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教案第二章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角色1.2 会计基本原则与假设介绍会计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历史成本原则等)讨论会计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解释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讲解记账方法(如借贷记账法)练习编制会计分录2.2 会计账簿与账户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作用解释账户的概念和结构2.3 会计凭证与账务处理程序讲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用途讨论账务处理程序的步骤和原则第三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循环3.1 资产负债表解释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和编制方法练习编制资产负债表3.2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介绍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内容讲解编制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步骤3.3 会计循环与会计分录复习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练习根据财务报表调整会计分录第四章:账户式会计分录4.1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编制讲解账户式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结构练习编制账户式会计分录4.2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分类介绍借方账户式和贷方账户式会计分录讨论特殊账户式会计分录的处理方法4.3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应用练习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账户式会计分录分析实际业务案例,编制相应的账户式会计分录第五章: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5.1 会计信息系统的概述解释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5.2 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功能练习使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和报表5.3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讨论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第六章:账户分类与会计科目体系6.1 账户的性质与分类分析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特性探讨账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分类6.2 会计科目体系的构建讲解会计科目体系的构成和重要性练习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6.3 特殊会计科目及其应用介绍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特殊会计科目的处理分析这些科目在会计记录和报表中的体现第七章:会计计量与披露7.1 会计计量基础探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基础分析不同计量基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2 会计披露原则讲解充分披露和重要性原则讨论如何平衡信息披露的详尽性和简洁性7.3 会计估计与不确定性介绍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练习处理会计估计事项,如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第八章:财务报表分析8.1 财务比率分析解释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等财务比率练习计算和解读财务比率8.2 趋势分析与现金流量分析讲解趋势分析方法和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分析财务报表中的趋势和现金流状况8.3 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讨论财务报表分析在决策中的作用案例分析:利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决策第九章:会计政策、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9.1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探讨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和变更条件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9.2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讲解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练习处理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分录和报表调整9.3 会计差错更正介绍会计差错的识别和更正方法讨论会计差错更正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处理原则第十章:国际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10.1 国际会计准则(IAS)概览解释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和作用讨论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10.2 跨国企业会计问题探讨外币折算、跨国合并等会计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0.3 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讲解企业会计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要点讨论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第十一章:税务会计与筹划11.1 税法基本原则与税务会计介绍税法的基本原则和税务会计的概念分析税务会计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反映11.2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讲解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步骤练习计算和处理企业所得税相关会计分录11.3 税务筹划的原则与方法探讨税务筹划的原则和合法性介绍税务筹划的方法和技巧第十二章: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12.1 审计的基本概念与流程解释审计的定义、目的和审计程序讨论审计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12.2 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讲解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及其保证机制分析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2.3 审计报告与会计信息的使用介绍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讨论审计报告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第十三章: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会计13.1 ESG会计的基本概念解释ESG会计的定义和发展背景讨论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形象和价值的影响13.2 ESG会计要素与报告框架介绍ESG会计的主要要素和报告框架练习编制ESG报告13.3 ESG会计实践与挑战探讨ESG会计在实践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分析ESG会计对企业战略和决策的影响第十四章: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4.1 会计伦理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伦理在会计职业中的重要性讨论会计职业道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14.2 会计职业素养与法律责任讲解会计职业素养的内涵和表现分析会计人员在执业中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14.3 会计伦理案例分析分析会计伦理案例,讨论案例中的伦理冲突和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会计伦理意识和职业素养第十五章:会计未来发展趋势15.1 数字会计与智能财务探讨数字化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分析智能财务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15.2 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解释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讨论区块链技术对会计信息记录和报告的影响15.3 会计教育与职业发展分析会计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讨论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会计概述重点: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基本原则与假设、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基础会计教案(全套)

基础会计教案(全套)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同加增加(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同减减少『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B,购买原材料货款未付,属于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资产总额发生变化九、板书设计十一、章节标题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银行存款1000——工行400——建行600总分类科目明细科目应收账款1000——北京300 ——张三100——李四20—天津700 ——王五300——赵六400一级二级三级例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属于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明细分类科目。

注意:也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

例如:本年利润就没有明细科目例如:现金月初余额1 000元,工资收入现金6 000元,现金支付生活费4 000元,月末余额3 000元。

其中:期初余额=1 000元本期增加发生额=6 000元本期减少发生额=4 000元期末余额=3 000元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十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正确答案』B『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选项BC,属于成本类科目。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一级科目以下都统称为明细科目。

