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四)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aae9d9cfc789eb162dc89b.png)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一、阅读短文。
张家界之绝张家界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如“金鞭岩”,气势雄伟,金光闪烁,是一座三面陡峭,高达 300 多米的巨大石峰。
“夫妻岩”似一对恋人,身姿倩影,宛如画图。
还有像人的,像动物的,像建筑物的,如“将军岩”“雾海金龟”“天桥”“九重仙阁”等。
张家界不仅岩峰见奇,更有那稀有珍贵的树木,覆盖在奇峰怪石之上,把山峰岩石打扮得愈显风姿绰约。
松,有的单棵挺立于峰峦之上,有的从刀削般的岩壁凌空跃出,也有的扎根于石峰或断崖的缝隙之中。
有的林木竟成片地生长在奇峰异石之巅,任雨淋雪压,风刀霜剑,仍然直耸云天,别具风韵。
张家界的山令人拍案叫绝,张家界的水则令人心旷神怡。
山与水相互交映,描绘出一幅“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幽雅图画。
景区有“水八百”之说,确切地说,较大的溪流有 48 条。
向东流的金鞭溪和索溪贯穿景区,并汇有琵琶溪、花溪、龙尾溪等溪流。
这些溪流的源头散布着众多的流泉飞瀑,如万迭瀑、六月飘雪等,而一些坡降大的地段又形成急流溪涧,如百瀑溪、麻溪等。
这些溪流纯净碧透,令人看之心喜,触之心畅,尝之心甜。
盛夏之时,徘徊溪边,更是流连忘返。
山的幽雅,树的幽雅,水的幽雅,构成了这神秘的“人间仙境”。
1.读画线的句子,根据景点名称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答案(_____)。
A 将军岩B 雾海金龟C 天桥D 九重仙阁像动物的景点是(_____)像人的景点是(_____)像建筑物的景点是(___)2.这篇短文主要展示了张家界的(动态美静态美)(选择,画“√”)。
3.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抓住了张家界的哪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在短文中画出一个过渡句。
5.短文中张家界的哪处景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内阅读提升(四)(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内阅读提升(四)(人教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4b8fea32d7375a5178098.png)
期末专项训练—课内阅读提升(四)提升一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节选)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
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
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
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
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
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1.选文中段落的表达方式相似,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大约”这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3.抓住关键词语,搜索相关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B.鸵鸟比猎豹跑得快。
C.声音传播的速度没有超音速移动的物体速度快。
4.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5.根据题目或选文提一个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提升二牛郎织女(一)(节选)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
哥哥嫂子想独占父亲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
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
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
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
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
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四)
![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四)](https://img.taocdn.com/s3/m/f0b0854310a6f524ccbf85b3.png)
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四)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开心阅读蚂蚁整(zhěng zhēn)天辛勤(qín qíng)地劳动,没有一个偷懒的。
它们很团结(jiéjiē),见了面就互相摇着触角打招呼。
我很喜欢它们,有时捉(zhuōzhō)虫给它们吃。
1 . 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
2 .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 . “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
4 . 我喜欢它们的原因,一是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你平时喜欢什么昆虫或小动物?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 课内大搜索。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
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
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1)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人物的(对话神态心情)(2)这部分内容中的人物有(爷爷秦王公鸡甘罗)(3)怎样理解“不慌不忙”、“来不了”?这两个词语体现了甘罗的————。
(4)甘罗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秦王的,用合适的词语概括出来。
(5)把“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这句话改成肯定句。
7 .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1)《秋天的雨》一课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77ccf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5.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第四单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XXX七、故乡我爱你月如风,轻轻飘过记忆的海洋,勾起那潮水般的回忆。
也许你拥有漓江的清澈见底,也许你拥有长江的汹涌澎湃,也许你也拥有青藏高原的风情万种,但我拥有的却是一个小小的村落——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啊,是我童年快乐的场所,是哺育我成长的XXX,那儿有我勤劳、善良的长辈。
古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一块世外桃源。
但故乡的人却没有沉浸在美丽的环境中。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创新的面貌,靠的是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那灵活的头脑,把故乡建设得格外美丽。
故乡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没有闪烁的街灯,有的是双手开垦的梯田,有的是整齐的砖瓦房,有的是长势茂盛的庄稼,有的是一颗颗朴实的心。
他们自己兴学办校,他们修建自己的发电站,他们用真诚的心去善待每一个人……他们把一生的热情和青春融入了故乡那一颗颗大树的根系,沐浴在故乡的风雨中,他们留下了一片永不褪色的记忆。
故乡的人啊,我爱你们!最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的栗子,满山遍野的栗子树,绿油油的叶子衬托出一团一团的小毛球,球内就装着栗子。
那小毛球浑身是刺,形如刺猬一般,为了致富,故乡人绞尽脑汁,请专家,办夜校,搞实验,终于研制出新的品种,那又大又香的栗子哟,闪烁着故乡人智慧的笑脸,体现着时代的风采。
故乡的人啊,我为你们骄傲。
