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之平行线》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之平行线》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之平行线》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点总结1. 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 平行线定义: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线。

3. 平行线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④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即c b b a ∥,∥,则c a ∥。

4. 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即若c a b a ⊥⊥,,则c a ∥。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即若c b b a ∥,∥,则c a ∥。

5. 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练习题9.(2022•青海)数学课上老师用双手形象的表示了“三线八角”图形,如图所示(两大拇指代表被截直线,食指代表截线).从左至右依次表示()A.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B.同位角、内错角、对顶角C.对顶角、同位角、同旁内角D.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两条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线的同一方,把这种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异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内错角;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一侧,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据此作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可知第一个图是同位角,第二个图是内错角,第三个图是同旁内角.故选:D.10.(2022•贺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各组角是同位角的是()A.∠1与∠2 B.∠1与∠3 C.∠2与∠3 D.∠3与∠4【分析】同位角就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解答】解:根据同位角、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A、∠1和∠2是对顶角,故A错误;B、∠1和∠3是同位角,故B正确;C、∠2和∠3是内错角,故C错误;D、∠3和∠4是邻补角,故D错误.故选:B.11.(2022•东营)如图,直线a∥b,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a上,两直角边均与直线b相交,∠1=40°,则∠2=()A.40°B.50°C.60°D.65°【分析】先由已知直角三角板得∠4=90°,然后由∠1+∠3+∠4=180°,求出∠3的度数,再由直线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3=50°.【解答】解:如图:∵∠4=90°,∠1=40°,∠1+∠3+∠4=180°,∴∠3=180°﹣90°﹣40°=50°,∵直线a∥b,∴∠2=∠3=50°.故选:B.12.(2022•资阳)将直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若∠1=40°,则∠2度数是()A.60°B.50°C.40°D.30°【分析】如图,易知三角板的∠A为直角,直尺的两条边平行,则可得∠1的对顶角和∠2的同位角互为余角,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根据题意可知∠A为直角,直尺的两条边平行,∴∠2=∠ACB,∵∠ACB+∠ABC=90°,∠ABC=∠1,∴∠2=90°﹣∠1=90°﹣40°=50°,故选:B.13.(2022•襄阳)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ABC=30°,∠BAC=60°)按如图方式放置,点A,B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70°.则∠2的度数为()A.30°B.40°C.60°D.7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ABD,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得结果.【解答】解:∵m∥n,∠1=70°,∴∠1=∠ABD=70°,∵∠ABC=30°,∴∠2=∠ABD﹣∠ABC=40°,故选:B.14.(2022•锦州)如图,直线a∥b,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ABC=30°)按图中位置摆放,若∠1=110°,则∠2的度数为()A.30°B.36°C.40°D.5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1=110°,则有∠4=70°,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解.【解答】解:如图,∵a∥b,∠1=110°,∴∠3=∠1=110°,∴∠4=180°﹣∠3=70°,∵∠B=30°∴∠2=∠4﹣∠B=40°;故选:C.15.(2022•六盘水)如图,a∥b,∠1=43°,则∠2的度数是()A.137°B.53°C.47°D.43°【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2=∠1=43°.【解答】解:∵a∥b,∠1=43°,∴∠2=∠1=43°.故选:D.16.(2022•济南)如图,AB∥CD,点E在AB上,EC平分∠AED,若∠1=65°,则∠2的度数为()A.45°B.50°C.57.5°D.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CD,得∠AEC=∠1=65°.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EC平分∠AED,那么∠AED=2∠AEC=130°,进而求得∠2=180°﹣∠AED=50°.【解答】解:∵AB∥CD,∴∠AEC=∠1=65°.∵EC平分∠AED,∴∠AED=2∠AEC=130°.∴∠2=180°﹣∠AED=50°.故选:B.17.(2022•丹东)如图,直线l1∥l2,直线l3与l1,l2分别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C ⊥l2,垂足为C,若∠1=52°,则∠2的度数是()A.32°B.38°C.48°D.52°【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直线l1∥l2,∠1=52°,∴∠ABC=∠1=52°,∵AC⊥l2,∴∠ACB=90°,∴∠2=180°﹣∠ABC﹣∠ACB=180°﹣52°﹣90°=38°,故选:B.18.(2022•南通)如图,a∥b,∠3=80°,∠1﹣∠2=20°,则∠1的度数是()A.30°B.40°C.50°D.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4,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可得∠3=∠4+∠2,从而可得∠1+∠2=80°,最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a∥b,∴∠1=∠4,∵∠3是△ABC的一个外角,∴∠3=∠4+∠2,∵∠3=80°,∴∠1+∠2=80°,∵∠1﹣∠2=20°,∴2∠1+∠2﹣∠2=100°,∴∠1=50°,故选:C.19.(2022•西藏)如图,l1∥l2,∠1=38°,∠2=46°,则∠3的度数为()A.46°B.90°C.96°D.13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l1∥l2,∴∠1+∠3+∠2=180°,∵∠1=38°,∠2=46°,∴∠3=96°,故选:C.20.(2022•兰州)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B,AC⊥b,垂足为C.若∠1=52°,则∠2=()A.52°B.45°C.38°D.2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C=52°,根据垂直定义可得∠ACB=90°,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a∥b,∴∠1=∠ABC=52°,∵AC⊥b,∴∠ACB=90°,∴∠2=90°﹣∠ABC=38°,故选:C.21.(2022•通辽)如图,一束光线AB先后经平面镜OM,ON反射后,反射光线CD与AB平行,当∠ABM=35°时,∠DCN的度数为()A.55°B.70°C.60°D.35°【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答即可.【解答】解:∵∠ABM=35°,∠ABM=∠OBC,∴∠OBC=35°,∴∠ABC=180°﹣∠ABM﹣∠OBC=180°﹣35°﹣35°=110°,∵CD∥AB,∴∠ABC+∠BCD=180°,∴∠BCD=180°﹣∠ABC=70°,∵∠BCO=∠DCN,∠BCO+∠BCD+∠DCN=180°,∴∠DCN=(180°﹣∠BCD)=55°,故选:A.22.(2022•潍坊)如图是小亮绘制的潜望镜原理示意图,两个平面镜的镜面AB与CD平行,入射光线l与出射光线m平行.若入射光线l与镜面AB的夹角∠1=40°10',则∠6的度数为()A.100°40' B.99°80' C.99°40' D.99°20'【分析】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2的度数,再求出∠5的度数,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解:∵入射角等于反射角,∠1=40°10',∴∠2=∠1=40°10',∵∠1+∠2+∠5=180°,∴∠5=180°﹣40°10'﹣40°10'=99°40',∵入射光线l与出射光线m平行,∴∠6=∠5=99°40'.故选:C.23.(2022•新疆)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若∠A=∠B=30°,∠C=50°,则∠D=()A.20°B.30°C.40°D.50°【分析】根据∠A=∠B=30°,得出AC∥DB,即可得出∠D=∠C=50°.【解答】解:∵∠A=∠B=30°,∴AC∥DB,又∵∠C=50°,∴∠D=∠C=50°,故选:D.24.(2022•柳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70°,则∠2的度数是()A.50°B.60°C.70°D.110°【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知∠2=∠1.【解答】解:∵a∥b,∴∠2=∠1=70°.故选:C.25.(2022•雅安)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c与a,b分别交于点A,B,若∠1=120°,则∠2=()A.60°B.120°C.30°D.15°【分析】本题要注意到∠1的对顶角与∠2同旁内角,并且两边互相平行,可以考虑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解答】解:∵∠1=120°,∴它的对顶角是120°,∵a∥b,∴∠2=60°.故选:A.26.(2022•宿迁)如图,AB∥ED,若∠1=70°,则∠2的度数是()A.70°B.80°C.100°D.110°【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对顶角相等解答.【解答】解:∵∠1=70°,∴∠3=70°,∵AB∥ED,∴∠2=180°﹣∠3=180°﹣70°=110°,故选:D.27.(2022•陕西)如图,AB∥CD,BC∥EF.若∠1=58°,则∠2的大小为()A.120°B.122°C.132°D.148°【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别求出∠C、∠CGF,再根据平角的概念计算即可.【解答】解:∵AB∥CD,∠1=58°,∴∠C=∠1=58°,∵BC∥EF,∴∠CGF=∠C=58°,∴∠2=180°﹣∠CGF=180°﹣58°=122°,故选:B.28.(2022•吉林)如图,如果∠1=∠2,那么AB∥CD,其依据可以简单说成()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由平行的判定求解.【解答】解:∵∠1=∠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D.29.(2022•台州)如图,已知∠1=90°,为保证两条铁轨平行,添加的下列条件中,正确的是()A.∠2=90°B.∠3=90°C.∠4=90°D.∠5=9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项分析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由∠2=90°不能判定两条铁轨平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3=90°=∠1,可判定两枕木平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1=90°,∠4=90°,∴∠1=∠4,∴两条铁轨平行,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由∠5=90°不能判定两条铁轨平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0.(2022•郴州)如图,直线a∥b,且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则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c∥d的是()A.∠3=∠4 B.∠1+∠5=180°C.∠1=∠2 D.∠1=∠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一一分析.【解答】解:A、若∠3=∠4时,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c∥d,不符合题意;B、若∠1+∠5=180°时,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c∥d,不符合题意;C、若∠1=∠2时,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不能判定c∥d,符合题意;D、由a∥b推知∠4+∠5=180°.若∠1=∠4时,则∠1+∠5=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c∥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完整版)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完整版)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6.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⑴∵∠1=∠2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⑵∵a ∥b∴∠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1=∠2.19.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20.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 AG 的大小.21.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22.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6.平行 相交 平行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21.,AD BC FE BC ⊥⊥Q 90EFB ADB ∴∠=∠=o//EF AD ∴23∴∠=∠ //,31DG BA ∴∠=∠Q 1 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相交线与平行线_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整理版】

