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1··27病理学复习
第一章
填空题
1.病理学学习的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

2.人体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

3.适应在形态上表现出增生、肥大、萎缩、化生。

4.细胞坏死的主要标记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5.干酪样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表现为坏死区状似干络-,多见于结核病。

6.坏死的结局有溶解吸收、机化、钙化、分解排出。

7.坏疽分为干性、湿性、气性三种类型。

8.皮肤和软组织的创伤愈合分为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9.根据发生的原因,病理性萎缩可分为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
性、老化和损伤性。

10.玻璃样变性可分为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细小动脉三种类型。

11.上皮组织化生类型可分为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化生。

12.坏死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三种根本类型。

13.脑积水引起脑组织的萎缩属压迫性萎缩。

14.小儿麻痹症所致的下肢萎缩是属去神经性萎缩。

15.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成为增生。

16.胃体粘膜上皮病变,分化为小肠或大肠性粘膜上皮,又称为化生。

17.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正常物质异常蓄积-或异常物质数量增多,称为-变性。

18.当动脉受阻,静脉回流通畅时,出现大块组织坏死半腐败菌感染,称之坏疽。

19.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凝块及其他异物过程称为机化。

20.阑尾组织坏死后,并腐败菌感染属于湿性坏疽。

21.空洞是肾、肺器官坏死组织液化后经相应管道排出所形成的。

22.皮肤、粘膜的组织坏死脱落后形成的缺损为糜灿。

23.心肌组织缺损后,其修复是通过纤维修复,并称之为瘢痕。

24.外周神经受损后,如果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仍然存活,那么可完全再生。

25.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26.常见的变性有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淀粉样变、黏液样变、病理性纤维素性、
病理性钙化。

27.细胞水肿的组织学特点是肿胀的细胞质内出现红染细颗粒样状物,电镜下这些物质是-
线粒体及内质网。

28.高血压病人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动脉可见玻璃样变,恶性高血压是小动脉可发生
硬化。

29.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幼稚细胞在生长发
育过程中向既定方向演变而渐趋成熟的过程称为转化
30.可称为坏疽的需要具备2个要素,即局部组织大块坏死、腐败菌感染。

31.乳腺外伤常见脂肪坏死,脑组织缺血是常见液化坏死,肾,脾,心肌缺血时常见凝固性
坏死,结核菌感染时常见干洛样坏死。

名词解释
1.干酪样坏死:在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称为
干洛样坏死。

2.增生:细胞有丝分裂活泼而致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称为增生。

3.萎缩: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5.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
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的现象。

6.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

7.坏疽:指局部大块组织坏死并腐败菌感染。

8.玻璃样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称为玻璃样变性。

9.脂肪变性:甘油三脂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

第二章
填空题
1.再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2.再生力弱或不能再生的组织或细胞损伤后通过机化修复。

3.影响创伤愈合后的局部因素有感染、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电离辐射。

4.皮肤和软组织的创伤愈合为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5.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是成纤维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炎细胞。

6.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愈合的时间短,形成瘢痕少,为一期愈合。

7.纤维化的肉芽组织成为瘢痕组织。

8.骨折愈合过程可分为血肿、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及骨痂再塑四个阶段。

9.肉芽组织重要功能是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缺损、机化及包裹-。

10.按再生能力,可将人体组织或细胞分为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

11.创伤愈合瘢痕形成期,肉芽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纤维母细胞转变为纤
维,肉芽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减少,最后形成疤痕。

12.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是伤口早期变化,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13.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而肉芽肿却为肉芽组织聚集而成
的结节状物。

14.永久性细胞有神经细胞、骨骼肌及心肌。

名词解释
1.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过程。

2.肉芽组织:由大量新生的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的幼稚的
结缔组织。

3.一期愈合:指愈合时间短、形成瘢痕少,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经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

4.二期愈合:指愈合时间长,形成瘢痕大,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无
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5.创伤愈合: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

6.修复:指损伤造成机体局部细胞及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修
复过程。

7.再生:机体的细胞和组织损伤后,邻近的同种细胞增生填补的过程。

8.瘢痕组织:指肉芽组织经改建后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第三章
填空题
1.动脉性充血时,局部组织或器官内输入血量增多,体积增大,颜色鲜红,温度升高。

