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简史——古代部分(3)

合集下载

日本文学简史

日本文学简史

日本文学简史奈良时期(8世纪)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

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

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

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着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8~12世纪)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

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

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路,《宇津保物语》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

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

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于此时脱颖而出,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

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

女性散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此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

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12~16世纪)随着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

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

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

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

军记物语中臻于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

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

日本简史--

日本简史--

日本简史——古代部分(1)日本简史(试用教材)目录第一章古代——贵族统治的时代 (2)第一节原始社会 (2)第二节早期国家的形成 (5)第三节强化天皇政权 (8)第四节庄园与摄关政治 (13)第五节武士与院政政治 (17)第六节唐风文化与国风文化 (20)第二章中世——武家势力的成长 (23)第一节镰仓幕府与元军征日 (23)第二节南北王朝与室町幕府 (27)第三节南北朝文化与室町文化 (31)第四节战国大名与织丰时代 (33)第五节前期德川幕府 (37)第六节后期德川幕府 (41)第三章近代——对外扩张的步伐 (46)第一节“明治维新” (46)第二节自由民权运动 (50)第三节大陆政策及其行动 (53)第四节大正民主运动 (57)第五节法西斯与全面战争 (60)第六节近代社会与文化 (64)第四章现代——经济大国的虚实 (68)第一节占领与改革 (68)第二节 55年体制的形成 (72)第三节“经济的季节” (76)第四节政治大国的动向 (79)第五节经济衰退与改革 (83)第六节社会思潮与文化 (87)第一章贵族统治的时代第一节原始社会一、旧石器时代从考古学上讲,旧石器时代是指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当时的原始人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从社会组织形态上看,是人类从原始群向母系氏族公社过渡的阶段。

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随着大批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和一些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改变了日本列岛没有旧石器文化以及原始人类生存的传统观点。

但因火山较多,地震频繁,地表变化较大,而且土壤酸性较强,人骨容易被溶解,因而保存下来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遗物较少,距今时间亦较近。

目前能够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旧石期时代为三万年前到一万年前,日本考古学界称之为后期旧石器时代。

1949年进行独自考古活动的商人相泽忠洋在群马县岩宿的土层中发现打制石器,由此证明日本列岛有旧石器的存在。

1950年,在栃木县安苏郡葛生町发现了六件古人类遗骨化石,取名为“葛生猿人”;1957年,在爱知县丰桥市的牛川町发现了古人类的上腕骨、左侧大腿骨以及动物化石,取名为“牛川人”;1959年,在静冈县的三日市发现了古人类的头骨片等七件遗骨化石,将其取名为“三日人”;在60年代和70年代,又先后在静冈县浜北市的石灰岩洞、冲绳县具志头村的港川、大分县的圣岳洞穴等地点发现了古人类遗骨,分别被称之为“滨北人”、“港川人”和“圣岳洞穴人”。

客源国概况-日本ppt课件

客源国概况-日本ppt课件
武士的乐剧 -能剧
3、书道:即书法。古代随汉字由
中国传入日本。
是一种使用毛笔和墨来书写汉字和 假名文字,表现深刻精神的优雅造型 艺术。王羲之是他们崇拜的书圣。
每 年 新 年 正 月 2 日 进 行 “ 新 春 试 笔 ” 仪式,人们面向吉利方向,书写庆祝 性词句和诗歌。
日本汉字书法也讲究楷书、行书、 草书等。另有假名书法。
日本名字一般也是两个汉字组成, 因此,日本姓名多由4个汉字组成。
日本取名多用排行。男子多用太 郎(一郎)、次郎、三郎等。女 子多用大子、中子、三子等。
日本名字多有一定含义:猪、 雄、虎、熊等表示勇武;良、喜、 吉、庆、嘉等表示吉庆;龟、鹤、 松、千代等表示长寿。女子名字 多用“子”,如:幸子、梅子、 春子、芳子、秀子、千惠子等, 也有用千代、房江、芙美江等, 但以“子”结尾居多。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 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 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 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 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 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 恪守的信条。
日本相扑
日本艺妓
日本和服
四、日本文化(大学)
(三)教育:大学
1、东京大学:
建于1877年,是日本最古老的国立综合性 大学。
2、京都大学:
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前身是1897年京都 帝国大学。
3、早稻田大学:
私立综合大学。前身是1882年由大隈重信 (明治首任内阁首相)创立的东京专门学校。
4、国鸟:绿雉(1947定) 5、语言:日语 6、民族:大和(单一,99.3%) 7、主要大学:东京、京都、早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 早期历史 (1)2. 封建社会 (1)3. 近代社会 (1)4. 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 上古文学 (1)2. 中古文学 (2)3. 中世纪文学 (2)4. 近世文学 (2)5. 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 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 记纪歌谣 (3)2. 《万叶集》 (3)3. 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 物语文学 (4)2. .................................................................. 说话43. 日记文学 (4)4. .................................................................. 随笔4二、韵文. (5)1. .................................................................. 汉诗52. .................................................................. 和歌53. .................................................................. 歌谣5三、艺能. (5)1. .................................................................. 雅乐52. .................................................................. 田乐53. .................................................................. 猿乐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 物语文学 (6)2. .................................................................. 说话63. .................................................................. 随笔64. .......................................................................................................................... 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 和歌 (7)2. 连歌 (7)3. 歌谣 (7)4. 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 俳谐 (8)2. 狂歌 (8)3. 川柳 (8)4. ................................................................... 和歌85. ................................................................... 国学8二、戏曲. (8)1. 净琉璃 (8)2. 歌舞伎 (8)三、小说. (8)1. 假名草子 (8)2. 浮世草子 (8)3. ................................................................... 读本94. 洒落本 (9)5. 人情本 (9)6. 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 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 一一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一一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一一3世纪)古坟时代(300 —— 600)2. 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 ―― 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 —— 1334)南北朝时代(1334 ―― 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 1603) 1江户时代(1603 —— 1868)3. 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 1945)4. 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 1988)平成时代(1988 ――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 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 < 日>上代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2024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2024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引言概述: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

