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_2006_Chinese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mes P. Leape WWF
本报告描绘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
化状态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给生物
圈带来的压力。

报告主要有两个显示指
数: 反映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 “生
命地球指数”和显示人类对这些生态系
统需求程度的 “生态足迹”。

这些指数
综合了过去几十年的趋势,随后三幅图
试图探知未来的情形。

这些情景预测显
示出我们当下所作出的选择将如何影响
到我们的未来:是最终实现了可持续发
展,与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处;
还是导致了这些生态系统的崩溃,致使
生物多样性永久丧失,也侵蚀了地球支
撑人类生命的能力。

“生命地球指数”衡量了世界上生
物多样性的趋势。

它跟踪了全球1313
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包括鱼类、两
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时为陆栖、淡水和海洋生物计算了单独
的指数,然后将三种趋势平均后形成一
个综合指数。

尽管脊椎动物只占已知生
物物种的一小部分,但有关它们种群数
量的变化趋势仍被认为是整个生物多样
性的典型。

通过跟踪野生物种,“生命
地球指数”同时也在监测生态系统的健
康程度。

从1970年到2003年,该指数
下降了30%。

这个全球趋势表明,我们
正在以一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
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

当生物圈的生产能力跟不上人类
消费和生产垃圾的速度时,生物多样性
就会遭殃。

“生态足迹”反映的是人类
对于自然界能够提供生态资源和生态服
务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的需
求——包括食物、纤维、木材,建筑用地,
以及吸纳由于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的二
氧化碳所需的土地。

地球的生物承载力
是指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可用的、具生
物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包括农田、牧场、
森林和渔场。

有关淡水的消耗情况没有
包含在“生态足迹”中,而是在报告中
的一部分单列出来。

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们一直处
于“生态足迹”过度超过地球的生物承
载力的状态,2003年超过的幅度即达
25%。

事实上,地球的再生能力已经跟
不上人类的需求,因为人们将资源变成
废弃物的速度远远高于自然把废弃物再
变成资源的速度。

人类不再依靠自然的“利息”生存,
而是消耗大自然“本金”。

对生态系统
持续增长的压力正在导致动物栖息地的
破坏或者恶化,以及生产能力的永久丧
失,从而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自身
的利益。

这样的状况还能持续多久?以联合简介
1960197019801990200003
0.8
0.6
1.4
1.6
0.2
0.4
1.2
1.8
1.0
0.8
0.6
1.4
1.6
0.2
0.4
1.2
1.8
1.0
1960197019801990200003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 2图1:生命地球指数1970-2003年图2:人类生态足迹 1961-2003年











国所做的经济和人口缓慢持续增长的预期为基础,一份温和折衷、一切照旧的未来情景预测显示,到本世纪中叶,人类对自然的需求将达到生物圈自身生产能力的两倍。

在这样的生态赤字之下,生态资源的枯竭和大规模的生态系统崩溃将更有可能发生。

目前大家也正在摸索两种可持续发展途径:一种是逐渐改变现在的路线,另一个是快速转变到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使得我们能够估算这两种情景下将会增长的生态负债:生态负债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则生产力永久丧失的风险就越大。

无论哪种发展途径,这种风险都必须和经济成本或潜在的社会动荡一起考虑。

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需要立即采取显著的行动。

人口数量变化缓慢,而人类创造的资本——如住宅、汽车、 道路、 工厂或发电站等——也会存在几十年的时间。

这意味着,今天所做的政策和投资决定将继续确定在21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对资源的需求。

正如 “生命地球指数”所显示的那样,人类对生态产生的压力已经威胁到生物圈的资源。

即使 “一切照旧”也会加速这种消极影响。

考虑到很多生态系统对外界变化压力的反应很慢, 在生态系统能从人类的积极行为受益之前,将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差。

我们与500万-1000万种,甚至更多的生物共享这个地球。

通过选择占
用多少地球的生物承载力,我们也决定了有多少是还能留给其他生物使用的。

为了维持生物多样性,为其他物种生存而保留生物圈的一部分生产能力,并在所有的生物地理领域和主要生物群系之间分配这种生产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管理好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我们需要那些能够显示我们过去到什么程度、今天到什么程度以及我们还要走多远的测量数据。

“生命地球指数”和 “生态足迹” 能帮助我们建立基准线,设定目标,并监测所取得的成绩和失败。

这些重要信息能激励我们的创造性和革新能力,以便应对人类最大的挑战:我们如何能在一个地球的承载力范围内,既生活舒适、又能维持地球上的其他生
物的生存? 图1:生命地球指数
该图显示了陆栖、海生及淡水脊椎动物的数量变化趋势。

