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比较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财政拨款收支表
财政拨款收支表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的报表。
财政拨款收支表的作用是提供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及结余规模及变动情况的信息,从 而帮助报表使用者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收支状况。
财政拨款收支表的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即财政拨款的确认以款项是否在本期收到或支付为依据。
05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 控制与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 性,防止财务舞弊和腐败行为。
规范会计核算流程
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及时,提高行 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费用定义
费用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 各种耗费和损失。
费用分类
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 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
费用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费用管理,控制费用支出,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利润
利润定义
利润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计算
利润的计算主要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 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利润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为事业发展提供资 金保障。
0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 方法
收付实现制
定义
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付出现金的时 间为标准,记录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 算方法。
特点
收付实现制只关注现金交易,不考虑 非现金交易或未来可能发生的交易。
适用范围
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特 别是对预算管理要求较高的单位。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知识梳理2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包括: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
2、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属于非盈利组织,其业务目标为谋求最大的社会效益。
3、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应以收付实现制为结账基础,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4、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1)、应与国家预算管理相适应,以预算和业务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
2)、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基础。
3)、主要核算有关收支结余,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
5、意义: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职责是核算、监督与分析。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正确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促使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1)、正确组织预算财务收支核算,有利于促进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
2)、严格监督预算财务收支活动,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
3)、认真分析预算财务收支执行进度,有利于调节资金供求,合理调度资金。
6、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是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建立的。
7、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分为:政府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财政会计(中央、省、市、县、乡等5级)、行政单位会计(行政主管单位会计、二级行政单位会计和基层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类似。
8、凡是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的行政主管单位所实行的独立会计核算,称为行政主管单位会计。
9、凡是向行政主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且有下属单位的行政主管单位所实行的独立会计核算,称为二级行政单位会计。
10、凡是向上级行政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且无下属单位的行政单位所实行的独立会计核算,称为基层行政单位会计。
1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一般的对象,式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资金活动过程和结果,即这些部门和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
资金运动过程:国家预算资金活动、单位的资金业务活动。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异同行政单位是指国家机构、政府部门、军队单位等,而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社会或者企业设立、从事公益事业活动的单位。
它们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一些异同点,下面将对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异同进行具体分析。
一、核算目标不同行政单位会计的核算目标是正确反映行政单位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提供决策参考和对外报告的信息。
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为了明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用以评价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
二、财务管理方式不同行政单位会计在财务管理方面受到政府的监管,资金来源主要是靠政府拨款、税收等,支出主要用于公共事务、行政管理。
而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更加灵活,它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获取收入并进行支出,自主决策的权利较为独立。
三、会计制度不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上也有所不同。
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主要依据国家颁布的财政会计制度,严格遵守相关法规。
而事业单位则需要遵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
四、财务报告要求不同行政单位会计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财务预算、收支决算等,这些报告需要提交给上级财政部门或者相关主管部门。
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则除了财务预算、决算外,还需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这些报表需要向社会公开。
五、会计核算内容不同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主要包括预算会计核算、基本建设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
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还需要涉及捐赠、政府补助、公益活动等特殊核算内容。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上有着明显的异同点。
了解这些异同点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指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会计工作。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会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义、特点、职责、工作内容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义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行政管理机关直接管理的事业组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即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会计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此背景下,需要承担起有效利用和管理财务资源的任务,确保财务活动合规并支持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1. 公益性质: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公益职能,会计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
