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佛文化”因缘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印度、尼泊尔一带。
根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禁止修建佛寺,由此推断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早的时间应在秦始皇时代。
从古至今,佛教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历史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
佛教中的许多思想在我国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一、否定宿命论佛教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
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命运也是如此。
坏的命运可以凭借着多做善事、进行忏悔而加以改变。
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的不可更改的。
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自身道德和行为上的修行加以改造。
同样地,好的命运如果不加以维护,也会失却堕落。
在鲁迅的作品《祝福》中,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
但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却是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的人物。
她进行过自发的抗争。
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是因为她希望土地庙的门槛能代替她遭受万人践踏,在来世改变自己现在的处境以获得的幸福。
二、顺其自然的思想人生皆苦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相信地狱轮回,因果报应。
人生是苦的,在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修行提高自身的修养获得来生的幸福。
但对于当下的苦难,则应当顺其自然。
出家是看破红尘的话,那么涅槃则是最终的解脱。
许地山《命命鸟》中的敏明和加陵通过涅槃以及生死轮回,最终实现了摆脱人生苦痛的愿望和理想。
在佛教中,涅槃意味着生死相续,是佛教徒力求达到的一种不死不灭的最高理想境界。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更是有着凤凰涅槃的典故,意思是指历经艰险而后浴火重生。
三、丰富多样的佛教意象佛经中涉及到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形象,它们随着佛经的翻译而进人了中国文学的画廊,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就是来源佛经之中的神猴形象。
佛经文学中的植物形象,也在佛教文化的东传过程中,渗透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
其中最典型的是莲花意象。
周敦颐《爱莲说》中盛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姓名:左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罗成琰20030501摘要y663872文学是人类言说苦难的诗学方式,宗教是苦难世界的人们幻想幸福的意识形态。
对苦难的共同关注是佛教文化价值观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首要契合点。
在随缘中承担苦难、在还灭消解苦难、在度化中救赎苦难这三种佛教应对苦难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阐释佛教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间关系的新视角。
+文章以佛教“三三法印”、“四圣谛”及禅宗理论为宗教理论背景,来论述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和渗透,同时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带有佛教色彩的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废名、许地山、施蛰存、李叔同、苏曼殊、徐志摩、汪曾祺、史铁生、马原、余华、阿来、阎真等作家及其作品的个案分析和系统梳理来论述20世纪中国文学对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在价值观上的选择、亲近与背离,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论述中,文章认为,因为对苦难及应对苦难的方式的共同关注,佛教获得了现实层面的可行性和终极层面的永恒性,20世纪中国文学因此获得了一种可贵的人本主义品质。
菩提之花与缪斯之光必将在未来继续照亮人们选离人生苦难、重返精神家园的漫漫旅程。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佛教苦难随缘还灭度化ABSTRACTLiteratureiSthepoeticalwayforthehumanbeingstonarratethesuffering,religionisakindofideologyforpeopleinthesufferingtoimaginehappiness.FocusingonthesufferingtogetheristhefirstfusionpointbetweenBuddhismcultureandChineseliteratureof20“1century.Therearethree.13uddhismwaystodealwiththesuffering.bearingsufferingthroughobeyingthedestiny、dispellingthesufferingthroughextinguishingthedestinyandsavingthesufferingthroughsalvingthesufferingpeopletothenirvana,whichprovideUSwithanewperspectivetointerprettherelationshipbetweenBuddhismandChineseliteratureof20址century.Thisarticletook“ThreeDharmas”、“FourSaint.doctr.ines”andZenasitsreligioustheorybackgrand,todiscusshowthethreewayshadaffectedandpermeatedintotheChineseliteratureof20仙century.Atthesametime,throughindividuallyandsystematiclyanalyzingthefamouswritersofChinain