如今,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在变,生活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我们小孩也在变,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是人们快乐的笑声,故乡美,故乡的人更美。
故乡的统统统统早已在我幼小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那儿有祖国进步的真实写照,那儿有祖国强大的见证。
我爱我的故乡,一个小小的村落!1.按原文补充词语。
()()的炊烟()()的烙印()()的笑脸()()的头脑()()的风貌()()的笑声2.文章开头第一段中作者列举的漓江特点是______________,长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这些特点与故乡村落的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_______。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a67c1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0.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课外阅读训练(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一)———————————————————————————————清晨,小溪多美啊。
溪水映照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绸带。
我喜欢在溪边读书,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淙淙流水伴随着我的琅琅读书声。
中午,我也要到溪边站上一会儿。
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层层鱼鳞波纹。
倒映在溪中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又聚拢,又散开……等到水波平静时,树儿、草儿的倒影更绿更新了。
晚上,月影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也在水底眨着眼睛,XXX也高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银色。
XXX好像把我带进了一个神话世界里。
1.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横线上。
2.据短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朝霞()的空气()地躺()地跑3.从文中找出下拉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干燥——()散开——()减少——()4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清晨“我”喜欢在小溪边(做什么),中午“我”也要。
5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有关词语用“▲”标出。
————————————————————————————————————————————————————————————————————————————————————6月影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也在水底眨着眼睛,XXX 也高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银色。
(仿写句子)————————————————————————————————————————————————————————————————————————————————————〖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仔细阅读短文,可以找出关键词小溪。
〖参考答案〗可爱的小溪美丽的小溪2.【解题思路】仔细阅读短文,可以找出相应的词语。
〖参考答案〗灿烂清新湿润静静地高兴地3【解题思路】仔细阅读短文,可以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参考答案〗喜爱湿润聚拢添加4【解题思路】通过阅读短文的前两段,可以知道清晨我在溪边读书,中午也要到溪边站一会儿。
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10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6dce5883d049649a66585c.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训练(10篇)一、课内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用“”画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中的“其实”与第2自然段的“_______”相近。
4.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阅读《搭石》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平衡)。
人们走塔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给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在下面画“√”。
2.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协调有序.(_____)A.排次序 B.次序(2)人影绰绰..(_____)A.宽格 B.柔美3.走搭石,不能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4.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 及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 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a54eba0116c175f0e4882.png)
阅读训练(四)——结合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阅读专项训练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巴金踏上了轮船的甲板以后,我便和中国的土地暂别了,心里自然充满了悲哀和离愁。
开船的时候我站在甲板上,望着船慢慢地往后退,离开了岸,一直到我看不见岸上高大的建筑物和黄浦江中的外国兵舰,我才掉过头来。
我的眼里装满了热泪,我低声说了一句“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这二十二年来你养育了我。
我无日不在你的怀抱中,我无日不受你的扶持。
我的衣食取给于你。
我的苦乐也是你的赐予。
我的亲人生长在这里,我的朋友也散布在这里。
在幼年时代你曾使我享受种种的幸福;可是在我有了知识以后,你又成了我的痛苦的源泉了。
在这里我看见了种种人间的悲剧,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这里我深受了各种的痛苦。
我挣扎,我苦斗,我几次濒于灭亡,我带了遍体的鳞伤。
我用了眼泪和叹息埋葬了我的一些亲人,他们是被旧礼教杀了的。
这里有美丽的山水,肥沃的田畴,同时又有黑暗的监狱和刑场。
在这里坏人得志、好人受苦,正义受到摧残。
在这里人们为了争取自由,不得不从事残酷的斗争。
在这里人们在吃他的同类的人。
——那许多的残酷的景象,那许多的悲痛的回忆!哟,雄伟的黄河,神秘的扬子江哟,你们的伟大的历史在哪里去了?这样的国土!这样的人民!我的心怎么能够离开你们!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我恨你,我又不得不爱你。
【资料补充】1927年是中国政局剧烈动荡的一年,中国革命处于低潮。
1927年1月15日早晨,上海的天气很阴冷,各条马路上又出现了一具具冻毙的尸体。
普善山庄的收尸车还在街头忙着收拾尸体。
不久就要用“巴金”这个笔名写小说的李尧棠在这一天就要离开祖国。
望着这块渐远的土地,他想起教他爱一切人的母亲,和他那开朗乐观、经常带他出门散步的父亲,以及二姐苍白的脸,三姐临上轿挣扎的状态和哀哀的哭声,还有在封建家庭崩溃中遭受着灾难,以致一度精神失常,而仍忍辱负重的大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cd325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9.png)
五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一)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圆明园中的宏伟建筑各有特点,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2.作者运用了说明方法来向我们介绍圆明园中的景点的。
3.用曲线画出选文第二自然段的过渡句。
4.“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感情?5.对“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句话说明古代帝王贪图奇珍异宝。
B从“上自”、“下至”这两个词中看出时间很长。
C圆明园内的东西有很多,不仅有青铜礼器、名人书画、还有各种奇珍异宝。
(二)松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927a3b5022aaea988f0f0c.png)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校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第三段的句子加上标点。