1.会计科目2.会计账户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记。

九、板书设计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课余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新知,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但记账方法并非唯一)例如:用银行存款1 000元购买原材料。

例如:采购商品2 000元已入库,银行存款支付1 500元,余款未付。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正确答案』600 000元『正确答案』800 000元额4.损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和费用(或支出、成本)账户。

损益类账户是为了计算损益而开设的,因而会计期末,应将收入、费用全部转出,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以计算利润。

会计原理基础会计学教案

会计原理基础会计学教案

会计原理基础会计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假设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作用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要素及其分类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实际应用讲解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要素的重要性通过实例演示会计等式的应用解释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1.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会计概述的理解案例分析:分析一个企业的会计报表,理解会计信息的应用第二章:账户和会计科目掌握账户的概念和分类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命名原则学会运用会计科目进行会计分录2.2 教学内容账户的概念和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命名原则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常见会计科目的介绍和应用2.3 教学活动讲解账户的概念和分类示范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命名原则通过实例演示会计分录的编制过程分析常见会计科目的应用场景2.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账户和会计科目的理解实际案例分析:根据企业交易,编制会计分录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理解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学会使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凭证账簿报表3.3 教学活动讲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示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演示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小组活动:模拟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3.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理解实际案例分析:根据企业交易,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第四章:会计报表4.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学会分析会计报表的信息4.2 教学内容会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活动讲解会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示范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讲解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会计报表的理解实际案例分析:分析企业会计报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分录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理解会计分录的重要性和编制方法学会运用会计循环和会计分录进行会计核算5.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原则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过程5.3 教学活动讲解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示范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原则通过实例演示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过程小组活动:模拟会计循环和编制会计分录5.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会计循环和会计分录的理解实际案例分析:根据企业交易,模拟会计循环和编制会计分录第六章:账户分类与会计处理6.1 教学目标掌握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会计处理方法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学会根据账户特点进行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6.2 教学内容资产类账户的特点和会计处理负债类账户的特点和会计处理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特点和会计处理收入类账户的特点和会计处理费用类账户的特点和会计处理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6.3 教学活动讲解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会计处理方法示范借贷记账法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示根据账户特点进行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小组活动:分析企业交易,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6.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账户分类和会计处理的理解实际案例分析:根据企业交易,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第七章:成本计算与会计处理7.1 教学目标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理解成本计算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学会使用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会计分录和账簿登记7.2 教学内容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成本计算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7.3 教学活动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示范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通过实例演示成本计算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小组活动:分析企业生产成本,运用不同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会计分录7.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成本计算与会计处理的理解实际案例分析:根据企业生产成本,运用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编制会计分录第八章:财务报表分析8.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理解财务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的重要性学会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8.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财务比率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的分析趋势分析:财务指标的趋势分析和预测8.3 教学活动讲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示范财务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的运用通过实例演示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小组活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8.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解实际案例分析:根据企业财务报表,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九章:会计软件与应用9.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理解会计软件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9.2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记账、凭证编制、报表等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软件操作流程、数据输入和输出等会计软件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9.3 教学活动讲解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示范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通过实例演示会计软件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小组活动: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9.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会计软件与应用的理解实际案例分析: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第十章:会计伦理与职业规范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理解会计职业的责任和义务学会遵循会计伦理和职业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10.2 教学内容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诚信、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等会计职业的责任和义务:遵守法律法规、保持职业操守、维护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等会计伦理和职业规范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10.3 教学活动讲解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分析会计职业的责任和义务讨论会计伦理和职业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小组活动:分析会计伦理案例,提出遵循会计伦理和职业规范的建议10.4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四章:会计报表环节:小组讨论: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解析:此环节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会计报表的能力,理解并应用财务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基本原则: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假设: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主体假设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财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应用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理解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2.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等式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等式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三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理解会计账户的意义和应用3.2 教学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会计账户的定义和作用:反映会计要素的变化和结果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会计账户的定义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账户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账户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四章: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4.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应用4.2 教学内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会计凭证的分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凭证的应用:记载经济业务、传递信息、控制责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五章: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理解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过程5.2 教学内容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备查账会计报表的分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根据会计账簿记录编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六章:账户式会计账簿6.1 教学目标掌握账户式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理解账户式会计账簿在会计记录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账户式会计账簿的格式:借方栏、贷方栏、余额栏账户式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逐笔登记、汇总登记账户式会计账簿的作用:反映账户的增减变动情况、提供账户余额信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账户式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式会计账簿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账户式会计账簿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账户式会计账簿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七章:日记账和总账的登记7.1 教学目标掌握日记账和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理解日记账和总账在会计记录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按时间顺序登记经济业务、提供日常会计信息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按会计科目分类登记经济业务、提供科目汇总信息日记账和总账的作用: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全面情况、提供会计信息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日记账和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日记账和总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日记账和总账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日记账和总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八章:会计报表的编制8.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理解会计报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类编制、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信息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按收入、费用、利润分类编制、提供企业经营成果信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类编制、提供企业现金流动情况信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反映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提供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化信息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报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作用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报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第九章:会计循环与会计分期9.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理解会计分期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影响9.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经济业务、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分期的意义和应用:将经济业务划分为一定期间、提供期间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影响:分期确认收入、费用、资产、负债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会计分期的意义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循环和会计分期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循环和会计分期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循环和会计分期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十章: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内容理解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要求10.2 教学内容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内容:真实性、可靠性、一致性、可比性会计制度的概念和内容: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要求: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内容,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的讲解:这是理解会计学基础的关键,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基础会计教案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

