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家栽了行桃树行苹果树和行梨树桃树每行棵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课件

杏:6×8=48(棵) 梨:4×5=20(棵) 多:48-20=28(棵)
检验:64280×-÷82=48=4=582((0(棵棵棵)))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五)提炼策略
回顾上面的解答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先要弄清题意, 明确已知条件和 所求问题。
再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二)分析数量关系
(三)列式解答
桃:3×7=21(棵) 梨:4×5=20(棵) 总:21+20=41(棵)
答案是否正确?先进行检验,再与同学交流。
3×7=21(棵) 41-21=20(棵) 20÷4=5(棵)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 41棵。
(四)运用策略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 行6棵,梨树每行5棵。
48 ×2=96(人)
168-96=72(人)
答:四年级比五年级少72人。
2.江老师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70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 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
长袖衬衫 2件
270元
短袖衬衫 3件
180元
270÷2=135(元) 180÷3=60(元) 135-60=75(元)
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75元。
谢 谢!
Hale Waihona Puke 四年级 2个班 每班48人
五年级 4个班 每班42人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45=135(人)
2×48=96(人)
135+96=231(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31人。
三年级 3个班 每班45人
四年级 2个班 每班48人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精品】《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同步讲解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精品】《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同步讲解教案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列表法整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列表法分析数量关系。

2.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结合具体实例,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从已知条件或所给问题人手分析数量关系。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列表解决实际问题问题(1)导入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教材56页例1)过程讲解1.读题并列表整理信息(1)按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

(2)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

桃树3行,每行7棵杏树8行,每行6棵梨树4行,每行5棵梨树梨树2.理解题意已知桃树和梨树的行数与每行的棵数,求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3.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1)从已知条件人手,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从所求问题人手,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解决问题分步列式:综合算式:桃树:7×3 = 21(棵) 7×3+5×4梨树:5×4=20(棵) =21+2021+20=41(棵) =41(棵)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

5.检验计算的正确性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去掉21棵桃树,还剩20棵,正好是梨树的棵数。

得出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问题(2)导入根据问题(1)中的信息,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解答?过程讲解3行4行每行7棵每行5棵1.列表整理相关信息2.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要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先要分别求出杏树和梨树的棵数。

由表可知:杏树有8行,每行6棵,杏树有6×8=48(棵);梨树有4行,每行5棵,梨树有4×5=20(棵)。

再把这两个数量相减,就是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方法提示分析数量关系可以先从条件入手,也可以先从问题入手。

3.解决问题分步列式:综合算式:杏树:6×8=48(棵) 6×8-4×5梨树:4×5=20(棵) =48 - 2048-20=28(棵) =28(棵)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十二讲解决问题的策略(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十二讲解决问题的策略(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年级:四年级辅导科目: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上课时间授课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列表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上)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列表整理相关信息.3.分析数量关系.4.解决问题.5.检验.二.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可以从已知条件入手,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所求问题入手,通过列表或画线段图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典型例题(1)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棵,梨树每行5时间9:0011:0013:0015:00 12243648与7:00比水位下降/c m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名师学堂(1)理解题意.按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桃树3行,每行7棵杏树8行,每行6棵梨树4行,每行5棵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桃树梨树3行4行每行7棵每行5棵已知桃树和梨树的行数与每行的棵数,求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明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桃树:,梨树:,总棵树:.正确解答.桃树:,梨树:,总棵树:.(2)理解题意.每次观测的时间都间隔2小时.到9时水位下降了12厘米,到11时水位下降了24厘米,到13时水位下降了36厘米,到15时水位下降了48厘米.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方法一: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明确解题思路.列式解答.分步列式:,.综合算式:.方法二:根据表中数据的排列规律,列表分析.时间9:0011:0013:015:017:019:021:023:01:003:00与7:00比水位下降/c m1224364860728496108120上面表格一共记录了10次观测结果,每次间隔2小时,所以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10×2=20(时).方法三:用“倍分法”解决问题.明确解题思路.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求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就是求120里面有多少个12,就需要几个2小时.列式解答...正确解答.重点: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难点:理解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算理.能从已知条件或所求问题人手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易错点:例1.1.1 六一儿童节到了,新华小学六年级有100名学生,每名学生准备了10块巧克力糖,如果把这些糖以每名学生2颗的形式分给低年级的学生,这些糖可以分给多少名学生?【答案】500名【解析】方法一:先求出巧克力糖的总量,再求以每名学生2本的形式分给低年级的学生,这些巧克力糖可以分给多少名学生.(块),(名).÷=100101000⨯=10002500方法二:原来1个六年级的学生准备10块糖,然后1个学生分给5个低年级的学生,根据原来学生的总数即可求出低年级学生的数量.,(名).⨯=÷=51005001025例1.1.2 商店运来2盒皮球,每盒6个;还运来8袋乒乓球,每袋5个。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知识讲解 列表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知识讲解 列表解决实际问题

