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狐文化的发展与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狐文化的发展与流变
作者:王晨峰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03期
狐因其善于变化、神通广大而又颇通人性为人们所崇拜,是中国古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信仰之一。
就狐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间文化和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言,其重要性堪与龙凤文化相媲美。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狐文化的产生与流变过程进行梳理以及对狐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演变进行介绍,使人们了解狐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为人们更深层次挖掘狐文化素材,繁荣中华多元文化做出贡献。
一、狐文化释义
狐,俗称狐狸。
依照正规说法,狐和狸事实上是两种动物。
只有狐有仙气,狸只是俗物。
只因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狐狸的形象意义,始终亦正亦邪。
自其产生以来,就与中华民族渊源颇深。
它曾经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符号和瑞兽象征,与黄鼠狼、刺猬、蛇、老鼠同为中国古代民间动物祭祀的五仙,又简称黄白柳灰。
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逐渐分化为狐仙文化和妖精文化两大文化,而后者是狐文化的主要方面。
作为妖精,狐妖为妖精群中的一个庞大分支,堪为妖精之最。
中华瑰丽的狐魅文化在不断演变中逐渐形成,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浓墨重彩、不可或缺的一笔。
即使到了今天,狐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依然有迹可循。
二、狐文化的历史发展
狐在中国有很多分类,青狐、白狐、九尾狐等。
一般认为,中国关于狐的最早记载是《山海经·南山经》中所著的“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以及《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所著的“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狐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主要是它的动物性,它以其模仿人的特性和食人的恶性令人心生畏惧,并没有太多的神话色彩。
到了战国时期,《田俅子》里说“殷汤为天子,白狐九尾”,则首次表明了狐的政治象征性。
由此引申发展出了秦汉时期的符瑞文化。
自秦到汉武帝年间,官方的瑞狐文化一直沉寂,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一直存在,例如秦末陈胜吴广篝火狐鸣发动戍卒起义,如《史记.陈涉世家》所载“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狐为瑞兽,可预兆天命。
狐鸣可引导起义之舆论效果,陈胜吴广就利用戍族的瑞狐信仰达到了起义预期的目的。
到了汉代盛行符命瑞应说。
狐作为一种瑞兽再度为人们所关注。
汉代的石刻画像以及砖画中,经常有九尾狐、白兔、蟾蜍、三足乌等列于西王母之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徵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封禅篇”》)。
狐“食人”的传说逐渐消失,“为瑞”的说法逐渐出现。
但此间也有不同的说法,例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解狐为“祆兽也,鬼所乘之”。
可见,狐的信仰并不成熟。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狐信仰则进入了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这时,不仅丰富充实了汉代传承的狐信仰,而且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反映狐信仰的传说故事。
狐媚故事为其一种。
在这些故事中,狐的媚人是中心事件。
它们时而化为美慧女性,作人妻子;时而化为伟岸丈夫,为人女婿。
这反映了狐信仰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的最突出表现是狐观念形象的突变即妖幻化神力的获得。
如《玄中记》云:“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
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具备如此神术魔法的狐妖将狐这一自然动物彻底推入人的世界。
这是狐妖人化的开端。
它使人们根据人的特牲来塑造狐化人的外观面貌和精神世界成为可能之举。
这是中国古代狐信仰历史流变的第一次重要转折。
而至东汉后期,随着人们对自身的思考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课题,变幻观念在魏晋南北朝获得登峰造极的发展。
从神灵到自然物和自然物到另一自然物的变化之上,又出现了自然物到人的变幻。
如《抱朴子内篇·对俗》中所说,“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称猴八百岁变为猿,猿五百岁变为玃……狐狸豺狼,皆寿八百岁,满五百岁,则善变为人形。
”年岁越长者,变化本领越大。
狐信仰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进一步发展。
丰富多姿的狐化人形象在此阶段的出现,充分说明了狐信仰在民间得到了普遍认可。
到了唐宋时期,人们逐步开始立庙拜狐,并流行一时。
如《朝野金载》中曾记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
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
这甚至延续到清代。
清代就连官衙也供奉狐仙,称之为“守印大仙”,民间将狐仙(狐狸)与黄仙(黄鼠狼)并称为“大仙”。
唐代以后,狐更以能幻化为人的神仙形象见于小说中。