相交线与平行线_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整理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16.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7.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8.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 即∠B +∠E =∠BCE .19.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20.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21.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 AG 的大小.22.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23.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6.平行 相交 平行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 21.,AD BC FE BC ⊥⊥90EFB ADB ∴∠=∠= //EF AD ∴23∴∠=∠ //,31DG BA ∴∠=∠ 1 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第3课时平行线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下册考点知识清单+例题讲解+课后练习(人教版)(原卷版)

第3课时平行线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下册考点知识清单+例题讲解+课后练习(人教版)(原卷版)

第3课时——平行线及其性质(答案卷)知识点一:平行线: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若直线a平行于直线b,则记作,读作。

注意:一定要在同一平面内。

且一定要时直线。

2.平行线的画法: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具体步骤:①将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②将直尺与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紧靠在一起。

③固定直尺不变,平移三角尺,使三角尺原来与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与已知点重合。

④沿着三角尺该直角边画直线。

【类型一:确定平行线】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无法确定2.在长方体中,对任意一条棱,与它平行的棱共有()A.1条B.2条C.3条D.4条3.观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与棱AB平行的棱有几条()A.4B.3C.2D.1【类型二:作图】4.如图所示,在∠AOB内有一点P.(1)过P画l1∥OA;(2)过P画l2∥OB;(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关系?5.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经过点C 画与线段AB 互相平行的直线l 1,再经过点B 画一条与线段AB 垂直的直线l 2.知识点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1.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有且只有:存在且唯一。

2.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若c b b a ∥,∥, 则a c 。

3.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若c a b a ⊥⊥,,则b c 。

【类型一: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判断理解】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垂直B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D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B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C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D .a 、b 、c 是直线,若a ∥b ,b ∥c ,则a ∥c8.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若a∥b,a⊥c,b⊥d,则c、d的位置关系为()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D.没有确定关系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1)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如果a∥b,a∥c,那么b∥c(3)如果两线段不相交,那么它们就平行(4)如果两直线不相交,那么它们就平行A.1个B.2个C.3个D.4个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马路的斑马线是平行线B.100米跑道的跑道线是平行线C.若a∥b,b∥d,则a⊥d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知识点三: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6.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20.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的大小;⑵∠P AG 的大小.21.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22.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21.AD BC ⊥90 EF ∴//,3DG BA ∴∠=∵∠1=∠∠DGF =∠2 ∴DB ∴∠DBA 又∵∠C =∠D ∴∠错角相等).。

初三平行线知识点以及经典例题

初三平行线知识点以及经典例题

初三平行线知识点以及经典例题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本文将介绍初三学生需要掌握的平行线的知识点,并提供几个经典例题供大家练。

知识点1. 平行线定义:如果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且没有交点,那么它们被称为平行线。

平行线可以用符号"// "表示。

平行线定义:如果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且没有交点,那么它们被称为平行线。

平行线可以用符号"// "表示。

2.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以下是几种判定平行线的方法: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以下是几种判定平行线的方法:- (a) 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且不重合。

- (b) 两条直线之间的对应角相等。

- (c) 一条直线与另一平行线的任意直线交角为180°。

3.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具有以下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具有以下性质:- (a)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在每个交点处相等。

- (b) 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0°,即平行线之间没有夹角。

- (c) 平行线与同一直线相交的角被称为"同位角",同位角的对应角相等。

经典例题例题1已知AB//CD,AB=6cm,BC=4cm,EF=5cm,求EF的长度。

例题2已知直线l与平行线m及n相交,交角1为120°,求交角2的度数。

例题3已知直线k与平行线p及q相交,交角a为40°,求交角b的度数。

例题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0cm,BC=6cm,求AD的长度。

以上是初三平行线知识点以及经典例题的介绍。

希望能对初三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线有所帮助。

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在数学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在几何学和代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断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平行线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大家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和运用。

练习题一:判断下列直线是否平行。

1. 直线AB:y = 2x + 3直线CD:y = 2x - 12. 直线EF:2x - 3y = 6直线GH:4x - 6y = 123. 直线IJ:3x + 4y = 8直线KL:6x + 8y = 16答案一:1. 直线AB和直线CD的斜率都为2,且截距不相等,因此直线AB和直线CD不平行。

2. 直线EF和直线GH的斜率都为2,且截距相等,因此直线EF和直线GH平行。

3. 直线IJ和直线KL的斜率都为2,且截距相等,因此直线IJ和直线KL平行。

练习题二:已知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点E、F、G分别位于直线AB上,且AE = EF = FG。

若AE = 4,求FG的值。

答案二:由于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因此直线AB和直线CD的斜率相等。

设直线AB的斜率为k,点E的坐标为(x1, y1),点F的坐标为(x2, y2),点G的坐标为(x3, y3)。

根据题意可得:y1 = kx1y2 = kx2y3 = kx3又因为AE = EF = FG,所以有:EF = FGy2 - y1 = y3 - y2kx2 - kx1 = kx3 - kx22kx2 = k(x1 + x3)x2 = (x1 + x3) / 2由于AE = 4,可得:y1 = kx1 = 4将x2 = (x1 + x3) / 2和y1 = 4代入直线AB的方程中,可得:4 = k(x1 + x3) / 28 = k(x1 + x3)8 = 4kx2x2 = 2将x2 = 2代入直线AB的方程中,可得:y2 = kx2 = 2k由于EF = FG,可得:y2 - y1 = y3 - y22k - 4 = y3 - 2k4k = y3 + 4y3 = 4k - 4将y3 = 4k - 4代入直线AB的方程中,可得:y3 = kx3 = 4k - 4综上所述,当AE = 4时,FG的值为4k - 4。

【精心整理】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

【精心整理】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

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知识点1【平行线的性质】(1)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B∥CD∴∠2=∠3(2)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B∥CD∴∠2+∠4=180°(3)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1=∠2【例题1】如图,已知DE∥BC,∠B=80°,∠C=56°,求∠ADE和∠AEC的度数。

【答案】∠ADE=80°;∠AEC=124°【例题2】如图,平行线AB。

CD被直线AE所截,若∠1=110°,则∠2等于()A、70B、80C、90D、110【答案】A【例题3】如图,已知AB∥CD,∠1=150°,∠2=______【答案】30°【例题4】在平面内,将一个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在一组平行线上:若∠1=55°,则∠2的度数是_______【答案】35°【例题5】如图所示,已知∠AOB=50 °,PC ∥OB ,PD 平分∠OPC ,则∠APC=______ °,∠PDO=______°【答案】50 ,50 ;【例题6】如图所示,OP∥QB∥ST,若∠2=110°,∠3=120°,则∠1的度数为________【答案】10°【例题7】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答案】证明:∵AB∥CD,∴∠BAC=∠D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CF,∴∠EAC=∠F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BAE+∠EAC,∠DCA=∠DCF+∠FCA,∴∠BAE=∠DCF.【例题8】如图,已知AB∥CD,∠B=40°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

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点(含例题)

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点(含例题)

平行线及其判定1.平行线的定义和画法(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2)平行线没有公共点;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应特别注意“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重合的直线视为一条直线.(3)平行线定义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同一平面内,二是两条直线,三是不相交,三者缺一不可.(4)平行线的画法一落:把三角尺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三推:沿直尺推动三角尺,使三角尺与已知直线重合的边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注意】在作图中必须确保直尺定好位置后不再变动位置;三角尺移动时,要始终保持一边紧靠直尺.2.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1)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平行公理):经过直线__________一点,有且只有__________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__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平行线的判定(1)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__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__________.(2)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__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__________.(3)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__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__________.归纳:判定平行线的思路:(1)定:确定已知条件是位置关系还是数量关系;(2)选:若已知条件是位置关系,则用平行公理的推论证明;若已知条件是数量关系,则选用平行线的3个判定方法证明;(3)证:根据所选证明方法写出证明过程.拓展: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即a⊥b,a⊥c,则b∥c.K知识参考答案:1.(1)平行线2.(1)外;一(2)平行3.(1)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一、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的应用强调“经过直线外一点”,而非直线上的点;“有且只有”强调直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例1】如图,已知A,B,C三点及直线EF,过B点作AB∥EF,过B点作BC∥EF,那么A,B,C三点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依据是__________.【答案】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析】∵AB∥EF,BC∥EF,∴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答案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判定两直线平行的一般思路是先看题中存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中的哪一类角,然后说明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说明同旁内角互补,从而得出两直线平行.【例2】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b的是A.∠1=∠3 B.∠2=∠4C.∠2=∠3 D.∠2+∠3=180°【答案】C【解析】A、∵∠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2=∠4,∴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2=∠3与a,b的位置无关,不能判定直线a∥b;D、∵∠2+∠3=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选C.【例3】如图,∠EFB=∠GHD=53°,∠IGA=127°,由这些条件,能找到__________对平行线.【答案】2【解析】∵∠GHD=53°,∴∠GHC=127°,∵∠IGA=127°,∴∠GHC=∠IGA,∠IGB=53°,∴AB∥CD,∵∠EFB=53°,∴∠IGB=∠EFB,∴IH∥EF.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例4】如图,两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若∠1=50°,∠2=130°,则直线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答案】a∥b【解析】因为∠2=130°,所以∠3=50°,因为∠1=50°,所以a∥b,故答案为:a∥b.【例5】已知:如图,∠A=∠ADE,∠C=∠E.(1)若∠EDC=3∠C,求∠C的度数;(2)求证:BE∥CD.【解析】(1)∵∠A=∠ADE,∴AC∥DE,∴∠EDC+∠C=180°,又∵∠EDC=3∠C,∴4∠C=180°,即∠C=45°;(2)∵AC∥DE,∴∠E=∠ABE,又∵∠C=∠E,∴∠C=∠ABE,∴BE∥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判定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平行线的判定的实际应用解决几何证明或计算问题时,通常把已知的数量关系标注在图形上,并结合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及相关的性质确定解法,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6】如图是一块四边形木板和一把曲尺(直角尺),把曲尺一边紧靠木板边缘PQ,画直线AB,与PQ,MN分别交于点A,B;再把曲尺的一边紧靠木板的边缘MN,移动使曲尺另一边过点B画直线,若所画直线与BA重合,则这块木板的对边MN与PQ是平行的,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答案】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解析】∵∠ABM=90°,∠BAQ=90°,∴∠MBA=∠QAB,∴MN∥PQ(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新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最新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6.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⑴∵∠1=∠2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⑵∵a ∥b∴∠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1=∠2.19.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20.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 AG 的大小.21.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22.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有且只有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6.平行相交平行7.平行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9.平行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题设结论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题设结论真命题假命题12.平移相同平行且相等13.6cm 8cm 10cm 4.8cm.14.平行平行垂直15.28°118°59°16. OD⊥OE理由略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CF(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⑴∵∠1=∠2,又∵∠2=∠3(对顶角相等),∴∠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⑵∵a∥b∴∠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1=∠2.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MFQ FQ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0.96°,12°.21.,AD BC FE BC ⊥⊥Q 90EFB ADB ∴∠=∠=o//EF AD ∴23∴∠=∠ //,31DG BA ∴∠=∠Q 1 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知识题(含答案解析)

