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加快东西山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靖县加快东西山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永靖县委、县政府把加快东西山区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带领东西山区群众走“吃科技饭、发养殖财、种洋(芋)百(合)田、挣外地钱、往好处搬”的五条路子,加快了东西山区发展步伐,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1东西山区发展取得的成就
1.1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通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组织配套推广优良抗耐旱品种、集雨补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保护性耕作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调整、压缩小麦等夏收作物面积,扩大马铃薯、玉米等秋收作物面积。

西山区全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东山区重点发展百合产业,使东西山区种植结构调整更加优化,农作物品种布局更加合理。

1.2脱毒马铃薯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
以县良种场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为依托,结合马铃薯原种生产及配套网棚贮藏库项目实施,进一步扩大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能力。

建成防虫网棚原种田35.33hm2,一级种田37.33hm2,二级良种田400 hm2;在良种场、杨塔乡徐湾村建成1 000t马铃薯种薯贮藏库各1座,确保了东西山区群众用上放心良种;指导组建成立了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合作社,建成了永靖西部马铃薯交易市场,延伸壮大了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链条,逐步实现了马铃薯由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的转变,为东西山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3百合优势产业培育进一步壮大
百合是永靖县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关山、徐顶、陈井3乡镇的重点区域,引导群众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增加生产投入,留床面积达0.19万hm2。

严格执行兰州百合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指导发展百合加工、包装、运销企业和合作组织,完成了3乡镇无公害百合产地和产品一体化认证工作,注册了“关山百合”品牌,提升了知名度、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1.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规范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帮扶指
导成立并注册的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有23个,其中比较规范并运行的有18个,合作组织成员总数492户,辐射带动农户5 000户。

新增省级示范社3家,州级示范社3家,联接基地0.33万hm2。

1.5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按照工业化理念谋化农业发展的思路,以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为定位,把培育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政策上优惠、资金上倾斜、服务上强化。

全县现有加工、营销农产品企业4家,带动全县1.20万农户发展种植业,每年促进农民增收720万元。

1.6科技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
紧紧围绕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对全县农民进行政策、科技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培训。

通过举办病虫害图谱展览,播放科技光盘,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场示范指导,发放“12316三农服务热线”宣传画、配方施肥小册子、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指南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培训。

截止目前,全县举办各类培训1 031场(次),培训农民13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150多次,共咨询解答技术难题12件,受训人数13 400人(次),宣传材料8.20万份(张),及时报送农情信息200条,新闻报道21条,信息导报20期。

把政策、信息、科技送到了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了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1.7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监督监管机制健全,资金拨付及时、足额,资金管理运作规范。

2009年落实兑付补贴资金1 385.10万元,其中粮食直补108.2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969.40万元,农作物良种(玉米、小麦、水稻)补贴307.50万元。

认真开展农村乱收费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专项治理。

去年7月底,成功举办了“全县农资经营人员管理培训班”,参会人员350多人,增强了农资经营人员科技素质。

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规范农资经营市场,从源头上杜绝了伤农、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2东西山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的后劲不足
通过几年的扶持和引导,东西山区马铃薯、百合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规模优势不明显,加之贮藏、保鲜、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链条不够完善,产业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民收入增长不快。

2.2农业良种化程度低,农民增收的效益不高
从东西山区良种推广来看,良种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对马铃薯良种的需求非常迫切。

2.3劳务技能化程度低,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
东西山区劳务输出主要是劳力型,工种单一,劳动强度大,工资也比较低。

2.4农资价格增长过快,农民增收的空间不大
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时有发生。

对农资市场价格无力宏观调控稳定,国家给农民的补贴不能抵消农资上涨。

2.5基础设施还需改善,农民增收的条件不畅
道路不畅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东西山区还有一部分村社道路等级低,路面狭窄,路况差。

人饮问题仍然存在,人畜饮水得不到保障。

3加快东西山区发展的建议
3.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山区群众增收能力
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尊重科学、尊重知识,鼓励群众大胆接受新技术、新观点、新理念,从根本上转变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激发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积极开展农民科学技能培训,有重点地进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百合等主导产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增强群众自主创新能力和本领,实现增产增收。

要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资金和技术支持,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创业能力的大户和能人,着力培养致富带头人和中坚力量,并通过这部分人的带头示范作用,为广大群众树立学习的榜样,让他们看到发展的方向,从而有效地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形成“效仿-追赶-发展”的良好格局。

3.2加大资金扶持和投入力度,增强山区农业发展后劲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整合测土配方施肥、农民技能培训、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方面的项目资源,重点向东西山区倾斜扶持。

着力加大脱毒马铃薯良种补贴力度。

金融部门还要加大对东西山区先进技术推广的信贷扶持力度,保证信贷资金按需到位,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等抗旱增收的关键技术在全县迅速推广。

3.3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加大扶持和引导,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东西山区要稳定推广旱作农业,适当扩大马铃薯、百合种植面积。

旱作农业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进行推广,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马铃薯要以脱毒马铃薯为主大面积进行推广,加大脱毒种薯的繁育和良种调运,并配套建立马铃薯市场,探索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百合产业要在深加工上下功夫,扶持已建成的百合保鲜库和加工企业,提高附加值。

要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种植、养殖、加工和能源有机结合起来,走循环发展的路子,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生产、销售、包装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

3.4加大农机具推广力度,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
为解决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重点要在机械化上下功夫,建议县上拿出补贴资金,以行政村为单位扶持购买起垄覆膜机、旋耕机点播器、玉米脱粒机、粉草机、铡草机等先进农机具,这样既可以减轻群众劳动强度,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能使丰富的玉米秸秆得到很好的利用,加快畜牧产业发展,促进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东西山区大面积推广。

3.5加大劳务培训输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劳务经济是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收入,也是东西山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

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辟劳务输出基地,扩大有组织输转规模,力争户均输出1人以上。

积极引导扶持具有资金、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延伸劳务产业的发展链条。

同时,要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拖欠工资和家庭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和工资拖欠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

3.6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把东西山区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集中实施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工程,逐步实现帮扶方式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由零散救济性帮扶向项目帮扶的根本转变。

整村推进项目向山区倾斜,鼓励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地发展玉米、马铃薯、百合和畜牧业,形成规模优势。

扶贫资金重点投向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整合各方面的项目资金资源,对贫困山区搬迁户进行大力扶持和支持,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进行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致富。

3.7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继续加大对东西山区道路、节水灌溉、人畜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的扶持力
度,加快农村集镇和集贸市场建设,活跃农村商贸流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