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历史必修⼀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概念阐述】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类社会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体,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
它是国体与政体的
总和。
其核⼼问题是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结构形式和治理形式问题。
2.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从权⼒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
就其产⽣与演变⽽⾔,有三次⼤的创新:(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
(2)西周确⽴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国联盟”⾛向“天下共主”,⾛向⾎缘集权统治时期。
(3)秦始皇创⽴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历史从此摆脱⾎缘政治模式,⾛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所谓“早期”,是指秦始皇建⽴统⼀的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前的夏、商、西周政治时期,即先秦时期。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
其基本特点是:(1)王权与神权结合:早期王权是通过神权来表现的,商王朝的⼀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进⾏决策。
(2)以⾎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西周时期按照⾎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的政治制度体系。
(3)最⾼执政集团尚未实⾏权⼒的⾼度集中:在分封制下受封者在⾃⼰的领地内拥有很⼤的独⽴性,同时,早期王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量的制约,要受习惯法和传统礼制的约束,这与后来的皇权是有差异的。
⼆、王位世袭制
1.含义:王位世袭制是夏、商、周三代的基本政治制度。
就其本质⽽⾔,它是以最⾼统治者“王”为核⼼的维护王、诸侯继统的王权专制制度。
2.王位世袭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在夏朝时,王位在⼀家⼀姓中传承;商朝时,有时兄终弟及,有时⽗⼦相传;到西周时,形成了嫡长⼦继承制度。
总体上看,它有三个基本特点,即专制独裁、世袭和终⾝制。
3.王位世袭制形成于夏启统治时期,发展于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剧烈变⾰,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所取代。
这些变化赋予了王位世袭制以新的内涵,⽽最终随着秦的统⼀和秦朝的建⽴,王位世袭制演变为君主专制制度。
三、嫡长⼦继承制
嫡长⼦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继承。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嫡长⼦是嫡妻(正妻)所⽣的长⼦,西周天⼦的王位由其嫡长⼦继承,⽽其他的庶⼦为别⼦,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
由嫡长⼦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宗的地位,庶⼦对嫡⼦的⼤宗来说,是⼩宗,⽽在⾃⼰的封地内⼜为⼤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
西周的嫡长⼦继承制⽬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四、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含义。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式⽽⾔的,主要是帝位终⾝制与皇位世袭制。
即帝王⼀旦登基,终⾝为帝;皇帝个⼈专断独裁,集国家最⾼权⼒于⼀⾝;皇帝从决策到⾏使⽴法、司法、⾏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分权⽽⾔,特点是地⽅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化上没有独⽴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形成原因:①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个强有⼒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社会安定,保证⽣产发展。
②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个强有⼒的政权保护封建⼟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③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3)建⽴的前提: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灭掉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局⾯,建⽴了统⼀的封建王朝。
(4)确⽴的标志:秦始皇统⼀后,确⽴了⾄⾼⽆上的皇权,建⽴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政体制。
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这套⾦字塔形统治机构的建⽴,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
(5)特点:①皇权⾄上原则。
②帝位终⾝制和皇位世袭制。
③从中央到地⽅的各级官吏⼀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皇帝从决策到⾏使⽴法、司法、⾏政等独断权⼒。
⑤宣扬“君权神授”。
⑥中央与地⽅、君权与相权的⽭盾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突出特征:皇权⾄⾼⽆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司法和军事等⼀切⼤权,中央和地⽅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6)作⽤和影响:①使秦朝国⼒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个统⼀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国。
②促进了封建经济和⽂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
主要表现在秦始皇颁布了通⾏全国的秦律;统⼀度量衡、货币、车轨、⽂字;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规模移民等。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并不断加强。
④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实⾏暴政,造成阶级⽭盾迅速激化,导致了它短命⽽亡。
五、郡县制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政区划单位;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政设置,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政、军事、监察职责。
