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2c0e61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e.png)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1 总则1.0.1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
提高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电力规划编制工作。
1.0.3 城市电力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电力负荷,确定城市供电电源、城市电网布局框架、城市重要电力设施和走廊的位置和用地。
1.0.4 城市电力规划应遵循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0.5 规划城市规划区内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和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的地上、地下空间位置和用地时,应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1.0.6 城市电力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城市用电负荷urban electricity load城市内或城市规划片区内,所有用电户在某一时刻实际耗用的有功功率的总和。
2.0.2 负荷同时率load coincidence factor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电力系统综合最高负荷与所属各个子地区(或各用户、各变电站)各自最高负荷之和的比值。
2.0.3 负荷密度load density表征负荷分布密集程度的量化参数,以每平方公里的平均用电功率计量。
2.0.4 城市供电电源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站的总称。
2.0.5 城市发电厂urban power plant在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需要独立用地的各类发电设施。
2.0.6 城市变电站urban substation配置于城市区域中起变换电压、交换功率和汇集、分配电能的变电站及其配套设施。
2.0.7 城市电网urban power network城市区域内,为城市用户供电的各级电网的总称。
2.0.8 配电室distribution room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配电进出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带有低压负荷的户内配电场所。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5e339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9.png)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1. 功能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城市配电网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供电负荷的分布情况、供电稳定性的要求、配电线路的可靠性要求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对城市进行划分,确定不同区域的供电范围和负荷等级。
2. 路线规划:根据城市的布局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分配各区域的供电线路。
考虑到功率损耗和线路长度的问题,可采用截断法将供电线路分割成若干个截面,以减少功率损耗,并根据截面的负荷要求合理选择导线的规格和材料。
3. 线路布局:合理的线路布局是城市配网线路设计的关键。
在进行线路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尽量避免交通拥堵和道路破坏对线路施工的影响。
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地下管道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减少新线路施工的需求,节约成本。
4. 电缆保护:由于城市环境复杂多样,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电缆线路,避免被各种外力损坏。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电缆敷设方式,如地下敷设、隧道敷设等;设计合理的防护措施,如电缆井、电缆隧道等;以及针对突发事件的保护机制,如雷击、冰雪灾害等。
5. 线路可靠性设计:为了确保城市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对供电线路进行冗余设计,以应对线路故障或突发事件的影响。
这包括设计备用回路和并联供电线路,以减少单点故障的影响。
还需要合理规划供电变电站和开关站的布局,以保障供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6. 环保要求:在城市配网线路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环保要求,选择环保型的材料和设备。
选用低耗能、低排放的导线材料和变电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也需要考虑线路与城市的融合,如利用绿化带、景观设计等来美化线路。
7. 系统管理和运维:城市配网线路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和运维机制。
这包括对线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排查和处理线路故障;建立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线路运行状态,提前预警和处理潜在问题;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恢复供电。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的要点分析包括功能需求分析、路线规划、线路布局、电缆保护、线路可靠性设计、环保要求以及系统管理和运维等方面。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d210ae9e009581b6bd9eb6f.png)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会同有关电力设计院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总结和吸收了我国配电网多年积累的成熟有效经验和科技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7个附录,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城市配电网规划、供电电源、配电网络、高、中、低压配电网以及配电网二次、用户供电、节能环保的规划、设计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或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穗路6号,邮政编码510623),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参编单位:佛山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计院上海电力设计院天津电力设计院沈阳电力设计院主要起草人:余建国刘映尚邱野李韶涛白忠敏夏泉宇文争营吕伟强阎沐建李朝顺黄志伟李伟孟祥光魏奕李成汪筝宗志刚王桂哲陈文升主要审查人:余贻鑫郭亚莉葛少云曾嵘曾涛吴夕科唐茂林韩晓春吴卫蔡冠中李字明刘磊刘沛国万国成李海量胡传禄项维丁学真蒋浩。
