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饮食有节,注意宜忌 饮食有节主要包括饮食要适时、适量;注意宜 忌主要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食宜清淡、饮食禁 忌等。 (一)饮食有节 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 科学和方法。具体是要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时 间。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故能形与 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管子》亦说:“饮食节……则身体利而寿命 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 《千金要方》云:“饮食过多则聚积,渴饮过 多则成痰。”
《黄帝内经》:“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五味调和,一要浓淡适宜;二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 三是在进食时,味不可偏亢,偏亢太过,容易伤及五 脏。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内胝而唇揭;多 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二)因时制宜
《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 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 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周礼·天官》中亦云:“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 夏解缓宜食苦以坚硬,秋收敛吃辛以发散,冬坚 实吃咸以和软。”这是因时令而择味平衡的主张。
(三)因地制宜
2 食物的“味” 食物的“味”,即是指食物所具有的辛、甘、 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此外,五 味理论还包括了淡味和涩味,但习惯上仍概括 为“五味”。 五味的作用与药物“味”的作用相一致。为 辛散、甘补、酸(涩)收、苦降、甘补、咸软、 淡渗等。至于五味的阴阳属性,则辛、甘、淡 属阳,酸、苦、咸属阴。在日常生活中,甘味 食物最多,咸味和酸味食物次之,辛味食物再 次之,苦味食物最少。
辛味食物归肺经,用辛味发散性食物(如葱、 姜、芫荽等)治疗表证、肺气不宣咳嗽症状; 甘味食物归脾经,用甘味补虚性食物(如红枣、 蜂王浆、山药等)治疗贫血、体弱症状; 酸味食物归肝经,用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 等)治疗肝胆脏腑等方面疾患; 苦味食物归心经,用苦味食物(如苦瓜、绿茶 等)治疗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证; 咸味食物归肾经,用咸味食物(如甲鱼、昆布、 海藻等)治疗肝肾不足,消耗性疾患(如甲亢、 糖尿病等疾患)。
饮食应定时 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 律,到时候便会作好消化食物的准备。 爱吃零食为什么不好? 《尚书》指出“食哉惟时”。 一日之中,机体阴阳有盛衰之变,白天阳旺, 活动量大,故食量可稍多;而夜暮阳衰阴盛, 即待寝息,以少食为宜。 古人有“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的名训。
三、御邪防病作用 “夫圣人之治病也,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 锥,不亦晚乎!”
钙质不足会引起佝偻病,维生素缺乏会产 生夜盲症、脚气病、口腔炎、坏血病、软 骨症等。
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用谷皮、麦麸预防脚气 病,用水果和蔬菜预防坏血病等。用绿豆汤预防 中暑,用大蒜预防癌症,用葱白预防感冒,用胡 萝卜粥预防头晕;用生山楂、红茶、燕麦降低血 脂,预防动脉硬化,用玉米粉粥预防心血管病 等。——食物的特异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历代医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药 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所谓食补,亦 称食疗和食养。 《周礼·天官》中提到的“食医”,与“疾 医”、“疡医”、“兽医”,合为当时医学的 四个专科。 宋代《太平圣惠方》:“若能用食平疴,适性 遗疾者,可谓良工。”
第三节 饮食养生原则
一般来说,质地轻薄、食性温热、食味辛甘 淡的食物,其属性为阳,多具有升浮的作用 趋向 (如姜、蒜、花椒等),具有发散、宣 通开窍等功效,如香菜、薄荷能解表而治疗 感冒,菊花、绿茶能清利头目而治疗头痛; 反之,质地沉实,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 的食物,其属性为阴,多具有沉降的作用趋 向(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等),具有清 热、平喘、止咳、利尿、敛汗、止泻、补益 等功效,如西瓜清热而治热病烦渴,冬瓜利 尿而治小便不通,乌梅收敛而止泻痢等。
饮食适量,就是按照一定的量进食。