2.引起淤血的原因有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3.淤血的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颜色紫蓝色,温度降低。

4.淤血的后果萎缩、变性、坏死、消失。

5.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心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6.延续性血栓可分为头部、体部、尾部三局部。

7.根据血栓的形态,将血栓分为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8.血栓的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

9.来自左心和体循环动脉的血栓栓子常栓塞在脑、脾、肾、四肢及指及趾部等处。

10.来自右心和体循环静脉的血栓栓子最终栓塞在肺。

11.梗死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12.长骨骨折的病人可能发生脂肪栓塞。

13.栓塞的类型可分为肺动脉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

14.肺动脉血栓栓塞,其血栓栓字来自下肢膝以上的深部静脉,90%以上的血栓栓子来
自股静脉。

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其血栓栓子常来自左心腔,绝大局部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或动脉瘤的附壁血栓,其次来自腔静脉的栓子。

2.名词解释
1.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输入血量增加而发生的充血。

2.淤血:局部组织或器官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cap内,导致血量增加。

3.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4.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5.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液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6.心力衰竭细胞: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棕黄色含铁血黄素颗粒。

7.肺褐色硬变:长期的左心衰和慢性肺淤血,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组织质地变硬,因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肺呈棕褐色。

8.槟榔肝:慢性肺淤血合并脂肪变性时,肝小叶中央淤血成暗红色名,小叶周边部因脂肪变性而呈淡黄色,形成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第四章
填空题
1.发生在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性又称绒毛心。

2.肉芽肿大致可分为:感染性肉芽肿和异物性肉芽肿。

3.体液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可分为: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4.渗出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四类。

5.炎症局部的根本病变为变质、渗出、增生。

6.化脓性炎症的病理类型有脓肿、蜂窝织炎、外表化脓和积脓。

7.化脓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炎症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寄生虫感染
时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8.根据炎症病变特点,急性菌痢属纤维素性炎症;阿米巴痢疾属变质性炎症;乙脑属
变质性炎症;流脑属于渗出性炎症。

9.慢性炎症病变是以增生性病变为主,浸润性炎症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单
核细胞。

10.常见炎症性疾病举例:
变质性炎: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阿米巴病;
假膜性炎:白喉、痢疾。

化脓性炎:疖痈蜂窝织炎阑尾炎。

急性增生性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伤寒病;
肉芽肿性炎:结核病、麻风、梅毒、伤寒病、血吸虫感染。

11.纤维素性炎症好发部位为:黏膜、浆膜、肺。

12.在不同的炎症病灶中,巨噬细胞可转化为上皮样细胞、风湿细胞、伤寒细胞、多核
巨细胞。

13.在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14.纤维素性炎症发生在粘膜是称为假膜性炎症。

15.炎症局部引起疼痛的炎症介质可能有白介素、缓解肽。

16.根据根本病变,病毒性肝炎是以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伤寒病是以增生性改变;脓
肿是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

名词解释
1.肉芽肿: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绒毛心:心包的纤维素性炎症,由于心脏不断搏动,致使渗出至心外膜上的纤维素
形成无数的绒毛状物覆盖于心脏外表。

3.脓肿L:\器官或组织内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
满脓液的腔,即脓腔。

4.蜂窝织炎:质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5.炎性息肉:在致炎因子作用下,局部黏膜上皮,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突出于
皮肤外表的带蒂肿物。

6.假膜性炎:黏膜发生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黏膜组织及病
原菌等可在黏膜外表形成一层灰色膜状物,称假膜。

7.脓毒血症:化脓菌产生败血症的表现外,可在全身一些脏器中出现多发性栓塞性脓
肿或转移性脓肿。

8.炎症介质:参与和介导炎症反响的化学因子。

9.瘘管:深部脓肿一端向体表或体腔穿破,另一端开口于自然管道,形成两个或两个
以上开口的病理性管道。

10.趋化作用:游出的白细胞受某些化学刺激物的影响作定向移动。

第五章
填空题
1.肿瘤的生长方式有: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浸润性生长三种。

2.肿瘤的转移途径有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3.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大肠腺癌、乳腺纤维囊性病、慢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慢性溃疡性结
肠炎、皮肤慢性溃疡、黏膜白斑等。

