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心态”——中国哲学视域下的自然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与“心态”——中国哲学视域下的自然观
作者:韩松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4期
摘要:当代人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态严重失衡的时代,基于此,哲学领域对这一危机
给予广泛的关注。
从传统到后现代,从“生态哲学”到“有机哲学”,以及最近很热的话题
“有机马克思主义”,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反思。
而中国的传统生态哲学智慧为当代世
界的生态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渊源,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给
予了方向上的指引。
关键词:生态;心态;哲学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1-0-01
人类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就试图把自在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自然在改造中遭到破坏。
同若
干年前我们对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的担忧相比,今天的情况已经更加严重。
“生态文明建设”、“世界气候大会”、“有机马克思主义”、“地球危机”等议题的出现证明了人类对自
然问题的担忧。
面对着这样的现状,需要我们对人与自然的这种相处方式予以反思。
一、当代生态环境之殇
对于当前的环境,很容易想象它的状况。
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大,农村土地越来越少,由于
农药的普及,连昆虫都快成了稀有生物。
抱怨着身边越发拥挤的交通的同时,我们无暇欣赏身
边的风景,而所谓的风景也大多是人工的自然,在一片片草坪上,看不到蝴蝶,看不到昆虫,
这只能叫绿化,不能叫做生态。
由于气候反常带来的各种病症不断出现,资源越来越匮乏,资
源的分配也越来越不平衡等等,生态问题成为了人类的安全和稳定所必须面临的威胁。
这究竟
是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呢?
人类目前所走的道路,到底是通往应然与必然的必由之路,还是重蹈恐龙的覆辙?人类与
恐龙不同,人面对自然并不被动,更有反思能力,虽然我们不能绝断的说目前的生态问题就是
人类自己造成的恶果,但是我们必须反省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行动,人类也到了要认真反
省自己的时候了。
二、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之思
在世界众多思想流派当中,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生态思想资源,或许能为人类提供智力支持。
首先,道家的哲学思想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这句话语,至少含有以下两层非常重要的意思:一是包括人在内万物都是由道所生。
道就是自然,是世界原初的样子,就是宇宙的自然法则,
人应该对自然由敬畏之心。
二是万物生存的方式要“和”,“不和”就会威胁人类的生存,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对于人类“役于物”也发出过警告。
被外物包
括科学尤其是科学所奴役,就失去了“和”,就违背了规律。
其次,儒家的哲学思想也阐述了对待自然的态度。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兴焉,百物
生焉。
天何言哉”。
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在道德领域亲近自然,不与自然敌对。
《周易》
说“生生之为易”,天地既以生生为大德,就应该为了子孙后代考虑,用可持续的心态减少对
对自然的毁坏,减低对能源的消耗,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会生生不息。
三、“心态环境”之径
与其说生态环境,不如说是“心态环境”,只要人类的思想认识到位,生态环境才能从根
本上得到解决。
人类和动物不同,动物没有心灵上的自然道德,所以,它没有义务也不可能担
负对于自然生态的责任,而这恰恰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长时间纠结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把自然当做敌人,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摧毁它
也毫不怜惜;如果我们把自然当做可供人类使用的工具,那么我们或许会对自然资源的日益减
少报以同情与惋惜。
然而,人类就是自然的胎生物,这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的自然属性。
当自
然覆灭了,人还能存在吗?事实是人既想摆脱自然,却又永远摆脱不了自然;人既想达到属人
世界,又永远达不到属人世界。
在人与自然的夹缝中,人应该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
人类一开
始受害于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受益于自然,再到当代开始破坏自然,接下去呢?是毁灭
自然?毁灭自然的结果就是重蹈恐龙的覆辙,与自然同步毁灭。
因此,摆在人类面前的唯一选
择就是拯救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只要我们对待自然的“心态”对了,“生态”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因此,解决“生态”问题需要“心态”。
总之,作为面对同样一个世界的人类,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存家园负起责任,应该树立“自
然心态”,重视“心态环境”。
就像宋代哲学家陆象山所说:“宇宙内事,即吾心内事;吾心
内事,即宇宙内事”。
要有“宇宙之心”,把宇宙的事情当成自己分内的事情,这才是作为当
代人类对于自然世界应当采取的态度。
我们都应当对自然存敬畏之心、存怜悯之心、存知己之心、存大同之心,用真正的爱心对待自然,才能真正的爱自己。
表现在当代,就是人类不要采
取对自然功利的、敌对的态度,就是要建设友好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境生态”。
做
到这一点,是自然之幸,也是人类之幸哉!
参考文献:
[1]杨志华.何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视角的观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2]赵玉强.反思与建构:道家生态哲学的逻辑、视域与意蕴[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7(2).
[3]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访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小约
翰·B·柯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