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精)
环境描写作用
记叙文自然环境描写一、自然环境作用细化总结: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
例:“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社戏》)b、渲染环境气氛例:“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我的叔叔于勒》)c、烘托人物心情例:“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芦花荡》)d、烘托人物形象例:“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一匹猹刺去。
”(《故乡》)e、预示人物的命运例:《红楼梦》f、表现人物性格例:“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
”(《智取生辰纲》)g、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有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智取生辰纲》)记叙文环境描写的类型和作用记叙文环境描写的类型和作用环境描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环境描写,人们通常把它叫做景物描写。
另一种是社会环境描写。
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记叙文中常常会用到自然环境描写。
它们在文章中不是虚设的,就如同戏剧舞台的道具。
它们总会在一定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在不同的环境中,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那自然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具体有哪些作用呢?①为事件的发生渲染气氛在事件还没有发生之前,先渲染出一个气氛。
我们来看下面《鲈鱼奇缘》这一段文字,体会一下它的作用: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
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
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
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
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
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
专题七 现代文阅读之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专题七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目标】1.把握自然环境描写分析方法2.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知识梳理】1.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自然环境描写: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自身的审美价值。
②渲染故事气氛。
③烘托人物形象。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暗示社会环境。
⑥深化作品主题。
【典型例题】油墨的芳香⑴我是无意间走进街心公园的。
这一天,天气闷热异常,我忙完了事已是中午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筋疲力尽,经过街心公园,就不假思索地拐进来歇息。
⑵公园很小,两个亭子,一个花坛,周围摆放着几条石椅子,一个回廊,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藤蔓。
一进来,一股清凉扑面而来,感觉舒服极了。
⑶在公园里休憩的大多是农民工,或坐或躺,有默然抽烟的,有南腔北调闲聊的,更多的是拿着报纸看,没有纷繁喧嚣。
公园环境不算优雅,但是闹中取静。
后来,每每我路过此地,趁着空闲,都会进来小坐片刻。
⑷有一天,进来了一位老人,身子骨硬朗,手里拿着一叠报纸。
大伙儿一见,便老伯长老伯短地打起招呼。
老伯笑呵呵地答应,找个位置,戴上老花镜,展开报纸静静地看。
看了一会儿,老伯把报纸整理好,随手放在石椅上,活动一下筋骨,然后走了。
⑸一连几天,我都会看到老人重复着同样的过程。
据我观察,老人并没有看完自己带来的报纸,怎么放在石椅上一走了之呢?按理说,可以带回家继续看嘛!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百思不得其解。
⑹今天,老天忽然变了脸,晴朗的天气变得阴沉沉的,一会儿,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公园里的人比平常多了许多,也热闹了许多。
我想,老人今天不会来了吧!下雨天,对老人来说,行动不便呢。
我这样想着,发现老人举着雨伞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叠报纸,外面还包着塑料袋。
⑺下雨天也来公园看报纸?好奇心驱使我要探个究竟。
我上去跟老人搭言。
我说,老伯,你怎么经常来这里看报啊?⑻老伯笑笑说,这里空气好,安静,看看报纸,日子过得舒坦。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浅论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史清湘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
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
一篇小说,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
弄清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渲染故事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里手。
以《药》而言,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比如开头对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喻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又如该文结尾一段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迭迭”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所有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二、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有一段文字是写黄淑英走向刑场时黎明前山野的景色和人物的感受的:“山野是一片雪白,真像个粉妆世界。
大地是一片寂静。
淑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抬起头仰望了一下天空,天空是乌蓝乌蓝的,寥寥的几颗晨星在闪烁着将熄的光芒。
啊!妈妈,天晴啦!”试想,黄淑英此刻是走向刑场,而她感受到黎明前的雪野是一个粉妆的世界,因为她正是为这无限美好的江山而献身;她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无比坚定,所以她看到寥落的晨星,就惊喜地呼告;“啊!妈妈,天晴啦!”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三、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小说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用二: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 ××性格
环境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 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或衬托人物性格,
例1: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参加完毕业典礼回到家 后的一段环境描写:
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例3 :鲁迅<社戏>中我和伙伴们去看社戏途中的一段 描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 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 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 为船慢……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
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
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
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么阔绰,只有穿长衫
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环境描写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
会背景,展示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为下文孔乙己悲
小说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
复习课
一、知识回顾:
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 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 场景的描写,可以表达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的性格,渲染气氛,
无论是社会环境描写还是自然环境描写,最终都是为表达 中心服务,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的作用及主旨归纳的方法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的作用及主旨归纳的方法一、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全归纳环境描写可分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以下分别归纳一下它们在文章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可以熟记在心,使用时逐一对照。
(以下为教师归纳,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虽有较高的实用性,但一定要结合具体题目分析,切勿照搬)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 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故事气氛;4.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深化作品主题;6. 暗示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提示: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与中心联系起来,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要思路开阔,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在小说的开头,一般有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烘托心情(往往用生动的社会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社会环境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社会环境描写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
故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是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认真考察。
)开篇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发展作用:提示:可能是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作用,要根据文章内容而定,开头用环境描写,第一种的作用可能性大1、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为下文作铺垫;2、烘托人物的心情;3、渲染气氛;4、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答题格式:提示:要结合具体环境描写说作用。
①渲染……气氛;②烘托……心理;③交待……时代背景;④揭示……地域风貌特征;⑤突出了……主题;⑥为XXX人物的出场安排典型环境;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⑧彰显了XXX人物的性格。
小说阅读之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 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 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 小说的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 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 景色、场面等。
一、升堂入室
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1、“自然环境”: 体现自身的审美价值,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 点等因素,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背景;它渲染(营 造)了某种氛围。 2、“人物”: 可以烘托感情,表现性格,揭示人物心境,烘托人 物形象,暗示人物的命运。 3、“情节”: 可以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推动,暗示,铺垫) 4、主题: 可以表现或深化主题。 (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第二处景物描写: 1、用“残阳如血”和“殷红殷红”渲染凝重的氛围。 环境 2、衬托白生心情的沉重; 人物 3、为下文白生想办法解百姓之忧做铺垫。 情节 4、与上文的梨林美景形成对比,揭示百姓的悲苦生活。 主题
