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媒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众文化与媒介
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
20040501
中文摘要
大众文化的兴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在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判断中存在诸多的纷争。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站在精英文化的市场上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国许多学者习惯上运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理论来阐释大众文化问题。

在对大众文化界定和判断时倾向把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混为一谈。

纵观历史,通俗文化在和平时期商业社会兴起时都会占主导地位,有关通俗文化的争汉也屡见不鲜。

而大众文化是雅、俗并举的。

笔者认为,真正影响当代大众文化的是大众媒介,本研究主要从大众媒介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大众文化。

全文除了前言和结束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近代媒介的变革和大众媒介的问世。

近代媒介的变革和声像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媒介的问世使人类进入大众媒介时代。

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大众媒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达到交流目的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的问世使文化的传播的形式和特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第二部分指出大众文化是大众媒介时代的特有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在中西的发展历程表明大众媒介直接促成了大众文化的兴起。

人们面对媒介就是面对大众文化。

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基础。

大众媒介不仅是大众文化的传播手段,而且进入大众文化内层结构,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改变着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大众媒介。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笔者通过媒介分析来解读大众文化。

首先,笔者对三种传统大众文化观进行理论再思考,指出各自的偏颇之处,得出大众文化是一种雅俗并举的媒介文化的结论。

其次,对众说纷纭的“大众”做出自己的界定。

大众文化的“大众”是参与大众媒介文化接受和传播的共同体。

在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中,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敏锐的指出媒介对“大众”的异化并对大众文化报以悲观的评述;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则强调“大众”在接受大众媒介时,不是完全被动的。

大众调动自己的知识贮备和经验
在欣赏大众文化产品中,会产生意义和快感,以形成对媒介控制权的抵抗。

最后,笔者认为当前的大众文化已充分媒介化,呈现出六种显著的媒介特征:多元化、平民化、通俗化、时尚化、标准化、视觉感性化;并从大众媒介的复制性、感性化和大众媒介权利的滥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四部分从媒介的角度谈大众文化的提升。

当然大众媒介给文化带来的也不都是福音。

大众媒介受消费意识的左右,大众媒介的感性化、复制性及人为的媒介权力使用的泛滥时代造成了大众文化产品品味的降低。

从这个角度说,中西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是极为切中肯綮的。

大众文化需要提升,对大众媒介权力的控制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应注意对大众媒介的权力主体的教育和引导,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规范和监督。

同时大众文化的提升也需要精英知识分子的转向和积极参与大众媒介,参与大众文化产品的制作和传播。

精英知识分子参与提升大众文化应注意以下几点:坚持人文主义精神;对大众进行教育;遵循大众媒介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精英文化的引入。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媒介;大众;媒介特征;

Abstract
Theflourishofpopularcultureabsorbedtheextensiveattenfionofthescholarintheworld,buttheunderstandingandjudgmentaboutpopularculturearenot
unanimous。

TheFrankfurtschoolandthescholarsinBirminghamculturestudycenterthiaakthatthepopularcultureiscultureindustry。

Theycriticizedpopularcultureoiltheelitestand。

ThescholarinchinaconfusepopularcultureandpubliccultureaPublic
inthepeacepopularappearswhenthecommercial.societyhavedevelopedenough
era。

Inmyopinion,itisthemassmediathatinfluencethepopularculture,therefore,Ianalyzethepopularculturewiththemassmediatheorya
ThemaincontentofthearticleisdividedintofoursectionsexceptprefaceandaRerwards:
ThefirstpartmainlydescribestheappearofthemassmediaaWiththedevelopmentofmediaandtheappearofvisualmedia、electricmedia、computernetetc,weenterthemassmediaera。

ThemassmediaincludeTelevision、Radio、Broadcast、Newspaper、Intemet。

Theappearofthemassmediamakesthecharacterandtransmitofthepopularchangethoroughly。

Thesecondsectionof血earticleanNyzestherelationofthemassandthemassmedia。

FromthedevelopprocedureofthepopularintheWestworldandChina,IcanconcludethatthepopularcultureisaespeciaIlycultureinthemassmediaera。