3.最后一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来。
4.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太阳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松鼠(节选)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松鼠是怎样搭窝的?按下面要求做题。
(1)在文中用“○”圈出描写松鼠搭窝动作的词语。
(2)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松鼠、的特点。
2.你认为松鼠的窝有什么特点?请找出关键词写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下面句子,和本段比较一下,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150dd40722192e4536f6f3.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一、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美丽的晚霞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
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
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5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和——______ 朦胧——______仿佛——______ 坚实——______154.“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误的打“×”(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呆了”的意思。
(_____)(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名意不变。
(_____)(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____)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选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白鹭的颜色和身段都很适宜?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
①雪白的蓑毛()②流线型的身体结构()③铁色的长喙()④青色的脚()⑤它的常见()2.下列选项中与画“”的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恰到好处B.恰如其分C.不温不火3.结合课文内容,下列哪些词语能形容白鹭呢?()①朴素②高贵③华丽④平凡⑤高洁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4.选文要赞扬的是白鹭,为什么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ffe1bff7ec4afe05a1df2a.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一、课外阅读。
暑假一开始,我就赶回乡下老家,帮父亲母亲采摘李子。
今年村里李子泛滥成灾,导致李子的收购价一降再降,由最初的六毛五一斤降到三毛五一斤。
包括父亲在内的许多乡亲都叫苦连天。
于是,摘李不过10天,大部分乡亲就停止采摘了。
他们放出话来:李子不要了,宁可看着它烂在树上,也不要费时费力摘下贱卖。
父亲预估今年可以摘到20000斤李子。
摘到约18000斤的时候,他和母亲也决定不摘了,因为实在不值,也没人收购了。
歇工的第一天刚好下小雨,我和母亲在家里掰玉米、煮玉米,父亲却扛着一根竹竿往屋子旁边的那片李树林走去。
那根竹竿我再熟悉不过,它的尾部有一个铁钩。
每年的李子采摘季,父亲就用它敲打树上的李子,我们再从地上一个一个拾起李子放进筐里、袋里。
“不是说不摘了吗?”我问母亲。
母亲回答:“谁知道呢?但你爸做事一向有分寸,他那么做应该有他的道理。
”只见父亲走向一棵长满李子的李树,伸出竹竿,“梆梆梆”,三下两下,就把红彤彤的李子打到了地上。
然后,他越敲越起劲,一棵接着一棵。
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把整片李树的李子敲到了地上。
看得出来,他是又心疼又愤怒。
收工回到家里,父亲拿过一个玉米吃起来。
看到他一脸轻松的样子,我不禁问:“爸,这么多李子不要了,您不心疼啊?”父亲说:“当然会心疼。
但今年李子价格低,并且村里所有人都这样,我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还只丢了2000斤,你陈大伯家可整整三片李树园没动,得有上万斤李子扔掉呢。
”“那李子不要就不要了,您让李果挂树上不就得了,怎么还要费劲把它们敲下来?”父亲说:“孩子,你记住:就算不要,也一定要从树上把李子敲下来。
为啥呢?因为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有着天壤之别。
前者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后者却能化成肥料滋润树根,助李树来年长得更好。
眼下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但我们还得往前看,为明年的收获作准备,你说是不是?”我点点头。
父亲说得太有道理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608a5b14e852458fb57d0.png)
唽叕版乧串咫倄啾咪去乙嗅(一)《多看一本书》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
挨打的时候,心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觉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还。
那时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必须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
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处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
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
”我马上把它剪下来,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练一练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两次写到“但现在想想”的目的是什么?————————————————————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吃亏才是真正的吃亏?请用文章原话作答。
————————————————————4、你如何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这句话?————————————————————5、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请写出来。
————————————————————(二)《动物的慈母心》动物的“慈母心”你见过母鸡育雏的情景吗?母鸡“咯咯咯”地招呼孩子们啄食,啄食又吐出,顾不得自食。
小鸡们“玩”累了,就让它们一个个紧贴在自己温暖的胸腹下休息。
下雨了,它展开翅膀,犹如撑开的大伞为小鸡们挡风遮雨。
熊猫对子女的抚抱、依偎等动作好像人类一样。
当小熊猫刚降生世间,熊猫妈妈便用嘴把它叼起来,抱在怀里,不时地亲吻、舔干孩子湿漉漉的身体。
部编语文语文五年级上册 4 珍珠鸟同步 练习 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部编语文语文五年级上册 4 珍珠鸟同步 练习 精选阅读理解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6c8a5b998fcc22bcd10dfa.png)
部编语文语文五年级上册 4 珍珠鸟同步练习精选阅读理解试题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飘香的生命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
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
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
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
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
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
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
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
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
