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讲稿学生学习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说课稿讲解学习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机械设计基础》,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为专业背景进行说课。
下面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介绍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欢迎批评指正。
一、课程的定位和目标1、本课程定位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合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数控编程、CAD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等一线工作。
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就要求学生具备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和工程计算的能力,具备常用机构和零部件设计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职业能力,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开设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系列课程。
其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机械设计基础”的先修课程,“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设计基础”的后续课程。
2)本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机械设计基础》是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承担了本专业的职业基础能力培养的任务,为今后学生从事本专业的设备操作、设备改造、一般性的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学生从事工作的能力。
2、本课程的目标体系①知识目标(1)掌握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2)初步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方法;(3) 掌握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②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能力;(2)初步掌握对杆件进行强度、刚度计算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3)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4)为从事本专业的设备操作、设备改造、一般性的机械设计等方面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非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以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设计基础能力训练。
三、课程目标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3、进行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等的训练。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
后续课程:专业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毕业设计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杨可桢等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2、王昆等主编.《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六、课程设计进度表七、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讲解和设计过程的现场指导相结合,通过具体的设计对象和任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学习的机器设计以及机械零件设计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机械设计工作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简单机械的设计能力。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本课程是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结束后的一个综合训练环节。
要结合具体的设计任务,掌握机器设计程序和通用零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要多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标准、规范等),认真地进行机械设计工作基本技能的训练。
2、学生完成本课程须耗费的时间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投入全部精力到为期2周的课程设计中,达到具备简单机械的设计能力的目标。
3、学生的上课、讨论、计算说明书等方面的要求认真听好设计指导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在设计过程中,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针对课程设计题,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稿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设计基础》。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以及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课程定位《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连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等基础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而本课程的学习又为后续的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自动化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设计方法。
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
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和执行机构。
具备初步的机械零件结构设计和选用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问题。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质量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部件和机械系统设计等四个模块。
1、机械传动带传动: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弹性滑动现象;V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链传动:链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受力分析;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成、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选择和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的特点和设计计算。
轮系:轮系的类型和功用;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它不仅为学习后续课程,也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建立基础。
其功能让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建立基础。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机电一体化预备技师高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12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桥梁,同时,本课程的知识也可直接用于生产实际,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将本课程的内容与其他专业课或技术基础课的内容集合起来。
讲课中尽量将机械原理部分和机械设计部分分开讲。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l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2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技能,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4具有通过实验和观察去识别常用机构组成、工作特性和通用机械零件结构特点的能力。
5了解机构组成原理,掌握机械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自由度计算和运动条件的判定。
6了解机构运动和受力分析方法,并能用于简单机构的分析。
7掌握常用机构的类型、特点和应用,以及相关的基本设计和计算方。
8了解刚性转子的静、动平衡原理,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简易计算方法。
9了解其它常用机构和组合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和传动特点。
10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
11建立机械设计的总体概念,掌握静强度、疲劳强度计算的概念和公式,学会用图解法确定零件的极限应力,了解零件接触强度、摩擦与磨损的性质。
《机械设计基础》授课计划
