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结构助词

合集下载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中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教师上课可用)

中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教师上课可用)
①颓然乎其间者 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样子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对”“对于”。 如:
到处吵嚷叫嚣,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
①今虽死乎此……叫嚣乎东西……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一)“乃”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 。如: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3.“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
子何恃而往?(《为学》)
你凭借着什么去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二)“何”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复 习

汇 总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 (现代汉语中的代词和助词) 代词:人称代词(你、我、他等)
疑问代词(什么、谁、等) 指示代词(这个、那个、此等) 助词:结构助词(的、地、得) 语气助词(吗、呢、啊、呀等) 动态助词(着、过、了)
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

16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6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6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之、而、乃、其、且、然、盖、为、以、于、焉、则、何、乎、因、者一、之:(一)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马之千里者。

(《马说》)(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二、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十二则》)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

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

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一、之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②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综合知识)文言文中常见词的用法

(综合知识)文言文中常见词的用法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文言文16个虚词

文言文16个虚词

1、之①代词,代人、代事、代物,即他(们)、她(们)、它(们)公与之乘(《曹刿论战》)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②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③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④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⑤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陋室铭》)⑥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⑦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公将鼓之(《曹刿论战》)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⑧动词到、往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其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②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他、它(不加“的”)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③指示代词,其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④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译作“难道”,后一个译作“恐怕”】3、而①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②连词,表承接“就、接着”或不译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③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④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或不译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⑤连词,表修饰“地、着”或不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4、以①介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介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两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把、拿、用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④连词,表示目的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⑤连词,表示结果以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⑥连词,表示承接,“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⑦动词认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5、于①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在、从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出师表》)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向、对、同、给、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介词,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被受制于人④介词,表示比较比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⑤介词,表原因由于,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乃①副词,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②副词,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就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③副词,表示出人意料竟、竟然,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④副词,判断句中表判断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⑤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于是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7、虽①连词,表假设即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连词,表转折虽然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8、为①动词,表判断是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②动词,表动作行为做可以为师也(《〈论语〉十二章》)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④介词,表示被动(常与“所”连用,也有单用)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着、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9、者①结构助词……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作亭者谁(《醉翁亭记》)②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10、且①副词,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③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④连词,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⑤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11、则①连词,表承接。

常用虚词用法分析:者

常用虚词用法分析:者

常用虚词用法分析:者本文是关于常用虚词用法分析:者,感谢您的阅读!常用虚词用法分析:者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常用作结构助词和语气词。

一、用作助词1.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动宾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有指代作用。

相当于“……的人”、“……的事物”。

例如:(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这不是离我们远的东西看着就小,离我们近的东西看着就大吗?(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徒步行走的人在树下休息。

2.“者”跟它前面的词语组成比况性结构,用在句末,表示相似于某种状况,常与“若”、”似”配合使用,相当于“象……样子”。

“象……似的”。

例如:(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但是(老虎)来回观察毛驴,觉得(毛驴)象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2)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他说着这些话,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3、用在数词的后面,一般指几种人或事物。

例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心理,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理活动。

二、用作语气词1.用在判断句中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2.用在叙述句或描写句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

有时:语前加一“有”字,形成“有……者”的格式。

一般可不译也可译为“的”。

例如:(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有(个)姓蒋的独享那(捕蛇的)利益三代了。

3.用在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句末,把结果或现象提示出来,后一分句申述原因或理由。

例如:(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二章)——(虽然如此),但是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占有天时不如占有地利(更重要)。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一)之1. 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 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 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三)以1. 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200个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200个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200个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二、连词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出师表》)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文言文虚词用法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③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大铁椎传》)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常见文言文虚词的归纳。

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中的“之”代指曹刿。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无实义。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1、用作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三、“其”1、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它)的”“他们(她们、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在句中作主语,可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中结构助词的的例句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中结构助词的的例句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中结构助词的的例句
①箭靶的中心;箭靶。

《韩非子·外储说》:“设五寸之的。


②鲜明、明亮。

宋玉《神女赋》:“朱唇的其若丹。


③古代女子点在[额上做为装饰的红点。

傅咸《镜赋》:“点双的以发姿。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文言文中常见的“名+之+形”结构

