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第7章 社会组织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社会与文化第三章:人的社会化第四章: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第五章:社会群体第六章:社会组织第七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八章:社会制度第九章:社区第十章:社会变迁、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第十一章: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第十二章: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第十三章: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学的视野一:社会学观察问题的新角度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 Giddens)认为,社会学的概念和发现与“现代性(modernity)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社会学随现代性而来,是为解释现代现象而兴起的知识体系,它以普遍而精微的方式对现代性进行了跟踪式观察,对现代社会类型及其结构制度、社会行动主体以及社会问题现象等等,给予了辨析、诊断和解释性理解。
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社会学与其他科学显然有着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视野。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亲密关系的变革》《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气候变化的政治》二:社会学的现象力美国社会学家怀特·米尔斯(W. Mills)在其经典性论文《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中认为,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特有的心智品质,它思考人们所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什么,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以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进行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认为社会学想象力能够使人们关注有限的个人经验和更广阔的社会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它的首要成果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人们只有了解所有和他相关的人、文化和社会,才能认识他自己所处的文化。
社会学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二者在社会中相互之间的联系。
这便是社会学的使命和前景。
三.社会学知识与常识社会学的科学性社会生活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学家能够使用与其他科学相同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社会学 第7章 社会组织
2013-1-2
(1)形成过程:自发性。 (2)目标:短暂性、模糊性、广泛性,满足个人社会需要。 (3)权威:由团体成员给予,平行运动。 (4) 组织边界: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边界是无形的,无完整的群体结构 和建制, 亦无固定的组织体系与纵向关系, 更没有明确的工作任 务与分工, 人员的进出是随意的。 (5) 结构:自然形成, 其结构特点取决于成员的特性。 (6)沟通系统:一般是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 往往是通过非正式组 织成员以传闻的方式进行(见下图)。 (7)领袖:在非正式组织中, 那些乐于助人、善于社交、消息灵通、 足智多谋、有一技之长、有特殊身份或有特殊人格魅力的人, 往 往被大家公认为领袖。 (8) 行为规范:每一个非正式组织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惯例习俗、 行话暗语和文化礼仪, 它们对成员的行为起着极为重要的制约作 用。非正式组织的规范和价值观念有时是与正式组织的一致的, 有时则是相左的。
2013-1-2
1、直线制组织结构
厂长或行 政负责人 特点:各职位 按垂直系统直 线排列。
车间主任或 部门负责人
车间主任或 部门负责人
班 组 长
2013-1-2
班 组 长
班 组 长
班 组 长
直线制组织结构分析
优点:结构简单、职责分明、信息沟通方便、便 于统一 指挥、集中管理。 缺点:缺乏横向的协调关系,没有职能机构当领 导的 助手,容易产生忙乱现象,主管要求高。 适用范围:组织规模不大,职工人数不多,生产 和管理工作比较简单
2013-1-2
四、社会组织的功能
1、 整合功能。所谓整合是指调整对象中不同构成要素之 间的关系,使之达到有序化、统一化、整体化的过程。 具体表现在组织的各种规章制度对组织成员的约束,从 而使组织成员活动互相配合、步调一致。
《网络社会学》-第7章 网络社会组织
我们把商业网站、企业网站、IP网站和网上 动态联盟合在一起,都称作网上营利组织。
组织运作主要在网上进行的称作单纯型网上 营利组织;把那些网上网下结合运作的网上营利 组织称作混合型网上营利组织。
第四节 网上营利组织
一、网上营利组织
(一)重在“人”身上 (二)成员关系平面化 (三)强调高级领导角色
第四节 网上营利组织
三、混合型网上营利组织——企业网站
(二)企业网站的功能 (三)企业网站的结构及其运作
1.一般要素 2.网上企业的职能部门定位 3.网站功能与营销目标 (四)目前中国企业网站状况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网上组织? 2. 网上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3. 试对网上群体与网上组织进行简单比较。 4. 企业网站目前的状况如何?