《机械设计基础》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机械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任务;2. 了解现代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3.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述第一节机械的组成和功能第二节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准则第三节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第一节课堂讲授第二节课堂互动第三节小组讨论: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第二章机构和机器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机构和机器的概念第二节机构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三节机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计算第一节课堂讲授第二节课堂互动与答疑第三节案例分析:机构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三章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第一节连杆机构第二节凸轮机构第三节齿轮机构第四节轴承和轴第五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第一节课堂讲授与演示第二节实验:常见机构和零部件的观察与使用第三节小组讨论:不同类型机构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第四章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与技术第一节优化设计方法第二节有限元分析方法第三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第四节机械系统动态设计简介第五章实践环节与课程设计第一节实践环节的意义和要求第二节课程设计的任务和步骤第三节课程设计案例:减速器的设计第四节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教师指导与点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机械零部件和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结合实例和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3. 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4. 教师指导与点评学生的课程设计,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占20%;2. 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表现等,占20%;3. 期末考试:试卷考核,占6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讲稿
② 选择齿数和齿宽系数: 初定齿数z1=30,z2=iz1=100,齿宽系数ψd=1
③ 确定轮齿的许用应力: 根据两轮轮齿的齿面硬度,查手册得两轮的
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和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 σHlim1=700 MPa, σHlim2=570 MPa, σFlim1=580 MPa, σFlim2=450 MPa
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
•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设计资料,熟悉有关
国家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的查阅。
二、设计内容
•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单级直 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设计内容
•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单级直 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设计内容
•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单级直 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n W
控制总传动比在一定范围内(根据传动方案来定,各种类 型传动的传动比范围见指导书),对带传动——单级圆柱齿 轮传动系统,应控制在20以内。这样一来,电动机的具体参 数就可以确定下来。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2、传动比分配 : 当电动机选择确定后,减速器的总传动比就可计算出 来。对于带传动——单级圆柱齿轮传动的减速器,要考虑 传动比的分配问题。
符合这一转速范围的电机同步转速有 750、1000和 1500 r/min三种,由标准查出三种使用的电机型号:
方案
电动机 型号
额定功率
Pm(KW)
电动机转速
r/min
同步
满载
电机质量 kg
1
Y132S-4 5.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构成。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连接方式及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机械装配图的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手册和资料进行机械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实践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整体框架。
-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2. 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设计:讲解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 机械传动设计3. 机械连接设计:介绍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的设计方法和选用原则。
- 教材章节:第4章 机械连接设计4. 机械零部件设计:包括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选用。
- 教材章节:第5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5. CAD软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绘制和装配图设计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6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6. 机械设计计算与图形表达:教授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整体教学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定位与目标《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是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的知识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设计方法,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如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了解机械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2、能力目标具备正确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能够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和进行机构运动分析。
能够根据工作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具备查阅相关标准和手册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两大部分。
1、机械原理部分机构的结构分析:介绍机构的组成、运动副的类型和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平面连杆机构:包括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特点、运动分析和设计。
凸轮机构:讲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从动件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法。
齿轮机构:阐述齿轮机构的类型、特点、渐开线齿廓的形成和啮合特性,以及齿轮的参数计算和设计。
轮系:介绍轮系的类型、传动比计算和应用。
2、机械零件部分连接:包括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的类型、特点和设计计算。
传动:涵盖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工作原理、特点和设计。
轴:讲解轴的类型、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轴承:介绍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选择和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课程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了解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概述: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任务、分类和发展趋势。
2.机械零件设计:包括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等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机械传动设计:介绍传动系统的类型、性能参数和设计方法,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4.轴承和联轴器设计:分析轴承的类型、性能和选用原则,介绍联轴器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5.机械结构设计:阐述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包括结构要素、强度计算、稳定性分析等。
6.机械创新设计:探讨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7.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实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机械设计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教学:安排课程设计、实验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2.理论教学:48学时3.实践教学:16学时(含课程设计、实验等)4.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机械设计概述第2-4周:机械零件设计(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第5-7周:机械传动设计(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第8-9周:轴承和联轴器设计第10-11周:机械结构设计第12周:机械创新设计第13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14周:课程设计第15周:实验第16周:复习与考试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2.实践环节:30%(课程设计、实验等)3.期末考试:40%七、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主编:X,出版社:X)2.参考文献:《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等3.网络资源: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在线课程资源4.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等八、教学效果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选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等。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讲解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3.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介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讲解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等。