20”centurywhohadtheBuddhismcharacteristicsuchasLu-xun、.Shen—congwen、Feng.zikai、Fei.ruing、Xu-dishan、Shi-zhecun、Li—shutong、Su—manshu、Xu.zhimo、Wang—zengqi、Shi—tiesheng、Ma—yuan、Yu—hua、A-lai、Yan.zhenetc.thisarticlediscussedhowtheChineseliteratureof20mcenturyhadchosen、closedtoanddeviatedfromthethreeways.Inthediscussingofmutualinfluence,thisarticledrewitsconclusion:becauseoffoeusingonthesufferingandthewaystodealwiththesuffering,Buddhismhadgottentherealisticfeasibilityandtheultimateandperpetualvalue,andChineseliteratureof20‘“centuryhadgottenapreciouscharacterofhuman‘centeredthought.TheflowerofBuddhiandthelightofMusewillbeboundtoilluminatetheendlessjourneyforpeopletodepartfromthesufferingandtoreturntotheirspiritualhomelandinthefutureKeywords:ChineseSufferingObeyingtheSalvingliteratureof20‘“centurydestinyExtinguishingIIBuddhismthedestiny引言文学是人类言说苦难的诗学方式,宗教是苦难世界的人们幻想幸福的意识形态。
鲁迅的_立人_哲学_佛文化与_野草_之八
2010年8月 湘南学院学报 Aug.,2010 第31卷第4期 Journal of X iangnan University V ol.31N o.4收稿日期:2010-02-20作者简介:杜方智(1938-)男,湖南永州人,教授,研究方法:鲁迅、柳宗元、佛文化。
鲁迅的“‘立人’哲学”———佛文化与《野草》之八杜方智(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 4250006)摘 要:鲁迅的“立人”哲学包括“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方面,它的产生有一历史发展过程。
“立人”哲学与佛文化、自主思想、众生平等、重善奉行有一定的联系。
鲁迅在《野草》中,借用佛文化从四个方面实施“立人”哲学:信仰意识与看客心理,献身精神与自私行为,自主立场与奴才德性,战士英姿与庸众丑态。
关键词:鲁迅;“立人”哲学;平等;信仰;献身;庸众;看客中图分类号:I21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73(2010)04-0079-05 鲁迅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认真研究佛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社会原因,他“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①其次是感情原因,从日本回国后,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荒原,孤独、苦闷、悲哀、失望,看不到前途,看不见曙光。
而他与朱安女士的不幸婚姻,更使他陷入绝望无助的境地。
他在无法排遣的“痛苦”、“寂寞”中感到:“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
”②再次是学术原因,他阅读佛教典籍,认真钻研佛文化,是为古典文学研究搜集材料,寻找证据,拓宽眼界,开辟新途。
这些原因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比较起来,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他的“立人”哲学。
一 “立人”哲学包括“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方面,他是鲁迅提出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所谓“改造国民性”,就是对一个民族整体的、固有的、消极的精神文明道德素质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所谓“立人”,就是对一个民族群体的、应有的、积极的精神文明素质进行与时俱进的建设。
《野草》中佛教思想的体现
《野草》中佛教思想的体现《野草》面世已八十多年了,但面对这一丛“野草”,总是隐隐感到,有一种核心的东西存在着,却难以抵达。
像一粒跌落人间的陨石,尽管再小,却来自一个更广大的宇宙,《野草》的背后,似乎也有一个广大而未知的精神世界。
《野草》的信息,只有在进入这个精神世界后,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破译。
我想指出的是,这一隐藏在《野草》背后的精神世界,是佛教。
鲁迅与佛教的关系,作为“鲁迅与×××”的研究模式,早已成为研究对象,鲁迅与佛教的事实性联系,就像鲁迅研究的其他领域一样,也几乎被穷尽。
基本的事实是,鲁迅接触过佛教,曾大量购阅佛典,但他并没有皈依三宝,在气质与个性上看,甚至与佛教相当隔。
这里强调佛教对鲁迅的影响,就像上文所言《野草》背后似乎有一个广大的精神世界一样,确实是出于一种直感,我感到,在外在的个性气质、人生态度与佛教似乎格格不入的鲁迅身上,潜隐着一股来自佛教的气息,这些,亦已成为人间鲁迅的底色。
鲁迅与佛教,二者若即若离,且皆幽深曲折,若仅限于事实性层面,或仅执著于佛教的义理作对照式阐释,似难深入。
深得佛门三昧的徐梵澄曾借用庄子“雷声而渊默”语形容鲁迅:其冷静,“渊默”,不能纯粹是对辛亥革命后的许多事情的失望造成的,必亦是由于一长期的修养,即内中的省察存养而致。
换言之,在自己下过绝大的功夫。
显然,这必是受了佛经或老、庄的影响。
①诚哉知人之言,其人更多的精神信息,蕴于“渊默”之中。
但由“雷声”而探其“渊默”,则又何其难也。
《野草》与佛教,亦复如是。
一鲁迅与佛教的因缘鲁迅与佛教,曾有一定因缘。
为求平安,他自小就被父亲领着拜当地长庆寺的主持和尚龙师傅为师,赐法号长庚;幼时出入迎神赛会和目连戏,“无常”和“女吊”等佛、道结合的民间宗教文化,也给他一定的熏陶。
如果龙和尚是他的第一个师傅,则他的第三个师傅也与佛教有关,留学日本时,曾随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和楚辞,章氏其时已转治佛学,倡以佛法救国,深请唯识宗。
一花一世界——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中的人性美
一花一世界——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中的人性美作者:卢军范丽媛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10期摘要:《我的第一个师父》是鲁迅晚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文笔幽默亲切,描绘了以龙师傅为代表的俗世和尚群像。
