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比例的整理与复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
在六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比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比例的重要
知识和技能:
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同种类的量之间的关系,在比例中我们将这些
量用分数表示。
2. 比例的性质:比例的两个分数称为一个比例,比例中各个分数的相等关系称为比例
的性质。
例如:如果a:b = c:d,则称a、b、c、d构成一个比例。
3. 比例的基础运算:比例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例如:如果a:b = c:d,则有a+c:b+d = a-b:b-d = a/b:c/d。
4. 比例的化简和维持:在比例中,我们可以约分或扩大分数的值,得到一个全等的比例。
例如:将2:3化简为2/3:1,将2:3扩大为4:6。
5. 比例的图形应用:比例可以用来解决与图形形状和尺寸相关的问题。
例如:通过比
例可以计算矩形的边长、面积等。
6. 比例和百分数的关系: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其中分子是一个非负整数。
例如:25%表示为25/100或1/4。
7. 比例的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计算折扣、利率、比赛成绩等。
以上是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关于比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和实
际应用问题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
7.13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7.13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7月13日,我准备了一堂关于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课,这是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今天的主要内容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我们回顾了比的定义,即两个数相除的结果,用“:”或“/”表示。
接着,我们复习了比例的概念,即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用“::”或“=”表示。
我们通过例题展示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购物时如何计算商品的打折后价格。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比例的推导和应用,特别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
教学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比例的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以购物为例,提出问题:“如果一件商品原价为200元,现在打8折,那么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 讲解比的概念:我解释了比的定义,并通过示例进行了演示。
3. 讲解比例的概念:我通过示例解释了比例的定义,并展示了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题,讲解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并展示了解题步骤。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了讲解和解析。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比的定义和比例的定义,并用示例进行了展示。
同时,我还板书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比的定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2. 请解释比例的定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今天的课程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后反思。
我觉得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显得有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比例的推导和应用,并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下册4比例整理和复习习题新人教版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2)每分钟下载量一定,下载总量与下载的时间。
(A)
点拨:下载总量÷下载时间=每分钟下载量(一定), 也就是下载总量与下载时间的比值一定,因此下载总 量与下载时间成正比例。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圆的周长一定,直径和圆周率。
4.5 2.5
=
x 4
x=7. 2
0.5 0.75
=
6 x
x=9
点拨: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 解决问题。 (1)在一幅比例尺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 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 5厘米。A、B两地的实际 距离是多少千米? 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在这幅 地图上长多少厘米?
第4单元 比例 整理和复习
1. 填空。 (1)一幅地图,用图上5 cm的长度表示实际300 m的长度,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6000 ),如果两地的实际距 离是1200 m,那么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20 )cm。
点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2)大、小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是4:3,它们棱长总 和的比是( 4∶3 ),表面积的比是( 16∶9 ),体 积的比是( 64∶27 )。
(2)一家鞋店所有鞋子都打同样的折扣销售。妈妈买了一 双童鞋,原价200元,现价160元。吴阿姨买了一双成 人鞋,花了320元,这双成人鞋原价多少元? 解:设这双成人鞋原价x元。 160∶200=320∶x x= 400 答:这双成人鞋原价400元。
点拨: 根据“所有鞋子都打同样的折扣”可知,现价∶原价 =折扣(一定),因此现价与原价成正比例关系,据此 列出比例即可解答。
比例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小学数学年级六年级学期春季课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整理、阅读课本等方式梳理单元知识,通过讨论交流实现知识的查漏补缺。
从而进一步理解“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等相关概念的意义;能熟练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能合理利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如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关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问题以及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对比辨析、可视化表达、讨论交流等方式,沟通比例与比、正比例、反比例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促进以“比例”概念为核心的单元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3.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进行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逐步形成自主复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复习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进一步理解与比例相关概念的意义,实现知识结构化。
教学难点:1.理解比例和正(反)比例以及比例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进入复习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整理第四单元《比例》的知识。
二.梳理主要内容,形成知识结构(一)自我整理,回顾知识师: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哪些具体的知识点?请在本子上用合适的方法表示出来。
师:写好后,请对照书本第38至64页的相关内容,看看有没有遗漏或不准确的,请补充或更正。
(请按下暂停键,完成上述活动。
)(二)反馈完善,形成结构图师:接下来,先请小丽同学说一说,她是怎么整理的?生:“比例”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比例的应用”。
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第二部分可以分为“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三部分包括“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及用比例解决问题”。
师:整理的很有条理。
小丽用树形图来整理,既完整又清晰。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1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化简比。
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5;(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2、分数除法的意义(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