基础会计教案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等式【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创办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筹集一定数额的资本金,这些资金我们可以通过吸收别人投资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方式取得;然后再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购置必要的厂房、设备、原材料等资产,才能开展正常的经济活动。

企业的这些资产一方面表现为特定的物质实体存在形式,如:现金、固定资产等;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相应的要求权,即这些资产是如何取得的,为谁所有,比如:向别人借钱要支付利息、吸收别人投资要给人家分红等。

人们常把对资产的要求权称为权益。

由此可见,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而且在总额上有一种必然的相等关系,即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讲授新课】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会计六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如企业的创办日或经营中的某一天)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等式关系,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其资源的规模及起来源,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

该等式反映的是相对静止状态下的资产和权益的关系,所以称为为静态的关系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设定和编制资产负债表、进行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

即: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三)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200 =100 + 1001200 =100 + 100 + 100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00万资产=200万来源(1)等式两边同增的会计事项即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第二章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解析

第二章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解析

第⼆章会计的概念、职能与⽬标解析《会计系导论》教案第⼆章会计的概念、职能与⽬标第⼆章会计的概念、职能与⽬标本章主要介绍会计的历史,明确会计的含义,介绍会计的职能、⽬标、任务和作⽤,介绍会计核算的⽅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产⽣和发展的历史,理解会计的概念与会计的特征,掌握会计的⽬标与会计的职能,熟悉会计的任务与作⽤,明确会计的⽅法,掌握会计核算的⽅法。

第⼀节会计的产⽣和发展⼀、会计的产⽣会计是为适应⼈类社会⽣产实践和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的。

物质资料⽣产是⼈类社会赖以⽣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类在⽣产活动中,⼀⽅⾯创造出物质财富,取得⼀定的劳动成果,另⼀⽅⾯要发⽣各种劳动耗费,消耗⼀定的⼈⼒、物⼒和财⼒。

⼈类社会的进步体现为劳动成果⼤于劳动耗费。

为了提⾼⽣产效率,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需要不断改进⽣产技术,加强⽣产管理。

基于这种客观要求,⼈类在进⾏⽣产活动的同时,需要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记录和计算,并将两者进⾏⽐较,以便了解和控制⽣产活动过程,于是就产⽣了原始的计量、计算、记录⾏为,其中包含会计思想、会计⾏为的萌芽。

这种原始的计量、计算、记录⾏为就是会计,虽然它只是⽣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也不是独⽴的⼯作。

会计是适应⽣产活动发展的需要⽽产⽣的。

对⽣产活动进⾏科学、合理的管理是它产⽣的根本动因。

⼆、会计的发展随着社会⽣产的发展,⽣产规模的扩⼤,附带的计量、计算、记录已经满⾜不了⽣产发展的需要。

适应这⼀情况,会计从⽣产职能中分离,成为独⽴的职能和独⽴的职业。

纵观会计的历史,可以将会计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会计的萌芽阶段会计的萌芽阶段是指旧⽯器时代中晚期——奴⾪社会繁茂时期,也叫会计的原始计量与记录阶段。