(二)网上组织的特征 1.特定的组织目标 2.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 3.制度化的组织结构 4.通则化的行动规范
第一节 网上组织及其结构
一、网上组织的概念
5.网上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6.网上组织的流动性 流动性的两个含义:一是网上组 织是可以流动的;二是网上组织中信 息内容的流动。 7.成员未必要面对面工作
推荐阅读:
(美)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第一节 网上组织及其结构
三、网上组织结构
(二)组织结构与网上组织的结构 组织结构是一种在组织内部分工与协作基础 上形成的角色关系或工作关系。 组织结构形式可以分为:“自组织形式”、 “自发式”、“设计式”,网上社会组织属于设 计式组织结构
第二节 网上组织分类
一、组织类别
社会组织的类型,按组织规模的大小分: 小型、中型、大型、巨型组织;
I型:没有市场行为 II型:属单纯型网上非营利组织,但有市场 行为
现代社会学第七章 社会组织
3
(一)社会组织是一个次级群体 次级群体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目标而特别设计的群 体。它不同于初级群体成员间以血缘关系和情感关系为 主要联系纽带,而是以事为本,以目标为本,形成人与 人之间的组织角色关系。这反映了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的 特殊性,也是社会组织的本质所在。近代工业社会中社 会次级群体取代了初级群体,成为社会群体的主要组合 形式,奠定了现代组织的雏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 会组织不仅规定了其成员的角色关系,也根据社会分工 确定了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
11
(五)组织成员 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组织成员的素质,以及他 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整体 效能。人又是组织管理中最大的变数,管理理论的变迁 就是对组织中人的观念的变迁,即如何看待人在组织中 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组织从对物的重视转向为对人的重 视,进而发展到对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的重视,是组 织发展中的划时代进步。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 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领域。
4
(二)社会组织是一个目标群体 一定的组织目标是社会组织的灵魂,明确的组织目 标引导不同的人汇集到同一个组织之中,形成群体的合 力,并显示出鲜明的组织职能。有无明确的社会目标是 社会组织与初级社会群体的重要区别,正确的组织目标 是社会组织存在的依据,也是社会组织走向成功的关键。
5
(三)社会组织是一个规范群体 严格的组织规范是组织有效运转的基本保证,它规 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成员间的互动关系,避免了初级 群体相对散漫而自由的行为方式和互动方式。现代组织 的规范已从人治、行规走向了法治、法规,组织规范的 一般原则都是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的。
6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社会组织是由若干内在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 机构设臵、岗位设臵、人员配备、物资配备是一目了然 的,称为组织的“显性要素”;组织目标、职能作用、 权责关系、规章制度是不明显的,称为“隐性要素”, 但却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其中关键要素有:
社会学中的社会组织
社会学中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它涉及到人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组织和机构,包括家庭、政府、教育机构、非营利组织等。
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基石。
首先,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
家庭是由亲属关系构成的小型社会单位,是个人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组织形式。
家庭不仅提供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还承担着社会化的重要任务。
在家庭中,人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分配资源、如何遵守规则。
家庭也是价值观传承的重要渠道,通过家庭的教育,人们获得了道德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
其次,政府是社会组织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政府是社会中权力的集中体现,它具有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的职责。
政府的组织形式各异,从国家政府到地方政府,从行政机构到立法机构,每个层级都有其独特的职能和责任。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引导社会行为,保护公民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政府还负责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
教育机构也是社会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机构是培养和传承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场所。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机构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教育机构不仅传授知识,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人们获得了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提升的机会,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组织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非营利组织是为了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而存在的组织形式。
它们通常由志愿者组成,致力于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如救助贫困人群、保护环境、推动社会公正等。
