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知识整合】
一、“夷夏观念”
1.概念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2.“夷夏之辨”在近代的嬗变
(1)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2)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的表现。

二、晚清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
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

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

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

另外,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

2.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
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

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③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

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则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在北京设常驻公使馆。

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的领事馆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以后逐渐增多。

清政府的外交体制逐步完备起来,走进国际社会,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护海外华侨利益,密切华侨与祖国的关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三、晚清外交观念的转变
1.中西交往中的文书格式的变化。

放弃“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这一样式很快被中英同类文书所仿效,成为其后清朝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

2.中西方官方之间平等往来。

以条约形式规定中西方官员间平等往来,如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外事管理机构。

3.对外派遣常驻使节。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各国先后派遣使臣常驻京城,以便直接与中国交涉。

清政府开始遣使出洋,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遣使出洋的具体操作模式。

1877年,郭嵩焘作为清廷向外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使节抵达英国。

【真题再现】
1.(2014·江苏单科·5)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2.(2014·天津文综·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

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3.(2010·四川文综·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4.(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5.(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限时训练】
1.在缔结《北京条约》之时,清廷“设抚夷局”掌对外交涉事宜。

后因交涉日增,奕等于咸丰十年底奏请设立总理衙门并表示“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这反映出()
A.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B.清政府重视维护国家主权
C.清廷被动地适应近代外交D.列强暂时放缓了对华侵略
2.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

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

这一事件反映出清政府()
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B.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
C.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D.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
3.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

这反映了()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B.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D.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
4.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

这表明() A.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B.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D.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5.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

”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B.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
C.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D.清末“新政”重塑了政府权威
6.1871年,李鸿章在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时,借用万国公法知识来批判日本这一做法,以维护清朝的“利权”。

1874年,李鸿章又因日本侵台而用万国公法来维护清朝的“利权”。

这表明() A.近代外交意识对中国产生影响B.“中体西用”思想出现重大突破
C.中国近代的外交体制已经形成D.封疆大吏的主权意识开始增强
7.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出现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

这些变化( )
A.说明原有的整个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充满屈辱,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反映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
8.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

这表明清政府( )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D.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9. 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

恭亲王奕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咸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但奕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请去掉“通商”二字。

这表明( )
A.公使进京有碍清廷内政
B.对外通商尚未达成共识
C.筹备洋务引发朝野纷争
D.国际交往理念亟需改变
10.某条约签订后,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

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

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
11.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

这反映出( ) 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12.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

”这表明清政府( )
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C.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
D.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
13.裴士锋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自满人入主中原以来,首度有满人以外的‘夷’人欲入侵中国。

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王夫之关于‘夷’的陈述,用在西方人身上,比用在满族统治者身上更为适切。

”上述变化说明( )
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天朝上国观念逐渐改变
C.夷夏之防思潮备受质疑
D.经世致用遭到时代淘汰
1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

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

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
A.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15.《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材料表明清政府( )
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
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
1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

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

”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
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
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
17.(2019·济宁市一模,41节选)(9分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夷”秩序是在古代世界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个有理念、有原则和有着自身一套完备体制的国家关系体系。

由于长期以来,中华帝国乃是古代东方、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大国,因此这一体系的理念、原则和体制的构建,中国自然起了某种主导作用。

明成祖朱棣说:“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

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

远邦异域,咸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先恐后也。

”“一”与“和”,是“华夷”秩序最本质的东西。

这个“一”,就是要“大一统”,“一统华夷”。

“和”的内容有三,即:中国不干预各国内部事务;中国对各国交往实施“厚往薄来”原则;中国负责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

朱棣派遣郑和出使的敕谕中说:“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语,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历史证明,中华帝国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确实做到了有“一”就有“和”。

——摘编自何芳川《“华夷”秩序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所追求的“华夷”秩序的基本内涵,分析导致该追求的因素。

(9分)
18.(2019·湖南雅礼中学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依靠其优越的文化、富足经济、军事力量,在东亚保持领袖地位,而朝鲜、琉球、安南、缅甸等周边小国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

构成这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不平等,而非如近代西方那样的国家平等,“国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国际法来制约,而是由所谓的封贡体系来支配。

封贡体系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观念,并确认一个等级制的世界秩序,中国在其中享有优越地位,安如磐石且不可侵犯。

清廷坚持封贡体系不仅适用于亚洲周边国家,也适用于其他想与中国建立关系的西方国家。

清廷把西方国家的使节当作藩属国使臣对待,作为内政的一部分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责处理,而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

——摘编自徐中约《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的纷纷涌入,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闭关政策。

清廷中一些比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大臣开始探索在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

1860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京设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征祥出任外交总长,立即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改组外交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1943年,蒋介石成功出席开罗会议,并于会后发表《开罗会议宣言》,“中外舆情莫不称颂为中国外交史上空前之胜利”,表明国际体系平等地接纳了中国,中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外交近代化转型至此基本完成。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交体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说明其与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区别。

(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6分)
答案解析
【真题再现】
1.【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厦门、宁波、上海”、“福州”、“香港”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割香港岛相符,可判定该谕旨颁发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故A 项错误;关于香港岛被迫割让给英国表述成为“赏借”,说明了清政府当时仍存在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故B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根本改变,并不是该谕旨导致的,故C项错误;被迫开放“厦门、宁波、上海等”几处通商口岸,香港岛被割占,并不能表明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故D项错误。