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
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
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
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嗅________ 沁________人心脾凋________零静谧________(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bc34e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4.png)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漓江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
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_____)安静—(_____)丰收—(_____)2.读短文,补充词语。
色彩(________)颜色(_______)热闹(_______)生机(________)美不(_______)丰硕(_______)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________。
5.短文按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_______ 夏天:_______秋天:_______ 冬天:_______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外短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完成练习。
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
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四)
![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四)](https://img.taocdn.com/s3/m/f36004ac03d8ce2f01662392.png)
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四)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
核桃树和榆树核桃树得意地摇晃着枝丫,上面挂满了快成熟的果实。
它拾起眼睛向上一看,惊奇地发现长在旁边的一棵树,树密密匝匝的树条上只长叶子,别的什么也不长。
谁让你站在这里了你挡住了我的阳光你影响了我的核桃生长发育核桃树口气严厉地问道你回答你是谁“我是榆树。
”邻居谦恭地回答说。
“嘿,你这榆树呀,整个埋在树叶堆里了!”不满的核桃树轻蔑地模仿着它的口吻说,“你的果实在哪里?你这无用的家伙,只会妨碍别的树木生长,你难道不害臊吗?你等着吧,我的核桃很快就会成熟,它们落地生根,到那时,我们会立即把你从世界上消灭掉。
”核桃成热了,一个个真像是经过挑选似的,长得棒极了。
一天,一队士兵打这里路过,他们见了核桃树,就贪地向它扑去,摘走了核桃,扭断了树枝。
榆树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它看了看不语的邻居,说:“可怜的核桃树,你对我的预言是不算数的,你不知道,倒霉的下场正等待着自己。
我特别怜悯你,是你的核桃使你遭此横祸。
”核桃树在养伤的日子里,内心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很难过的。
榆树心眼好,它既不会嫉恨别人,也不希望别人摊上倒霉的事情,它的树叶越长越茂盛。
1 . 请给短文的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 . 想一想,在核桃树受伤的目子里,榆树会对它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做人要像核桃树一样有所成就。
B.要以自己的成就而骄傲。
C.做人要谦虚,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特殊的搏斗这是一本发黄的日记。
它的主人是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
日记没有记完,它最末的一页上写着:“体温很快到三十九度五。
”“胃剧痛。
”“燥热、耳鸣、睁开眼时眼皮疼……”“四小时了,我的伤口、鼻、嘴开始出血……”笔迹,越往下越不规整,一个个字母歪歪扭扭、颤颤巍巍。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8af3a277232f60dccca1d2.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一、阅读理解。
大白鲨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们已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
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
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
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作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
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
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等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
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
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
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
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能够促进生存竞争。
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
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品读句子)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大白鲨_____________的主要原因。
2.(提取信息)大白鲨捕食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时,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题4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题4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0b674031b765ce05081456.png)
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题4及答案知识要点:1、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3、分段的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找各个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④总分总(掐头去尾)以写人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4、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引起联想。
反问加强语气排比增强语气,充分抒情。
设问提醒人们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答题模式: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拟人:把()当作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夸张:突出了+对象+特征+引起丰富想象反问:强调了+对象+特性(加强了……的语气)排比:强调了+对象+特性(增加了气势,加强了语气)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中心句、过渡句)(1)(中心句)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或引出下文;(2)(过渡句)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3)(中心句)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综合阅读专项训练(四)(一)“建筑奇才”——螺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
①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
因此,螺不必为回家的问题而操心。
②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
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
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