他们不拘于佛教的清规戒律,大胆追求俗世生活。
虽然看似与佛教相悖,实则是人性与佛性自然和谐的通融。
散文在美与丑的二元对立中凸显了健康自然的人性美,从而达到对人性美的歌颂。
关键词:《我的第一个师父》人性美俗世和尚佛教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我的第一个师父》发表于1936 年4 月15 日《作家》月刊第一卷第1 期,讲述了鲁迅童年时代所拜的第一个先生龙师傅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立身行事迥异于传统的和尚形象。
龙师傅是周氏家族为了护佑长男鲁迅而选定的和尚师傅,但在幼年的鲁迅眼里他就是一个剃了头的俗人。
鲁迅在暮年回忆起龙师傅,不仅因为他是自己的第一个师傅,更是由于龙师傅身上所体现的本真自由的人性美。
一、俗世和尚群像《我的第一个师父》与鲁迅以往投枪匕首式的文字风格不同,这篇散文语调平和有趣,塑造了以龙师傅为代表的远离清规戒律的俗世和尚群像,将笔触聚焦到人性的本真,赞扬健康自然的人性美。
龙师傅俗名龙祖,是绍兴长庆寺的住持。
据相关资料记载,长庆寺建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是浙江绍兴著名的八大寺院之一。
长庆寺在清朝时还设有“僧纲司”,凡是绍兴府内触犯了法规的出家人,一律都要交由长庆寺的“僧纲司”处理,不用经过县衙等俗世机构。
这说明长庆寺在绍兴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龙师傅作为长庆寺的住持,在众僧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然而有趣的是,龙师傅的法号却鲜为人知,不论是谁都称呼其为“龙师傅”。
单从这一点来看,龙师傅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和尚,也正好印证了鲁迅认为他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的看法。
在这篇散文中,和尚更类似于一个职业。
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汪曾祺的名篇《受戒》,荸荠庵里的和尚们与鲁迅笔下的龙师傅有异曲同工之妙。
鲁迅生命哲学观照下的“佛系”青年
鲁迅生命哲学观照下的“佛系”青年®丰字儿嶄粉未内容摘要:当下流行于青年中的“佛系”文化,表面上看是一种从容淡定的人生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消极被 动心态的折射,“佛袍”下掩饰的是精神内虚。
鲁迅的生命哲学以“立人”为核心,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 一种进取的、发展的、创造的哲学。
借助于这一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榨出当代青年“佛袍”下面藏着的“小”,而且 能够开掘出他们内心蕴藏着的“大”,启发广大“佛系”青年脱下阴冷的“佛袍”,从狭小的生命格局中挣脱出来,在广大的社会与时代中追求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生命哲学生命意义“佛系”青年当代青年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03文学敎育青年是一个人的生命黄金期,也代表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所 以向来为鲁迅所关注,五四时期 他曾作过这样的寄语:“愿中国青 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 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 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 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 火。
”[1]然而,百年之后,当代中国 青年中却分明涌动着一股“冷 气”,那就是时下流行的所谓“佛 系”文化。
“这就是我的一生啊,怎 么样都行,无所谓”;“都行、可以、没关系”;“无欲无求才是王者荣 耀”……凡此种种,都是典型的 “佛系”文化流行语,从中我们既 感受不到一点生命的“热”,也看 不到任何一点生命的“光”,有的 只是冷飕飕、阴沉沉、灰蒙蒙、惨 淡淡。
青年人本该热情澎湃、朝气 蓬勃,但是如今生命底色竟至于 如此,人们不禁要问中国青年怎 么了?鲁迅果真有先见之明,他百 年前的上述寄语,言语中流露出 对青年人的担忧,那就是容易受 “冷气”的侵袭而不自觉归顺于 “自暴自弃者流”。
鲁迅的话不幸 言中,更不幸的是“中枪”的竟然是百年以后的当代青年!所谓“佛系”青年,究其实质不过就是“自暴自弃者流”,只不过罩上了一层雍容华贵的“佛袍”,以一副超凡脱俗的面目来掩饰自己精神的内虚。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术界对鲁迅 的观点
更能举出的,是鲁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整理,他的《中国小 说史略》,恐怕到现在为止,在学术水平上,还没有一部小 说史全面超过了它。可以说鲁迅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给予科学 整理的第一人。这些事实和鲁迅的这样一些言论,都足以证 明鲁迅没有全盘地否定传统,对传统的看法是全面的。但是 还必须正视另外一个事实,鲁迅在论述传统文化的时候,从 来不是既然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既有缺点又有优点。而 是更多地说传统的缺陷,弊端,也就是说,他是偏至的,而 且,鲁迅直言不讳他是偏至的,他在观照传统文化的时候, 他的主要精力、重要着眼点,是对传统文化的批评,是对传 统文化有弊端,有缺陷的一面提出他的批判,他确确实实较 少地说到传统文化肯定性的一面,当然“否定”和“全盘否 定”不是一个概念。
返回
鲁迅在青年时期曾给予佛教较高的评价,在“五四” 之前也产生过研究佛教的兴趣,这来源于他当时的宗教观, 认为“希伯来之民,大观天然,怀不思议,则神来之事与 接神之术兴,后之宗教,即以萌孽,虽中国之术谓之迷, 吾则为此乃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现世,以趣绝对之 至上者也。人心必有所凭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 可已矣” ,“宗教由来,本向上之民所自建,纵对象有多 一虚实之别,而足充人心向上之需要则同然”(《集外集 拾遗补编· 破恶声论》 )
道家思想的另一位始祖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无为”的 思想。鲁迅认为‚自史迁以来,均谓周之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然老子尚欲言有无,别修短,知白黑,而措意于天下。周则欲并 有无修短白黑而一之,以大归于‘混沌’,其‘不谴是非’, ‘非死生’,‘无始终’,皆此意也。中国出世之说,至此乃始 圆备。‛(《汉文学史纲· 第三编· 老庄》) 比起老子来,庄子确实是更进一步‚自无为而入于虚无‛ ( 《汉文学史纲· 第三编· 老庄》) 作为道家始祖的老子,也是鲁迅十分注意的人物。一方面 认为他是‚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认为‚这种‘大 而无当’的思想家是不中用的,我对于他并无同情‛(1936年2 月21日致徐懋庸信);另一方面又认为他深有‚‘将欲取之 ’ 的战略‛(《三闲集·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既有空谈的一 面,又有韬略和权术的一面,这才是完整的老子的形象。