2.【答案】C【解析】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再到“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反映出中国在挽回主权,故A项错误;此时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B项错误;中国在不断挽回主权,外交上逐渐自强,故C项正确;此时的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其中C和D明显错误,而B选项就当时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具体情况而言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所以也排除。

4.【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运用舆论宣传,丑化中国形象;运用公关手段,获取欧美支持。

这些都属于近代外交策略,而清政府却无所作为,故C正确。

A、B、D材料中都无法体现。

5. 【答案】D选项A 和C不符合材料的原意,歪曲了材料主旨。

B违背了史实,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朝鲜与中国终结了宗藩关系,传统朝贡体系才已经解体。

D体现了地方官员企图利用国际法来维护本国利益,故而向朝廷提出此等建议,体现了近代外交理念,所以D正确。

【限时训练】
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对外交涉事务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清政府设立专门外交机构,体现出外交的近代化,但是根据“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看,设立统一的专门外交机构是权宜之计,事实上,这体现出清政府是在被动地适应外交,C项正确。

2.【答案】C【解析】从材料清政府不接见外国使节的原因是“《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可知是清政府对于外国使节不能行跪拜礼而耿耿于怀,故选C项。

3.【答案】B【解析】年设立总理衙门,1864年翻译出版国际法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可知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向近代外交的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近代外交思想的发展而非传统外交观念,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外交事务而非崇洋媚外,故D项错误。

4.【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列强的干扰,只是提到清政府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舆论对甲午战前的中日双方的评论,故B项错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的衰弱,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以得出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故D 项正确。

5.【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清政府对待出国华侨的态度的转变,可知清政府实行保护华侨政策实际是对外行使国家主权,故选A项。

6.【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李鸿章利用“万国公法”来维护清朝的“利权”,这说明清政府的官员已受到了近代外交意识的影响,故选A项。

材料反映的不是“中体西用”,排除B项;利用万国公法并不能表明“近代的外交体制”形成,排除C项;林则徐禁烟运动时就已表明其主权意识,D项“开始”的有关表述不正确,排除该项。

7. 【答案】D【解析】外交事宜的机构名称变化,不能体现整个官僚体系遭到否定,故A项错误;外交机构的变化单从名称本身并不能体现“屈辱”,故B项错误,“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本身不能体现半殖民地或是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理藩院”从称谓可以看出存在明显的华夷之辨,“外务部”采用当时国际通用名称,逐渐与国际接轨,体现了外交制度的近代化倾向,D项正确。

8. 【答案】C【解析】清政府眼中只有所谓的通商经济权,而相关的近代司法权和关税贸易权却极为淡薄,这是一种主权意识缺失的表现,故C项正确。

9.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晚清政府在此时依旧将与西方的交往限定在“通商”这一狭隘的
领域,最高统治者尚不具备综合的国际交往的理念,故D项正确。

10. 【答案】B【解析】“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可以判断该条约是《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工厂,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故B项正确。

11. 【答案】B【解析】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致使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广大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B项正确。

12.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得出清政府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故D项正确。

13. 【答案】C【解析】材料中“欲入侵中国”,反映出西方人的入侵还未完全变成现实,民族矛盾还未成为主要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国人对“夷”的看法出现变化,但仍然坚持华夏的中心地位,天朝上国观念并未改变,故B项错误;中国人认为“夷”用来指西方人更为适切,“夷”对象的变化反映出夷夏之防思潮备受质疑,故C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出林则徐、魏源倡导经世致用思想,它并没有遭到时代淘汰,故D项错误。

14. 【答案】B【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清政府部分官员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关税自主是国家主权,进而说明清朝部分官员的近代主权意识缺失,故B项正确。

15. 【答案】D【解析】《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标志着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故A项错误;材料“大清”等信息反映出清政府没有完全放弃华夷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故C项错误;材料“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出清政府改变了以夷夏传统观念来处理对外交往的体制,故D项正确。

16. 【答案】C【解析】租界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能体现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A项错误;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属于国放弃宗藩朝鲜是中国实力衰落的表现,不能体现出晚清政府实行了近现代外交体系,故D项错误。

17.【答案】9分
(1)基本内涵:以中华帝国为中心;在中国的约束和保护(主导)下,构建和平秩序;以中华文明促进各国的进步与繁荣。

(1个要点1分,不超过3分)
因素:国家统一,中央集权体制完备,国力相对强大;农耕文明领先;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文化繁荣。

(政治经济思想各2分共6分)
18.【答案】14分
(1)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力强大对周边国家的优势;受儒家礼仪观念的影响。

(4分)
区别:明清时期中国的朝贡外交体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等级体系,受到宗藩关系的制约,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西方近代外交体制是平等主权国家为主体,受国际法的约束,有专设的外交机构。

(6分)(2)趋势:从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逐渐形成近代外交体制,由被动适应西方列强要求到主动设置调整等。

(4分,两种趋势分别2分)
评价:从适应西方列强的侵略需要,体现了清政府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外交活动一定程度维护国家利益,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6分一个要点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