县⾪属于郡。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2.特点:(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政设置。
(2)郡县长官,皆由天⼦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作⽤:加强了中央对地⽅的控制,这是我国地⽅⾏政制度上⼀个划时代的改⾰,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下来,影响⼗分深远。
六、三公九卿
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设⽴的中央执政机构。
最⾼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夫,有⼈称之为“三公”。
丞相有左右⼆员,职责是协助皇帝,总管⼀切⾏政事务。
太尉主管军事。
御史⼤夫是丞相的助⼿,负责监察系统。
“三公”各有分⼯,互相钳制。
“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地位与之相当的还有中尉、将作少府等。
所有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概不世袭。
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夫与诸卿以“朝议”等⽅式参与讨论,供皇帝⽤作裁决的依据。
秦王朝建⽴的这套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以后⼀直为历代王朝所仿效,⽐如西汉就基本上照搬秦制。
七、皇帝制度
1. 概念:秦始皇统⼀天下后,⾃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便使⽤“皇帝”称号,确⽴了“皇帝”制度。
中国皇帝制度维持了两千⼀百多年,直到1911年⾟亥⾰命才废除。
2.皇权⾄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特点
(1)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
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的意志。
(2)君主专制政体下,皇帝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法、⾏政和司法。
(3)秦朝以后,历代官僚体制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群⾂关系,实质上是“主公”与“奴才”的关系。
⼋、三省六部制
1.概念:三省六部制是隋⽂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创⽴的⼀种新的中央⾏政制度,唐时得以完善。
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央最⾼政府机构。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即吏、户、礼、兵、形、⼯六部,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
三省六部有分⼯,也有合作;它们互相牵制、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个严密完整的体系。
2.特点:三省六部制是对中央⾏政机构的⼀个完善,各部分⼯明确,有⼒地提⾼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量。
相权的⼀分为三,造成了彼此相互监督和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九、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名九品官⼈法。
它把⼈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官吏的依据。
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此制⾄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有所变化。
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具,以致出现了“上品⽆寒门,下品⽆势族”(《晋书?刘毅传》)的现象。
这⼀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军机处
(1)最初设置的⽬的:起初是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始设军机房,选亲重⼤⾂协办军务,后来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到其他政务。
(2)职能和特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军机⼤⾂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军政⼤权进⼀步集中到皇帝⼿⾥。
军机处机构简单,⼈员精⼲,有官⽆吏,办事效率⾼。
⼜因地处内廷,外界⼲扰少,但政治决策封闭的特征更为明显。
(3)实质:军机处的设⽴,明显提⾼了中央集权政府的⾏政效率,进⼀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改⼟归流
(1)概念: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司制,实⾏流官制的政治改⾰。
(2)原因:元朝开始实⾏的⼟司制度,弊病很多,⼟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司之间也不断发⽣战争。
为了解决⽇久相沿的⼟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多主张实⾏改⼟归流政策。
(3)措施:即在条件成熟的地⽅,取消⼟司世袭制度,设⽴府﹑厅﹑州﹑县,派遣有⼀定任期的流官进⾏管理。
(4)意义:改⼟归流废除了⼟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和经济⽂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史料解读】
1.西周的宗法制及其影响
材料⼀宗法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系家长时代,经过夏、商的演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度……周王⾃称天⼦,是同姓(姬)贵族的⼤宗和天下共主,其王位由嫡长⼦继承,世代保持⼤宗地位,周王嫡长⼦的兄弟被封为诸侯,诸侯对于周天⼦是⼩宗,⽽诸侯在⾃⼰的国内⼜是同姓的⼤宗,其君位也由嫡长⼦继承。
诸侯嫡长⼦的兄弟被封为卿⼤夫,卿⼤夫相对于诸侯是⼩宗,在本宗族的各分⽀中⼜是⼤宗……依此类推,按⾎亲关系不断分封下去……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
这样,整个西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材料⼆从整个中国历史的⾓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起消失。
⾃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彩。
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了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特⾊。
——以上材料均摘⾃《中国历史纵与横》【解读】两则材料介绍了西周宗法制的起源、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说明宗法制的实质是以⾎缘关系为纽带,按照亲疏关系实⾏分封,以王族为主体,联结许多旁系、⽀系贵族形成的政治制度。
