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4.《灯笼》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案

4 灯笼课题灯笼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识记有关吴伯箫的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深入理解文章题目“灯笼”的含义,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2.反复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角度感受灯笼对作者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课前预习写作背景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读准字音争讼(sònɡ)领域(yù)斡旋(wò xuán)静穆(mù)思慕(mù)怅惘(chànɡ wǎnɡ)褪色(tuì)熙熙然(xī)辨清字形理解词语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领域:从事一门专门活动或一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

斡旋:调解周旋。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马前卒: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吗?你们元宵节的时候有没有去参加过灯会?想必,“灯笼”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写的《灯笼》吧!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第1自然段叙述了什么事情?有何作用?玩火坑灯,燃滴滴金,放焰火,点烛……引出下方,为下方做铺垫。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复习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复习导学案设计

第四课《灯笼》复习案一、复习任务: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识记有关文学常识。

2.反复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品味灯笼的含义,体会文章深沉而丰富的语言。

3.感知文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二、内容简介:文章以“灯笼”为线索,抒写了与灯笼相关的回忆,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又联想起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以小见大的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三、内容思维导读:主题灯笼之缘天性喜欢指明对灯笼的喜欢演绎灯笼有光亮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灯笼喜欢灯笼犬吠地点三家村呵狗老头身影夜行人私语人物胡须雪白背景祖父谈吐概括故事磷火背景其他台下: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戏台小丑台上:花脸故事小时候迎祖父思慕大了远离家乡关爱叙事象征乡俗寄托情感皇宫繁华和场合喜庆幸福寓意春宵美好回忆诗中爱国四、释疑解惑,突破难点:散文“形散神聚”,作者的在文中写了很多关于灯笼的回忆,这些回忆里灯笼的含义而又有所不同,想要弄明白其含义,必须理解深沉而丰富的语言背后的情感。

学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能明白作者真正用意。

比如“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写“营帐中的灯笼”里含蓄表达情感的句子,学生不会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做“马前卒”?只有挖掘语言背后的内容才会知晓。

文章是作者写于“九一八事变”之后,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五、基础知识巩固练习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神龛( kǎn) 溺炕(nì) 斡旋(gàn) B.争讼( sòng) 锵然(jiāng) 怅惘(chàng)C.吠声(fèi)焚声(fén) 恐吓(hè) D.源亨( hēng) 裴公(pèi)马前卒(zú)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 )虽然敌我众寡悬殊,但敌军时不时地我军,使我军义愤填膺。

第4课《灯笼》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灯笼》导学案一、了解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线索,梳理与“灯笼”相关的记忆脉络。

2.感受作者典雅蕴藉的语言风格,体会以小见大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灯笼”中寄寓的不同情感,感悟作者的家国情怀。

二、字词检测1.标注正确的读音争讼()领域()斡()旋静穆()思慕()怅()惘()锵()然褪()色燎()原熙熙()然暖融融()马前卒()恐吓()神龛()犬吠()磷()火司马懿()乡绅()姊()妹幽悄()2.解释词语的含义熙熙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前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学校拟举办“物微情浓”民俗物品展,我们班将展出的物品是“灯笼”,请结合吴伯萧的《灯笼》一文,化身为展会工作人员,介绍“灯笼”中蕴含的情缘。

任务如下:任务一:提灯笼·忆灯缘任务二:点灯笼·悟灯情任务三:挂灯笼·写灯语请大家做好充分准备,展会马上开始。

(二)任务一:提灯笼·忆灯缘在文章的第二段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一串灯笼便有一个故事。

1.请结合阅读提示,为前来观展的同学们讲述与灯笼有关的美好故事。

(温馨提示:带灯字的10字以内短语)故事一祖父夜行,提灯相迎故事二故事三故事四故事五故事六故事七故事八2.了让前来观展的同学更清晰地了解灯笼的故事,展览区划分了不同板块,请你为以上事件分类。

预设:板块事件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板块四:(三)任务二:点灯笼·悟灯情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一串灯笼便有一段情缘。

1.展会上拟为每一串灯笼贴上标签,每个标签上都有一段文字,展现灯笼情缘。

4《灯笼》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4《灯笼》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4《灯笼》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 教材分析《灯笼》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描写民间风俗和家庭情感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过春节时挂灯笼的情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庭情感的珍视。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描写家庭情感和传统文化的文章,对这类题材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与他们平时所接触的文章不同,需要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学会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庭情感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2.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学会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2.准备与课文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如灯笼的制作、挂灯笼的习俗等,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对家庭情感和传统文化有何看法?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如灯笼的制作、挂灯笼的习俗等,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传统文化。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的语音语调。