文言文中常见的“名+之+形”结构

文言文中常见的“名+之+形”结构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名+之+形”结构。

这种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表示定语后置,即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整个结构与前面的动词往往构成动宾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介词构成介宾短语。

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健的筋骨。

②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译: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③穷山之高而止(《始得西山宴游记》)译:到达高高的山巅才停下休息。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居住在高高的庙堂之上,就要为他的百姓担忧;处在远离朝廷的江湖民间,就要为他的国君分忧。

⑤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译:如果凭借这么大的天下,而采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那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译:作为一个人,又有谁能够把自己洁净的身子去蒙受浑浊的赃物的玷污呢?⑦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现在凭借强大的秦国,先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

二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作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标志。

它往往强调形容词所表达的情形。

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它的前面一般没有动词或者介词。

如:①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翻译:天下这么大,又有几个人呢?解说:强调“大”,从而突出五人慷慨就义的难能可贵。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翻译:我年轻的时候,还比不上别人。

解说:强调“壮”,表达了对郑伯没有重用自己的不满。

③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记》)翻译:唯独这五个人如此光明显耀,为什么?解说:强调“皦皦”,突出五人的人生价值,表达作者的敬仰之情。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翻译:邻邦的国力变得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变得薄弱了。

解说:强调“厚”与“薄”的对比,意在说明“灭郑”的不可取。

文言文结构助词

文言文结构助词

文言文结构助词目录:1、者、所 (1)2、之、其 (5)常用文言文的结构有“者”、“所”、“之”、“其”。

在这四个助词中,“者”、“所”有较多的共性;“之”、“其”有较多的共性,以下分两组介绍。

一、者、所主要通过:“者”、“所”的作用;与一般化自指;不同的特点等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者”、“所”的作用。

1、者“者”的主要作用是用在谓词性词语的后面,构成者字短语,者字短语是体词性的。

“者”前的谓词性词语,通常没有主语。

这是因为: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正是该谓词性词语的主语表示的人、物等事体。

者字短语常表示人,也可以表示物。

例如:○《孟子·滕文公下》: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御”的意思是驾马车,“御者”是指驾马车的人。

这个“驾马车的人”相当于“御”的主语所表示的人。

同样“射”是指射箭,“射者”是指射箭的人。

“御”和“射”都是谓词性词语,加者后变成体词性词语。

)○《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

(“老”也就是指人。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是指水,水是“逝”的主语所表示的物。

)注意1:主谓短语也是谓词性的,所以“者”有时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后面,构成者字短语。

这种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是给这个主谓短语做主语的那个大主语。

例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力不中”:主谓短语,加“者”后,指“力不中的人”。

)○《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毛羽不丰满”:主谓短语,加“者”后,指“毛羽不丰满的人”。

)注意2:基数词也是谓词性的,也能构成者字短语,这种者字短语常有总括的作用。

例如:○《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达德也。

(“三者”是总括“知、仁、勇”这三种品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

(“五者”是总括前面的五种关系。

文言文常见字的含义

文言文常见字的含义

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③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大铁椎传》)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初中文言文之作为助词的用法1、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⑤忘路之远近。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

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

不必译出。

例如:①公将鼓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4、宾语前置标志。

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

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

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结构助词目录:1、者、所 (1)2、之、其 (5)常用文言文的结构有“者”、“所”、“之”、“其”。

在这四个助词中,“者”、“所”有较多的共性;“之”、“其”有较多的共性,以下分两组介绍。

一、者、所主要通过:“者”、“所”的作用;与一般化自指;不同的特点等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者”、“所”的作用。

1、者“者”的主要作用是用在谓词性词语的后面,构成者字短语,者字短语是体词性的。

“者”前的谓词性词语,通常没有主语。

这是因为: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正是该谓词性词语的主语表示的人、物等事体。

者字短语常表示人,也可以表示物。

例如:○《孟子·滕文公下》: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御”的意思是驾马车,“御者”是指驾马车的人。

这个“驾马车的人”相当于“御”的主语所表示的人。

同样“射”是指射箭,“射者”是指射箭的人。

“御”和“射”都是谓词性词语,加者后变成体词性词语。

)○《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

(“老”也就是指人。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是指水,水是“逝”的主语所表示的物。

