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人物: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人物简介
雍正皇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爱新觉罗·胤禛,别号圆明居士,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
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登基为帝,在位期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整饬吏治;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纳粮;是康乾盛世承前启后之人。
1735年,雍正崩于圆明园,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清泰陵。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人物生平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早年经历
胤禛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时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是康熙帝第四子,德妃乌雅氏所生。
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没有抚育的资格,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佟贵妃抚养。
康熙帝曾评价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后经胤禛请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语。
因性情急躁,父皇康熙帝用“戒急用忍”训喻他。
胤禛早年随康熙巡历四方。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
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同时与皇八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关系。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胤礽为太子。
同年封胤禛为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
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康熙诸皇子储位的传奇猜疑很多。
胤禛善于治国、懂得韬光养晦。
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时向父亲康熙表现诚孝,画西藏于版图,赢得康熙的信赖。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登基为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抚封为廉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
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为讨厌的人)。
皇十子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祯(允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后来受圈禁。
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后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从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耳。
虽然史学界对皇位合法性尚无定论,但流传的把"十改于"的改诏之说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
主张篡位说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康熙去世过于突然,未来得及留下任何传位遗诏,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谋抢占了先机;有的认为康熙生前两立两废太子,对立储君一事劳心伤神,直到临终前才属意皇十四子为储君。
按照正统继位说学者观点,如果没有实在的证据证明其他皇子为康熙所属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
并且在诏书中一般都是加上个皇字的,比如传位于皇四子,假如这样”十“改为”于“是没有根据的。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改革朝政
即位后,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
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
晋封胤禩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
将胤禟发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
鉴于清朝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制度,常因皇位继承权产生争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元年(1723年),接受山西巡抚诺岷的建议,施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的措施,以此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并限制地方横征暴敛。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又针对康熙末年各地亏空钱粮严重,决定严格清查,对贪官污吏即行抄家追赃,对民间拖欠,命在短期内分年带征。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以作威作福、结党营私之名,责令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同时削隆科多太保,后圈禁致死。
并因此株连出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和查嗣庭试题案。
雍正七年(1729年),发生曾静遣其徒张熙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谋反的投书案,牵连到已故理学家吕留良,世宗遂大兴文字狱,以作为控制思想、打击政敌、提高自己权威的手段。