螺死后,它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
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动物的踪迹,在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
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
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
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1.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4分)(1)找反义词:笨重——()光滑——()(2)找近义词:残酷——()松软——()2.螺的单身住房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中画“”句子①采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螺的住房的特点;句子②采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
(4分)4.下列不能说明螺壳能够根据所处自然环境而生长的是()。
(3分)A.过漂浮生活的,壳长得轻薄B.在多石的水底,壳长得厚实C.足的后端长着壳盖,以免被侵扰D.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以免陷进淤泥5.为什么说螺是“建筑奇才”?请用“”在文中画出关键语句回答。
(2分)(二)爱国诗人陆游(10分)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 )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眼前时,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发)着千万人的斗志.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2分)2.给括号前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罢免()回乡(1)停(2)免去(3)完了与世长辞()(1)告别(2)请求离去(3)解雇3.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3分)--------------------------------------------------------------------4.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3分)--------------------------------------------------------------------(三)生命的最后时刻(13分)在肃静的手术室,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周恩来总理做癌症切除手术。
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周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微微阖(hé)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他,急忙转身返回。
总理叫道:“李冰。
”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知道。
”李冰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
”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
”李冰强忍着抽泣,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总理正受着癌症的折磨。
虽然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凹陷下去,但是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周总理要求医务人员给他喂饭。
癌症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
他紧紧捏住医务人员的手,忍着剧痛吞咽着,每咽下一口饭,都要作出极大的努力。
总理对身边的同志说:“我要多吃几口。
来,给我数数。
”“一!”总理费力地咽下一口,“二!”“三!”……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呵!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1、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1)轻松()(2)愉快()(3)狭窄()(4)强壮()(5)奉献()(6)首先()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义。
(2分)(1)倾听:。
(2)炯炯有神:。
(3)唯独:。
(4)不治之症:。
3、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2分)(1)癌症不是不治之症。
(2)每咽下一口饭,周总理都要作出极大的努力。
4、联系文章内容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①“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可以换成成语:②李冰“热泪夺眶而出”是因为5、短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四)垃圾堆上的阅读米凯•阿尔伯特是美国一名自由摄影师,一天,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经过一处约15公顷大的垃圾场时,一个不可思议的情景映入他的眼帘:一个靠捡拾垃圾卖钱为生的妇女,头顶鸭舌帽,身着长袖夹克,腰围长裙,戴着手套,腿套长袜,脚穿线绑鞋,正坐在如山的垃圾堆上的一个蓝色塑料袋上,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捡来的书。
此时,天空悬浮着乌云,一场暴雨即将降落,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遨游于知识海洋的专注……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
阅读的妇女叫安杨拉布尼,就住在附近的贫民窟里。
“我从小喜欢读书,因家境贫寒,小学没上完就开始捡垃圾卖钱补贴家用,长大结婚后,丈夫没有固定工作,要养活四个孩子,靠他打零工挣的那点钱根本不够,我只好继续捡垃圾。
虽然又苦又脏,但毕竟有些收入,孩子们也勉强能够吃饱,这让我很欣慰。
”说完她又笑了。
米凯被安杨拉布尼的乐观情绪所感染,也跟着笑起来:“你的生活如此艰辛贫困,在这样的环境竟还能热爱阅读,确实令人钦佩。
”对于赞扬她显然有点不适应,脸也微微涨红了:“看书让我在捡垃圾外,还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改变了我的内心世界,安慰了我不安的灵魂,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中,《垃圾堆上的阅读》从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5666名摄影师提交的10万余份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作品一等奖。
评委会的颁奖词是:“这张照片既让人心碎,又让人充满希望。
那位肯尼亚妇女生活虽然艰辛,但她只要捡到书就会花时间去阅读。
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
她拥有好奇心,这好奇心将引导她走向外面的世界,那是远比这里的垃圾场宽广得多的世界。
”1.“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
”之所以说这个镜头“震撼人心”是因为( )。
(多选)(2分)A.靠捡垃圾为生的妇女,却如此热爱阅读。
B.暴雨即将来临,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专注地阅读。
C.妇女善良而又好学的精神,打动了摄影师。
D.她的身份与装扮和她此时的行为形成极大的反差。
2.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的是描写。
“说完她又笑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她的。
(3分)3.摄影作品《垃圾堆上的阅读》获奖的原因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品析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3分)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品析题目的亮点。
(2分)亮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亮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父亲的爱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
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我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