从1970年到2003年,总量减少了29%。

图2:人类生态足迹
这个数据评估人类所使用的生物圈的生产能力的大小。

图3:三个生态足迹情景
两条可能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表1:生态供需关系生态足迹总量最高的国家。

0.80.61.41.600.20.41.21.81.0
图3:三个生态足迹情景 1961-2100年
表1:部分国家生态供需关系
生命地球指数(LPI)是衡量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指标,归纳了1970年到2003年期间全球逾1300个脊椎动物物种约3600个种群的趋势。

它是根据695个陆栖物种、274个海洋物种和344个淡水物种这三种不同的趋势数据计算,取其平均值。

在过去逾33年中,生命地球指数总体下降了约30%,陆栖物种、淡水物种、海洋物种的指数均出现同样程度的下降。

这些指数尤其是淡水指数的下降都比以往的报告有所减少,这是因为这
次的指数是用与以往不同的方法集成,设计时减少了这些指数的不确定程度。

报告并未在地理学、生态学或者是分类学的基础上去搜集物种,因此,生命地球指数包含更多从已有研究的种群(尤其是鸟类)和一些已经被很好地研究过的地区(如欧洲和北美)中获得的种群趋势。

作为补偿,在计算时给予陆栖及淡水系数中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相同的权重(同时这些地区中每一个物种的权重也相同),以及海洋系数中各类海洋谷地同样的权重。

0.8
0.61.81.61.20
0.20.41.41.01970
19801990200003
0.80.61.81.61.20
0.20.41.41.01970
1980
1990
200003
0.80.61.81.61.20
0.20.41.41.01970
1980
1990
200003
图4:陆栖生命地球指数
陆栖生物指数显示,从1970年到2003年,平均减少了约31%。

图5:海洋生命地球指数
海洋生物指数显示,从1970年到2003年,平均减少了约27%。

图6:淡水生命地球指数
淡水生物指数显示,从1970年到2003年,减少了约
28%。

生命地球指数
(LPI)
图4:陆栖生命地球指数
1970-2003年
图6:海洋生命地球指数1970-2003 年
图5:淡水生命地球指数1970-2003年
所需的地球数量
指 数
陆栖生命指数生命地球指数
指 数
海洋生命指数生命地球指数
指 数
淡水生命指数生命地球指数
全球
14 073 2.2 1.8-0.4美国 2 8199.6 4.7-4.8中国 2 152 1.60.8-0.9印度 8020.80.4-0.4俄罗斯日本 556 4.40.7-3.6巴西 383 2.19.9 7.8德国 375 4.5 1.7-2.8法国英国 333 5.6 1.6-4.0墨西哥 265 2.6 1.7-0.9加拿大 2407.614.5 6.9意大利
生态足迹总量
(单位:百万,2003年全球性公顷)人均生态足迹
(全球性公顷/人)
生物承载力
(全球性公顷/人)
生态储备赤字
(全球性公顷/人)
注:总和为取整数字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 4
3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
10
11
12
9
87
64
5
3
2
1
生态足迹
多明尼加共和国
泰国加蓬巴拿马厄瓜多尔约旦叙利亚乌兹别克蒙古土耳其哥斯达黎加伊朗巴西巴拉圭黎巴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马其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毛里求斯墨西哥塞尔维亚和芒特尼格罗共和国阿根廷牙买加伯利兹乌拉圭智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非共和国哈萨克克罗地亚马来西亚利比亚土库曼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意大利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日本沙乌地阿拉伯俄罗斯联邦拉脱维亚奥地利荷兰西班牙德国比利时/卢森堡捷克共和国葡萄牙瑞士以色列英国新西兰希腊法国挪威爱尔兰丹麦加拿大爱沙尼亚芬兰瑞典澳大利亚科威特美国阿联酋
阿富汗索马里亚海地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尼泊尔莱索托莫桑比克厄立特里亚国马拉维巴基斯坦也门刚果民主共和国布隆迪衣索比亚卢安达利比里亚几内亚比索共和国格鲁吉亚赞比亚越南印度 马达加斯加安哥拉刚果塞拉利昂科特迪瓦共和国肯尼亚摩洛哥喀麦隆坦桑尼亚多哥缅甸秘鲁几内亚亚美尼亚老挝苏丹贝宁津巴布韦共和国中非共和国斯里兰卡吉尔吉斯共和国伊拉克斯威士兰柬埔寨加纳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冈比亚马里尼加拉瓜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尼日利亚萨尔瓦多塞内加尔玻利维亚危地马拉博茨瓦纳巴布亚新几内亚哥伦比亚乍得宏都拉萨突尼西亚古巴北朝鲜乌于达阿尔及利亚亚塞拜疆阿尔巴尼亚中国埃及纳米比亚
图18:按国家划分的人均生态足迹 2003年
2003年全球人均公顷数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 6
5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