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它们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倡导社会改革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组织的存在和运行离不开社会关系的支持。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联系和互动的方式。
社会关系可以是亲属关系、友谊关系、工作关系等。
这些关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基础,也决定了社会组织的功能和效果。
社会学概论课件自考群体和组织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之比较
初级群体
包含了每个参与者的多种 角色和利益
每个参与者的全部人格投 入
包含大量自由的交往 充满个性特征与情感 别人不容易替代
次级群体
一般只包括每个参与者的 一种角色与利益
参与者只投入了与情景具 体相关的那些方面的人格
与特殊关系主体的局部交 往
相对无个性 无情感交流 参与者可以互相替换
初级社会群体概述
库利: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是指成员间有 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 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这种群体反映着 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 活的基本单位
在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 指家庭 相邻家庭组成的地域性群体——邻里 以及儿童游戏群体
组织决策:四个阶段 组织沟通:形式 组织控制: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 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2. 确定的目标; 3. 规范性的章程; 4. 权威的领导体系; 5. 物质基础 包括资金 设备 活动场所等
社会组织的特征
组织目标的特定性和明确性 组织成员的契约性关系 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社会组织的结构
概念:指社会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 相对稳定的关系形式
分类: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所 设置的;并由组织规章正式规定的各层次 各职 能部门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一般表现为结 构图
非正式结构;如中国组织中的私人关系 派系 关 系网等
山东某 铝业 结构图
7 3什么是组织
广义: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 群体形式;包括氏族 家庭 政府 军队 学校等;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组织的角色与发展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组织的角色与发展社会组织通常是指公民自发组织的非政府组织,包括慈善团体、社区组织、文化团体、职业协会、环保组织等等。
自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组织更是具有深刻的意义。
社会组织在社会学中被视为一种社会力量,可以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从而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社会组织的角色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社会组织是社会公益的重要力量:慈善团体、社区组织、文化团体等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组织通常关注公共利益,并致力于改善社会福利。
例如,儿童救助组织、老人院、家庭教育协会、垃圾分类组织等等,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公益作用,支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
2. 社会组织是社会监督的力量:社会组织通过自愿形式的参与,对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让他们遵守相应的规则和法律。
例如,司法协会、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等,社会组织在社会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人们更加信任这些组织。
3. 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我管理的力量:社会组织可以为自我管理提供平台,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
例如,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协会等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保证社区的安全和秩序。
4. 社会组织是社会资源整合的力量:社会组织可以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网络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大的利益和公益价值。
例如,职业协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整合企业、行业和政府资源,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繁荣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社会组织的重要性,通常出台政策,支持这些组织的发展。
比如,日本政府针对非营利组织成立了国家监管机构,而英国政府则出台了促进社会创新和民间资本的政策。
在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组织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群体与组织(自考版)
• 三、初级群体 • 涵义: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 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 初级群体特征 • ①规模小 • ②是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 ③是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 ④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 ⑤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 初级群体类型: ①家庭 ②邻里 ③伙伴群体 • 初级群体的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初级群体出现 了衰退和外移的趋势。
第二节
组织和组织理论