4.肝癌转移到肺称为肺转移性肝癌。

5.恶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6.肿瘤的异型性表现包括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

7.来源于被覆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名,称为乳头状瘤。

8.良性肿瘤最常见的生长方式为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9.高分化鳞癌的癌巢中常见到角化珠和细胞间桥。

10.癌的组织学特征是上皮组织、肉瘤的组织学特征是间叶组织。

11.癌易经淋巴道转移、肉瘤易经血道转移。

12.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道、血道、种植性。

13.肿瘤的组织结构包括肿瘤实质和肿瘤间质两局部,诊断常根据肿瘤实质。

14.常见的异位内分泌肿瘤有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燕麦细胞癌等,引起的临床病症叫肿瘤
综合征。

15.癌细胞核的多形性指核的大小、形状、染色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2.名词解释
1非典型增生: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缺乏诊断为癌,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2.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3.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

4.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全层,未突破基底膜的癌。

5.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肿瘤。

6.恶病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发生癌症性恶病质,表现为机体严重消瘦贫血、厌烦和全身衰弱。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填空题
1.风湿性的根本病变为变质渗出期、增生期或肉芽肿期、纤维化期或硬化期。

2.粥样斑块的继发性变化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血管
腔狭窄。

3.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出血。

4.心肌梗死最常累及的病变是心内膜下MI、透壁性MI。

5.心肌梗死的继发性改变有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包炎、心律失常。

6.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病变:1.脂纹、2.纤维斑块、3.粥样硬化、4.继发性病变改变。

7.风心病最常累及的瓣膜是二尖瓣,其次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

8.高血压可分为:功能紊乱期、动脉病变期、内脏病变期。

9.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变主要累及的主动脉动脉,而高血压的病变主要累及细小动脉。

10.风湿病按病变的过程可分为变质渗出期、增生期或肉芽肿期、纤维化期或硬化期。

变质
性病变以结缔组织基质的黏膜变性为特征;增生性病变以风湿小体为特征。

11.心肌梗死的原因动脉供血中断,供血区持续性缺血,广泛性心肌梗死。

12.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始动环节为粥样斑块形成。

13.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14.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变异型三型。

15.透壁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梗死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及供血区一致。

16.高血压时,由于脑的细小动脉硬化及痉挛,可出现脑的变化是脑水肿或高血压脑病,脑
软化、脑出血。

17.高血压脑出血主要发生的部位时基底节、内囊。

18.恶性高血压常发生为细动脉坏死和小动脉硬化,病变主要累及肾。

19.高血压常见死因有脑出血、尿毒症、心脏病变。

20.心瓣膜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21.可使左心室壁增厚的心脏病有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名词解释
1.高血压脑病:脑水肿或高血压脑病,由于脑小动脉硬化和痉挛,局部组织缺血,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加,发生脑水肿。

2.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引起。

3.风湿小体:由成群的风湿细胞聚集于纤维素样坏死灶内,并由少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构成。

4.动脉瘤:严重的粥样斑块,底部的中膜平滑肌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弹性下降,在血
管压力作用下,动脉壁局限性扩张形成。

5.心瓣膜病:心瓣膜及各种原因损伤后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造成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瓣
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

6.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高血压时,由于肾入球动脉的玻璃样变和肌型小动脉的硬化,管
壁增厚,管腔狭窄,致病变区的肾小球缺血发生纤维化硬化或玻璃样变。

7.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心肌结构和
功能异常的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8.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致供血持续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呼吸系统
填空题
1.大叶性肺炎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

2.肺心病的原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

3.根据病理学变化,大叶性肺炎为肺泡腔炎症,小叶性肺炎为细支气管炎症。

4.小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变特征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化脓性炎症。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疾病。

6.大叶性肺炎患者在红色肝样变期咳铁锈色痰,而在溶解消散期咳粘液脓性痰。

7.肺硅沉着症的根本病理变化是硅结节的形成和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8.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最常见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最高----------------------。

9.病理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形态标准是,肺动脉瓣膜下2cm处右心室肌壁厚度超过
5mm。