(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
(4)P53练习十三第2题。
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的意义(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2)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3∶2=1.5∶∶∶∶前比后比项号项?值(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
而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3比2。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复习课程——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本次复习课的内容主要涉及教材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以及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和比例尺的理解。
教学重点:比的换算和比例的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问题。
2. 知识回顾:简要回顾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应用方法。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的经验。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比例尺以及相关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一桶水有18升,倾斜后流入另一个容器中,流入的量是原来的3/4,求另一个容器的容量。
(2)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因故障停车修理了20分钟,之后继续行驶,最终在5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汽车修理处的距离。
2. 答案:(1) 另一个容器的容量为12升。
(2) 汽车修理处的距离为150公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发现部分学生在比例尺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此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比和比例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总复习-
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一)用比例解:
设需要X小时,因为工效相等,所以
72:6=120:X 72X=120×6 X=10
(二)用算术方法解: 先求出工作效率,再求工作时间:
120÷(72÷6) =120÷12 =10(小时)
答:需要10小时。
小结:
这两种方法得区别在于解比例只用到一个关 系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思路简捷;而 列算式解答,除了用到上面这个关系式,还要用到: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思路转折多一些。 请大家以后在解题时,用自己理解得方法解答。
比例尺分为( 数值比例尺)和(
线段比例)尺
9) :1
4
( 2 ):8=0、25=— 1=620÷( 80
)
()
出粉率一定,面粉重量和小麦重量成( )正比例、
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反)比例、
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 反)比例、
小明每天看8页书,它看书得总页数和看书得天数成(
已知a×b=c( a、b、c 均不为0)
答:这幅图纸得比例尺是1:5000、
(4)求实际距离。
在比例尺是 1:8000000得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得距离是 5厘米。求AB两地得实际距离。
解: 设A.B两地之间得距离是x厘米。
图上距离
根据:
———— 实际距离
=比例尺
5:x =1:8000000 1×x= 5×8000000
x= 40000000 40000000厘米=400千米 答:A.B两地实际距离是400千米。
12
答:三条边分别长21厘米,28厘米, 35厘米。 白云居课件
甲乙丙3人和合租一套房子,房 租为990。甲住了 1 得时间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运用。
-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
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比和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旧知识。
- 问题引导: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新课导入(15分钟)-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比和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 性质讲解: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
第三阶段:课堂练习(15分钟)- 练习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 个别指导: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第四阶段:小组讨论(10分钟)- 问题提出: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 讨论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第五阶段: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6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6篇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1复习内容: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练习三十四第1、3、4题)2、折扣、纳税、利息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过程: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二、知识梳理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三、巩固与深化练习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2:知识整理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
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基础练习1填空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
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整理和复习
例1 解比例。 (1)0.25∶1.25=1.6∶x
思路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 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项。 本题中,两个小题都是求一个外项的值,可以先将 比例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再通过解方程 求出未知项的值。
规范解答:(1)0.25∶1.25=1.6∶x 解: 0.25x=1.25×1.6 x=8
解: 2×3x=15×4 x=10
例2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 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订《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所需要的总钱数。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思路分析:根据正、反比例关系的判定方法,我们 首先要判断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具体地说, 就是看两种量的商或积是否总是一定的,从而判断 它们成不成比例以及成什么比例。
(3)虽然长方形的长和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因为长+宽= ×周长,但是长与宽不具有商或乘 积一定的条件。因此,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 不成比例。
例3 比例尺为 1∶50000 的一幅地图,现在改用 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4.8cm 的距离,
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整理和 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整理和 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整理和 复习
规范解答:4× =2(cm) 2× =1(cm) 2×1=2(cm²) 答:画出的新图形的面积是2cm²。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整理和 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整理和 复习
例5 小红在教学楼前测得自己的身高与影子长度的 比是4∶3,教学楼的高度是16米,这时教学楼的影 子长多少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
相同本数的情况下,表示B种同学录的图象都在表示A种同学录的图象以下,所以买B种同学录更划算。
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结合实际 深化概念
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异同 感悟联系
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有哪些异同?