材料⼆说明了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即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裙带作风等。
2.《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皇权”的⼏则材料:
材料⼀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六国后,下的第⼀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
群⾂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因此,⾂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
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皇帝’。
?并说:?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世三世⾄于万世,传之⽆穷。
?他还采纳了群⾂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称⽈:‘朕’?的建议。
材料⼆?天下之事⽆⼩⼤,皆决于上??丞相诸⼤⾂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最⾼统治者所专有。
春秋战国时,卿⼤夫及地⽅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
⾄秦代,则是?天⼦独以印称玺,⼜独以⽟,群⾂莫敢⽤?。
据载,秦朝的传国⽟玺其⽂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解读】秦王嬴政统⼀六国后,确⽴了皇权的⾄⾼⽆上。
材料⼀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彩。
材料⼆反映出皇权⾄上,皇帝独裁;⼤⾂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
材料三说明皇位世袭。
3. 秦始皇统⼀中国前秦国的郡县制
材料⼀武公……⼗年(前688年),伐、冀戎,初县之。
⼗⼀年,初县杜、郑……(孝公⼗⼆年,前350年)并诸⼩乡聚,集为⼤县,县⼀令,四⼗⼀县……(惠⽂君⼗年,前328年)魏纳上郡⼗五县。
⼗⼀年,县义渠……(惠⽂王⼗三年,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臵汉中郡。
材料⼆庄襄王死,政代⽴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臵南郡矣。
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荥阳,灭⼆周,臵三川郡……五年(前242年)……初臵东郡……⼗七年(前230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
为郡,命⽈颍川。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解读】两则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秦设郡、县最早。
秦孝公以后(亦即商鞅变法以后),聚乡为县,更成为定制。
新征服的领⼟,基本上都是设郡县。
秦始皇即位以前,郡县制在秦国的地⽅⾏政制度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4.郡县制与秦朝的灭亡
材料⼀夏、商、周、汉封建(分封)⽽延,秦郡⾢⽽促(短促)。
材料⼆秦有天下……不数载⽽天下⼤坏,其有由矣:亟役万⼈,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怨,⾮郡⾢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郡县之制,垂⼆千年⽽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理⽽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秦之所灭者六国⽿,⾮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解读】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
材料⼀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了郡县制;材料⼆认为,秦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民反抗,⽽不是郡县制的过失;材料三认为,郡县制的推⾏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事实上,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秦王朝的衰亡是由多⽅⾯因素决定的;采⽤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5. 关于古代选官制的⼏则材料:
材料⼀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汉代察举制?四科取⼠?为:?⼀⽈德⾏⾼妙,志节清⽩;⼆⽈学通⾏修,经中博⼠;三⽈明达法令……四⽈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
?
——《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访⼈,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公侯之⼦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沉)者哉!
——《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唯门调户选,征⽂射策,以取禄位,此⾏⼰⽴⾝之美者也。
⽗教其⼦,兄教其弟,⽆所易业,⼤者登台阁,⼩者任郡县,资⾝奉家,各得其⾜。
是以五尺童⼦,耻不⾔⽂墨焉。
是以进⼠为⼠林华选,四⽅观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不浃旬⽽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者,咸出于是。
?
——转引⾃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解读】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则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的选官标准。
材料⼀体现了世官制下根据⾎缘、门第、等级来选拔官吏;材料⼆反映了汉朝的察举制,注重品⾏、才学,打破⾎缘、世袭选官制;材料三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材料四反映的是唐代的科举制及其影响。
6.汉、唐、明、清皇帝对丞相的态度变化
材料⼀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
──《汉书〃孔光传》材料⼆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可奏⾏。
岂得以⼀⽇万机,独断⼀⼈之虑也。
?
──《贞观政要》材料三明太祖曾说:?⾃秦以下,⼈⼈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命之,
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
──黄佐:《南雍志》材料四清⾼宗(乾隆帝)曾说:?昔程⼦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此⽌可就彼时朝政闒冗者⽽⾔。
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如⽊偶旒缀乎?且⽤宰相者,⾮⼈君其谁为乎?使为⼈君者,深居⾼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不可也。
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任,⽬⽆其君,此尤⼤不可也。
?