在我国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绘图记事”、“刻记记事”和“结绳记事”等最简单的原始会计⾏为,并被认为是会计的起源。

《周易》郑⽞注:“结绳为约,事⼤,⼤结其绳;事⼩,⼩结其绳。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3.了解会计恒等式。

二、教学重点1.会计的基本要素;2.会计恒等式。

三、教学难点1.会计恒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会计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吗?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会计是记录和报告经济活动的方法,并且阐述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关经济实体的财务信息,帮助用户做出经济决策。

3.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3.1资产教师解释资产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2负债教师解释负债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3所有者权益教师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包括资本和利润,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4收入和费用教师解释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了解会计恒等式4.1会计恒等式的概念教师解释会计恒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并进行简单的推导和解释。

4.2会计恒等式的应用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会计恒等式对于记录和核对账目的重要性,以及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计的基本要素?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2)下列属于长期负债的是?A.应付账款B.短期借款C.长期借款D.预收款项2.讨论题(1)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会计恒等式的概念。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涉及会计恒等式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恒等式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七、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对会计的基本要素进行复习。

2.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选择题和讨论题,并写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恒等式,使学生对会计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运作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可靠性、一致性等)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1.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会计信息的需求和提供1.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设置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2.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方法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2.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分析会计科目的应用和会计分录的编制小组讨论会计分录的实际应用2.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科目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分录的编制案例分析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作用理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2 教学内容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要求会计账簿的分类(如日记账、总账等)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会计账簿的应用和登记方法小组讨论会计账簿的实际操作3.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账簿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案例分析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内容和指标理解会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种类(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指标4.3 教学方法讲授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财务报表的实际应用和分析方法小组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的实际操作4.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分析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理解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如确认、计量、记录等)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案例分析会计核算的实际应用和方法小组讨论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5.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核算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5.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第六章: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2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类型(如财务软件、ERP软件等)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案例分析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6.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软件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6.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软件操作案例分析第七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7.1 教学目标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了解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理解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2 教学内容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3 教学方法讲授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案例分析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小组讨论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审计会计与内部控制8.1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了解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2 教学内容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3 教学方法讲授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案例分析审计会计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审计会计和内部控制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8.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会计与会计准则9.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理解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2 教学内容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3 教学方法讲授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9.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分析第十章: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理解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2 教学内容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案例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0.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编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与整体教学大纲相一致,且具有可衡量的标准。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

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的内容教学内容:1、会计要素的概念2、会计各要素的含义及包括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

2、能熟练地说出会计要素的构成。

3、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包含的内容。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说明:因会计六大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用一个教案封面分两次讲解。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所核算和监督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1、资产的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第一,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二,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即使不为企业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第三,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

(二)负债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

2、负债的特征第一,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第二,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3、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会计学》教案》课件

《会计学》教案》课件

《会计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与作用1.2 会计学的基本原则与假设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4 会计科目与会计分录第二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循环2.1 财务报表的组成与作用2.2 会计循环的步骤与流程2.3 记账凭证与日记账2.4 试算平衡与调整第三章:会计计量与披露3.1 会计计量的原则与方法3.2 资产的计量与披露3.3 负债的计量与披露3.4 所有者权益的计量与披露第四章:资产负债表分析4.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解读4.2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4.3 财务比率分析与评价4.4 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与改进第五章: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5.1 利润表的编制与解读5.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解读5.3 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5.4 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与应用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方法6.2 存货的采购与发出6.3 存货的期末计量与披露6.4 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7.2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7.3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与披露7.4 固定资产的清理与处置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8.1 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8.2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收款政策8.3 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冲回8.4 应收账款的披露与分析第九章:长期投资与合营企业9.1 长期投资的分类与计量9.2 长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与披露9.3 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与披露9.4 长期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十章:税务会计与财务管理10.1 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0.2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10.3 增值税及其他税种的会计处理10.4 财务管理的原理与方法10.5 财务计划与财务决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环节:1. 会计学的定义与作用2. 会计循环的步骤与流程3. 会计计量的原则与方法4.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解读5.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解读6.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方法7.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8. 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9. 长期投资的分类与计量10. 税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原理与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1. 会计学的定义与作用:会计学是一门研究财务信息收集、记录、分析和报告的学科,它在企业管理、投资决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财务会计电子教案第二章 货币资金