深刻感悟到比和比例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比和比例在生活中很常见,学习它很有用。
更加理解了比和比例相关概念的意义。
回顾反思 积累经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你能从中找到比例吗?
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玲玲负责折许愿星。她折许愿星的时间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分
1.2
24
48
数量/只
1
20
40
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玲玲负责折许愿星。她折许愿星的时间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分
1.2
24
48
数量/只
1
20
40
只要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有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它们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正比例关系。 = k(一定)
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三人负责折千纸鹤。她们用的时间和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小红
小兰
小静
时间/分
48
44
45
数量/只
20
22
25
这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吗?
这些比的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新人教六下)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得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
3.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得、把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定。
复习过程:一比、比例的意义1.什么是比?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差不多性质是什么?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名口答,出示表格填空。
意义项数差不多性质举例比比例二解比例1.什么叫解比例?2.解比例是解方程吗?解方程也是解比例吗?什么缘故?3.解比例。
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2题。
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练习活动。
(2)说一说解比例的步骤,每一步运算的依照是什么?(3)请学生上台板书。
(4)师生共同评判,并强调书写格式。
如:X:解:4X=(依照比例的差不多性质)4X=X=X=三正、反比例的意义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3.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关系式正比例反比例4.你是如何判定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学生通过交流,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定。
一找:哪两种上关联的量。
二想: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形,写出关系式。
三判定:联系关系式,看商一定依旧积一定,判定成什么比例。
5.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3题。
过程要求:按复习中概括一找二想三判定三步骤进行练习。
(1)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2)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形,写出关系式。
(3)那个地点哪一种量一定,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四巩固练习1.判定下列关系式中,两种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假如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一定一定()()(3)因数因数=积(4)因数因数=积()一定一定()2.完成课文练习十第1~3题。
2、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课练习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得正、反比例的意义,熟练把握判定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进一步进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章,包括比和比例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具体章节包括:5.1 比的意义,5.2 比的计算,5.3 比例的意义,5.4 比例的计算,5.5 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理解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比和比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难点是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黑板、粉笔、计算器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简单的购物问题引入本次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比和比例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通过PPT和黑板,我将会详细讲解比和比例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每个知识点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将比和比例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进行详细的展示和解释。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比和比例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
答案: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一个量,通常用分数表示。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例如,如果有两个数分别是6和8,那么它们的比是6/8,可以简化为3/4。
如果有一个问题,要求我们找到两个数,它们的比是3:4,那么我们可以设这两个数分别为9和12,因为9/12=3/4。
2.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用比和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答案:假设一家商店将一件商品的价格降低了10元,现在的价格是80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人教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比是两个数的比较关系,而比例则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如果小明跑得速度是小红的2倍,我们可以用比2:1来表示这个关系,而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比例来计算相关的信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比和比例》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具体的实际问题应用中,有一部分同学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实践应用方面的训练。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比和比例实例,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接下来的新课讲授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比例的求解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尤其是比例式的简化与求解这一难点。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这一部分内容增加一些更具针对性的练习和讲解。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对比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体会数据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将比和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比和比例
比例
意义
各部分 名称
基本 性质
二、先在下表中写出比和比例的一些知识,再举例 说明。
比
比例
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
数的比。
子叫做比例。
各部分 名称
基本 性质
3 ∶ 2 = 1.5 前项 后项 比值
比号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 乘或者同时除以相同 的数(0除外),比值 不变。
3 ∶ 2 = 9 ∶6
求实际距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比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
一、梳理旧知,探寻联系
比 比和比例
比例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比的应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反比例 比例的应用
正反比例的意义、图象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 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二、先在下表中写出比和比例的一些知识,再举例 说明。
比
三、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联系 各部分名称
例子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商 比值
5 8
5÷8 5∶8
①你们看出来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吗?谁相当于谁呢? ②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之 间有什么联系?