──《⼗⼆朝东华录》【解读】古代帝王对宰相有不同的认识。
材料⼀、材料⼆反映出汉唐皇帝重视并重⽤宰相。
汉哀帝把宰相视为股肱,放在很⾼的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事与宰相等⼤⾂商量,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克服个⼈决策的局限性。
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明清时期的皇帝贬低并取消宰相。
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权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但是⼤多数君主并没有总结这⼀教训;清⾼宗认为以宰相治天下之乱,⾃⼰便成了傀儡,这是要不得的,⽽宰相以天下之乱为⼰任,⽬⽆其君,是更要不得的。
7.关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材料⼀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指出:……专制政体是既⽆法律⼜⽆规章,由单独⼀个⼈按照⼀⼰的意志与反复⽆常的性情领导⼀切……为了防⽌专制的出现,孟德斯鸠主张⽴法权、⾏政权和司法权的分⽴。
他指出:?当⽴法权和⾏政权集中在同⼀个⼈或同⼀个机关之⼿,⾃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法权和⾏政权分⽴,⾃由也就不存在了。
?
──⾼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材料⼆中国的专制主义……⽤⾃⼰的锁链武装了⾃⼰,⽽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个专制的国家。
他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解读】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和巩固,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化繁荣提供政治保障;另⼀⽅⾯皇权的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上述两则材料指出君主专制之下决策具有个⼈独断和随意性特点,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于西⽅的重要原因之⼀。
【难点辨析】
1.全⾯认识西周分封制
(1)⽬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拱卫王室。
(2)主要特点:⼀是分封对象多。
主要是同姓王室贵族、异姓功⾂贵族、先代帝王后裔和边远⽒族部落⾸领等。
⼆是周天⼦是最⾼统治者。
三是周天⼦与诸侯之间存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具体说,就是周天⼦把⼀定的⼟地和⼈民有条件的封于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的命令,向周天⼦尽义务。
四是层层受封。
诸侯可以在⾃⼰的封疆内对卿⼤夫实⾏再分封,卿⼤夫⼜可以对⼟地进⾏再分封。
(3)破坏及其原因:①破坏:到西周后期,诸侯势⼒发展,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周天⼦基本失去分封⼤权。
②原因:在于制度本⾝的局限性。
分封制下,诸侯在⾃⼰的领地内有相当⼤的独⽴性。
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政、军事、财政⼤权,势⼒⽇益壮⼤。
随着诸侯与周王之间⼒量对⽐的变化,“礼乐征伐⾃天⼦出”变为“礼乐征伐⾃诸侯出”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的不同:分封制的⽬的是为了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宗法制的⽬的是为了保证权⼒继承的规范有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②内容不同:分封制下,周武王将⼦弟和功⾂分封于各地,建⽴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役,重要的诸侯国有燕、鲁、宋等;宗法制是按照⾎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其核⼼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即嫡长⼦继承⽗亲的宗主地位,为⼤宗,庶⼦进⾏分封,为⼩宗。
③作⽤不同: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中央和地⽅的政治联系,进⽽强化对地⽅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宗法制形成了森严的宗法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强化了王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④结果不同:分封制下,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解;⽽宗法制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到今天在民间还有影响。
(2)联系
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体现。
周天⼦世代以嫡长⼦世袭相传,其他诸⼦由周天⼦分封到各地,成为⼀⽅的诸侯。
在各诸侯领地内,除诸侯由嫡长⼦继承外,还再分封其余各⼦为卿⼤夫,卿⼤夫再依次分封。
如此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可见,以嫡长⼦继承制为核⼼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和纽带。
3.⼤宗与⼩宗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周王的嫡长⼦、嫡长孙⼀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为⼤宗。
次⼦、庶⼦的后裔相对于⼤宗,称为⼩宗。
⽽次⼦、庶⼦的嫡长⼦、嫡长孙于本⽀⼜是⼤宗,其他次⼦、庶⼦的后裔⼜是⼩宗。
(2)联系:⼤⼩宗的划分以⾎缘关系的亲疏划定,宗法等级严格。
⼩宗必须服从⼤宗。
⼤宗和⼩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属关系。
5.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秦始皇所创建的中央官僚机构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这是以皇权为中⼼的中央⾏政体制。
“三公九卿”分⼯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
绕着皇权这⼀中⼼来设置和运转。
最⾼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都⽆法独揽⼤权,最终军政⼤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的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中央官僚机构⽐较完备。