平行线的性质知识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4月16日初中数学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AC∥BE,∠ABE=70°,则∠A的度数为()A.70∘B.65∘C.50∘D.14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详解】解:∵AC∥BE,∴∠A=∠ABE=7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2.如图在ΔABC中,已知∠1+∠2=180°,∠3=∠B=72°,∠AED=58°,则∠C=()A.32°B.58°C.72°D.108°【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1+∠EFD=180°和∠1+∠2=180°可以证明∠EFD=∠2,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EF,进而得到∠ADE=∠3,再结合条件∠3=∠B可得∠ADE=∠B,进而得到DE∥BC,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C.【详解】∵∠1+∠EFD=180°,∠1+∠2=180°,∴∠EFD=∠2,∴AB∥EF∴∠ADE=∠3,∵∠3=∠B,∴∠ADE=∠B,∴DE∥BC,∴∠AED=∠C,∵∠AED=58°,∴∠C=58°,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3.如图,已知直线c与a、b分别交于点A、B,且∠1=120°,当∠2=()时,直线a∥b.A.60∘B.120∘C.30∘D.150∘【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120°,∠1与∠3是对顶角,∴∠1=∠3=120°,∵∠2=∠3=120°,∴直线a∥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用到的知识点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如图a∥b,∠1与∠2互余,∠3=115°,则∠4等于()A.115°B.155°C.135°D.12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互余互补的定义可计算出∠4的值.【详解】如图,∵∠3与∠5是对顶角,∴∠5=∠3=115°,∵a∥b,∴∠2+∠4=180°,∠1+∠5=180°,∴∠1=180°-115°=65°,又∵∠1与∠2互余,∴∠2=90°-∠1=25°,∴∠4=180°-∠2=180°-25°=15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余角和补角的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给出如下推理:①∠1=∠3.∴AD∥BC;②∠A+∠1+∠2=180°,∴AB∥CD;③∠A+∠3+∠4=180°,∴AB∥CD;④∠2=∠4,∴AD∥BC其中正确的推理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答即可.【详解】∠1=∠3即内错角相等.∴CD//BA故①错误;∠A+∠1+∠2=180°即同旁内角互补.∴AB//CD故②正确;∠A+∠3+∠4=180°,即同旁内角互补∴AD//CB,故③错误;∠2=∠4,即内错角相等∴AD//BC故④正确,即②④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正确理解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AB∥CD,∠ABE=120°,∠ECD=25°,则∠E=()A.75°B.80°C.85°D.95°【答案】C【解析】【分析】过点E作EF∥CD,根据AB∥CD可得EF∥AB,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内错角相等,分别求出∠BEF和∠FEC的度数,二者相加即可.【详解】过点E作EF∥CD,如图所示:∵AB∥CD,∴EF∥AB,∵∠ABE=120°,∴∠BEF=60°,∵EF∥CD,∠ECD=25°,∴∠FEC=∠ECD=25°,∴∠E=∠BEF+∠ECD=60°+25°=85°.故选:C.【点睛】考查了平行线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两直线平行,分别求出∠BEF和∠FEC的度数.7.如图,l1∥l2,∠1=50°,则∠2等于( )A.135°B.130°C.50°D.40°【答案】B【解析】【分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据此进行解答.【详解】∵l1∥l2,∠1=50°,∴∠2=180°-∠1=180°-50°=130°,故选B.【点睛】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8.如图,将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后,到达三角形BDE的位置.若∠CAB=50°,∠ABC=100°,则∠1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BE,以及∠CAB=∠EBD=50°,进而求出∠1的度数.【详解】∵将△ABC沿直线AB向右平移后到达△BDE的位置,∴AC∥BE,∴∠CAB=∠EBD=50°,∵∠ABC=100°,∴∠1的度数为:180°-50°-100°=3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得出∠CAB=∠EBD=5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如果∠1两边与∠2的两边互相平行,且∠1=(3x+20)°,∠2=(8x−5)°,则∠1的度数为__.【答案】35°或55°【解析】【分析】根据:∠1两边与∠2的两边互相平行得出∠1=∠2或∠1+∠2=180°,代入求出x,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两边与∠2的两边互相平行,∴∠1=∠2或∠1+∠2=180°,∵∠1=(3x+20)°,∠2=(8x-5)°,∴3x+20=8x-5或3x+20+8x-5=180,解得:x=5,或x=15,当x=5时,∠1=35°,当x=15时,∠1=65°,故答案为:35°或6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知道“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是解此题的关键.10.如图,∠1=70°,a∥b,则∠2=_____________,【答案】110°【解析】【分析】如图,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3=∠1=7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2的度数. 【详解】如图,∵∠1=70°,∴∠3=∠1=70°,∵a ∥b,∴∠2+∠3=180°,∴∠2=180°-70°=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如图,a//b,∠1=110°,∠3=5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答案】60【解析】【分析】如图,先利用邻补角求出∠4=70°,再根据a//b,得∠4+∠2+∠3=180°,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1=110°,∴∠4=180°-110°=70°,∵a//b,∴∠4+∠2+∠3=180°,则∠2=60°.故填60.【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12.如图,工程队铺设一公路,他们从点A处铺设到点B处时,由于水塘挡路,他们决定改变方向经过点C,再拐到点D,然后沿着与AB平行的DE方向继续铺设,如果∠ABC=120°,∠CDE=140°,则∠BCD的度数是________.【答案】80°.【解析】【分析】过C作MN∥A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DE∥NM∥AB,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和∠2的度数,进而可得∠BCD的度数.解:过C作MN∥AB,∵AB∥DE,∴MN∥DE,∴∠2+∠D=180°,∵∠CDE=140°,∴∠2=40°,∵MN∥AB,∴∠1+∠B=180°,∵∠ABC=120°,∴∠1=60°,∴∠BCD=180°-60°-40°=80°,故答案为:8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3.如图,直线l1、l2分别与直线l3、l4相交,∠1与∠3互余,∠3余角与∠2互补,∠4=125°,则∠3=______.【答案】55°.【分析】求出∠5的度数,根据∠1与∠3互余和∠3的余角与∠2互补求出∠1+∠2=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l1∥l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4=125°,∴∠5=180°-125°=55°,∵∠1与∠3互余,∠3的余角与∠2互补,∴∠1+∠2=180°,∴l1∥l2,∴∠3=∠5=55°,故答案是:5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求出l1∥l2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点D、E、F分别在AB、AC、BC上(1)∵∠C=_______ ∴DE//BC(2)∵∠C=________ ∴AC//DF(3)∵∠2=∠1∴____//___________(4)∵∠2=∠3∴____//___________【答案】(1)∠1;(2)∠3;(3)AC; DF(4)DE;BC.【分析】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结合题设的相关要求和已知条件,就可以解答出正确的结论.【详解】(1)∵∠C=∠1,∴DE//BC(2)∵∠C=∠3, ∴AC//DF(3)∵∠2=∠1∴AC//DF(4)∵∠2=∠3∴DE//B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15.小明到工厂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工人师傅生产了一种如图所示的零件,工人师傅告诉它,∠A=400,且AB∥CD.小明马上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得出了∠C的度数,聪明的你一定知道∠C=_______.【答案】1400【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解答.【详解】解:∠C=40°理由:∵AB∥CD.∴∠A+∠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180°-∠A=180°-40°=140°故答案为:14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16.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即AB∥CD,如图所示),第一次转弯时的∠B=1400,那么∠C应是_______.【答案】140°【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解答.【详解】解:∵AB∥CD,∴∠B=∠C=140°.【点睛】本题考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AB//CD,分别探讨下面的四个图形中∠APC、∠PAB和∠PCD的关系,并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说明成立的理由.(1)图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2)图②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3)图③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4)图④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答案】(1)∠APC+∠PAB+∠PCD=360°;(2)∠APC=∠PAB+∠PCD;(3)∠PCD=∠APC+∠PAB;(4)∠PAB=∠APC+∠PCD.【解析】【分析】(1)过点P作PE∥AB,则AB∥PE∥C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解答;(2)过点P作l∥AB,则AB∥CD∥l,再根据两直线内错角相等即可解答;(3)根据AB∥CD,可得出∠PEB=∠PCD,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解答;(4)根据AB∥CD,可得出∠PAB=∠PFD,再根据∠PFD是△CPF的外角,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解答;【详解】(1)过点P作PE∥AB,则AB∥PE∥CD,∴∠1+∠PAB=180°,∠2+∠PCD=180°,∴∠APC+∠PAB+∠PCD=360°;(2)过点P作直线l∥AB,∵AB∥CD,∴AB∥PE∥CD,∴∠PAB=∠3,∠PCD=∠4,∴∠APC=∠PAB+∠PCD;(3)∵AB∥CD,∴∠PEB=∠PCD,∵∠PEB是△APE的外角,∴∠PEB=∠PAB+∠APC,∴∠PCD=∠APC+∠PAB;(4)∵AB∥CD,∴∠PAB=∠PFD,∵∠PFD是△CPF的外角,∴∠PCD+∠APC=∠PFD,∴∠PAB=∠APC+∠PC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能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解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如图,已知AC∥ED,ED∥GF,∠BDF=90°.