四、试一试
化简比: 2∶ 2 3
六、按比分配的意义
3.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5.4kg的 水含氢和氧各多少?
氢:5.4× 1 =0.6(千克)
81
氧:5.4× 8 =4.8(千克)
81
答:5.4kg的水含氢0.6千克,含氧4.8千克。
六、按比分配的意义
六年级下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
六年级下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在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比和比例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们不仅在数学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
一、比的认识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例如,3∶5 可以读作“三比五”,其中3 是前项,5 是后项,“∶”是比号。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将比化简为最简整数比。
例如,将 12∶18 化简,先找出 12 和 18 的最大公因数是 6,然后将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 6,得到 2∶3。
二、比例的认识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例如,3∶4 = 9∶12 就是一个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比如,解比例 2∶x = 4∶8,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 4x = 2×8,4x = 16,x = 4。
三、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比例是由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
区别:1、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
2、项数不同:比有两项,前项和后项;比例有四项,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3、基本性质不同: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例如,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整理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及比例的复习
6、用一台打字机打字,6小时 打36页,照这样计算,如果 再打4小时,一共可以打字多 少页?
谢谢!
整理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及比例 的复习
比例尺
1.什么叫比例尺?
图上距离
★ 比例尺= 实际距离
2.比例尺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比的形式 1 :100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 (分数形式) 1
100
线段比例尺 0 100 200 300千米
3.比例尺1:1000000表示的具体含义是 什么? 比例尺 0 50Km 表示什么意义? 4.比例尺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不成比例
15、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不成比例
16、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 的和与高. 不成比例
17、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 正比例
18、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
不成比例
19、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
反比例
用比例解决问题
• 判根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并判断这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
3.2cm。 (1)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是多少? (2)王老师从甲地开车驶往乙地, 如果每小时行80km,他能赶上在乙 地召开的会议吗?
数 学
整理与复习
重点知识归纳
• 比例的意义 • 比例的基本性质 • 解比例 •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 比例尺 • 用比例解决问题
2、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 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 多装6根,几天能够完成?
3、食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烧 180千克,可以烧25天。实际每天少 烧30千克,实际烧多少天?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复习不仅仅是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更是一个深化理解、巩固记忆、提升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准备《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这节课时,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比例》进行。
这部分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计算和应用,难点则是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在讲解比例的应用时,我会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另一部分则是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已知两个数分别是4和8,求它们的比例。
答案:1:22. 题目:一家超市将某商品的价格降低了20%,降价后的价格是多少?答案:原价的8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对比例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比例,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不仅能复习和巩固比例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其中,PPT上会展示一些动态的比例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c 1、如果a=—,那么当( a )一定时,( b )和( c )成 b 正比例。当( c )一定时,( a )和( b )成反比例。 2、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 小圆的周长比是( 3:2 ( 100 )。 )。 3、甲、乙两数的比是5 =B×6,则A:B=( 6 ):( 5 )。
放大比例尺
强调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能 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 统一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应化简成“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是: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一看,二算,三画。
答:需要水15000克。
一种糖水,糖和水按照1∶150配制的;现有 糖100克,可以配制这样的糖水多少克? 解:设可以配制这样的糖水x克。
1 : (150 1) 100 :x 1 : 151 100:x x 100 151 x 15100
答:可以配制这样的糖水15100克。
x 1680 21 x 80
答:剩下的绳子还能够做这种跳绳80根。
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
再也不能赢回来。
用比例解决问题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100 x 2 3 2x 100 3 100 3 x 2 x 150
答:甲乙两地相距150km。
解:设返回时用了X小时。
60 x 50 3
50 3 x 60 x 2.5
答:返回时用了2.5小时。
27 1:300000 135
4、填空。
比例尺
1 :72000000
图上距离
12 cm 2 . 4 cm 15 cm
实际距离
60 km 1.2 km 900 km
1 :50000 1 : 6000000
2、比例尺的分类:
数值比例尺 按形式分: 线段比例尺
0 50km
1:5000000
缩小比例尺
1:5000000 50:1
按用途分:
解:设需要增加X人。 (X+40)×(15-3) = 40×15 (X+40)×12= 600 X=10 答:需要增加10人。
用比例知识解答下面各题: 2、用方砖铺地, 若用边长30厘米的方砖 铺地,需要320块;若改用边长40厘米 的方砖铺,则需要多少块?
