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目录】
第三章,1500-1800年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零、中世纪的西欧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1.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2.新航路开辟。
①原因。
②条件。
③过程。
④评价。
3.早期殖民扩张。
①原因。
②过程。
③影响。
二、文艺复兴
⒈背景。
⒉人文主义。
⒊意大利文艺复兴。
⒋文艺复兴的扩展*。
⒌评价。
三、宗教改革
⒈背景。
⒉马丁路德改革。
①原因。
②主张。
③评价。
⒊加尔文改革。
⒋英国宗教改革。
⒌影响。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零、中世纪的西欧
1.政治。
1】主要国家。
西罗马帝国灭亡,兴起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后演变为查理曼帝国,843年一分为三,东北部发展为德意志,中南部发展为意大利,西部发展为法兰西。
日耳曼人支脉盎格鲁-撒克逊迁入大不列颠,9世纪形成英吉利王国。
13世纪,中央集权兴起,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相继统一,加强王权,但德意志始终四分五裂。
2】封建制度。
实行层层分封,形成公、侯、伯、子、男几个等级爵位,国王和大封建主还封有大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武装力量,但西欧盛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造成长期分裂割据。
3】封建等级代表制出现。
13世纪英国形成上下两院【上院贵族僧侣、下院乡绅市民】, 14世纪法国出现三级会议,贵族、高级教士、城市富商联合斗争,限制国王权力。
2.经济。
1】封建义务。
附庸对封建主有进贡、效忠、送礼等义务。
2】封建庄园。
自给自足,城堡,教堂。
3】城市兴起。
11-12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意大利的弗洛伦萨、威尼斯等,法国的巴黎、马赛等,英国的伦敦等,德意志的科隆等。
手工业发展,行会发达,市民阶层形成,手工工场主、商人、银行家等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同封建主斗争,许多城市获得自治。
3.文化。
1】教会势力发展。
5-6世纪,随着西罗马帝国灭亡,教会势力迅速增长,建立教皇、大主
教、主教、教士等严格的教阶制度。
8世纪形成罗马为中心的教皇国。
蛮族国家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通常借助于教会势力,请教皇为自己加冕,使自己的统治神圣化合法化,于是,教皇成为“万王之王”。
罗马教皇经常干预各国统治,废黜国王,仲裁各种争端。
教会垄断文化,对异端思想和文化进行残酷镇压。
2】大学兴起。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重新兴起,很多城市共和国建立大学,研究学问,传播文化。
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是西欧承接贸易成本过高、企图直接在东方市场进口商品而另辟蹊径的贸易行为,它的成功改变了国际贸易格局,西欧真正向近代转型就此开始。
人类社会古代的几大文明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
到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地域性分散发展的历史开始改变。
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农业革命”,使人类的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世界上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中心。
在几个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早期呈点状分布的独立文明群落,逐渐发展成较大范围的文明区域。
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高山、大河、海洋、沙漠的阻隔,加上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使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
尽管也有一些从民间到官方、从和平方式到战争方式的交往,但接触和交流都十分有限。
在欧亚大陆和北非地区,全球形成了古代五大文明摇篮: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沿岸地区。
世界产生了五大区域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各个区域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基本处于隔绝状态,文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使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①条件。
技术进步;分工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四大发明传入推动;自然经济瓦解。
②表现。
14-15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随后是尼德兰、法国、英国一些地区。
在城市,作坊主脱离生产专事管理经营演变成资本家;包买商组织小生产者生产,形成手工工场;为市场生产的资本主义农业出现。
③影响。
推动新航路开辟,为工业革命提供条件。
资产阶级思想产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相继出现。
资产阶级形成、壮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荷兰、英国、美国、法国相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2.新航路开辟。
①原因。
1】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需求东方商品、市场、原料。
2】政治。
葡萄牙、西班牙积极向外扩张。
阿拉伯商人、威尼斯商人垄断地中海东部商路,奥斯曼帝国崛起征收重税。
3】社会。
《马可波罗游记》的夸张宣传,黄金热流行。
西欧商人企图建立直接同印度、中国建立商贸联系。
4】文化。
基督教企图征服世界。
5】目的。
为了与亚洲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和两班牙分别组织了向东和向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欧洲对东方的贸易一直是转口贸易,经过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倒手,香料的价格一般要提高8一10倍以上。
②条件。
1】政治经济。
葡萄牙、西班牙统一,中央集权加强,有能力支持。
2】技术。
造船、航海、绘图等技术进步,罗盘针、火药的传入改进,地圆学说重新流行。
③过程。
1】欧-非-亚航线。
葡萄牙王室支持,1487年,迪亚士(约1450-一1500)发现好望角。
1497-1498年,达·伽马(约1469—1524)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当达·伽马船队返回葡萄牙时所贩的香料获利巨大。
2】欧-美航线。
西班牙王室资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约1451-1506)相信地圆说,计划从欧洲向西航行到达亚洲。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
哥伦布自己始终认为是抵达了印度,并把当地人称做“印第安人”(印度人)。
他又三次西航,到达美洲的许多地方。
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哥伦布到达美洲不久,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来到美洲,指出这是一块新大陆。
后来,这块大陆以其名字命名,即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3】】欧-美-亚航线。
1519年,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葡萄牙贵族麦哲伦(约l480-1521)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到达亚洲。
历时三年,船队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④评价。
1】全球化肇端。
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从彼此隔绝、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2】世界市场出现。
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
联系,不仅把各大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也将欧洲的产品运往各地销售。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欧洲出现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陆一端的西欧开始崛起。
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西欧出现了商业革命。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贩卖黑人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大量的白银流入欧洲。
