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作品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10分(10道题*1)
1.鲁迅文学创作的两大题材:农民与知识分子的生活
2.鲁迅文学创作的主题:
a.揭示封建社会与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
b.揭示中国人落后的国民性
c.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3.郭沫若
评价:诗人,剧作家
作品:诗集:1.第一部诗集《女神》——浪漫主义巅峰
*其中含有《凤凰涅磐》、《天狗》、《炉中煤》
2.*其他诗集:《星空》、《前茅》、《恢复》、《战声集》
历史剧:1.《卓文君》、《王昭君》、《聂莹》、《蔡文姬》、《武则天》
2.*《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4.茅盾
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作品:第一篇小说《幻灭》(1927年首次使用“茅盾”笔名)
另有《林家铺子》:、《子夜》——标志着茅盾创作的一个高峰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第一部长篇)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唯一剧本:《清明前后》
*《第一阶段的故事》、《风景谈》、《白杨礼赞》、《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走
上岗位》、《锻炼》
5.“子夜”的结构1分
第1章:序幕
第2-3章:开端
第4-16章:发展
第17-19章:高潮、结局
6.老舍
幽默风格的形成:《老张的哲学》(1924-1926年英国)
初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英国期间对“国民的劣根性”(1926-1929)
标志着老舍幽默艺术的成熟:《离婚》——长篇小说(1933年)
作品:《我这一辈子》写一个“臭脚巡”一辈子不断走下坡路的人生经历。

《月牙儿》写社会底层的一个少女因生活所迫沦为暗娼的故事。

(短篇)
*短篇:《断魂枪》长篇:《二马》骆驼祥子
7.曹禺
“三大杰作”:《雷雨》、《日出》、《北京人》
“四大杰作”:《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五大杰作”:《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家》
*其他作品(包括合著):《全民总动员》、《蜕变》、《正在想》、《镀金》、《家》、《罗密欧与朱丽叶》、《桥》、《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8.曹禺话剧在创作中所受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希腊悲剧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影响。

易卜生的影响。

奥尼尔的影响。

契诃夫的影响。

9.张爱玲
作品: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传奇》
散文集:《流年》
*其他作品:《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霸王别姬》
10.汪曾祺
作品:《受戒》
*其他:《邂逅集》、《羊舍的夜晚》、《骑兵列传》、《受戒》、《大淖记事》
11.顾城
诗作:《生命幻想曲》、《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12.王安忆
作品: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
*其他作品:《雨,沙沙沙》、《长恨歌》、《岗上的世纪》、《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
13.于华:先锋小说代表人物
二.名词15分(5道题*3)
1.幻灭小说:
在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作家对革命的失败而产生了幻灭感,创作的小说悲剧色彩较为浓重,人物的追求从失败而告终,表现了作家的幻灭情绪。

较为典型的作品有《幻灭》、《动摇》和《追求》,叶绍钧的《倪焕之》,柔石的《二月》
2.激愤小说:
在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作家在敌人血雨腥风面前表现出愤激之情,产生了要求复仇和拼命的情绪,往往在作品中描写了带有疯狂性的冒死一拼的行动,如蒋光慈的《菊芳》、《野祭》、《丽莎的哀怨》、《最后的微笑》,巴金的《灭亡》等。

3.九叶诗派:
或称“中国新诗”派,是指40 年代出现的一群具有现代主义诗歌倾向的青年诗人。

“九叶”之名得自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其中收录了穆旦、唐祈、阵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辛笛、袁可嘉等九位40年代诗人的诗作。

4.样板戏:
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在激进文艺思想指导下,在全国盛演的以京剧现代戏为主要构成的剧作。

《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等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等,因其在当时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全力倡导,被称为“样板戏”。

同时“样板戏”也成为一种文艺思潮。

是有着特定的政治、文化等明确目的的文艺运动。

5.“二革”创作方法:
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指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是激进化的文艺思想的产物。

“二革”创作方法在文革期间成为了创造“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指导原则。

创作方法应多种多样与内容相符合。

片面强调某些创作方法会导致创作的单一、单薄,是不符合创作规律的。

6.“三结合”的写作方式:
指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盛行的“领导出思想、作家出技巧、群众出生活”的写作方式。

