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疏导漫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德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疏导漫谈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之育。在德育工作中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疏导,对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相关理论为支撑,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中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作了肤浅的概述。

关键词:德育;中学生;心理疏导

作者简介:后国宏,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7级教育管理教育硕士。

在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从属于德育工作,而德育是教育者将外在的社会思想言行规范转变为受教育者

内在的精神财富,形成个人的性格特质。品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过程,必

须有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参与。因此,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

的培养过程,知、情、意、行均是心理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与心育的对象都是学生,他们共同服务于年轻一代的讲课成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服

务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

笔者认为“德育”与“心育”两者关系密切,让德育工作中渗透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则会产生积极效果,且两育双收。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概述

一般来说,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有人称之为“狂飙期”或“极不稳定期”。在心理发展上自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

和频繁的冲突。

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自我意识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处于青春期尚未完成的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十

分引人注意。表现为从开始比较单纯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够自觉进行自人十分关心和同情,但同时可能毫无理由地欺侮弱小同学,或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发泄不满;有时对人积极、热情,有时又羞于表现对别人的好感。这种表现与过分冲动和不能自制密切相关。

其次,是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动,希望体验纯洁的爱情。性的成熟对于青春期的重要性不

仅在于生理本身的变化,更在于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性成熟直接

导致性意识萌动产生对异性的倾慕,对异性的迷恋、需求,需积极疏导。

二、大禹治水策略之启示--疏导

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中国连年大雨,大水经

年不退,中华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之中。禹承其父业,继续治理洪水。他吸取了他父亲

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策略最终制服了水患。

笔者受大禹治水的启发,把“疏导法”引用到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颇为有效。

我们的教育实践长期以来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实际上,学生的

好多问题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或者说好多问题不能用德育的手段(灌输、模仿和规范)来解决,而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就是在用德育的手段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即把实际上

的心理问题却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解决;所以往往不能解开学生的心结,学生不服或感到委

屈甚至产生另外的负面效应。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

成负担。

笔者认为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心理疏导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

它能有效调节不良情绪,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成功的疏导必须因人、因事、因时、

因境制宜,应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促使疏导成功。

三、正确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

1.换位疏导法

所谓换位就是让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有的时候,一些学生自己以前认

为难以理解的做法或言语就会想得通了,遇到的事情也就能够更好地解决了。

强在班里经常惹是生非,上课不时的弄出声音来,经常影响老师上课,影响同学听课,

老师和同学都对此很烦。笔者批评了强几次都无济于事,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笔者特意

安排强担任小组长,管理一个组的成员。笔者制定了严格的小组评比规定,每周评出三个优

胜小组。笔者特意地找该小组的两个成员说话,甚至有一次佯装吵起了架,弄的强不甚烦恼,找到笔者说他们好胡闹、说话,管他们也不听。笔者又告诉这两人,强管理时要服从管理。

笔者的这两名内线在强的教育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师在遇到较难管理的学生时,为了克服散漫的不良心理,可采用“角色换位法”,使其

亲身体验一下这种不良心理所带来的烦恼、愤怒等不良感觉,进而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

造成的伤害。

2.暗示疏导法

所谓暗示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笔者班里有一位反应灵敏,善于独立思考而又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早恋了,而且他又是一

名班干部。根据目前早恋的特点,现在的中学生已不能从强调“名声”与责任感的角度进行教育,而应从新的角度切入。笔者尽量将事情缩小--不扩大知情面(既没告知家长,也没告知

其他任课老师),笔者与处于早恋中的他在校园中散步谈心,指着花坛上的花意味深长地说;“自然界的花儿都按时开放。其实人类也一样,青春花蕾的开放也不能任意提前,否则这花儿就开得不艳、不香,更谈不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结果那位学生干部心有灵犀一点通表示领会了教师的心意。由于这名学生比较自觉,处

理效果比较明显,从那以后他没有继续过度交往,中考也取得理想的成绩。对早恋心理的疏导,重在使青少年能正确地驾驭自己的感情,理智地处理这类对他们来说为时过早的问题。

3.激励疏导法

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期望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力量。

学生芳在班里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内向,比较肥胖,心理觉得除了学习,自己都不如

别人,特别是现在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每日下午都有长跑运动锻炼,芳在内心产生了自卑

心理。笔者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安排芳担任一个长跑小组的组长,让她带好这个活动队。芳坦言自己曾经梦想和别人一样苗条,可是多次努力未果。笔者说你一定行。只要你积

极主动、认真组织,老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一学期下来,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心中的

梦想,变得自信了,她所带的活动队还被评为优胜小组。

4.公平疏导法

美国行为科学家斯塔西·亚当斯认为: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

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坚是笔者班学习中游的学生,在单元测试时不如别的同学分数高,产生了自卑的心理障碍,觉得比别人矮一头,让别人瞧不起,整天闷闷不乐,没有丝毫的学习兴趣。笔者了解到

这些情况后,采取了一个公平的竞争方式。让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组成对手,在单元测试中

一决胜负。每次单元测试后,可根据成绩遴选对手,在下一单元中再决胜负,两次考试后,

逐渐变得爱学习了。

当学生在学习上不能摆正自记的位置,总与学习好的学生比拼,久而久之会伤害自尊心,进而形成一种懒惰的习惯。此时教师要合理巧妙的引导学生从这种困境中走出,设计好良好

的班级氛围,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摒弃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逐

渐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当然教师在当中一定要强调公平,乐观竞争,即使失败了,也要从中吸取教训。

5.同伴互助疏导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体验,认为知识是在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同龄学生大多数时间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

比老师更清楚班内任何事情的原委,彼此了解对方,加上他们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容易交流、沟通。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老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进行疏导。个别学生出现的心

理问题,要借助班干部的力量个别疏导,如果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则利用班会、团会的时间,把学生中的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大家讨论。例如:“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你是怎样与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