酒·药·女·佛
酒·药·女·佛——鲁迅小说简论[内容提要]鲁迅的小说研究,似乎已经被人穷尽了,以至于有人会说,鲁迅被人们研究死了,但是,我以为过去人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鲁迅小说加以历史化哲学化,即把鲁迅小说与某种历史理论、哲学理论联系起来,以鲁迅小说为该种理论的形象化,而对鲁迅个人生活经历与鲁迅小说的关系则比较忽视。
以至于鲁迅的形象给人们的感觉怪怪的。
似乎他是一个整天无忧无虑、全神贯注思考他人、思考社会的“智能人”。
这并不符合事实。
为了消除人们对鲁迅的这一误解,我写了这篇论文。
本文以为,鲁迅的小说,首先是为自己而创作的,鲁迅是一个饱尝人世间各种苦味的人,又是一个对人世间苦味特别敏感的人,所以,鲁迅内心淤满了苦痛,而小说的创作,对于鲁迅而言,首先是宣泄苦闷、寻求解脱的方便法门。
从这一理解出发,结合鲁迅个人经历,本文对鲁迅小说儿了一番重新梳理。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正文之前是一节引言,简略介绍“酒·药·女·佛”一题的出处,以及鲁迅对魏晋人关于“酒”“药”“女”“佛”的理解的评论。
正文第一部分,“酒”,旨在通过研究文本,具体论证鲁迅面对贫穷与死亡而产生的恐惧以及为摆脱恐惧而本能地产生的对酒的理解与亲近。
这一部分主要围绕《孔乙己》《在酒楼上》展开。
第二部分,“药”。
鲁迅一生遭遇众多不幸,倍受他人迫压,鲁迅本能地捡起“憎恶”作护心法宝。
本文通过《狂人日记》《孤独者》《铸剑》的分析,论证鲁迅吸纳“憎恶”又极力排拒而终于排拒不开的心理路程。
第三部分,“女”。
鲁迅象每一个男子一样也在面对女人。
但是鲁迅似乎格外不幸。
女人没有成为鲁迅心曲的倾听者,而似乎成了鲁迅生活的枷锁。
面对女人,鲁迅感到太多的无奈和尴尬。
本部分围绕《明天》《祝福》《伤逝》《离婚》加以分析,论证鲁迅为摆脱面对女人尴尬而作的自我阉割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四部分,“佛”。
通过《社戏》《女吊》等的分析,论证鲁迅所接受的佛学影响在鲁迅小说创作中的反映。
鲁迅文化与佛教的关系
鲁迅文化与佛教的关系姓名周楠学号011102053 班级(5)鲁迅的故乡绍兴,有着信奉神佛的浓厚的空气。
在这样的环境里,鲁迅从小就与佛教有了缘分。
他一生下来,家里就忙着向菩萨为他“记名”.就这样还不放心,在他不满一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附近长庆寺,拜主持龙和尚为师,师傅赠送他银质八卦一个,上面镌刻着“三宝弟子法号长庚”。
这个法名,后来也曾做过笔名(“常庚”、“庚”),并且在《在酒楼上》这篇小说里,“赠给了恐吓自己的侄女的无赖”。
他还得到两件“法宝”:一个是非喜庆大事不穿的“百衲衣”;一是每逢出门必挂在身上的牛绳—上面挂着历本、银筛之类的“辟邪物”。
鲁迅在晚年写的《我的第一个师傅》一文里,深情地回忆了龙师父及其一家人的生活。
在他的印象里,师父是一个颇具叛逆性格有很亲近的人。
论理,和尚是不该有老婆的,然而他有,并且养了4个儿子,孩子长大了,也当了和尚,有了家小。
龙师父这种蔑视佛门“清规”的行为,无疑给了年幼的鲁迅一些有益的启示。
鲁迅还生动的记述了龙师父带着第二个儿子受大戒的过程。
两排香放在他剃的精光的卤门上,同时烧起来,鲁迅担心他叫痛。
但他的师父有法子叫他儿子不喊痛。
他不说戒律,不谈教理,只在当天清早,叫了鲁迅的师兄去,厉声吩咐道:“拼命熬住,不许哭,不许叫,要不然,脑袋就炸开,死了!”在这上面,鲁迅感到“如释负重”,善男信女们也个个“合十称赞,欢喜布施,顶礼而散”了。
这些佛教仪式级其他佛事活动,使鲁迅对佛教有了最初的感性的认识了。
许多与佛教有关的民间故事,也给年幼的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还喜欢看民间戏剧,这些戏剧,差不多都与神佛有关,反映的是因果报应,目的是敬神禳灾。
同时佛教吸引鲁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思辨智慧。
佛学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思辨哲学,它不同于一般世俗认识的根本处在于它是一种彻底的否定形态的思维方法。
它认为事物的“实相”不可能由世俗的肯定性认识来把握,而只能在对各种认识的不断否定中去体悟。
这样否定的结果,从形式上看是“无所得”,但实质上则是“有所得”,只不过这种“有所得”是通过“无所得”这种否定方式达到的,实际上也即是通过否定事物具有的一般的、个别的性质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对现实的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而它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也就非常具有辩证色彩。
鲁迅的“三味”_名人故事
鲁迅的“三味”鲁迅当年读书,其师寿镜吾先生传下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后沿用为三味书屋的馆训。
三味书屋曾是鲁迅读私塾的地方,少年时代,从12岁时起,几乎有六年时间往返此地求学度过。
这间书屋我曾去拜访,只是因为受保护的缘由,许多景象已难以触摸。
比如鲁迅亲手刻着“早”字的那张桌子,被锁在屋里,不得近前打量,也就无法亲身体验。
关于“三味”的由来,有三种解释:其一,出自“三昧”,梵语samadhi 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
原是一种外来音译的佛教语言,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
其二,源于宋代李淑的《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
林辰在《鲁迅和三味书屋主人》中取义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其三,便是鲁迅的先生寿镜吾的解析:“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个中三味,既涵盖了芸芸众生之俗味,又囊括了思想精神的品味,颇显得意味深长。
我参观的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三味书屋”横悬于房梁,匾额之下挂一幅松鹿图,两旁木柱上各一副联子:“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样子。
在鲁迅眼里,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为人与治学对其影响很大。
鲁迅读的家塾原为“三余书屋”,说起“三余”的出处,要追溯到三国时期,有位叫董遇的人常劝他的学生,利用“三余”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教诲学生只争朝夕,爱惜时间。
后被塾师寿镜吾的祖父改名为“三味书屋”。