会计在资金的收支管理、财务报告编制等方面,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并体现良好的公共管理原则。
2. 行政性质: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受行政管理机关管理,会计工作必须遵循政府的财务管理规定和程序,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3. 非性盈利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政府的经费拨款,因此会计工作在收入和支出的核算中不涉及盈利性问题,而更注重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责1. 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负责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核算收入和支出,保障财务资源的有效利用。
2. 财务报告:会计要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报告,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3. 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要负责对其进行登记、折旧和清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工作内容1. 财务核算:负责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包括财务凭证的登记、分类账簿和总账的建立和维护等。
2. 预算编制:负责协助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年度预算,并进行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评估。
3. 财务审核: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的审核和支付工作,确保财务活动合规并符合财务预算。
4. 财务报告:负责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和相关财务分析报告,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汇报财务状况。
2019年整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二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念与特点一、行政事业单位(一)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二)、事业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事业单位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一)行政单位会计特点行政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满足公共需求是行政单位业务活动的目的,具有明确的非市场性;(2)行政单位必须按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收支核算,收付实现制是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
(3)行政单位会计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是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经费的主要资金来源,开展业务活动创造的收入也是其资金来源之一;(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经营性业务收支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3)因事业单位的行业不同,事业单位会计有更详细的分类,如学校、科研单位、医院等;(4)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可以进行成本核算。
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制度(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分为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科目、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审和附则。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已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实施,适用于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
其主要内容有:(1)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2)规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为会计要素;(3)规定了“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为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式,规定了记账方法为借贷记账法。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参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会计科目(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附件1:《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简述题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简述题(最新版)1.(P48)比较财政总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的不同。
答:(1)核算对象不同: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就是各级政府总预算执行过程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以及在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②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就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收支及其结余,以及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及费用。
(2)管理体系分级不同: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管理体系与政府预算组成体系相一致,也分为五级,即有一级政府就要建立一级总预算,每一级政府的总预算都在财政部门设立财政总预算会计。
②政府会计的分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分为下列级次:一级预算单位,二级预算单位,基层预算单位。
2.(Ps1)简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法规体系。
答:(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方案》等。
(3)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规章制度。
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的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等。
3.(P52)简述我国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内容。
答:(1)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主要对政府会计目标、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确认基础,以及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列报要求等做出规定。
(2)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
政府会计的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主要规定政府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具体规定经济业务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3)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主要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等。
9.(P49)政府会计是如何分级的?各级的含义是什么?答: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分为下列级次:(1)一级预算单位,也称一级会计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预算的为一级预算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及货币性资产核销账务处理比较解析
三、 “ 待处 理财 产 损 溢 ” 账户 与 “ 待处置资产损溢” 账户 的具 体核 算 步骤 、