4.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讲稿
(4)配合尺寸 齿轮、蜗轮、带轮和联轴器与轴的配合
一般情况:H7 (用压力机),较少装拆:H7 (用压力机)
四、课程设计安排
第一周:
初步计算(算到各轴的输入转矩的计算):0.5天。
传动件设计计算(带传动、齿轮传动的设计):1天。
装配图草图初步设计):3天。
计算P77表4-6中各项减速器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画出类似课设指导书P99的图5-3。
轴结构设计、轴承类型的选择,键的选择。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完成草图设计
第二周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2天
图面加深
填写标题栏明细栏
加注技术说明、公差与配合等
绘制零件图
1天
誊写设计说明书 1天
准备答辩
1天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的注意事项
1.标注尺寸 (1)外形尺寸(长×宽×高) (2)特性尺寸
传动零件的中心距 中心距偏差中心距极限偏差±fa值。 (3)安装尺寸 中心高,如170mm 轴外伸端配合轴段的长度和直径,如67和Φ45r6 地脚螺栓孔直径和位置尺寸,如Φ7和150mm 箱座底面尺寸,如368×195mm
二、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2.1电动机的选择(参考课设指导书P14~P17) 2.1.1确定运输机的所需的功率 2.1.2确定传动装置的效率(参考课设指导书P16
表2-4) 传动装置的效率应该包括带传动、轴承、齿
轮传动、联轴器、传动滚筒等的效率。 2.1.3选择电动机(参考课设指导书P15~P17) 电电动动的机的额额定功定率功;率电P动ed略机大满于载P转d即速可。 电动机伸出端直径 电动机伸出端安装长度
在设计过程中需反对的两种情况:
· 对已有的图册资料,不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比较,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
3. 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掌握设计流程和步骤。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和分析。
2. 学会使用机械设计软件(如CAD等)进行绘图,提高设计效率。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并能够进行作品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
3.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实际应用,关注机械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实际工程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机械设计原理及其应用b.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c. 机械设计软件操作与绘图d. 机械设计实践与创新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周:回顾机械设计原理,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设计原理、第三章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
- 内容:机械设计基本要求、设计流程、创新思维。
b. 第二周:学习机械设计软件操作,进行简单机械结构绘图。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
- 内容:CAD软件操作、绘图技巧、二维及三维绘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了解螺纹连接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 够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的螺纹连接结构。
键连接设计
键连接类型与特点
了解常见键连适用场合。
键的选择与强度计算
熟悉常用键的标准和规范,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键,并 掌握键连接的强度计算方法。
凸轮机构设计
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组成、特点和应用场景。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基圆半径
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和基圆半径对机构性能的影 响,能够进行合理选择。
ABCD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能够绘制从动 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
了解凸轮机构的设计步骤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 需求进行机构设计。
链传动设计
设计原理
掌握链传动的工作原理 、类型、特点及应用范
围。
设计计算
能够进行链传动的设计 计算,包括选择链型、 确定链轮齿数、链节距
、中心距等。
结构设计
了解链传动的结构组成 ,能够设计合理的链轮 结构、张紧装置及润滑
方式。
强度校核
掌握链传动的强度校核 方法,能够对设计结果
进行验证。
齿轮传动设计
设计成果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设计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交流能 力和表达能力。
3
经验分享与反思
鼓励学生分享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促进相 互学习和进步。
08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与回顾
课程目标与要求
回顾课程的主要目标和 要求,包括掌握机械设 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 技能,以及培养创新思 维和实践能力等。
教学内容与安排
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素质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第一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概述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电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目的为:(1)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际设计训练,使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2)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使学生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培养独立设计能力。
(3)进行机械设计工作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训练、计算、绘图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规范等)。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1、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选择齿轮减速器为设计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2)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3)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联轴器、键等;(4)绘制减速器装配图及典型零件图(有条件可用AutoCAD绘制);(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课程设计的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在2周时间内完成以下的任务:(1)绘制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2)零件工作图2张(齿轮、轴、箱体等任选2个,A3图纸);(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6000字左右。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课程设计是一次较全面较系统的机械设计训练,因此应遵循机械设计过程的一般规律,大体上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计准备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和条件,认真阅读减速器参考图,拆装减速器,熟悉设计对象。
(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拟定传动总体布置方案,选择原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传动件设计计算设计装配图前,先计算各级传动件的参数确定其尺寸,并选好联轴器的类型和规格。
一般先计算外传动件、后计算内传动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讲稿
设计计算步骤
39 ZQZQ-4B ZZZZ-2A
40 ZQZQ-5B ZZZZ-3A
注意:
1,借《机械设计手册》或《机械零件设计 手册》 (需要借最新版本); 2,借图板,丁字尺 (0号); 3,购买图纸2.5张0号; 4,准备计算器,绘图仪器,铅笔等;
希望同学们对这次设计 留下美好记忆! 祝同学们设计成功并取 得优异成绩!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2,传动比分配 : , 当电动机选择确定后,减速器的总传动比就可计算出 当电动机选择确定后, 来.对于多级传动的减速器,就要考虑传动比的分配问题, 对于多级传动的减速器,就要考虑传动比的分配问题, 例如两级圆柱斜齿轮传动减速器的总传动比如何分配在各 级齿轮传动中. 级齿轮传动中.