(1)若∠ABD=150°,求∠GFD的度数;(2)若∠ABD=θ,求∠GFD-∠CBD的度数.【答案】(1)∠G FD=120°;(2)∠GFD-∠CBD =9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D+∠BDE=180°,进而可得∠BDE=30°,然后再计算出∠EDF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F+∠F=180°,进而可得∠GFD的度数;(2)与(1)类似,表示出∠F的度数,再表示出∠CBD的度数,再求差即可.【详解】解:(1)∵AC∥ED,∴∠ABD+∠BDE=180°,∵∠ABD=150°,∴∠BDE=30°,∵∠BDF=90°,∴∠EDF=60°,∵ED∥GF,∴∠EDF+∠F=180°,∴∠F=120°;(2)∵AC∥ED,∴∠ABD+∠BDE=180°,∵∠ABD=θ,∴∠BDE=180°-θ,∵∠BDF=90°,∴∠EDF=90°-(180°-θ)=θ-90°,∵ED∥GF,∴∠EDF+∠F=180°,∴∠F=180°-(θ-90°)=270°-θ,∵∠ABD=θ,∴∠CBD=180°-θ,∴∠GFD-∠CBD=270°-θ-180°+θ=9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9.如图,已知∠1=∠2,∠GFA=40°,∠HAQ=15°,∠ACB=70°,AQ平分∠FAC,求证:BD∥GE∥AH.【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由同位角∠1=∠2,推知AH∥GE,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证得内错角∠HAC=55°+15°=70°=∠ACB,所以BD∥AH,最后由平行线的递进关系证得BD∥GE∥AH.【详解】证明:∵∠1=∠2,∴AH∥GE,∴∠GFA=∠FAH.∵∠GFA=40°,∴∠FAH=40°,∴∠FAQ=∠FAH+∠HAQ,∴∠FAQ=55°.又∵AQ平分∠FAC,∴∠QAC=∠FAQ=55°,∵∠HAC=∠QAC+∠HAQ,∴∠HAC=55°+15°=70°=∠ACB,∴BD∥AH,∴BD∥GE∥AH.【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20.如图,AB∥CD∥EF,且∠ABE=70°,∠ECD=150°,求∠BEC的度数.【答案】∠BEC =40°.【解析】【分析】根据∠BEC=∠BEF-∠ECF,求出∠BEF,∠CEF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B∥EF,∴∠ABE=∠BEF=70°,∵CD∥EF,∴∠ECD+∠CEF=180°,∵∠ECD=150°,∴∠CEF=30°,∴∠BEC=∠BEF-∠CEF=4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已知:如图,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1)如图1,若∠1=120°,∠2=60°,则AB和CD的位置关系为;(2)在(1)的情况下,若点P是平面内的一个动点,连接PE,PF,探索∠EPF,∠PEB,∠PFD三个角之间的关系:①当点P在图2的位置时,可得∠EPF=∠PEB+∠PFD;请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空(理由或数学式):解:如图2,过点P作MN∥AB,则∠EPM=∠PE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已知),MN∥AB(作图),∴MN∥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MPF=∠PFD.∴∠EPM+∠MPF=∠PEB+∠PFD(等式的性质),即∠EPF=∠PEB+∠PFD;②当点P在图3的位置时,∠EPF,∠PEB,∠PFD三个角之间有何关系并证明;③当点P在图4的位置时,请直接写出∠EPF,∠PEB,∠PFD三个角之间的关系.【答案】(1)见解析;(2)①见详解;②∠PEB+∠EPF+∠PFD=360°,③∠EPF+∠PFD =∠PEB.【解析】【分析】(1)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EF的度数,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2)①过点P作MN∥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EPM=∠PEB,且有MN∥CD,所以∠MPF=∠PFD,然后利用等式性质易得∠EPF=∠PEB+∠PFD.②③的解题方法与①一样,分别过点P作MN∥AB,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三个角之间的关系.【详解】(1)∵∠1=120°,∴∠BEF=120°,又∵∠2=60°,∴∠2+∠BEF=180°,∴AB∥CD;(2)①如图2,过点P作MN∥AB,则∠EPM=∠PE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已知),MN∥AB(作图),∴MN∥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MPF=∠PFD,∴∠EPM+∠FPM=∠PEB+∠PFD(等式的性质),即∠EPF=∠PEB+∠PFD,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EPM,∠MPF;②∠EPF+∠PEB+∠PFD=360°;证明:如图3,过作PM∥AB,∵AB∥CD,MP∥AB,∴MP∥CD,∴∠BEP+∠EPM=180°,∠DFP+∠FPM=180°,∴∠BEP+∠EPM+∠FPM+∠PFD=360°,即∠EPF+∠PEB+∠PFD=360°;③∠EPF+∠PFD=∠PEB.理由:如图4,过作PM∥AB,∵AB∥CD,MP∥AB,∴MP∥CD,∴∠PEB=∠MPE,∠PFD=∠MPF,∵∠EPF+∠FPM=∠MPE,∴∠EPF+∠PFD=∠PEB.【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22.如图,已知直线a∥b且被直线l所截,∠2=85°,求∠1的度数.请在横线上补全求解的过程或依据.【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填空.【详解】解:∵a∥b(已知),∴∠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对顶角相等),∠2=85°(已知),∴∠1=85°(等量代换).【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学会书写证明过程是所要训练的重点.23.如图,点D、E在AB上,点F、G分别在BC、CA上,且DG∥BC,∠1=∠2.(1)求证:DC∥EF;(2)若EF⊥AB,∠1=55°,求∠ADG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35°【解析】【分析】(1)由DG//BC知∠1=∠DCF,则∠2=∠DCF,即可证明DC//EF;(2)由EF⊥AB得∠B=90°-∠2=35°,再根据(1)DC//EF可知∠ADG的度数. 【详解】∵DG//BC∴∠1=∠DCF,∵∠1=∠2,∴∠2=∠DCF,∴DC//EF;(2)∵EF⊥AB,∴∠BEF=90°,∠1=∠2=55°∴∠B=90°-∠2=35°,又∵DC//EF∴∠ADG=∠B=35°.【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24.如图,AB∥DE,C为BD上一点,∠A=∠BCA,∠E=∠ECD,求证:CE⊥CA.【答案】详见解析.【解析】【分析】首先根据AB∥DE,判断出∠B+∠D=180°;然后判断出∠BCA+∠ECD=90°,即可推得CE⊥CA.【详解】证明∵AB∥DE,∴∠B+∠D=180°,∵∠A=∠BCA,∠E=∠ECD,∴∠B=180°-2∠BCA,∠D=180°-2∠ECD,∴(180°-2∠BCA)+(180°-2∠ECD)=180°,∴∠BCA+∠ECD=90°,∴∠ACE=90°,∴CE⊥C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平行线性质的3个定理.25.(1)完成下面的推理说明:已知:如图,BE∥CF,BE、CF分别平分∠ABC和∠BCD.求证:AB∥CD.(2)说出(1)的推理中运用了哪两个互逆的真命题.【答案】(1)详见解析;(2)两个互逆的真命题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C=∠BCD ,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AB ∥CD,(2)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干是另一个命题的题干和结论,则称它们为互逆命题. 【详解】(1)∵BE 、CF 分别平分∠ABC 和∠BCD (已知), ∴∠1=12∠ABC ,∠2=12∠BCD (角平分线的定义),∵BE ∥CF (已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ABC =12∠BCD (等量代换),∴∠ABC =∠BCD (等式的性质),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两个互逆的真命题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6.如图,已知:AB//DE,∠1+∠3=180°,则BC 与EF 平行吗?为什么?【答案】平行【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即可解答.【详解】解:BC//EF证明:∵AB∥DE,∴∠1=∠2,∵∠1+∠3=180°,∴∠2+∠3=180°,∴BC∥EF.故答案为:BC//E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如图,已知∠A=∠C,AD⊥BE于点F,BC⊥BE,点E,D,C在同一条直线上.(1)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C=120°,求∠BEC的度数.【答案】(1)AB∥CD;(2)∠E=30°.【解析】【分析】(1)先根据AD⊥BE,BC⊥BE,得出AD∥BC ,故可得出∠C=∠ADE ,再由∠A=∠C得出∠A=∠ADE ,故可得出结论;(2)由AB∥CD得出∠C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详解】(1)AB∥CD,∵AD⊥BE,BC⊥BE,∴AD∥BC,∴∠C=∠ADE.∵∠A=∠C,∴∠A=∠ADE,∴AB∥C D.(2)∵AB∥CD,∠ABC=120°,∴∠C=60°,∵∠CBE=90°,∴∠E=3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先根据题意得出AD∥BC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如图,已知AD⊥BC于点D,EF⊥BC于点F,AD平分∠BAC.求证:∠E=∠1.【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由AD垂直于BC,EF垂直于BC,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与EF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D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详解】证明:∵AD⊥BC,EF⊥BC(已知),∴∠ADC=∠EFC=90°(垂直的定义).∴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B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D平分∠BAC(已知),∴∠BAD=∠CAD.∴∠1=∠E(等量代换).【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9.如图,根据图形填空:已知:∠DAF=∠F,∠B=∠D,AB与DC平行吗?解:∠DAF=∠F ()∴AD∥BF(),∴∠D=∠DCF()∵∠B=∠D ()∴∠B=∠DCF ()∴AB∥DC()【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已知,应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得AD∥BF;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证得∠D=∠DCF,又由已知,利用等量代换,证得∠B=∠DCF,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得AB∥DC.【详解】解:∠DAF=∠F (已知),∴AD∥B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D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D (已知),∴∠B=∠DCF (等量代换),∴AB∥D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30.如图,已知∠4=∠B,∠1=∠3,求证:AC平分∠BAD._ 【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4=∠B,推出CD∥AB,再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推出∠3=∠2,然后通过等量代换推出∠1=∠2,即可推出结论.【详解】解:∵∠4=∠B,∴CD∥AB,∴∠3=∠2,又∠1=∠3,∴∠1=∠2,∴AC平分∠BA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量代换、角平分线的定义,关键在于熟练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推出AC平分∠BAD.。