本文将分析日本的历史,并探讨日本历史的起源、发展和重要事件。

正文内容:一、原始时代1. 日本的原始时代指的是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原始日本人主要依靠狩猎、捕鱼和采集为生。

3. 生活在原始时代的人们形成了日本最早的种族和社会结构。

二、古代时期1. 古代时期是指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2世纪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大量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

3. 日本最早的王朝——大和王朝在这个时期诞生。

4. 佛教和中国文化的传入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古代时期还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平安时代的国家统一和平氏政权的垮台。

三、中世纪时期1. 中世纪时期是指从公元1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时期。

2. 这个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被称为战国时代。

3. 大量的战争和政治混乱导致日本的分裂和割据现象。

4. 此时期的日本还经历了室町幕府的兴起和武士阶级的崛起。

四、近代时期1. 近代时期是指从公元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封锁政策,与外界接触甚少。

3. 19世纪末,日本进行了现代化改革,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

4. 这时期的日本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五、现代时期1. 现代时期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迅速崛起为第三大经济体,并在全球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3. 同时,日本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总结: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等时期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社会经历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国家特色。

了解日本的历史对于理解现代日本以及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文化发展简史1

日本文化发展简史1

建筑---金阁寺
• 金阁寺(きんかくじ),正式名称其实是鹿 苑寺(ろくおんじ),因为建筑物外面包有 金箔,故又名金阁寺。是一座位于京都、最 早完成于1397年(应永四年)的日本古刹, 除了是知名的观光旅游景点之外,也是被日 本政府指定为国宝,并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建 筑。金阁寺是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名为鹿苑 寺。
3弥生文化
• 公元前3世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 用技术由朝鲜传入九州北部。稻作技术 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 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之差,使农 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 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 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奴隶社会时期
• • • • • • 大陆文化的传入: 冶炼术 制陶术 土木建筑术 纺织术 文字、儒学和佛教
• 帰雁知春 いつよりかをのか 常 世をすみかとてかすめは 帰る 雁がね
• 武士阶级成长壮大,出现了以武家社会为 中心的作品,并逐渐成为镰仓文学的主流, 最引人注目的是军记物语的兴起。 • 平家物语:祗园精舍的钟声,鸣诸行无常之 响;婆婆双树德花色,呈盛者必衰之理。 • 佛教文学,有说话集和随笔集------• 鸭长明--------《方丈记》 • 吉田兼好-----《徒然草》

鹿苑寺位于京都市北区,是一座临济宗相 国寺派的寺院,其名称源自于日本战国时代 著名的幕府将军、足利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之 法名,但因为寺内主要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 墙全是以金箔装饰,因此得到金阁寺的昵称。 • 金阁寺是1397年足利家族第三代将军义满 作为别墅而修建的,义满死后被改为禅寺 “菩提所”。据说以金阁为中心的庭园表示 极乐净土,被称作镜湖池的池塘与金阁相互 辉映,似乎是京都代表性的风景。特别是在 晴

第八章日本园林

第八章日本园林

第八章日本造园简史参考资料:[1]童寯.造园史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2]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纲要(讲稿).北京林学院园林系,1979年.[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一、日本古代的苑园1、《前汉书》载“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全国,岁时来献见玄”。

这是我国关于日本列岛的最古的比较可靠的记载。

2、从日本人在第八世纪用文字写出的包括日本太古传说、神话和皇室古祭、历代王名和宫殿所在等的《古事记》(成书于公元112年)、《日本书记》(成书于公元720年)有关历代皇居中宫苑的零星记载中,可以大概了解到日本古代苑园的概况。

(1)第3-4世纪日本孝照天皇建有掖上池心宫、崇神天皇建有矶城瑞篱宫等。

这些皇宫外饶有壕沟、或土城围绕,有列植的灌木,用植物材料编制的墙篱等。

宫苑里有赏乐性的池泉。

(2)《日本书记》卷七载“宫之池放养鲤鱼”;卷七载“穿城起苑,以盛禽兽,而好田猎,走狗试马,出入不时”;《日本书记》卷十五载“显宗天皇跳提到仿汉土曲水宴”(即曲水流杯饮)总之,犹如中国周代的灵池、灵囿一般。

二、奈良时代(公元645年——780年)的庭苑日本文化革新后,日本古代律令天皇制国家的形式已经成型。

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从文化革新到奈良时代末期(由于都城在平城京即奈良,故称奈良时代)出现了较为发达的文化,史称奈良时代。

其最盛期的年号成为“天平文化(公元729年——780年)”。

(在日本美术史上通常分为“飞鸟时代”、“白风时代”、“白风时代”。

相当于我国唐朝的开元、天宝、圣德年间)。

此阶段在庭园方面,推古天皇时期((公元593年——618年)因为受佛教影响,在宫苑的河畔、池畔和寺院境内,布置石造、须弥山,作为庭园主体。

日本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日本深受汉唐文化的影响,喜作汉诗和汉文,汉代的“一池三山”神仙境界也影响到日本的文学和造园领域。

从史书上了解奈良时代时代后期圣武天皇喜爱自然景物,平城宫内的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等庭院中多泉石之美。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

第一章上代文学1、当时,日本没有独自的文字表达方式,所以歌谣、神话基本上都是依靠口头传承的。

这被称为“口承文学”。

2、在口承文学时代,要用异国的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日本本土的歌谣、神话,是极为困难的。

尽管如此,还是产生了所谓的万叶仮名,用以记录诗歌文学。

3、日本最早的和歌集是万叶集。

4、日本最古老的汉诗集是懐风藻。

5、日本现存最早的书籍是古事记。

6、《古事记》由上中下三卷构成。

上卷记录神代之事,也就是神话和传说;中卷记录了从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到第十五代天皇应神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既有神话,也有史实,不完全属于帝记;下卷记录了第十六代天皇仁德天皇到第三十三代天皇推古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基本上属于帝记。