“三味”里做的事情并不复杂,读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见一斑。
无非“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老师的苛刻也并非残酷,在鲁迅笔下,先生甚至是那么和蔼可亲:“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lsquo:读书!&rsquo:先生自己也念书。
鲁迅为何写下“放下佛经,立地杀人”
鲁迅为何写下“放下佛经,立地杀人”继鲁迅手稿、信札连番在拍场创出高价之后,今冬,一幅鲁迅先生的珍罕书法即将亮相匡时秋拍“澄道—中国书法夜场”。
该挂轴为日本教育家、周氏兄弟故人清水安三旧藏,尺幅仅为20×24cm,上有鲁迅先生手书四句佛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佛经,立地杀人”。
盛放挂轴的雅致小木盒,盒盖内侧有清水安三亲笔题识:“朝花夕拾,安三七十七”,又附一段小字:“此书是周树人先生之真笔也。
思慕故人不尽,添四个字在此,这是鲁迅先生书名也。
”据匡时拍卖公司透露,该幅挂轴来自清水安三后人,估价80万人民币。
清水安三乃鲁迅兄弟旧交清水安三1891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中学时皈依基督教。
1917年,清水安三进入中国传教,并从事贫民启蒙教育。
1921年,他和妻子清水郁子在北京朝阳门外创办“崇贞贫民攻读女校”(即崇贞学园),同时在日文版《北京周报》担任记者。
约在1921、1922年,清水安三结识了鲁迅、周作人兄弟。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拜访鲁迅时的情景。
”清水安三晚年回忆:“严格地说,当时我不是专程去拜访鲁迅而是去拜访周作人的……这时,一个鼻子下蓄着黑胡须的中年男子从西厢房掀开门帘,探出头来说:‘如果我也能够的话,就进来吧,我们聊聊’。
于是我进了房间与他实行了交谈,没想到这个人就是鲁迅。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考证,清水安三的确与鲁迅、周作人兄弟相识,与周作人的关系要更为密切。
自1922年4月10日起,清水安三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周作人日记中,或清水君前来拜访,或周作人“至清水君宅”,清水安三还一度在八道湾周宅小住。
清水安三的名字首次出现在《鲁迅日记》里是1923年1月20日:“晚爱罗先珂与二弟招饮今村、井上、清水、丸山四君及我,省三也来”。
第二次是1923年8月1日,“上午往伊东寓治齿,遇清水安三君,同至加非馆小坐”。
鲁迅、周作人兄弟闹翻后,鲁迅要搬家,托清水安三借搬家用的车子。
鲁迅定居上海之后,和清水安三亦多有往来,经其引介结识内山书店老板内山完造、日本作家增田涉等。
鲁迅与佛教文化
・
3 ・ 2
鲁 迅 与 佛 教 文 化
龙永 干①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要 : 作为现代文化 中最为决绝与激 烈的反叛 者的鲁迅 , 因为 自小 与佛 教文化 的 因缘让他 与佛教文化 有 着极 为密切 的联 系。这种联 系具体表现在他对佛陀人 格的整合 、 对悲智 双运情怀 的认 同、 对虚无 与死亡主题 的表
发起信心, 增进国民道德” 认为非有佛教的无生、 , 无我、 平等 、 众生皆佛与三轮清净就不能去 国人畏死心 、 拜 金心、 奴隶心 、 退居心与德色心等等观点 , 对后来以文艺作为 自我价值所在 、 努力进行国民性改造的鲁迅无疑 也是 有 着重 要 的影响 。 与这种积极从佛教文化 中汲取有益因素致力于启蒙 的价值取 向一致 , 鲁迅在主体精神上也表现出对 于
① 作者简介 : 龙永 干 , , 男 湖南第 一师 范学 院( 东方红校 区) 中文系老师 , 研究方 向中国文学 。
维普资讯
鲁迅 l佛 教文 化 卜 j
・ 3・ 3
佛教的借重和认同。不仅早在东京求学时期 对佛学的学习便“ 用功甚猛 , 别人赶不上 ” 而且在归国后的那 , 段时 间更 是潜 心 佛经 、 手抄 宝典 , 积极 地 汲 取 佛 家文 化的精 神要 义 。 10 98到 11 期 间 , 疑是 鲁 迅 的蛰 9 8年 无 伏 与酝酿 期 。辛亥 革命 后 , 他枯 寂 的在 绍兴 会馆 中 回顾 着 童 年 的 阴影 、 学 的遭 际 、新生 》 流产 、 姻 的 求 《 的 婚 悲剧 、 亥革 命 的失败 、 辛 张勋 复辟 的丑 剧 …… 而 正在 寂寞 如长 蛇似 的纠 缠着他 时 , 代典 籍 、 帖和经 卷却 成 为 了他心 灵 与精神 的伴 侣 。现在 只要 翻 古 碑 阅先生的 日记就可以看到 , 仅在 l l 94年他就先后购买 了《 选佛谱》 释迦如来应化集》 《 《 、 释迦成道记》 《 、居 士传》 《 、高僧传》 等等。他潜心默化佛教典籍 , 旨趣与弘一法师、 其 丰子恺 以之为信念不同, 也与胡适 、 郑振 铎对 其进行 考证 研究 不 同 , 是在 由青 年的浮 躁 向中年 的成 熟沉 静转 化 时 , 而 由外 向内进行 自我精 神 的对话 和 人格意志的整合 。而就在这种精神对话和人格整合之中 , 佛学“ 成为对话 的主要画外音 ” 。③也就在佛家教 义参与的精神对话和人格整合中 , 他才在后来艰苦忧患 、 病痛交加 的生命历程中构造 了一种破除我执 和法 执、 大无 畏 、 了悟 的人格 境 界和生 命 体悟 。 大 佛教 有 大乘 和小乘之 分 , 大乘 教律 比较松 弛 , 为 世 间有 无数 佛 , 徒不 必 苦行 , 认 教 只要 实施 “ 度 ” “ 六 、 三 皈”“ 、 五戒 ” 可成佛 。而小乘 佛教 则要 严格得 多 , 便 它认 为教 徒要 独善 苦行 、灰 身灰智 、 “ ” “ ” 方 “ 断 业 灭 惑 , 能证 得 阿罗 汉成 正果 。在 这两 者 之 中 , 迅对于 小乘 给予 了更 多 的青 睐 , 鲁 他说 : 我对 于佛教先 有一 种偏 见 , “ 以为艰苦 的 小乘佛 教倒是 佛 教 , 到饮 酒食 肉的 阔人 富 翁 , 待 只要 吃一 餐 素 , 可 以称 为居 土 , 作 信 徒 , 便 算 虽然 美其名日大乘 , 流播也更广远 , 然而这却因为容易信奉 , 因而变得浮滑 , 或者竟等于零了。④可 以说正是在 ” 对 小乘 佛教 的这种 坚忍苦 行 精神 的认 同 中 , 我们 可 以见 到他 在孤 苦 寂 寞 、 患 焦 虑 中苦苦 持 存 、 毅 弘 远 的 忧 坚 佛 家文 化源 头 。同时 , 在过着 “ 行僧 ” 的生 活 的他 却诚 挚 地 爱着 这 个 世 界 , 为 “ 苦 般 因 释教 非 不厌 世 , 其所 然 谓 厌世 者 , 乃厌此 器世 间 , 而非厌 此有 情世 间 。⑤ 正是带有 对 于这个 “ ” 有情 世 间 ” 的爱 , 为苦 苦 寻求 光 明与 自 由的 到来 、 了与这无 边 的黑 暗进 行捣 乱式 的抗争 , 为 鲁迅 在近 几 十 年 间所领 受 的是 一 种 近乎 自虐 的生 活 , 甚 至 是设 法进 行 自我泯灭 , 也正 如 他 自己所说 “ 时竟 因为希 望 生命 从 速 消 磨 , 以故 意 拼命 的 做 ” 有 所 。在 他 后 来 患病 期 间 , 他依 然 能够坦然 面对 、 昂扬前 行 , 以说这 种无 我无 畏 的精神 和 意 志正是 佛 教 中所 推 崇 的对 我 可 执 的破 除 。 与此同时 , 鲜血和死亡的教训 、这历史没有年代” “ 的恐怖 、 蜕变的阴险 、 愚昧的凶顽 以及 自己只不过“ 进 化链子” 上的一 环 的 自觉 , 让他进 一 步领 悟到 了启 蒙 的历 史 局 限性 和永恒 性 , 于是 他 发 出 “ 然 明 知道 前路 虽 是坟而偏要走 , 就是反抗绝望 。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 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 、 更悲壮” 的呼号 。 ⑥ 可 以说 , 是对 于生命 的一 种最 为深 切 的体验 和感悟 , 对于 法 执 的去 妄 , 佛家 所谓 的 “ 这 是 是 以大智 故 , 不住 生 死, 以大悲 故 , 住涅 架 ” 不 。也难 怪先 生对 释迦 牟尼 大加 钦佩 地 说 : 释迦 牟 尼 真是 大 哲 , “ 我平 常 对 人生 有 许 多难 以解决 的问题 , 而他居 然 大部分 明 白启 示 了 。真是 大哲 。 ” 广] 鲁迅不仅积极将佛教精髓整合进 自我的精神人格, 而且在文学创作中也积极对其进行融会与借