列表解决实际问题问题(1)导入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教材56页例1)过程讲解1.读题并列表整理信息(1)按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

(2)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

2.理解题意 已知桃树和梨树的行数与每行的棵数,求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3.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1)从已知条件人手,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桃树 3行,每行7棵 杏树8行,每行6棵 梨树 4行,每行5棵 梨树 梨树3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2)从所求问题人手,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解决问题分步列式:综合算式:桃树:7×3 = 21(棵) 7×3+5×4梨树:5×4=20(棵) =21+2021+20=41(棵) =41(棵)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

5.检验计算的正确性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去掉21棵桃树,还剩20棵,正好是梨树的棵数。

得出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问题(2)导入根据问题(1)中的信息,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解答?过程讲解1.列表整理相关信息杏树梨树8行4行每行6棵每行5棵2.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要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先要分别求出杏树和梨树的棵数。

由表可知:杏树有8行,每行6棵,杏树有6×8=48(棵);梨树有4行,每行5棵,梨树有4×5=20(棵)。

再把这两个数量相减,就是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方法提示分析数量关系可以先从条件入手,也可以先从问题入手。

3.解决问题分步列式:综合算式:杏树:6×8=48(棵) 6×8-4×5梨树:4×5=20(棵) =48 - 2048-20=28(棵) =28(棵)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4.检验计算的正确性有48棵杏树,去掉28棵,等于20棵,正好与梨树的棵数相等。

得出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1)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张修强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科书p56-58,例1,练一练1、2,练习九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有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的关系,学习解答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教学设计:课前三分钟:一、填空,感知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根据问题填空:(1)师:想求买5本笔记本花了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生:一本笔记多少元?(2)师:第二个问题,想求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需要哪些条件呢?生:大米多少元,面粉多少元。

师:想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找对应的条件。

(板书:从问题入手→找条件)2、根据条件填空:(1)已知买了4块蛋糕,每块蛋糕10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2)已知每枝铅笔2元,师: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不可以。

(或者回到可以,自己添加条件提问题。

)师:为什么?生:一个条件不可以。

师: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两个条件。

师:老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买了10枝),可以提出问题吗?生:可以。

生:…….一共花了多少元?师:你们会解答吗?生:…….2*10=20(元)导入:闯关游戏(一)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桃树每行7棵,师:可以提什么问题?1、生:一共有多少行树?师:怎么解答?生:3+8=11(行)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生:桃树一共有多少棵?师:对于这个问题,用到了题目中哪些条件?生:3行桃树,每行7棵师:如果老师把题目信息写成这样(桃树3行每行7棵),两种表达方式你们更喜欢哪种?生:下面一种。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
1、出示一组信息: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苹果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苹果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5、提问: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6、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你能在这里找一找吗?
7、你能将这四个信息整理一下,用一种更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吗?
三、对比深化
1、师继续出题:
苹果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9、独立列式Βιβλιοθήκη 答后,全班交流。2、生任选一题独立解决。
3、组织小组交流:
(1)我选择解决的是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有:
(3)先算和再算
4、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2、引导学生读信息,理解信息。
3、让学生尝试将6个信息进行列表整理。
6、组织小组交流:
(1)我选择解决的是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有: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为清晰,确实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掌握类似于求两积和(差)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列表解决类似求两积和(差)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列表解决类似求两积和(差)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智慧树题卡书签
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流程
个性启程
落实规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感受最深、最想说的是什么?
3、列表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巧妙策略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揭题,板书课题。

发展学生数学语言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数学语言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数学语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与语言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共同的必然结果,没有思维,就不会有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没有语言,思维就无从表达;思维借助语言进行表述,语言所表述的内容就是思维的内容,离开了思维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笔者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重视数学语言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大大促进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开发。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呢?一、说过程,让思维有形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果只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结论而忽视知识发生的过程,那么,学生不但对概念的理解会不深不透,而且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够灵活运用。

为让学生建立清晰而又深刻的数学概念,教师常常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活动,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提供大量丰富的材料。

但即使这样,教学效果往往总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在直观操作之后缺乏表象工厂,把抽象的过程处理得太粗糙,使直观操作与抽象概括油水分离。