到了元明时期,狐文化又一次有了变化,表现为神性光环的失去和妖性的加强。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三遂平妖传》中引述《玄中记》中记载狐狸变成美女惑男人、变成丈夫诱惑的说法,称诸虫百兽“算来总不如狐狸成妖作怪,事迹多端”,演出了狐妖圣姑姑、胡媚儿、左瘸儿三人兴妖作怪的一部大书。
当时的作者基于正统封建思想,说北宋王则的农民起义是妖邪,诬蔑起义领袖。
这样狐精在古典长篇小说中开始成了恶的代表,失去了其神圣光圈。
在《封神演义》中,将殷纣王宠妃妲己刻画成狐狸精。
在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同时,又把一顶“女色亡国”的帽子牢牢地套在了狐精们的头上,成功地塑造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
到了清代,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
《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著作的狐妖、狐仙的故事更数不胜数。
在清代《醒世姻缘传》中,狐精仍被视为破坏封建伦理道德的祸水。
经历了明清时期,狐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由纯情少女一变而为亡国破家的祸首,是狐狸形象的又一大转变。
经过上述的演变与发展,狐给国人留下了“妖媚”、“邪气”、“仙灵”、“神秘”、“狡猾”等印象。
至此,中国狐文化基本形成和奠定起来。
当代中国狐文化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三、狐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流变
《壶天录》中记载“南方多鬼,北方多狐,此常谚也。
”狐文化有着强烈的北方地域性特征和北方民俗观念。
而民俗具有稳定性和变异性。
狐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演变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其在北方民俗中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当代,以胡三太爷、胡三太奶为代表的狐仙家族依然被广大北方人民所信奉和祭拜。
狐文化的禁忌及庙祭形式依旧为人们所保存。
如在锦州地区以及与许多名山附近都设有狐仙庙以供人们参拜。
这一方面是民俗观念稳定性和变异性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与萨满文化的影响也有一定关系。
狐文化在今天流变的另一突出表现则是以狐为主题的电视、电影、文学作品的兴盛,以及以狐为主题的歌曲的兴起。
主要表现在:第一,出现一批以《聊斋志异》为主题内容的新影视作品。
自1987年第一部聊斋系列电影片之后,聊斋系列影视作品有了很长时间的沉寂。
近年来再度兴起,其中包含了人们对狐文化的重新诠释和解读。
如2005年的《连琐》、《粉蝶》,2007年《聊斋2-聊斋奇女子》,2015年《聊斋新编》、2016年的《青丘狐传说》及近来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在新版《画皮》中,人们一改老版《画皮》中狐的丑陋、吃人形象,塑造了一个为爱痴狂、敢于奉献牺牲的狐女小唯的形象。
近年来的影视作品中,对狐特别是青丘狐形象的塑造多以对爱情执着的仙人形象为主。
第二,出现以歌颂狐为主题的歌曲。
陈瑞在歌曲《白狐》中就塑造了一个为爱而等待千年的少女形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狐文化都与爱情题材密不可分。
但与以往文学中狐的狡诈、破坏者、迷惑他人的形象和悲剧结局不同,今天以狐为主题的爱情文学中,无论是狐的形象还是故事的结局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更有甚者,有的甚至还多少帯有褒扬狐的倾向。
如现代很多以狐为主题的网络小说和电视剧,改变了以往狐狸的悲剧结局,多以美满结局收尾,展现了狐狸对爱情的忠贞,表达了新时代下人们对于爱情与浪漫的释放与倾述。
此外,现今人们仍然使用“狐狸精”来比喻勾引男人的女人或破坏他人家庭的第三者。
这当然也是狐文化在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另一表现了。
狐狸作为具有蛊惑、迷惑男人的美女的代名词,历史早已存在。
如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写到“王夫人道:‘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至于为什么要选中狐狸?古代一直没有一个文献参考的说法。
当代人们试图为其找寻一个理论依据。
于是有人揣测,狐狸精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媚兽”,是因为在兽类中,狐狸的外貌形态比较符合中国传统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要求。
无论怎么解释,狐狸的出类拔萃,是古人情感选择和审美选择的结果。
而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到现代,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狐文化的又一个流变,就是与狐有关的经济产品的出现。
如狐狸吊坠、狐狸面具的热销。
这大概源于古代汉族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古代人们把心月狐作为汉族神话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受了当代网络文学的影响,人们希望以来收获自己的美好爱情。
正如有学者曾说,“中国人信仰多神,祀龙以求雨,祀娘娘以求子,祀财神以获厚利……”然而狐仙却并无固定职司,几乎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狐文化虽与龙凤文化同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禁忌等多种原因,一直不入正典,屡遭绝禁。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狐文化的迷信色彩逐渐消失,而作为一种信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对待狐文化,我们应该把握其演变规律去粗取精,古为今用。
传承其优秀的文化寓意,发掘其重要的文化题材,丰富繁荣多元文化市场,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