7、《古事记》采用古汉语、变体汉文和假名注音相杂的“和汉混淆体”。

8、仿照中国历代正史而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敕撰正史的是日本书纪。

9、《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收录了不少古代歌谣,这些古代歌谣总称为记纪歌謡。

10、就在《古事记》编撰的第二年,天明天皇下诏撰修各国的地方志。

目前仅存的只有五国风土记,即常陆风土记、播磨风土记、出云风土记、肥前风土记和豊後风土记,其中只有出云风土记保存完好。

11、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的开端。

关于其编者,有学者认为是大伴家持。

万叶集收录和歌约4500首,其中短歌约4200首。

12、万叶集的和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雑歌、相闻和挽歌。

第二章中古文学1、平安迁都以后,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的地位逐渐降低,成为“私人空间”的文学。

此时编撰的三部敕撰集凌云集、文化秀丽集、経国集反映了当时汉诗文兴盛的时代特征。

日本文学史上又称这个时期为国风暗黒时代。

2、第一部皇帝下令编撰的敕撰和歌集是古今和歌集。

3、假名的普及使日常语的自由变现成为可能,带来了色彩斑斓的假名文字散文文学。

其中主要文学成果是物语文学。

物语文学最初有两大形态,作り物语和歌物语。

4、第一部物语是竹取物语,被称作物语の出で来はじめの亲(物语之始祖),是最早的虚构物语。

日本国简史

日本国简史

日本国简史起源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

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

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

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古代绳文时代从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

当时,人们数人或十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及采集为生,构成了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这是日本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因陶器最早出土于东京都弥生町(在今东京都文京区)而得名。

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转入九州北部。

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之差,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所以弥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

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个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

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

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的30多个部落。

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统辖约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

该国女王卑弥呼在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帝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

其后继女王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中日文学比较

中日文学比较

作品风格: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 的旗帜。 (一)诗如画卷,美不胜收。 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 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神韵的淡远, 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 (二)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 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 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抒情含蓄不露,自然流畅,蕴藉含蓄。 (三)诗渗禅意,流动空灵。 王维又有很多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充 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 宗教的境界。

国 文 学 审 美 观
本民族长期受中国文明的熏陶, 具有东方的审美意识。但孤岛的地理 条件,使它产生了与大陆文化不同的 具有独特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其思想 的核心是来自神道的宗教观念。它与 佛教思想、儒学道德观念相融合,产 生了带有神佛、神儒精神内涵的传统 审美意识。禅宗在日本文化史上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禅宗所追求的“闲 寂”、“空寂”、“幽玄”、“枯淡” 的精神也成为日本文学所追求的精神。 同时日本传统文学的美学特色是物哀 与幽玄。
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季节变化带来事物的形态和颜色是十分明显气候四季分明季节变化带来事物的形态和颜色是十分明显促成日本民族对大自然变化的高度敏感促成日本民族对大自然变化的高度敏感在日本诗学中空寂以幽玄为基调突出失落和感伤在日本诗学中空寂以幽玄为基调突出失落和感伤情调的寂寥感闲寂以风雅为基调突出随缘任运的生活情调的寂寥感闲寂以风雅为基调突出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和个人内心的孤寂之情态度和个人内心的孤寂之情种闲寂和空寂正是松尾芭蕉种闲寂和空寂正是松尾芭蕉在美学思想上的追求在美学思想上的追求

日本简史

日本简史

1989年(昭和64”。
古坟时代
公元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各个地方。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4世纪,大和政权吸收了大陆的高度物质文明;到了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归化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土木等技术,同时已开始使用中国的汉字。6世纪,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改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开始执行“多边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访华,于9月29日同周恩来总理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中日两国关系从此趋于正常化。
(2)古 代
绳文时代
从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当时,人们数人或10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采集为生,构成了没有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弥生时代
公元前3世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传入九州岛北部。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之差,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日本文学(1)

日本文学(1)

Your company slogan
主要人物关系
1—44回 右大臣 大纳言 ↓ ↓ 弘徽殿女御 桐壶天皇 桐壶更衣 藤壶女御 ↓ ↓ ↓ 葵姬↓ 紫姬 空蝉↓ 三公主 轩端荻 ↓ ↓ ↓ ↓ 大皇子(朱雀帝 ) 源氏 → → → 冷泉帝 ↓ 明石姬 夕颜 末摘花 六条御息所 花散里 源内侍 胧月夜 玉曼 ↓ 45—54回 薰君
Your company slogan
紫式部与《源氏物语》
(一)生平与创作 1、《源氏物语》的作者是谁? 2、“紫式部”的由来 3、文学世家、“才女” 4、青年丧夫、入宫为官 5、主要作品:《源氏物语》、《紫式部日记》、 《紫式部家集》
Your company slogan
紫式部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古今和歌集》
和歌:日本的一种诗歌体,区别于汉诗,是 日本最早形成的一种独立文学形态。长歌、短 歌、片歌、连歌等形式,均由五、七音节相配 交叉而成。 长歌在七句以上,形式是“五七五七”音节 交替反复多次,最后以“五七五七七”音节结 尾;短歌由五七五、七七共31个音节构成; 《古今和歌集》全20卷,收入和歌总数共计 1100余首。主要作者是中下层贵族知识分子和 僧侣。从性质上可分为和歌、歌谣;从形式上 可分为短歌、杂体、大歌所体、神乐歌等;从 提出看可分为四季歌、贺歌、离别歌、恋歌等 ,分类意识明确。
Your company slogan
《竹取物语》
日本最早的物语文学,讲述 生于竹心的美貌姑娘赫映姬 的神话故事。“人”的内心 世界,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 第一次得到了生动展现。赫 映姬性格中的沉静、机智、 矛盾和忧郁通过精细的语言 技巧和华美的词藻展现出来, 将真实性与传奇性、现实与 理想、美与丑、幻灭与永生 对立而又和谐地融合在一个 整体中。