财务会计电子教案第二章    货币资金

二、库存现金的核算(一)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为了总括地反映和监督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需要设置“库存现金”总账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

“库存现金”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库存现金的收支及结余情况。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

(二)库存现金的序时核算库存现金的序时核算是指根据现金的收支业务逐日逐笔地记录现金的增减及结存情况。

企业应设置现金日记账以登记现金收支.从而反映现金的增减及结存情况。

(三)备用金的核算备用金是指企业预付给职工和内部有关单位用作差旅费、零星采购费和零星开支,事后需要报销的款项。

备用金业务在企业日常的现金收支业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因此,企业要对备用金的预借.使用和报销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库存现金的清查库存现金收支业务频繁.容易出错。

为了保护库存现金的安全完整,做到账实相符,出纳人员每天都需要对其进行清查。

另外,企业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库存现金进行专门清查。

企业对库存现金应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清查,即通过盘点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并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并确定是否存在溢余短缺情况。

每8业务终了,出纳人员应将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现金的实存数进行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在清查小组清查前,出纳人员应将全部有关现金的收付款凭证登记人账,结出库存现金的余额并将其填列在库存现金盘点报表(见表2-2)的“账存金额”栏内,注意有无违反现金管理制度(如白条抵库、挪用现金等)的情况。

在盘点时,清查人员应在出纳人员在场时清点现金,核对账实。

在盘点完成后,相关人员应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表.并由盘点人员和出纳人员共同签章。

库存现金盘点报表是证明现金实有数额的重要原始凭证,也是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和据以调整账簿记录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银行存款一、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和使用规定二、银行存款的结算方式1.银行汇票2.银行本票3.商业汇票4.支票5.信用卡6.汇兑7.托收承付8.信用证三、银行存款的核算(一)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为了核算和监督银行存款的收人、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银行存款”账户。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让学生了解会计部门和组织结构1.2 教学内容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的基本要素会计等式会计部门和组织结构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会计等式和会计部门的理解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会计等式和会计部门的知识完成相关题目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让学生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让学生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2.2 教学内容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账户的设置和管理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账户的设置和管理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实践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理解会计分录编制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分录编制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让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管理让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3.2 教学内容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管理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会计账簿的设置和实践3.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理解会计账簿设置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账簿设置和管理的掌握程度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让学生掌握会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财务比率的概念和应用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会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财务比率的计算和解释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会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加深学生对会计分析的理解4.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财务报表和会计分析的理解财务比率计算练习:评估学生对财务比率计算和解释的掌握程度第五章:会计软件与信息化管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软件的作用和分类让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信息化管理对会计学的影响和发展趋势5.2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作用和分类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信息化管理对会计学的影响和发展趋势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作用和分类,信息化管理对会计学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实践5.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会计软件和信息化管理的理解会计软件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软件操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让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存货控制和存货周转率的概念6.2 教学内容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存货控制和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存货控制和存货周转率的理解6.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存货和成本计算的理解存货计价和成本计算练习:评估学生对存货计价和成本计算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让学生了解固定资产更新和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如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及其计算固定资产更新和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固定资产更新和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固定资产和折旧的理解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计算练习:评估学生对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坏账管理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收账款的产生和管理让学生掌握应收账款计价和回收方法让学生了解坏账损失的计算和坏账管理策略8.2 教学内容应收账款的产生和管理应收账款的计价和回收方法坏账损失的计算和坏账管理策略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应收账款的产生和管理,应收账款的计价和回收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坏账损失和坏账管理策略的实际案例8.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应收账款和坏账管理的理解应收账款计价和回收练习:评估学生对应收账款计价和回收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利润分配与税收筹划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政策让学生掌握利润分配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政策利润分配的计算方法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政策,利润分配的计算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税收筹划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税收筹划的理解9.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利润分配和税收筹划的理解税收筹划练习:评估学生对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审计与内部控制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审计的目的和过程让学生掌握审计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审计的目的和过程审计的方法和技巧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审计的目的和过程,审计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内部控制的理解10.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审计和内部控制的理解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重点环节:存货控制和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和分析。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会计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学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教学内容:1. 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基本原则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4. 会计科目分类5. 会计分录的编制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会计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会计基本原则。

3. 举例说明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4. 练习会计科目的分类。

5. 练习编制会计分录。

作业与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编制会计分录的练习。

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理解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作用。