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增强了资产阶级实力,封建贵族衰落,资本主义经济加速发展。
4】殖民扩张开始,对美洲、非洲、亚洲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在亚洲,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在美洲,殖民者一方面大肆屠杀印第安人,一方面开发美洲。
在非洲,贩卖黑人,造成当地更加贫困。
5】其它影响。
促成了地理大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打击了教会说教。
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物种的交流【甘薯、马铃薯、玉米、花生、烟草、可可、向日葵、四季豆、番茄等——麦子、水稻、甘蔗、葡萄、马、牛、驴、骡等】。
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从此,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3.早期殖民扩张。
①原因。
对东方商品的大量需求;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
②过程。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相继登场。
1】西班牙、葡萄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殖民掠夺。
16世纪初,葡萄牙先后在非洲和亚洲沿海建立了许多据点,包括澳门,美洲只有巴西,控制通往东方的交通咽喉及商路,凭借着武力垄断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贸易达一个世纪之久。
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帝国,在亚洲只有菲律宾,他们屠杀印第安人,掠夺金银矿藏,建立庄园、种植园。
2】荷兰。
17世纪,荷兰成为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的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带动了荷兰的造船业和运输业,它拥有的商船达l万多艘,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17世纪上半叶,荷兰逐步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在政府的支持下,组建大型商业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在亚洲,他们成立了资本雄厚的东印度公司,取代葡萄牙人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曾一度侵占中国的台湾。
在美洲,成立了西印度公司,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今美国纽约)为中心的“新荷兰”。
3】英国。
A.海外贸易。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参与海外贸易、从事海盗劫掠,以致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
17世纪初,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印度出产的香料、棉织品和丝织品贸易,独占了从好望角至麦哲伦海峡整个东方的贸易及殖民活动。
B. 殖民扩张。
1607年,英国在北美洲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英国商人建立奴隶制种植园,攫取了巨额财富。
在东方则把矛头指向印度,1613年,英国商人在印度设立商站,逐渐向印度内地渗透。
17世纪上半叶,英国海外扩张主要向三个方向发展: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开发、纽芬兰湾的渔业开发和北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另外,英国还在北爱尔兰进行拓殖活动。
C.殖民争霸。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为了夺取贸易优势和更多的殖民地,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
17世纪中期,英国打败荷兰。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4】三角贸易。
原因。
欧洲的扩张从开始起就建立在强迫劳动和奴隶制之上。
由于美洲当地人口急剧减
少,殖民者很快转向从非洲进口奴隶。
到18世纪,美洲的非洲奴隶中有3/4是由英国人贩运过去的。
概念。
黑奴贸易是英国对外贸易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
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东西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原棉、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
运回的黄金和象牙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
评价。
三角贸易以黑奴贸易为中心,把欧、亚、非、美各洲的商业以及英国的工业同国外市场全部联系起来。
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同时,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然而,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
③影响。
1】对欧洲。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为工业革命准备市场;增强资产阶级力量,推动资产阶级运动和革命。
重商主义成为西欧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
2】对非洲美洲亚洲。
灾难,掠夺,造成落后;客观上带去西方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
3】对世界。
加强联系,奠定欧洲为中心世界体系基础。
4】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真正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金银,所以应扩大贸易顺差,从他国获取金银。
如何取得贸易顺差?简而言之,就是奖出限入。
一方面,对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其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让进口商获利甚少或无利可图,迫使他们放弃进口。
采取这些措施,国家会受益匪浅,不仅可维持王室和政府的开支,改善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市场和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国库会日益殷实。
进入17世纪后,重商主义发展为奖励工业生产,进一步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
二、文艺复兴
中世纪只有天主教会和附属于教会的经院哲学、教会认可的艺术,没有民间文艺能够公开传播。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需要自己的文化。
于是就有先是宣传古代希腊罗马文艺,然后是模仿古代文艺,然后是创作自己的文艺。
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曾经一度陷入“黑暗时期”。
在那个时期,辉煌的古典文明遭到日耳曼人沉重的打击,而新的文明尚未产生。
基督教在一个人们普遍感到绝望的混乱时代里赢得了人心,树立了权威,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相矛盾的。
⒈背景。
1】经济。
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直接条件。
2】政治。
意大利城市共和国之间竞争,以及与欧洲其它地区的竞争,重视人才,相对宽松。
3】文化。
教会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祈求来世的幸福。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新宣传,很多内容适合资产阶级口味。
4】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
当时意大利一些城市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主张,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⒉人文主义。
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
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使人们从神学桎梏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神秘主义中解放出来。
⒊意大利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1】前三杰。
薄伽丘(1313—1375),佛罗伦萨人,创作了许多优秀小说和诗歌,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