第三处景物描写 1、与前文写春时梨花盛开相照应,为下文写白生被斩营 造悲壮的气氛; (环境) 2、枯树生花,表现白生为民谋福者殒身不恤 ,感天动 地; (人物) 3、以满树的白花为白生被斩寄托哀思。 (主题)
再见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高三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荷花淀》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背景下,白洋淀地区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由家庭妇女成长成为坚贞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故事。表现他们在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
归纳提炼 激励成功
总结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添加标题
环境描写作用题的解题技巧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烘托人物心情或象征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地位,暗示人物的命运。 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作铺垫, 制造悬念,情节发展的线索。 揭示、丰富、或深化作品主题。
(1)、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 (2)、衬托了少年闰土英俊、可爱的形象。
1、渲染紧张气氛。 2、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 处境。 3、推动情节发展。
3、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三段有关雪的描写: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草料场,风雪初起) (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在林冲去沽酒御寒的路上,雪势正大。 ) (3)、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林冲喝了一顿闷酒仍旧迎着北风回来,雪更大了)
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荷花淀》 具有象征作用。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象征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暗示社会环境。
小说阅读 之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 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环境描写的作用例析(精)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一定地方、一定人群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的描写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2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暗示人物命运等。
一、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都德《最后一课》:天气是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我听见乌鸦在小树林边鸣叫,从村政府门前经过的时候,我看见许多人站在小布告栏前。
普鲁士人正在锯木厂后面的里贝尔草地上操练。
写人们看布告牌,写普鲁士兵的操练,目的在于交代背景,便于读者理解小说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
再如《孔乙己》一文,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既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空间,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鲁迅《故乡》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段环境描写既表现了故乡凋蔽衰败的现实,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烘托了“我”当时悲凉的心情。
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萧乾《枣核》中,通过对“朋友”的花园特别是“北海”的描写: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
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
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表现了人物对祖国对故土的眷念之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王愿坚《七根火柴》: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
小说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
什么是小说中的“环境”
社会环境: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 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 自然环境: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时序节令、风 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往往包括 了时间、地点、天气、季节、景色、 场面等元素。
技法总结
人物 (烘托映衬暗示…性格、 品质、身份)
情节 (推动,铺垫)
◆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 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答案示例】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 渲染气氛;[指向环境本身] ②烘托人物心理;[指向人物] ③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 加合理。[指向情节]
◆小说中三次写到“瓦雷良山的炮声”, 请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①暗示一个充满火药味的时代背景,渲染了紧 张的战争氛围。[指向环境本身] ②推动了情节发展:因战争被捕,因战争受审, 因战争被无辜杀戮。[指向情节]
③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指向人物] ④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 凸显了反战主题。[归向主题] (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作铺垫(或 跟上文……相……(呼应); ④表达(揭示、暗示、寄托)……主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友情提示:不能就”环境“谈作 用
①先作整体阅读,大致了解小说包括自然环境 在内的的各要素的内容; ②然后依据环境和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条分缕 析。
名人心语:
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 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 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 —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
环境 (自身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 为…提供了背景;呈 主题 现出环境…的特点, (深化,暗示,揭示) 营造· · · 氛围,暗示了 气氛…;奠定…基调) (社会环境 )。
小说阅读之自然环境的作用
小说阅读之自然环境的作用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小说中自然环境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对环境描写的考查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高考回顾:1、2013年山东卷《活着》: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考纲要求:具体分析自然环境的作用作用一: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一:鲁迅《孔乙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许穿上棉袄了。
作用:交代了孔乙己最后出场时的季节、天气,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
作用二: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例二:鲁迅《药》“……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作用:烘托出华老栓有希望、暗自高兴的心理。
小结二:人物(烘托、映衬)作用三:情节方面①暗示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②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③与标题相呼应④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与结尾相呼应⑤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想呼应,结构完整。
例四:沈从文《边城》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会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作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更加觉得寂寞、孤独、凄凉。
同时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结三: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作用四:主题方面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例五: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有以下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KCB-300例如小说《子夜》中,吴老太爷进城时有有这样一段描写:“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
吴老太爷向前看。
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齿轮油泵kcb 55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高压渣油泵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KCB齿轮油泵全身都抖了。
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2CY齿轮油泵这段社会环境描写,借吴老太爷的所见所闻,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与纽约一样,,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吴老太爷却觉得自己被螺杆油泵送到了“魔窟”,上海在他看来满街是“怪兽”。
又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螺杆油泵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渣油泵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小说:赏析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小说:赏析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必备知识:赏析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提问:1.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2.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4.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5.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6.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三、教材链接(一)《百合花》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其作用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渲染出乐观美好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身为一个革命战士临危不惧,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哦,香雪》1、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的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环境描写的作用
2007 年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
• 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 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答案: • 1概括介绍牢营的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 境。(环境) • 2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制造悬念,使 故事产生波澜。(情节) • 3间接刻画了官营、差拨的丑陋嘴脸。(人 物) • 4反应了当时牢狱的黑暗。(主旨)
1.
