
“强-强-中”型:华南一季粳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应用
早稻:因其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较短, 秧龄不能长,以防早穗减产,但可短秧龄翻秋栽培。
中籼稻:感光性弱或中等,基本营养生长期较 长,在播期变化后,营养生长期较稳定,产量形成 的变化也小,所以适播期的幅度较宽。
第一章 水 稻
Rice
-
培普 稻通

晚季稻
(基本型) 籼亚种
(基本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晚季稻 粳亚种 (基本型) (变异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 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关于水稻的知识

关于水稻的知识

水稻的知识1. 水稻的起源和分类1.1 水稻的起源水稻(学名: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东南部的长江流域和亚洲其他地区。

据考古学研究,水稻在中国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7000年前。

而现代水稻则是在近代通过人工选择和改良培育而来的。

1.2 水稻的分类根据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粳稻和籼稻。

1.粳稻:粳稻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适合生长在温暖、充足阳光的地区。

其颖果壳较硬,稻粒较短粒、糯性较大,口感香软,主要用于煮饭、米饭等食品加工。

2.籼稻:籼稻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强,耐寒性好。

颖果壳较薄,稻粒较长粒,主要用于制作米粉、糕点等。

2. 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性2.1 生长环境水稻生长的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等因素。

•温度:水稻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5℃。

•湿度:水稻对水分要求较高,适宜的湿度范围为70%-90%。

•光照:水稻需要充足的日照,光照不足会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土壤:水稻适宜生长在深厚肥沃、土壤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 paddy field 中。

2.2 生理特性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生理特性:•分蘖能力:水稻具有强烈的梯级分蘖生长习性,这是其增加穗数和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

•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发芽期、生长期、抽穗期和成熟期。

•水稻的光合作用:水稻的光合作用是其生长和产量的主要来源,水稻叶片广大,光合效率高。

3. 水稻的栽培和农艺管理3.1 水稻的栽培方法水稻的栽培方法主要有直播法和插秧法。

•直播法:将水稻种子直接撒播在田地中,待萌发后维持适宜的水位。

•插秧法:首先在育秧田中培育水稻幼苗,然后将幼苗插入水田中。

3.2 水稻的农艺管理合理的农艺管理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根据土壤情况和生长阶段施用适当的有机肥和化肥。

•控制病虫害: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水稻知识点总结

水稻知识点总结

水稻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种植水稻是一种特殊的作物,它需要在水中生长。

根据水稻的种植方式,可以将其分为湖田水稻、旱田水稻和越冬水稻。

湖田水稻是在低洼地区种植的,需要大量的灌溉水。

旱田水稻是在需要灌溉但无法灌溉的地区种植的,需要经济的灌溉系统。

越冬水稻是在气温较低的地区种植的,需要耐寒的品种。

不同的种植方式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湖田水稻产量高,但成本也高;旱田水稻产量较低,但成本较低;越冬水稻则需要耐寒的品种,产量和成本均与其他品种有所不同。

二、水稻的生长水稻的生长主要分为幼苗期、壮苗期、拔节期和成熟期。

在幼苗期,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以便快速生长。

在壮苗期,水稻需要更多的养分和水分,以便更好地生长。

在拔节期,水稻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以便开花结果。

在成熟期,水稻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度,以便成熟。

水稻的生长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分、养分、光照和温度。

为了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等。

三、水稻的生理特点水稻的生理特点主要包括叶片发育、根系生长、茎秆发育、开花结果等方面。

水稻的叶片发育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水稻的根系生长受水分的影响,需要充足的水分,以便更好地吸收养分。

水稻的茎秆发育受土壤的影响,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以便更好地支撑叶片和果实。

水稻的开花结果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以便更好地开花结果。

水稻的生理特点是其生长和产量的基础,也是其适应不同环境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稻的生理特点,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

四、水稻的主要生产国家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许多国家种植水稻,其中以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越南等国家为主。

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稻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稻供应国。