The“media'’i§thecoreofpopularcultureandthefoundationofthepopularculture。

The
isnotonlythetransmittalwayofthepopularculture,butalsoaimportantpartnlass
ofthepopularmass。

Weshouldstudythemassmediainordertounderstandpopularcomprehensively。

Thethirdsectionofthearticleisthemostimportantpart。

Inthispart,IanalyzethepopularculturethoughstudythemassmediaaFirstly,thepopularcultureisamediaculturethatincludestheelitecultureandthepubhccultureaSecondly,themassisacollectiveconsistedofallthepeoplewhoparticipateinthemassmediaaThe

Frankfurtschoolpointoutthatthemassarealienatedbythemassmediaandevaluatethepopularculturepessimism。

ThescholarsinBirminghamculturestudycenteremphasizethatthemasscanproducemeaningandjoywhentheyconfrontwiththemass。

TheyconflictwiththemassmediawithmeaningandjoyaFinally,generaltosay,themediafeaturesofthepopularincludesixaspects:polybasic、civilianize、popularize、fashionable、standardize、visualizeandperceptual;Furthermore,themassmediacausemanypositiveinfluenceOnthepopularculture。

Thefourthpartistalkabouthowtoupgradethepopularculture。

ThereproductionandperceptionofthemassmediamakemanynegativeeffectonthepopularprofoundlynIholdthatthepopularshouldupgraded。

Firstly,weshouldtakesomemeasurestoconductandeducatethepeoplewhoareengageinthemassmedia:Secondly,theelitesshouldparticipateinthemassmediaextensively。

Keywords:popdarculture;massmedia;
themasses;thecharactersof也emedia:
刖吾
大众文化研究是20世纪中叶欧美的一股新兴的极富生命力创造性的学术思潮,有力地回应着激变的社会现实,探索着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社会实践。

然而,正如钟情于文化研究的英国知识分子威廉姆斯(R·WillJam)所言:“文化”是人类词汇中最为复杂的字眼之一。

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判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橘逾淮而为枳,迄今为止,尚无定论。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国许多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是因为他们把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等同。

当然有些学者采取对大众文化的辩护的姿态,然而也是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对大众文化的辩护简化为对通俗文化的辩护。

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即大众媒介在大众文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

大众媒介可把经典文化改为通俗,已经取消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

当代大众文化是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影、音像、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众媒介为大众文化的运作、流通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

大众文化的文本和意义正是通过大众传媒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离开了大众传媒这种物质载体和流通渠道,大众文化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

大众媒介的兴起使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众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的诸多特征。

技术手段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形式,而且也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内容,实际上大众媒介本身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

正如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所做的论断:媒介不是一种工具,媒介自身即是讯息,即媒介是人的延伸。

因而从大众媒介分析入手才能真正解读和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判断。

本研究正是运用文献检索、逻辑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从大众媒介分析的角度来审视大众文化。

主要对大众与媒介的关系及文化的媒介化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对大众文化形成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第一部分大众媒介的兴起
一、近代媒介的变革——报刊业的兴起
古往今来,媒介或传播方式终是渗透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现象。

公共媒介是观察文化和意识形态系统的重要窗口。

媒介的发展经历了极为漫长的过程。

由于记事和传播的需要,人类逐渐发明了笔墨纸张。

然而,在竹帛纸张书写的耗时费力,极大地限制了信息的记载传播的速度和规模。

早期的媒介的受众面的范围是极其狭小的。

文化的创造和文学的写作成为某些精英统治者的特权。

文学写作者自觉地承担着思想启蒙和道德劝戒的功能,媒介的传播形式也是自上而下的。

近代媒介更新的重大突破是印刷术的问世。

印刷术是我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

但是发明和应用印刷机大量迅速复制信息却出现在西方。

谷登堡在1450年发明第一台手摇活字印刷机。

1456年他运用这种手摇印刷机一下子印刷了200份《圣经》。

19世纪初,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一种滚筒式Koenig印刷机和轮转式印刷机相继问世。