)注意1:主谓短语也是谓词性的,所以“者”有时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后面,构成者字短语。

这种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是给这个主谓短语做主语的那个大主语。

例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力不中”:主谓短语,加“者”后,指“力不中的人”。

)○《战国策·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毛羽不丰满”:主谓短语,加“者”后,指“毛羽不丰满的人”。

)注意2:基数词也是谓词性的,也能构成者字短语,这种者字短语常有总括的作用。

例如:○《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达德也。

(“三者”是总括“知、仁、勇”这三种品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

(“五者”是总括前面的五种关系。

)注意3:者字短语给“似”、“似若”、“如”、“伪”等做宾语时,表示“假装……的样子”、“好像……似的”。

例如:○《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温和恭敬,好像不会说话似的。

)○《史记·信陵君列传》: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公子无忌当听到门客的话后)于是公子立刻自责自己,好象没处存身似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田乞伪.事.高国..者。

(田乞假装顺从高昭子、国惠子的样子。

)2、所“所”常用在谓词性词语的前面组成体词性的短语。

与“所”组合的这个谓词性词语,一般不包含有宾语。

这是因为:所字短语所指称的,正是这个谓词性词语的宾语所表示的事体。

这个事体常是事物,有时也可以是人。

例如:○《史记·始皇本纪》: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所至”是指“到的地方”,这个“到的地方”相当于“至”的宾语所表示的处所。

)○《战国策·策二》: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沉于所闻。

(“所闻”是“听说的事”,相当于“闻”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

)○《非子·安危》:所爱不亲,所恶不疏。

(“所爱”和“所恶”是指人,即喜爱的人和厌恶的人。

)注意1:在所字短语之前,还可有体词性词语。

一般把所字短语之前的体词性词语分析为定语,但从语义关系看,这个名词性词语,相当于“所”之后那个谓词性词语的主语。

例如:○《礼记·中庸》:舟车所至。

(“舟车”一般分析为“所至”的定语,但是从语义关系看,“舟车”是“至”的主语。

“舟车所至”的意思是“船和车到达的地方。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

”(“君所恶”的意思是“您所憎恶的人”。

)注意2:“之所”的作用与“所”的作用大体相同,也是构成所字短语。

在“之”前一般都有定语,这个定语从语义上看,也是“所”后谓词的主语。

○《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所”的前后分别是“人”和“欲”,意思是“人们所期求的”,这个“之所”的作用与“所”的作用相同。

)○《史记·侯列传》: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

(“之所”的前后分别是“公”和“居”,意思是“您所掌握的”,这个“之所”的作用与“所”的作用相同。

)(二)“者”、“所”与一般化转指“者”和“所”都可以表示一般化的转指。

这里“转指”的意思是说:由它们构成的助词短语所表示的容,都不是谓词性词语本身的容,而是该谓词性词语所表述的意义之外的容。

具体地说,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是谓词性词语的主语所表示的容,而所字短语所指称的,是谓词性词语的宾语所表示的容。

而“一般化”的意思是说:者字短语和所字短语所指称的容,是比名词性词语所指称的实体更为抽象、概括的一种事体。

这种事体,我们称之为“一般化事体”。

例如:○《非子·说疑》:大者不难卑身尊位以下之,小者高爵重禄以利之。

(大者:指人)○《战国策·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大者:指虎)○《礼记·则》:腥,细者为验,大者为轩。

(大者:指肉)(大者为轩:切成大片的生肉叫“轩”。

)○《庄子·秋水》: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

(大者:指水)从上例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人、物,只要是大的,“大者”都可以代替。

(由此,我觉得“一般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泛指”。

)再看所字短语构成的例句。

例如:○《战国策·策三》:人主赏所爱,而罚所恶。

(所恶:指人)○《孟子·告子下》: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所恶:指水)○《论语·里仁》: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所恶:指某种生活)○《荀子·不苟》: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