“何必餐霞服大药,妄意延年等龟鹤;但于饮食 嗜欲中,去其甚者将安乐。”(南北朝陶陶居) 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 瘦而寿。养生之术,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黄帝内经》) “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 (《博物 志》) “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 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 消化。” (《东谷赘言》) “量腹节所受”,“凡食之道,无饥无饱”。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饮食养生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山海经·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 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 此之时,一日遇七十毒。” 在周代的宫廷里已配有专门从事皇家饮食 的“食医”。——《大长今》
《汉书·郦食其 传》:“民以食为 天”, “安谷则昌, 绝谷则危”; 只有足食,才能乐 业,“安民之本, 必资于食”。
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主身者神,养气者精, 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 宋元朱子曰:“精字、氣字从米,是精气皆资于米”。 清代王孟英说:“颐气无玄妙,节其饮食而已。” 名医扁鹊说:“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 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食物也具有寒、热、温、凉四气(性)和酸、苦、甘、 辛、咸五味;各有其所主的脏腑和归经。
(二)饮食宜忌 1.饮食卫生 “病从口入”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 1988年在上海爆发的甲肝大流行; 鱼、肉、蛋、水果、蔬菜等含水分较多的食物, 在气候炎热时,在短期内就会发臭、发酵、发 霉。 餐具上常会沾染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卵, 要经常清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蒸气消毒和漂白 粉消毒。
甘味食物具有补益和缓解疼痛痉挛等作用如蜂蜜饴糖桂圆肉米面食品咸味食物具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虾海蟹海蜇龟肉等酸涩味食物具有敛汗涩精止泻缩小便的作用如乌梅山楂石榴柿子等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苦味食物有清热泻火除湿解毒降气等作用如苦瓜苦杏仁橘皮百合等此外还有淡味中医将之归于甘味范围有渗利小便祛除湿气等作用如西瓜冬瓜茯苓黄花菜薏苡米等
3食物的归经 食物的“归经”也是食物性能的一个主 要方面,归经显示某种食物对人体某些 脏腑、经络、部位等的突出作用,它表 明食物的重点选择性。实际上这是古人 对食物作用选择性的认识,是食物作用 的内在规律。中医还认为,食物的归经 与“味”有一定的联系正如素问.至真要 大论所说的:”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物 化之常也。 一般情况如下:
4食物的升降浮沉 食物的升浮沉降性能概念与食物的气与 味有密切关系。食物的气味性质与其阴阳 属性决定食物作用趋向。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功能活动有升有降, 有浮有沉,升与降、浮与沉的相互协调、 平衡就构成了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反之, 升与降、浮与沉的相互失调和不平衡又导 致了机体的病理变化。 根据三百多种常用食物统计数字表明, 具沉降趋向的食物多于升浮趋向的食物
《陆地仙经》:“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 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 按现代营养学的要求,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比 例应该是3︰4︰3; 从每天早、晚餐进食2000千卡的热量,对体重 影响的实验中:“什么时候吃比吃什么更重 要”。 “按需进食” 陶弘景:“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 劳。”
5食物的归经 指食物对于机体特定脏腑或经络的选择 性作用。如同为补益之品,莲子补心、黄 豆健脾、百合润肺、黑芝麻补肾的区分。
6食物的功效 功效,指食物作用高度概括的表述形式, 如山药健脾祛湿,鱼腥草清热祛湿,绿豆解 毒等。
食物性能的“补”与“泻”概念,—般是泛指食 物的补虚与泻实两方面作用,这也是食物的两大 特性。补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 养血、生津、填精等功效;泻性食物一般分别具 有解表、散热、开窍、辟秽(防疫)、清热、泻 火、燥湿、利尿、祛痰、祛风湿、泻下、解毒、 行气、散风、活血化瘀、凉血等功效。根据常用 的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分析泻性食物多于补性 食物,由此看来,中医营养手段不仅为补虚扶正, 更大程度是为了泻实祛邪。