同年,为适应西北用兵之需,始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时改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
军机大臣只能缮述皇帝命令,本身无赞画权,因而使皇帝更加集权于一身。
他还在题本、奏本之外,命督抚布按等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雍正把他批阅过的奏折选择一部分辑成《朱批谕旨》。
他对臣工的谕旨,由张廷玉等纪录编成《上谕内阁》、《上谕八旗》。
他的各种体裁的文章被后人辑为《御制文集》。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去世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崩于圆明园,一说是因为工作过劳而暴卒的,因为他是在批阅奏章时去世。
一说雍正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而死。
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的儿子
1.爱新觉罗·弘晖,皇长子,幼殇。
生母为孝敬宪皇后。
康熙三十六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三年殇,年八岁。
乾隆帝即位,追封端亲王。
2.爱新觉罗·弘昐,未序齿,幼殇。
生母为齐妃李氏。
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殇,年三岁。
3.爱新觉罗·弘昀,皇次子,幼殇。
生母为齐妃李氏。
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康熙四十九年殇,年十一。
4.爱新觉罗·弘时,皇三子,称三阿哥。
削宗籍。
生母为齐妃李氏。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
雍正五年八月六日卒,年二十四。
5.爱新觉罗·弘历,皇四子,称四阿哥。
(即乾隆帝。
)生母为孝圣宪皇后。
康熙五十年八月生。
雍正十一年封宝亲王。
雍正十三年八月即位,为乾隆帝。
嘉庆四年正月卒,年八十九。
6.爱新觉罗·弘昼,皇五子,称五阿哥。
生母为纯悫皇贵妃耿氏。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生。
雍正十一年封和亲王。
乾隆三十五年卒,年六十。
谥曰恭,即为和恭亲王。
7.爱新觉罗·福宜,未序齿,幼殇。
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康熙六十年正月殇,年二岁。
8.爱新觉罗·福惠,未序齿,称八阿哥,幼殇。
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
康熙六十年十月生;雍正六年九月殇。
以亲王礼葬。
乾隆帝即位,追封怀亲王。
9.爱新觉罗·福沛,未序齿,幼殇。
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
雍正元年五月生,旋殇。
10.爱新觉罗·弘曕,皇六子,称圆明园阿哥。
生母为谦妃刘氏。
雍正十一年六月生。
后出继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嗣,袭果郡王。
乾隆三十年三月卒,年三十三。
谥恭,即为果恭郡王。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的皇后与妃子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
元配嫡后。
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
雍正元年,册为皇后。
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
谥孝敬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祔葬泰陵。
子一,皇长子弘晖,八岁殇。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女,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十三岁入胤禛贝勒府,初为藩邸格格。
乾隆帝生母。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
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
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
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年八十六。
葬泰陵东北,曰泰东
陵。
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子一,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
敦肃皇贵妃:年妃,康熙四十八年左右,圣祖指配年遐龄幼女,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
汉军镶黄旗,湖北巡抚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
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
雍正元年封贵妃。
三年十一月,病重,晋皇贵妃;二十三日薨。
谥曰敦肃皇贵妃。
祔葬泰陵。
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殇;女一,皇四女,亦殇。
纯悫皇贵妃:管领耿德金之女,康熙年间事世宗潜邸,为格格。
雍正元年封裕嫔;晋裕妃。
乾隆初,晋尊皇考裕贵妃时;晋尊皇考裕皇贵妃。
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
谥曰纯悫皇贵妃。
葬泰陵妃园寝,位诸妃上。
子一,皇五子弘昼。
齐妃:知府李文熚之女。
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
雍正元年封齐妃。
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薨。
葬泰陵妃园寝。
子三,弘昐、皇次子弘昀,殇;皇三子弘时。
女一,皇次女,即和硕怀恪公主,嫁星德。
谦妃:管领刘满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雍正七年入宫,初为刘答应,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即果恭亲王,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皇子,当时雍正已56岁,晚年得子,自然异常高兴,在弘曕降生的第二天,就晋封刘贵人为谦嫔,册封礼在第二年举行。
乾隆即位后,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七日诏封为谦妃,乾隆二年九月举行册封礼。
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去世,终年54岁。
