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的唯一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的唯一性
青海久实公司突破了青藏高原上难以再生、难以重现、难以复制珍贵稀有可食动植物资源的历史,拥有国家级发明专利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中国被毛孢菌粉的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050273.7)。

公司“久实宝”系列产品生产所用菌种,经过国家权威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检测,鉴定结果为蝙蝠蛾被毛孢为唯一无性型冬虫夏草[鉴定号:(2007)微检字第101号],同时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要求该产品菌种列入收藏(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GMCCNo.2126)。

蝙蝠蛾被毛孢(Coydyceps Sinensis)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海拔3000-6000米的高寒草甸阴湿地区。

是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上的真菌——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独特的地理、生态、气候环境;独特的生物物种;独特的滋补和药用价值,成为中华医药千年传承的传奇珍品。

蝙蝠蛾被毛孢富含四十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虫草多糖、虫草素、虫草酸、D-甘露醇、腺苷、尿苷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四种有机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具有降血脂作用,对血压进行双向调节。

五种维生素:VB1、VB2、VB12、VE、VK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六种肽类化合物,有效增强人体免疫活性。

八种微量元素:钠、钾、钙、铁、锌、硒、锰、铜,是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

十八种氨基酸是增强免疫的物质基础。

历代医药典籍将蝙蝠蛾被毛孢药性药效归纳为,“性温,甘,平。

归肺、肾经;温而不澡,补而不滞;阴阳并补;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用于久咳虚
喘,久涝咯血,肾虚遗精,腰膝酸痛,理诸虚百损”。

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现代医学从功能上将其归为免疫调节。

进一步映证了传统中医“理诸虚百损”的功效。

蝙蝠蛾被毛孢不但对人体各种脏器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还存在某些直接抗病功能。

现代药理药效研究表明蝙蝠蛾被毛孢具有:1、可迅速增强机体免疫力,双向调节内分泌;2、改善心血管功能;3、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4、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对性功能低下、减退、淡漠有改善作用;
5、抗肿瘤作用;
6、有抗肾衰、抗肾炎作用;
7、抗疲劳、抗衰老作用;
8、对术后病人有抗炎症、促愈合作用;
9、抗器官移殖后的排异作用;10、对各种免疫功能失调造成的症状有缓解作用。

