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与行程相关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
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和几何知识,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行程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
间的关系,学会解决行程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
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行程问题
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将行程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复杂的行程问
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
生主动探究、实践和讨论。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
关系。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行程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行程知识解决
问题。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设计行程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解
决行程问题的方法。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路程、时间与速度
2.概念解析:路程、时间、速度的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问题解决方法:画图法、公式法等
4.典型问题分析:列出几个典型的行程问题,展示解题过程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
2.学生能否运用行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
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知识点儿整理:
《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路程:路程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路线长度。
在数学中,路
程可以用数值和单位来表示,如3千米、2.5公里等。
2.时间:时间是指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时间段。
在数学中,时间也可以用数值和单位来表示,如1小时、30分钟等。
3.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在数学中,速度可以用数值和单位来表示,如60千米/小时、80米/分钟等。
4.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在物体运动过程中,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具体来说,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即速度=路程/时间。
同样地,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路程=速度×时间。
5.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指涉及路程、时间和速度的问题。
解决行程问题的方法有画图法、公式法等。
画图法是通过画出示意图,找出物体运动过程中各段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公式法是直接运用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公式来解决问题。
6.行程问题的解决步骤:解决行程问题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明确物体运动的过程,找出关键信息。
b.确定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c.运用画图法或公式法解决问题。
d.检验答案的合理性。
7.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行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出行时间、估算费用等。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行程知识。
8.行程问题的拓展:行程问题不仅可以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还可以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此外,行程问题还可以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如几何、代数等。
9.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解决行程问题。
10.教学难点:学生能将行程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
11.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讨论。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2.教学过程: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介绍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分析几个典型的行程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行程知识解决问题。
实践环节让学
生分组讨论,自主设计行程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行程问题的方法。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则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13.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概念解析、问题
解决方法、典型问题分析等。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行程问题的方法。
1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概念的理解程
度,学生能否运用行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等。
15.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基本概念,还能够
学会解决实际的行程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步作业练习题:
1.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15分钟,他的速度是每分钟500米,请问小明
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7500米。
2.小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
如果他行驶了3
小时,那么他离A地还有多少千米?
答案:小华离A地还有0千米。
3.小刚开车从C地到D地,每小时行驶80千米。
如果他行驶了4小
时,那么他总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答案:小刚总共行驶了320千米。
4.小红乘坐火车从E地到F地,全程需要2小时。
如果火车的速度是
每小时120千米,那么E地到F地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E地到F地的路程是240千米。
5.小李步行从G地到H地,用了1.5小时。
如果他的速度是每小时
800米,那么G地到H地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G地到H地的路程是1200米。
6.小王骑摩托车从I地到J地,每小时行驶90千米。
如果他用了40
分钟,那么I地到J地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I地到J地的路程是54千米。
7.小张从K地到L地,先步行了1小时,走了3千米,然后骑自行车
行驶了2小时,每小时行驶15千米。
请问K地到L地的总路程是多少?
答案:K地到L地的总路程是43千米。
8.小赵开车从M地到N地,每小时行驶70千米。
如果在行驶了1.5
小时后,他的车胎爆了,离N地还有10千米。
请问M地到N地的总路程是多少?
答案:M地到N地的总路程是130千米。
9.小杨从O地到P地,先坐了1小时的公交车,行驶了60千米,然
后换乘了一辆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的汽车,行驶了30分钟。
请问O地到P 地的总路程是多少?
答案:O地到P地的总路程是90千米。
10.小孙从Q地到R地,先步行了0.5小时,走了2.5千米,然后乘坐
了一辆每小时行驶50千米的火车,行驶了2小时。
请问Q地到R地的总路
程是多少?
答案:Q地到R地的总路程是12.5千米。
以上是本节课的同步作业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