目次1总则 (1)2术语 (1)3城市配电网规划 (4)3.1规划依据、年限和内容、深度要求 (4)3.2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 (4)3.3经济评价要求 (5)4城市配电网供电电源 (6)4.1一般规定 (6)4.2对城市发电厂的要求 (6)4.3分布式电源 (6)4.4对电源变电站的要求 (6)5城市配电网络 (7)5.1一般规定 (8)5.2供电分区 (8)5.3电压等级 (8)5.4供电可靠性 (8)5.5容载比 (9)5.6中性点接地方式 (10)5.7短路电流控制 (10)5.8网络接线 (11)5.9无功补偿 (12)5.10电能质量要求 (13)6高压配电网 (15)6.1高压配电线路 (15)6.2高压变电站 (21)7中压配电网 (25)7.1中压配电线路 (25)7.2中压配电设施 (27)7.3中压配电设备选择 (28)7.4配电设施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29)8低压配电网 (30)8.1低压配电线路 (30)8.2接地 (31)8.3低压配电设备选择 (31)9配电网二次部分 (33)9.1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33)9.2变电站自动化 (34)9.3配电自动化 (35)9.4配电网通信 (36)9.5电能计量 (36)10用户供电 (39)10.1用电负荷分级 (39)10.2用户供电电压选择 (39)10.3供电方式选择 (39)10.4居民供电负荷计算 (40)10.5对特殊客户供电的技术要求 (40)11节能与环保 (42)11.1一般规定 (42)11.2建筑节能 (42)11.3设备及材料节能 (42)11.4电磁环境影响 (42)11.5噪声控制 (43)11.6污水排放 (43)11.7废气排放 (44)附录A城市配电网高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45)附录B城市配电网中、低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51)附录C弱电线路等级 (53)附录D公路等级 (54)附录E居民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 (55)本规范用词说明 (56)引用标准名录 (57)附:条文说明 (58)1 总则1.0.1 为使城市配电网贯彻国家电力建设方针政策,提高城市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保证电能质量,制定本规范。
2020年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精品版
![2020年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ed6d0e0912a216147929bc.png)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会同有关电力设计院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总结和吸收了我国配电网多年积累的成熟有效经验和科技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7个附录,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城市配电网规划、供电电源、配电网络、高、中、低压配电网以及配电网二次、用户供电、节能环保的规划、设计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或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穗路6号,邮政编码510623),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参编单位:佛山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计院上海电力设计院天津电力设计院沈阳电力设计院主要起草人:余建国刘映尚邱野李韶涛白忠敏夏泉宇文争营吕伟强阎沐建李朝顺黄志伟李伟孟祥光魏奕李成汪筝宗志刚王桂哲陈文升主要审查人:余贻鑫郭亚莉葛少云曾嵘曾涛吴夕科唐茂林韩晓春吴卫蔡冠中李字明刘磊刘沛国万国成李海量胡传禄项维丁学真蒋浩。
目次1总则 (1)2术语 (1)3城市配电网规划 (4)3.1规划依据、年限和内容、深度要求 (4)3.2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 (4)3.3经济评价要求 (5)4城市配电网供电电源 (6)4.1一般规定 (6)4.2对城市发电厂的要求 (6)4.3分布式电源 (6)4.4对电源变电站的要求 (6)5城市配电网络 (7)5.1一般规定 (8)5.2供电分区 (8)5.3电压等级 (8)5.4供电可靠性 (8)5.5容载比 (9)5.6中性点接地方式 (10)5.7短路电流控制 (10)5.8网络接线 (11)5.9无功补偿 (12)5.10电能质量要求 (13)6高压配电网 (15)6.1高压配电线路 (15)6.2高压变电站 (21)7中压配电网 (25)7.1中压配电线路 (25)7.2中压配电设施 (27)7.3中压配电设备选择 (28)7.4配电设施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29)8低压配电网 (30)8.1低压配电线路 (30)8.2接地 (31)8.3低压配电设备选择 (31)9配电网二次部分 (33)9.1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33)9.2变电站自动化 (34)9.3配电自动化 (35)9.4配电网通信 (36)9.5电能计量 (36)10用户供电 (39)10.1用电负荷分级 (39)10.2用户供电电压选择 (39)10.3供电方式选择 (39)10.4居民供电负荷计算 (40)10.5对特殊客户供电的技术要求 (40)11节能与环保 (42)11.1一般规定 (42)11.2建筑节能 (42)11.3设备及材料节能 (42)11.4电磁环境影响 (42)11.5噪声控制 (43)11.6污水排放 (43)11.7废气排放 (44)附录A城市配电网高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45)附录B城市配电网中、低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51)附录C弱电线路等级 (53)附录D公路等级 (54)附录E居民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 (55)本规范用词说明 (56)引用标准名录 (57)附:条文说明 (58)1 总则1.0.1 为使城市配电网贯彻国家电力建设方针政策,提高城市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保证电能质量,制定本规范。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627ca509a6c30c2259019e6c.png)
ICSQ/GDW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The cod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electric network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目录前言 (III)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1)1 总则 (1)2 规划的编制和要求 (3)2.1 城网规划范围 (3)2.2 规划年限和各阶段的要求 (3)2.3 规划的编制流程 (4)2.4 规划的主要内容 (4)2.5 规划的修正 (7)2.6 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 (7)3 负荷预测与电力(电量)平衡 (8)3.1 一般规定 (8)3.2 预测思路和方法 (9)3.3 电力(电量)平衡 (10)4 规划设计的技术原则 (12)4.1 电压等级 (12)4.2 供电可靠性 (12)4.3 容载比 (15)4.4 城网接线 (17)4.5 中性点运行方式 (19)4.6 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 (20)4.7 短路水平 (22)4.8 电压损失及其分配 (23)4.9 节能环保 (24)4.10 通信干扰 (24)5 供电设施 (27)5.1 变电站 (27)5.2 架空输电线路及高压配电线路 (29)5.3 开闭所、配电室及中低压配电线路 (30)5.4 电缆线路 (31)6 调度、通信、继电保护、自动化及信息管理 (33)6.1 调度 (33)6.2 通信 (33)6.3 继电保护 (34)6.4 自动化 (34)6.5 信息管理 (35)7 特种用户的供电技术要求 (37)7.1 重要用户 (37)7.2 畸变负荷用户 (38)7.3 冲击负荷、波动负荷用户 (38)7.4 不对称负荷用户 (38)7.5 电压敏感负荷用户 (39)7.6 高层建筑用户 (39)8 分布式电源接入原则 (40)8.1 分布式电源的定义 (40)8.2 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 (40)8.3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在规划设计方面的要求 (41)9 环境影响 (42)9.1 噪声 (42)9.2 工频电场和磁场 (43)9.3 无线电干扰限值 (43)9.4 高频电磁波 (43)9.5 环境影响的评价 (44)10 经济评价 (45)10.1 原则与依据 (45)10.2 经济评价内容与范围 (45)10.3 财务评价 (46)10.4 社会效益评价 (46)10.5 评价标准 (46)10.6 敏感性分析 (47)11 术语定义 (48)附录A 城网规划编制流程示意图 (50)附录B 城市配电网常用接线形式 (51)B.1 高压配电网 (51)B.2 中压电缆网 (56)附录C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对通讯干扰的规定 (58)C.1 危险影响标准 (58)C.2 干扰影响标准 (64)附录D 城市地下电缆敷设方式 (67)D.1 直埋敷设 (67)D.2 沟漕敷设 (67)D.3 排管敷设 (67)D.4 隧道敷设 (68)前言《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是编制和审查城市电力网(以下简称城网)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其适用范围为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各网省公司、城市供电公司。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0e77a2d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f.png)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摘要:城市配电网设计原则。
在城市配电网建设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居民用电的实际需要,更好地提高配电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要严格遵守几项原则。
(1)配电网建设的基础要建立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并且在确保电网稳定安全的前提下来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
(2)配电网工程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且是与上级电网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电力系统构建,提高城市配电网建设的质量,减少设计不足以及缺陷。
(3)在配电网建设过程中要留有发展的余地,因为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因此要求配电网建设也要与之保持高度协调一致,所以配电网的设计要配合城市总体规划,才能使其满足城市不断发展的用电需要,降低建设建设成本,避免资源浪费,提高电网收益。
(4)城市配电网应结合新能源的发展进行提前规划,充分考虑后期新能源发展接入等情况。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设计;改造1城市配电网规划实施目标城市配电网要有合理的规划,这样才不会出现超负荷的用电的情况。
通过对各个城市配电网现状的分析来看,对各个城市配电网进行系统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有能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效率,也有能有效的缓解的城市发展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情况;对城市配电网建设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一套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用五年为期的规划,也是为了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
研究和设计最符合各个地区电网所需求的模式,以配电网规划建设标准和运行经济性为指标,选择最优的规划建设方案。
从而达到配电网从局部到总体的改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电网系统。
2城市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2.1供电稳定性差,配电网管理不规范我国现今大多使用高架线的方式来构成输电线路,高架线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并很难适应恶劣环境,例如暴雨暴雪、台风等,同时高架线还有着难以修理的问题,根据毁损程度的位置和大小也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我国还存在着一些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存在着很多无人维护管理的功用配电线路,出现问题经常得不到有效的查看和修理,配电网管理人员也得不到消息,所以在对整体配电网的管理上来说,存在着疏忽和漏洞,导致一些地区供电质量十分低。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97d2ce6ab84ae45c3b358ccf.png)
1总则2规划的编制和要求2.2规划的主要内容城网规划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2.2.1 分析城网布局与负荷分布的现状。
明确以下问题:(1)供电能力是否满足现有负荷的需要,及其可能适应负荷增长的程度;(2)供电可靠性;(3)正常运行时各枢纽点的电压水平及主要线路的电压损失;(4)各级电压电网的电能损失;(5)供电设备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2.2 负荷预测2.2.3 确定规划各期的目标及电网结构原则和供电设施的标准化。
包括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原则。
2.2.4 进行有功、无功电力平衡,提出对城网供电电源点(发电厂、220kV 及以上的变电所)的建设要求。
2.2.5 分期对城网结构进行整体规划。
2.2.6 确定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线路路径。
确定分期建设的工程项目。
2.2.7 确定调度、通信、自动化等的规模和要求。
2.2.8 估算各规划期需要的投资,主要设备的规范和数量。
2.2.9 估算各规划期末将取得的经济效益和扩大供电能力以后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2.2.10 绘制各规划期末的城网规划地理位置结线图(包括现状结线图)。
2.2.11 编制规划说明书。
2.3经济分析2.3.1经济分析包括经济计算和财务计算。
经济计算一般用于论证方案和选择参数。
财务计算一般用于阐明建设方案的财务现实可能性。
对参与比较的各个方案都必须进行经济分析,选择最佳方案。
2.3.2 在经济分析中.一切费用(包括投资和运行费用)和效益都应考虑时间因素,即都应按照贴现的方法,将不同时期发生的费用和效益折算为现值。
贴现率暂定为10%,城网供电设施的综合经济使用年限可定为20~25年。