日本文化艺术知识总结

日本文化艺术知识总结

日本历史简介绳纹时代(约BC10000——BC300)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弥生时代(约BC300——AC300)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古坟时代(约300——500)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飞鸟白风时代(约500——710)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奈良时代(710——794)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平安时代(794——1192)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镰仓时代(1192——1333)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并大成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室町时代(1336——1573)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一休)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信长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江户时代(1603——1868)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明治维新(1868)开国近代国家成立日本文化艺术的源流(一)日本的自然环境与宗教信仰岛国3900个岛屿37,77万平方公里表日本里日本200座火山年降水量1700毫米3492种海洋生物气候温暖四季分明人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共生对大自然感激与恐惧‘万物有灵’(二)日本的原初文化环境与民族的起源来自西伯利亚的文化---- 弓箭石器服饰萨满教来自中国的文化----物质制度宗教民俗来自印度的文化----佛教(来自中国东南、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多个种族混血而成----古蒙古利亚人新蒙古利亚人(印度支那族印度尼西亚族韩族汉族马来族)(三)日本文化艺术的流变与中国绳纹时代----绳纹陶器(原始巫术的出现)弥生时代----铜铎(祭祀文化的形成)古坟时代----古坟红陶明器(权力社会的成长)飞鸟白风时代----法隆寺佛像药师寺佛像高松冢墓壁画(对中国隋、初唐文化的成功模仿)奈良时代----正仓院(唐风文化盛行)平安时代----凤凰堂阿弥陀佛像源氏绘(国风文化形成)镰仓时代----水墨画(宋元文化盛行)室町时代----能乐(民族审美意识确立)桃山时代----障壁画茶道(民族艺术开花)江户时代----浮世绘歌舞伎(民族艺术烂熟)日本的雕塑艺术(一)日本民族的原始雕塑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绳纹陶塑(缺少稳定性缺少均衡性有粗糙的大块装饰凭空想象)绳纹女性陶偶(人体轮廓模糊只求与大自然共生而对自然物体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二)中国雕塑对日本雕塑艺术的影响弥生陶塑(有稳定性重实用性造型简练以线条美取胜)古坟陶塑古坟陶俑(中空制作不施釉料单纯明快缺乏个性)飞鸟金铜佛像(法隆寺释迦三尊像只供正面瞻仰面部呈长方衣纹图案化)奈良泥塑佛像(法华寺金刚像表现细腻略有不当)奈良干漆佛像(鉴真像阿修罗像亲近自然易于保存)(三)日本独特雕塑艺术的形成平安拼装木佛像(平等院阿弥陀佛像定朝曲线优美圆满女性美)镰仓木雕佛像(愿成就院阿弥陀佛像运庆接近写实武士风采男性美)室町能面木雕(象征性抽象性)桃山装饰木雕(浓彩厚重多用金箔)(四)与西方艺术的比较----以人体雕塑为例古希腊人因战争的胜利和经济的繁荣十分自信人是最完美的人体是最美丽的神和自己很相似神有生死、恋爱神体与人体相似神像即人像《维那斯》《胜利女神》文艺复兴的人体雕塑更强调塑像的神情《大卫》古代日本人因对神的崇拜和畏惧没敢去设计神的形象因认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对人体漠不关心因此,除佛像之外没有人体雕塑日本的雅乐艺术(一)日本雅乐艺术的历史溯源雅乐(春秋正统音乐)八佾舞(汉代的雅乐)燕乐(唐代宴飨音乐)701年日本成立雅乐寮演出日本雅乐(唐燕乐印度乐舞半岛乐舞大和乐舞)(二)日本雅乐艺术的内容及赏析·来自远古的日本本土的传统神乐神乐祭—神人交流的手段神乐舍白砂篝火神官舞人迎神娱神送神多着白装作品赏析:《东游组曲》(引子骏河歌求子歌尾声)《久米舞》《五节舞》※补充:日本国歌选自《古今和歌集》费尔顿林广守·8世纪传自大陆的传统乐舞左方乐舞传自中国和印度曲调丰富舞姿庄重多着红装作品赏析:《太平乐》《兰陵王》《万岁乐》右方乐舞传自高丽新罗百济曲调飘逸舞姿轻盈多着绿装作品赏析:《迦陵频》《蝴蝶》《延喜乐》·10世纪平安贵族的新制吟唱贵族音乐修养汉诗配乐吟唱(亦称管弦演奏)曲调婉转唱和高亢多着黄装由16人组成(笛子2 筚篥2 笙2 琵琶2 筝2 钲鼓1 太鼓1 鞨鼓1 大太鼓2)来自天籁的一阵清风(三)日本雅乐艺术的历史意义与艺术特征历史意义:东方古典乐舞的集大成艺术特征:悠远庄重高雅华美日本的大和绘艺术(一)大和绘的前史9世纪以前日本绘画对中国绘画的模仿(中国)永泰公主墓壁画《仕女图》-----(日本)高松冢墓壁画《侍女图》(中国)唐周昉《簪花仕女图》-----(日本)《吉祥天像图》大和绘的艺术特征题材:表现日本的历史故事或日本的社会风俗、山水花鸟构图:平远宽阔舒缓色彩:明丽柔和富于装饰性多施金箔用途:长卷画障壁画纸拉门画屏风画杉门画扇面画(二)《源氏物语绘长卷画》作品赏析从文学上的欣赏------光源氏与12位贵族女性之间发生的情感生活光源氏与藤壶中宫-----真心所爱却不能得光源氏与女三宫----迫于社会舆论不得不使之出家光源氏与葵上----出于怜悯而不能放弃光源氏与紫上----全心倾注却不幸早逝从艺术上欣赏-----人物设置:三角对线压角场景设置:脱顶鸟瞰式主题描述:用女仆做连线人物表情:一抹眉目法(引目勾鼻)(三)《洛中洛外屏风图》作品赏析日本屏风画的四大主题:四季风物名胜古迹节庆岁时街市风情“洛中洛外”的由来(嵯峨天皇)《洛中洛外屏风图》的由来及概况京都生产生活、岁时节庆、文化娱乐的历史图卷源氏云细密浓绘金云蔽日装饰性动感现实感(四)日本画作品赏析19世纪以前大和绘汲取中国绘画19世纪以后日本画汲取西方绘画东山魁夷用莫扎特来比喻画的主题白马系列的18幅风景画鉴真纪念馆系列画平山郁夫因原子能病而开悟专画佛教传来图祈祷世界和平系列大唐西域壁画日本的能乐艺术(一)能乐的艺术原型----日本村社的祭神活动神的角色奈良坂村的祭神活动迎神祭神(娱神)送神神殿拜殿千岁翁三番叟《古事记》天照大神天钿女观阿弥世阿弥(二)能乐的艺术源泉----神人交流的感应方式能舞台神台神桥神域野外能《羽衣》《松风》妙花风(三)能乐的艺术特征----超越时空的虚幻世界别格戏《翁》神戏《高砂》武戏《敦盛》文戏《井筒》狂戏《隅田川》鬼戏《石桥》能面道具日本的狂言艺术(一)狂言的历史—狂言与能乐的关系能乐为歌舞剧狂言为白话剧能乐表现贵族的情念狂言表现庶民的愚性能乐崇尚静狂言喜好动能乐善于表现人性的表层狂言善于挖掘人性的里层能乐为悲剧狂言为喜剧能乐表现虚幻狂言描写现实(二)狂言作品的构成及其特点—一具跳动着的白骨产生于“下克上”的历史背景揭示人性的普遍规律狂言的类别:神格狂言《福神》大名狂言《两个大名》太郎狂言《五花大绑》女婿狂言《渡船上的女婿》(女狂言鬼狂言僧人狂言)从狂言剧中找到观众自己的影子(三)关于日本的笑文化狂言成为日本一种传统戏剧不是偶然的,是与日本的笑文化传统有关联的笑可以使神变得慈爱,那么,用笑来使他人高兴也就演变成一种习惯和行业古代就有“御伽众”,一种逗人笑的职业有“笑话本”“滑稽本”,是文体的一种在绘画方面有“戏画”在表演艺术上有“狂言”庭院艺术序日本庭园的基本模式——海景摹写日本庭园的五大要素:池、石、树、桥、屋日本庭园的最初印象:石块多、池缘不整、松树多、观赏焦点分散第一节日本庭园艺术的诞生1.诞生日本庭园的地理环境四面环海岛势狭长海岸曲折海湾众多日本三景:松岛天桥立严岛平安京三面环山水源丰富石多树多方形宅地2.诞生日本庭园的人文环境海神信仰:国土、众神、天皇均诞生于海上石神信仰:浑圆巨石磐境磐座树神信仰:古木巨木松树神篱第二节日本庭园艺术的圣典——《作庭记》1.《作庭记》的时代背景:平安时代傀儡天皇世袭贵族寝殿庭园多2.《作庭记》的主要内容:12篇立石要旨岛姿诸样树事泉事3.《作庭记》的思想文化背景:自然崇拜应石之求顺石之势第三节日本庭园艺术的五大类型及特点1.磐境神篱庭园:别格庭园日本庭园之滥觞2.寝殿庭园:居住、仪式、休闲空间海岛海岸滨松3.枯山水庭园:修行坐禅空间白砂石组4.茶道庭园:茶会专用空间飞石关守石石制洗手钵5.回游庭园:休闲娱乐空间大池多岛茶屋综合庭园日本的茶道艺术(一)(一)茶道的历史·中国是茶的故乡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1066年周武王伐纣四川开始以茶做药·唐代饼茶煮饮陆羽著《茶经》十章茶成为文化饮品遣唐僧空海最澄将茶籽茶饼带回日本嵯峨天皇有饮茶诗·宋代龙凤团茶磨碎冲(点)饮入宋僧荣西将新茶法带回日本并著有《吃茶养生记》日本禅寺盛行饮茶·明代散茶泡饮日本没能接受勘合贸易引起日本的唐物风潮以鉴赏唐物为主要目的的吃茶会盛行商人武野绍鸥成为堺市最大的茶人武野绍鸥的弟子千利休整合日本吃茶会创制和物千利休懈逅丰臣秀吉大成日本茶道·茶道三千家: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二)茶道的内容·日本茶道是一个综合文化体系茶道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四小时的茶会中·茶庭设施:小茅棚石制洗手钵接待室雪隐中门石灯笼飞石关守石尘穴·茶室设施:榻榻米(贵人席客人席点茶席出入席往来席)壁龛纸隔扇·艺术品鉴赏:挂轴香盒茶碗茶盒茶勺·主人侍奉:茶茶食茶点茶花(三)茶道的道具。