• 一、组织的概念: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 而有计划的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 制度化的群体。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 社会。组织的普遍存在提高了人民的社会活动 效率,延伸和扩展人类自身的能力。
• 二、组织过程 • (一)组织决策 • 概念:是指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 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 过程。 • 过程: 四个阶段①情报阶段②设计阶段③抉择阶段 ④审查阶段
• (三)科层制优点和弊端 优点:相比其它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 管理效率高 弊端: 1、形式方义 2、繁文缛节 3、用人困• 科层制强调严格照章办事,过度的照章办事会产生形式主 义的弊端,即组织成员将把照章办事本身视为首要的甚至 唯一的行动准则,而真正的组织目标反而不被人重视。 • (2)繁文缛节。 • 科层制强调组织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各种交涉应具有正式 性,通常要求以公文的形式或特定的仪式来进行,由此会 产生繁文缛节的弊端。过多的公文往来和举行仪式将大大 降低组织的工作效率,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 (3)用人困境。 • 科层制规定按规章给予晋升的机会,会产生源于“彼得原 理”的用人困境问题。指个人的晋升往往依据其在当前职 位上的表现,而非依据此人是否具有所将晋升的那个职位 的能力。由此会造成能力不充分的人不恰当地占据了较高 的职位,从而降低了组织的行动能力。
社会学概论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的功能与特征
社会学概论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的功能与特征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是社会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并具有一定的特征。
本文将对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的功能与特征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社会学中的这两个概念。
一、社会团体的功能与特征社会团体是指由一群人构成的有着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和共同行动的群体。
社会团体具有以下的功能和特征:1. 互助与支持:社会团体提供了社会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和帮助的平台。
在社会团体中,个体可以获得情感上、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与满足。
2. 社会交往:社会团体提供了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沟通的场所。
通过与团体成员的互动,个体可以满足社交需求、获得归属感,并建立具有亲密关系的社会网络。
3. 规范与凝聚力:社会团体通过建立一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来凝聚成员,规范团体内部的行为和相互关系。
这些规范和价值观念促进了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4. 利益代表:社会团体可以作为成员权益的代表,维护成员的利益并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改变。
通过团体行动,个体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利益。
5. 身份认同:社会团体有助于个体形成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
通过与特定团体的关联,个体可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获取社会地位,并与其他团体建立相互关系。
6. 知识传承与学习:社会团体是知识传承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通过团体内部的交流和共享,成员可以获得新知识、技能和经验,提高个人能力和素养。
二、社会组织的功能与特征社会组织是由一群人根据特定目的和任务而形成的有机体系,具有以下功能和特征:1. 协调与管理:社会组织通过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管理组织内的事务来实现特定目标。
组织内部的分工合作和有效的管理机制能够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成员的工作满意度。
2. 决策与协商:社会组织是集体决策和协商的平台。
组织成员可以通过参与决策和协商过程,共同制定组织的目标、规划和策略,实现组织成员之间的共识和合作。
3. 资源整合与分配:社会组织能够整合各种资源,包括财务、人力、物资和信息等,以支持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组织
政治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在于保证整个社会的目标 获取和实施社会权力的配置,如政府组织、政党组织。
整合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 会秩序,如法院、监狱、警察组织等。
非正式组织的成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菲力浦•塞尔斯尼克从 结构-功能分析模式的角度研究非正式组织。
-组织内部相互作用的个人、亚群体、正式和非正式的 关系所构建起来参照群体看来,作为行为主体的人, 当他们以正式组织参加者的身份出现时,实际上他们 内在地存在一种抗拒理性的欲望和倾向。
-这种欲望和倾向表现为他们对科层制中非人格化的排 斥,以保持他们的人格需要和日常习惯。这样做或许 还是为了信守对组织外的某个群体的承诺。
2. 非技术行为:是指对组织目标无直接作用的行为。 3. 根据行为是否涉及他人的维度可将行为划分为涉他行为和独自
行为。 4. 涉他技术性行为,独自技术性行为,涉他非技术行为,独自非
技术行为。
四类行为中,稳定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涉他非技术 性行为就会引发非正式关系,而涉他技术性行为往 往带有社会性,所以这种行为也易于滋生出一定程 度的非正式关系。
特定的活动目标。现代社会的高度的分化和整合,使 新的目标不断出现,组织的新陈代谢加剧。
正式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指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这 些制度以更正式、细致、严格、书面公文的形式使行 为规范明确化。
续
一定的组织机构 。即被制度化了的权力体系。纵向看, 这个权力体系使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成为支配和服从 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横向看,权力体系使 组织成员之间形成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关系。组织中 判定权力合理性的依据是权力行使者是否占据着相应 的职位和负有相应的责任。