2.3.3经济分析中各个比较方案一般设定相同的可比条件,即:(1)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建设工期方面能同等程度地满足同一地区城网的发展需要;(2)工程技本、设备供应、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是现实可行的;(3)价格上采用同一时间的价格指标;(4)环境保护方面都能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73f3383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6.png)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是城市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包括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配电网建设改造和设备升级等方面。
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必须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以满足城市负荷的需求,确保供电的稳定可靠性。
本文对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是城市电力工程建设的首要工作。
它包括城市配电网的布局、负荷容量的确定、变电站配套等方面。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城市电力负荷的发展趋势,合理规划电力设施的建设布局,增强城市配电网的承载力和供电可靠性。
(一)城市配电网的布局设计城市配电网的布局设计主要是根据城市的用电负荷分布及区域特点,确定配电线路、变电站的位置,制定优化的配电方案。
一般而言,城市中心区要求电力网络密度高,配电线路能够旁路,以保障用电的可靠性;城市郊区则要求配电线路长、环网结构,保证用电方便,并考虑未来的扩容能力。
(二)负荷容量的设计城市电力负荷的增长率日益增加,因此,对城市配电网的负荷容量进行合理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负荷容量的设计是基于目前的用电负荷,考虑到后期的扩容以及容许短时停电、停电恢复后的冲击负荷,为稳定供电提供了保障。
(三)变电站配套设计城市配电网的建设离不开变电站的配套建设。
变电站作为配电网重要的战略性节点,其选择和定位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市区供电质量。
变电站的规模、容量和数量等都是根据城市的电力负荷需求而确定的,因此,在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变电站的配套建设问题。
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是城市电力工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电力配电系统的改造包括接入电力公司提供的新配电网络、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效率。
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是以满足用户的用电要求为目标,同时应考虑以下的因素:(一)电压降损的控制城市配电网工作时,由于电线本身电阻、导体接头电阻和连接件的接触电阻等原因,导致电网中电压有一定的降低。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word版)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c5c9f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f.png)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word版)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的编制要求第三章负荷预测第四章规划设计的技术原则第五章供电设施第六章调度、通信及自动化第七章特种用户的供电技术要求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导则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和原城市建设总局于1981年联合颁发的“关于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试行)而进一步提出的一些具体规定,是编制与审查城市电力网(以下简称城网)规划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我国大、中城市,小城市可参考执行。
第2条城网是城市范围内为城市供电的各级电压电网的总称。
城网既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
因此搞好城网规划从而加强城网的改造和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第3条城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网规划应由当地供电部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结合规划与城市的各项发展规划、电力系统规划进行。
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城网的需要,城网规划与城市的各项发展规划应相紧密配合,同步实施。
城网规划还必须根据城市发展各阶段的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对电力系统有关部分提出具体的供电需求,以保证两者之间的衔接。
第4条城网应着重研究电网的整体,而不是设备元件的简单组合。
城网规划的编制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现有城网状况,根据需要与可能,从改造与加强现有城网入手,研究负荷增长规律,做到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逐步扩大城网的供电能力,有步骤地加强城网的结构布局,做到远近结合,技术经济合理,分期实施。
城网规划的建设项目应按城市规划的需求,节约土地,实行综合开发,统一建设。
第5条本导则设想在2000年的规划实现后,各地城网将达到以下水平:1.城网具有充足的综合供电能力,可满足城市各类用电需要。
2.根据电力先行的方针,城网建设速度应略高于城市用电增长的速度。
送、变、配电容量之间,有功与无功容量之间的比例协调。
3.城网供电可靠性符合安全供电准则的要求,达到本导则规定的供电可用率指标。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c0a1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d.png)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城市配网是指为城市供电提供有效的电力线路布局和运行安全保障的系统。
合理规划设计城市配网线路是保障城市用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下面对城市配网线路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1. 城市负荷特点分析:根据城市的负荷特点,如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比例及其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城市配网线路,均衡负荷分布,避免电力供应过载或不平衡。
2. 线路长度和负荷需求匹配:根据城市的负荷需求和发电站的位置,合理规划线路长度,以减少电力传输的损耗。
根据不同地区的负荷需求,合理确定线路的容量,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
3. 线路布置的合理性:城市配网线路布置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尽量减少线路穿越建筑物、道路等障碍物,降低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根据区域的用电负荷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电网区域,确保供电可靠性。
4. 线路的环路设计:为了保障城市用电的可靠性,城市配网线路应采用网络供电方式,即线路之间形成环路,保证在某一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其他线路提供备用电源,确保城市用电不中断。