1 引言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是我国名贵的滋补强壮中药之一由于受生长条件的限制天然冬虫夏草产量很有限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杨大荣1997 从上个世纪80 年代起我国研究人员就冬虫夏草的菌种分离人工培养和发酵制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冬虫夏草是一种子囊菌在其生活史中具有分生孢子阶段无性型和子囊孢子阶段有性型在人工培养液体发酵等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冬虫夏草菌种均为无性阶段其菌种的正确鉴定至关重要故而其无性型问题特别引人关注从天然冬虫夏草分离的菌种已有很多报道刘杰麟1990 在总结冬虫夏草的无性型问题时提到了10个名称梁佩琼和陆大京1990 指出用于深层发酵制成药品或保健品的无性型菌株有4 个随后梁佩琼1991 又列举了冬虫夏草14 个菌株林树钱和余美兰1997
对涉及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的9 个名称进行了评述王伟等1998 编写了从冬虫夏草分离的13 个无性型的检索表李增智等2000 在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冬虫夏草无性型问题的文章中简单讨论了有关的8 个名称梁宗琦2001 总结了分离自冬虫夏草的无性型及其相关的菌物达10 个属11 个种并用表格列出9 个属10 个名称刘作易等Liu et al. 2001 提到有关的7 个名称面对如此众多的菌种和名称就什么是冬虫夏草的正确无性型问题一直颇有争议这种混乱状况对相关的药品和保健品生产应用造成了一定困难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目前已有一些证据表明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X. J. Liu, Y. L. Guo, Y. X. Yu & W. Zeng 与冬虫夏草的关系刘锡等1989 李泉森等1998 李增智等2000 赵锦等1999 Chen et al. 2001梁宗琦2001 莫明和等2001 Liu et al. 2001 但其他一些名称与冬虫夏草的关系以及不同名称之间的相互关系依然相当混乱关于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的报道散见于各种刊物和印刷材料经过系统的文献调查收集得到了多达22 个的名称蒋毅和姚一建Jiang & Yao 2002 对这些名称进行了总结本文现就有关冬虫夏草无性型的研究报道进行汇总以期对这一研究能有所裨益
2 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
为了叙述方便已报道的与冬虫夏草无性型有关的名称按拉丁学名字母顺序排列简单介绍其文献出处相应菌株的特点和有关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它们与冬虫夏草的关系对名称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进行了分析并尽可能予以澄清就拉丁学名所对应的汉语学名尽量以最先发表
的名称进行统一并引用发表的中文文献为依据1 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Corda, Icones Fungorum 3: 11 (1839).
顶头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室等1976
据宋士良等1988 报道从云南德庆分离得到鉴定为顶孢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eum的虫草纯菌株0153 液体深层培养冬虫夏草菌丝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同一报道中宋士良等还指出分离物在25 下生长较快收率较好液体发酵24 小时的菌丝干重达0.57g/ml 96 小时收率最大罗信昌1994 在总结冬虫夏草深层发酵的研究时简单援引了宋士良等的工作刘杰麟1990 梁佩琼1991 王伟等1998 在有关冬虫夏草无性型的综述中也列举了这个名称但这个菌种与冬虫夏草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头孢属Cephalosporium Corda 是一个半知菌的形式属名称日本的小林一雄清水大典Kobayasi, 1982; 小林義雄和清水大典1983 认为这是虫草属[Cordyceps (Fr.) Link]的一个无性型属然而根据Gams 1971 的研究头孢属的概念与顶孢属Acremonium Link 模式种Acremoniumalternatum 的模式标本相符由于顶孢属发表较早所以Cephalosporium 这一属名应作为顶孢属的异名并为最近版本的菌物字典Hawksworth et al. 1995 Kirk et al. 2001 所承认实际上头孢属的概念相当混乱属下原有的种已被认为可能是类似于被孢霉属Mortierella Coem. 的种类或已被组合到顶孢属和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Nees 等属中去了(Gams 1971) 而宋士良等1988 报道的这个菌的正确名称应为Acremonium strictum W.
Gams 直立顶孢——暂拟Jiang & Yao 2002。

冬虫夏草头孢沈南英等1985 原为冬虫夏草头孢菌
沈南英1983 最初报道从青海玉树和化隆两县采集的冬虫夏草上分离得到无性型菌物的时候这个菌种被初步鉴定为头孢菌属Cephalosporium 新种根据沈南英1983 及沈南英等1983 的报道该菌生长缓慢气生菌丝不发达菌落坚硬20 以上生长不良培养物多次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子座光照处理后在子座上形成子囊孢子这些人工培养产生的子囊果子囊孢子被认为与冬虫夏草天然的子囊果子囊孢子形态特征完全一样沈南英等在1985 年申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为85101971 沈南英等1985 在该专利说明书中他们分离的菌种被定名为冬虫夏草头孢菌Cephalosporiumdongchongxiacae 名称后未直接引证名称作者因为沈南英等为该专利的发明人所以他们应为该名称的作者这是一个不合格的名称Jiang & Yao 2002 因为沈南英等1985 的发明名称是中国冬虫夏草真菌及其人工培养方法申请的专利是培养方法对所提出的新种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形态描述也无拉丁文特征集要diagnosis 梁佩琼和陆大京1990 在总结冬虫夏草研究进展时提到沈南英等的工作。