解:设需要X块。
×320 40² ×x = 30² 900 × 320 x= 1600 x =18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理 习 复 整 和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本单元 知识梳 理
正比例和反比例
用比例解决问题
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做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答:需要水15000克。
用边长是15厘米的方砖给教室铺地,需要2000块。
如果改用边长2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解:需要x块。 252×x = 152×2000 625x = 225×2000
625x = 450000 x = 450000÷625 x = 720
解:需要720块。
用比例知识解答下面各题: 1、一个服装厂加工一批西服,原计划40人 做,15天完成。现在要想提前3天完成, 需要增加多少人?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两种相关联的量, 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反比例关系。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点 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1、变化的方向相同,一 1、变化的方向相反,一 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 种量扩大(缩小),另一 种量也扩大或缩小。 种量反而缩小(扩大)。 不同点 2、相关联的两个量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 (商)一定。 2、相关联的两个量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 一定。
(3)比例尺
0
0
20
20
40 km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 当于实际距离20千米。
40 km
3、分别把下列的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 例尺进行改写。
0
25
(1)把比例尺 1 :3000000改写成线 段比例尺是(
0
30
50 km
60 km ) 改写成
(2)把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是(1 :2500000)
一种糖水,糖和水按照1∶150配制的;要配 制这样的糖水15100克,需要水多少克? 解:设需要水x克。
150 : (150 1) x : 15100
150 : 151 x : 15100 151 x 15100 150 15100 150 x 151 x 15000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 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解比例
1、什么叫解比例?依据是什么?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依 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
什么叫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关系?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两种相关联的量, 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 (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答:需要180块。
3、一支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 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 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 多少天才能铺完?
解:设原计划用X天才能铺完。 3.2× X=3.2×(1+25%) ×12 3.2X=4×12 X=15 答:原计划用15天才能铺完。
用比例知识解答下面各题: 3、一支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 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 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划用 多少天才能铺完?
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 意义 个数的比。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叫做比例。
构成
0.9∶0.6 = 1.5
前项 后项 比值
5 ∶ 6 = 20∶24
内项 外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 基本 时乘或除以相同的 性质 数(0除外),比值 不变。
y x y k(一定) 3、关系式: k(一定) 3、关系式: x
不相关联 →不成比例 两种量 相关联 加的关系 →不成比例 减的关系 →不成比例
乘的关系 积一定 →成反比例
除的关系 商(比值)一定 →成正比例
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
幅图的比例尺。
解:设原计划用X天才能铺完。 1× X=(1+25%) ×12 X=1.25×12 X=15 答:原计划用15天才能铺完。
解决问题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体育老师买来161m的绳子,先剪下21m,正好做
成12根跳绳。剩下的绳子还能够做这种跳绳多少根? 解:剩下的绳子还能够做这种跳绳x根。
21 161 - 21 12 x 21 140 12 x 21x 12 140
面积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 两种相关联的量,因 除数和商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除数×商=被除 梯形的面积和高是两种 相关联的量,因为 y 高 和 x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 为 5 (一定),所 数y (一定 ) ,所以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图上距离 x 为 下底 比例尺(一定),所以 图上距 上底 实际距离 (一定),所以梯形的 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以y 和 x 成正比例。 2 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5、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等号左边不变,
那么第四项应减去( 4 )。
6、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 )=( )、
(
)=(
)。
一种糖水,糖和水按照1∶150配制的;现有 糖100克,需要水多少克? 解:设需要水x克。
1 : 150 100:x
x 100 150 x 15000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 1:500000。 比例尺1:5000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 当于实际距离500000距离厘米。 (2)比例尺 20 :1。 比例尺20 :1 表示图上距离20厘米相当 于实际距离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