日本园林分析ppt课件

日本园林分析ppt课件
神社殿堂:它的结构是木的,屋顶是草的,不施丹朱彩画,以朴素和小巧 见长。
庵:在宗教建筑里面有庵,在茶庭中也有庵,两者都用于修行之所。
9
日本造园要素 ------建筑
休闲型建筑: 亭、台、楼、阁、轩:亭大多是小体量的歇山草顶形式;台在园林中处于较 高的位子,早期的台上无建筑,后来有些也增加了建筑;楼、阁体量较大 的园林建筑,她常作为园林的主体建筑,常有两层,临水而居。轩也是较 为活泼的建筑。
26
龟岛石景景观
这是位于庭园东侧的 一组石组,左侧的大石体 量低矮,趴伏在苔藓上, 右侧的山石体量相对较大, 朝向中间的蓬莱山石组, 并与其他的石组在形态上 取得呼应。
龟岛石景景观
蓬莱仙山和鹤岛石组景观
蓬莱仙山和鹤岛石组景 观
这两组石组位于庭院 西侧,分别摆放在白沙的 上面,并且他们的周围白 沙的沙纹被描画成涟漪状, 表示平静的大海。与东侧 的龟岛石组形成对比。
龙吟庭全景
28
从东侧眺望庭院景观
画面左侧的建筑是方丈大殿,画面 远处庭园端头的围墙前面是庭园中唯一 的一棵树木——冬青。从这个角度可以 清晰的看到设计者将山石和石组沿着围 墙一字摆放,从而与建筑物之间留出一 段空白,在空间上增加了庭园的面积。 画面右侧的大体量山石就是代表龙首的 山石。
从东侧眺望庭院景观
茶树
圆栢
15
日本造园要素 ------植栽
苔藓: 苔藓是人本园林景造惯用的植物之一,茶亭追求的意境便是“青苔日厚自 无尘”,苔藓甚至被视为茶亭的生命。苔藓使人产生的联想是幽静静谧, 它是“幽玄”的主要物华形式。
苔藓
16
日本造园要素 ------小品
石灯笼:(石灯笼始于中国,最早用作照明引路,后为僧房燃灯,再后来 演变为佛前供具。平安时代净土式园林流行,作为佛前供灯的石灯笼也就 顺理成章的进入了日本园林 )依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石灯龙、木灯笼、 金属灯笼;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献灯笼和庭灯笼,前者较早,一般用于神 佛之前,作为供灯用,后者用于庭院之中,作为茶道礼仪和园林小品。