列举了Cephalosporium dongchongxiacae 一名这可能是该名称在正式出版发行的刊物上最早出现的地方但对这个分离菌种也没有进行特征描述或标本引证随后该名称在其他一些文献中多次出现如方焕谋1991 罗信昌1994 尹定华和唐雪梅1995 蒋冬花1996 林树钱和余美兰1997 王伟等1998
但这些文章也都未提供拉丁文描述或菌物名称合格发表所需要的其他要素因此这是一个不合格发表的名称见Greuter et al. 2000 此外该分离物也以中国头孢菌Cephalosporium Dong ChongCao” 梁佩琼1987 或Cephalosporium sp. 沈南英刘杰麟1990 等形式出现在文献中然而
前者不是作为菌物的学名在国际植物命名法规Greuter et al. 2000 中没有地位而Cephalosporiumsp. 作为学名下面另加讨论以便查证这一分离菌种涉及到多个学名其中Cephalosporium dongchongxiacae 刘杰麟1990 的C. sp.和下面将提到的C. sinensis C. T. Chen 三个学名以及相应的中文名称在文献中的关系相当复杂刘杰麟1990将该分离物以Cephalosporium sp. 沈南英的形式与C. sinensis Chen 同时列为冬虫夏草的无性型王伟等1998 将Cephalosporium dongchongxiacae 与中国头孢霉C. sinensis Chen 同时列入冬虫夏草无性型的新种表格中但在注解中说明两者是否为同一种有待验证根据梁佩琼和陆大京1990及梁佩琼1991 的报道C. dongchongxiacae 与浙江中药所分离的中国头孢霉原文未提供拉丁名称可能是同一种菌物而浙江中药研究所分离得到的虫草菌种由陈庆涛鉴定为虫草头孢C. sinensisChen 史美瑶1985 金爱华等1987 华巍巍等1990 可见这三个学名及其相应中文名称所指的可能为同一个物种另外李增智2000 评论了沈南英等的工作提到他们分离得到了一种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 并指出曾被沈南英等称为中国头孢霉原文未提供拉丁名称的这株丝孢菌被最终正式命名为中华丝
束孢Synnematium sinensis Yin & Shen 根据梁宗琦1994 的研究沈南英等分离的中国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 或中华束梗孢ynnematium sinense Yin & Shen 均与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X. J. Liu, Y. L. Guo, Y. X. Yu & W. Zeng 为同一菌物另据李育玲1996 张显耻和何道珍1995 的报道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沈南英等分离的菌种由陈庆涛1985 年定名为蝙蝠蛾被毛孢。

虫草头孢金爱华等1987 原为虫草头孢菌
史美瑶1985 报道浙江中药研究所和杭州第二中药厂有关人员分离得到的菌种其菌丝体已制成抗心律失常新药宁心宝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有关专家鉴定为虫草头孢新种原文未提供拉丁学名金爱华等1987 对冬虫夏草头孢菌粉即虫草头孢菌Cephalosporium sinensis Chen sp. nov. 的致畸作用进行了研究这可能是最早使用这一学名的报道大约与此同时王勤和赵一1987 也报道了广西浦北县制药厂从野生冬虫夏草中分离出一个菌种经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inensis Chen sp. nov. 其培养获得菌丝体的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有关虫草头孢的理化特点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很受关注夏元初等1985 汪宗俊和施大文1986金爱华等1987 华巍巍等1990 陈传盈等1992 并且这一名称也在多篇综述性文章中出现罗敏1989 刘杰麟1990 梁佩琼1991 方焕谋1991 幸兴球1992 陈万群和陈古荣1994 杨世海等1994 董应才和罗都强1996 林树钱和余美兰1997 王伟等1998 梁宗琦2001 但均只是对名称的简单引
证而且其中文名称有时为虫草头孢菌有时为中国头孢菌或中国头孢霉梁宗琦2001 总结了冬虫夏草的无性型及其相关菌物列有C. sinensis Chen 参考文献为陈庆涛等1985 但在其文后所列参考文献中未能找到有关该种的文献目前在重要的菌物期刊中未见到该名称的合格发表在CABI Science 提供的菌物学名检索中也未见收录这一名称在命名法上是不合格的Jiang& Yao 2002如上述在 C. dongchongxiacae 名下所讨论的那样C. sinensis 与Hirsutella sinensis 等可能为同物异名。