5. 线路的可靠性设计:在城市配网线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供电线路的可靠性,即考虑线路的故障率和抢修时间等因素。
合理规划线路的走向和容量,使得线路故障发生的概率较低,并且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减少影响范围。
6. 保护装置的设置:在城市配网线路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保护装置,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以保护线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并确保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切除故障区域,保证城市其他区域的正常供电。
7. 考虑未来的扩容需求:在城市配网线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未来城市负荷扩容的需求。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发电能力,合理规划线路的容量,以便未来能够满足城市负荷的增加,并对线路进行调整和扩充。
合理规划设计城市配网线路是确保城市用电稳定和可靠供电的重要措施。
需要根据城市负荷特点分析、线路长度和负荷需求匹配、线路布置的合理性、线路的环路设计、线路的可靠性设计、保护装置的设置以及考虑未来的扩容需求等要点进行分析和设计,以提供有效的电力供应和安全保障。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a73a066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9.png)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城市配电网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关乎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合理规划设计城市配电网,以及通过对现有配电网进行改造升级,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城市配电网是指为城市居民、企业等提供电力的系统。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保障城市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性和安全性。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需要根据城市的用电需求,合理确定配电线路、变电站等设备的布设位置。
要考虑到城市每个区域的负荷情况、用电特点、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合理安排布局,确保城市各个区域的电力供应均衡、稳定。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需考虑到环保、节能等因素。
对于城市建设,尤其是新的配电网建设,应当优先考虑使用新能源、智能化设备等,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用电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城市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久远的用电需求,以避免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
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是指对已有的配电网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和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需要对现有的配电网进行全面的技术检测和评估。
通过对线路、变电站、配电设备等进行检测评估,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只有全面了解配电网的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造方案。
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用电需求,有针对性地对配电网进行改造。
可以对线路进行升级、更换老化设备、增加配电设备容量等,以提高配电网的负载能力。
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也需要加强对电网的智能化建设。
通过引入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加强对配电网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dc16316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7e.png)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城市配电网是指一个城市中向用户配送电能的输电、变电和配电系统。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用电负荷的增加,城市配电网的规模和质量都需要得到提升和改造。
本文将介绍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的相关内容。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是城市电力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是由城市电力需求、变电站数量和位置、线路建设情况、负荷分析等多方面考虑而制定的一项重要的配电系统建设方案。
它从全面、系统、综合的角度来提出供电保障方案,规划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时间、投资、技术标准及保障措施等。
(一)城市电力需求分析城市电力需求是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之一。
需求分析要考虑城市规模、工业及居民用电需求增长趋势、电力消费结构、季节性和周期性负荷变化等因素。
需求分析是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通过对该项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城市配电网的容量以及需要建设的电力设施的数量和种类。
(二)变电站数量和位置设计变电站是城市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输配电,质量稳定性决定着电力的正常使用。
在设计变电站数量和位置的时候,需要考虑城市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负荷密度和建设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即身在城市中的变电站的安全距离比较小,需尽可能选取安全距离比较远的地方。
需要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和对新能源的需求,在选址时要估计过去和未来的整体城市变化和用电情况,选择位置合理、条件优越的关键点,从而达到优化城市配电网的目的。
(三)线路建设情况设计线路建设情况是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了线路导线的选择、布置、排列方式等,也包括线路维修标准等方面。
线路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建筑物、街道等迁移工程或升级工程,在设计线路时应考虑线路的维修保养,应能在出现故障时尽快排除障碍,恢复正常供电。
(四)负荷分析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改造主要通过优化城市配电系统的建设,提高电力供应质量,实现电力的可靠供应,同时兼顾配电线路的高负载率、用电高峰期等城市用电需求。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6dd0c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1.png)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城市配电网是城市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与居民的生活安全。