乾隆辍朝三日。
谦妃金棺于五月二十四日奉移到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
乾隆三十二年十月十六日谦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十月二十五日入葬。
其宝顶在前排,纯悫皇贵妃之右。
宁妃: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的女儿。
汉军镶黄旗,出生年月不详,应是雍邸旧人,康熙四十二年南巡时曾御赐山阳知县武柱国(宁妃父)扇诗。
雍正元年册封为宁嫔,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宁妃,葬清西陵泰陵妃园寝,葬礼同康熙朝良妃。
懋嫔: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懋(mào)嫔,宋氏,主事金柱女。
雍正妃嫔。
康熙年间入宫,号格格。
她应该是雍正帝最早的女人,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丑时为刚17岁的雍正生了皇长女。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皇三女,
二女皆未逾月殇。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封为懋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举行册封礼,卒于雍正八年九月。
由于当时泰陵刚刚兴工,妃园寝尚未营建,懋嫔金棺暂安于田村殡宫。
乾隆二年十二月随同齐妃金棺奉移西陵泰妃园寝。
懋嫔券座位于前排右边第一位,她是泰陵妃园寝中唯一的嫔。
郭贵人:(?—1786年),雍正帝嫔妃之一。
雍正初年封为郭常在,雍正七年进位郭贵人。
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彩棺暂安于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
乾隆五十一年三月初七日辰时,郭贵人彩棺奉移清西陵泰陵妃园寝。
三月十三日葬入地宫。
李贵人:(?—1761年)李氏,雍正帝妃嫔之一。
雍正7年封李贵人,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卒,二十九日奉移,七月二十一日百日礼致祭。
安贵人:雍正时为贵人。
卒于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之间,彩棺安于田村殡宫。
海贵人: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
雍正三年八月封为常在,用其姓氏(海)作为封号。
进宫后,无心争宠,居深宫十年。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生命垂危,又晋封为海贵人,不久雍正帝便驾崩。
乾隆继位后,也有人称其为前朝贵人等,也没有尊谥。
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葬泰陵妃园寝。
张贵人:(?—1735年),雍正帝妃嫔之一。
初入宫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封张贵人。
即亡。
张贵人很可能是雍正帝最后一位亲自进封的贵人。
老贵人:老贵人,葬于清东陵附近的苏麻喇姑的园寝内。
关于她的身份至今学术界无解,但有两说:一说老贵人是雍正帝的妃子,老为姓氏,因为没有为雍正皇帝侍寝,所以没有入葬妃园寝。
二说那是康熙帝的贵人,雍正时加封的。
那常在:(?~约1735),某氏,生年不详,为雍正嫔妃,出身低微,记载较少,雍正十三年前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李常在,雍正八年已进宫,封为李答应。
雍正十年闰五月进位李常在。
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尚健在。
当李答应时深得雍正喜爱,慢慢的晋升常在,便失宠。
马常在,:生年不详,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宫,称马答应,八年正月晋为马常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季卒。
她的棺椁在田村殡宫一放就是7年,无人理睬,被乾隆皇帝发现后,很是恼火,处罚了一大批官员!四十年十月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春常在:为雍正常在,在已找到的清宫档案《宫中档簿》(雍正十三年十月)中已有春常在之名,一直到乾隆二十六年,始终有春常在之名。
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年的《宫中档簿》缺失。
但乾隆三十一年的《宫中档簿》中已不见春常在之名。
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称高答应。
八年十一月,称高常在。
约卒于雍正十年七月到十二年底之间。
常常在:常常在(?—1732年),雍正帝妃嫔之一。
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十年八月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清西陵之泰陵妃园寝。
顾常在:顾氏,雍正七年四月已进宫,为常在。
雍正七年九月卒。
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吉常在:顾氏,雍正七年四月已进宫,为常在。
雍正七年九月卒。
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苏答应:苏氏,雍正四年封苏答应,可能卒于雍正七年八月以后。
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英答应:生卒年不详,未葬于泰陵妃园寝,待考。
汪答应:清雍正皇帝的答应,既女侍从。
生卒年不详,而且未葬于园寝内。
德答应:雍正答应,生卒年不详,未葬于泰陵妃园寝,待考。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云惠:无位分,生卒年不详,未葬泰陵妃园寝,待考。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吕四娘刺雍正
1981年,考古工作者曾发掘雍正地宫,未打开即作罢。
可是社会上传说棺材已经被打开,雍正有尸身而无头。
那么,吕四娘的来历究竟如何?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有的说是吕留良之子进士吕葆中的女儿,在吕留良案中,她携母及一仆逃出,为替父祖报仇,
习学武艺,后来潜入宫中,杀掉了雍正。
还有一种说法是,她的师父是一僧人,原为雍正剑客,后不乐为其所用,离去,培养了这位女徒。
金恒源先生认为,这些说法都没有道理。
雍正处置吕家,戮尸、斩首之外,吕留良孙辈均被发配边远地方为奴。
乾隆时,吕家的后代有开面铺、药铺的,有行医的,还有人成为捐纳监生,被清政府发觉后,改发配黑龙江为奴,后住齐齐哈尔。
吕氏后裔俱在,不过遭到严格管制,不能自由活动,当然更不能替祖上报仇了。