《十日谈》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它以辛辣的笔调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薄伽丘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开创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时代,是文艺复兴艺坛三杰。
2】美术三杰。
达.芬奇(1452—1519)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他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他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米开朗琪罗(1475—1564)的创作专注人体,他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1483—1520)以擅长画圣母像而著称,他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
拉斐尔被称为“画圣”,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西斯廷圣母》。
⒋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时,西欧大陆的文艺复兴之风吹到了英国,造就了一位卓越的戏剧家——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莎士比亚(1564—1616)。
他在《哈姆雷特》中精心塑造了男主人公哈姆雷特,由歌颂爱情自由到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法国有拉伯雷《巨人传》,德意志有伊拉斯谟《愚人颂》,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⒌评价。
1】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打击了教会的统治,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宗教改革
指的是改革罗马天主教教会一统天下的制度,罗马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阻碍各地区的发展,各地区兴起反叛运动,要求建立与地区发展相适应的教会,于是就有德意志、瑞士、英国等地的宗教改革,法国宗教改革冲突激烈,没能建立统一的新教,而是天主教占优势。
⒈背景。
1】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中世纪的时候,基督教会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中心,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来分别称东正教和天主教,活动范围分别主要在欧洲的东部和西部地区。
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土地的三分之一,获取大量的封建地产收入。
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
由于当时各国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
人们从出生到去世,每一件事情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教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奢靡的生活,从西欧各国搜刮了巨额财富。
许多教士和僧侣奢侈腐化,荒淫无度。
天主教会将反对它的人斥为“异端”,并建立了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2】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自己的宗教。
造纸术、印刷术发展,为文化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
3】政治。
民族国家兴起,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独立发展。
4】文化。
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打击了教会权威。
5】德意志。
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掠取了大量的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⒉马丁路德改革。
①原因。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派人到德意志地区向教民大量兜售赎罪券。
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他在当地教堂门前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主张。
教皇无权赦免罪行,只有上帝才有赦免权;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反对教会的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主张因信称义【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
帝直接对话。
路德强调,《圣经》是为了宣布基督徒是自由的,对基督徒来说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
《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
③改革。
1】性质。
在马丁·路德的引导下,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展开,这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2】过程。
各地反对教廷,路德与教皇决裂。
路德翻译《圣经》推动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3】结果。
德国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会,不受教皇管辖,废除教阶制度,礼拜仪式使用德文,一切仪式从简,允许神职人员结婚。
建立起人人有权读《圣经》、人人可以通上帝的“廉价教会”。
改革后的宗教称为“新教”。
由于新教大体按路德的主张进行改革,又称为“路德教”。
⒊加尔文改革。
1】经历。
加尔文(1509-1564)出生于法国,因宣传马丁·路德的主张遭法国天主教会指控为异端,被迫流亡国外。
1536年他发表了《基督教原理》,是加尔文毕生研究新教和在日内瓦从事宗教政治活动的总结,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
1541年后,加尔文领导日内瓦的宗教改革运动。
2】主张。
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反对盲从天主教会,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加尔文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
加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话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这就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
先定论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3】改革。
日内瓦新教会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新教会教职由选举产生,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
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制定了严格的道德标准,不许唱歌、跳舞、赌博、吵架,要求人们过节俭的生活。
严格控制市民的生活,积极迫害“异端”,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和解剖学家塞尔维特就因为不同意加尔文的观点被处以火刑。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很快便传播到欧洲的许多地区,称为加尔文教。
⒋英国宗教改革。
1】原因。
16世纪初英国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王权专制统治加强。
亨利八世之妻凯瑟琳是西班牙公主,年逾40没有生子,亨利八世决定离婚再娶。
按照当时教会规定,此事须经罗马教皇批准。
教皇拒不批准亨利八世离婚、再娶,亨利八世遂决定与罗马教皇决裂。
2】内容。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
同时还宣布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
亨利八世还下令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重申《至尊法案》,要求所有神职人员必须宣誓效忠国王。
并通过了《三十九条信纲》,标榜信仰得救,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标准。
2】作用。
英国宗教改革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
改革后的英国民族教会称英国国教。
促进了英国民族的形成。
加强了王权。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⒌影响。
1】性质。
资产阶级建立自己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运动。
2】作用。
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