不同国家的水稻种植方式和品种有所不同,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种植方式和品种。

生物水稻中考知识点总结

生物水稻中考知识点总结

生物水稻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生长环境1. 温度:水稻是一种温带作物,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2. 光照:水稻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

3. 湿度: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稻苗期和灌浆期,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1. 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20-150天,可以分为幼苗期、拔节分蘖期、成穗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等阶段。

2. 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在幼苗期需要及时灌溉、拔节分蘖期需要施肥等。

三、水稻的生长特点1. 叶片宽大而长,叶柄和叶鞘长,呈披针形。

2. 茎秆中空,能抵御风吹。

3. 根系发达,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四、水稻的疾病和虫害防控1. 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白叶枯病、纹枯病等,主要虫害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2.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间作与轮作等。

五、水稻的育种与管理1. 水稻的育种包括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目的是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

2. 水稻的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植保等,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六、水稻的种植1. 水稻的种植方式包括水稻直播、水稻干插、水稻秧田等方式,不同的种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生态条件。

2. 种植水稻需要选用适宜的品种、控制病虫害、合理施肥等。

七、水稻的收割1. 水稻成熟后,需要进行收割、脱粒、晒谷等工序。

2. 在收割过程中需要注意收割时间的选择、收割方式的技巧等。

总之,对于水稻的了解,对于中考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了解水稻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水稻知识,为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第一章 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概术第二节栽培稻的起源及品种类型第三节水稻作物的生物学特点第一节概述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二、我国水稻生产概况三、我国的水稻分区四、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

水稻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

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

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是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重要保障。

2、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细粮作物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可以通过灌溉、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节土壤温热状况、养分释放速度、田间小气候等,以水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在粮食作物中,稻米的淀粉粒最小,直径仅为3~10μm,粗纤维含量仅含2.2%,虽然蛋白质含量7%~10%,但稻米中蛋白质的生物价高,因此,米饭不仅细致可口,而且稻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较高。

此外,稻米的价格较高,稻米外面有谷壳紧包,比较不易吸湿返潮和虫蛀,便于运输和贮藏,稻草、稻壳等可以综合利用,因此,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较高。

3、水稻生产副产品用途极广米糠含有14%左右的蛋白质、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磷化合物等,是家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

谷壳可用来制装饰板。

稻草除可作家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shān)。

4、稻谷深加工有广阔前景①大米食品:除直接做米饭当主食外,还可制作方便米饭,快餐米饭,方便粥,米粉制品,饼干糕点,婴儿食品,酿造业(酒类、醋)。

②米糠的利用:米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分,和维生素等,是食品、医药、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碎米的利用:可制作米粉、米粉线、点心、饴糖、淀粉、发酵原料、纺织物加工用糊。

④胚芽利用:营养食品、VB1、VB6、VE制剂以及饲料。

水稻基本知识简单,杂交水稻是什么时期

水稻基本知识简单,杂交水稻是什么时期

水稻基本知识简单,杂交水稻是什么时期回答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它原产于中国和印度。

水稻按照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照留种方式可以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

水稻所结的子实就是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就是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就是大米。

水稻喜欢高温、多湿、短日照,而且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一、水稻基本知识简单1、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它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过水稻。

水稻按照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2、而水稻按照留种方式可以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

水稻所结子实也就是稻谷,稻谷在脱去颖壳后就是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就可以得到大米了。

3、水稻喜欢高温、多湿、短日照,而且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水稻幼苗发芽能承受比较低的温度为10-12℃,比较适宜的温度为28-32℃。

水稻在分蘖期的食物日均温度要在20℃以上,水稻穗分化适宜的温度为30℃左右。

4、水稻的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而病害流行暴发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感病品种比重增大,病菌生理小种增多,耕作栽培制度变化等向着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危害的方向发展。

二、杂交水稻是什么时期1、在1973年的时候袁隆平成功选育了南优2号,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

2、杂交水稻指选用2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这就是杂交水稻。

3、杂交水稻的根比较多,而且根又粗又长,所以吸收营养的能力比较强。

杂交水稻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营养积累和运转都比较协调,比较耐旱、抗倒伏能力强。