《日本简史鸟瞰式描绘日本历史全貌》随笔

《日本简史鸟瞰式描绘日本历史全貌》随笔

《日本简史鸟瞰式描绘日本历史全貌》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关于《日本简史》 (3)1. 作者介绍 (4)2. 书籍背景 (5)3. 内容概述 (6)三、日本历史全貌 (7)1. 古代日本 (9)1.1 绳文文化及弥生文化时期 (10)1.2 古代政治体制与皇室传承 (11)1.3 宗教信仰与神社体系建立 (13)2. 中世纪日本 (14)2.1 江户幕府统治时期特点 (15)2.2 商品经济与产业发展 (16)2.3 文化成就及武士阶层崛起 (18)3. 近代日本(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 (19)3.1 明治维新改革举措及其影响 (21)3.2 帝国主义扩张野心与对外侵略 (22)3.3 太平洋战争及战后格局变化 (24)四、《日本简史》中的观点分析 (25)1. 作者对日本历史发展脉络把握 (26)2. 对重要事件及人物评价观点探讨 (28)3. 对日本社会文化深层次剖析 (28)五、读书心得与启示 (30)1. 书中知识点总结与应用领域思考 (31)2. 启发对自身学习研究方法改进思考过程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回顾和总结32一、内容概览在我手中翻阅的这本《日本简史》并非普通的教科书式的历史著作,它以鸟瞰的方式全景展现了日本历史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多变。

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引领我跨越时空的界限,一窥日本历史的壮观画卷。

这本书的内容概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解读,本书从远古时期开始,一直讲述到现代日本的发展历程。

作者将日本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通过历史的脉络展现出来。

书中详细介绍了日本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以及对外交流等,让读者对古代日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书中也涵盖了日本近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战争历史以及战后重建等关键事件,展示了日本如何在逆境中崛起,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

本书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现象、人物事件和文化变迁。

书中详细介绍了江户时代的武士阶层、佛教文化和民间艺术等细节,生动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日本简史复习提纲

日本简史复习提纲

日本简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5X61,卑弥呼:卑弥呼(有的史书也写成“俾弥呼”)是日本弥生时代邪马台国的女王,在《三国志·魏书·倭人传》中,记载她是汉桓灵年间倭国纷乱时代邪马台国的女王,相传在位七十余年。

但是由于日本当时并无史书,关于她的真实身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2,圣德太子改革:7世纪初圣德太子接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来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它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日平等友好邦交,积极摄取中国文化,为日本日后的文明与进步以及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

3,应仁之乱:应仁元年(1467)至文明九年(1477),日本室町幕府末期封建领主间的内乱,促使了旧势力的没落以及新兴势力的抬头,日本步入战乱期,时人称为战国时代。

4,战国大名:战国大名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封建主。

战国时期(1467——1590),各守护大名之间混战不已,一些在地方上拥有实权的幕府中、下级武士和国人领主,乘机扩充力量,形成了独立于幕府体制之外的大封建主,即战国大名。

战国大名采取富国强兵的政策,励精图治,积极发展经济,渐渐发展成为一股统一的力量。

1573年尾张国大名织田信长推翻了室町幕府的统治。

5,参觐交代:是日本江户时代一种制度,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户替幕府将军执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领土执行政务。

这既限制了大名的财力,又浪费了大名的时间,还得到了大名的人质(大名的妻子),三管齐下,极大地压制了大名的反心,迫使大名对幕府效忠,这成为了德川幕府能够维持二百多年稳定统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6,镰仓幕府:镰仓幕府(1185年—1333年),是日本历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

1185年(文治元年)幕府在镰仓成立,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9年。

7,遣唐使: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日本概况介绍ppt

日本概况介绍ppt
2021/6/2
基本概况
七、行政区划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
县都拥有自治权。 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T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 京都府:Kyoto) 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 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 称为“知事”。 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其办事机构称“役 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 长”、“村长”。 43个县是:爱知、宫崎、秋田、长野、青森、长崎、千叶、奈良、福井、新舄、 福冈、大分、福岛、冈山、岐阜、佐贺、爱媛、冲绳、群马、埼玉、广岛、滋贺、 兵库、岛根、 茨城、静冈、石川、櫔木、岩手、德岛、香川、鸟取、鹿儿岛、富山、 神奈川、和歌山、高知、山形、熊本 、山口、三重、山梨与宫城。
民族构成 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称作“单一民族国家”。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日本列岛上除了人们熟知的“大和人”以外,还生存和繁衍着别具民族特征的阿依 努人和琉球人。
2021/6/2
基本概况
(1)大和人 大和人亦称“和人”,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占总人口的98%以上。大和人原来
身材较矮。我国历史书上将其称作“倭人”,据说与此有关。近年来,大和人的平均 身高已有明显增加。据统计其男人的平均身高已达170厘米左右,在世界上属于中上 水平。
2021/6/2
基本概况
四、日本简史
日本历史可分为古代日本、中世纪日本、近现代日本和战后日本四个发展阶段。
古代: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 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简史——古代部分(3)第五节武士与院政政治一、武士及武士团随着庄园制的不断发展,庄园之间以及庄园与国家各级政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渐突出。

有实力的庄园主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甚至兼并其他庄园,将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