吕四娘主仆三人的逃出是不可能的,当时办理此事的浙江总督李卫以擅长缉捕盗贼而着称,他奉命兼管江苏盗案,若吕留良后人果有逃出的,他自然有能力搜捕到案。
再说他曾为吕家题过匾,吕案发生后雍正没有责备他,他心怀畏惧,下死劲处理有关人员,完全不会让主犯的子孙逃脱。
被宫女、太监在其熟睡时用绳缢之说,是民间把明世宗事安到清世宗身上。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雍正怎么死的
第一种说法,就是雍正被吕四娘砍了头死的。
这个时候有一个案子叫吕留良的一个文字狱案子,吕留良遭到了严厉的惩处。
但是传说他的女儿,有人说是他的孙女,吕四娘落网了,私自逃跑,没有被杀,这吕四娘就拜师学艺,武艺高强,后来想法乔装打扮混到了皇宫里面,见了一个机会,把雍正的头砍下来,替她父亲,或者替她爷爷报了仇。
这个传说就很生动了,那雍正没有头怎么发丧,传说做一个金头给搁上,这样就埋在了雍正的泰陵。
很多专家研究之后,认为雍正是被吕四娘杀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在这满门抄斩的时候是非常严格的,吕留良的女儿不可能逃跑,退一步说,即使是跑了,也不可能混到皇宫,即使混到皇宫,也没有机会她把雍正给杀了。
所以这只是一个野史小说在这儿编造的一个很生动、很有趣的故事。
第二说法也很离奇,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一个恋人,这恋人叫竺香玉,长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被雍正看上了,雍正把她收到宫里来。
他夺了曹雪芹的所爱,于是曹雪芹就通过秘密的办法和竺香玉进行联系,竺香玉虽然身在皇宫,心还想着曹雪芹,于是见了一个机会,就谋杀雍正。
这个也是野史小说之言,没有任何历史根据,不可相信。
第三个是有一本书,叫《梵天庐丛录》。
这个书是说雍正是被一个宫女给勒死的,但是还差一点,又被救活了。
这个故事我认为属于移花接木,明朝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明朝嘉靖21年,嘉靖皇帝他对宫女很暴躁。
因为嘉靖他吃炼丹药,他有时候脾气暴躁,经常鞭挞宫女。
有一个宫女叫杨金英,一天夜里头,趁着嘉靖皇帝睡着的时候,用黄的绸子就勒嘉靖的脖子。
因为她特别紧张,慌乱之中打了一个死结,她以为勒死了,参与其事的另外一个宫女害怕了,把这个事情赶紧告诉皇后,皇后急忙跑来的时候,一看嘉靖已经断气了,皇后赶紧命令传御医,御医叫许绅,来了以后,觉得问题很严重,就下了急猛药来治,经过了四个时辰,嘉靖就有了一点声音,透了一口气。
然后,史书记载说:“嘉靖吐紫血数升”,后来又经过一个时期的调理,就把嘉靖给救活了,当然杨金英等就被杀了。
这个事情是真的,历史有记载。
据说后来嘉靖皇帝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一个屋子是三九二十七张床,别人不知道他睡在哪个床上。
后来我问故宫的先生,我说有没有发现他那床是不是就是二十七张,他说已经不可考了,因为是明代的事情,清朝格局都变了。
嘉靖曾经被宫女勒得断了气,后来抢救过来,这是历史真事。
我看过朝鲜《李朝实录》,朝鲜的使臣到明朝来,对这个事情也做了很详细记载,我们刚才讲的故事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挪到雍正这儿来,可能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出于反满的需要,编造了这么一个很生动很有意思的故事。
但是可以郑重地说,这个不是历史事实。
第四,有的学者考证雍正是得了中风死的。
很多的学者同意这种看法,但是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说他就是死于中风,也是算一说吧。
第五,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就是中了丹毒死的。
雍正他中期以后,特别是他得了一场大病之后,大亲自写了手谕,让各个地方大员推荐名医和术士到这个皇宫给他治病,帮助他保健。
雍正他是想长生不老啊,各地就推荐。
后来有两个大的道士,一个叫张太虚,另一个叫王定乾,这两个大的道士,他们到了宫里之后,就帮助雍正炼了丹药,交给他们道术。
雍正是真的相信道教,在乾清宫,在太和殿,在其他的地方,有的地方设坛,供奉道神的符板。
后来雍正长期在圆明园,他派人往圆明园送炼丹的药,数量很大,他死之前12天送的黑铅200斤。
雍正曾经在五年之间,根据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叫做《活计档》的记载,送炼丹所需的物品157次,他不但自己吃炼丹的丹药,他宠信那些大臣,还
派人送给他们吃,雍正长期吃炼丹的丹药,可能汞,铅,硒一些重的金属中毒,应当说雍正的死和铅中毒和丹中毒有一定的关系。
有人统计,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炼吃丹药死的有14位之多,现在雍正的死根据宫廷的档案来说,那就是官方的记载,可能是正常的病死,也可能就是吃丹药中毒而死,我想可能是多种原因,最后导致了一个结果,所以雍正58岁就死了。
历史评价
康熙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
昭梿:“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余尝闻内务府司员观豫言,查旧案档,雍正中惟特造风、云、雷、雨四神祠,以备祈祷雨旸外,初无特建一离宫别馆以供游赏。
故当时国帑丰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
《清史稿》:“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
论者比于汉之文、景。
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
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于文帝之寡恩也。
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
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厘剔。
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
伏尔泰:“新帝雍正爱法律、重公益,超过父王。
帝王之中无人比他更不遗余力地鼓励农事。
他对这一于国民生计不可缺少的百艺之首亟为重视。
各省农民被所在州、县长官评选为最勤劳、能干、孝悌者,甚至可以封为八品官。
农民为官,并不需为此放弃他已卓有成效的农事耕作,转而从事他并不了解的刑名钱谷。
”
易中天:“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
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也许夸张了点,却是对雍正治国的公正评价。
雍正无疑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杰出的人物。
他感情丰富,意志坚强,性格刚毅,目光锐利,而且奋发有为。
”
日本人亦尊重和推崇雍正帝,将雍正帝称为“希世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