4、杂交水稻由于根系比较强大,从而地上部分茎秆粗壮,分蘖能力也比较强。

而且叶片叶比较大,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多。

水稻的科学知识

水稻的科学知识

水稻的科学知识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保证水稻的高产和优质,人们需要掌握一些水稻的科学知识。

本文将从水稻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一些水稻的科学知识。

一、生长环境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作物,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

在生长过程中,水分是非常重要的,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因此,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涝灾。

二、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

在幼苗期,水稻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以便生长健壮。

在拔节期,水稻开始长高,形成根系和叶子,需要充足的光照和营养供应。

在抽穗期,水稻开始生长穗,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适宜。

在灌浆期,水稻籽粒开始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

三、品种选育水稻的品种选育是保证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在品种选育中,人们通常会选择高产、抗病、抗虫、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繁殖。

同时,还需要注意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和耐候性。

近年来,人们在品种选育中也开始注重水稻的营养价值和品质特点,力求培育出更为优质的水稻品种。

四、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水稻的高产和优质,需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病害防治方面,主要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采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在防治过程中,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水稻的科学知识对保证水稻的高产和优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掌握了水稻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才能做好水稻的种植和管理,实现水稻的高产和优质。

水稻基本常识

水稻基本常识

水稻基本常识水稻基本常识时间:2011-1-2 7:07:03 来源:南平农副产品信息网阅读199次一、水稻的一生水稻的一生也和人一样,是从小到大,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

对水稻一生的描述有多种方法,但对我们农民朋友来讲,结合水稻的生长发育与气候的变化来描述水稻的一生则更明了易懂,便于掌握。

本书将水稻一生划为:苗期、插秧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抽穗期、乳熟期、黄熟期、成熟期,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是非常有意义的。

1. 苗期对于旱育苗,苗期以秧田出苗50%为出苗始期,一直到插秧,整个秧田期即为苗期,黑龙江省水稻苗期一般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2. 插秧期插秧期是水稻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个体,水稻插秧期也许仅为一天时间,但对于大面积水稻群体,每年水稻插秧期都要在15天左右,即主要集中在5月15~31日间,近几年农垦系统提出不插5月26日秧,则插秧期提前至5月10日~25日间,但适宜插秧期温度一般为13 ℃以上,过早插秧并不能给稻农带来利益,个别低温年份还可能发生冷害,优其是秧苗素质较弱,插后不缓苗,可能还有烂根现象发生。

3. 返青期返青期是在插秧以后一段时间,一般以新根发生伸长之后,为返青期结束。

返青期一般3~7天,壮苗返青期短,弱苗返青期长。

插秧后如遇持续低温天气,返青期可能延迟到10天左右。

4. 分蘖期水稻返青之后,气温逐渐升高,水稻开始分蘖,一般把水稻开始分蘖时作为水稻分蘖始期,水稻拨节时分蘖基本停止为分蘖终止期,水稻分蘖期可分为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在密植条件下,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一般为6月25日至30日;在稀植条件下,水稻有效分蘖期一般为6月30日至7月5日。

从水稻分蘖始期到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为有效分蘖期。

水稻分蘖终止期之后为无效分蘖期。

5. 长穗期长穗期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至水稻穗抽出为长穗期。

黑龙江省依据不同熟期类型品种长穗期大约在6月25日至8月5日之间。

6. 抽穗期水稻10%抽穗为抽穗始期,50%抽穗为抽穗期,80%抽穗为齐穗期。

水稻的知识

水稻的知识

水稻基础知识一、粮食籽粒的构造、分类:1、分类:按用途和植物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分四类:A.谷类:也叫禾谷类,主要含有淀粉,一般作为主食之用。

如:小麦、大麦、水稻、玉米、高粱等。

B.豆类:豆类一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习惯上作副食用,豆类中大豆特别是花生,因为含油较多也通常列入油料。

C.油料:共同特点是富含脂肪,是榨油的原料,油料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榨油后饼粕中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是良好的蛋白质资源。