正是包括上述技术改进在内的一系列印刷技术的革新,为媒介面向大众提供了条件。

促使真正大规模发行的报刊杂志诞生。

廉价报的诞生拉开了媒介大众化现代化的序幕。

1833年,在美国纽约成功诞生了第一份价格低廉的便士报一<<太阳报>>。

这张报纸面向普通百姓,采用商业经营手法。

随后美国有出现了纽约<(先驱报>>、<<论坛报>>、<<纽约时报>>等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著名报纸。

从1870到1900年,美国报刊数目和销量急剧上升,报刊经营全面转向商业化轨道。

美国在大众媒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代表着其他西方国家媒介改革的发展规律趋势。

二、当代大众媒介的全面问世
当代大众媒介是随着声像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的产生而全面问世的。

什么是大众媒介?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大众媒介主要指面向公众的印刷品、广播、影视、电脑网络等传播信息的介质。

关于大众媒介的定义,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大众传媒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影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

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大众媒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达到交流目的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介。

EPS,i媒介虽然在克服时空限制方面,比口头传播与书写文字传播有相当大的优越性,然而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文字信息的相对复杂性,又造成了一些识字少的人接受的困难。

声像媒介和电子媒介的诞生克服了上述局限。

与传统印刷相比,电子媒介又实现了更大的突破。

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不仅使传播速度空前的超越了时空,生动直观的声音、影像、图像使文化的受众范围扩展到社会上的每位人。

声像媒介的问世也是以一系列技术革新为基础的。

1844年电报发明者莫尔斯(S.Morse)第一次成功发送了电报讯,开启了电讯时代的序幕。

1901年马可尼(G.Marconi)成功的进行横越大西洋的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

1920年,世界上第一家电台KDKA电台开播,标志着无线电广播的诞生。

t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

开创了电视时代。

随后法国苏联美国等开办了电视台。

在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像飞跃。

1895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迎来一个自我观照的镜像世界。

随着20世纪初叶先锋派电影的涌现,1927年声音进入电影世界,信息的声音传播与图像相结合。

电影不仅可以真实地记录与复制外在现实世界,而且能够悄然潜入人的内在世界,以画面和声音外化人的主观世界,表现微妙的情感、思想和意志。

电影开创了声像媒介的新纪元。

电视的诞生使电影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而迅速普及。

电视的便捷性使其很快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流样式,当代人类交流的新工具。

20世纪50一60年代是电。

【美1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视的蓬勃发展时期。

电视机的数量剧增,电视台的数目大量增加,,美国、英国等
目的电视普及率迅速提高,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开办了电视台。

1962年,美国发射了通讯JJ星并进入了电视节目传播。

从此实况转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有线电视于19世纪50年代出现。

据统计,至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拥有经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无线、有线电视台3300余家,约为美国电视台的3倍、日本的25倍、英国的260倍;电视机的销售量超过3亿台,观众覆盖面达lO亿人以上,成为全世界名副其实的电视第一大国。

电视收看极大地覆盖、影响着当
代中国社会,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借助电视,我们可以把生动形象的、看得见、

听得着的声音画面带给全球每个角落的亿万人民,可以使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杰出的文化成果迅速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电视成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迅速发展的信息卫星技术、光纤技术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革新超了重要的作用,意义更为重大的是电脑技术的发展。

自1946年电脑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上最显著的产业。

人类社会也逐渐走向信息化。

网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媒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广告、电话、计算枧、录像等己成为日常生活的象征。

媒体天然具有传播信息、沟通大众的功能特性,随着电脑、多媒体、光纤通讯、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介正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融入大众的生活。

它犹如一条脐带,将分工日趋细化的社会连成一体,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任何人都无法避开大众传媒对其生活的影响和介入的。