头孢属未定名种Cephalosporium sp. 刘杰麟1990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室等1976 梁宗琦1994 李增智等2000称之为中国头孢霉]刘杰麟1990 在罗列虫草属无性型种类的表格中使用了Cephalosporium sp. 沈南英一名认为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但说明其出处如在C. dongchongxiacae 名称下讨论的那样刘杰麟1990 所指的就是沈南英等分离定名的菌种并且该名称与C. dongchongxiacae 以及S. sinense 都是H. sinensis 的同物异名Jiang & Yao 20025 Chrysosporium sinense Z. Q. Liang in Acta Mycologica Sinica (真菌学报) 10: 51 (1991).
中国金孢霉梁宗琦1991
梁宗琦1991报道从采自四川米亚洛的冬虫夏草内菌核中分离得到这
个金孢霉新种该分离菌种在培养性状生长温度范围及化学成分上与冬虫夏草相似但未观察到形成成熟子囊壳的子实体与冬虫夏草的真正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梁宗琦1991b 梁佩琼1991 幸兴球1992 罗信昌1994 王伟等1998 刘作易1999刘作易等Liu et al. 2001 和梁宗琦2001 等在总结冬虫夏草的无性型时都引证了这个名称李增智等2000 指出中国金孢霉与冬虫夏草的基因组DNA 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很低不可能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李增智等2000 所提的另文发表的材料尚未见到]
蝙蝠蛾被毛孢张显耻和何道珍1995
张显耻和何道珍1995 进行了冬虫夏草液体发酵研究所用菌种由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有关人员于1983 年分离自冬虫夏草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8510197·4 ——原文如此可能为中国专利第85101971号之误的菌种作者在文后注解中标明该菌种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陈庆涛先生定名为蝙蝠蛾被毛孢新种Hirsutella hepiali Chen et Shen sp. nov. 这可能是这个名称最早在有效发表刊物上的出处但显然是裸名Jiang & Yao 2002李育玲1996 指出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沈南英等分离的菌种由陈庆涛先生1985 年定名为蝙蝠蛾被毛孢并引证沈南英等1983 年发表的文献但所引证的文献中并没有给出分离菌种的名称可见H. hepiali 与沈南英等分离并获得专利的Cephalosporium dongchongxiacae 是同一菌种也是H. sinensis 等的同物异名Jiang & Yao, 2002 并见本文C. dongchongxiacae 条目下的讨论在我们的文献调查中未见到H. hepiali 的合格发表。