如:大豆、油菜籽。

D.薯类: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如:甘薯条、甘薯丝。

1、构造:各种粮食的基本构造具备共同性,一般由皮层、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皮层------对粮粒起保护作用,皮层的颜色、花纹、茸毛特点是鉴别良种的依据。

胚--------胚是粮粒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

多种粮粒的胚形态尽管不同,但基本都有四部分组成。

即胚芽、胚茎、胚根、籽叶,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茎和胚芽分别形成植物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而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最容易生虫、生霉,胚大的粮粒难保管,如玉米。

胚乳-------胚乳是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稻谷粮粒的胚乳特别发达,豆类和部分油料的种子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籽叶中。

稻谷籽粒的分类和形态结构1、分类:根据稻谷的粒型和粒质不同分为五类(GB1350---1999):A.早籼稻谷: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胶质粒较少。

B.晚籼稻谷: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少或无腹白,胶质粒较多。

C.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谷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D.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型,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E.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2、形态结构:稻谷加工去壳后为糙米,糙米有胚的一面叫腹面,无胚的一面叫背面,背上有一条纵沟,在米面两侧各有两条纵沟,称侧纵沟。

水稻种植科普

水稻种植科普

水稻种植科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水稻既能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为大家科普关于水稻种植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水稻的生长发育和种植技术。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水稻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五个阶段。

在苗期,水稻种子萌发并形成幼苗,此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在分蘖期,水稻从主茎分出侧枝,形成多个分蘖,这是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

拔节期是水稻的生长高峰期,此时水稻的茎叶生长迅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

孕穗期是水稻形成穗的阶段,此时水稻需求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灌浆期是水稻籽粒充实的阶段,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的种植技术1. 土壤选择:水稻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

2. 水田准备:在种植水稻前,需要对水田进行耕翻、平整和灌溉等工作,以保证土壤的适宜湿度和通气性。

3. 种子处理:水稻种子可以进行浸泡处理,用草木灰或盐水浸泡一定时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4. 播种方法:水稻可以采用直播和插秧两种播种方法。

直播是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水田中,插秧是将秧苗移植到水田中。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播种方法。

5. 施肥管理:水稻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可以在播种前施入底肥,生长期适时追施追肥,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

6. 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可以采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定期喷洒农药、病虫害防治轮作等,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7. 灌溉管理:水稻是水生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合理进行灌溉,保持适宜的水田水位。

8. 田间管理:包括杂草防治、病虫害监测、疏穗、追肥、中耕等工作,以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良好状态。