七、社会组织
♪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 1.一定数量的成员 ♪ 2.明确的目标 ♪ 3.共同的规则 ♪ 4. 权威的领导体系 ♪ 5.一定的物质基础
环境
组织
社会结构
技术
目标
参与者 利维特:组织模型图(钻石模型)25
组织目标
♪ 指导行为方针的选择
♪ 吸纳的属性、认同和义 务的来源
♪ 吸引外部拥护者的象征 性资产 (如“希望工程”的标志)
狭义: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有意识的组 合起来的群体。企业、政府、学校、医院、 社会团体。是为了特定目标而组建的稳定的 合作形式。(非营利部门的组织)
♪ 广义上的“社会组织”
由人组成的组织,企业、政府、学校等,都可成为广义上的 社会组织。
狭义社会组织
• 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一种基于一定社会关 系而形成的会员制组织,其特点是以人及其 社会关系为基础;
– 教育事业 • 民办学校、培训中心、专修学院等
– 卫生事业 • 民办诊所、医院、康复、保健、卫生、疗养院(所)等
– 文化事业 • 民办表演团体、文化馆、图书馆等
– 科技事业 • 民办研究院、技术评估中心等
– 体育事业 • 民办体育俱乐部、体育场等
– 劳动事业、民政事业、社会中介服务业、法律服务业等
学校组织
下设许多团体
从层次上看,组织高于团体,团体在地位上隶属于某个组织。
因此,可以把团体称为组织,不会把组织称为团体。
相对团体而言:组织是正式团体;
相对社会而言:组织是一切团体和制度的复合体,是一种社 会设施;
相对于人类一切个体成员来说:组织是社会, 是有组织、有 制度的人群。
组织是日常生活和多学科中的常用名词。
♪ 组织运作的评估标准
社会学角度下的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
社会学角度下的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在社会学领域中,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形成与运作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分别对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进行深入探讨,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一、社会团体的概念及特征社会团体是由成员共同具有特定目标、共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个体组成的一种社会形态。
社会团体通常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目标或特征而形成,成员之间通过各种社交关系相互联系。
1.1 社会团体的目标和意识形态社会团体往往以共同的目标为基础而组成,例如学术研究团体、运动俱乐部等。
这些目标可以是实现某种共同利益,推进某项事业的发展,或满足成员之间的社交需求。
此外,社会团体也常常会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如宗教团体、政治组织等,成员之间通过信仰、价值观念等紧密联系。
1.2 社会团体的成员关系社会团体的成员关系是团体内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方式。
成员之间可以是平等的、互助的、竞争的等关系,其形成与团体的性质、目标和组织结构等密切相关。
成员之间通过参与团体活动和交流沟通,建立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共同实现团体目标。
1.3 社会团体的功能社会团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社会团体有助于促进成员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归属感,满足人的社交需求。
其次,社会团体提供了一个互动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最后,社会团体还可以通过集体行动和协作实现共同利益,对社会变革和社会运转产生积极影响。
二、社会组织的概念及功能社会组织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由一定数量的人员组成,以实现特定目标或共同利益为宗旨,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法律规则下运作。
2.1 社会组织的目标和功能社会组织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功能。
它们以社会服务和公共利益为导向,可以是非营利性的如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也可以是营利性的如企业、公司等。
社会组织通过组织成员的合作和努力,以达成共同目标或满足成员的共同需求。
2.2 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和法律规则社会组织通常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法律规则来保障其正常运作。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 社会组织
2、现代社会是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传统社会:
二、社会组织的涵义
什么是组织? 广义:泛指一切社会群体 狭义:次级群体 三种视角: 理性系统: 自然系统: 开放系统: 定义: 组织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在与环境的互动 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关系和结构模式 的社会实体。
三、组织的基本要素:
1、参与者 :成员准入标准、资格
2、目标体系:个人目标、组织目标
3、组织结构:
规范结构:规范、职位、角色和权威
“应该怎么样” 行动结构:“实际怎么样”
4、技术:硬件、软件技术
5、组织环境 :外界社会环境
四、社会组织的特征
1、组织目标的特定性和明确性 2、组织成员的契约性关系:位置与角色
一、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一)正式结构 ~指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 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模式,是经 过精心设计的组织形态 正式结构的构成要素: 职位:数量、类别、要求等 部门:相关职位的稳定组合:经常化、程 序化、制度化 正式结构的主要形式:
1、传统形式的组织结构
(1)直线制
二、组织权力结构
1、 集权 和 分权 2、家长制与科层制
3、官僚主义问题:P190
家长制 决策
制度
科层制 经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行政部分 执行
事本主义,公事公办
凭家长(长官)意志,一言堂
没有制度或制度形同虚设, 只依据个人直觉、经验、 惯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传统权威(世袭制、终身 制) 个人委任制(建立在成员 对家长效忠、服从之上, 任人唯亲,因人设位) 分层不明或简单化,分工 不明,责任不清,推委、 扯皮