“地球村”已不是科幻术语,大众媒介正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融入大众的生活,表现了人类传播能力的巨大发展,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第二部分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化一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在中西的发展历程
方兴未艾的大众文化的兴起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

它籍凭着强大的无所不在的媒介力量的支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都进行着全面的文化控制。

“大众文化”本是从西文“MassCulture”翻译而来。

目前对它的界定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大众文化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价值。

在界定大众文化之前,我认为首先应梳理一下大众文化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历程。

西方代表发达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考查大众文化在这两个世界的发展状况。

应该能帮助我们对大众文化全面的理解。

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或MassCulture)在西方原指大众的文化或工人阶级的文化。

是西方大众社会(眦sssociety,大众社会是工业化的结果,特征是庞大的官僚主义机构,强大的传媒,追求大一统)的产物。

它的发展与繁荣是同西方社会中媒介的发展变化分不开的。

大约从1895年电影兴起时就有了“大众文化”这个词今天的含义。

由于媒介技术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媒介的发展,使电报业、音像业、电影业、广播电视和电脑业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和部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文化工业,也使与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相关的大众文化有了空前的广泛性和影响力。

电视机的出现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的大规模发展更拓宽了大众文化的覆盖面,并逐渐取代广播和电影而成为大众文化领域的权威。

大众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己直接融合在一起。

电视机不仅是大众文化的媒介工具,而且它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本身。

大众文化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增加和丰富,引发了一系列大众文化形式,如流行歌皓、流行音乐、广告,MTV、服装文化等。

在西方社会,本雅明1926年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对大众文化表现了最早的关注。

但是本雅明在这篇著名的文章中
并没有明确提出“大众文化”(MassCulture)一词,他只是探讨了媒介的变革中摄影技术的发展对于文化的影响.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的概念,用来描述大众文化的过程和产品。

本雅明所谓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都是指那些以商业赢利为根本目的,以强大的媒介作为支持的文化形态。

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期资本主义阶段,或者称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的爆炸、电脑网络的扩展。

大众媒介全面介入文化,使大众文化日益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大众文化现象几乎显现了美、英、加、澳等后工业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Supermarket(购物中心)、乡村音乐、好莱坞大片、当红肥皂剧、城市酒吧、名牌服装、化妆品、广告业、电子游戏、狂欢节、NBA、汽车、连锁店等等。

这种大众文化现象充斥在西方社会的每个角落,而且从西方向发展中国家播撒。

我国当前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道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潮而呈现于国入视野中的新的文化风景线。

80年代初,港台的通俗歌曲,流行小说,电视剧涌入大陆,邓丽君的柔媚之音响遍了大江南北,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引发了大陆的武侠小说热,为精英作家所鄙视的琼瑶小说令无数少男少女如痴如醉。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西方的大众文化产品也进入我国。

到了90年代,我国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景观.从好莱坞大片到电视剧,从牛仔服到烫发头,从流行歌曲到漫画卡通,我国的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在我国迅速发展,与我国现代科技特别是大众媒介的发展分不开的。

据记载,1990年中国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59台,至1996年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就增至93台,即使在农村,电视的普及率也急剧上升,至1996年,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已达到88台。

如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我们每年的年夜饭;李勇主持的“幸运52”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赵本山的小品深入人心。

电视剧《西游记》》、《新自娘子传奇》成为百看不厌的经典。

瘁天大楼、高速公路、立交桥、Internet、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NBA、世
界杯、曰本的电器产品、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的快餐,还有时装、足球、册V等等成了大众熟悉的文化现蒙。

人们面对文化也就是面对媒介,大众文化的媒介化,已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奇观。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和我国大众媒介相伴出现的文化形态,以其多元性、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贴近普通民众的Et常生活,满足民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成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基础
通过对大众文化在中西的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大众媒介时代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扩张的文化,它的扩张正是通过大众媒介的复制和传播进行的,媒介是大众文化的必经之道。