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对直观操作的过程进行复述整理,通过口头语言训练进行表象加工,这样,概念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沿着具体—表象—抽象的认识过程逐步建立起来。

二、说算理,让思维有据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概念,不是以学生能否记忆概念的定义的条文为标准,而是以能否灵活运用概念为标准。

当学生初步掌握概念之后,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即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如,教学完“比例尺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决问题:“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比例尺是1∶8000,求实际距离是多少?”三、说方法,让思维有路思维的方法很多,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

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这些思维的方法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有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也有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进行抽象概括。

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开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思维水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案(区级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案(区级公开课)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一、教学内容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

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问题解决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求两积之和(差)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列表等方法来解答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借助生动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还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学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学课件

3件
270元 180元
270÷2=135(元)
180÷3=60(元)
135-60=75(元) 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75元。
练习
1、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3个班 2个班 4个班
每班45人 每班48人 每班42人 (1)三年级和 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45=135(人) 2×48=96(人) 135+96=231(人) 答:三年级和 四年级一共有231人。
练习
1、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3个班 2个班 4个班
每班45人 每班48人 每班42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
例题讲授
1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 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 树每行5棵。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第一步:整理条件
桃树: 3行,每行7棵 杏树: 8行,每行6棵 梨树: 4行,每行5棵
杏树 梨树
8行
4行
每行6棵 每行5棵
例题讲授
1 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每行7棵 每行5棵
3×7=21(棵)
4×5=20(棵)
21+20=41(棵)
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检验!
例题讲授
1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桃树 第三步:列式解答 3行
梨树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3×7=21(棵) 4×5=20(棵)
检验: 4×5=20(棵)
21+20=41(棵) 41-20=21(棵)
梨树 4行
每行6棵 每行5棵
8×6=48(棵)
4×5=20(棵)
48-20=28(棵)
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小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 提高数学素养

培养阅读能力 提高数学素养

培养阅读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摘要数学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交流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与课本标准语言的交流来规范自身的数学用语,增强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合乎逻辑、准确阐述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合理有效地阅读,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阅读数学策略素养一、多种策略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数学教材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的前提下组织专家精心编写的,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实际就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1.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低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把生活情境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这一课时,首先给学生出示熟悉的校园劳动场景图,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图画的内容,学生会很轻松地说出原来有3个人在浇花,又来了2个人,现在一共有5个人。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现实情境用算式表示就写成3+2=5。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3,2,5各表示什么意思。

这样,孩子们能真正理解“+”所表示的数学意义。

2.用心阅读,准确获取信息。

苏教版教材例题的呈现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况,呈现形式也更趋于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会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发现问题,抓住关键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首先出示例题: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苹果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苹果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初步读题后学生会发现这道题中信息太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也不像过去解决过的实际问题那样明显,无法立刻判断。

四上 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上 解决问题的策略

桃树 杏树 梨树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杏树 8行 每行6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先算什么?你是怎么4×5=20(棵) 21+20=41(棵)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 有41棵。
练一练
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 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先整理题中的条件, 再解答) (1)三年级和四级一共有多少人?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年级 3个班 每班45人 四年级 2个班 每班48人
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树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桃树 8 杏树 3行 每行6 7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杏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树
6×8=48(棵) 4×5=20(棵) 答:杏树比梨树多 48-20=28(棵) 28棵。
从条件想起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从问题想起
桃树的棵数 梨树的棵数 桃树的棵数 梨树的棵数
桃树和梨树 的总棵数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 的总棵数
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树
条 问
41 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 5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1、妈妈买了3本相同的练习本, 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每本5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单元主要教学两积之和、归一等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按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等策略。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已学习的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册)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下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策略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积(商)之和(差)、归一(归总)等实际问题,都是传统的经典问题,其数量关系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实际问题教学之中,在小学数学实际问题教学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1、使学生经历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能正确解决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感受并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能按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有条理地思考。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通过灵活应用多种策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会归纳的思想,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综合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来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

2、列表整理和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1、归纳解题步骤。

2、灵活应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无。

一、导入三年级时我们学习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种是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条件想能求什么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另一种是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从已知条件中找到相应的条件进行计算。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讲解例题例一、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1)理解题意提问: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吗?指导:从条件出发整理:桃树:3行,每行7棵;杏树:8行,每行6棵;梨树:4行,每行5棵。

根据已知条件,将果树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将题中信息进行简化,从而对已知条件了解的很透彻。

浅议“学习单”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浅议“学习单”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浅议“学习单”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