情有独钟,目标不同——鲁迅、柳宗元与佛教关系的比较之二
鲁迅 、 宗元 - 柳 9佛教关 系的比较之 二
杜 方 智
(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 永州 4 1 1 1 0) 2
摘
要: 鲁迅 、 柳宗元都有不同程度的佛学情结。鲁迅重小乘, 轻大乘 , 为的是通过 小乘教义 以“ 立人” 改造 国民性。 ,
柳宗元研究佛教的直接原因是逆境中追求精神寄托, 最终 日的是“ 统合儒释” “ 、 以儒统佛” “ 、 以佛援儒” 用 以佐世。是崇 , 高的使命感 、 责任心决定二位伟人成不了佛教徒, 只能成为利用佛学服务于社会 、 人生的思想家。 关键词 : ; 鲁迅 柳宗元; 佛文化 中图分类号 :26 I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4z (06O 一 3 — 4 1 2  ̄x 201l 04 0 6  ̄ 9
维普资讯
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O 年第 1 O6 期
Jun l fG a g o gP l eh i oma iest ora u n dn oy c ncN r l vri o t Un y
情有独钟 , 志, 等等。既然要改造国民性, 当然消极 的、 负 面的东西要看得多一些 , 也谈得多一些。但鲁迅相信 : 只要充分揭露出国民性的劣质和弱点 , “ 撕下那好看的 假面具来,中国的国民性是可以改造好 的。与此 同 ” 时, 鲁迅还认为: 要改造国民性, 改造人们 的精神, 要 “ 我那时 以为要 推文艺 ” 【 。后来 , 章太炎 的影 响下 , 在 他还认识到, 需要“ 定宗教 以强 中国人之信奉” J L。中 4 国是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家, 非信无以立 , 建立起对 宗教的信仰, 人心有所凭依 , 精神有所寄托 , 这样有助 于道德水平 的提高 , 有助于国民性 的改造 。 在系列论文之一里我们讨论过 , 在儒、 、 释 道三教 中, 鲁迅反感儒教 , 厌恶道教 , 推崇佛教 , 鲁迅是主张 “ 佛教为国人“ 定” 信奉” 的。在佛教中, 鲁迅重小乘 , 轻 大乘 。他曾 明确地指 出:我对 于佛教 先有 一种 偏 见 , “ 以为坚苦的小乘教倒是佛教, 待到饮酒食肉的阔人富 翁, 只要吃一餐素, 便可称为居士, 算作信徒 , 虽然美其 名日大乘 , 传播也更远 , 然而这教却因为容易信奉, 因 而变为浮滑, 或者竟等于零 了。【在中国汉语系佛教 ”J 八大宗派中, 鲁迅特别偏爱华严、 唯实二宗。华严宗因 尊奉《 华严 经》 而得名 , 始人 为法 藏 , 创 华严宗 的核心 思 想是“ 法界缘 起论 ”认 为世 界上 的一 切事 物都互 为 因 , 果, 互为依存。唯实宗的创始人为玄奘。唯实宗 的理 论核心是“ 三性说” 阿赖耶识论” 和“ 。他们否认大乘佛 教人人具有佛性, 人人可能成佛的观点。他们认为, 人 是否成佛是 由阿赖 耶识 中所种 的种 子决 定 , 没有 种 下 成佛的种子, 就不可能成佛。华严 、 唯实二宗的教理、 教义及其修行方法, 都明显受到小乘佛教的影响, 是由 小乘佛教派生出来的, 从而受到鲁迅的青睐。 现在我们需要讨论 的是 : 鲁迅 主张的改造 国民性 , 与佛教 的关 系是 什 么?也 就是 说 , 教为 什么 能改 造 佛
鲁迅与佛教之缘
鲁迅与佛教写“鲁迅与佛教”这样的文章命题,在一些人看来,也许是南辕北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鲁迅不曾表明过信仰佛教,他也未曾声称是佛教信徒。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最杰出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卓越的思想家。
超过半个世纪,鲁迅在一般人心目中,即为风骨凛然、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文化战士。
因此,鲁迅与佛教扯不上关系。
对鲁迅生平事迹有深入研究的学人,在论述鲁迅思想及其发展的著述中,为尊者讳,往往回避涉及鲁迅与佛教的因缘,以免损及鲁迅作为文化战士、卓越思想家的崇高地位与形象;而一般对鲁迅思想、生平事迹缺乏了解的人们,则无由获得鲁迅与佛教之间存在因缘关系的确实资料。
鲁迅在“上下求索”,探索各种先进思想,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曾经接触佛教经典,并从佛理、佛学哲理中吸取营养的事实。
以下是笔者根据一些零星资料,加以综合归纳,分作鲁迅与僧、与法、与佛的三个章节来尝试介绍鲁迅与佛教的因缘关系。
鲁迅与僧人的因缘鲁迅是周家的长孙,极受重视,家人担心养育不大,还未足岁,即由父亲领着去拜他的第一位师父。
他们前去的寺庙,是被誉为绍兴八大寺观的长庆寺,孩提时,父毌让他归依,送去长庆寺拜当家和尚为师,取法名:长根。
我们在《我的笫一个师父》一文中可以了解这点。
后耒鲁迅以“长庚”作为芼名撰写杂文《唐朝的钉梢》,就是取其谐音。
目前,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有-个銀八卦,上面刻有:"三宝弟子法号长根"。
拜的师父为长庆寺的主持(当家和尚)龙祖法师。
龙祖法师替鲁迅取法名为“长庚”,师父赠他银八卦一件,上刻“三宝弟子法号长庚”,鲁迅还有一件百家衣,即“衲衣” ,非喜庆大事不给穿上,一条称为“牛绳”的东西,用以避邪。
鲁迅年幼时,遇到该寺做水陆道场,都会随家人到该寺去看热闹。
鲁迅一直到他临死的那年,即1936年4月他还写下《我的第一位师父》的文章(收录在《且介亭杂文末编》),追忆去世已有40年的龙祖法师;鲁迅也推测龙祖法师的徒弟,也就是他的师兄弟大半做了一寺的住持,文章写道:“我们(指与他的师兄弟)的交情依然存在,却久已彼此不通消息。
鲁迅与佛教
鲁迅与佛教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
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之前,主要是为日后的创作打坚实的基础,其中佛教思想和佛教文化正是坚实基础中的重要基石。
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写道“民三以来,鲁迅开始看佛书,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
”“民三”是1914年,我们看这一年的《鲁迅日记》,他购买了《释迦成道记》、《金刚般若经》、《发菩提心论》、《大乘起信论》等佛教书籍达80余种。