(所恶:泛指任何人、物)由上可见,不管什么,只要是“恶”的对象,都可以用“所恶”来表示。

而一般的名词性词语所指称的,通常是某类比较确定的人、物。

从以上两组例句可以看出,者字、所字短语所指称的事体,比名词性词语所指称的某类人、物更概括,抽象,所以说,者字、所字短语所指称的是一般化的事体。

正由于这个原因,有此学者将“所”和“者”归入代词,因为代词也可以指称一般化的人、物。

但是代词是实词,而“者”、“所”则是虚词,所以我们不把它们归入代词。

(三)“者”与“所”的不同特点“者”、“所”都有一般化转指的作用,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除了相同之处以外,“者”、“所”各自不有不同的特点。

1、者“者”起初可能是代词,这个代词常与名词构成同伴短语,复指其前的名词性词语。

助词“者”仍然保留了复指的这个特点,它可以与多种实词性词语.......组合并复指其前的词语。

“者”的这种复指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五个方面。

1)“者”加在各种实词性词语之后,构成复指关系,并与“也”相呼应,构成论断句。

例如:○《史记·侯列传》:侯信者,人也。

(归类。

“者”前是名词性词语。

)○《公羊传·宣公十八年》:还者,事未毕也。

(解释。

“者”前是动词。

)○《战国策·策五》: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说明原因。

“者”前是主谓短语。

)注意1:有时即使句末不用“也”,也可以构成介绍性的论断句。

例如:○《史记·始皇本纪》: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

注意2:论断句表示解释时,主语的后面也可以用“也者”,例如:○《国语·鲁语上》: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

○《吕氏春秋·节丧》:葬也者,藏也。

2)“者”与用做主语的名词性词语构成复指关系后,谓语常对事体的有关特点加以说明。

在这种复指关系中,与“者”相组合的词语经常表示人,有时也表示其他事物;句末一般不用“也”。

例如:○《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

(介绍人)○《史记·其武安侯列传》:武安者,貌侵,生贵甚。

(介绍人)○《史记·西南夷列传》:夜郞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

(介绍国家)注意1:由“者”与名词性词语构成的复指短语,也可以不用作被说明的对象,而是用在一般的句子中充当句法成分。

此时在有关的名词性词语之前常有数词,也可以没有。

例如:○《论语·先进》:三子..者出,曾哲后。

(用数量词“三”)(加“者”的名词性词语作主语。

)○《战国策·楚策三》:今仪困而雎收楚,、欲得,必善二人..者。

(用数量词“二”)(加“者”的名词性词语作宾语。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没有用数量词)(加“者”的名词性词语作论断句的谓语。

)注意2:通常由“者”构成的复指之前常用“有”。

例如:○《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3)由于“者”可以和名词性词语组合,而所字短语是名词性的,所以所字短语之后,还可以再用“者”字复指。

例如:○《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

(“所好”是所字短语,“者”是复指。

)(我所喜好的养生之道)○《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所寡”是所字短语,“者”是复指。

)(看我家里缺少的是什么东西。

)4)“者”还可以和方位词或时间词组合在一起,构成复指关系。

例如:○《墨子·尚贤中》:是故上者,天鬼富之;外者,诸侯与之。

(上、外是方位词)○《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

(暮春:时间词)5)“者”还可以用于偏正复句中的前分句句末,这样的偏正复句最常是假设关系,也可以是其他偏正复句。

例如:○《庄子·至乐》: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前分句句末用“者”。

假设复句。

)○《史记·楚世家》: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

(前分句句末用“者”,假设复句)○《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前分句句末用“者”,让步复句)2、所“所”与“者”最突出的不同是:“所”可以和介词组合在一起,而“者”不能。

我们知道,“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是主语,介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谓语,它也就没有主语,所以“者”极少和介词组合为者字短语。

可是介词可以带宾语,而“所”字短语则指称宾语,所以它可以和介词,尤其是有较强动词性的介词“以”等组合在一起。

“所”大约是由名词虚化而来,它更多地反映了名词跟动词性词语,乃至于介词相组合的特点。

由于介词是有一定动词性的虚词,所以当“所”与介词组合时,“所+介”既有与“所+动”的相同之处,也有与“所+动”的不同之处。

介词是虚词,故而用“所+介”不能像“所+动”那样用做主语、宾语等句法成分,只有“所+介”与其后的谓词性词语再组合在一起,组成“所+介+动”,它们才是个体词性词语,而后可以用做主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