这种以自律性、合作性与探究性为基本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在我们所经历或观察到的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合作学习是无效的,除了没有选对合作学习的契机外,有的合作学习显得比较随意,教师在临时遇到问题时即进行合作学习而没有充分预设,有时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要求并不明确,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趋于无效。

为了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合作要求,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

一、“学习单”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具有导向功能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为例,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由此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还能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指明方向的学习单,学习单设计如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单问题1: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提问: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1.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吗?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3分钟)2.小组交流整理过程。

思考:哪一种整理方法最能帮助你解题?说说理由。

(2分钟)3.列式解答(独立完成)。

(1分钟)问题2: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你会整理并解答吗?要求独立完成。

(3分钟)整理过程:(任选一种整理)1.表格2.示意图3.列式解答这份学习单的设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为学生的思考确定了大的方向,但并不局限学生的思维宽度。

《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学课件 公开课精品课件

《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学课件  公开课精品课件

第二步: 分析数量关系
杏树 梨树
8行
4行
每行6棵 每行5棵
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杏树的棵数 减 梨树的棵数
新知讲解
1 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第二步: 分析数量关系
杏树 梨树
8行
4行
每行6棵 每行5棵
杏树的棵数 梨树的棵数
求差,就是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新知讲解
1 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杏树 第三步:列式解答 8行
练一练
1、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3个班 2个班 4个班
每班45人 每班48人 每班42人 (1)三年级和 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45=135(人) 2×48=96(人) 135+96=231(人) 答:三年级和 四年级一共有231人。
练一练
1、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3个班 2个班 4个班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知讲解
1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 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 树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新知讲解
1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 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 树每行5棵。 第一步:整理条件
桃树: 3行,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6棵 每行5棵
8×6=48(棵)
4×5=20(棵)
48-20=28(棵)
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归纳总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理数据 分析数量关系——条件和问题 列式计算 检验反思
练一练
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 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3个班 2个班 4个班 每班45人 每班48人 每班42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21+20=41(棵)
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检验!
新知讲解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桃树
梨树
3行
每行7棵
4行
每行5棵
第三步:列式解答
3×7=21(棵)
4×5=20(棵)
21+20=41(棵)
检验: 4×5=20(棵) 41-20=21(棵)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
新知讲解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桃树:
3行,每行7棵
杏树:
8行,每行6棵
梨树:
4行,每行5棵
杏树
梨树
8行每行6棵4行Fra bibliotek每行5棵
第一步:整理条件
新知讲解
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杏树
梨树
8行
每行6棵
4行
每行5棵
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杏树的棵数
梨树的棵数

新知讲解
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杏树
梨树
8行
每行6棵
4行
每行5棵
杏树的棵数
梨树的棵数
求差,就是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新知讲解
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杏树
梨树
8行
每行6棵
4行
每行5棵
8×6=48(棵)
4×5=20(棵)
48-20=28(棵)
第三步:列式解答
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归纳总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理数据
分析数量关系——条件和问题
列式计算
检验反思
练一练
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植树问题78-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植树问题78-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植树问题78-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课《植树问题》进行教学。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展开,包括单侧线性植树、双侧线性植树、环形植树等不同情境下的植树数量计算。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情况下植树数量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在环形植树问题中,如何理解并应用“棵数=总长÷间隔”的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植树的图片,引出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讲解单侧线性植树、双侧线性植树、环形植树等不同情境下的计算方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植树问题的理解。

4.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植树问题的计算,检验学习效果。

5. 总结:对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公式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植树问题2. 目录:单侧线性植树、双侧线性植树、环形植树3. 重点:各种情境下的植树数量计算方法4. 难点:环形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植树问题的练习题。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个植树方案,计算所需树木数量,并说明理由。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环形植树问题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植树问题78-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植树问题78-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植树问题78-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3. 植树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植树问题的应用,特别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树造林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2.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封闭线路植树、直线植树和区域植树。

解释每种类型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3. 讲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解决封闭线路植树、直线植树和区域植树问题。

强调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植树的数量和间隔。

4. 植树问题的应用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植树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求解。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 总结和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树问题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练习。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植树问题题目。

2. 思考并解决拓展问题。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课后,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 教案 - 第八单元《植树问题》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 教案 - 第八单元《植树问题》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配套课件教案 - 第八单元《植树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的情况。

2. 植树问题中只栽一端的情况。

3. 植树问题中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的情况: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植树棵数 = 间隔数 1。

(2)植树问题中只栽一端的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植树棵数 = 间隔数。

(3)植树问题中两端都不栽的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植树棵数 = 间隔数 - 1。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总结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树问题的关键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植树问题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的解题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为通用教案,具体教学时间、教学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的情况”,即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