丞相、御史⼤夫和太尉有明确的职责分⼯和地位、权⼒的规定;丞相之下设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7.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三公九卿制是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
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夫,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丞相协助皂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夫是丞相的助⼿,负责监察系统;九卿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主管宫廷舆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吏、户、礼、兵、刑、⼯。
三省的最⾼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是执⾏机构,负责执⾏国家的政令。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六部。
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主管户籍、⼟地、赋税等,礼部主管礼仪、科举等,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狱,⼯部主管国家的⼯程建设等。
(2)联系: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中央官僚制度,两者⼀脉相承,由于分⼯明确,各负其责,使得中央机构⾏政效率不断提⾼,中央集权政治不断完善。
8.“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世官制是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弟世代继承祖上权位的选官制度。
它主要在汉朝以前实⾏。
察举制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的选官制度。
它主要在汉⾄隋唐以前实⾏。
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它在隋唐以后实⾏。
(2)联系:三种制度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都是为统治阶级选拔⼈才,维护其统治,都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国家政局的作⽤。
9.中国古代王朝处理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盾的措施
(1)君权与相权的⽭盾,体现在中央政治制度的不断调整、演变:汉武帝实⾏中外朝制度;东汉光武帝“虽置三公,事门台阁”;隋唐实⾏三省六部制;宋代设枢密院,参知政事和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军权、⾏政权、财权,这些都加强了君权。
(2)中央与地⽅的⽭盾,体现在地⽅政治制度的不断调整、演变以及中央对地⽅监察制度的演变。
西汉地⽅郡国⼆制并⾏;汉武帝创⽴刺史制度,监察地⽅政治;东汉末年刺史变成地⽅最⾼长官;唐太宗时将全国分为10道,设观察使监察地⽅,后逐渐演变为地⽅⾏政实体。
唐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宋代吸取唐末五代教训,将地⽅实权收归中央;元代实⾏⾏省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1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特点及评价
(1)措施: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已进⼊晚期。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①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并设置殿阁⼤学⼠作为侍从顾问。
②明成祖时正式形成了内阁制度。
③明宣宗时,内阁⼜取得了票拟权。
但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级的⾏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④清朝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
皇帝每⽇召见军机⼤⾂,商议军国⼤事。
军机⼤⾂拟写成⽂,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官员去执⾏。
这样,全国的军政⼤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特点:①以强化君主权⼒为核⼼。
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已预感到统治不稳,于是千⽅百计地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明朝建⽴后不久,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直接由皇帝控制。
为了加强对官吏和⼈民的监督和镇压,明朝还设⽴了⼚卫特务机构。
明朝除将中央之权集中于皇帝⼿中外,⼜将地⽅之权集中于中央,废⾏省、设三司,使三司之间互不统辖,直接归中央管辖。
清雍正时期增设军机处,作为全国最⾼的军政决策机构。
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皇权再次加强。
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在思想⽂化上也有明显的表现。
明清两朝还⼤兴“⽂字狱”,压制知识分⼦的思想。
此外,明清两朝采取的⼋股取⼠制度,扼杀了知识分⼦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之⼀。
(3)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评价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这在当时具有—定的积极意义,对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和外族⼊侵,巩固统⼀的多民族国家起了重要作⽤。
虽然明清时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的在于维护封建制度,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恰恰反映了封建制度⾛向衰落。
⼀⽅⾯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特务统治、⼋股取⼠、⼤兴“⽂字狱”等措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妨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落后于西⽅。
【图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