这种写作方法是违背艺术规律的。

7.“三突出”创作原则: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江青在文革中领导戏剧创作时所倡导遵循的创作原则。

其具体内容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三突出”创作原则违背艺术创作规律,导致了创作的程式化、公式化、脸谱化。

是文艺为政治服务的产物。

8.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

代表人:顾城,舒婷,北岛。

三.连线20分(2道题*10)
1.现在散文五家
1)周作人:言志散文
2)冰心:冰心体
3)朱自清:抒情散文
4)郁达夫:行旅散文
5)何其芳:独语体
2.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林白《子弹穿过苹果》、《一个人的战争》
陈梁《私人生活》
王安忆《雨,沙沙沙》
四.简单20分(4道题*5)
1.市民形象系列(举例子)
A.“老派市民”形象系列: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方面的批判。

B.“新派市民”形象系列:是老舍嘲讽的一种新潮而又浅薄的角色。

C.“正派市民”(理想市民)形象系列:老舍写理想市民是为了探索文化转型的出路,理想市民性格,侠客+实干家
D.“城市贫民”形象系列:祥子
2.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不用解析)
A.《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

B.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

C.促进了大型多幕剧戏剧的发展。

3.沈从文的文化选择(“非都市而颂乡野,扬卑贱而抑豪绅”)
在30年代的文坛上,沈从文的田园小说蕴含着独特人性,理想和文化追求,那就是“回归自然”。

沈从文是以自然文化为价值尺度。

“自然”是与“人为”相对应的。

这种自然文化理念,具体到沈从文小说之中,可以用两句话加以概括,“非都市而颂乡野,扬卑贱而抑豪绅”,沈从文站着在自然文化的立场上,讴歌乡野人生,批判都市文明,沈从文的都市小说,都是以自然文化为价值尺度,对都市文明进行嘲讽和批判。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往往是对乡土人生的道德赞歌,在沈从文笔下,乡土人生虽然也存在着痛苦和不幸,但是却充满着道德光辉,生命力量。

那些乡土社会的男男女女,要么淳朴善良,要么单纯,但都洋溢着旺盛饱满的生命力。

4.赵树理的文学贡献与局限
贡献:
(1)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作品如赵树理的小说这样,能直接融入到广大普通农民的文
化生活中去。

他的小说回应了新的社会实践,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的问题。

他对农村中新人的塑造,他对新的政权基层组织严重不纯的状况的揭示,他对新的时代农村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描写,为农村写作提供了新的经验。

(2)把中国传统的评书改造成为现代小说,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五四”白话小说的民族化。

局限:过分强调中国民间文化的传统,对“五四”开创的新文化传统认识不足,与西方文学的隔绝限制了赵树理的艺术视野,束缚了他的艺术手脚,使他很难更为深广地表现中国农村的历史变革,很难在一定的篇幅里展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宏大的场面。

如《李家庄的变迁》5.汪曾祺的小说特点
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6.舒婷诗作的特点
(1)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的诗人。

(2)舒婷的诗表现出一种甜蜜的忧郁,一种感伤的希望,形成一种深情柔和的诗风。

(3)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温情与包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4)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

(5)舒婷的诗有较强的宗教色彩。

7.王朔“大众文化”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消费与娱乐
不但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

采取一种适应“商品社会”需要的策略。

第二,批量与复制
大众文化不讲独创性,只讲时效性。

创新就等于独特,独特就会失去大众。

第三,利用大众传媒
8.穆旦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解释2分)书中P166-168
(1)“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诗歌的主题分析,诗歌史主情的,其主题往往不像其他叙事类的作品那样明显,可以简扼的提取归纳。

所以这里的归纳也是为了方便论述与把握。

阅读诗歌时,应当注意不能做过分的条块分割。

(2)“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除了以名族、时代为书写主题的诗作外,更具有穆旦个人特征的一类诗作,是对自我、现实乃至整个历史、真理的黑暗卡问
(3)“残缺的我”
对人生痛苦、矛盾及荒谬性的艰苦开掘,使穆旦诗中的“自我”形象也呈现出高度紧张的现代特征。

五.论述35分(两道题:10+15)
1.《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结合作品)15分
表现的深切(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参考)
1)题材的更新: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
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提问:鲁迅为什么特别注意表现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生活?
(两大原因:一是熟悉,二是启蒙的需要:知识分子是先导,农民问题是中国最大
的问题)
2)思想的深刻:重在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