9. 收割和储存:水稻的收割时间应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收割后应及时晾晒、脱粒、储存,以防止水稻的变质和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品种的生育期随环境变化的规律
• 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 • (C两优华占在江汉平原与襄阳随州地区生育
期差别)
• 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 • 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 • 不同条件下品种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
营养生长期的差异。
• 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种,一般生育期长
及粳、华南晚稻的中熟籼
“强-强-短”型:华中晚稻籼
及粳、云贵的迟熟籼及粳
“强-中-中”型:华南晚稻的
迟熟粳、云贵的迟熟籼
“强-强-中”型:华南一季粳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应用
早稻:因其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较短, 秧龄不能长,以防早穗减产,但可短秧龄翻秋栽培。
中籼稻:感光性弱或中等,基本营养生长期较 长,在播期变化后,营养生长期较稳定,产量形成 的变化也小,所以适播期的幅度较宽。
水稻的生活习性与沼泽植物的野生稻相似, 从而可以认定水稻是基本型,陆稻是变异型。
深水稻(右) 浮稻(下)
低地雨育稻
灌溉稻
陆稻(旱稻)
有氧稻——改良旱稻
Aerobic Rice: improved upland rice developed in IRRI
4.粘稻和糯稻 糯稻
米粒色泽 乳白色、不透明
第一章 水 稻
Rice
晚季稻
(基本型) 籼亚种
(基本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晚季稻
粳亚种 (基本型)
(变异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 略透明、有光泽
淀粉组成 含支链淀粉98%以上, 直链淀粉20%-30% 几乎不含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70%-80%
碘液反应 淀粉吸碘性很小,遇 淀粉吸碘性很大, 碘反应显棕红色。 遇碘反应显蓝色。
糯稻
粘稻
二、水稻的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一)品种的生育期及其变化特点
1.品种的生育期
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短的不足100d,长的超过 180d,其中幼穗分化至成 熟一般为60-70d,其余为 营养生长期。所以,品种 生育期长短的差异主要在 于营养生长期。
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二)水稻的发育特性理论
1.水稻品种的“三性”
(1)感光性: 在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短日照
可使生育期缩短 ,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这 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水 稻品种的感光性。 (晚稻,早稻感光性区别?)
水稻感光特点 日长<8h: 出穗反而延迟; 日长<4h: 会引起生长停止; 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的日长大致都在:11-17h 诱导感光性品种形成幼穗的日长一般为: 12-14h 9-12h: 促进出穗最显著,其中迟熟的感光性品种,
1.籼粳稻
(1)籼、粳稻的区别 (2)籼、粳稻是两种不同的地理气候生态型 (3)籼稻和粳稻的演变
籼稻谷粒和米粒
粳稻谷粒和米粒
2.晚稻和早稻 根本区别在于对日长反应特性不同: 晚稻:与华南的野生稻一样对短日照敏感,
严格要求在短日条件下完成光周期诱导,晚稻 是基本型。
早稻:在完成光周期诱导时对日照长短没 有严格要求。一般认为早稻是经人工选择而形 成的变异型。
(3)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 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 能安全齐穗,通常增产。
促进出穗的日长都较短。
(2)感温性:
在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 使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受温 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水稻品种 的感温性。
(3)基本营养生长性:
在最适的短日、高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仍需经一 个最短的营养生长期,才能转入生殖生长,这个最短 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中稻:对日长的反应介于早、晚稻之间。 (晚稻做早稻种会出现什么问题?) 短日照天数不够,迟迟不能抽穗。
3.水稻和陆稻(旱稻) 水稻 (包括深水稻和浮水稻)与陆稻 (也称
旱稻)在植物学形态上差异不明显,水稻通气组织 发达,旱稻通气组织不发达,但根系发达,主要 差别是耐旱性不同。(水稻长期生长在水田环境, 本身吸收铁元素的能力弱,旱地条件下容易缺 铁。)
中中熟籼、华南早稻中、迟熟粳
“弱-中-长”型:华中中熟籼,
中籼稻主要类型
“弱-强-长”型:华南及云贵的
冬稻籼
“中-中-短”型:华北的中、迟
粳,云贵早熟粳
“中-强-短”型:华北中迟粳、
华中中稻粳
“中-中-中”型:云贵的中熟
籼、华中的中稻籼
“中-强-中”型:华北中迟熟
粳、华中中稻粳
“强-中-短”型:华中晚稻籼
温度和日长 日长>温度 (早稻
稻 迟熟中稻 偏向于晚稻;但 感光性不及晚稻
比早稻或 晚稻都长
温度>日长
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类型
“弱-中-短”型:东北、西北早
熟粳
“弱-强-短”型:云、贵早熟籼,
华北早熟籼
“弱-中-中”型:东北迟熟粳,
华南早熟早籼
“弱-强-中”型:华北中熟粳华
晚稻:感光性强,故秧龄弹性较大。但亦不可 过早或过迟播种。早播并不能明显提早抽穗,这样 营养生长期过长,徒耗地力,增加管理成本。如播 种过迟,则不能安全齐穗。
2.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1)纬度海拔相近,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 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2)北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 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通常减产。
它不受短日高温影响。
• 可变(消)营养生长期:在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 温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
• 基本营养生长期: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
2.南方稻区水稻品种的“三性”特点
早稻 晚稻
感温性
从弱到 强均有 强或 极强
感光性
很弱或 钝感 强或 极强
基本营养 生长期 较短
最短
决定生育期的 主要因素
温度的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