然后,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涉及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和句式等方面。

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传统文化是否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案

王平【学习目标】1.识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了解灯笼,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理清课文思路,学习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有关灯笼的记忆,借以抒发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灯笼的特殊情感,激起对民俗文化的关注,热爱现在和平幸福的祖国。

目标达成: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文中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对有关灯笼的回忆。

难点体会作者对灯笼的多样情感,并上升到家国情怀。

【创境激趣】在今天人们看来灯笼只不过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灯笼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吴伯箫的散文《灯笼》。

【自学导航】1、作者介绍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他的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早》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

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炼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2、文本链接灯笼,一种笼状灯具。

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

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还有其他意义。

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

旧时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

又由于“灯”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

第4课《灯笼》导学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导学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4 灯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学习重难点1.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书写着繁华,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记.....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

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

《南史》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

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雏形。

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

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流行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一生作品200多篇,较著名的作品有《山屋》《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等,主要散文集有《羽书》《北极星》《忘年》等;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选》。

(二)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内形势严峻,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妄想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坚定,老百姓要求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三、导读理解1.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何作用?明确:在结构上,灯笼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文中的内容都是由灯笼引发的想象和联想。

在内容上,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有亲情,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有温情,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有历史沧桑,宅第红灯高挂,显示着主人的地位与权势。

《灯笼》精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灯笼》精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灯笼》精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积累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

3.再次朗读课文,体会灯笼中承载的厚重文化内涵。

自主学习:(一)1.了解作者吴伯箫,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

作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散文集《北极星》。

2.字词积累争讼( ) 领域( ) 斡( )旋静穆 ( ) 思慕( ) 怅惘( )神龛( ) 锵( )然霍骠( ) 姚()燎( )原幽悄( )熙熙( )然司马懿( )斡旋:垂珠联珑:幽悄:思慕:静穆:人情世故:(二)阅读感知: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3.在作者的笔下,灯笼承载了哪些厚重的内涵。

合作探究:1.作者写了有关灯笼的哪些回忆?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灯笼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当堂反馈: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领域静穆思暮铿锵B.退色灯谜点缀暖融融C.磷火凑巧斡旋幽悄D.消夜燎原熙熙斓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品析语言,感受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

2.关注结尾,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自主学习: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本文按照什么顺序展开对“灯笼”的回忆?2.文章结尾处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有什么作用?再读课文,赏析语言。

1.“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2.“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3.“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

”4.“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5.“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6.“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课《灯笼》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课《灯笼》教案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内向,不够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置一些鼓励学生发言的环节,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践活动方面,手工制作灯笼这一环节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通过亲自动手,不仅加深了对灯笼文化的理解,还锻炼了动手能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操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还需更加细致,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正确地完成实验。
(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尤其是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难点解析:学生对作者通过灯笼所表达的情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通过设置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剖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的运用。
难点解析:学生对新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在实际运用中感到困难,教师应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进行操练,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灯笼》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灯笼的文化寓意时,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通过课文了解到灯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对各种灯笼的样式和寓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说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得到了提升。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时,部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学习,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灯笼的象征意义和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灯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灯笼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4 灯笼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4 灯笼

4 灯笼【学习目标】1. 深入朗读课文,细细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散文所营造的优雅意境。

2. 细致品味文章将叙事、写景与抒情巧妙融合的写作手法,深入赏析文本的独特写作特色。

3. 珍视并热爱传统文化,细细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感。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系我国当代杰出文学家与教育家的双重身份。

他于1906年3月13日在山东省莱芜市的吴花园村出生,而后在1938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的征途,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深造,成为抗战时期一位卓越的文学巨匠。

2.灯笼文化灯笼,亦称灯彩,乃是中国悠久历史中璀璨的传统工艺品之一。

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余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值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之际,家家户户皆高悬红灯笼,寓意团圆美满,以此装点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

后来,灯笼逐渐演化为中国人喜庆节日不可或缺的标志性符号。

历经世代灯彩匠人的匠心独运与技艺传承,灯笼的品类日益繁多,工艺水平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

就种类而言,有典雅庄重的宫灯、轻盈飘逸的纱灯、以及悬挂于高处的精美吊灯等;而就造型而论,更是千姿百态,既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图案,也不乏供人玩味欣赏的走马灯,展现了中华民族无尽的创造力与审美情趣。

