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30年代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子恺散文的艺术特点
1.情感真挚。 2.风格幽远、自然、和 谐。 3.白描手法广泛应用。 4.充满哲理意趣。
丰子恺的漫画
抒情小品散文
李广田 30年代散文集《画廊集》《银狐 集》《雀蓑集》。 何其芳 早期散文《画梦录》《刻意集》。 丽尼《黄昏之献》 《鹰之歌》《白夜》 陆蠡著 《海星》、《竹刀》《囚绿记》。 缪崇群《唏露集》《寄健康人》、《废 墟集》、《夏虫集》、《石屏随记》、
“太白派”散文:叛逆精神——尖锐泼辣的 讽刺。 “论语派”散文:隐逸倾向——平和亲切的 幽默。 “水星派”散文:独白风度——真挚而委曲 的抒情
杂文( 鲁迅、瞿秋白等) 幽默小品(林语堂) 30年代散文 小品散文
尊)
叙事小品(丰子恺、夏丏 抒情小品(李广田、何 游记散文(郁达夫、朱
群众性的报告文学(阿英、
中国报告文学的成熟与繁荣
(一)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 瞿秋白:《饿乡纪程》、 《赤都心史》(20年代初) (二)30年代成熟与繁荣 的原因 1.社会的需要; 2.左联的倡导; 3、外国报告文学理论与作 品的翻译、引进
30年代报告文学的创作
(一)群众性报告文学写作热潮 1.《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 (1932),阿英编纂,第一部 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报告文学 集。 2.《中国的一日》(1936)茅盾 主编。 (二)新闻界的报告文学 (三)文学界的报告文学:《包 身工》《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其芳)
自清)
矛盾)
杂文
“鲁迅风”杂文:30年代,除了鲁迅仍在继续 创作之外,在他的影响下又一批新的杂文作者 涌现了出来,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瞿秋白、茅盾、 唐弢、徐懋庸、聂绀弩等。这些足以证明鲁迅 对这一时期的左翼作家杂文创作的巨大影响, 这些作家的杂文风格特色是可以用"鲁迅风"来 加以概括的。 “杂文双璧”:徐懋庸和唐弢是这一时期涌现 出来的杂文新秀中的“双璧”。
30年代游记散文
1、海外旅游散记:朱自清的 《欧游杂记》、郑振铎的 《欧行杂记》、王统照的 《欧游散记》等。 2、国内山水游记:郁达夫的 《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钟敬文的《西湖漫拾》《湖 上散记》、老舍的《《五月 的青岛》等。
30年代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 散文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散文 类型,是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 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它的基 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是 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 种文体。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 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 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 鼻的丑恶事物。特点是真实, 艺术加工,形象性,抒情性。
第二节 鲁迅杂文 林语堂
一、鲁迅杂文的意义 1、鲁迅杂文对现代传播 的意义:中国近代社会的 百科全书,一部活的现代 中国人的“人史”。 2、鲁迅杂文对自由创作 的意义:杂文是一种“无 体”之文,这种“无体的 自由体式”使得鲁迅天马 行空的思想艺术得到了淋 漓尽致地发挥。
鲁迅杂文 二、鲁迅杂文的分期: 1、第一个时期 (1918——1923): 杂文集有《热风》和 《坟》中的《我之节烈 观》《我们现在怎样做 父亲》三篇长文。带有 五四初期热忱健朗的特 点,但个性气质以相当 显著。
鲁迅杂文 三、鲁迅杂文的艺术 特色 1.严密的逻辑性。 2.议论的形象性。 3.浓郁的抒情性。 4.语言简洁凝练、深 刻含蓄。
林语堂
林语堂(1895年--1976年)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 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 名作家、学者、翻译家、 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 人物。
林语堂
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 教会牧师。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 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 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 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 并研究语言。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谢谢 观赏