“ 待处 理财 产损 溢 ” 账 户 和“ 待处置资产损溢” 账 户 名称 不同 , 核 算范 围上也 存在 着差 异 。但 是 如果 行 政 单位 的 一项 资产 的处置 需要 通过 “ 待 处理 财产 损 溢” 账 户进 行 会计 处 理 , 事业单 位对 这一 资 产 也需 要 通 过 “ 待 处置 资 产 损 溢” 账 户 进 行 会计 处理 , 两 者在 具体 核算 步骤上 基本 是一致 的 。
户, 贷记 “ 其他 收入 ” 账户 。 2 . 对盘盈 存 货 、 固定 资产等 实物 资 产 的会 计 处理 上 存在
“ 待处理 财产 损 溢” 账 户 进 行 会 计处 理 , 而《 事业 单 位 会 计 制 度》 对 上述 内容并 没有 要求 通过 “ 待处 置 资产 损溢 ” 账 户进 行
会计 处理 。
账户 , 贷 记“ 其 他应 付款 ” 账户 ; 无 法查 明原 因 的现 金长 款 , 报
经 有关 部 门批 准后借记 “ 待处 理 财产 损溢— — 待 处理 财 产价 值” 账户 , 贷记 “ 其他 收入 ” 账户 。 ( 2 ) 《 事业 单位 会计 制度 》 中 对库 存 现金 短 款 或长 款会 计 处理规 定 。《 事 业单 位会 计制度 》 中对 于 现 金短 缺 , 应 由责任 人赔偿 或 向有关 人 员 收取 的部 分 , 借记“ 其 他 应 收款 ” 账户,
短款 , 《 行政 单位 会计 制度 》 规定 通 过 “ 待 处 理财 产损 溢 ” 账户
进 行会 计处 理 。对于 现金短 款 , 在 查 明 原 因 之 前 应 该 按 照 实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财政会计◆资产的核算;包括财政性存款、有价证券、暂付及应收款项、预拨款项、财政周转金放款、借出财政周转金以及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资产(掌管与控制).其他财政存款核算财政周转金、预算资金存款、专用资金存款。
“财政周转金放款”是直接贷付给用款单位的财政有偿资金,用来核算有偿资金的播出、贷付及收回。
借方登记贷付数,贷方登记收回数;借出财政周转金用来核算财政部门借给下级财政部门周转金的借出和收回情况。
借方登记贷付数,贷方登记收回数。
◆价证券;各级财政职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购买国家指定由地方各级政府购买的有价证券。
◆在途款:核算决算清理期和库款报解整理期◆暂付款,年终,原则上一般无余额◆与下级往来,是资产性质的账户。
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借方余额:上级财政应收回下级财政的款项,贷方余额:应把它看作负债,反映上级财政借用下级财政数或上级财政多收到下级财政归还的借款数。
◆预拨款项包括预拨经费和基建拨款,预算拨款有划拨资金(实拨资金)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的拨款和财政部门经办的直接支出用这种方式。
限额拨款(限额管理)目前中央级行政单位的经费拨款和建设银行的基建拨款用这种方式◆负债的核算:为了核算负债应设置暂存款、与上级往来、借入款和借入财政周转金。
◆与上级往来:是双重性质的账户,当出现借方余额看作资产,反映下级财政借给上级财政的数额或下级财政多收上级财政的数额。
◆借入款;国家发行债券举借的债务。
◆净资产的核算:包括各项结余(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专用基金结余)与“预算结余”账户贷方“对应的有:(一般预算结余,补助收入,上解收入,调入资金。
)与基金预算结余账户借方对应的有:基金预算支出,补助支出,调出资金。
“预算周转金”:借方一般无余额,明细账不单独设置◆收入的核算我国预算收入的征收机关有财政机关(企业上缴利润、农牧业税),税务机关(工商税收、企业所得税)、海关(关税)。
资金调拨收入的核算(补助收入、上解收入、调入资金)调入资金是为了平衡一般预算收支,仅限于地方弥补财政决算赤字。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
四、净资产的计量不同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资产减负债和收入减 支出的差额,包括固定基金、结余等。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 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事业单位净 资产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 结余和经营结余等。其中,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 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主要包括职工 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
2、支出
行政单位的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 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行政单位的支出根据资金管 理要求分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经常性支出是指 行政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 支出;专项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完成专项或特定工作任 务发生的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 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 设项目的开支,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 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其中,事 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 活动发生的支出。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 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 的支出。
一、定义不同
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年度财务收 支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 一个组成部分。 行政单位会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行政机关和实 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行政单位核 算、反映、监督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专业 会计。
二、核算特点不同
行政单位会计:
1、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 2、不需进行成本核算 3、收支核算服从预算管理的要求 4、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财务会计)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会计
1.政府与事业单位是指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核算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与预算管理相适应,核算预算和业务收支,计算收支余缺,并以收支结余核算为中心,具体特点:(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应于国家预算管理相适应,以预算和业务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
(2)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兼有权责发生制的结账基础。
(3)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核算收支结余,一班不进行成本核算。
3.政府与事业单位的组成体系: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计课有政府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所组成。
政府会计是政府财政部门与行政单位,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室核算和监督各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情况的会计。
我国国家的预算组成体系是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建立的,国家预算有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国务院直属各部门的预算为中央预算,省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为地方预算国家预算按照预算收支管理范围,又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于此相适应,政府会计也可分为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
4.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政府财政会计分为中央财政会计和地方财政会计。
中央财政会计也称中央财政总会计。
地方财政会计又可分为省、市、县、乡等各级财政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划分为行政主管单位会计、二级行政单位会计和基层行政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划分为事业主管单位会计、二级事业单位会计和基层事业单位会计。
5.政府财政会计的会计要素:由资产、负责、基金、收入、支出和结余构成。
6.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静态:资产=负债+净资产动态:收入—支出=结余在收入和支出尚未结转的情况下,可写成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资产=负债+净资产+结余7.政府与事业单位的会计任务:(一)反映和监督预算财政的收支情况,确保国家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监督预算执行,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分析预算执行进度,确保预算资金供求。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11. 引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的会计制度。