因此,在城市配网线路设计方面,需要考虑一系列的要点,以保证线路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具体来讲,城市配电网线路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和要点:一、合理规划1. 建立合理的线路规划方案,根据城市的发展现状和规划,对配电网进行合理规划,定义不同区域内的负荷分布,为后续设计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支持。
2. 充分考虑城市建筑布局和在地形地貌变化大的情况下线路的布置方案,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电以及改造时的劳动强度难度等问题。
3. 更具城市别墅区、居民区、工业园区以及公共设施等不同的用户需求,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区域线路,满足用户不同的功率需求。
二、合理布置1. 避开高压线路,暴露电线以及其它障碍物,并考虑到日后的维护成本等问题,优化线路轨迹。
2. 根据用地情况,布置合理的中压线路、低压线路和变电站,确保电力的供应可靠,同时,为各区域内的用电设备供电。
3. 避免线路交错重叠,减少管线密度和管线孔位数量,防止线路交叉,在道路改造或者其他工程施工时避免因管线覆盖造成的频繁停电现象。
三、保障可靠性1. 采用合适材料:采用经过性能评估的、具有良好耐用性、耐热耐寒、抗污等性能的配件和线材,抗拉强度应达到一定标准,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2. 采用降载开关:合理配置降载开关,减少全区域停电,对故障地点快速保护及恢复,优化电力恢复时间和效果。
四、经济性考虑1. 建立科学的线路营销机制,制定合理的用电政策以增加收益。
2. 保证线路设计业务的专业化管理,确保高效、节约的工作流程。
3. 精细的成本计算:考虑线路造价的同时,精细控制设计、施工、运维成本,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确保线路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平衡稳定。
总之,城市配网线路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诸多要素,而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在城市运行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baece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e.png)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配网线路的合理规划设计对于保障城市电力供应和提高电网负载能力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以下是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一、线路布局方案要合理
城市中电力需求高峰期集中,线路布局应避免瓶颈区域并合理配置保障口。
城市配网
布局应以满足运行、可靠性、管理方便、经济合理、安全性、有效利用资源等因素为目的,突出运行和可靠性。
二、线路的总容量要满足城市用电需求
城市用电规模大,电力需求量巨大,线路的总容量应该满足城市用电需求。
合理的线
路容量大小可根据城市用电负荷和受力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三、电缆管道要适时清理维护
城市电缆管道是配电线路的基础设施,对于保障线路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缆管道应定期进行清理,确保电缆在管道中的位置正确,且不受化学物质的腐蚀。
四、保证线路运行的故障检修能力
城市电网故障修复应具有科学的分类和及时的检修,纠正线路故障,提高维护管理水平,稳定保障供电质量,解决供电问题。
五、电力设备要配置合理
电力配电设备是城市用电的核心,配置合理的设备有助于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和维护成本。
六、线路安全监测系统
线路安全监测系统是城市电力配网安全的基础,应加强对线路安全监测系统的更新和
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综上,城市配网线路的合理规划设计有利于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质量,更好
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保障城市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08c6b521711cc7931b716c0.png)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会同有关电力设计院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总结和吸收了我国配电网多年积累的成熟有效经验和科技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7个附录,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城市配电网规划、供电电源、配电网络、高、中、低压配电网以及配电网二次、用户供电、节能环保的规划、设计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或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穗路6号,邮政编码),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参编单位:佛山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计院上海电力设计院天津电力设计院沈阳电力设计院主要起草人:余建国刘映尚邱野李韶涛白忠敏夏泉宇文争营吕伟强阎沐建李朝顺黄志伟李伟孟祥光魏奕李成汪筝宗志刚王桂哲陈文升主要审查人:余贻鑫郭亚莉葛少云曾嵘曾涛吴夕科唐茂林韩晓春吴卫蔡冠中李字明刘磊刘沛国万国成李海量胡传禄项维丁学真蒋浩。
目次1总则 (1)2术语 (1)3城市配电网规划 (4)3.1规划依据、年限和内容、深度要求 (4)3.2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 (4)3.3经济评价要求 (5)4城市配电网供电电源 (6)4.1一般规定 (6)4.2对城市发电厂的要求 (6)4.3分布式电源 (6)4.4对电源变电站的要求 (6)5城市配电网络 (7)5.1一般规定 (8)5.2供电分区 (8)5.3电压等级 (8)5.4供电可靠性 (8)5.5容载比 (9)5.6中性点接地方式 (10)5.7短路电流控制 (10)5.8网络接线 (11)5.9无功补偿 (12)5.10电能质量要求 (13)6高压配电网 (15)6.1高压配电线路 (15)6.2高压变电站 (21)7中压配电网 (25)7.1中压配电线路 (25)7.2中压配电设施 (27)7.3中压配电设备选择 (28)7.4配电设施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29)8低压配电网 (30)8.1低压配电线路 (30)8.2接地 (31)8.3低压配电设备选择 (31)9配电网二次部分 (33)9.1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33)9.2变电站自动化 (34)9.3配电自动化 (35)9.4配电网通信 (36)9.5电能计量 (36)10用户供电 (39)10.1用电负荷分级 (39)10.2用户供电电压选择 (39)10.3供电方式选择 (39)10.4居民供电负荷计算 (40)10.5对特殊客户供电的技术要求 (40)11节能与环保 (42)11.1一般规定 (42)11.2建筑节能 (42)11.3设备及材料节能 (42)11.4电磁环境影响 (42)11.5噪声控制 (43)11.6污水排放 (43)11.7废气排放 (44)附录A城市配电网高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45)附录B城市配电网中、低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51)附录C弱电线路等级 (53)附录D公路等级 (54)附录E居民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 (55)本规范用词说明 (56)引用标准名录 (57)附:条文说明 (58)i1 总则1.0.1 为使城市配电网贯彻国家电力建设方针政策,提高城市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保证电能质量,制定本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6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6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b0a4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b.png)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613-2010,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1.2、6.1.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6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0.07.15
【文 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69号
【施行日期】2011.02.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第一章绪论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城市配网规划是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城市配网建设、改造的依据。
配网是传输电能的高速公路,唯有网架结构合理、选点布局科学,才能切实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的增长,做中长期的规划和预测,逐一排查电网的薄弱环节,按照区域性、季节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按照适当的超前原则,做好配电设备的选型工作,精除用电“瓶颈”现象。
面对未来几年巨大的资金投入,如何科学地完成城市配网规划工作,提高供电质量、供电安全和可靠水平,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和节能降耗,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乃是各级决策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它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1.2 国内配电网规划的规定城市配电网规划应根据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区电网规划和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编,配电网规划的年限应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选择一致,近期宜为5年,中期宜为10年,远期宜为15年及以上。
配电网规划宜按高压配电网和中低压配电网分别进行,两者之间应相互衔接。
高压配电网应编制近期和中期规划,必要时应编制远期规划。
中低压配电网可只编制近期规划。
配电网规划应在对规划区域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和区域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开展。
配电网各阶段规划宜符合下列规定:1、近期规划应解决配电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网络建设、改造和调整,提高配电网供电的能力、质量和可靠性。
近期规划应提出逐年新建、改造和调整的项目及投资估算,为配电网年度建设计划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2、中期规划应与地区输电网规划相统一,并与近期规划相衔接。
重点选择适宜的网络接线,使现有网络逐步向目标网络过渡,为配电网安排前期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3、远期规划应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地区输电网规划相结合,重点研究城市电源结构和网络布局,规划落实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走廊、通道,为城市发展预留电力设施用地和线路走廊提供技术支持。
4、配电网规划应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规划内容和深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的有关规定,并应包含节能、环境影响评价和经济评价的内容。
1.3经济评价要求经济评价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经济评价工作的法规政策,应以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行业规划、城市规划为指导。
配电网规划的经济评价主要进行财务评价,必要时可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为保证配电网规划方案的合理性,经济评价应符合下列原则:①、效益与费用计算范围相一致;②、效益和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资产负债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
财务评价以定量分析、动态分析为主。
动态分析方法主要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法、财务净现值法、年费用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法等。
财务评价应遵循“有无对比”原则,即通过有规划和无规划两种情况下效益和费用的比较,求得增量的效益和费用数据,并计算效益指标,通过增量分析论证规划的盈利能力。
对无规划情况下基础数据的采集,应预测在计算期内由于设备老化、退役、技术进步及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企业存量资产、电量、经营成本等指标的变化。
对有规划情况下增量的主要财务指标首先应满足国家、行业、企业的相关基准指标要求,其次应不低于无规划情况下存量的主要财务指标。
必要时,应按照“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的原则对电价进行测算分析。
必要时,经济评价可对投资、负荷增长、电量增长、电价等因素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规划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1.4 本章小结配网规划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问题,其复杂性突出表现在具有规模大、不确定和不精细因素多和涉及领域广等。
不仅需要拥有大量的相关规划地区发展的历史数据,还需要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城市未来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配网规划设计智能化成为了一个趋势。
第二章城市配电网供电电源2.1 基本原则城市供电电源应包括高压输电网中的220kV(或330kV)变电站和接入城市配电网中的各类电厂及分布式电源。