3. 学会使用会计凭证和账务处理程序。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作用3. 会计凭证的编制和使用4. 账务处理程序教学活动:1. 讲解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2. 介绍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作用。

3. 演示会计凭证的编制和使用。

4. 讲解账务处理程序。

作业与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编制会计凭证的练习。

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教学目标:1. 理解财务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2.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3. 学会分析和解读财务报表。

1. 财务报表的作用和种类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5. 分析和解读财务报表教学活动:1. 讲解财务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2. 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3. 演示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4. 演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5. 分析和解读财务报表的练习。

作业与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编制财务报表的练习。

第四章:账户式会计处理教学目标:1. 理解账户式会计处理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账户的开设、登记和关闭。

3. 学会运用会计科目和分录进行会计处理。

教学内容:1. 账户式会计处理的基本原理2. 账户的开设、登记和关闭3. 会计科目的运用4. 会计分录的编制教学活动:1. 讲解账户式会计处理的基本原理。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

2.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 学会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学的概念与目的会计学的定义会计学的作用会计学的目的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的分类3. 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4.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与指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学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报表分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会计学原理》2. 课件:教学PPT3. 案例资料:相关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会计核算案例4.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

3. 测试成绩: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一章: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与目的(4课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4课时)第三章: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6课时)第四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4课时)第五章:会计软件与应用(4课时)第六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3课时)第七章: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3课时)第八章: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3课时)第九章:财务分析与财务预测(3课时)第十章: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2课时)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学的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报表分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基础会计》教案(第二章)

《基础会计》教案(第二章)
基本准则规定,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所有者权益
1.概念: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称为股东权益。
2.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所谓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经济责任。作为现时义务,一般具有合同或法定要求的约束,在法律上可以强制执行。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业务;
法定义务: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具体来说,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法律的规定所应履行的义务。
(2)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的确认需要符合可计量性的要求,即对于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可以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如果未来期间很长,金额的计量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需要确认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P17图表2-2资产分类简表
4.资产的确认条件
在会计实务中,不是所有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都是企业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1)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本质特征,但由于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与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能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

《会计学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和核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其财务管理和决策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正确处理会计职业中的伦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会计学的概念和特点2.会计的目标和作用3.会计信息的特点和要求第二章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规则1.实体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2.会计要素和基本规则第三章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1.会计等式和会计分录2.借贷记账法和现金记账法第四章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1.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编码方法2.会计凭证的种类、内容和编制方法第五章账户的建立和操作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建立和使用方法2.成本、收入、费用类账户的建立和使用方法第六章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1.会计准则的概念、分类和相关法规2.会计制度的内容和建立方法第七章财务报表与分析1.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2.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第八章会计与成本管理1.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会计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加深对会计学原理的理解。

4.作业实践法: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工具1.录播课程:利用多媒体技术,录制相关的教学课程,便于学生反复学习和复习。

3.计算机软件: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的实操练习。

五、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课堂表现和讨论质量,进行评价。

2.作业完成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进行评价。

3.考试评价: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表现,进行总体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第一章会计学概述第二周:第二章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规则第三周:第三章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第四周:第四章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第五周:第五章账户的建立和操作第六周:第六章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第七周:第七章财务报表与分析第八周:第八章会计与成本管理七、教学参考书目1.《会计学原理》,李晓蓉,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三、共同类 清算资金往来 货币兑换 衍生工具 套期工具 被套期项目
105 106 107 108 109
3001 3002 3101 3201 3202
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四、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110 111
4001 4002
112
113 114
4101
决定分配现金股利20万
从银行借款10万归还购料款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30万
经济业务
增减变动
经济业务
方向
资产
=

负债
贷 +
+
所有者权益



贷 +
第一种 (1)+ 类型 (2)+
第二种 (3) 类型 (4)
第三种 (5)+ 第四种 (6) 类型 (7)
- -

- -
- + - +
(8)
(9)

+ -

编号 2001 2002 2003 2004 2011 2012 2021 2101 2111 2201 2202 2203 2211 2221 2231 2232 2241 2251
会计科目名称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 存入保证金 拆入资金 向中央银行借款 吸收存款 同业存放 贴现负债 交易性金融负债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应付保单红利
(三)账户的结构