鲁迅杂文 2、第二个时期 (1924年—— 1929年),杂文 集有《坟》的后一 部分,《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三闲 集》。包涵了剧烈 而丰富的思想挣扎。
鲁迅杂文
3、第三个时期(1930年到 1936年):杂文集有《二心 集》《南腔北调集》《伪自 由书》《准风月谈》《花边 文学》《且介亭杂文》《且 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 文末编》。鲁迅后期杂文内 容十分广泛,长文增多,从 容的陈述代替了峻急的情绪, 思想深邃,理论含量异常丰 富。
瞿秋白(1899——1935)杂文创作
杂文内容
杂文理论:《<鲁迅 1.政治批判《流氓尼德》 杂感选集>序言》首 次对鲁迅思想与杂文 《财神的神通》《苦闷 创作展开了系统论述, 的答复》《曲的解放》 是鲁迅研究史上的一 2.文化批判《王道诗话》 篇重要论文。 《红萝卜》 3.歌颂“中国真正群众 的彻底的新英雄”,呼 唤着新世界的诞生。 《一种云》《暴风雨之 前》
丰子恺(1898——1975)
丰子恺,原名丰润,字子恺,浙 江桐乡人,我国现代漫画家、散 文家。1922年开始白话散文创作, 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 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 《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 篇》、《缘缘堂再笔》、《车厢 社会》等。
丰子恺的散文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
①探究人生和自然的奥秘,带有玄思的 色彩,以《渐》《秋》《两个》等为代 表。 ②描写儿童的情趣。《儿女》《给我的 孩子们》 ③取材于日常生活见闻,反映世态人情。 这一类的散文也是丰子恺散文创作的主 体部分,能够代表其散文创作的基本特 色。名篇有《华瞻的日记》、《作父 亲》、《车厢社会》等。 ④记事忆人,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探究, 对美好的眷恋。如: 《怀李叔同先生》
林语堂
林语堂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1.幽默 “我相信凡官僚都贪得无厌,他 们应该用来处理国事的精血,都 挪去消化燕窝鱼翅肥鸭焖鸡了。” ——《论政治病》 2.性灵、闲适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林语堂《人世间》); “语出灵 性” “凡方寸中一种心境,一点 任意,一股牢骚,一把幽情,皆 可听其由笔端流露出来。” 《叙 <人世间>及小品文笔调》
第十三章 30年代散文
第一节 30年代散文概述
一、百度文库代背景及散文分类
1927年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大革 命失败之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 矛盾日趋尖锐。由于社会的空前政治化 ,导致散文创作也受到政治和党派色彩 的影响,根据政治倾向,散文主要分为 三大类: 左翼作家散文:鲁迅、瞿秋白、茅盾、 唐弢、巴金、徐懋庸等 自由派作家散文:周作人、林语堂 京派和其他作家的散文:何其芳、李广 田、吴伯箫、师陀、沈从文、萧乾等
30年代散文分类
1、鲁迅等左派(人称 “太白派”)——走叛 逆、抗争的路。 其刊物为《涛声》、 《太白》、《新语林》、 《爝火》、《芒种》、 《杂文》等。
2、周作人、林语堂 等(人称“论语 派”)——走隐逸的 路。 其刊物为《骆驼草》、 《论语》、《文艺茶 话》、《人间世》、 《宇宙风》等。
“太白派”与“论语派”政治态度的不同, 规定了其选择的文体的不同: ①“太白派”——多选择散文家族中较客 观的、外向的文体,如杂文、社会速写、 报告文学等。 ②“论语派”——内敛的、较富个人主观 色彩的文体,如随感小品、序跋、读书札 记、日记、书信等。 “太白派”是“议论风”,“论语派”是 “谈话风”。
3、“水星派”作家
这是一支既没有共同的创作纲领,也没有同 仁文学组织的创作队伍。如何其芳、李广田、 丽尼、陆蠡等,他们以创作较富艺术性的抒 情散文和叙事散文见长且形成比较一致的创 作特色的。创作之初以写作表现内心苦闷、 寂寞、忧郁之感的抒情散文为主;以后慢慢 地将眼光从一己的内心生活移向广袤的社会 人生世相,以创作写人记事的叙事散文为主。
林语堂
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 1934《人间世》主张文章须抒发性灵 1935《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调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撰写《吾国与吾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1935年)、 《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 (1939年)、 《风声鹤唳》 (1941年)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