城市供电电源的选择应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坚持节能、环保、节约用地的原则,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2.2 对城市发电厂的要求发电厂接入配电网方式,应遵循分层、分区、分散接入的原则。
接入配电网的发电厂应根据电厂的送出容量、送电距离、电网安全以及电网条件等因素论证后确定。
发电厂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电厂规模、单机容量和接入方式应符合所在城市配电网的要求。
接入配电网的发电厂应简化主接线,减少出线回路数,避免二次升压。
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应配置专用的并、解列装置。
2.3 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应以就近消纳为主。
当需要并网运行时,应进行接入系统研究,接入方案应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配电网规划宜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容量、特性和负荷要求,规划分布式电源的网点位置、电压等级、短路容量限值和接入系统要求。
配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保护、自动装置应满足孤岛运行的要求,其配置和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能迅速检测出孤岛。
②、能对解列的配电网和孤岛采取有效的调控,当故障消除后能迅速恢复并网运行。
③、孤岛运行期间,应能保证重要负荷持续、安全用电。
2.4 对电源变电站的要求2.4.1应根据城市规划布局、负荷分布及变电站的建设条件合理确定电源变电站的位置。
2.4.2在负荷密集的中心城区,电源变电站应尽量深入负荷中心。
2.4.3城市电源变电站应至少有两路电源接入。
2.5 本章小结配电网作为将电能最终配送给用户的终端电网,其供电能力直接关系着每个用户的用电安全,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电力用户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工作效率和优质服务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章城市配电网络3.1 一般规定城市配电网应优化网络结构,合理配置电压等级序列,优化中性点接地方式、短路电流控制水平等技术环节,提高装备水平,建设节约型、环保型、智能型配电网。
各级配电网络的供电能力应适度超前,供电主干线路和关键配电设施宜按配电网规划一次建成。
配电网络建设宜规范统一。
供电区内的导线、电缆规格、变配电站的规模、型式、主变压器的容量及各种配电设施的类型宜合理配置,可根据需要每个电压等级规定2种~3种。
根据高一级电压网络的发展,城市配电网应有计划地进行简化和改造,避免高低压电磁环网。
3.2 供电分区1、为方便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高压和中压配电网应进行分区供电。
2、高压配电网应根据城市规模、规划布局、人口密度、负荷密度及负荷性质等因素进行分区。
一般城市宜按中心城区、一般城区和工业园区分类,特大和大城市可按中心城区、一般城区、郊区和工业园区分类。
网络接线与设备标准宜根据分区类别区别选择。
3、中压配电网宜按电源布点进行分区,分区应便于供、配电管理,各分区之间应避免交叉。
当有新的电源接入时,应对原有供电分区进行必要调整,相邻分区之间应具有满足适度转移负荷的联络通道。
3.3 电压等级城市配电网电压等级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电压》GB/T 156的有关规定。
高压配电网可选用110kV、66kV和35kV的电压等级;中压配电网可选用10kV和20kV的电压等级;低压配电网可选用220 V、380V的电压等级。
根据城市负荷增长,中压配电网可扩展至35kV,高压配电网可扩展至220kV或330kV。
城市配电网的变压层次不宜超过3级。
3.4 供电可靠性1、城市高压配电网的设计应满足N-1安全准则的要求。
高压配电网中任一元件(母线除外)故障或检修停运时应不影响电网的正常供电。
2、城市中压电缆网的设计应满足N-1安全准则的要求;中压架空网的设计宜符合N-1安全准则的要求。
3、城市低压配电网的设计,允许低压线路故障时损失负荷。
4、城市中压用户供电可靠率指标不宜劣于表3.4.4的规定。
注:1、RS-3是指按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引起停电的供电可靠率;2、工业园区形成初期可按郊区对待,成熟以后可按一般城区对待。
3.5 容载比3.5.1容载比是评价城市供电区电力供需平衡和安排变电站布点的重要依据。
实际应用中容载比可按下式计算:RSP=S∑i/Pmax式中:RSP ——某电压等级的容载比(MVA/kW);S∑i——该电压等级变电站的主变容量和(MVA);Pmax ——该电压等级年最高预测(或现状)负荷(MW)。
注:1、计算S∑i时,应扣除连接在该电压网络中电厂升压站主变压器的容量和用户专用变压器的容量; 2、计算Pmax时,应扣除连接在该电压网络中电厂的直供负荷、用户专用变压器的负荷以及上一级电源变电站的直供负荷。
3.5.2规划编制中,高压配电网的容载比,可按照规划的负荷增长率在1.8~2.2范围内选择。
当负荷增长较缓慢时,容载比取低值,反之取高值。
3.6 中性点接地方式3.6.1 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应综合考虑配电网的网架类型、设备绝缘水平、继电保护和通信线路的抗干扰要求等因素确定。
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有效接地和非有效接地两类。
3.6.2 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110kV高压配电网应采用有效接地方式,主变压器中性点应经隔离开关接地;2、66kV高压配电网, 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超过10A时,应采用不接地方式;当超过10A时,宜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35kV高压配电网,当单相接地电流不超过10A时,应采用不接地方式;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10A、小于100A时,宜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接地电流宜控制在10A以内;接地电容电流超过100A,或为全电缆网时,宜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其接地电阻宜按单相接地电流1000A~2000A、接地故障瞬时跳闸方式选择;4、10kV和20kV中压配电网,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10A时,应采用不接地方式;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10A、小于100A~150A时,宜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接地电流宜控制在10A以内;当单相接地电流超过100A~150A,或为全电缆网时,宜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其接地电阻宜按单相接地电流200A~1000A、接地故障瞬时跳闸方式选择;5、22OV和380V低压配电网应采用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
3.7 短路电流控制3.7.1 短路电流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路电流控制水平应与电源容量、电网规划、开关设备开断能力相适应;2 各电压等级的短路电流控制水平应相互配合;3 当系统短路电流过大时,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3.7.2 城市高、中压配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不宜超过表3.7.2的规定。
表3.7.2 高、中压配电网的短路电流控制水平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低压母线短路电流限值宜取表中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