平行知识点整理与精选练习

平行知识点整理与精选练习

平行线知识点整理1、平行线的判定2、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同一平面中,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只有两种情况:相交或平行。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语言叙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叙述:∵∠1=∠5∴l1∥l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语言叙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几何叙述:∵∠3=∠5∴l1∥l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语言叙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几何叙述:∵∠3+∠6=180°∴l1∥l2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4: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总结识别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⑤平行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例题1、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①∠1=∠4;②∠2=∠4;③∠1=∠3;④∠5=∠4,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例2如图,∠1 = ∠A 、∠2 = ∠C 、∠3与∠A 互补,试判断直线关系,并说明理由。

∵ ∠1 = ∠A ,∴ ___ ∥ ___,( ________ ) ;∵ ∠2 = ∠C ,∴___ ∥___ ,( _________ ) ;∵∠3 + ∠A = 180°,∴ ___ ∥___,( _________ ).例3 如图2—15,∠1=∠2,∠2+∠3=180°,AB ∥CD 吗? AC ∥BD 吗?为什么?例4已知:∠B+∠D+∠F=360o .求证:AB ∥EF.例5如图,∠1+∠2=∠BCD,求证AB ∥D E 。

高一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知识点+例题+练习 含答案

高一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知识点+例题+练习 含答案

1.证明方法(1)证明平行关系的方法:①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a.利用平行公理,即证明两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b.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转换;c.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d.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②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a.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线线平行;b.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面面平行.③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证明面面平行,依据判定定理,只要找到一个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可,从而将证面面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平行,再转化为证线线平行.(2)证明空间中垂直关系的方法:①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a.利用特殊平面图形的性质,如利用直角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得到线线垂直;b.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c.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要证线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线垂直于另一线所在平面即可.②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a.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把线面垂直的判定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b.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垂直转化为证面面垂直;c.利用常见结论,如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③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证明面面垂直常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点、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 2.应特别注意的几个易错点定理图形语言易错点等角定理⎭⎪⎬⎪⎫∠AOB 和∠A ′O ′B ′中OA ∥O ′A ′,OB ∥O ′B ′且方向相同⇒∠AOB=∠A ′O ′B ′易忽略“方向相同”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 ⊄α,b ⊂αa ∥b ⇒a ∥α易丢掉“a ⊄α”或“b⊂α”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 ∥α,a ⊂βα∩β=b ⇒a ∥b易忽略“α∩β=b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l ⊥a ,l ⊥b a ⊂α,b ⊂αa ∩b =O⇒l ⊥α易忽略“a ∩b =O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α⊥βα∩β=c a ⊂α,a ⊥c ⇒a ⊥β易忽略“a ⊂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 ⊂β,b ⊂βa ∩b =O ⇒α∥β易忽略“a ∩b =O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 ⎩⎪⎨⎪⎧⎭⎪⎬⎪⎫a ⊂α,b ⊂αa ∩b =Oc ⊂β,d ⊂βc ∩d =O ′a ∥c ,b ∥d ⇒α∥β易忽略“a ∩b =O ”或“c ∩d =O ′”【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平面外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 )(2)若直线a∥α,P∈α,则过点P且平行于a的直线有无数条.(×)(3)若a⊥b,b⊥c,则a∥c.(×)(4)α,β,γ为三个不同平面,α∥β,β∥γ⇒α∥γ.(√)(5)若α⊥γ,β⊥γ,且α∩β=l,则l⊥γ.(√)(6)α⊥β,a⊥β,b⊥α⇒a∥b.(×)1.(教材改编)如图,已知平面α,β,且α∩β=AB,PC⊥α,垂足为C,PD⊥β,垂足为D,则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AB⊥CD解析∵PC⊥α,∴PC⊥AB,又∵PD⊥β,∴PD⊥AB,∴AB⊥平面PCD,∴AB⊥CD.2.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为B1C1,A1D1,A1B1的中点,则平面EBD 与平面FGA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3.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ABC的中线AF与中位线DE相交于G,已知△A′ED是△AED 绕DE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________.①动点A′在平面ABC上的射影在线段AF上;②恒有平面A′GF⊥平面BCED;③三棱锥A′—FED的体积有最大值;④异面直线A′E与BD不可能互相垂直.答案④解析由题意知,DE⊥平面A′FG,又DE⊂平面ABC,所以平面A′FG⊥平面ABC,且它们的交线是AF ,过A ′作A ′H ⊥AF ,则A ′H ⊥平面ABC ,所以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一定在线段AF 上,且平面A ′GF ⊥平面BCED ,故①②均正确;三棱锥A ′—EFD 的体积可以表示为V =13S △EFD ·A ′H ,当平面A ′DE ⊥平面ABC 时,A ′H 最大,故三棱锥A ′—EFD 的体积有最大值,故③正确;连结CD ,EH ,当CD ∥EH 时,BD ⊥EH ,又知EH 是A ′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所以BD ⊥A ′E ,因此异面直线A ′E 与BD 可能垂直,故④错误.4.已知点P 是等腰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 A ⊥平面ABC ,P A =8,在△ABC 中,底边BC =6,AB =5,则P 到BC 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4 5解析 取BC 的中点D ,连结AD ,PD .∵AD ⊥BC ,P A ⊥BC ,且AD ∩P A =A ,∴BC ⊥平面P AD ,∴BC ⊥PD , ∴在Rt △P AD 中,PD =82+42=4 5.5.(教材改编)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VAB =∠VAC =∠ABC =90°,则平面VBA 与平面VBC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垂直解析 ∵∠VAB =∠VAC =∠ABC =90°, ∴BC ⊥AB ,VA ⊥AC ,VA ⊥AB , 由⎭⎪⎬⎪⎫VA ⊥AB VA ⊥AC ⇒VA ⊥平面ABC , ∴VA ⊥BC ,由⎭⎪⎬⎪⎫VA ⊥BC AB ⊥BC ⇒BC ⊥平面VAB ∴BC ⊥AB ,又BC ⊂平面VBC , ∴平面VBC ⊥平面VBA.题型一 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例1 (1)如图所示,在直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D 是AB 的中点,则AC 1与平面CDB 1的关系为________.①AC 1∥平面CDB 1; ②AC 1在平面CDB 1中; ③AC 1与平面CDB 1相交; ④无法判断关系.(2)已知m ,n 为直线,α,β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 m ⊥α,m ⊥n ⇒n ∥α;②⎩⎪⎨⎪⎧m ⊥β,n ⊥β⇒m ∥n ; ③⎩⎪⎨⎪⎧m ⊥α,m ⊥β⇒α∥β;④⎩⎪⎨⎪⎧m ⊂α,n ⊂β,α∥β⇒m ∥n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 答案 (1)① (2)②③解析 (1)连结BC 1,BC 1与CB 1交于E 点,(如图)连结DE ,则DE ∥AC 1,又DE ⊂平面CDB 1,AC 1⊄平面CDB 1, ∴AC 1∥平面CDB 1.(2)对于①,n 可能在α内;对于④,m 与n 可能异面.易知②,③是真命题. 思维升华 对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1)易忽视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条件,如易忽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直线在平面外这一条件;(2)结合题意构造或绘制图形,结合图形作出判断;(3)可举反例否定结论或用反证法判断结论是否正确.(1)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为G1G2,G2G3的中点.现在沿SE,SF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点G1,G2,G3重合,记为点G,则SG与平面EFG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垂直解析翻折后SG⊥EG,SG⊥FG,从而SG⊥平面EFG.(2)已知三个平面α,β,γ.若α∥β,α∩γ=a,β∩γ=b,且直线c⊂β,c∥b.①判断c与α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判断c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①c∥α,∵α∥β,∴α与β没有公共点.