最初这些人以农为主,以武为辅,平时从农,战时从武,后来逐渐变成以武为主,甚至完全脱离农业,成为保卫庄园和对外争斗的职业军人,被称之为“兵”。

在大的寺院、神社所属的庄园里,也出现了以神职人员、僧人为主的武力团体,特别是在延历寺、福兴寺、东大寺等势力强大的寺院,均组织了数千成员的兵队。

庄园武装的出现对地方治安以及国司、郡司的权力和利益形成威胁,于是这些朝廷命官也纷纷组织自己的私人武装团体,其成员与国司、郡司结成主从关系。

进入10世纪后,这些职业军人以地方贵族为中心,逐渐形成较大的武士集团,其中以关东地区的桓武平氏和畿内地区的清和源氏势力最强。

桓武天皇的曾孙高望王赐姓平氏,并派往关东地区担任官职。

高望王任期届满后未回京都,其八个儿子分别担任关东地区各国的官职,势力不断扩大,各养私兵,家族内部也经常发生冲突。

935年,孙辈的平将门杀其叔父国香,并联合反抗国司的地方贵族藤原玄明在939年发动叛乱。

平将门攻城掠地,占领关东大部分地区,并自称“新皇”。

京都朝廷任命藤原忠文为征东大将军,率兵前往镇压,但尚未到达其地,平将门已经被国香之子平贞盛所灭;几乎与此同时,伊予国司藤原纯友在四国发动叛乱,甚至攻占了北九州的大宰府。

朝廷再次任命藤原忠文为征西大将军,率兵前往镇压,亦是尚未到达之际,清和天皇之孙源经基已将藤原纯友打败。

被称为“承平·天庆之乱”的两次叛乱使朝廷和中央贵族认识到地方武士的实力,纷纷将其作为保护自己的“侍”。

例如源经基的儿子源满仲以摄津为根据地,向摄关家提供警卫服务,满仲的两个儿子——赖光、赖信在摄关家族的关照下,政治地位迅速上升。

平将门叛乱之后,平氏一族仍然占据关东地区,而且原上总国司平忠常在1028年发动叛乱,朝廷任命源赖信为甲裴国司,同时征讨平忠常。

后者因源赖信武名不战而降,源氏家族由此开始进入关东。

1051年,陆奥地区势力强大的贵族安倍氏与国司发生纠纷,赖信之子赖义、之孙义家率关东地区武士经过九年苦战,才将安倍氏镇压下去。

1083年,陆奥地区大贵族清原氏发生族内纠纷,源义家经过三年苦战将其平息。

被称为“前九年之战”及“后三年之战”的两次战事,加强了源氏家族与关东武士团的主从关系,巩固了源氏家族作为最大武士团首领的地位。

因此,关东地区的庄园领主纷纷求其保护,并成为源氏的家人。

源氏武士集团在11世纪末期成为支配日本全国的武装力量,源氏家族首领也以“天下第一武勇之士”出入朝廷。

在此背景下,地方各国的行政事务官员逐渐由武士担任,武家社会的色彩已初见端倪。

二、院政政治1068年,与藤原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后三条天皇即位,人到壮年且具个性的天皇任命有学识者担任重要官职,同时进行巩固天皇政权的改革。

首先针对庄园迅速发展威胁朝廷直辖领地的局面,天皇在1069年颁布内容严厉的“延久庄园整理令”,并成立“记录庄园券契所”,任命亲信担任其官员,对庄园文书进行严格的审查。

除庄园主提交有关证书外,国司也要提交相关的报告书。

如果有关的证书不全,将没收其庄园,甚至摄关家的庄园也如此办理。

此次整理庄园取得较好的实效,例如在石清水八幡宫寺所有的34所庄园中,有13所因证书不全而被没收为公领。

这样一来,不仅加强了朝廷的经济基础,而且使许多寄进在藤原名下的庄园与其脱离关系,纷纷投靠皇室,结果使天皇拥有的庄园迅速增加。

继后三条天皇之后即位的白河天皇为彻底摆脱藤原家族的政治影响,即位14年后让位年仅八岁的堀河天皇,自己成为上皇,并在其居住的宫殿内设立院厅,开始了由上皇“执天下政”的百年“院政时代”。

上皇的改革得到中小级贵族的支持,并设置北面武士和武者所等机构,依靠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强化院厅的权力。

院厅的职员称为“院司”,由地位不高的天皇侧近亲信担任,院厅下达的文书称为“院厅下文”,上皇的命令称为“院宣”。

院政时代共经历了白河上皇、鸟羽上皇和后白河上皇三代,其中上皇到寺院出家称为法皇。

为拉拢中央大贵族和武士集团首领,院政时期扩大了“知行国”制度,即将一个国封给特定的贵族或武士,以该国的税收作为其俸禄。

但是,院政过度依赖武士的结果为武家干预政治提供了条件,因而到12世纪初,源氏家族担任重要官职的人数超过了藤原家族。

但与此同时,源氏家族因源义亲在出云地方发动叛乱而势力有所下降,以伊势及伊贺(今三重县)为地盘的桓武平氏家族因受到上皇的器重,政治影响力得到迅速增强。

平正盛将伊贺国的庄园寄进给白河上皇而进入政界,同时通过镇压源义亲得到重要官职。

其子平忠盛因平定濑户内海的海盗而得到鸟羽上皇的器重,赐给可以上殿的资格,从而获得贵族身份。

到平忠盛之子平清盛一代,平氏家族的势力达到顶盛。

鸟羽上皇在武士团的支持下,通过控制众多庄园的方式强化了自己的权力,但也因此刺激了围绕皇权进行的激烈争斗。

1156年鸟羽上皇去世,崇德上皇与后白河天皇之间发生冲突,各自均与藤原氏、源氏、平氏诸家族的不同人物结成同盟。

后白河天皇先发制人,打败对方,将崇德上皇流放到讃岐(今香川县),史称“保元之乱”。

1159年,在后白河上皇的近臣之间发生冲突。

其原因是,在“保元之乱”中立有大功的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义朝不满受封官位低于平氏武氏集团首领平清盛,转而与藤原信赖合作,在平氏一族离开京城去参拜神社时,趁机拘禁了上皇和天皇,并杀死天皇的亲信。