【自主学习】1.基础字音岁梢()神龛()斡旋()怅惘()静穆()【整体感知】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合作探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九、十自然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哎,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拓展延伸】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特色一: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之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4 灯笼导学(含答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赏析文本写作特色。

3.热爱传统文化,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妙用修辞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感受作者的细腻情感。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一生作品200多篇,较著名的作品有《山屋》《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等,主要散文集有《羽书》《北极星》《忘年》等;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选》。

吴伯箫散文以其绵长、深厚、浓烈的情思见长,显示出他特别深沉的特色。

这是长期的生活体验造成的。

他不像某些人那样,只有一点生活感受就写出洋洋大文。

他很善于从生活的沙里提取黄金,加以熔冶。

吴伯箫散文庄严、明净、精到的哲理,表现出他的深刻性,这是与他独特的情思相联系的。

只有情浓,才能理壮;只有情切,才能理真;只有情长,才能理足。

吴伯箫散文的质朴,是多方面的,叙述是质朴的,描写是质朴的,抒情和议论也是质朴的。

他的散文,如同“无花果”,没有鲜艳的花朵,但却悄悄地结出老熟的果实。

2、读准字音焚身( ) 恐吓( ) 神龛( ) 皎洁( ) 犬吠( ) 争讼( ) 斡旋( ) 静穆( ) 怅惘( ) 铿然( ) 官衔( ) 褪色( ) 可悯( )3、积累词语:(1)斡旋:(2)垂珠联珑:(3)未始:(4)幽悄:(5)吹角连营:赏析文章4、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5、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说了哪些内容6、第④段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7、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8、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9、本文的主旨是什么?10、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和启示?(一)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试比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
(2)内容概括: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情节,如作者在不同场合对灯笼的描述,以及灯笼在作者生活中的意义。
(3)写作手法:分析文章中运用的对比、排比等写作手法,如文中“灯笼的明暗对比”和“不同灯笼的排列比较”,了解这些手法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词语深层含义: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词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如“灯笼”在文中象征着温暖、希望等。教师需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词语的内涵。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灯笼的基本概念、文化内涵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灯笼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灯笼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灯笼》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灯笼的寓意、写作手法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让我深感欣慰。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3)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灯笼的特点及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
4.课文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对灯笼的寓意。
5.课后作业: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课后,我收到了一些学生的提问,这让我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可能还存在一些疑惑。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灯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灯笼的存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灯笼的魅力。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导学案及课堂习题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导学案及课堂习题附答案

《灯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二、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文化大革命”中被开除党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

1981年10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

1982年8月病逝。

三、写作背景:四、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

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

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五、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萧的灯笼。

五、自学指导一1、读准字词,流利地朗读诗歌,形成初步的语感斡旋( )幽悄( ) 霍骠姚( )怅惘( )斡旋:家来:垂珠联珑:幽悄:2、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六、自学指导二,思考以下问题。

1、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2、第2段末尾的句子有何作用?3.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4.第5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5.第8段回忆族姊远嫁的事情有何作用?6.第10段提到宫灯有何作用?7.为什么作者希望灯笼上写的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8、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导学案灯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中国新年期间的重要装饰品。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以灯笼为主题,通过描写一个家庭因制作、购买和观赏灯笼而团聚的故事,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观。

下面是一份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的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关于元宵节和灯笼的基础知识。

2. 导入活动:播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短视频,让学生通过眼前的画面进入课堂主题。

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灯笼》。

2. 讨论问题:a. 灯笼在中国春节期间起到了什么作用?b. 你感受到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c. 小宇的父母一开始反对他去云南,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d. 父亲送给小宇灯笼的寓意是什么?e. 小宇通过一次亲身经历明白了什么?三、词语学习(15分钟)1. 学习生词:遥远、飞舞、璀璨、欣赏、悄悄、磨损、曙光、晃动。

2. 运用词语:给出词语的汉语或英文解释,让学生写出对应的词语,并举例造句。

四、文学常识(15分钟)1. 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2. 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元宵节的历史典故,并进行简要讲解。

五、写作练习(30分钟)1. 要求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题目:“我和灯笼的故事”、“我最喜欢的灯笼”或“我家的元宵节习俗”。

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写出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2. 分享写作成果: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