题目分配
学号 题号 学号 题号 学号 题号 学号 题号 01 ZLZL-1A 09 ZLZL-9A 17 ZL-7ZLB 25 ZLZL-5C 02 ZLZL-2-A 10 ZL-10ZL-10A 18 ZL-8-B ZL26 ZLZL-6-C 03 ZLZL-3A 11 ZLZL-1B 19 ZL-9ZLB 27 ZLZL-7C 04 ZLZL-4-A 12 ZLZL-2-B 20 ZL-10ZL-10B 28 ZLZL-8-C 05 ZLZL-5A 13 ZLZL-3B 21 ZL-1ZLC 29 ZLZL-9C 06 ZLZL-6-A 14 ZLZL-4-B 22 ZL-2-C ZL30 ZL-10ZL-10C 07 ZLZL-7A 15 ZLZL-8A 16 ZLZL-6B 24 ZL-4ZLC 32 ZQZQ-2A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讲稿
第六讲 零件图绘制及编写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图绘制(见[1]P50) 绘制低速轴零件图1张(参考[1]图6-3)
二、设计说明书编写(见[1]P62) 内容及书写规范见P62和设计任务书要求
三、答辩
其它说明:
1,时间安排: 第一周:1)减速机装拆实验、2)概论、选电机、齿轮设计
(两天)3)轴及轴系设计(两天半),画出装配草图 第二周: 周一~周二:装配图的绘制(重点) 周三:零件图绘制 周四:写设计说明书 周五:答辩
2,设计教室:6207,6407 3,指导老师:陶老师,闻老师 4,借教室,打扫卫生,借0号图板 5,每人买0号图纸一张,档案袋一个
减速机装拆实验:地点----教一楼 3 楼机械设计实验室
时间------待定
卷筒
V
2. 确定电动机功率和型号
电动机
1)工作机所需功率Pw=F×V/1000 Kw
2)电动机所需功率Pd=Pw/η
斜齿轮减速器
传动装置总效率η=η1×η2·····ηn
带运输机传动简图
各传动副的效率η1、η2·····ηn等见[1]P6表2-2
3)电动机额定功率Pe>电动机所需功率Pd 由此查[1]P147选电动机型号
1. 轴系零件的结构设计 在俯视图(见[1]P26 图5-6 )上画出各轴系零件(齿轮、
轴承、轴承端盖等)的详细结构 齿轮结构——见[1]P188; 轴承端盖——见[1]P132
注:轴系结构常见错误见[1]P43表5-5
2. 减速器箱体结构设计(见[1]P29) 绘制思路:先箱体后附件;先主体后局部;先轮廓后细节; 画图应在三个视图上同时进行
b)滚动轴承的定位应查其标准
c)有标准零件配合的轴径应取相应标准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3、传动装置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计算各轴转速(r/min)、功率(KW)、扭矩(N· mm) (4) Ⅲ轴(输送机滚筒轴):
nⅢ=nⅡ/ 1=64(r/min) PⅢ=PⅡ×η轴承×η联轴器=3.98×0.99×0.99=3.90(kW) TⅢ=9550PⅢ/nⅢ=9550×3.90/64=581.95(N×m)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1、电动机选择: (3)转速选择: ① 输出轴(滚筒转速)计算 : 60 1000 V nW D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1、电动机选择: (2)转速选择: ① 输出轴(滚筒转速)计算 : 60 1000 V nW D nw=60000v/πD=60000×1.5/(π×450)=63.69(r/min) n 筒 = 63.69 (r/min)
(2) 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推荐的传动比合理 范围:一级圆柱齿轮传动减速器传动比范围 i 齿轮=3~5, V带传动比 i 带=2~4,则总传动比为 i 总=6~20。故电动 机 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d= i 总×n 筒=( 6~20)× 63.69=382.17~1273.89 r/min,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 有 750r/min、10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 r/min、 1000 r/min、。由于750r/min 无特殊要求下不使用, 1000r/min 使用广泛。 初选同步转速1000r/min 的电动机,由表12-1可知,对应 Pe(额定功率) Pe=5.5(kW)有:电动机的型号为 Y132M2-6。 (132为电动机的中心高)(i带越大,同步转速越大,电机的 中心高的不能太低。)
表2-2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轴号 电动机 0轴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I轴(减速器高 II轴(减速器 速轴) 低速轴) III轴(输送 机滚筒轴)
转速 n/(r/min)
960
320
64
64
功率P/kW
4.41
4.19
3.98
3.90
转矩T/ (N·m)
43.87
125.05
593.89
581.9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传动比i
3.0
5.0
1.0
表2-2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轴名 功率P/KW 输入 0轴(电动 机轴) 输出 4.41 转矩T/ N· m 输入 输出 43.87 960 0.95(η 带) 转速n 传动比i 效率η
3.0
Ⅰ轴
4.19
125.05
320 5.0
0.95(η 承η齿)
Ⅱ轴
3.98
593.89
nm i总 nW
i 总 =960/63.69=15.07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2、传动比分配 :
当电动机选择确定后,减速器的总传动比就可计算出