中国被毛孢刘锡等1989
该菌由刘锡等1989 通过组织和子囊孢子的多批次分离从产自康定的冬虫夏草中获得分离菌种生长缓慢生长适温为15~20 25 以上则抑制生长作者在讨论中说明分离过程中未发现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 Corda 菌物而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Bainier 菌物出现频率极低且无规律性认为这些是杂菌同时他们还指出陈庆涛等1984 在同一产区未能获得中国被毛孢的原因可能是在过高温度25下培养的缘故该名称发表后作为冬虫夏草的无性型被引证而出现在许多文献中如梁佩琼和陆大京1990;刘杰麟1990 方焕谋1991 梁佩琼1991 梁宗琦1991b 幸兴球1992 暴增海等1994 罗信昌199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等1994 李育玲1996 林树钱和余美兰1997王伟等1998 李增智等2000 梁宗琦2001 Liu et al. 2001 如前面所讨论的那样Cephalosporiumdongchongxiacae C. sp. 刘杰麟1990 C. sinensis S. sinense H. hepiali 等多个名称看来都可能是H. sinensis的同物异名由于H. sinensis 是这些名称中最早发表的合格名称所以应为这个无性型菌物的正确名称Jiang & Yao 2002康业斌等1995 报道了一个冬虫夏草分离菌种被鉴定为中国被孢霉Hirsutella sinensis 原文如此但被孢霉为Mortierella 属的汉名而不是Hirsutella Pat.属的汉名原文显然有误该菌种在25下培养14 天菌落直径达4.0~4.6cm 其显微特征描述以及测量数据形态特点和绘图
等与刘锡等1989 结果几乎完全一致据尹定华和唐雪梅1995 报道四川中药所将中国被毛孢回接贡嘎蝠蛾Hepialus gonggaensis S. Q. Fu & T. F. Fuang 据尹定华等1994 的幼虫于1988 年获得了与天然冬虫夏草形态特征完全相同的虫草后又将蝠蛾生长周期由野外的3~4 年缩短到一年左右李泉森等1998报道从康定地区采集的冬虫夏草通过子囊孢子组织昆虫血淋巴分离都得到这种被毛孢俞永信等1988 和俞永信1994 还就这一物种的培养发酵技术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多次被应用于验证冬虫夏草的无性型Jiang & Yao 2002 中国被毛孢与冬虫夏草DNA 指纹图谱相似率高达96% 李增智等2000 而通过rDNA 的ITS 区段序列比较分析多个独立研究结果都支持该菌为冬虫夏草的无性阶段赵锦等1999 王宁等2000 Chen et al. 2001 Liu et al.
2001 梁宗琦2001 莫明和等2001 通过微循环产孢实验也支持中国被毛孢为冬虫夏草的无性型。

虫花棒束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室等1976
据程显好和白毓谦1995 报道山东大学白毓谦从青海玉树采集的新鲜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虫花棒束孢分离菌种菌丝体和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物质对细菌有广谱抗性而对酵母和丝状菌物没有抗性王翎等1996 研究了该菌胞外糖蛋白的性质认为它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对这一分离菌种与冬虫夏草的关系尚无深入的研究但正如Jiang & Yao 2002 指出的那样I. farinosa (Holmsk.) Fr.已被重新组合为
Paecilomyces farinosus (Holmsk.) A. H. S. Br. & G. Sm. (Brown & Smith 1957) 粉拟青霉据梁宗琦等1993 因此该分离菌种的名称也应随之改变根据蒲蛰龙和李增智1996 提供的材料这一虫生菌物为世界广布种可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寄主并已被用于防治苹果蠹蛾和桔金粉蚧这些特点与冬虫夏草差别很大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9 Isaria sp. 张长铠等1992 褚西宁等1997ab棒束孢属未定名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室等1976张长铠等由青海玉树洲巴塘山采集的野生冬虫夏草标本上分离到一株棒束孢Isaria sp.并对该分离菌种的生长营养需求进行了研究褚西宁等1997a b 也报道冬虫夏草上分离有棒束孢属菌物这些分离菌株未鉴定到种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同属其他种类的关系尚不清楚与冬虫夏草的关系还需验证。

绿僵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室等1976
郭素萍等1998 报道了1985 年从四川康定采集的新鲜冬虫夏草上分离到该菌种并经中科院微生物所陈庆涛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etsch Sorokin] 代号L8500 通过该菌的发酵培养发酵液中代谢产物的提取以及在药理方面的研究应用发现该菌的代谢产物是一种毒性小抗肿瘤效果较明显的活性物质由于绿僵菌分布范围广涉及多种寄主具有重要的生防价值蒲蛰龙和李增智1996 而与冬虫夏草的寄主分布以及生长特性差别很大这样的分离物很值得探讨。