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受众的大众化;二是文化传播途径的大众化。

在大众媒介出现以前,文化为精英和特权人物所掌握和消费。

在大众媒介时代,文化借助大众媒介实现了量的剧增,使文化真正的面向大众。

媒介的大众化使文化面向大众。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传播都离不开受众。

在改变受众的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方面,大众媒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传统媒介时代,只有很少人才是正规教育的受益者,信息的受众面及其狭窄。

在大众媒介时代,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录像、卫星通讯以及现在迅速发展中的电缆电视、多媒体、光导纤维、互联网络等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渠道。

文化承载的信息量和传播速度呈几何倍增长,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明显升高。

大众媒介可以是人们超越时空的局限,在获得信息的同时缩短与外在世界的距离。

大众媒介不仅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载体,而且大众媒介中的电视、电影、网络等本身也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之所以能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传播,主要是因为大众媒介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大众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诸多文化现象是大众媒介时代特有的文化形态,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基础。


第三部分媒介分析:大众文化的解读
一、大众文化是一种媒介文化
(--)对大众文化的三种界定理论再思考
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许多人对大众文化的概念、内涵、价值从不同角度做出自己的理解。

大体说来有三种观点:首先是认为大众文化是与精英文化相对的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

美资深评论家麦克唐纳(D.Macdonald)在《大众文化理论》一文中比较了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

他认为大众文化是自上而下的,是一种低俗的文化,大众是被动的消费者。

他说道“单凭它那无所不在的影迹,它那让人难以言尽的数量就已经足够威胁高雅文化的生机。

”4饼以他提出用“massculture”而不是“popularculture”来指称大众文化,以此来划清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界限。

我国的学者在界定大众文化时,大多持一种精荚主义的态度,认为大众文化是通俗文化或市民文化。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依赖于大众媒介、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所谓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娱乐为主要功能,并辅之以现代传播手段和经营、生产方式的文化”。


其次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大众文化观。

利维斯主义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均将大众文化视为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而产生的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商业文化,即“文化工业”。

他们认为这种文化产品的品味和质量是由技术和管理所决定的,是按资本的逻辑生产出来的。

是资产阶级统治大众的工具。

其特征是商品性、隐蔽的欺骗性。

最后是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大众文化观。

认为大众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精英。

转引自嗣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33页。

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研究》,2002年6第期。

王锩:《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青少年导刊》,2001年第1期。

文化的颠覆与解构。

“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
(二)大众文化是雅俗并举的媒介文化
笔者认为,以上的三种文化观,都有合理之处,但都又失之偏颇。

第一种大众文化观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认为大众文化是通俗文化。

但是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大众文化以影视歌为主,与大众传播媒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前大众媒介渗入到社会各个角落,还有哪种文化现象不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指出哪种文化现象为精英文化已是很难的事情。

维也纳的音乐通过卫星转播为世界各国人们欣赏;文学经典被一一搬上银幕,并被刻成光盘,在世界各地畅销。

大众媒介以无所不在的力量把精英文化变成大众文化的一种。

第二种大众文化观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并加以激烈的批判。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因其极端忽视大众文化的正面价值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无情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极端的言论被后来的多数学者所批评,他们对大众文化的界定和判断都失之武断。

第三种后现代主义者的大众文化观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但是也只看到大众文化的内容是民间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的综合体,却忽视了大众文化之所以成为大众文化的原因——大众媒介,所以对大众文化的概括和判断是不全面的。

当前大众文化与传统的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文化是大众媒介传播的文化,大众是媒介影响下的大众。

电视机、录相机、录音机进入家庭,使干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自然与由媒介负载的大众文化相连,使大众文化成为了与日常生活镶嵌在一起的组成部分,不是专门的、独立的业余文化生活。

现代科学技术特剐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导致大众传播手段的迅速普及,也导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能很快被大众熟悉和消费。

我们称之为大众文化的诸多现象是精英文化、通俗文化、民问乡土文化的综合。

因而,当前大众文化是指在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以及报纸和印刷品中广泛传播的雅俗并举的文化大众媒介文化,是大众媒介时代。

詹姆避:《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第14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