从环境本身来看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 (2) 渲染气氛 2. 从环境与情节的关系看 (1)推动情节的发展 (2)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3)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 3. 从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看 (1)烘托人物形象 (2)反映了人物心理 (3) 象征 4. 从环境与主题的关系看 (1) 暗示了社会环境 (2)揭示了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3)象征
四
课堂演练,规范答题
《夜里老鼠是睡觉的》 答案: 1描写了破败荒凉、了无生机的环境,为人物出 场渲染了气氛,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典型环 境。(环境) 2把人情的温暖置于废墟之上,揭示了战争给人 类带来的灾难,突出了反战主题。(主旨)
1
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内容上: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寄托情感
结构上:照应标题 行文线索 铺垫下文 呼应上文
2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 渲染气氛 (3) 推动情节的发展 (4)烘托人物心情 (5)反映人物性格或品质 (6)深化小说主题
2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 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或命运的 必然性 4 揭示小说主题
三
真题体验,归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之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处于不同位置的环境描写在文本中的一般作用。
2、通过分析文本,掌握小说环境描写作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3、注重审题,学会规范答题。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文本,掌握小说环境描写作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四级循环不能概念化,不能贴标签,一定要回归文本。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知道,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命运。
.然而塑造人物,同样离不开环境,只有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当中,人物才能生动真实,作品才能反映生活,表达思想。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为小说设定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二、考点解读回到我们一开始对考点的解读。
小说阅读的考点包括:分析体裁特征,鉴赏人物形象,赏析故事情节,解读故事环境,评价写作技巧,概括主题思想等。
即:一、情节结构类;二、人物形象类;三、环境描写类;四、表达技巧类;五、标题类六、主旨类;七、探究类。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三个考点:环境描写类。
三、真题引路1、2013年山东卷《活着》: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答案: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2、2011年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6分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
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2表现人物: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
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
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四、命题揭秘1、常见题型有:1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3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的深刻意蕴。
2、江苏省真题与其他省份相比,指向性更明确。
3、答题思路1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暗示了……社会环境2情节(推动了情节发展,就……情节做伏笔,就……情节做铺垫,引出下文3人物(烘托出人物……的情感,喻示了人物……的品质4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3、知识补充渲染: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属正面描写。
示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借“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来渲染怡人风光。
烘托: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是侧面描写。
示例:“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诗人以琵琶女弹奏结束后寂静无声的环境来烘托出琵琶声的美妙动人。
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提示或的暗示。
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例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这就是伏笔,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伏笔。
《项链》文中有三处为文末说项链是假的埋下了伏笔。
铺垫: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
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
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
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引出下文:一般是作者的一句思考或者疑问,来引发下面的内容。
上文说明某道理,下文往往回答“为什么这么说”;上文流露某感情,下文具体阐释这种情感的来由。
例: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老舍《济南的秋》五、病例剖析课前大家完成了《严冬海猎》这篇文章的两条“环境描写作用题”,今天我们来一起给几位同学的答案打打分,来看一看大家在做环境作用题时都存在哪些问题。
1.踩点要全,要有多角度意识,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个角度考虑。
2.要结合文本答题,不可贴标签,使答案空洞。
3.准确判断作用,语言力求精准。
4.尽量拟草稿,做到语句通顺。
六、课堂演练《峡谷》阿城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
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
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
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
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
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
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
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
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
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
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
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
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
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
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
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
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
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
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
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
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
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
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
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
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
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
慢慢就看出有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
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
骑手走近柜台,也不说话,只伸手从胸口掏进去,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
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
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
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
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
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
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
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
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
布旗上下扭着动。
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
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答案:①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峡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与骑手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峡谷的描写是小说中不可缺失的内容;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峡谷是骑手的主要活动空间,所以峡谷的描写对塑造骑手形象、表现骑手的性格起着关键作用;③从艺术表现上看,峡谷的描写是人与物有机融合,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孤独沉默相辅相成,互为比照映衬,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④从思想内涵上看,峡谷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