10.肺肉质变是由于大叶性肺炎是充血水肿期纤维蛋白原渗出过多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所
致。

11.肺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大、小细胞癌、肉瘤样癌、腺鳞癌。

12.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硅结节可有细胞性结节、纤维性结节;
13.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都可引起间质性肺炎。

14.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都可有粘液脓性痰。

15.肺小细胞癌又称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因具有异位内分泌功能而引起副肿瘤综合症。

名词解释
1.肺肉质变:由于肺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酶量缺乏以溶解渗出物
中的纤维素大,不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大,肺动脉压
升高而导致右心室肥厚们,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4.肺气肿:未稍肺组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气量过多伴肺泡浸
润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通气功能的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

5.小叶性肺炎:主要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以细
支气管为中心。

6.肺硅沉着症:y因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沉着于肺组织所引起一种常见职业病。

7.慢性支气管炎:发生于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消化系统
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有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轻度慢性肝炎、重度、中度
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

2.溃疡病的结局及合并症是愈合、出血、穿孔、癌变、幽门狭窄。

3.肝硬化的类型有酒精性、门脉性、胆汁淤积、代谢性、病毒性。

4.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好发部位分别是食道中段、胃窦部小弯侧,直肠。

5.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有巨块型、多结节型、弥散型。

镜下类型有:肝细胞、胆管细胞
型、混合型。

6.门脉性肝硬化镜下病变特点:正常的肝小叶结构破坏结构被假小叶取代。

7.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或粘膜下层。

8.溃疡病底部镜下由浅入深依次是少量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四层。

9.肝硬化的后果有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

10.门脉高压病常出现的临床表现腹水、脾大、侧支循环建立、胃肠淤血。

11.消化道癌共同的肉眼类型有髓质、蕈伞型、溃疡型。

12.判断胃癌是否发生血道转移,首先检查肝。

13.门脉高压症常见的侧支循环途径是------
14.病毒性肝炎是变质性炎症,其中变性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嗜酸性变,坏死包括溶解
性坏死、嗜酸性坏死。

15.最易开展为肝硬化的病毒性肝炎是乙、丙型。

16.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有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性。

17.在我国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引起坏死后性肝硬化的主要的原因
是亚急性重型肝炎。

名词解释
1.假小叶:是指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
的肝细胞团。

2.嗜酸性小体:胞质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炎,最终形成深红色被染的圆形小体。

3.肝硬化: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发生这三种病变
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肝脏变性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4.肠上皮化生:是指病变区胃黏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现象。

5.早期胃癌: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

6.碎片状坏死:肝小叶周部边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常见慢性肝炎。

7.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间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
相连接的坏死带。

8.毛玻璃样肝细胞:HE染色光镜下,在乙肝外表抗原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常
见局部细胞的胞质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物质,胞质不透明毛玻璃样。

9.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肿瘤。

10.蜘蛛状血管痣:肝内雌激素灭活障碍,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小动脉未稍扩张所致。

11.革囊胃:癌组织向胃壁内局限性或弥漫性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楚,其外表胃
黏膜大局部消失,有时可见浅表溃疡,如为弥润性浸润可导致胃壁普遍性增厚变硬,胃腔变小,状如皮带,因而有革皮胃。

泌尿系统
填空题
1.急性肾炎综合症包括血尿、少尿、管型尿和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氮质血症等临床表
现。

2.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原发性免疫复合物。

3.肾病综合征包括:膜性肾小球病,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肾病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特征性改变变------------------------------,免疫荧
光的特点是--------------------------------。

6.急性肾炎以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大量增生为特征。

7.肾癌的癌细胞形态多种多样,但根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

即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

2.名词解释
1.新月体: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这些成分附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新月形或环状结构。

2.goodpasture综合征:抗GBM抗体于肺泡基膜发生交叉反响,引起肺出血,伴有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肾炎。

4.肾病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脂尿。

5.急性肾炎综合征:常表现为明显的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

6.大红肾:急性弥漫性肾炎时,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双侧肾脏轻到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肾脏外表充血,有的肾脏外表有散在溧状大小的出血点,故有大红肾。

7.IgA肾病: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IgA沉积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