(2)职能制 (3)直线参谋制
社会学概论第章社会组织
7.3 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总公司和事业部处理集、分权3关5 系
难度较大
7.3 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7.3.2 社会组织的结构类型
• 6.团队型 • 团队也称工作团队。 • 一般是指对一个工作目标负责的具有角色不可替代的至少由两
个专业工作人员组成的协作性极强的任务小组。
7.3 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7.3.2 社会组织的结构类型
7.1 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7.2.1 社会组织的定义
• 社会组织的含义 • 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了的社会。社会组织实质上是一种建立
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群体活动的形式。 • 它有广狭两义,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类一切共同活动的群体,
既包括家庭、家族、和邻里等初级社会群体,也包括政府、政 党、企业、学校、医院和宗教团体等次级社会群体。狭义的社 会组织主要是指次级社会群体,即是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的目标 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具有协作性的群体。 (1) (P100)
7.2 社会组织的环境与目标
7.2.3 影响社会组织目标的因素
• 1.外部影响因素。 • 外部影响因素即社会组织的外环境。(3) (P102)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状况 人口分布密度是指人口地域范围内的疏密状况。(4) (P103) 社会价值观念主要是指社会大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
第七章 社会组织
第七章 社会组织
7.1
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7.2
社会组织的环境与目标
7.3
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7.4
社会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
世界性的社会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国际粮农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4版)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第四章 社会互动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第六章 社会组织第七章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第八章 社 区第九章 社会制度第十章 社会问题第十一章 社会控制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第十四章 社会的现代化第十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一章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一、名词解释社会学答: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的视角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关于这一界定有如下说明:第一,社会学将各种类型的社会都看作整体。
第二,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入手点。
第三,社会学要探索的是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
第四,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对社会现象的具体研究。
其目的是增强对社会的理论性的认识,并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去改造社会,这是社会学的应用性特征。
二、简答题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答: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的实践要求。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1)两大革命是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时代根据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上述变化突出表现在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变化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劳资矛盾等。
这些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作为时代的实践要求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这样提出的。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机构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和探讨社会组织与社会机构的概念、特征、功能以及彼此之间的关联。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和特征社会组织是指由人们自发或有意识地形成的一个个组织体系,以达到共同目标为基础,共同利益为纽带,具有一定组织结构、一定规范制度和一定功能的群体聚合。
社会组织的特征包括:1. 自发性:社会组织的形成是基于人们的自愿和自发性,通过人们共同意愿而形成的有机群体。
2. 有组织性: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包括领导机构、成员和分工合作等。
3. 公共性:社会组织通常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服务于整个社会或某个特定领域,如慈善组织、社区组织等。
4. 制度性:社会组织通常拥有一定的规范制度,如章程、条例等,以确保组织内部的秩序和运作。
二、社会机构的概念和特征社会机构是社会组织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或子系统,它具有明确的功能、职责和权力结构,是社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机构的特征包括:1. 稳定性:社会机构是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延续性,不受个体行为的影响。
2. 规范性:社会机构通常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制度,以确保其正常运作和达成既定目标。