又∵c⊂β,∴c与α无公共点,故c∥α.②c∥a.∵α∥β,∴α与β没有公共点.又α∩γ=a,β∩γ=b,∴a⊂α,b⊂β,且a,b⊂γ,∴a∥b.又c∥b,∴a∥c.题型二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命题点1线面平行的证明例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BC,C1D1的中点.求证:EF∥平面BB1D1D. 证明如图所示,连结AC交BD于点O,连结OE,则OE∥DC,OE=12DC.∵DC∥D1C1,DC=D1C1,F为D1C1的中点,∴OE∥D1F,OE=D1F,∴四边形D1FEO为平行四边形,∴EF∥D1O.又∵EF ⊄平面BB1D1D,D1O⊂平面BB1D1D,∴EF∥平面BB1D1D.命题点2面面平行的证明例3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FBD.证明(1)∵B1B∥DD1,B1B=D1D,∴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又BD⊂平面A1BD,B1D1⊂平面B1D1C,∴BD∥平面B1D1C.同理A1D∥平面B1D1C,又∵A1D∩BD=D,A1D,BD⊂平面A1BD,∴平面A1BD∥平面B1D1C.(2)由BD∥B1D1,得BD∥平面EB1D1.如图所示,取BB1的中点G,连结AG,GF,易得AE∥B1G,又∵AE=B1G,∴四边形AEB1G是平行四边形,∴B1E∥AG.同理GF ∥AD .又∵GF =AD , ∴四边形ADFG 是平行四边形,∴AG ∥DF ,∴B 1E ∥DF ,∴DF ∥平面EB 1D 1. 又∵BD ∩DF =D , ∴平面EB 1D 1∥平面FBD . 命题点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例4 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相交于点O ,EF ∥AB ,AB =2EF ,平面BCF ⊥平面ABCD ,BF =CF ,点G 为BC 的中点.(1)求证:OG ∥平面EFCD ; (2)求证:AC ⊥平面ODE .证明 (1)∵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O , ∴点O 是BD 的中点,∵点G 为BC 的中点,∴OG ∥CD , 又∵OG ⊄平面EFCD ,CD ⊂平面EFCD , ∴OG ∥平面EFCD .(2)∵BF =CF ,点G 为BC 的中点,∴FG ⊥BC . ∵平面BCF ⊥平面ABCD , 平面BCF ∩平面ABCD =BC , FG ⊂平面BCF ,FG ⊥BC , ∴FG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FG ⊥AC ,∵OG ∥AB ,OG =12AB ,EF ∥AB ,EF =12AB ,∴OG ∥EF ,OG =EF ,∴四边形EFGO为平行四边形,∴FG∥EO.∵FG⊥AC,FG∥EO,∴AC⊥E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DO,∵EO∩DO=O,EO、DO在平面ODE内,∴AC⊥平面ODE.命题点4面面垂直的证明例5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E为BB1的中点,求证:截面A1CE⊥侧面ACC1A1.证明如图所示,取A1C的中点F,AC的中点G,连结FG,EF,BG,则FG∥AA1,且GF=12AA1.因为BE=EB1,A1B1=CB,∠A1B1E=∠CBE=90°,所以△A1B1E≌△CBE,所以A1E=CE.因为F为A1C的中点,所以EF⊥A1C.又FG∥AA1∥BE,GF=12AA1=BE,且BE⊥BG,所以四边形BEFG是矩形,所以EF⊥FG.因为A1C∩FG=F,所以EF ⊥侧面ACC 1A 1. 又因为EF ⊂平面A 1CE , 所以截面A 1CE ⊥侧面ACC 1A 1. 命题点5 平行、垂直的综合证明例6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DE ⊥平面ABCD .(1)求证:AC ⊥平面BDE ;(2)若AF ∥DE ,DE =3AF ,点M 在线段BD 上,且BM =13BD ,求证:AM ∥平面BEF .证明 (1)因为DE ⊥平面ABCD ,所以DE ⊥A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AC ⊥BD .又BD ∩DE =D ,从而AC ⊥平面BDE .(2)如图,延长EF ,DA 交于点G .因为AF ∥DE ,DE =3AF ,所以GA GD =AF DE =13.因为BM =13BD ,所以BM BD =13,所以BM BD =GA GD =13,所以AM ∥GB .又AM ⊄平面BEF ,GB ⊂平面BEF , 所以AM ∥平面BEF .思维升华 (1)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①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设法在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时合理利用中位线性质、线面平行的性质,或构造平行四边形,寻求比例关系确定两直线平行.②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主要途径是找到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解题时注意分析观察几何图形,寻求隐含条件.(2)空间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①证明面面平行,需要证明线面平行,要证明线面平行需证明线线平行,将“面面平行”问题转化为“线线平行”问题.②证明面面垂直,将“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线面垂直”问题,再将“线面垂直”问题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如图,四边形AA1C1C为矩形,四边形CC1B1B为菱形,且平面CC1B1B⊥平面AA1C1C,D,E分别为边A1B1,C1C的中点.求证:(1)BC1⊥平面AB1C;(2)DE∥平面AB1C.证明(1)∵四边形AA1C1C为矩形,∴AC⊥C1C.又平面CC1B1B⊥平面AA1C1C,平面CC1B1B∩平面AA1C1C=CC1,∴AC⊥平面CC1B1B.∵BC1⊂平面CC1B1B,∴AC⊥BC1.又四边形CC1B1B为菱形,∴B1C⊥BC1.∵B1C∩AC=C,∴BC1⊥平面AB1C.(2)取AA1的中点F,连结DF,EF.∵四边形AA1C1C为矩形,E,F分别为C1C,AA1的中点,∴EF∥AC.∵EF⊄平面AB1C,AC⊂平面AB1C,∴EF ∥平面AB 1C .∵D ,F 分别为边A 1B 1,AA 1的中点,∴DF ∥AB 1. ∵DF ⊄平面AB 1C ,AB 1⊂平面AB 1C , ∴DF ∥平面AB 1C .∵EF ∩DF =F ,EF ⊂平面DEF ,DF ⊂平面DEF , ∴平面DEF ∥平面AB 1C .∵DE ⊂平面DEF ,∴DE ∥平面AB 1C .题型三 平行与垂直的应用例7 (2015·安徽)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P A =1,AB =1,AC =2,∠BAC =60°.(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 上存在点M ,使得AC ⊥BM ,并求PMMC的值.(1)解 由题设AB =1,AC =2,∠BAC =60°, 可得S △ABC =12·AB ·AC ·sin 60°=32.由P A ⊥平面ABC ,可知P A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又P A =1. 所以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 A =36.(2)证明 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BN ⊥AC ,垂足为N ,在平面P AC 内,过点N 作MN ∥P A 交PC 于点M ,连结BM .由P A ⊥平面ABC 知P A ⊥AC ,所以MN ⊥AC .由于BN ∩MN =N ,故AC ⊥平面MBN ,又BM ⊂平面MBN ,所以AC ⊥BM .在Rt △BAN 中,AN =AB ·cos ∠BAC =12,从而NC =AC -AN =32,由MN ∥P A ,得PM MC =ANNC=13.思维升华(1)利用平行关系可以转移点到面的距离,从而求几何体体积或解决关于距离的最值问题.(2)对于存在性问题的证明与探索有三种途径:途径一: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途径二: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途径三: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 A⊥平面ABCD,P A=AD =1,AB=3,点F是PD的中点,点E是边DC上的任意一点.(1)当点E为DC边的中点时,判断EF与平面P AC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证明:无论点E在边DC的何处,都有AF⊥EF;(3)求三棱锥B—AFE的体积.(1)解当点E为DC边的中点时,EF与平面P AC平行.证明如下:在△PDC中,E,F分别为DC,PD的中点,∴EF∥PC,又EF⊄平面P AC,而PC⊂平面P AC,∴EF∥平面P AC.(2)证明∵P A⊥平面ABCD,CD⊂平面ABCD,∴P A⊥CD.∵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D.∵AD∩AP=A,∴CD⊥平面P AD.又AF⊂平面P AD,∴AF⊥CD.∵P A=AD,点F是PD的中点,∴AF⊥PD.又CD∩PD=D,∴AF⊥平面PCD.∵EF⊂平面PCD,∴AF⊥EF.即无论点E 在边DC 的何处,都有AF ⊥EF .(3)解 作FG ∥P A 交AD 于G ,则FG ⊥平面ABCD ,且FG =12,又S △ABE =32,∴V B —AEF =V F —AEB =13S △ABE ·FG =312.∴三棱锥B —AFE 的体积为312.6.立体几何平行、垂直的证明问题典例 (14分)(2014·北京)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 ⊥BC ,AA 1=AC =2,BC =1,E ,F 分别是A 1C 1,BC 的中点.(1)求证:平面ABE ⊥平面B 1BCC 1; (2)求证:C 1F ∥平面ABE ; (3)求三棱锥E -ABC 的体积. 规范解答(1)证明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B 1⊥底面ABC , 所以BB 1⊥AB .[1分] 又因为AB ⊥BC ,所以AB ⊥平面B 1BCC 1,[2分] 又AB ⊂平面ABE ,所以平面ABE ⊥平面B 1BCC 1.[3分](2)证明 取AB 的中点G ,连结EG ,FG .[4分]因为E ,F 分别是A 1C 1,BC 的中点, 所以FG ∥AC ,且FG =12AC .[6分]因为AC ∥A 1C 1,且AC =A 1C 1, 所以FG ∥EC 1,且FG =EC 1, 所以四边形FGEC 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 1F ∥EG .[8分]又因为EG ⊂平面ABE ,C 1F ⊄平面ABE , 所以C 1F ∥平面ABE .[10分](3)解 因为AA 1=AC =2,BC =1,AB ⊥BC , 所以AB =AC 2-BC 2= 3.[12分]所以三棱锥E -ABC 的体积 V =13S △ABC ·AA 1=13×12×3×1×2=33.[14分]证明线面平行问题(一)第一步:作(找)出所证线面平行中的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第二步:证明线线平行.第三步: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 第四步:反思回顾.检测关键点及答题规范. 证明线面平行问题(二)第一步:在多面体中作出要证线面平行中的线所在的平面.第二步: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所作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所证平面平行; 第三步:证明所作平面与所证平面平行. 第四步:转化为线面平行. 第五步:反思回顾,检查答题规范. 证明面面垂直问题第一步: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第二步:结合已知条件证明确定的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第三步:得出确定的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第四步:转化为面面垂直.第五步:反思回顾,检查答题规范.温馨提醒(1)证线面平行的方法:①利用判定定理,关键是找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先直观判断平面内是否已有,若没有,则需作出该直线,常考虑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②若要借助于面面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则先要确定一个平面经过该直线且与已知平面平行,此目标平面的寻找方法是经过线段的端点作该平面的平行线.