他不仅自己看佛书,还不断地往家里寄,如4月寄《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三册,6月寄《佛教初学课本》等,7月寄《起信论》等七本,同月又寄《续高僧传》等。
1915年7月,鲁迅逐句校对高丽本《百喻经》,并在书后记下“以日本翻刻高丽宝本己丑年本校一过,异字悉出于上。
”《百喻经》又名《百句譬如经》,是佛教寓言集,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时印度来华僧人求那毗地译。
1915年鲁迅为母祝寿,特地托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一百册,前后汇款洋60元。
印成后尚有余资6元,又拨刻《地藏十轮经》。
以后他曾将《百喻经》用来送人,如1916年5月记“送朱造五《百喻经》一册”,可见佛教书籍在鲁迅心目中的地位。
1916年鲁迅在继续购买《净土经论》、《妙法莲华经》等书外,还买了大量的寺碑、庙碑、塔铭等佛教碑帖,这一年他以13个晚上抄录《法显传》共12900余字,并记入日记。
《法显传》是记述东晋高僧法显等赴中印度寻求经律的事迹,法显为求取真经,渡流沙、越葱岭、泛沧海,在几十年时间里历尽千辛万苦。
这种舍身求法的精神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1936年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认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而有力地驳斥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调,指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鲁迅先生关于和尚和尼姑的说法
鲁迅先生关于和尚和尼姑的说法
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曾经涉及过和尚和尼姑的议论。
他对和尚和尼姑的态度较为复杂,既有批评,也有赞赏。
在他的小说《无声告白》中,鲁迅对尼姑的生活状态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尼姑在庙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接触外界的社会,缺乏对现实的真实了解。
鲁迅批评了尼姑们过度依赖佛教教义,无法真正理解人间疾苦和社会问题。
然而,在《朝花夕拾》一书中,鲁迅也提到了他对和尚的赞赏。
他认为和尚是一种对社会现象有独特见解的人,他们不仅有深刻的修行体验,还能够对社会问题提出独到的观点。
鲁迅赞赏和尚的修行精神和对人类苦难的关注,认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的知识分子。
总的来说,鲁迅先生对和尚和尼姑持有了较为复杂的态度。
他既对他们的生活状态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与现实社会脱节,也对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表示了赞赏。
这种复杂的态度体现了鲁迅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鲁迅对宗教的看法
鲁迅对宗教的看法(原创版)目录1.鲁迅对宗教的看法2.鲁迅的宗教信仰3.鲁迅对宗教的批判4.鲁迅对宗教的肯定5.总结正文鲁迅对宗教的看法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的一生都在探寻真理,对宗教的看法也是他思考的一部分。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鲁迅并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但他对宗教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批判,也有肯定。
鲁迅的宗教信仰鲁迅是否具有宗教信仰,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有些学者认为,鲁迅在人生的某些阶段可能受到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
然而,鲁迅本人并没有公开表示他信仰某一宗教。
在一篇名为《我的宗教观》的文章中,鲁迅提到:“我对于宗教,从小就没有信仰,而且对于一切宗教,都没有信仰。
”这句话似乎表明了鲁迅对宗教的否定态度。
但是,我们从鲁迅的一些著作中,又可以看到他对宗教的肯定。
鲁迅对宗教的批判鲁迅在许多文章中都对宗教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宗教是一种统治工具,是统治者用来愚弄百姓、维护自己地位的借口。
在《阿 Q 正传》中,鲁迅通过阿 Q 的形象,讽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盲目迷信的现象。
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写道:“宗教是愚昧的,但他本身却证明了进步。
”这句话表明了鲁迅认为宗教在历史进程中,虽然有消极作用,但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鲁迅对宗教的肯定虽然鲁迅批判了宗教的弊端,但他对宗教的某些方面也给予了肯定。
他认为,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在《论语》一文中,鲁迅写道:“孔子的教义,虽然有些是出于当时的社会需要,但也有很多是超越时代的真理。
”此外,鲁迅还认为,宗教对于人的精神寄托、道德修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结总的来说,鲁迅对宗教的看法是复杂的。
他批判了宗教的弊端,认为宗教是一种统治工具,但他也认为宗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鲁迅对宗教的肯定,也反映了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
因缘怎么造句
因缘怎么造句【词语】:因缘【拼音】:[yīn yuán]【解释】:机会;缘分。
依据;凭借;攀附。
勾结。
罗织罪名,加以构陷。
牵合,比附。
发端;缘起。
原因。
佛教语。
佛教谓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
旧时常以宿世的"因缘"来解释人们今生的关系。
犹言缘分。
关系。
姻缘。
因,通"姻"。
因,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原因。
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
如一朵盛开的花,其种子就是"因",使种子发芽、成长到开花所不可或缺的水分、阳光、土壤等,就是"缘"。
【出处】:机会;缘分。
①《史记·田叔列传》:“﹝任安﹞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
”②唐韩愈《答李秀才书》:“时吾子在吴中,其后愈出在外,无因缘相见。
”③清刘大櫆《吴蕊圃先生七十寿序》:“予心往先生,而自恨无因缘相见也。
”依据;凭借;攀附。
