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集锦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集锦,希望大家喜欢.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集锦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设想一:每个著名学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
北京大学里有风景优美的燕园,其中的未名湖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乾隆赐予和珅,后划入北大校园,钱穆为其更名为未名湖)。
清华大学是一所偏理科性质的学府,校园建设较北大而言似乎缺少浪漫气息。
但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池塘总是有许多人慕名前去观赏,这仅仅是因为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
塘月色》。
设想二:(故事引出作者)月夜有无蝉声?
《荷塘月色》中有一处写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时听到了蝉声。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后来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
朱自清为此问了好几个人,他们也都认为陈的话不错。
朱自清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又去请教他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
刘崇乐则从别一个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给朱自清,这一段文字说月夜确有蝉声,不过那位著者又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那一个月夜,却听到它们在叫。
这么一来,朱自清反复考虑,就把“好几个人”的话当作“客观实际”,而把那个著者的亲耳所闻当作“是个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写,则自认是“记忆错误”。
于是朱自清给陈少白复信,表示了感谢,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版要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
过了些时候,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涉及到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一诗,因为这首诗里也有月夜蝉鸣的描写。
也就在这个讨论之后,朱自清自己又有两次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清因为“有切己的问题在心里’,所以对此印象格外深刻。
这才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公开作答。
从这番周折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对写文章是极其认真负责,绝不含糊的。
朱自清还从这件事中引出一个更深的教训,他在作答的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
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
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
其实只是成见。
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
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
”朱自清这一段话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轻率的推论会使人们误把成见认作真理,妨碍我们获得新的经验,接受新的知识,这个体会和认识已经远远超出“月夜”有无“蝉声”的讨论本身了。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 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
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
1928 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 年 8 月 12 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
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诗文选集》。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
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
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塘月色》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整体感知
1.解题:荷塘月色
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
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荷塘与月色两者呈并列交叉关系,作者既写月色下的荷塘,又写荷塘上的月色。
2.学生默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3.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4.理清全文结构。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
第二部分,(2—6 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第三部分,(7-10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5.找出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找出作者的行踪以及心情变化)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呈圆形结构。
从感情上看,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出门寻求宁静,获得片刻宁静,最后走出宁静,同样呈圆形结构。
两个圆形结构既是本文的线索,作者的行踪是明线,内心的情感变化是暗线。
明暗线交织,情与景融为一体。
四、精析课文
(一)讲读第一部分
1.朗读。
2.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
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二)讲读第二部分
1.提问:这一部分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
教师归纳: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
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 2 段)——荷塘(第 4 段)——月色(第 5 段)——荷塘周围的树(第 6 段)
漫步——思索(线索)
2.讲读第 2段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
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集锦二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
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二)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三)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四)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
—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反映淡淡的哀愁得到淡淡的喜悦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集锦三
一、单元内容及单元设计思想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明确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神就是散文的中心,也就是散文所抒的情。
这种情在文字上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又自然而然地表现的。
教学时本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的,引领学生从欣赏景物入手,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二、《荷塘月色》的思想内涵和文章特点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
作者融情入景,触景生情,为愤激不满的现实中的自己营造了一个清新、美丽、宁静的精神避难所。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本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品读——赏析、讨论──拓展、练笔的教学模式,
教法: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学法: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找出游踪,理清思路。
3.品读美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文章的美。
一、导入:
散文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寒冷的冬季给我们送来舒心的温暖。
它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
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同时,他还说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那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2.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
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三、美文欣赏:
学生自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同学之间比赛读,看谁读的最好。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让学生配乐朗诵。
教师范读第四段,
4.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
四、课堂检测:
1.字音辨识
煤屑(xiè)蓊蓊郁郁(wěnɡ)踱着(duó)
弥望(mí) 袅娜(niǎo) 羞涩(sè)
酣眠(hān) 倩影(qiàn) 梵婀玲(fàn)
鹢首徐回(yì) 敛裾(jū) 霎时(shà)
2.填空: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后改为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从此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3.简答:
①第四段作者写了月下荷塘,依次描绘了哪些景物?
②月色本是抽象的事物,很难描绘。
在第五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月光?
五、作业:
从四、五、六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教学后记】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节课在理清思路之后,把重点放在了让品读课文上。
通过自读、同学之间比赛读,教师范读等形式展开,旨在通过品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够真正把这篇散文的美感悟出来,进而能够自己说出来,为下节课的鉴赏讨论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美点寻踪,赏析四、五、六段。
赏析、讨论第四段
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感受到的美。
1.品味语言美,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
微风过处,送来清香。
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美说出来。
教师明确:
第4段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①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
”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
”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
的。
”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
这是比喻。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2.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二、讨论第五段:
1.出示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
以月寄相思。
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2.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