来。就要考虑传动比的分配问题,例如单级圆柱斜齿轮传 动减速器的总传动比如何分配V带和圆柱齿轮的传动中, ∵i 总 =i带*i齿=15.07
2.0
2.2
6.5
由表12-2查得电动机中心高H=132mm,轴伸出部分用 于装联轴器轴段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D=38mm和 E=80mm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1、电动机选择: (3)转速选择: ② 带式输送机总传动比: nm ——电动机满载转速 nw=60000v/πD=60000×1.5/(π×400= 63.69 (r/min)
(1)取齿轮i 齿轮= 5.0 (单级减速器 i=3-5 合理),查表3-4
(2)∴i
带=i 总/i 齿轮=15.07/5=3.01=3。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3、传动装置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计算各轴转速(r/min)、功率(KW)、扭矩(N· mm)
(1) 0轴(电动机轴): n0=nm=960(r/min) P0=Pd=4.41(kW) T0=9550P0/n0=43.87(N×m)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1、电动机选择:参考指导书P.17 ~18及P21~24 (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根据电源种类,工作条件,工作时间的长短及载荷的性质,
大小,起动性能和过载情况等条件来选择电动机,一般选
用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是全封闭自扇冷式笼 型的,适用于电源电压为380V 无特殊要求的机械上。
64 1.0 0.98(η 承η联轴 器)
III轴(卷 筒轴))
3.90
581.95
64
电动机的型号为 Y132M2-6技术数据如下表2-1 所示 表2-1技术数据 表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kW 同步转 速 /(r/ min 满载转 速 /(r/ min) 电流/A 堵转转 矩/ 额定转 矩 最大转 矩/ 额定转 矩 堵转电 流/ 额定电 流
Y132M2-6
5.5
1000
960
12.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吴子红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举例
一、传动装置简图
二、原始数据
带的圆周力F/N 带速v(m/s) 滚筒直径D/mm
2500
三、工作条件
1.5
450
两班制,使用年限8年,常温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中批量生产,运输
带速度v的允许误差为±5%,三相交流电压为380/220V。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1、电动机选择:参考指导书P.17 ~18及P21~24 (2)功率选择: Pw= Fv /1000 (KW)F-N, v-m/s ① 工作机功率: 带入数据F=2500N,v=1.5m/s, Pw=3.750kW ② 带式输送机总效率: 带式输送机总效率为每一个传动副效率的乘积,即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1、电动机选择: (2)功率选择:
③ 电动机功率:
计算功率: Pd=Pw/ η =3.75/0.85=4.41(kW) 参考指导书P. P.100~102选择Y系列电机。 要求Pd≤Pe(额定功率) 因为Pd≤Pe(额定功率),所以选 择Pe=5.5(kW)。综合这一部分Y系列电动机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1、电动机选择: (3)转速选择: 参考指导书P. P.100~102选择Y系列电机,最为常用的 Y系列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为3000rpm、1500rpm、
1000rpm、750rpm四种。
同步转速过低,减速器传动比减小,但是电动机尺寸变大,成本上升; 同步转速过高,电动机较轻,成本下降,但减速器传动比变大,外形 尺寸变大,成本上升。
η =η1.η2.η3.η……
查表3-3 其中, η 1 ----V带传动效率0.95 η 2----滚动轴承传动效率0.99 η 3 ---9级圆柱齿轮传动效率0.96 η 4----联轴器传动效率0.99 η 5 ----运输机滚筒效率0.96
η总=η1带×η22轴承×η3齿轮×η4联轴器×η5滚筒 =0.95×0.992 ×0.96×0.99 ×0.96 =0.85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3、传动装置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计算各轴转速(r/min)、功率(KW)、扭矩(N· mm) (3) Ⅱ轴(减速器低速轴):
nⅡ=n1/ i 齿=320/5=64(r/min) PⅡ=P1×η轴承×η齿=4.19×0.99×0.96=3.98(kW) TⅡ=9550PⅡ/nⅡ=9550×3.98/64=593.89(N×m)
设计计算步骤
二、电动机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3、传动装置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计算各轴转速(r/min)、功率(KW)、扭矩(N· mm) (2) Ⅰ轴(减速器高速轴):
n1=n0/ i 带 =960/3.0=320(r/min) P1=P0×η带=4.41×0.95=4.19(kW) T1=9550P1/n1=9550×4.19/320=125.05(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