农民的愚昧麻木知识分子的软弱无奈吃人与被吃
3)小说独特的情节,结构模式。

补充:复调小说的创作
一篇小说具有两个以上的主题
格式特别:
突出中国传统小说的格局,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

每篇小说一个新样式。

日记本、手记体、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人称交错使用,正叙、倒叙,选取一个生活场景,选取生活的横断面,几个场景的拼接……
融诗歌、散文、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炉,进行小说文体实验。

注重细节描写,以出色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表现时代特征。

2.如何客观辨证地评价样板戏(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及其缺陷)20分
1)其前提是:
A.样板戏是中国特定时期文化语境下的产物。

B.样板戏是江青所代表的政治权力领导、参与和艺术家(编剧、演员)的艺术创造、
以及观众在其中所发挥的客观作用的共同产物。

2)样板戏的艺术成就:
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

(成就的取得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样板戏多为原有戏剧的改编,具有很好的基础。

二是艺术家遵照艺术规律的潜心创造。

三是观众的独特作用)
如:在写实与虚拟的结合方面有较成功的尝试
打破了主演体制,使人物塑造成了核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欣赏习惯,对刻画人物性格也有一定作用。

在人物塑造上有李玉和、李铁梅、阿庆嫂、郭建光、杨子荣等深入人心的英雄人物呈现。

在音乐的配器、旋律、唱腔上有一定创新。

在京剧的“念白”中,较以往有个性化、通俗化、生活化的进步。

客观上为化“雅”为“俗”,为京剧、芭蕾走向大众化做出了贡献。

3)样板戏的缺陷
在当时的文化语境,在江青等的横加干涉下,样板戏创作总体上是按照政治化、观念化、阶级化、程式化去进行的。

剧作遵循江青一类的“三突出”创作原则,以政治需要出发“主题先行”;着意写禁欲式的阶级斗争;塑造“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阶级仇恨成为样板戏的情感特征;
题材狭窄单一等。

3.雷雨的个物形象分析20分
1)作者的创作本意、写作主旨:
第一,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渲泄,是作者寂寞、痛苦之情的抒发,因而,并非预先定下了一个明确的主题。

第二,作者的本意是要表现宇宙的残忍,人世间的冷酷。

2)思想意义:
(1)从家庭层面说,《雷雨》表现了家庭的悲剧、家庭的罪恶。

(2)从阶级层面说,《雷雨》表现了阶级的对立,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

(3)从社会层面说,《雷雨》表现了社会的冷酷。

(4)从人生哲学层面说,《雷雨》表现了宇宙的残忍、人类的命运悲剧。

3)人物形象的分析: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

蘩漪与周朴园一样,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

蘩漪典型意义:揭露了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压抑,践踏人性,蔑视人的尊严的罪恶,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尊严、权利的深沉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使剧本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侍萍是旧社会下层妇女,她纯朴善良,顽强有骨气,在她一生的遭遇中,集中表现了下层妇女所受的深重苦难。

4.以《天狗》为例看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15分
历史隔膜:《女神》的文学史评价与普通读者评价之间的距离
重视作品——读者间的互动,利用三步阅读法,回到历史现场。

对《天狗》的第一直觉印象:一股暴躁凌厉的情绪,对现实强烈的破坏欲及渴望张扬个性的激情。

回到“五四”,投身处地:充满个性解放的理想和建设新未来的热情,然而面对千疮百孔的现实无从着手,无所适从的心理焦灼。

名理分析:《天狗》火山爆发式的内在情感,充分体现了五四一代追求个性解放的新青年们渴望摆脱个人的抑郁和社会的压制,满足了他们尽情渲泄个人情绪的愿望,这种创作因此具备了先锋性,《女神》也因此成为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

着眼于作品的特定时代及特定时代读者的心理需求,从作品的整体审美出发,感受作品的文学史价值。

注意:
1.*号题是了解题,主要作为了解,不用死记硬背。

2.选择题中加粗字体的内容作为重点掌握部分。

3.如有错别字或少打/打错的题请大家多多见谅。

4.祝福大家这科都过。

O(∩_∩)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