六、课堂小结与作业(10分钟)1. 小结内容: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的习题,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通过以上的导学案设计,学生在阅读课文、学习生词、了解文化背景以及写作练习等多个方面都能够全面地参与学习,充分体验课文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案
-文化背景:理解灯笼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对于一些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创作实践:将所学写作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解释:
-在突破情感表达难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作者在特定语境下的情感变化,或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中的情感。
-对于语法运用,教师可通过图表、示例和练习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并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阅读理解:课文《灯笼》的阅读,理解文章主题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2.词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如“飘摇”、“照耀”等,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语法点: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如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并学会运用。
-对于语法知识,教师可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句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结构。
-在写作技巧上,教师可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指导学生分析并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
-情感表达: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作者在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课堂讨论来逐步体会。
-语法运用:对于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较复杂的语法结构,学生可能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
-在文化背景方面,教师可引入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构建对灯笼文化意义的理解。
-针对创作实践的难点,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框架和指导,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修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灯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节日或庆典时是否见过灯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灯笼背后的文化意义。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导学案 第1单元 4 灯笼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导学案 第1单元 4 灯笼

4灯笼1.争讼(sònɡ)领域(yù)斡旋(wò xuán 争讼:因争论而领域:斡旋:静穆:思慕:怅惘:褪色:熙熙然:暖融融:马前卒:2.第10【品味亮点词语】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试分析加点“挤着”,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缘分之多,使表【感悟精彩句子】“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把握文章主旨】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本文回忆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文字自由流畅,通俗易懂。

全文语言平淡,幽默而不荒唐,用一种闲适的笔调写出作者对旧历新年的态度,用一种洒脱的文风写出作者对政治文化2.结构严谨,多种描写。

文章前半部分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作者对旧历新年的诸多烦恼,后半部分用语言描写,表现作者态度的微微转变,深刻地刻画出作者的对传统节日的3.主题明确集中,内容广泛。

全文以庆祝旧历元旦为主要内容,描写了旧历元旦时诸多的习俗,但暗含的内容广泛丰富,意在通过旧历元旦揭示守旧的传统文化与新的科学理论的对立。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物件,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小作文,200字左右。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本课是作者对灯笼的一些记忆,让学生了解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因此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课前就去搜集灯笼的一些信息,在课堂上互相讨论,让学生有话说,唤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灯笼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灯笼导学案

4 灯笼【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意会散文优美的境地。

2.领悟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赏析文本写作特色。

3.热爱传统文化,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吴伯萧( 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今世闻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1906 年 3 月 13 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 1938 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2.灯笼文化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聚会意义的红灯笼,来创立一种喜庆的氛围。

此后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妙的工艺水平。

从种类上有 :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川、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自主学习】1.基础字音岁梢()神龛()斡旋()迷茫()静穆()【整体感知】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经过描述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合作研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致使民族的意义,但第九、十自然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假的事件,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哎,壮”作者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想,文本最后一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资料链接作简要解析。

【拓展延伸】解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特色一: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立了感人的境地,又抒发了强烈的感情。

特色二:结构慎重: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之两段亲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以不谓作者之为文别出心裁,巧设结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导学案设计

4灯笼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3、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学习重难点:重点: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3、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难点:1、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法指导:1、本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指导学生围绕“灯笼”叙写了哪些事,分析“灯笼”蕴含了哪些文化意义,结合背景资料,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

2、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第1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曾担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

解放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二)灯笼简介。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

除了元宵节挂灯外,古代的私塾(学校)开学时,父母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

灯笼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灯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重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

(难点)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

(重点)
学习过程
一、图片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灯笼》。

二、了解作者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

三、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四、文体知识
散文: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
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自学指导,预习题。

1、字词学习
(1)请给下面加点红色的字注音。

争讼()领域()斡旋()静穆()思慕()熙熙然()褪色()怅惘()(2)解释下面词语。

争讼:
斡旋:
静穆:
思慕:
怅惘:
领域:
褪色:
熙熙然:
暖融融:
马前卒:
人情世故:
自学指导,自主探究
1、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2-11)抒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了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12)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

2、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4、自由读3-9自然段,思考: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为什么要回忆这几件事?
5、结合2-9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灯笼有着怎样的意义?
6、自由读10-11自然段,思考:关于宫灯的想象和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7、拓展延伸
(1)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2)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8、结构梳理
9、主旨概括
本文回忆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
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自主练习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吴伯箫的创作道路。

2、课外阅读《吴伯箫散文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