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制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鲁滨逊
漂流记》教学设计
【名著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英国青年鲁滨逊不安于安定平庸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的故事。在一次去往非洲途中,鲁滨逊遇风暴只身漂流到一座无人荒岛。小说主要写了他在岛上28年的生活。他战胜悲观情绪,建住所、制器皿、驯野兽、耕土地,用各种方法寻找食物。终于战胜自然,改善了生活环境。最后乘船回国。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小说中主人公鲁滨逊坚强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能够给人以鼓励,值得读者学习和思考。【教学目标】
1.运用思维图,提高提取、梳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批注、想象等阅读名著的方法。
3.认识“鲁滨逊”其人,感受其精神。
【预习提示】
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完成阅读调查表。
2.读到有感触的地方写下你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赞扬这本书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杨红樱也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他。
那么,读完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依据初读体验,畅所欲言。
二、回顾名著,明确探究方向
(呈现“阅读调查表”的趣味梳理和问题归纳。)
教师:课前下发的阅读调查表,老师做了梳理和归纳,一起看屏幕。
老师发现,同学们对鲁滨逊在荒岛求生的部分很感兴趣;问题也比较集中:“鲁滨逊是怎样的一个人?”“鲁滨逊是靠什么在荒岛上生存下来的?”还有一些具体情节的疑问。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围绕大家的兴趣点和困惑处,进一步走进《鲁滨逊漂流记》。
三、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
1.同学们对鲁滨逊精彩离奇的经历感兴趣。那么,请大家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用整合、归纳的方式梳理小说情节。
2.学生自我整理,全班交流。
3.教师随机评价学生所用到的梳理方法,并依据学情,随机形成关于《鲁滨逊漂流记》主要情节的思维导图。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张图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引导点拨阅读方法:依据目录整理情节;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快速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作品主要内容。)四、熟读精思,把握方法
要读懂这本书,只梳理出情节还不够。要读出水平,把握人物的形象,就必须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过,“熟读而精思”指的就是好书要精读。1.介绍方法——批注感悟
教师:28年的荒岛经历,鲁滨逊九死一生,这28年的荒岛之旅,使鲁滨逊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同学们对鲁滨逊的荒岛经历特别感兴趣,印象尤为深刻。在这漫长的28年的历程里,你对书中的哪一段内容,哪一个情节,还历历在目,铭记于心呢?请同学们自由地默读精彩片段,在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旁边批注上自己的感悟。
(1)出示句子:“我的脾气是只要决心做一样事情,不成功绝不放手的。”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预测:感受到鲁滨逊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毅的性格、永不言弃的精神、锲而不舍的精神等。
(2)出示片段:“这是一个最荒谬的办法但是我心里已经着了迷,便不顾一切地去进行工作。
我砍倒了一棵杉树。我相信连所罗门造耶路撒冷的圣殿时也没有用过这样大的木料。……我费了无数的劳力,才把这棵树砍倒,我花了二十二天的工夫去砍它的根部。又花了十四天的工夫,使用了大小斧子和一言难尽的劳力,才把它的树枝和它那四面张开的巨大树顶砍了下来、然后,我又花了一个月的工夫把它刮得略具规模,成为船底的形状,使它可以船底朝下浮在水里。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工夫把它的内部挖空,把它做得完全像一只小船。我做这一步的时候,并不用火去烧,只用槌子和凿子把它一点一点地凿空,一直把它造成一个很体面的独木舟,其大可以容纳二十六个人,因此可以把我和所有的东西装进去,我完成这个工程之后,对它非常满意……”
老师读了这段话后,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悟,想不想看?
出示:这段话运用大量的数据,写出了造独木舟的经过。从这些具体的数字中我感受到鲁滨逊超人的智慧。在没有助手,没有很好的造船工具的条件下,他竟然造出了略具规模、很体面的独木舟。这不得不让我为主人公坚毅的精神、灵巧的双手而赞叹!
教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句子,思考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一样。阅读经典,就是要读出自己思考后的感受。
2.介绍方法——调动想象
出示片断:“我手里拿着枪,在海边走着,想到我困在这样的处境中,心情非常忧郁。”
同学们,充分调动思维,想象当时鲁滨逊周围的环境氛围和他的神情状态。
学生想象,交流。
教师小结:我们在精读作品的时候,可以从人物的精神品质、精彩的对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来等方面来批注感悟;还可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神情状态、环
境描写等方面进行丰富的想象。
五、研读探究,丰满人物
1.教师:作为一部小说,作者着力塑造的是人物形象,能否把握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 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困难中处处透着险恶。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平平常常的人,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使他一次一次地从黑夜走向黎明,从今天迈向明朝?我们来帮他找找。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鲁滨逊?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预测:
聪明、理性。鲁滨孙是一个聪明、理性的的人。我从字里行间读出来,“按着次序记下去,然后依我的计算,依我的观测”,还有“我于1659年9月30日在此上岸”我觉得他是会经过计算再下结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慌乱,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困难处境的人。
挑战自然的决心。他在荒岛上并没有害怕,每天去打猎,从自然中取得食物,依靠自己的双手生存下来。
乐观坚强。“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但我还活着。没有像我同船的伙伴那样,被水淹死。我没有人可以谈话,也没有人来解除我的愁闷,但上帝不可思议地把船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从里面取出许多有用的东西,使我终生受之不尽。”
坚定的信念;具有冒险精神,敢于面对困难。
……
教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鲁滨逊那勤劳、勇敢、坚毅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勇于冒险、面对困难百折不饶、永不言弃的硬汉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
六、总结交流,分享心得
1.教师:面对浩渺的自然,人类何其渺小?然而我们有了勇气,信念,智慧,我们就变得顶天立地,可以开天辟地,这就是鲁滨逊为我们写出的一首生命的颂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为笛福赢得了近500个头衔,而且各种译本、仿作出了近700种。英国文学也因这本书而拉开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