(2)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通常是通过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来实现,因此,在关于垂直问题的论证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方法与技巧]1.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其转化关系为在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恰好相反,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总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决不可过于“模式化”.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每一种垂直的判定都是从某种垂直开始转向另一种垂直最终达到目的,其转化关系为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失误与防范]1.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2.线面平行关系证明的难点在于辅助面和辅助线的添加,在添加辅助线、辅助面时一定要以某一性质定理为依据,绝不能主观臆断.3.在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时,考生易忽视说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而导致被扣分,这一点在证明中要注意.口诀:线不在多,重在相交.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立体几何中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定理,这个定理的主要作用是作一个平面的垂线,在一些垂直关系的证明中,很多情况都要借助这个定理作出平面的垂线.注意定理使用的条件,在推理论证时要把定理所需要的条件列举完整,同时要注意推理论证的层次性,确定先证明什么、后证明什么.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5分钟)1.设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l,m,n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l⊂α,则l∥β;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若l∥α,l⊥β,则α⊥β;④若m,n是异面直线,m∥α,n∥α,且l⊥m,l⊥n,则l⊥α.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③④解析①由α∥β,l⊂α知,l与β无公共点,故l∥β.②当m⊂α,n⊂α,m与n相交,m∥β,n∥β时,α∥β.③由l∥α知,α内存在l′,使得l′∥l.因为l⊥β,所以l′⊥β,故α⊥β.④易知α内存在m′,n′,使得m′∥m,n′∥n,且m′,n′相交,由l⊥m,l⊥n知,l⊥m′且l⊥n′,故l⊥α.2.已知平面α,β,直线m,n,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α,n∥β,m∥n,则α∥β;②若α∥β,m∥α,n∥β,则m∥n;③若m⊥α,n⊥β,m⊥n,则α⊥β;④若α⊥β,m⊥α,n⊥β,则m⊥n.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答案③④解析对于①,平面α与β可能相交,故①错;对于②,若α∥β,m∥α,n∥β,则直线m 与n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故②错;对于③,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可知③正确;对于④,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知m⊥n,故④正确.因此真命题的序号为③④.3.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一动点,当M满足是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ABCD.答案PC的中点解析 当M 是PC 中点时,连结AC ,BD 交于O ,由题意知,O 是AC 的中点,连结MO ,则MO ∥P A .∵P A ⊥平面ABCD ,∴MO ⊥平面ABCD ,MO ⊂平面MBD ,∴平面MBD ⊥平面ABCD . 4.如图,ABCD 是空间四边形,E ,F ,G ,H 分别是四边上的点,且它们共面,并且AC ∥平面EFGH ,BD ∥平面EFGH ,AC =m ,BD =n ,当EFGH 是菱形时,AE ∶EB =________.答案m n解析 设AE =a ,EB =b ,由题意知,EF ∥AC , 得EF =bm a +b ,同理EH =ana +b.因为EF =EH ,所以bm a +b =an a +b,所以a b =mn .5.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AA 1⊥底面ABC ,底面是以∠AB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 =2a ,BB 1=3a ,D 是A 1C 1的中点,点F 在线段AA 1上,当AF =________时,CF ⊥平面B 1DF .答案 a 或2a解析 由题意易知,B 1D ⊥平面ACC 1A 1, 所以B 1D ⊥CF .要使CF ⊥平面B 1DF ,只需CF ⊥DF 即可. 令CF ⊥DF ,设AF =x ,则A 1F =3a -x . 易知Rt △CAF ∽Rt △F A 1D ,得AC AF =A 1F A 1D ,即2a x =3a -x a , 整理得x 2-3ax +2a 2=0, 解得x =a 或x =2a .6.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PBD ⊥平面ABCD ,PB =PD ,P A ⊥PC ,CD ⊥PC ,O ,M 分别是BD ,PC 的中点,连结OM .求证:(1)OM ∥平面P AD ; (2)OM ⊥平面PCD .证明 (1)连结A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 为AC 的中点.在△P AC 中,因为O ,M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所以OM ∥P A . 因为OM ⊄平面P AD ,P A ⊂平面P AD , 所以OM ∥平面P AD .(2)连结PO .因为O 是BD 的中点,PB =PD , 所以PO ⊥BD .因为平面PBD ⊥平面ABCD ,平面PBD ∩平面ABCD =BD ,PO ⊂平面PBD ,所以PO ⊥平面ABCD ,从而PO ⊥CD . 因为CD ⊥PC ,PC ∩PO =P , PC ⊂平面P AC ,PO ⊂平面P AC , 所以CD ⊥平面P AC .因为OM ⊂平面P AC ,所以CD ⊥OM .因为P A⊥PC,OM∥P A,所以OM⊥PC.因为CD⊂平面PCD,PC⊂平面PCD,CD∩PC=C,所以OM⊥平面PCD.7.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1)证明:平面ADC1B1⊥平面A1BE;(2)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1)证明如图,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B1C1⊥面ABB1A1.因为A1B⊂面ABB1A1,所以B1C1⊥A1B.又因为A1B⊥AB1,B1C1∩AB1=B1,所以A1B⊥面ADC1B1.因为A1B⊂面A1BE,所以平面ADC1B1⊥平面A1BE.(2)解当点F为C1D1中点时,可使B1F∥平面A1BE.证明如下:易知:EF∥C1D,且EF=12C1D.设AB1∩A1B=O,则B1O∥C1D且B1O=12C1D,所以EF∥B1O且EF=B1O,所以四边形B1O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1F∥OE.又因为B1F⊄面A1BE,OE⊂面A1BE.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DD1,C1D1的中点.(1)证明:平面ADC1B1⊥平面A1BE;(2)证明:B1F∥平面A1BE;(3)若正方体棱长为1,求四面体A1—B1BE的体积.(1)证明如图,连结AB1.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B1C1⊥平面ABB1A1.因为A1B ⊂平面ABB1A1,所以B1C1⊥A1B.因为A1B⊥AB1,B1C1∩AB1=B1,所以A1B⊥平面ADC1B1.因为A1B⊂平面A1BE,所以平面ADC1B1⊥平面A1BE.(2)证明如图,连结EF,DC1,OE,B1F.由已知条件得EF∥C1D,且EF=12C1D.设AB1∩A1B=O,则B1O∥C1D且B1O=12C1D,所以EF∥B1O且EF=B1O,所以四边形B1O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1F∥OE.因为B1F⊄平面A1BE,OE⊂平面A1BE,(3)解 VA 1—B 1BE =VE —A 1B 1B =13S △A 1B 1B ·B 1C 1=16.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5分钟)9.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给出下面三个结论: ①BC ∥平面PDF ;②DF ⊥平面P AE ;③平面PDF ⊥平面ABC .其中不成立...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所有不成立的结论的序号) 答案 ③解析如图,由题知BC ∥DF ,∴BC ∥平面PDF .∵四面体P —ABC 为正四面体,∴BC ⊥P A ,AE ⊥BC ,BC ⊥平面P AE ,∴DF ⊥平面P AE ,∴平面P AE ⊥平面ABC ,∴①和②成立.设此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则P A =1,AM =34,PM 2=PD 2-DM 2=⎝⎛⎭⎫322-⎝⎛⎭⎫142=1116,∴P A 2≠AM 2+PM 2,故③不成立.10.如图,过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木块上底面内的一点P 和下底面的对角线BD 将木块锯开,得到截面BDEF .(1)请在木块的上表面作出过点P 的锯线EF ,并说明理由;(2)若该四棱柱的底面为菱形,四边形BB1D1D是矩形,试证明:平面BDEF⊥平面ACC1A1.(1)解在上底面内过点P作B1D1的平行线分别交A1D1,A1B1于E,F两点,则EF为所作的锯线.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B1B∥D1D,B1B=D1D,所以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又EF∥B1D1,所以EF∥BD,故EF为截面BDEF与平面A1B1C1D1的交线,故EF为所作锯线.如图所示.(2)证明由于四边形BB1D1D是矩形,所以BD⊥B1B.又A1A∥B1B,所以BD⊥A1A.又四棱柱的底面为菱形,所以BD⊥AC.因为AC∩A1A=A,所以BD⊥平面A1C1CA.因为BD⊂平面BDEF,所以平面BDEF⊥平面A1C1CA.11.如图,P A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AD=P A=2,CD=22,E,F分别是AB,PD 的中点.(1)求证:AF∥平面PCE;(2)求证:平面PCE⊥平面PCD;(3)求四面体PECF的体积.(1)证明设G为PC的中点,连结FG,EG.∵F 为PD 的中点,E 为AB 的中点,∴FG 綊12CD ,AE 綊12CD ,∴FG 綊AE , ∴四边形AEGF 为平行四边形,∴AF ∥GE . ∵GE ⊂平面PEC ,AF ⊄平面PEC , ∴AF ∥平面PCE .(2)证明 ∵P A =AD =2,∴AF ⊥PD .又∵P 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 ∴P A ⊥CD .∵AD ⊥CD ,P A ∩AD =A ,∴CD ⊥平面P AD .∵AF ⊂平面P AD ,∴AF ⊥CD .∵PD ∩CD =D ,∴AF ⊥平面PCD ,∴GE ⊥平面PCD .∵GE ⊂平面PEC ,∴平面PCE ⊥平面PCD .(3)解 由(2)知GE ⊥平面PCD , 所以EG 为四面体PEFC 的高,又EG =AF =2,CD =22,S △PCF =12PF ·CD =2, 所以四面体PEFC 的体积V =13S △PCF ·EG =22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期末复习讲义(含知识点和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期末复习讲义(含知识点和习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讲义5.2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回顾】一.平行线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要点剖析(1):平行线的特征:在同一平面内;是直线;没有公共点。