蝙蝠蛾拟青霉戴如琴等1989
这是一个不合格发表的名称Jiang & Yao 2002 戴如琴等1989 在报道从云南迪庆采集的冬虫夏草上分离得到拟青霉属新种时其命名模式为Culturotypus 依照1987 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柏林法规规定分类单元的命名模式不能是活植物或培养物Greuter et al. 1988 这个种名在当时为不合格发表根据最新版本的法规圣路易斯法规Greuter et al. 2000 这一名称仍然需要合格化发表如果还是采用活培养物作为模式则必须指定在代谢静止状态下保藏的培养物第8.4 条款同时采用typus 或holotypus 或相同含义的现代语言来表明模式第37.5 条款据报道戴如琴等1983 戴如琴等1989 该分离菌种与天然冬虫夏草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基本相似戴如琴等1993 在1993 年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93104709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有关人员从青海化隆分离得到虫草菌Cs-4 菌株经鉴定也是这一菌种并在江西国药厂利用该菌发酵所得的干菌丝制成的金水宝胶囊已用于临床楼雅卿等1986 戴如琴等1989 对蝙蝠蛾拟青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生化药理药效方面的探讨和菌丝体发酵的研究如楼雅卿等1986 冯鸣国等1987郑丰等1994 陈敏等1995 车永水和林丽珠1996 刘平等1996汤献文1996 姜文侠等1999该名称在综述性文献中也多次出现忻丁烯1988 梁佩琼和陆大京1990 刘杰麟1990 方焕谋1991梁佩琼1991 幸兴球1992 暴增海等1994 陈万群和陈古荣1994 罗信昌1994 尹定华和唐雪梅1995 董应才和罗都强1996 李育玲1996 林树钱和余美兰1997 王伟等1998 李增智等2000 梁宗琦2001 但与
冬虫夏草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拟青霉陈庆涛等1984
这是由福建省清流县医院肖生荣等从产自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的冬虫夏草上分离得到的一株拟青霉并由陈庆涛等鉴定为新种归晓铭和陈晓亮1982 1983 郑义信1983 白波和郭怀远1984陈庆涛等1984 陈庆涛等1984 根据采自康定狮子崖的新鲜冬虫夏草虫体部分分离得到CN80-2 菌株描述了这个新种其干培养物模式标本HMAS 43720 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菌物标本馆在同一文章中陈庆涛等还指出不仅可以从长子座的虫体组织分离到中国拟青霉而且从产地采到不长子座而长孢梗束的虫体和孢梗束本身也能分离到该菌中国拟青霉与天然冬虫夏草在化学成分和某些药理活性方面基本一致归晓铭和陈晓亮1982 1983刘友尧等1991a b 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很受关注黄自强等1984 李常春等1991 张治针等1998很多文献在总结冬虫夏草的无性型问题时都引证了这个名称如汪宗俊和施大文1986 罗敏1989梁佩琼和陆大京1990 刘杰麟1990 方焕谋1991 梁佩琼1991 梁宗琦1991b 幸兴球1992暴增海等1994 陈万群和陈古荣1994 罗信昌1994 尹定华和唐雪梅1995 董应才和罗都强1996李育玲1996 林树钱和余美兰1997 王伟等1998 刘作易1999 赵余庆等1999 梁宗琦2001Liu et al. 2001 根据刘锡等1989 的研究在菌种分离中虽有拟青霉属菌物出现但可能是杂菌几个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拟青霉不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Jiang & Yao 2002 李增智等2000报道该菌与冬虫夏草DNA 指纹图谱相似性很低赵锦等1999
通过测定rDNA 的ITS 序列发现冬虫夏草与中国拟青霉的序列相似性仅为72.6% 而陈月琴等Chen et al. 2001 也通过rDNA ITS区段的序列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拟青霉与冬虫夏草间的遗传距离较大达到0.34 认为该菌不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

冬虫夏草的利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关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将近一千年之前王国栋1995然而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对冬虫夏草研究更是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我们收集到近2000 篇文献其中1500 多篇为中文文献绝大部分是这一个时期研究的结果由于研究的目的以开发利用为导向很多工作都与菌种的分离培养有关所以冬虫夏草的无性型问题也就显得比较突出菌种名称的问题与最终澄清冬虫夏草的无性型紧密相关并对冬虫夏草这一物种资源开发和在医药保健上准确使用生物材料至关重要众多名称已经发表如何正确地使用名称应当引起重视而要澄清这些名称还需要做大量深入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