①《汉书·郑崇传》:“上欲封祖母傅太后从弟商,崇谏曰:‘孔乡侯,皇后父; 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
今无故欲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心。
’”②晋葛洪《抱朴子·刺骄》:“亦有出自卑碎,由微而著,徒以翕肩敛迹,偓伊侧立,低眉屈膝,奉附权豪,因缘运会,超越不次。
”③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因缘宠私,致位上公。
”勾结。
①《汉书·王莽传中》:“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逆天心,誖人伦。
”②明张居正《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守库藏吏,与诸王府中卒养厮隶,深相结纳,因缘为奸。
”罗织罪名,加以构陷。
《魏书·李冲传》:“初,冲兄佐与河南太守来崇同自凉州入国,素有微嫌。
佐因缘成崇罪,饿死狱中。
”参见“ 因缘为市”。
牵合,比附。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乐器》:“医卜星命之流,因缘附会以生克休王之鄙说。
”发端;缘起。
①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每览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衅,心忿意危,用成大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的 “ 佛文化 ” 因缘
杜 方 智
( 湖南 科 技 学 院 ,湖 南 永州 450 ) 2 0 6
摘
要: 鲁迅 与 “ 文 化 ” 因缘 , 一是 鲁 迅 受 “ 文 化 ” 对 自然 、 佛 的 其 佛 相 自在 的濡 染 : 二 为 鲁 迅对 “ 其 佛理 ” 的相 对
积 极 主 动 的钻 研 与运 用 。前 者 可 以从 家庭 氛 围 、 时代 气 息 和 具体 环 境 三 个 角度 见 出 , 者 则 比较 清 楚 地 显 示 出 四 后 个 不 同 的 阶 段 : 趣 的生 成 时 期 (9 8 1 1 )理 解 的 强 化 时 期 (9 2 12 )纯 熟 运 用 佛 理 的经 典 时 期 (9 4 兴 10 — 9 1 、 1 1— 9 3 、 12 — 12 ) 广 泛 、 面地 运 用佛 理 的时期 (9 6 1 3 ) 9 6和 多 12 — 9 6 。
汕头 大学 学报 ( 文社会科 学版 ) 人 第2 卷 第3 SA TUUI RI UN L( M NT S OIL C N E B OT L) 7 期 H NO NV S Y OR A H A IE &SC I CS I NH Y E TJ U I A S E M
V17 o 01 o2. .21 . N3
关键词 : 鲁迅 :佛 文化 ”因缘 “ ; 中图 分 类号 : 0 . 1 6 2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0 1 4 2 (0 10 — o 1 O 10 — 2 52 1 )3 0 5 一 5
鲁迅 与 “ 文 化 ” 因缘 可 以从 两 个 方 面 予 佛 的 以关 注 : 一 是 鲁 迅 受 “ 文 化 ” 其 佛 相对 自然 、 自在 的濡 染 : 二 为鲁 迅对 “ 其 佛理 ” 的相 对 积极 主动 的 钻 研 与 “ 和 出家 ”周 太 夫人 对 俞 芳 . 谈 话 时特 别 强调 : 他一 生 下来 ,我 们 全 家人 。 “ 上 自爷 爷 , 至太 先生 和 我 . 想方 设 法 , 他 能 够 下 都 使 顺 利 长 大 成 人 .因为 他 是 周 家 我们 这 一 房 的 长
子 、 孙 。”1 长 [ ]
收 稿 日期 :0 0 1 — 0 2 1 — 2 1
作 者简 介 : 方 智 (9 8 )男 , 南 永 州 人 , 南 科 技 学 院 教 授 。 杜 13一 , 湖 湖
5 2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第 7卷
21 0 1年 )
周 家这 种 浓 郁 的 佛 家 氛 围 . 也反 映在 周 作人 的身上 l 3 9 4年 1月 , 周作 人 虚岁满 五 十 , 了一 作 首 自称 为“ 山体 ” 牛 的打 油诗 , 首 联 云 : 前 世 出 其 “ 家 今 在 家 . 将 袍 子 换 袈 裟 。 ” 里 用 了一 个 典 不 这 故 . 一 典 故 涉 及 到 周 作 人 “ 人 转 世 ” “ 尚 这 老 或 和
佛家 强调 因缘 .缘起 论 ” 佛 法 的 三 块 理 论 “ 是 基石之 一 。它认 为一切事 物或现象 的生起 与寂灭 , 都离 不开关 系 和条件 , 因缘 . 是关 系和 条件 。鲁 就 迅与佛 家文化 的联 系首 先有下 述的三层 因缘 。 第一 . 庭 因缘 鲁 迅 出生 于一 个 封建 士 大 家 夫 家 庭 . 父 、 亲 均 受 过 正 规 、 统 的 儒 家 教 祖 父 系 育 . 取 得 过 科 举 功 名 . 这 个 仕 宦 之 家 也 一 直 都 但 浸透 着浓郁 的“ 文化 ” 佛 气息 这里 的 “ 文化 ” 佛 不 以精 深 的 “ 理 ” 佛 或者 佛 家 精神 见 出 . 表 现 为一 它 种 世 俗 化 的 、 日常性 的佛 家 色 彩 的 种 种 生 活 牵 念 包 括鲁 迅 母 亲周 太 夫人 在 内 。 们 一 家都 颇 他 受 佛 家影 响 , 信佛 教 。在 他们 整个 家庭 内部 , 相 形 成 了一种 浓郁 的佛 家氛 围 鲁 迅 出生于 阴历八 月 初 三 . “ 司 菩 萨 ” 生 日。 且 他 出生 的那 年 和 灶 同 而 是 闰年 . 出 生 的衣包 是 “ 衣 包 ” 蓑 衣 包 ” 他 蓑 。“ 是 绍兴 话 , 指 婴儿 的胎包 质 地 薄 , 蓑衣 的样 子 。 是 像 据俞 芳 回忆 . 太夫 人 曾对 她 说 :当 时许 多 老人 周 “
说: 闰年 出生 的人 . 又是 ‘ 衣 包 ’ 而且 又 和菩 萨 蓑 , 同生 日的孩 子 , 是很 少 的 . 这样 的孩 子 . 来 一定 将 有 出息 ; 过 , 不 就怕 难养 大 。 ”] 了把鲁 迅养 大 。 [为 1 他 们一 方 面 给他 去 向菩 萨 “ 记名 ” “ 名 ” 就 是 .记 “ 报名 ” 的意 思 。向菩 萨报过 名 , 明他 已是 “ 说 出家 人 ” 。另一 方 面 “ 了 又把 他 抱 到庙 里 拜 和 尚为师 . 表 示 他 已经 ‘ 出家 ’ 了小 和 尚 。 ” 就告 诉 了一 做 这 切“ 凶神 恶 鬼 ” 他 已经 是 “ . 出家 人 ” 再 也 不 要 来 . 伤 害他 了 。鲁迅 后来 写 了长 篇散 文 《 的第 一个 我 师傅》 。详 尽 地 记述 了这 段 生活 。鲁 迅不 到 一 岁 时 . 拜 龙 师 傅 为 师 . 龙 师 傅 处 得 到 了“ 庚 ” 便 从 长 的法 名 . 到 了 一 件 “ 家衣 ” 礼 品 . 得 百 的 以后 一 直 保 持着 较长 时 间的来 往 。龙 师傅 年轻 时敢 于上 台 去 替 戏子 “ 敲锣 ” 戏 . 来 又敢 于 跟 一位 年 轻 寡 演 后 妇 “ 好 ” 婚 , 了寺 里 “ 持 ” , 相 结 做 住 后 留须 、 酒 、 喝 吃 肉 、 子 , 在是 一个 “ 光 了头 发 的俗 人 ” 颇 生 实 剃 。 有 一种 原始 的 自由意 志 和反抗 精神 。鲁迅 对 自己 这 位 “ 一 个 师 傅 ” 满 了 由衷 的赞 赏 、 仰 之 第 充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