精是后天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的物质,为人 体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人体一切生理功能的动力,是由水谷 之精气与吸入的自然界大气合并而成;
二、延年益寿作用 《养老奉亲书》中 说:“高年之人, 真气耗竭,五脏衰 弱,全仰饮食为资 气血。” 清代曹廷栋说: “老年有竟日食粥, 不计顿,饥即食, 亦能体强健、享大 寿。”
甘味食物具有补益和缓解疼痛,痉挛等作 用,如蜂蜜,饴糖,桂圆肉,米面食品 咸味食物具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 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虾,海蟹,海蜇, 龟肉等酸涩味食物具有敛汗,涩精,止泻,缩 小便的作用,如乌梅,山楂,石榴,柿子等 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 姜,葱,蒜,辣椒,胡椒等 苦味食物有清热,泻火,除湿,解毒,降气等 作用,如苦瓜,苦杏仁橘皮,百合等
其次,合理搭配应是“谨和五味”。 所谓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 如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 等作用,像乌梅、山楂、山萸肉、石榴等;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 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 甘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 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 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 蒜、辣椒、胡椒等。
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载的食性很多,如大热、 热、大温、温、微温、平、凉、微寒、大 寒等,只是表明食物性能方面的差异程度, 而无明显界限。 以常见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来看,平性 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 从生活与临床应用食物经验看,寒凉性质 食物多属于阴性,具有滋阴、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作用。温热性质食物属于阳性, 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 用。
一、全面膳食,合理搭配 首先,饮食的合理搭配应是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 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在许多地方,人们只有吃饱、吃好的概念。 早餐“凑合”或不吃,没有动物蛋白或大豆蛋白。 合理调配要粗细粮混食,做到粗粮细做,干稀搭配; 副食最好荤素搭配。
第一节 饮食养生基本理论
药食同源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1、四气 四气,又称为四性,故四气和五味通常 简称为气味或性味。性味是构成食物性能 理论的主要内容,历代有关饮食保健的文 献在论述每一种食物效用时,都要首先标 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食物养生保健 的作用及其具体应用都有实际指导意义。
此外,还有淡味,中医将之归于甘味范 围,有渗利小便、祛除湿气等作用,如 西瓜、冬瓜、茯苓、黄花菜、薏苡米等。 五味之外尚有“芳香”概念,系指食物 的特殊嗅味,芳香性食物以水果、蔬菜 居多如橘、柑、佛手、芫荽、香椿、茴 香等食物,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 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 走窜等作用。
第二节 饮食养生作用
一、滋养调理作用 饮食精华之气归心,精气浸淫于脉,以充营心 脏、血脉。 人一生中摄入的食物是体重的1000~1500倍; 食物中的营养素(“水谷精微” )。 不同的饮食,归经不同。如:葱归肺经,可用 于肺气不宣之咳嗽;苦瓜归心经,可用于心火 上炎之口舌生疮;茶叶可明目清肝而归肝经等 等。
(2)不同体质的饮食要求 阴虚之体质; 阳虚之体质: 血虚之体质: 阳盛之体质: 血瘀之体质: 痰湿之体质: 气郁之体质:
(3)不同职业的饮食要求。 体力劳动者:保证足够热量的供给。 脑力劳动者:核桃、芝麻、金针菜、蜂蜜、花 生、豆制品、松子、栗子、蔬菜水果;不宜多 食糖和脂肪。
最后,合理搭配应寒热适宜。 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二、审因施膳,以人为本 (一)因人制宜
(1)不同年龄的饮食要求 怀孕期:分三期; 婴儿期:菜水、蛋黄、水果泥、碎肉等。 幼儿期:食物应以细、烂、软为宜。 儿童期,营养价值可高一些,精一些; 青少年:必须全面合理地摄取营养; 中年人:热量和蛋白质; 老年人:温、软、熟、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