平清盛得知消息后立刻率兵回京,藤原信赖被杀,源义朝被追杀,其家族几乎全遭株连,只有年仅13岁的源赖朝幸免一死,被流放伊豆半岛。

因此次政变发生在平治元年,而被称为“平治之乱”。

前后两次动乱均有武士集团参加,并以京都为舞台,作为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大事件,充分显示了武士参与国政的现象。

三、平氏专权“平治之乱”后,平氏势力急剧增强,平清盛由正三位的参谋,先后升任纳言、内大臣、太政大臣,获得了显赫的政治地位。

其后平清盛采取各种方式巩固自己的权力,不仅将自己的亲属以及亲信安插在中央和地方机构中担任重要官职,而且通过联姻的形式控制皇室和以藤原氏为首的中央贵族,另外还不断增加自己所属的庄园,以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据统计,平氏在全国拥有的庄园多达500余所,其拥有的知行国最多时达到全国的半数。

平清盛将追随自己的武士任命为管理庄园或公领的“地头”,成功地将畿内、西日本的武士变为家臣,同时通过担任镇压各地叛乱的重要官职,将势力渗透到关东地区。

另一方面,平清盛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天皇,然后立其外孙为安德天皇,进一步强化了其政治权力。

因平清盛住宅在京都六波罗,因而被称为“六波罗政权”。

同时,平氏政权积极修建港口,保障海路安全,推进与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北宋和南宋的贸易,大量进口大陆的货币、书籍、货物、珍宝等。

其巨额利润不仅加强了平氏的执政基础,而且对日本的经济与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平氏的专权不仅招致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旧大贵族阶层的不满,也引起广大地方武士阶层的反对。

1177年,后白河法皇的近臣藤原成亲等贵族密谋推翻平氏,但因事先泄密而失败;1179年,出现了以法皇为中心反平氏的动向,平清盛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禁闭法皇,剥夺摄关等众多贵族的官职;1180年皇子以仁王联合寺院武装起兵反对平氏,虽然平清盛将其打败,但呼吁起兵的以仁王文书传到各地,那些不满平氏专权的地方武士纷纷起兵,其中势力最强的是关东地区源赖朝。

1180年8月,被流放伊豆岛的赖源朝与其岳父北条时政举兵讨伐平氏,但在石桥山之战中大败,从海路逃回安房国(今千叶县)。

由于得到关东地区武士团的支持下,遂以镰仓为基地,集结反对平氏势力,同年10月在富士川之战中打败了前来征讨的平氏大军。

此后赖源朝苦心经营关东地区,等待时机。

虽然平氏加紧镇压近江、畿内地区的反抗势力,但1181年平清盛去世以及畿内和西日本地区的灾荒严重地打击了平氏政权。

1183年,源赖朝堂兄源义仲在北陆地区打败支持平氏的势力以及前来征讨的平氏军队,并在同年7月将平氏家族赶出京都。

但源义仲未能处理好与后白河法皇的关系,法皇催促源赖朝进京都,由此挑起源氏家族的内乱。

1184年,源义仲战死在近江国的粟津。

得到后白河法皇征讨平氏“院宣”的源赖朝随即进攻平氏,并在一谷之战中打败平氏军队。

1185年2月,源赖朝之弟源义经进攻讃岐国的平氏,乘胜追击到长门国(今山口县),同年3月,平氏家族成员与安德天皇沉海死亡。

后白河法皇重用源义仲,试图再次挑起源氏家族的内乱。

法皇任命源义仲统率九州、四国的武士征讨源赖朝,但因各地武士拒绝服从其命令,源义经被迫投靠奥州的藤原秀衡。

1189年,虽然源义经被藤原秀衡之子泰衡杀死,但源赖朝仍然亲率大军灭掉奥州的藤原氏,由此确立了源赖朝统治日本全国的地位。

第六节唐风文化与国风文化一、遣唐使618年唐朝建立后,很快出现国力强盛、各方来朝的局面。

623年,曾为遣隋使成员的惠日上书天皇,认为“唐律令齐备”,应派遣使者。

630年,朝廷任命犬上御天田为最初的遣唐使,出使唐朝。

一直到894年菅原道真建议停止派遣止,日本前后共任命19次遣唐使节团,成行15次。

另外还有10次非正式的日本使者,唐朝也10次派使节团访问日本。

遣唐使节团成员有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学僧、水手、医师等,早期200人左右,后期多达到500人左右,分乘四艘船,但到长安或洛阳的使节仅几十人。

留学生、留学僧在唐朝逗留时间较长,深受大陆文化的影响,且回国后积极加以传播。

遣唐使的任务除在政治上发展同唐朝的睦邻关系以及在经济上换取宫廷贵族需求的珍贵物产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律令、文化、佛教等。

九世纪末遣唐使停止的原因主要是航路危险、唐朝衰败、政府财政困难、民间贸易兴起等等,但两国之间连续200多年的频繁往来,对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如同前述,下面分析文化艺术方面的影响。

二、唐风文化通过中日两国频繁的交往,在日本相继出现了受唐文化影响的白凤文化、天平(奈良)文化和平安前期(弘仁·贞观)文化。

白凤文化是指从645年大化改新到710年迁都奈良前一段时期的文化,由白雉年号(650—654年)而得名。

这一文化仍以佛教文化为中心,但前期受大陆六朝文化影响,后期受唐朝文化影响。

天武天皇时期确立了以伊势神宫为中心的神祇制度以及新天皇即位的大尝会制度,同时大力保护佛教,实施佛教国教化,为此建造大官大寺、药师寺等官寺,举行讲解护国经典法会。

各地贵族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氏寺,692年时,全国共有545所寺院。

作为白凤文化的代表,当时遗留下来的代表性建筑有药师寺东塔、山田寺回廊等,雕刻有药师寺金堂药师三尊像等,代表性绘画有法隆寺金堂壁画、高松塚古坟壁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