相比于企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更加注重对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监督,以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目标。
本文将介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特点、核算方法等。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进行记录、处理和报告的一种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设立、主要为公共服务目的而存在的非营利性组织,如公立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目标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监督。
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非营利性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最终目标不是追求盈利,而是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目标。
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不计提利润、不分配盈余,而是注重对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3.2 群众性质行政事业单位服务于广大群众,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群众社会捐款。
在会计核算中,需要对来自不同来源的资金进行分类、登记和报告,以保证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
3.3 银行结算特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不同之处在于银行结算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结算是政府资金与单位资金的结算,需要按照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操作,如资金预算、资金拨付、资金结转等。
3.4 监管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结果需要向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报告,以接受政府的监督和审计。
因此,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配合政府进行财务审计。
4.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方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两个方面。
4.1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心内容,主要用于记录和报告单位的财务活动情况。
财务会计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和费用等方面的核算。
在财务会计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要使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来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分析是其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文将从预算和会计核算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正确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和会计核算,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分析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费控制的重要手段。
预算编制应根据计划和各项工作的需要,合理制定,并落实。
预算编制应满足科学、合理、有效、透明的要求,确保经费的合理支出。
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及时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预算调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预算分析是对预算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和优化,从而得到更加合理的预算方案。
在预算分析过程中,需考虑单位的资金来源、使用范围、预算方案等因素,以便研究出更加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
此外,还需对各项预算指标进行调整,如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增加重要性和紧迫性高的项目的支出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会计核算分析会计核算分析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单位未来的财务状况提出预测和建议的过程。
在会计核算分析的过程中,每一个单位都需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会计核算分析能够帮助单位更加精确地掌握自己的财务状况,帮助更好地制定预算方案和经费调配计划,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会计核算分析过程中,需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包括预算收入情况、预算支出情况、资金利用效率等。
此外,在进行核算分析之前,还需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便进行更加清晰的分析。
对于财务指标的整理和归纳,可以建立财务指标数据库,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便于进行比较和分析。
综上所述,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分析是其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预算和会计核算分析方面,应注重实践和经验总结,不断推进工作水平的提高,为更加有效地为人民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政府会计基本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政府会计基本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比较研究作者:李凌燕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3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会计行业也随之加快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2015年颁布与实施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与正确指引。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其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发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而2012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体系的雏形。
在应用实践中,这两部会计准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政府会计基本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方针,注重会计行业发展建设,通过实施《政府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进一步为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此外,也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法律体系,这两部法律法规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有些模糊的问题,因此,文章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比较与分析,希望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政府会计基本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一)二者的相同之处会计是一项十分复杂且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基本准则》和《事亚单位会计准则》都是我国行政法规中调整会计工作以及所产生的一系列关系的一种基本制度,对会计确定基础、会计记账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同时对于财产的使用、分配、管理以及收益虽然有一定的规定,但还是以双方当事人约定为主,这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基本准则》都包含了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分期付款方式以及货币计量等。
此外,《基本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内容都体现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要将具有积极作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基本准则》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去,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实力,这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基层会计是行政编我是事业编