3. 专业化:社会机构通常由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以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和使命。
4. 功能性:社会机构承担着特定的职责和功能,并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这些功能,如学校实现教育功能,医院实现医疗功能等。
三、社会组织与社会机构的关联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在功能上具有密切的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持。
社会组织是社会机构的集合体,而社会机构则是社会组织中相对稳定和有机的部分。
首先,社会组织为社会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社会组织通过团结和组织人们的力量,形成了各类社会机构,促进社会机构的集体行动和社会责任的实现。
其次,社会机构为社会组织提供了组织结构和制度框架。
社会机构通过明确的权力结构和规范制度,为社会组织提供了组织运作的基本机制和安排,保证了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行。
社会学 - 07社会组织
社会学 - 07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
亦称次级社会群体。
社会组织-产生社会组织的产生,其动力来源于功能群体的出现,以及群体正式化的趋势。
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一方面,功能性群体自然演化成了正规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一些社会群体的正式化,也造就了组织的形式。
有学者认为,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功能的专门化、社会动员和社会暴力三种原因而形成。
现代社会的组织同样具有上述的特点,各有不同。
象各种跨国公司是功能群体演化成的组织,而军队则一直是战斗群体正式化的产物。
那种认为社会组织只能通过社会分工来产生的观点是片面的。
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整个社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共同活动的群体形式最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群、血缘家庭和家族,以及稍后出现的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村社等。
它们都是人类发展的初级社会群体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的出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活动日趋复杂,社会组织适应社会及社会成员的需要逐渐形成并发挥作用。
但这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共同活动的形式还是以初级社会群体为主。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初级社会群体在很多方面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需要。
因此,完成特定目标和承担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大发展就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组织-特征社会组织①、特定的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一般是明确的、具体的,表明某一组织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围绕某一特定的目标才形成从事共同活动的社会组织。
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灵魂。
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目标体系。
②、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
社会组织是由至少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系统。
组织成员是相对固定的,成员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组织;社会组织如无固定的成员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实体基础。
进入或退出一个组织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特别是组织成员资格的取得一般都要经过组织的考核与审查。
社会学课件社会组织
– 非政府组织比较有弹性,能够根据个人需求的不 同提供相应的服务;能够在较小范围内开展服务; 能够在服务的提供者之间展开竞争,等等。
• 政府组织的不足:
– 政府的不足表现为,政府作为科层化的组织无 法满足民众的个性化、弹性需求,不同人对公 共服务需求有不同的偏好,而政府的公共服务 是由政治决策过程决定的,在简单多数模型中, 政府公共服务满足的是“中位选民”偏好的需 求,其他选民的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
• 4,慈善的业余主义,由于资金限制,NGOs往往由有爱 心的业余人员来做工作,服务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 三种类型组织之间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优势互补
–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四、组织的特征
• 1、组织的规模 • 2、组织的结构 • 3、组织的正式化程度
五、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 种群生态理论 • 权变理论 • 新制度主义理论
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
• 1、理性系统: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寻求达成 相对具体目标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集合 体。
• 2、自然系统:组织是参与者寻求多种利益 的集合体。
• 3、开放系统:依赖于外界的人员、资源和 信息
二、组织的益处
• 持久性:能在参与者不停变动的情况下, 保持体系的稳定性,维护组织1,慈善的供给不足,NGOs难以获得满足其所需的稳定、 足够的资源;
• 2,慈善的特殊主义,NGOs是以某一特殊人群为服务对 象的,结果可能导致只有某些人能获得服务;
• 3,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由于私人慈善是志愿部门获 得资源的惟一途径,那些控制着资源的人往往根据自己的 偏好而不是根据民众需求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由此 往往导致提供较多富人喜爱的服务,而穷人真正需要的服 务却供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