1、账户的基本结构 左方 账户名称 右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 额
期末余额

左方
账户名称
右方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额 本期增加额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 少额”“期末余额”四个核算指标的关 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 期减少额
本期期末余额=下期期初余额
1300万 = 600万 + 600万 +(300万-200万) 年末 年末 年初 1~12月
(三)综合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说明: 1、从动态上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2、任一时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或是投 入的,或是借入的,或是经营过程赚取的。
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 的影响
二、账户



(一)定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 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全面、连续、系 统地记录会计要素分类核算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 及其结果的记账单元。 (二)账户与科目的关系 1、联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 就是账户的名称。他们对会计要素的分类是一致 的,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核算范围相同。 2、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 的项目名称或标志;而账户不仅对会计要素进行 了分类,并且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能够记录 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是经济业务的载体。
总分类科目采取“四位数制”编号: 千位数码代表会计科目按会计要素区分的类别; 百位数码代表每大类会计科目下的较为详细的 类别; 十位和个位数码一般代表会计科目的顺序号。 为了便于增加和建立某些会计科目,科目编号 留有空号,企业不应随意打乱重编。企业在填 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 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 不应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14
15 16 17
1132
1201 1211 1212
顺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编号 1302 1303 1304 1311 1321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11 1421 1431 1441 1451
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概念: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 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相反的方向在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 方法。 注意:“借”和“贷” 记账符号 ①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左为借,右为贷。 ②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或减 少。 ③表示余额的方向。
顺序号 60
编号 1631
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油气资产
61
62 63 64
1632
1701 1702 1703
累计折耗
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5 66
67 68
1711 1801
1811 1821
商誉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独立账户资产
顺序号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顺序号 124 125 126 127
编号 6001 6011 6021 6031
会计科目名称 六、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 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保费收入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6041
6051 6061 6101 6111 6201 6202 6203 6301 6401 6402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1、会计科目按其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经济内容分类,也就是按科目反 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 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类会计 科目。 2、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1)总分类会计科目:对会计科目的具体内容 进行总括性分类,提供总括性核算指标的科目。 (2)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内容 进行进一步分类,提供详细、具体核算指标的 科目。
编号 1501 1502 1503 1511 1512 1521 1531 1532 1541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11 1621 1622
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 长期应收款 未实现融资收益 存出资本保证金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未担保余值 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顺序号 1 2
编号 1001 1002
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存放同业 其他货币资金 结算备付金
3
4 5 6
1003
1011 1012 1021
7
8 9 10 11 12 13
1031
1101 1111 1121 1122 1123 1131
存出保证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应收代位追偿款 应收分保账款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拆出资金 贷款 贷款损失准备 代理兑付证券 代理业务资产 材料采购 在途物资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 发出商品 商品进销差价 委托加工物资 周转材料 消耗性生物资产 贵金属 抵债资产 损余物资
顺序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原材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关系
会计 对象
六项会 计要素
几十个总 账科目
成百上千个 明细科目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



记账方法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如何将其记录在 账户中的方法,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 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只在一个账户中 记录的方法。单式记账方法往往只重视涉及现金 以及欠人与人欠等债权债务的核算,不能系统地 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全貌。 复式记账法是在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 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 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2、会计实务中账户的基本结构 (1)账户的内容(表格见下一页) 在实际工作中,账户的具体结构并非采用“丁” 字账,而是根据业务需要加以设计,一般包括如 下内容: ①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②日期和摘要:登记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 ③凭证编号: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依据 ④左方、右方和余额:记录由于经济业务引起的 有关项目的增加额、减少额以及增减变动后的结 果。 (2)账户的格式 三、账户的分类 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一致。

(一)经济业务: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中,能够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各 种交易或者事项,也称经济事项,称为经 济业务或会计事项。
(二)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 影响

资产 1、借20万元 +20万
=
负债+ +20万 -20万
所有者权益
股东投资10万 2、归还20万元 -20万 退还资本50万元 3、提现金5万 +20 4、 债转股90万 -20 -90万 +90万
第二节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概念: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一 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设置会计科目 1、定义: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 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客观要求,事先规 定了分类项目的名称、编号以及核算的内 容。


2、原则 (1)适应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 制造业设“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商品流通 企业没有这样的科目。 (2)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有用) (3)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统一性是指企业设置会计科目要按国家统一制定的 会计报表列报要求提供规定的有关会计信息;灵活性是 指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要在满足国家统一规定的准则下, 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管理要求设置适合本 企业会计核算的会计科目。 (4)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会计科目的 名称要简明、易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