基层会计是行政编我是事业编摘要:一、基层会计的编制类型二、事业编与行政编的区别三、个人选择事业编的原因四、基层会计工作内容与挑战五、事业编的发展前景正文:基层会计是指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基层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
在编制方面,基层会计有行政编和事业编两种类型。
行政编是指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员,其编制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
事业编则是指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其编制属于事业单位序列。
这两种编制类型在招聘方式、管理体制、工资待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我国,行政编与事业编的主要区别在于:1.招聘方式:行政编一般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选拔,而事业编则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选拔。
2.管理体制:行政编受《公务员法》约束,管理较为严格;事业编则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约束,管理相对较为灵活。
3.工资待遇:行政编的工资待遇由国家财政负担,事业编的工资待遇则由所在单位自行负担。
4.职业晋升:行政编的职业晋升通常较为稳定,事业编的职业晋升则受到单位发展和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选择事业编的原因是,相较于行政编,事业编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此外,事业编的单位通常更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成长空间。
作为基层会计,我的工作内容包括:1.账务处理: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日常账务处理、凭证审核、报表编制等工作。
2.税务申报:负责单位的税收申报、缴纳及税务筹划等工作。
3.内部控制:参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审计配合:配合外部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确保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合规。
基层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包括:1.政策法规变动: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不断更新,基层会计需要及时了解并掌握相关法规,确保工作合规。
2.业务量增加:随着单位业务的发展,基层会计需要处理的财务事务越来越多,对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信息化要求提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基层会计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层会计是行政编我是事业编
基层会计是行政编我是事业编摘要:一、基层会计的定义和职责二、行政编和事业编的区别三、基层会计人员的工作现状和挑战四、如何提升基层会计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五、结语正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会计在行政事业编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在这个岗位上,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行政事业编的运作规律。
那么,基层会计人员如何在这个领域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呢?一、基层会计的定义和职责基层会计,顾名思义,是指在行政事业编中最基础的会计工作岗位。
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单位的日常财务核算、报表编制、经费报销、资产管理等工作。
此外,基层会计还需要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行政编和事业编的区别行政编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公有部门的编制,其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事业编则是指公有部门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编制。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行政编人员主要从事管理、监督等工作,而事业编人员则更侧重于实际操作。
三、基层会计人员的工作现状和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会计人员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
他们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确保各项财务工作的准确无误。
其次,政策法规不断更新,基层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此外,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四、如何提升基层会计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1.学习提升:基层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沟通能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效果。
3.团队协作:懂得协作的重要性,与同事共同分担工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4.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
5.自我调整:面对挑战和压力,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结语作为一名基层会计,不仅要有扎实的业务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抗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单位负债的内容及科目
负 债 的 内 容
及 会 计 科 目 政
行政
单位 科目
行政单位收入的内容及科目
拨入 财政或上级拨 入的 收 入 的 内 容 拨入 的 收入 收入 收入 拨入 拨入 会 计 科 目
行政单位支出的内容及科目
支出 支 出 出 支 出 的 内 容 出 支 出 出 支 出 出 支出 支 会 计 科 目
名称不同、 暂付款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其他应收款 材料 其他应付款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 事业收入
名称有区别、核 库存材料 名称有区别、 算内容和使用方 法基本相同的会 暂存款 计科目 预算外资金收入
名称相似或相同、内容及方法有区别的科目
对比项目 行政单位会计科目 总账科目 拨入经费 名称相近 (或不同), 或不同), 但核算内容 及方法不同 的会计科目 (主要表现 在专项资金 的核算) 的核算) 拨出经费 经费支出 结余 有价证券 明细科目 拨入正常经费 拨入专项经费 拨出经常性经费 拨出专项经费 经常性支出 专项资金支出 经常性结余 专项资金结余 → → → → → → → → →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总账科目 财政补助收入 拨入专款 拨出经费 拨出专款 事业支出 专款支出 事业结余 对冲结转(无科目) 对冲结转(无科目) 对外投资
项目八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比较
行政单位会计要素简介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比较 事业有、行政没有的经济业务 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基本核算业务比较
行政单位会计要素及科目
资产 负债 收入 支出 净资产
行政单位资产的内容及科目
政 货币资金 金 政 行 总 帐 资 产 的 内 容 资产 货 资产 资产 及 科 目
行政单位净资产的内容及科目
净 资 产 的 内 容 资 资产 会 计 科 目
行政与事业会计科目比较
名称、内容及使用方法相同的科目 名称相似或相同、内容及使用方法相同的科目 名称相似或相同、内容及使用方法有区别的科目
名称、 名称、内容和使用方法完全相同的科目
对比项目 行政单位会计科目 现金 银行存款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应返还限额 名称、 名称、核算 应缴预算款 内容和使用 方法完全相 应缴财政专户款 同的会计科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目 应付地方(部门) 应付地方(部门)津补贴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固定基金 其他收入 结转自筹基建 固定资产 现金 银行存款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应返还限额 固定资产 应缴预算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应付地方(部门) 应付地方(部门)津补贴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固定基金 其他收入 结转自筹基建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事业有、 事业有、行政没有的经济业务
非财政性资金的调剂 经营性活动 专用基金 结余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