(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重合的直线视为一条直线。

(3)平行线是指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的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二.平行线的画法1.“一落”把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2.“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3.“三推”把三角尺沿着直尺推到三角尺的一边刚好过已知点的位置4.“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____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_________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四.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___________4.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_____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题型拓展题型1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例1:1.如图,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ABCD,将硬纸板ABCD对折使CD与AB重合,EF 为折痕.把长方形ABEF平放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EF无论怎么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你知道为什么吗?例2:2.如图,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MN是折痕,把ABNM平摊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MN不论怎样改变位置,总有MN∥∥.因此∥.题型2 综合运用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例1:3.如图,∠1=47°,∠2=133°,∠D=47°,那么BC与DE平行吗?AB与CD呢?为什么?例2:4.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题型3 平行线判定的开放探究题例1:5.如图,∠A=60°,∠1=60°,∠2=120°,猜想图中哪些直线平行,并证明.例2:6.如图,直线a,b被c所截,∠1=50°,若要a∥b,则需增加条件(填图中某角的度数);依据是.题型4 平行线的判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1:7.如图所示,给你两块同样的三角板和一根直尺(直尺比桌子长),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检验桌子的相对边缘线是否平行?例2:8.在铺设铁轨时,两条直轨必须是互相平行的,如图,已经知道∠2是直角,那么再度量图中已标出的哪个角,就可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课后提高训练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对顶角相等D.同位角相等10.如图,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C∥EF的是()A.∠1=∠2B.∠4=∠C C.∠1+∠3=180°D.∠3+∠C=180°11.如图,平面内有五条直线l1、l2、l3、l4、l5,根据所标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l2B.l2∥l3C.l1∥l3D.l4∥l512.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1=∠4B.∠BAD=∠BCDC.∠BAD+∠ADC=180°D.∠2=∠313.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1=∠4(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2=∠3(已知)∴AE∥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1=∠3(已知)∴AB∥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2=∠2(已知)∴AE∥D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③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④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15.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填序号)①∠B+∠BCD=180°;②∠2=∠3;③∠1=∠4;④∠B=∠5;⑤∠D=∠5.16.如图,要使BE∥DF,需补充一个条件,你认为这个条件应该是(填一个条件即可).17.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其中点C、D重合,若固三角板定ABC,改变三角板AED的位置(其中A点位置始终不变),当∠CAD=时,ED∥AC.1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的下列四个条件:①∠4=∠7;②∠2=∠5;③∠2+∠3=180°;④∠2=∠7.其中能判定a∥b的条件的序号是.19.已知:∠A=∠C=120°,∠AEF=∠CEF=60°,求证:AB∥CD.20.如图,若∠1=42°,∠2=53°,∠3=85°,则直线l1与l2平行吗?判断并说明理由.21.如图,已知CD⊥AD于点D,DA⊥AB于点A,∠1=∠2,试说明DF∥AE.解:因为CD⊥AD(已知),所以∠CDA=90°().同理∠DAB=90°.所以∠CDA=∠DAB=90°().即∠1+∠3=∠2+∠4=90°.因为∠1=∠2(已知),所以∠3=∠4().所以DF∥AE().22.完成下列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如图,点E在AB上,点F在CD上,∠1=∠2,∠B=∠C,求证AB∥CD.证明:∵∠1=∠2(已知),∠1=∠4(),∴∠2=∠4(等量代换),∴().∴∠3=∠C().又∵∠B=∠C(已知),∴∠3=∠B(等量代换),∴AB∥CD().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四边形FECD是矩形,∴CD∥EF;又∵四边形ABEF是矩形,∴AB∥EF,∴CD∥AB.2.解:∵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MN是折痕,∴MN∥AB,MN∥CD,即MN∥AB∥CD,∴AB∥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各空依次填AB、CD、AB、CD.3.解:BC∥DE,AB∥CD.理由如下:∵∠1=47°,∠2=133°,而∠ABC=∠1=47°,∴∠ABC+∠2=180°,∴AB∥CD;∵∠2=133°,∴∠BCD=180°﹣133°=47°,而∠D=47°,∴∠BCD=∠D,∴BC∥DE.4.解: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因为∠2+∠3=180°(已知)∠3=∠6(对顶角相等)所以∠2+∠6=180°,(等量代换)所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角的补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解:如图,∵∠A=60°,∠1=60°,∴∠A=∠1,∴DE∥AC.又∵∠A=60°,∠2=120°,∴∠A+∠2=180°,∴EF∥AB.6.解:∵∠3=50°,1=50°,∴∠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3=50°;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7.解:(1)将直尺放在桌面上,使其与桌面一组对边相交;(2)将三角板一边贴近直尺,斜边贴近桌面边缘;(3)使另一个三角形同样方法放置,如果相符合说明对边平行,原理如图所示,若∠1=∠2则a∥b,再检查另一组对边是否平行.8.解:①通过度量∠3的度数,若满足∠2+∠3=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②通过度量∠4的度数,若满足∠2=∠4,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③通过度量∠5的度数,若满足∠2=∠5,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9. D10.C11.D12.C13.B14.B15.解:选项①中∵∠B+∠BCD=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②中,∵∠2=∠3,∴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错误;选项③中,∵∠1=∠4,∴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④中,∵∠B=∠5,∴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⑤中,∠D=∠5,∴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错误;故答案为:①③④.16.解:添加条件为:∠D=∠COE.理由如下:∵∠D=∠COE,∴BE∥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D=∠COE(答案不唯一).17.解:如图所示:当ED∥AC时,∠CAD=∠D=30°;如图所示,当ED∥AC时,∠E=∠EAC=60°,∴∠CAD=60°+90°=150°;故答案为:30°或150°.18.解:当∠4=∠7时,a∥b,故①正确;当∠2=∠5时,无法证明a∥b,故②错误;当∠2+∠3=180°时,无法证明a∥b,故③错误;当∠2=∠7时,a∥b,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19.证明:∵∠A=∠C=120°,∠AEF=∠CEF=60°,∴∠A+∠AEF=180°,∠C+∠CEF=180°,∴AB∥EF,CD∥EF,∴AB∥CD.20.解:直线l1与l2平行,理由:∵∠1=∠4,∠2=∠5,∠1=42°,∠2=53°,∴∠4=42°,∠5=53°,又∵∠3=85°,∴∠3+∠5=85°+53°=138°,∴∠3+∠5+∠4=138°+42°=180°,∴l1∥l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1.解:因为CD⊥AD(已知),所以∠CDA=90°(垂直的定义),同理∠DAB=90°.所以∠CDA=∠DAB=90°(等量代换),即∠1+∠3=∠2+∠4=90°.因为∠1=∠2(已知),所以∠3=∠4(等式的性质1),所以DF∥A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2.证明:∵∠1=∠2(已知),∠1=∠4(对顶角相等),∴∠2=∠4(等量代换),∴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C(已知),∴∠3=∠B(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6.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20.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 AG 的大小.21.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交CA 于G .求证12∠=∠.22.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6.平行 相交 平行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21.,AD BC FE BC ⊥⊥ 90EFB ADB ∴∠=∠= //EF AD ∴23∴∠=∠//,31DG BA ∴∠=∠ 1 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第五章_相交线与平行线_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_相交线与平行线_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6.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20.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AG 的大小.21.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22.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6.平行 相交 平行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21.,AD BC FE BC ⊥⊥ 90EFB ADB ∴∠=∠= //EF AD ∴23∴∠=∠//,31DG BA ∴∠=∠ 1 2.∴∠=∠ 22. ∠A =∠F.∵∠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

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

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知识点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只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记作:a∥b;读作:直线a平行于直线b.2、平行线的画法用直尺和三角板作平行线的步骤:①落:用三角板的一条斜边与已知直线重合②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③推:沿着直尺平移三角板,使与已知直线重合的斜边通过已知点④画:沿着这条斜边画一条直线,所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平行线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注意区别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可以看做是平行线的一种判定方法,在解题中要注意该结论在证明直线平行时应用。

如果a∥b,b∥c,那么a∥c。

【例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叫做平行线【答案】C【例题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A、平行或垂直B、平行或相交C、垂直或相交D、平行、垂直或相交【答案】B【例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①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②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③因为a∥b,c∥d,所以a∥d: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解析】①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平行线;②必须过直线外一点,如果点在直线上,会出现重合。

【答案】④【例题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②③需在同一平面内,④过直线外一点【答案】A知识点2【平行线的判定】(1)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2=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补充:①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②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例题5】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断a∥b的条件的序号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A【例题6】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A、∠1=∠3B、∠2=∠3C、∠4=∠5D、∠2+∠4=180°【答案】B【例题7】如图,已知BE平分∠ABC,CF平分∠BCD,∠1=∠2,求证:AB∥CD【答案】∵∠1=∠2∴2∠1=2∠2,即∠ABC=∠BCD∴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题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CDA,BE、DF分别是∠ABC和∠ADC 的平分线,求证:BE∥DF【解析】想要证明EB∥DF,根据平行钱的判定方法,只要证明∠AEB=∠ADF即可【答案】证明:∵AD∥BC∴∠AEB=∠EBC∵∠ABC=∠ADC,BE、DF分别是∠ABC和∠ADC的平分线∴∠EBC=∠ADF∴∠AEB=∠ADF∴EB∥DE【例题9】已知,如图,EF⊥EG,GM⊥EG,∠1=∠2,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答案】解:AB∥CD。

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及练习题

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及练习题

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及练习题1、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符号语言:∵AB ∥CD∴∠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B ∥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如图,直线AB ∥CD ,EF ⊥AB 于E ,EF ⊥CD 于F ,那么称线段EF 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 与CD 间的距离。

注意:直线AB ∥CD ,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G ,过点G 作CD 的垂线段GH ,那么垂线段GH 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 与CD 间的距离。

3、命题: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局部组成。

题设是事项;结论是由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场的局部是题设,用“那么〞开场的局部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

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局部,有时也可用“……〞或者“假设……〞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局部,有时也可用“求证……〞或“那么……〞等形式表述。

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典型例题:∠1=∠B ,求证:∠2=∠C证明:∵∠1=∠B 〔〕∴DE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注意,在了DE ∥BC ,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 ∥BC ,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典型例题:如图,AB ∥DF ,DE ∥BC ,∠1=65°求∠2、∠3的度数A B C DEF 1 2 3 4 A EG B C FH D A D F BE C 1 2 3解答:∵DE ∥BC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DF 〔〕∴AB ∥DF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180°-∠2=180°-65°=115°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如图1所示,AB ∥CD,那么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D C B A 1ED C BA O F E D C BA (1) (2) (3) 〔4〕2、如图2所示,DE ∥BC,CD 是∠ACB 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 等于( )°°°°3、以下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A.①B.②和③C.④D.①和④4、如图3所示,CD ∥AB,OE 平分∠AOD,OF ⊥OE,∠D=50°,那么∠BOF 为(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5、如图4所示,n m //,∠2=50°,那么∠1= °,∠3= °,∠4= °6、把命题“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改写成“如果……,那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
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
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
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
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
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
9.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
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11.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
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
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
13.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
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

熟悉以下各题:
14.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
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
B 到A
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
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
15.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6.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
COE 、∠AOE 、∠AOG 的度数.
:
17.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
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
18.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
解:∠B +∠E =∠BCE
过点C 作CF ∥AB ,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
∴____________( )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
19.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
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
∴∠1=∠3
∴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对顶角相等)
*
∴∠1=∠2.
19.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
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
证明:∵AB ∥CD ,
∴∠MEB =∠MFD ( )
又∵∠1=∠2,
∴∠MEB -∠1=∠MFD -∠2,

即 ∠MEP =∠______
∴EP ∥_____.( )
20.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AG 的大小.
21.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
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
"
22.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邻补角
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
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6.平行 相交 平行
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
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
21.,AD BC FE BC ⊥⊥90EFB ADB ∴∠=∠= //EF AD ∴23∴∠=∠
DG BA∴∠=∠1 2.
//,31
∴∠=∠22. ∠A=∠F.∵∠1=∠DGF(对顶角相等)又∠1=∠2∴∠DGF=∠2∴DB∥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A=∠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D∴∠DBA=∠D∴DF∥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